诸葛亮墓武侯祠

合集下载

四川武侯祠简介

四川武侯祠简介

四川武侯祠简介
四川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与大慈寺、锦里、锦里相邻。

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景区。

武侯祠是成都三国遗迹博物馆,是成都三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因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它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原名武侯祠,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武侯祠内主要建筑有亮影亭、昭烈庙、诸葛武侯塑像等。

武侯祠内现有古建筑10余座,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亮影亭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建。

整个祠宇以三国时的砖木结构为主,与清代的建筑风格相结合。

祠宇前有石阶数百级,下临深坑百余米,相传为诸葛亮与诸将登楼眺望的地方。

祠内有三国时诸葛亮像一尊及历代塑像数十尊。

祠前有两株古柏,一棵为柏树王,一棵为罗汉松,其中罗汉松高约15米,冠幅15米×15米。

—— 1 —1 —。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即诸葛亮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

武侯祠原是纪念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的专祠,明万历年间改为知府衙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
府杨慎在此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

诸葛亮生前曾在此隐居,死后
也安葬于此。

祠内古柏苍郁,碑石林立,环境幽静。

原有建筑分
前后两院,前院有飞虹阁、昭烈庙、拜将台等。

后殿内诸葛亮塑像,高约7米,身着战袍,手持羽扇,神态安详。

祠院东南有
“三顾堂”,堂中祭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塑像。

东配殿内
祭祀关公。

西配殿为诸葛亮故居。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中期,历代
均有修葺,现仅存祠院部分建筑。

祠内现存殿宇13间,建筑面
积1005平方米。

其中拜将台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一座三层木
结构建筑,高6米多;另有两座碑亭和一座望月亭。

武侯祠前原
有一座六角形古亭——昭烈亭。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备
“三顾茅庐”之地就在此处。

—— 1 —1 —。

天水武侯祠介绍

天水武侯祠介绍

天水武侯祠介绍
天水武侯祠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一座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庙。

该祠始建于公元22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整的诸葛亮纪念地之一。

天水武侯祠占地约40亩,整体建筑呈现出明清时期的风格。

祠内共有三个大殿,分别为正殿、寝殿和配殿。

正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塑像,塑像上方高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横匾,体现了诸葛亮忠诚勤政的一生。

寝殿内则供奉着诸葛亮夫人的塑像,展示了诸葛亮家庭的和睦与恩爱。

配殿内则展示了一些有关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壁画和文物,以及后人赞颂诸葛亮的诗词作品。

祠内还有一座诸葛亮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展览,以及与诸葛亮相关的书籍、拓片、字画等文物。

此外,馆内还收藏有大量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楹联、碑刻等文化作品,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天水武侯祠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还是弘扬诸葛亮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了解到诸葛亮的伟大事迹,领略到他的忠诚、智慧和勤政精神。

如今,天水武侯祠已成为一处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历史趣谈后世纪念 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与武侯墓

历史趣谈后世纪念 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与武侯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后世纪念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与武侯墓
导语:后世纪念武侯祠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武侯祠,1991,经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
后世纪念
武侯祠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武侯祠,1991,经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为刘备死后的谥号)。

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蜀中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始建于魏晋时期,是投魏之蜀汉故将黄权在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建而成的是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陕西省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诸葛亮墓
诸葛亮之墓武侯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诸葛亮墓,每年,勉县的人在清明节的那天都要去拜谒诸葛亮游览定军山;2008年10月,在勉县还举行了三国文化节。

武侯墓,即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因诸葛亮曾获封武乡侯而得名武侯墓。

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

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
生活常识分享。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北郊三国古遗址武侯祠大街。

它是纪念中国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刘备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成都武侯祠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祠”之一。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又名孔明庙,在四川成都南郊,有“一座武侯祠,半部三国史”之说。

自公元220年刘备在此定都以来,诸葛亮一直被尊为蜀国臣子的正神。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据《汉晋春秋》记载,武侯祠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220年),为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墓地。

