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李将军列传》拓展阅读写李广的诗鄂教版
【最新】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0课《李将军列传》 (共102张PPT)
![【最新】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0课《李将军列传》 (共10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5ac343be23482fb4da4c9e.png)
文学家笔下的李将军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燕歌行
高适
君不见, 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 李将军。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 师乡之。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太史公自序》 勇于抵挡敌人,仁爱士兵,号令 简明不繁琐,军队将士归心于他。
匈奴大入上郡,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 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 勒习兵击匈奴。中 广一道统率训练军队,抗 贵人将骑数十纵, 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 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 见匈奴三人,与战。 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 三人还射,伤中贵 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 人,杀其骑且尽。 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 中贵人走广。广曰: 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 “是必射雕者也。” 官逃到李广跟前,李广说: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 “这一定是射雕的人。” 三人。 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 急追这三个人。
4
台湾· 余光中《飞将军》
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 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 他的蹄音敲响大戈壁的寂寂。 听,匈奴,小草的浅处, 脸色比惊惶的荒沙更黄。 他的传说流传在长安。 谁不相信? 从灞桥到灞陵, 他的长城比长臂更长, 胡骑奔突突不过他臂弯。 柳荫下,汉室的童子在戏捉单于, 太史公幼时指过他的背影。
弦声叫,矫矫的长臂抱, 咬,一巨怪石痛成了虎啸, 箭羽轻轻在摇, 飞将军,人到箭先到。 举起,你无情的长臂, 杀,匈奴的射雕手。 杀,匈奴的追兵, 杀,无礼的亭尉你无礼, 杀,投降的羌人, 杀,白发的将军,大小七十余战, 悲哀的长臂,垂下去。
李广简介
李广是汉代抗击匈奴的 爱国名将,也是司马迁笔下 的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形象。 李广一生历事文帝、景帝、 武帝三朝,以勇力才气知名 于时,号称天下无双,然而 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却终生未有封侯之赏,最后 以军行失道获罪,愤而自杀。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5085a0c1c1c708a1284a44ff.png)
艺术特点
一、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1、概括叙述 2、侧面描述 3、正面刻画 4、细节描写 二、组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对 李 广 悲 剧 的 认 识
汉代的封爵制度
一、诸侯不得参与政事,唯得衣食 租税 二、非皇子不王 三、非功不侯 四、无子国除
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满含悲愤之情塑造了这位 悲剧英雄的形象,并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刻 薄寡恩、排挤人才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
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 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 不敢进右北平。 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 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 中,近看原来是石头。于是又重射,却再 不能射进石头里了。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 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带兵,每到缺 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 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 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 于为他出力。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 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 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
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 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下命令, 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我见 到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 言辞。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 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或许是他那忠实 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信赖吧?谚语 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 这话虽小,却可以喻大啊!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 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 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 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 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 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 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 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 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 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 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 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 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精品教案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精品教案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b1e87eb9d528ea80c779f1.png)
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教案教学目的:①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②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③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④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第1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作业:见自测板书设计: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向:1、导语:这首诗说的是谁?——李广。
那么,历官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节选)》2、揭示目标:①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②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③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二、自学: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司马迁刻画人物形象,首先是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人物的个性特征非常突出。
“善骑射”是李广的基本的个性特征,纵观整篇作品,系以李广善骑射为情节发展主线。
司马迁的这样表现手法,使读者对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有了一个鲜明的第一印象。
提到李将军,人们首先就会对他百发百中的箭术竖起大姆指。
背景资料:《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久享盛誉的名作。
作者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
”本篇列传围绕着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三个特点,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而对李广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对他以及他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汉代皇帝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李将军列传》课件鄂教版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李将军列传》课件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823f1cda38376bae1faeb6.png)
思考:李广领兵打仗有什么特点?
