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乡土教材
临翔区首本拉祜族乡土教材出炉
龙源期刊网
临翔区首本拉祜族乡土教材出炉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5年第05期
本刊讯(通讯员丁世君)近日,临翔区南美乡的拉祜族学生们领到了一本特别的“课本”,内容主要是介绍拉祜民族的相关知识,这是临翔区首本拉祜族民族乡土教材。
这本乡土教材名为《我是南美拉祜人》,由临翔区南美乡教育办公室和南美九年制学校共同编印,内容分“独具特色的拉祜文化”勤劳智慧的拉祜民族”和“蓬勃发展的南美经济”3个篇章共21课,涵盖了南美乡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自然风光、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全面介绍了南美拉祜族的起源传说、风俗习惯、民族歌舞、饮食文化、生活方式等。
书中还设有思考练习和民族知识自主检测,方便学生在全面深入学习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我是南美拉祜人》的编印,将让临翔区南美拉祜族的青少年通过民族乡土教材的学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更加努力学习,不断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建设美丽家园。
冀教版品社四上《乡风乡俗》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四上《乡风乡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乡风乡俗》是冀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对家乡风俗习惯的回忆,展现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课文阅读、风俗特点的讨论和风俗故事的分享。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家乡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传统风俗的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风俗习惯,理解其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风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语的理解。
2.风俗习惯的内涵的把握。
3.课文情感的体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增进课堂互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家乡风俗的了解程度。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风俗习惯。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风俗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闹元宵”、“贴春联”等,并解释其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中描述的风俗习惯,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讨论家乡的风俗特点。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总结出家乡风俗的主要特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风俗习惯的内涵。
乡土教材——溱洧文化
古老的溱洧文化莪沟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概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特点,催生出独特的地域文化。
今天的新密人无论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饮食习惯还是婚丧礼俗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地理环境、人文风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出的成果。
新密地处中原腹地嵩山东麓,双洎河上游。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部丘壑相间,东部为地势较平坦的低山丘岭地形。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境内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期北岗文化遗址的发掘,证实8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在此耕织狩猎,休养生息。
境内有黄帝练兵演武研创八阵兵法的轩辕黄帝宫、打虎亭汉墓等名胜古迹。
莪沟天爷洞景区第一节、新密文化的特点1、连续性。
新密文化从远古40多万年前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
如《史记》上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古城寨城址的兴建年代和地望正好与历史记载相符。
省社会科院专家张维华说,新密“溱洧文化是中国的一部文化通史”。
2、独特性。
新密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西高东低,三面环山的地势,溱、洧两水东流的水文特征,形成了新密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伏羲文化、黄帝文化、郑文化、县衙文化等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3、典型性。
新密文化的重心在远古,有中国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
”的评价。
新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典型的文化积淀,如新密的郑文化、汉文化、梁祝文化、超化净土祖庭文化在中国文化乃到世界文化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典型意义。
4、厚重性。
新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距今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商周以及有文字记录的文化,经由先辈们一代一代传承,形成了新密厚重的区域文化。
黄帝宫景区郑伯克段于鄢新密县衙第二节、新密的远古文化----从远古到先秦一、羲皇文化之乡1、伏羲文化新密境内与伏羲文化有关的地名10多处,有伏羲女娲祠、祖始庙、补子庙、娘娘庙等纪念性庙宇12处。
伏羲女娲的纪念性地理地物标志有:浮戏山、补国城、娘娘庙、开阳庙、伏羲女娲祠、天爷洞、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等。
乡土教材纲要