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或整修之物。

祠内主建筑有照壁、山门、武侯祠大殿、拜殿、神厨、配殿和东西配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 —1 —。

武侯祠武将廊介绍

武侯祠武将廊介绍

武侯祠武将廊介绍
武庙武侯(武侯祠)是成都武侯祠内祭祀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也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诸葛亮的祠庙。

武侯祠位于成都锦江区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刘备像、汉昭烈庙、惠陵、武侯祠堂、三义庙等组成。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的祭祀活动,是成都三国文化旅游的核心项目。

武庙武侯(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昭烈帝刘备“三顾茅庐”之际,历代皇帝均有祭祀诸葛亮的记载。

武侯祠自宋至清历代修葺扩建,至清咸丰年间殿宇全部毁坏殆尽。

1949年成都解放后,
武侯祠得到了修复和扩建。

现有殿宇22座,包括武庙、文庙两
殿以及东西配殿、左右厢房等。

武庙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
檐歇山顶。

殿内正中供奉刘备、诸葛亮及后主刘禅塑像。

塑像高约6米,是全国最高的三国人物塑像。

殿内还悬有两块清代乾隆
皇帝御笔“汉昭烈皇帝”、“武侯祠”匾额。

武庙(武侯祠)除供奉诸葛亮外,还奉祀蜀汉大将关羽、张飞、马超等武将塑像及众多的历代文臣、武将。

—— 1 —1 —。

成都武侯祠景点讲解

成都武侯祠景点讲解

成都武侯祠景点讲解
武侯祠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它的前身为刘备死后修建的昭烈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年间(326-334)。

北宋开宝五年(972),宋太宗赵光义为纪念刘备和诸葛亮,在昭烈庙基础上扩建,赐名“武侯祠庙”。

后几经兴废,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的。

武侯祠大门上悬“汉昭烈庙”匾,大门左右两侧是一对大石狮。

大门内有一副对联:“遗像昭垂千古;忠魂永驻万家”。

这是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郑绍勋所书。

武侯祠内有三绝:一是古树名木之多,二是刘备先师之高,三是书法之精。

进山门,迎面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碑文为宋太祖所赐“汉昭烈庙”四字。

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碑”的《出师表》碑。

此碑系明正德年间成都知府汪思济所刻。

此碑高4.45米、宽2.44米、厚0.18米,碑额篆书“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行楷书,计1277字。

—— 1 —1 —。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内,是祭祀三国
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汉族,南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早年曾任汉中郎将,与刘备桃园结义。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辅佐
刘禅,并屡出奇计,于刘备死后主持“蜀汉大业”。

其一生为蜀
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

诸葛亮殿内有“三绝”:对联、碑刻和壁画。

一绝:
隆中对(联)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二绝:
定军山与七擒七纵,刘备称帝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三绝:
木牛流马,诸葛连弩。

诸葛亮一生所使用的军事发明创造数
不胜数。

其中最为杰出的有木牛流马、八阵图、孔明灯等。

木牛
流马是诸葛亮在魏将钟会伐蜀之时发明的运输工具;八阵图是诸
— 1 —
葛亮在曹魏将领张郃攻打祁山时发明的防御工事;孔明灯是诸葛亮在蜀国灭亡后设计制作的一种大型燃火照明工具。

— 2 —。

历史趣谈诸葛亮墓 揭秘诸葛亮千年武侯墓真实位置之谜

历史趣谈诸葛亮墓 揭秘诸葛亮千年武侯墓真实位置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诸葛亮墓揭秘诸葛亮千年武侯墓真实位置之谜
导语:诸葛亮墓: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那么诸葛
诸葛亮墓: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那么诸葛亮死后又葬在何处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历时最久的时期。

由于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战乱频繁,这一时期的墓葬具有以下特点:墓葬形式多种多样,盗墓活动异常猖獗,各种传说不胫而走。

疑冢和秘葬,就是这一时期出现最多的丧葬形式。

不少名人采取了这种形式。

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石虎死后设置了疑冢,后来有人曾盗掘石氏二陵,结果里面空空如也。