1、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2、面对强敌,临危不 惧,以大智大勇跟敌 人对抗到底。
3、有强烈的建功立业 的愿望,老当益壮, 主动请战。
李广的英雄形象
一、智勇双全、勇敢机智、胆识过人、 精于骑射、武艺超群。 二、身先士卒、体恤下属、治军简易、 宽缓不苛。 三、终身不遇,白首未封,却依然转 战疆场为国尽忠。
宾语前置句,“之”字提前宾语,应该是“其谓李将军也”。 其,句首语气词,表猜测。译“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3)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状语后置句,应该是“彼其忠实心诚于士大夫信”。译“他 那忠厚老实的心胸确实受到将士们的信赖”。
思考:本文记叙了李广的哪几件事
1、雁门出击战 2、驻扎右北平 3、射虎中石 4、将兵之道 5、定襄之战 6、右北平之战 7、失道之战
汉代的封爵制度
一、诸侯不得参与政事, 唯得衣食 租税 二、非皇子不王 三、非功不侯 四、无子国除
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满含悲愤之情塑造了这
位悲剧英雄的形象,并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 刻薄寡恩、排挤人才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
讨论
对李广的悲剧,历来有“李广数奇”之 说,即认为这是他命中注定的。也 有 人说:“广之死,(卫)青杀之也。”你 同意上述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请谈谈 你的看法。
(9)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抵挡,这里指对抗
(10)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阴:私下,暗地里
(1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辞谢,告辞
(12)南绝幕,遇前将军 绝:横渡
(13)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遗:送
(14)无老壮皆为垂涕 无:无论
三、一词多义
(1)数:非在数十步之内( 几 ) 广数自请行(屡次 ) 以为李广老,数奇( 命运的定数 )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d2305b44e518964bcf847cde.png)
第三部分重点句子翻译(3)
5、《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翻译:《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 下命令人也去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发命令也没 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 6、余睹他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 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翻译:我看到的李将军,诚恳的样子就像个质朴的乡下人, 有口不善言辞。到了他死的那天,天下熟悉和不熟悉他 的人,都为他表示哀痛。
第三部分重点句子翻译(3)
7、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翻译:他那忠实的心,确实也感动了一般士大夫 吧?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树下却自然地 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3)
1、广数自请行 数:屡次 2、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先死单于:当先跟单于拼死一战 3、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莫,同“幕”。 4、急诣部,如书 如:按照。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yeefeb@
重点句子翻译(1)
• 1、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徙成纪。 • 翻译:他的祖先叫李信,秦朝时做将军,就是追 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名将。李广的家原在槐里,后 来迁到成纪。 • 2、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 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 翻译: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人大举入侵萧关,李 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 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命为汉朝廷 的中郎。
第三部分重点句子翻译(3)
1、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翻译: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大部队所经过的是水草缺乏 的地方,这种形势不适合两支部队并队行军。 2、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 于,恐不得所欲。 翻译:大将军卫青暗中受到汉武帝的吩咐,认为李广已老, 运气又不好,不要让他位于单于的正面,怕不会获得所 要的胜利。 3、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翻译:军中向导逃跑了,他们又迷失了路,后于大将军会 师的约期。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解析 共41页
![《李将军列传》自做实用解析 共41页](https://img.taocdn.com/s3/m/fed22b04580216fc700afd97.png)
李广镇守右北平 ,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 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犯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
之石也。
zú
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 箭射中了石头,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
的爱国名将,也是司马迁 笔下的一个悲剧英雄人物 的形象。李广一生历事文 帝、景帝、武帝三朝,以 勇力才气知名于时,号称 天下无双,然而一生与匈 奴大小七十余战,却终生 未有封侯之赏,最后以军 行失道获罪,愤而自杀。
佯死 yáng 睨 nì 暂腾 zàn 赎为庶人 shú shù 呵止 hē 没镞 mò zú 麾下 huī 讷口 nè 骠骑 piào 数自请行 shuò 数奇 jī 愠怒 yùn 糒醪 bèi láo 食其 yì jī 自刭 jǐng 悛悛 xún xún
当处死,(张骞)出钱赎身成为平民。 广军功自如,无赏。 李广功过相当,没有封赏。
shuò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
此后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出击匈奴, 李广多次自己请求出征。
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 元狩四年也。
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过了四年,李广从卫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
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李将军列传》课外阅读 带你走进真实的李广 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李将军列传》课外阅读 带你走进真实的李广 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dafcc6fab069dc502201f5.png)
《李将军列传》课外阅读----带你走进真正的飞将军李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它写的就是汉代的大将军,被人称之为“飞将军”的李广。
从诗中我们不难读懂,他是在为这位大将军鸣不平,慨叹当时的唐朝没有像李广这样能征善战,可与强大的突厥大将像匹敌的英雄人物。
可是真正的李广就真的那么厉害吗?下面是《史记李广列传》中的描述:李广者,西汉著名将领,曾经以骁勇善战,擅长骑射而著称于世。
他生活的年代正直乱世,北面有着强大的匈奴,而且不时入寇陕甘一带,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汉武帝任命李广为萧关太守,北拒匈奴。
他曾在公元前125年,奉命率兵出击匈奴,结果却遇上匈奴主力,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李广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击败,而被匈奴活捉。
但他凭借自己的机智果敢,竟而从匈奴部队中逃脱,匈奴动用数万大军蜂拥追赶,李广且战且退,终于逃过了匈奴的追杀返回汉营。
但是,兵败的事实使得李广被免去官职,贬为庶民。
不久,匈奴兵马进攻辽西,边疆军情惊动朝廷。
朝中选将无人,于是李广又被起用,任命为右北平太守。
匈奴得知李广到此,不敢到右北平抢掠。
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他所到之处,皆令匈奴丧胆。