《乡土教材(垣曲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一般项目:主讲教师:董凌云教学材料:中心校《乡土教材》读本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具体内容:(一)课程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垣曲经济发展,垣曲特色产业、垣曲名胜古迹。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弘扬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学,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借助教材将文化遗产传给学生。
4、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
5、让课堂知识生活化。
6、让师生真正平等对话。
(二)课程内容:附后第一章垣曲概况序 (5)垣曲简介 (6)名称由来 (6)行政区划 (6)垣曲历史 (6)地理地貌 (7)垣曲气候 (8)工农业 (8)垣曲交通 (8)文化建设 (9)第二章:垣曲物产珍贵的动、植物 (11)名优特产 (11)第三章:垣曲文化垣曲曲剧 (12)垣曲高跷 (13)垣曲舞狮 (13)民间剪纸 (13)奇石根雕 (13)垣曲面塑 (14)博物馆 (14)垣曲镲 (14)第四章:垣曲风景名胜历山 (15)中条山 (16)望仙瀑布 (17)王茅溶洞 (17)三潭瀑布风景区 (17)黄河小浪底库区游览区 (18)第五章:垣曲风俗人情米祺 (19)和菜 (20)窝窝 (21)炒祺 (22)锅盔 (23)米面煎馍 (24)旋子 (25)谷稼 (26)火锅、扣碗 (27)第六章:民间传说五龙泉由来的传说 (28)石牛山的传说 (30)寡妇石的传说 (32)“年”的传说 (34)粮食万的故事 (35)第七章:地名的来历长直 (37)皋落 (37)同善 (38)英言 (38)虎坡 (38)王茅 (39)乐尧 (39)第八章:垣曲古迹垣曲古迹 (40)第九章:长直乡概况位置 (42)交通 (43)农业 (44)工业 (45)新农村建设 (45)社会发展 (46)第十章:垣曲图片垣曲后河水库 (47)垣曲县新建住宅楼 (48)垣曲面塑 (49)历山奇石 (50)历山猿猴 (50)蚕茧 (51)烟叶 (51)历山风景 (52)养殖 (54)国泰 (54)。
乡宁文化图解 优质课件
学校设有专用教室12个, 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 美术室,卫生室,文体室 各1个,教学仪器达一类 标准,图书藏书6318 册,体育器材48类2150件,音乐器材32类1150件, 安装了远程教育网和多媒体教室,接通了宽带网, 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
近年来,全校师生在各级领
导关怀和支持下,坚持以质
2004年,歌曲《云丘颂》获山西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奖。
2005年,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妈妈的小河》--王晋强歌曲作品CD专辑。
2005年,歌曲《妈妈的小河》、《三十八里槐山道》获临汾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7年,歌曲《煤运之歌》在山西结 建 、义 筑 正庙 规 殿方 模 ,位 宏 两座 大 边北 , 配向 成 殿南 阶 对, 梯 称现 状 ,存 布 后建 局 为筑 , 寝在 分 宫中 五 ,轴 个 山线 台 门上 依 设有 次 在乐 建 东楼 造 北、
角献 , 整
乡宁县位于山西省吕梁 山南端。总面积2031平 方公里,辖5镇5乡,人 口23万。 乡宁县地域辽 阔,物产丰富,享有"煤 铁之乡"的美誉,是全国 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 一。地面野生资源多达 100余种,为发展饮料和 制药业提供子丰富的天 然原料。 云丘山、云台
王晋强,青年作曲家,1963年3月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现为乡 宁县文体局副局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临汾市音乐家协会会 员、政协乡宁县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政协乡宁第七届委员会常 委。 2000年,歌曲《请到山西走一走》获临汾地区"五个一工程"优 秀作品奖。
2003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晋强创作歌曲选》。
乡土教材电子版
兰州大学绿队根与芽小组电邮:greenteamgyy@ 1“我爱榆中”环教乡土教材编写组:兰州大学绿队“根与芽”小组教材编写组成员:丁陈栋董怡高艳艳陈鹤中王宗襄占素娇刘培韦芳芳李忆何晓妍刘岗封面设计:肖瑶书刊材料联系人:王宗襄电话注:本书版本属社团间交流资料,供社团成员间交流学习使用。
兰州大学绿队根与芽小组电邮:greenteamgyy@ 2目录第一章丝路要津——榆中 (3)第一节、兰省之门户——榆中..................................................................................................第二节、榆中的地理环境(干旱缺水、丰富的太阳能) ..................................................附:榆中概况资料......................................................................................................................第二章榆中的水——干旱问题 (6)【水循环】................................................................................................................................【干旱的定义、成因以及危害】..............................................................................................【干旱的成因】..........................................................................................................................【干旱的危害】..........................................................................................................................【节水小常识】..........................................................................................................................第三章榆中的光——太阳能 (14)第一节、太阳出场自我夸耀(太阳以及太阳能的介绍) ............................................【太阳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太阳能利用的基本方式】......................................................................................................