石勒陵在襄国城西南三十里,名高陵,不筑墙,不种树,立堂皇五间,安攒图勒大臣像。

又于堂皇东立重陵,虎陵在邺西北角,既葬邺中便即其封城,故未有名。

或云寻被掘,凡此二陵皆为伪葬。

石勒、虎自别葬于深山。

而石勒母亲王氏死后,因惧怕政敌来盗毁坟冢,也采取了秘葬的方法。

南燕皇帝慕容德死后,其出葬方式为“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使后人“竟不知其尸之所在”。

关于秘葬,最神秘的故事莫过于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诸葛孔明了。

相传诸葛亮因为魏延夜闯营帐,一不小心踹灭了灯盏,延寿之法被破坏,自此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他遗书后主刘禅,嘱其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
生活常识分享。

诸葛亮“武侯祠”匾额赏析,最后一方大匾内容很雷人!

诸葛亮“武侯祠”匾额赏析,最后一方大匾内容很雷人!

诸葛亮“武侯祠”匾额赏析,最后一方大匾内容很雷人!去过宝鸡岐山五丈原的“诸葛亮庙”还去过汉中勉县定军山的“诸葛亮墓”,近日来到成都的“诸葛亮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武侯祠”。

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这里最早是刘备的“惠陵”,后来才给诸葛亮修的祠,所以武侯祠的大门上写的是“汉昭烈庙”。

武侯祠三个字是郭沫若写的。

诸葛亮的武侯祠在汉昭烈庙内。

但诸葛亮在历史上名气很盛,历朝历代都有褒扬。

因名气太大,所以这地方叫“武侯区”,而不是“昭烈区”,祠中几方古匾,挂于门楣,均出自名家之手。

二道门'明良千古'的匾额上,是清朝人吴英所写,'明'字左面不是'日',而是'目'。

听导游说,这个明字故意被写错也是为了避免遭受大清的文字狱。

匾额的意思是:忠臣和明君千古流传的意思。

刘备殿是正殿,塑有刘备和孙子刘谌的爷孙塑像。

殿上“業紹高光”这4个字是清同治年间,四川总督完颜崇石所写,匾额的意思是:发扬光大的意思!东偏殿是关羽殿,塑有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

殿上“义薄云天”大匾,这个匾额比较怪,除了四个字,啥款都没有。

匾额的意思是:正义之气直上高空!西偏殿是张飞殿,塑有张飞、张苞、张遵祖孙三代的塑像。

殿上“诚贯金石”大匾,也是一个无款大匾。

匾额的意思是:忠义、忠诚的意思!诸葛亮殿是独立的大殿,有数方大匾,都是黑色,唯独清人冯昆书写的“伊周经济”是一方金匾,匾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才干,与伊尹、周公一样。

诸葛亮殿的大匾这一个最牛,是清朝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手书的“名垂宇宙”牌匾。

看来诸葛先生的名气已经冲出地球,直达宇宙。

实则宇宙的古意: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

“名垂宇宙”应该是名扬天下的意思。

武侯祠详细介绍

武侯祠详细介绍

武侯祠详细介绍
武侯祠又称“刘备庙”,俗称“诸葛草庐”,位于成都武侯祠
大街,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为纪念诸葛亮而建。

它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沿的武侯祠,是在刘备“三顾茅庐”处修建的三国遗迹,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祠堂之一,为历代纪念诸葛亮而建。

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祠内现存建筑以清同治九年(1870)重
建时的建筑为主。

从大门到崇圣殿、忠烈殿、先师殿及两侧厢房等共100余间。

大门上方有清嘉庆年间刘子羽书写的“武侯祠”
三个大字。

武侯祠是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位于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大街北段西侧。

它建于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与昭烈庙、刘
备殿、三义庙和诸葛亮殿同属一个建筑群体,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