【课堂互动思考】 ...................................................................................................................第二节太阳能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我国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现存的问题】 ..................................................................................................【太阳能利用的前景】..............................................................................................................【未来太阳能技术展望】..........................................................................................................【视野拓展】..............................................................................................................................【思考题】.................................................................................................................................. 第四章我爱榆中县(环境教育活动课)....................................................................................................兰州大学绿队根与芽小组电邮:greenteamgyy@3第一章 丝路要津——榆中 【课前】大家一起说:1、榆中有哪些乡和镇?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位置2、你知道与榆中相邻的地方有哪些吗?第一节 兰省之门户——榆中一、她的“邻居”们榆中县地处兰州市东部; 与白银市相望,东接定西、靖远、会宁县;二、榆中的“身体结构”同学们一起来你的家在哪里?你去过榆中的哪些地方?哪条路线最方便等。
乡土教材 信手拈来
本土教材,信手拈来云县爱华完小肖润贤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西部山区每个教室,手机的普及让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信息不再是问题。
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几乎成为空想。
很多孩子的梦想是能经常见到父母,学习已经不放在心上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除了对孩子百依百顺外,再无其他教育方法。
越来越多的“421”家庭让孩子都成了“瓷娃娃”,唯恐爱之不足,很难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
“独木难成林”,更难成就大气候。
所以,老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引领孩子们走进课本,走进意境,走进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
没有对生活的认识与领悟,再优美的文章,再精妙的构思都无法在孩子头脑中激起涟漪。
从课本到生活的迁移,从生活到课本的提升,是老师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一道闪电,它能让学生的思想升华。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以人教版的课文编排计算,一册课本按32篇课文计算,12册课本大约是380篇。
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如果仅仅只学这几篇文章,而不通过课文引爆孩子的阅读欲望,那样的教学是苍白而不负责任的。
新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是生命力量呈现的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为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积累对生命的体验,实现人生的价值。
文学,怎么能离开生活呢?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勾前连后,把一些能表达相同或相似内容的篇目进行归纳,总结出带有“示范”作用的特点。
现在的教材编写就体现出这一特点,编者把相似主题的课文统编在一个单元,其目的就是想起到前文是后文学习的“例子”,而后文又对前文“印证”,这种内容上的相互验证,学习效果必然高效!例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我用深情的语调说:“同学们,老师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家乡的两条河美不胜收啊!一年四季河水清澈,我们每天都要到河里游几次泳呢。
羡慕吧?河边水浅的地方有长长的水草摇摇曳曳,就像一条长长的绿纱巾,我们常常捞起水草晒在石头上,等待它变干后变成纱巾。
巧用乡土资源,让幼儿游戏回归自然
SHAN XI JIAO YU2019.68巧用乡土资源,让幼儿游戏回归自然■文/临汾市乡宁县尉庄乡尉庄幼儿园 刘 鹏一、乡土资源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
”但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却常常忽略这些资源。
我园是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课程资源匮乏,园内硬件设施不健全,玩具材料缺乏,且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
但我园地处农村,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出园门就是农村广阔的天地。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该如何立足本土,构建适合本地幼儿园发展的课程内容,让农村幼儿、农村幼儿园不再仰望城市幼儿园的优越?近几年,我园根据自身的农村区域优势,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引,以乡土资源为抓手,以种植、泥塑等活动为切入点,以“民间游戏”为突破口,有效开展乡土资源生态体验课程,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促进幼儿能力发展,让农村幼儿园的游戏课程散发出“农”味。
二、乡土资源生态体验课程的目标我园地处山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氧吧”,交错相应的田间地头为幼儿提供了游戏的天然场所。
因此,乡土资源生态体验课程以自然资源为载体,本着“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以《指南》中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为指引,以幼儿的区域游戏、民间游戏和乡土资源生态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乡土资源产生再认知,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乡土资源生态体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在园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充分利用当地文化优势,认识本土资源,传承本土文化,开发本土课程,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深深融进幼儿心灵深处。
乡土资源生态体验课程主要包括:种植类体验课程、自然物手工创作课程、泥塑课程、沙水建构课程、民间游戏课程等主题内容。
乡土资源生态体验课程中每一个活动都与五大领域相联系,各有其侧重之处,相互融合,形成以乡土资源为主要特点的幼儿园体验课程,课程主题框架图如下:BENQIZHUANTI本期专题乡宁县幼儿园课程特色化探索与实践课程建设SHAN XI JIAO YU2019.61.种植类体验课程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试论乡土教材开发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 作者简介 】 张爱琴( 9 8一) 女 , 17 , 回族 , 宁夏 灵武人 , 博
士 , 师, 讲 主要 从 事 教 育人 类 学、 少数 民族 教 育研 究 ; 红 杨 ( 96一) 女 , 川凉 山彝 族 自治 州人 , 士 , 17 , 四 博 副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成 人 教 育 、 族教 育研 究 。 民
关 系 、 土 教 材 开 发 与 社 区 可 持 续 发 展 之 间 的 一 乡
在我 国 , 乡土教 材并 非新 生事 物 , 早在 10 9 3年 ,
【 收稿 日期 】0 0—1 2 1 0一l 1 【 基金项 目】 育部 人 文社会 科 学研 究 2 0 教 0 9年 度一 般
项 目《 回族 文化 传 承 与 乡土教 材 开 发 》 0 Y C 80 8 成 果 、 ( 9 J8 0 5 ) 宁 夏 大 学 “ l ” 程 重 点 学科 建 设 项 目 21 工
一
的人成 了无根 的“ 浮萍” 。
而中 国乡土教材 自产生 至今 , 已有 一 百多年 的历 史, 虽一直处 于边缘地位 , 历经百年 , 却 没有 衰竭 , 这说 明乡土教材具有 自身不可替代 的功能和价 值。而乡土 教材在社 区 , 尤其是少数 民族社 区的可持续 发展功 能 , 应该引起社会各界 的关注 。
清政府 在 《 定 初 等 小 学 堂 章 程 》中就 写 着 : 史 奏 历 “ 当先讲 乡 土历 史 ” 地 理 “ 当先 讲 乡 土 有 关 系 尤 , 尤 之地理 , 以养成 其爱 乡 土之 心 ” 格 致 “ 由近 而 远 , , 宜 当先 以乡 土格 致 ” 目前 , 于 “ 。 关 乡土 教 材 ” 理 解 的 也 比较 多 。本文 中将 乡 土 教材 理 解 为 : 据 各 级 备 依 类 教育 目标 , 由当地 学校 、 育行 政 部 门 、 它 社 会 教 其 团体或 个人 组织 编 写 的 、 旨在 促进 学生 身心 发展 的 、 具 有鲜 明地方性 特 征 的教学 信息材 料 。 “ 可持 续发 展 ” 词 最 初 是 作 为环 境 与 生 态 保 一 护 的一 个 概念 和 口号被 提 出的 , 以发展 的公平 性 、 持 续 性 、 同性为 原则 , 出人类 代 际之 间在满 足需 求 共 提 时和谐 发 展 的 规 律 , 现 各 代 际人 类 效 用 最 大化 。 实 在 满足 当代 人需 求 的 同时 , 不 对后 代 人 满 足 需 求 又 的能力 构成 危 害 。可持续 发 展 的出发 点和归 宿点 是 为 了人 类更 好地 生存 和发 展 。 社 区 可持 续 发 展 主 要 是 就 社 区 政 治 、 济 、 经 文 化 、 育、 教 环境等 可 持续发 展 而言 的 。强调社 区各 方 面发展 既要 继 承优 秀传统 , 要实 现现 代化 发展 , 也 既 要“ 继往 ” 要 “ 来 ” 也 开 。这是 因 为如 果 丧 失 现 代 化 就 意 味着 民族 的贫 困 , 果 丧 失 民族 文 化 传 统 则 意 如 味着 民族 的消亡 。 14 9 9年 以来 , 国主要 实 行 中央 我 集 权 的课 程 管理 体 制 , 我 国教 育质 量 的提 高 起 到 对 定作 用 , 统一 的要 求 很 难顾 及 各 地 方 在 经 济 和 但 政 治上 的差 异性 , 成 地 方 教 育 与地 方 社 会 发 展 在 造 定程 度上 的脱 节 。 乡 土 教 材 开 发 能 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弥 补 国家课 程对 地方 社会 差异 性欠 缺考 虑之 不 足, 对社 区的可持 续 发展 发挥 积极 的促进 作用 , 为 成 社 区传 统 与现代 化发 展之 问 的纽带 。
大寨学校的乡土教材
关于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讨论改革教学内容更好地发挥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作用毛主席教导我们: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
大寨学校的乡土教材大寨学校在大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知底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教学方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壮会主义需要什么人材,他们就培养什么人材,使教育与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他们遵照毛主A关于“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当±8N ' tt导,先后缩写了十种乡土教材。
这些多土教材好懂好记,学未有用,发挥了教育为无产阶f政治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烃济基础服务的作用.下面选登的是大豢学提坪生同霄下中农一起填写的部分政治课,学农诨,语文课、革命文艺谭,土曩材.老少组”战胜“好汉组”说明了什么?列宁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o"这就告诫我们,改造小生产者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必要条件,是无产阶级专政长期而艰巨的一项战略任务。
小生产者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
作为劳动者,他们的根本利益是和无产阶级一致的,可以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私有者,具有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时常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来回摇摆,一有机会,就想离开社会主义轨道,从事资本主义活动。
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大寨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教育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第一场斗争的情况。