—— 1 —1 —。

武侯祠的介绍和历史

武侯祠的介绍和历史

武侯祠的介绍和历史武侯祠是中国四大名祠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

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武侯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3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之初,为了纪念已故的丞相诸葛亮,他下令修建了诸葛亮的墓地,并在墓地旁边建立了一座祠堂,即今天的武侯祠。

当时的祠堂规模较小,只有几间房屋,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诸葛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侯祠逐渐扩建,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在明朝时期,武侯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成为了成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清朝时期,武侯祠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增加了许多建筑和陈设,使其更加壮观和庄重。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以明、清两代的建筑为主,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

前进是祠堂的主体建筑,中进是广场和庭院,后进是墓地和园林。

主体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由大门、正殿、配殿和侧殿组成,整体布局严谨而庄重。

正殿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和神牌,配殿供奉着他的忠诚部下。

侧殿则陈列着关于诸葛亮的历史文物和文献。

武侯祠不仅是一座纪念性建筑,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

祠堂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包括诸葛亮的书信、兵器、衣物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献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除了纪念诸葛亮,武侯祠也成为了纪念其他历史人物的场所。

在祠堂的附近,还有一座祭祀刘备的庙宇,名为文庙。

文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供奉着刘备的神像和神牌。

这座庙宇也是成都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

如今,武侯祠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中心。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祭祀,感受三国文化的魅力。

同时,武侯祠也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书画展览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平台。

总的来说,武侯祠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它不仅是纪念诸葛亮的场所,也是研究三国时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同时,武侯祠也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讲解参考】武侯祠

【讲解参考】武侯祠

【讲解参考】-武侯祠武侯祠,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还彰显着诸葛亮的智慧和道德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智勇、仁义、礼信等价值的崇尚。

一、武侯祠的历史沿革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当时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

在历史上,武侯祠曾多次毁于战火,而后又多次重建。

现在的武侯祠是在明清时期重建的基础上修复而成的,占地面积达到56亩,是成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武侯祠的建筑布局武侯祠的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分为前庭、中庭和后庭三个部分。

前庭主要是石坊、池塘和假山等景观,中庭是主体建筑,包括大殿、东西偏殿和东西廊等,后庭则是祭祀诸葛亮的祠堂。

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规模宏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武侯祠的文化价值1.历史价值:武侯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2.文化价值:武侯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

它不仅代表着诸葛亮的智慧和道德精神,还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智勇、仁义、礼信等价值的崇尚。

3.教育价值:武侯祠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武侯祠的旅游攻略1.交通指南:乘坐地铁3号线到武侯祠站下车即可到达;或乘坐公交线路57路、82路、334路、335路、501路、801路等均可到达。

2.门票价格:成人票50元/人,学生票25元/人。

3.游览建议:游客可以按照中轴线上的建筑顺序依次参观,先游览前庭后进入中庭,最后到达后庭的祠堂。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关注展品和讲解,了解更多关于诸葛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和历史。

4.注意事项:在参观过程中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触摸文物和展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等。

武侯墓风景区介绍

武侯墓风景区介绍

武侯墓风景区介绍
武侯墓位于武侯祠西北。

公元234年(蜀景帝阳嘉元年),
诸葛亮病卒,蜀汉后主刘禅以礼将其葬在定军山,其墓即今武侯
祠之东。

这里的武侯祠是仿照汉昭烈皇帝刘备墓的建筑而建,坐
东朝西,规模宏伟。

武侯墓原有墓园、碑亭、祭殿等建筑。

公元234年(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重,临终前嘱咐刘禅说:“我
死之后,必当为天子。

”刘禅遵照诸葛亮的遗愿,在他死后追谥
其为忠武侯。

公元263年(魏正始八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在与邓艾的作战中战死沙场。

蜀汉后主刘禅为纪念忠臣忠君,命
令将诸葛瞻的陵墓迁到定军山下的武侯祠内。

后来诸葛亮的次子
诸葛尚在战乱中也死于乱军之中。

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八年),司马炎逼迫刘禅禅位,蜀汉灭亡。

武侯墓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陵墓,位于四川省成都
市西郊的武侯祠内。

公元223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刘备托孤于
丞相诸葛亮,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便躬耕于南阳。