一九四六年,是大寨解放的第二年,翻身的贫下中农的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多年来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他们土地不好,耕畜缺,农具少,没资金,劳力也不足,迫切要求走“组织起来”的道路。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九四六年初,大寨成立了一个十几户的互助组。
组里有贫下中农,也有几户富裕中农。
由于那些富裕中农“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勘”,怕缺吃少穿又没劳力的穷户沾了光,就把村里九户土地好,劳力好,牲畜好,农具好的富裕中农撮合茌一起,搞了个好汉对好汉的所谓“好汉组,,o这样,刚成立的互助组就分裂了,尽是些娃娃老汉的贫下中农被排挤出了互助组。
立足本土,发展特色静海县美术学科乡土教材汇报材料
立足本土,发展特色静海县美术学科乡土教材汇报材料第一篇:立足本土,发展特色静海县美术学科乡土教材汇报材料发展学校特色,创设和谐氛围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指导我校课程改革实验的领导、专家致以诚挚的问候,诚望进一步得到领导和专家们对我校使用《静海县美术学科乡土教材》的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今天,陈官屯镇中学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县教研室的热情指导下,经过学校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艺术教师和分管领导的辛勤工作,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我校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自主地发展。
注重提高认识,发动宣传教育。
现在从教师到学生,从家长到社会,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教育的氛围。
特别是《静海县美术学科乡土教材》的使用,使我校学生艺术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一、坚定一个信念,形成艺术教育氛围。
我校办学所追求的信念是“建强校、创特色、争一流”。
针对校情,学校在制定办学策略时,提出以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口,学校领导小组把握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不仅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计划,同时,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来抓,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有较大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成果走出了学校、走进了社区。
由美术教师辅导的学生,在静海县和天津市乃至全国级的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校的社会声誉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校连续3年来的中考成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建立两支队伍,开启艺术教育引擎。
1、成立艺术教育管理队伍。
学校建立了艺术教育领导管理网络,校长及学校的各级干部统一思想,以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校长亲自担任艺教领导小组组长,在镇教育办及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具体布置、落实《静海县美术学科乡土教材》的征订工作,做到学生人手一份。
关于文山州农民培训中乡土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文山州农民培训中乡土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夏楠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授课和学员学习的基本工具。
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编写乡土教材是推进农民培训的关键环节,乡土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的好坏。
只有充分认识到乡土教材的重要性,才能筑牢农民培训的根基。
本文围绕“乡土教材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阐述了乡土教材的意义、现状、发展方向,期待编写出更多更好的乡土教材。
关键词:乡土教材;农民培训;思考农民培训任务繁重复杂,涉及到诸多培训环节,乡土教材的开发是农民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训质量。
文山州农广校长期致力于农民教育培訓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我州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而且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成果,为我州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内容实用、形式鲜活的教材。
下面谈一谈本人在乡土教材开发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开发乡土教材的必要性(一)开发乡土教材是落实农民培训的先决条件乡土教材是开展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是学员获得当地产业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
从乡土教材本身来看,乡土教材集中了众多乡土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学科水平,它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体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
没有一本适合当地农民培训的教材,培训就会失去方向,没有根基。
因此,开发乡土教材,对加强农民培训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现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二)开发乡土教材是遵循农民培训的规律农民学员要兼顾生产生活,学习时间零散,学习系统性不足,因此农民培训的教学形式必须灵活开放,要求其使用的教材内容实用、版面鲜活,这是农民培训的一般规律。
开发高质量的乡土教材可以直接成为教师的教案基础,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可以成为指导学员生产生活的工具书,有效决解生产生活的实用问题,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兴趣。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乡土情结》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乡土情结》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乡土情结》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乡土文化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乡土观念,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乡土情结》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乡土情结的深入剖析。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乡土文化的精髓。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乡土情结的含义。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乡土情结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乡土情结的概念。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乡土文化的资料。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乡土情结》的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等。
4. 分组讨论:(1)让学生围绕乡土情结的主题进行分组讨论。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感悟。
5. 案例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乡土情结的表现。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谈对乡土情结的认识。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
(2)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
7. 课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调整学习方法。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乡土教材
寿阳县在春秋时期属祁氏封地的东境。
前514年,晋国六卿灭祁氏,分祁氏田为7县,在今寿阳境内置马首县,韩固为马首大夫。
现在县南15里还有马首村,石太铁路经此设马首站,即是当年县治旧地。
寿阳汉代属榆次县地,晋代始分置寿阳县,以县城位于寿水之阳而命名。
寿水,今名为白马河,其正源发源于寿阳县西部要罗麓颉家河村,经太安驿与黑水相汇,再东南流经寿阳城南,后注入潇河。
全长86公里。
《水经注》中把寿水与黑水误为一条河来记载:“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经受阳县故城东,其水西南入洞涡水。
”黑水,今称人字河,共有三个源头,分别发源于黑水村、马家寨、罗家庄,均在近蔡庄与寿水相汇,即所谓“三源合舍,同归一川”。
现在寿水与黑水交汇处筑有蔡庄水库,并已辟为集度假、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风景区。
寿水还是一条有着神奇传说的河流。
其水碧波粼粼,清澈见底,但当山洪暴发时,浊浪排空,泥沙俱下,而浊流前始终有一段清波在奔涌。
父老相传饮此清波水可以祛病延年,自古以来,当地人就有趁洪水下山时赶去喝清波水的习俗,为的是健康长寿,这种习俗直到民国以后才逐渐绝迹。
这也是河名为“寿”的缘由。
又因清波水被洪水相逐泻下,如白马奔腾,俗称为白马河。
明清时期,还把“寿水清波”列为寿阳八景之一。
晋末以后,寿阳一带战乱频繁,干戈不息,遂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迁寿阳县民至大陵城南,别置受阳县,县址即今文水县的旧城庄。
寿阳改为“受阳”是因当时胡汉译言之讹而造成的。
直到隋开皇十年(590年)全国统一后,才将受阳县迁回原寿阳城。
在这段战争时期,寿阳县在外漂泊寄治了142年,还被少数民族误称“受阳”达189年,到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才终于得到正名,又称为寿阳县,并延续至今。
寿阳沿革史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结集过大量的侨置郡县。
在西晋末至北朝这一动乱时期,北方的郡县随着流民一起南迁,山西北部的郡县也向中、南部迁徙。
当时除寿阳县迁至今文水县境内,还有朔州和夏州所属的7郡13县一并侨置到寿阳县境内。
乡土地理相关书籍
乡土地理相关书籍
你好,不太清楚你想要关于哪个地区的乡土地理书籍,以下是关于礼泉县的相关书籍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壮美昭陵》是一本关于礼泉县地域文化的散文集,作者是赵晓萍。
该书图文并茂,感情真挚,乡情浓郁,由壮美昭陵、乡音乡情、礼泉旅游、泾河风光四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礼泉旅游部分以礼泉旅游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真实、美丽的礼泉。
《壮美昭陵》倾注了赵晓萍老师十余年心血,得到了多位著名学者、教授的赞赏和推荐。
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赞歌,更是礼泉的乡土教材,对于游客和学生了解礼泉县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教材要反映地方性特征
乡土教材要反映地方性特征
任子义
【期刊名称】《职教论坛》
【年(卷),期】1999(000)008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任子义
【作者单位】河北大城县职教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33
【相关文献】
1.农村学校教育中乡土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解读[J], 刘卓雯
2.《特选公理杂字》渊源考——略论地方乡土教材中的法律史料 [J], 王建军
3.姜堰市教育局组织编写地方乡土教材 [J], 王桂林;周美娟
4.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音乐欣赏课实践方法的研究——以赣南客家音乐为例 [J], 何金龙
5.乌海市地方乡土教材“卓子山岩画”与“DIY手工课程”相结合的教材开发尝试与探索 [J], 赵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宁风俗介绍讲课讲稿
乡宁风俗介绍乡宁概况乡宁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南端,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
面积2031平方公里,辖5镇5乡,人口30万,县政府驻昌宁镇。