他曾六出祁山,力图北伐;但因积劳成疾而卒于军中。

—— 1 —1 —。

成都武侯祠简介历史故事介绍

成都武侯祠简介历史故事介绍

成都武侯祠历史故事简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成都武侯祠的那些历史故事,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成都武侯祠,那可是纪念咱们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大祠堂,不过它可不仅仅是个纪念地那么简单,它可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蜀汉英雄都在这里被供奉着呢。

武侯祠占地可不小,有15万平方米,走进去,那叫一个古色古香,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武侯祠的历史啊,得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说起,那时候刘备刚称帝,武侯祠(那时候还主要是诸葛亮的专祠)就建起来了,和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相邻。

不过啊,武侯祠可不是一开始就长这样的,它可是经过了好多次“整容”呢。

明朝初年,蜀献王朱椿来拜谒,一看这武侯祠破破烂烂的,心疼得不行,立马就组织了一场大修缮,把武侯祠、昭烈庙、惠陵(刘备的陵寝)都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现在君臣同祀的格局。

清朝康熙年间,又重建了一次,这才有了咱们现在看到的武侯祠。

武侯祠里的塑像啊,那可都是宝贝,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一个个栩栩如生,仿佛还在为蜀汉的天下操心呢。

特别是诸葛亮,那可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啊,看着他的塑像,心里头那个敬佩劲儿,真是油然而生。

武侯祠里啊,还有一块著名的“三绝碑”,那可是唐朝时候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主持立的,宰相裴度撰文,大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镌刻,你说这阵容,能不牛吗?这碑啊,现在可是武侯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次去参观,都得好好瞅瞅。

武侯祠啊,不仅仅是个纪念地,它还是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

每次去参观,都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爱国情怀,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所以啊,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成都武侯祠逛逛,感受一下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听听那些英雄的故事,保证让你不虚此行!。

武侯墓景点介绍

武侯墓景点介绍

武侯墓景点介绍武侯墓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武侯祠内的一座墓葬,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神庙式陵墓。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文武英才,诸葛亮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卧龙”,因此也将该陵墓称为“武侯墓”。

武侯墓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武侯墓的历史、建筑特色以及其中的文物珍宝。

一、历史沿革武侯墓始建于公元223年,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建。

该墓依山而建,座北朝南,因此不仅可以远眺青城山,还可以俯瞰成都平原。

武侯墓历经了多次修复和重建,尤以明代的重建最为著名,成为了如今的规模和格局。

二、墓地规模武侯墓占地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前墓、中墓和后墓。

前墓是一个较大的广场,墓道中央镶嵌着诸葛亮铜像,左右两侧是武质文石雕,展现了诸葛亮的历史和传奇形象。

中墓是整个墓地的核心部分,包括了一座武庙和纪念碑林。

武庙是供奉诸葛亮的神庙,四周是围墙,门前有牌坊和花坛。

纪念碑林保存了各个历代痛惜的墓碑,其中不乏一些极其珍贵的碑刻。

后墓是武侯墓的核心区域,也是诸葛亮的真正墓地所在。

后墓建筑高台上,形如梯型,高约9米,是诸葛亮的正式陵墓。

高台上,有一座方形建筑,中央有一座小型高台,上面供奉着诸葛亮的牌位。

三、陵墓特色武侯墓的陵墓建筑风格独特,不同于其他陵墓。

首先是虫鸟雕刻,虫鸟雕刻是武侯墓的标志性特色之一,不仅体现了部分生活景象,也展现出了蓝田技艺的精湛。

其次是石刻,武侯墓的石刻离不开彩绘和浮雕,通过石刻的形式将历史故事和诸葛亮的事迹表现得非常生动。

最后是砖雕,武侯墓的砖雕以壁画为主,图案丰富多样,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富饶的生活。