海拔最高1820.5米(高天山),最低385.1米(师家滩)。
春秋晋鄂侯居此,称鄂。
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属北屈,汉为骐县。
之后,又有昌宁、平昌、吕香等称,后唐始称乡宁县。
县城建于宋代。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以煤著称,故有“煤炭之乡”的美称。
乡宁名胜古迹,有战国时荀息墓,廉颇墓;隋唐千佛洞;宋代柏山寺;金代寿圣晨钟;明代结义庙、文笔双塔;清代杜家院以及刚刚建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灵庙抗日纪念馆。
还有风光独特、极有开发价值的云邱山、万堡山、一线天、黄河峡谷等自然胜景。
乡宁地方名产品种繁多:下县的“益寿”长山药,雪白软绵;“乡宁红”花椒、苹果等系列产品,享誉三晋;新开发的“琪尔康”翅果油以及“盛宝王”系列产品正走俏市场,倍受青睐。
乡宁月饼中空,壁厚不过半公分,特别酥,就十分易碎,但好吃。
在乡宁,中秋节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上月饼,敬献月亮,礼送亲友。
其做法大致是:用熟油和上白面,用白糖、芝麻、碎花生仁、核桃仁、青红丝等拌成馅。
面包好馅,在雕花的月饼模子里拓,磕出,即上事先均匀地抹过油的热鏊烙,火候要掌握好。
正反两面都烙得发点黄,又放入鏊下与火有适当距离的炉壁内烤,要勤看勤翻,小心焦了。
月饼遇热产气体,自会鼓腹,熟了取出,用一种山野小花的籽果蘸食红于饼心印出好看的图案来,就成了。
乡宁油糕以“皮脆肉软,味道甜美”而享有盛名。
在古代,油糕就被当地人当作美味佳肴,也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上等饭食。
当地人取“糕”为“高”的谐音,把吃油糕当作一种吉利象征流传下来。
逢年过节食之,款待亲朋食之,欢庆喜事食之。
乡宁县城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古会便成了当地人吃油糕的高潮日。
因而乡宁县的“四月八”古会便命名为“四月八”“油糕会”。
乡宁“四月八”“油糕会”,开始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 96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谁不说我的家乡好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位置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南,吕梁山南端,临汾地区西部山区,面积2031平方公里,县政府驻昌宁镇。
地理坐标为北纬35。
4130 ” -360907 ”,东经110。
3018 ”〜111。
16 ' 57”之间。
县域东依姑射山与临汾、襄汾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宜川相望,南跨马首山、云邱山、岢当山与新绛、稷山、河津为邻,北以高天山、云泰山、清川河为界,与吉县接壤。
县城位于县境北部,鄂河中游。
地理座标为北纬35 ” 57' 50 ” - 35 5835 ”, 东经1104910 ” --1105120 ”之间。
平均海拔950米。
东距临汾市界65公里,由界到临汾城区33公里;东南至襄汾县界62 . 5公里,由界至襄汾县城20公里。
;南距新绛县界40公里、稷山县界40公里,由界至新绛县城25公里。
至稷山县城10公里。
;西南距河津县界50公里。
,由界至河津县城15公里;西距黄河35公里,隔河距陕西省韩城市85公里、宜川县87公里:北距吉县界15 公里,由界至吉县城15公里。
从县城向东经临汾北上距山西省会太原市372公里,距首都北京933公里。
行政区划乡宁县共有10个乡镇,分别是光华镇、台头镇、管头镇、双鹤乡、昌宁镇、枣岭乡、关王庙乡、尉庄乡、西坡镇、西交口乡。
第二课独具特色的环境一、地貌的形成与形态本县为临汾盆地与吕梁山的结合部。
大地构造为山西台背斜,属中国地台区华北台块的一个隆起区。
这种构造格局主要是燕山运动控制全县地貌轮廓的构造形式,又经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剥蚀构造倾斜地貌。
全境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流水作用,暴雨洪流尤为明显;物理风化作用亦很强烈,产生大量碎屑物质,一遇暴雨,坡面冲刷严重,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河流泥沙含量相应增大,尤其黄土覆盖地区,坡面冲刷侵蚀与沟谷侵蚀都很强烈,形成独特的黄土地貌。
在陡坡山地,则表现为流水侵蚀、物理分化和块体运动,局部高寒山顶还具备发育冰缘地貌条件。
全县地貌主要是剥蚀侵蚀地貌,黄土地貌和风秋物堆积地貌,其中以剥蚀侵蚀地貌为主。
全县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
境内山峦起伏,高差悬殊,最高山峰 --- 高天山,海拔1820 . 5米,最低河谷----师家滩,海拔385.1米,相对高差1435 . 4米。
地貌形态分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残源区和河川区四大类型。
基岩山区俗称土石山区,属剥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南和西南部的台头、管头、下善、关王庙、尉庄、安汾、西交口等乡镇。
基岩为石炭、二迭系砂岩、页岩及煤系地层,土层为四迭纪黄土覆盖,总面积754 . 88平方公里。
为吕梁山脉之绵延部分,由东北的姑射山向西南条状发展,因受构造影响的程度,岩性及外营力等差异,山体千姿百态,多是峰峦陡峻、基岩裸露,致发育为V字形深谷。
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000 —130O米以上,主要山峰有:台头镇的大北山(神角山)海拔1809米;管头乡的高天山海拔1820 . 5米,马头山海拔1733 . 5米;下善乡的分山;安汾乡的云邱山海拔1577米;关王庙乡的云头山;西交口乡的紫金山;西坡镇的岢岚山。
区域内的山下沟谷有豁都峪、三官峪、马匹峪华峪、瓜峪、青石峪等。
其自然特征是山高坡陡,石厚土薄,高差起伏大,气候较寒冷,森林茂密、草灌丛生、自然植被较好,植被覆盖率大都在30--80 %之间。
全县天然林基本上分布在这一区域内。
黄土丘陵区俗称丘陵沟壑区,属剥蚀侵蚀地貌。
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南部的城关、管头、下善、崖下、双凤滨、吉家原、张马、光华等乡镇。
总面积637 . 5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00〜1100米之间。
这一地区以黄土丘陵为主,基岩丘陵次之。
黄土丘陵区在燕山运动中至第三纪,一直处于剥蚀状态,到中新世又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使地势高差增大,既有堆积,又有剥蚀,形成高低错落的梁、峁、塌或馒头形的梁状或峁状形态。
但由于地形复杂,地面组成物质结构松散,易被冲刷而形成溜山滑坡或引起泥石洪流。
基岩丘陵,主要分布在黄河岸边,基岩属古生代二选系和中生代三选系的灰绿色长石砂岩和紫色泥质页岩,上层为新生代堆积黄土,地貌因流水下切,黄土覆盖较薄,基岩裸露较大,谷深壁陡,黄土流失已尽,只有谷底残留的河床堆积,黄土状物质和沙砾石层。
黄土丘陵区的特征是地形平缓、气候温和、台地多、黄土厚,山坡呈阶梯状,利于农作。
黄土残源区俗称黄土高原区,属梁状黄土丘陵地貌。
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南部和西部的城关、张马、吉家原、谭坪、枣岭等乡镇。