四、文物珍宝武侯墓中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珍宝,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诸葛亮的文物和器物。

例如,诸葛亮的巾帽、神韵、印章、御窑瓷器等,都是当时的珍贵物品。

此外,武侯墓还收藏了一批历代文物,包括书画、石刻、铜器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
岳飞书出师表石刻
“惠陵”南侧“武侯祠文物陈列室”,由郭沫若书题。陈列有出土的蜀汉文物复制品和三国历史图片。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以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武侯祠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二旁:四通清碑记述了当时建造和维修庙宇的情况,一通明碑介绍了祠宇的历史沿革,而东侧碑廊则耸立着那通被视为稀世珍品的"三绝碑"——“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由唐朝著名的大政治家、当朝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勒石上碑。"三绝碑"之称始于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当时的四川巡按华荣在碑上题跋:“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本与垂宇不朽也”,赞美诸葛亮的功德与裴文柳书并称“三绝”;清道光九年(1829年)华阳举人潘时彬在纂修《昭烈忠侯陵庙志》时又对“三绝”提出新的见解:将文章,书法,镌刻都出自名家誉为"三绝"。看来,二种说法都言之有理,只不过评论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就碑而言,后说为是;但碑毕竟是碑,难与诸葛武侯的不世之功相提并论。虽说裴度也是一代良相,在平定叛乱中也建立了彪炳的功勋,后人多加推崇,但裴度也自知难望诸葛之项背,景仰之心溢于言表。在武侯祠的所有建筑中,刘备殿最高,建筑也最为雄伟壮丽。刘备殿高大宏敞,正中供奉着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诸多子孙中只有城破死节的皇孙北地王刘堪左侧配祀。据说建庙之初原有“阿斗”刘禅配祀,但在宋、明二代被毁,原因就在于刘禅昏庸无能,破国降晋后竟又“乐不思蜀”,远不如“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北地王刘堪深得民心。刘备殿的东偏殿供奉着夜读春秋的大将关羽,身后是手把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和关羽的义子关平,西偏殿供奉着张飞,身后是张苞等人。显然这是“桃园结义”定下的名分——同是五虎上将的赵子龙、马孟起和黄汉升却只有在过厅内尽人臣之礼了。刘备殿后即是过厅,两廊各有清代民间艺人制作的真人大小的塑像14尊,塑像前都有一块小石碑,镌刻着功臣的生平传略。那是蜀汉的文臣武将,东廊的文臣以“凤雏”先生庞统居首,西廊的武将则是一身是胆的赵云领先,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人才济济“了。没有这一班左弼右辅的极力扶助,“扶不起的刘阿斗”怎能稳坐蜀中四十五年?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搜狗百科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搜狗百科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搜狗百科景点简介武侯祠武侯祠(Temple of Marquis)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乡侯为汉时爵位,自下而上,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关羽授封汉寿亭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

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

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大桥外西侧,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也是首批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游览,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此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有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原湖北省蒲圻市,现更名为赤壁市),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

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

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

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

博物馆简介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成都武侯祠景观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

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

一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

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墓武侯祠
地理位置:在勉县城西4公里的川陕公路边上,与武侯墓隔汉江(古沔(念mian三声)水)遥遥相峙,自成一体,各具特色。

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年,刘禅才下诏立祠。

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殿内景观: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

后檐柱悬挂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

”大殿正中神龛上端坐诸葛亮塑像,极显慈祥睿智。

他左手持六韬兵书,右手抚膝。

琴童书童待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

龛下关兴、张苞护卫在侧。

神龛上方蓝底金字匾额上“忠贯云霄”4个楷体大字为清代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皇帝领琰御书于皇宫,“驿发”到勉县,由钦差工部侍郎来勉县代表皇帝将匾悬挂于此的。

大门两侧有联道:“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

”此联道出了诸葛亮临终时的旷古遗憾。

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

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

在众多石碑中,首数唐贞观十一年(公元795年)沈迥刻立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一碑最为珍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