总面积431 . 5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在600〜1100米之间。
这一地区历经面蚀和沟蚀,虽被剥蚀切割的相当支离破碎,但仍残留有较平坦的小块源面,就是局部切割成平顶梁状丘陵,顶部仍保留着长条形或馒头形平原地面,原始原面,清晰可见。
黄土源面又可分为黄土峁状梁、黄土梁和黄土破碎源。
这是由黄土堆积的山前倾斜平原或山间盆地,受流水切割而形成的。
其自然特征是:黄土较厚、沟深坡陡、源面破碎、水源缺乏、植被稀疏、气候干旱,现有源面多呈鸡爪型残源,而且源与源之间沟谷深达100〜200米以上。
残源上层为新生代黄土和黄土物质覆盖,下切严重,土壤侵蚀模数为5700〜9400吨/平方公里,最高可达1. 5万吨/平方公里,主要以面蚀和沟蚀为主,伴随有泻溜、崩塌等,是本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全县地势图河川区亦称山间宽谷区,属剥蚀侵蚀地貌。
主要分布在鄂河、罗河、豁都峪、瓜峪、黄华峪、青石峪等河川地带,总面积202 3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700〜900米之间是地貌发育过程的相对下降区,由河流搬运物质组成,逐步形成狭长的河谷地带。
其自然特征是:地面平缓、台地较多、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质肥沃。
其中鄂河、豁都峪、马匹峪、流域最大,河谷最宽,经过长期水土堆积,河岸形成不少高低不等、宽窄不一的滩地和梯田,是县内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山与岭境内山岭属吕梁山系。
山岭分布形如佛手,姑射山由东北伸人。
向西有秦王山(主峰海拔1471米。
以下括弧内数字均为主峰海拔高度)、牛王庙岭(1205 米卢折南有郭家庄岭(1021米)、全王山(1428米);折北有桃花山(1361 米)、上大山(602米)、大北山(1809米)、金冈岭(1674米)。
金刚岭为全县诸山之蒂,由此向西有牛头山、马头山、高天山、高岭(又名小尖山)云泰山(1565米),以上诸山形成与吉县的分水岭,由云泰山折南分支蔓延有崇山(又名印台山)、露沙岭。
二、气候全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区域间差异悬殊。
春季从4月6日始6月。
10日止,共66天。
初春升温快,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往往冷热空气相持产生浮尘,扬沙。
时有大风,地面温度常常下降到零下摄氏度。
晚春升温亦快,但多有低温、少雨、干旱天气。
夏季从6月11日始8月16日止,共67天,气温变化明显,中午炎热,早晚凉爽,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
常有旱、涝、洪、雹、风灾出现。
6月间进人汛期。
但旱多于涝,有时雨季提前。
阴雨连绵,易使小麦出芽霉变。
7〜8月天气炎热,多狂风暴雨,平均气温在摄氏23度。
8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逐渐趋于凉爽,多降中、小阵雨。
秋季从8月17日始10月20日止,共65天。
气温陡降,冷空气逐渐增强。
暖空气日趋减弱。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多有秋雨连绵天气,有时阴雨连绵至11月上旬,影响秋收秋种。
后期降雨减少,则有秋高气爽天气。
冬季从10月21日始翌年4月5日止,共167天,严寒少雪,多偏北风,最冷时间一般在“冬至”之后的“三九”、“四九”。
日照辐射全年日照时数介于2400〜2700小时之间,一年中以5至7月曰照时数最多,为210〜300小时;11月至12月最少,为120〜200小时。
据1958〜1970 年记载,曰照时数最多是1979年3021 . 2小时,最少是1964年2074 . 9 小时。
一年内4至9月太阳辐射量达79 . 3千卡/厘米2,约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2 . 3%; 3至5月空气干燥,云量少,日照充足,总辐射量16 %; 6月达到最大值月辐射总量为14 . 7〜15. 3千卡/厘米2, 8月雨量较多,空气中水气含量大,云量多,日照少,太阳辐射相对减弱;冬季日照时间短,只有6. 8千卡/厘米2。
春、夏、秋、冬四季太阳总辐射的分布,与全年总辐射量的分布形势基本相同,但各季总辐射量相差较大。
春季(4〜6月)全县太阳辐射量36. 6千卡/厘米2;夏季(6 —8月),为42 . 9千卡/厘米2;秋季(8〜10月),全季总量为25 . 8千卡/厘米2;冬季(10〜4月),只有22千卡/厘米2。
气温地温气温年平均气温9 . 9 C, 一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4.6 C, 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22 . loC,极端最高气温35.0 C,极端最低气温一21 C(984年12 月18日)。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oC的日期,初日为3月6日,终日为11 月23 H,年积温为3915 . 9 C,初、终间隔日数263天。
稳定通过10 C的日期,初日为4月22日,终日为10月16日,积温3326 . 9 C,初、终间隔日天数177 . 7天。
最低气温一般最早在10月9日降到0 C以下,翌年二月下旬回升到0C以上。
由于全县山区面积较大,地形复杂,高低起伏气温相差显著。
地温地温分布和气温分布相似,下层气温的变化,小于地表,且变幅比上层小。
在通常情况下,10厘米地温在0 C以下的起止时期为:初日11月26日,终日2月29 H , 30厘米全年封冻日数为61天。
降水蒸发降水降水量年平均为570毫米,最多828.9毫米(1958年),最少399.0 毫米(1972年)。
一日最大降水量105 . 7毫米(977年7月6 H)。
全年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冬春少,夏秋多。
春季平均77.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14 %; 夏季平均331 . 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59 %;秋季平均134 . 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23 %;冬季平均18 . 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4%。
年最长连续降水日11 天(出现在1976年8月19日一29日)降水量259 . 4毫米。
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66天(出现在1973年11月4日一1974年1月8日)。
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82 %,、山地森林区降雨多,黄土丘陵区降雨少。
降雪年降雪开始日期平均在11月4日,最早在10月20日,最迟在11月17日;终日平均在4月2日,最早在3月2日,最迟在4月24日。
年积雪初日在12月3日,最早在11月I 日,最晚在1月9日;终日平均在3月2 日。
最早在1月3日,最晚在4月18日。
最大积雪深度18厘米,年降雪日数平均为18 . 7天。
蒸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据1972〜1989年记载:年平均蒸发量169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