看到这里大家不禁要说,对啊!那有李广在,匈奴当然过不了阴山了?其实则不然,李广此人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这也就注定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
就在李广因为曾被匈奴活捉,被贬职之后的一天,李广在城外饮酒,一直饮到天黑,关了城门之后他才摇摇晃晃的回城。
当时的制度是城门关闭后,只有当官的才能进出,这样李广就只能在城门外大叫让城门官开城门,但是当时的城门官是个我们今天看来比较克尽职守的人物,就说“你当你是谁?现在的你不过是个平民,又不是当年的太守,就在外面等到天亮吧!”这下可气坏了“飞将军”。
等到李广被再次用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个“势利”的城门官给宰了。
九年级语文下: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同步练习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同步练习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bfa70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1.png)
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同步练习【同步评价】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罢: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⑵陈:广为圜阵外向()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⑶数: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广数自请行()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⑴广家世世受射通,意为⑵广为圜阵外向⑶胡虏益解⑷汉军罢,弗能追⑸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⑹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3、翻译下列句子。
⑴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⑵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⑶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
4、文中写李广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后三次战斗,这三次战斗的写作,有详有略,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5、结合课文,说说李广是怎样一个人?6、(2006年某某试题)仿写一个比喻句,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诚信好像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7、(2006年仙桃试题)开启智慧泉,赏析古诗词。
品读X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答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某某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二、同步解读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20 李将军列传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20 李将军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3d0db3f96f1aff00bed51e44.png)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20李将军列传一、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
2.汉军罢“罢”同“疲”,疲惫。
3.上山陈“陈”同“阵”,列阵。
4.广详死“详”同“佯”,假装。
5.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同“幕”,幕府:将军所住的账幕,后泛指将帅办事的地方。
6.军亡导,或失道“或”同“惑”,迷惑。
7.南绝幕“幕”同“漠”,沙漠。
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
9.广家世世受射“受”同“授”,传授。
10.胡虏益解“解”同“懈”,松懈。
11.然虏卒犯之“卒”同“猝”,突然。
12.此言虽小,可以谕大“谕”同“喻”,比喻。
二、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跟从)用坚其意(使……坚定)呵止广(使……停止)止广宿亭下(使……停止)2.意动用法胡兵终怪之(以……为怪)3.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山陈(列阵)络而盛卧广(编网兜)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前进)止广宿亭下(住宿)4.名词作状语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在夜里) 南绝幕(向南)鞭马南驰数十里(向南)尝夜从一骑出(在夜里)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接近)后大将军(落后)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有急,奈何(紧急情况)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大道理)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委曲详情)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迂回绕远的路)三、古今异义词1.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古义:学习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古义:感动和信任;今义:诚实守信用四、一词多义1.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 (被)2.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五、虚词积累1.以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凭……的身份)今如此以百骑走(率领)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认为)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来)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用)广以卫尉为将军(从,由)以故得脱(因为)2.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3.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往)得李广必生致之(我)(如果抓获李广就一定要活着押送到我这儿来。
语文:第20课《李将军列传》课件(鄂教版九年级下)
![语文:第20课《李将军列传》课件(鄂教版九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94875904fad6195f312ba68c.png)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 通假字 • 重点词语 • 一词多义 • 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1)广家世世受射 受:同“授”,传授,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2)诸将多中首虏率 率:同“律”,指军令。 (3)广为圜阵外向 圜:通“圆”,圆形。 (4)胡虏益解 解:通“懈”,这里指进攻的势头有所减弱。 (5)汉军罢,弗能追 罢:通“疲”,疲惫。 (6)军亡导,或失道 亡:通“无”,没有;或:通“惑”,迷失。 (7)南绝幕 幕:通“漠”,沙漠。
二、重点词语
(1)单于素闻广贤 素:向来 (2)胡骑得广 骑:骑兵 (3)睨其旁一胡儿骑善马 善:好 (4)鞭马南驰数十里 鞭:用鞭打 (5)度不中不发 度:推测 (6)会日暮 会:碰上
(7)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且:将要 (8)东道少回远,其势不屯行 少:稍稍 屯:驻扎 (9)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抵挡,这里指对抗 (10)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阴:私下,暗地里 (1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辞谢,告辞 (12)南绝幕,遇前将军 绝:横渡 (13)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遗:送 (14)无老壮皆为垂涕 无:无论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学习目的
1、了解李广的性格特征以及坎坷 遭遇; 2、领会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 画人物形象和恰当地选材、详略得 当地叙述的特点。
作家作品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古代 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毕生致 力于《史记》的写作。因替李陵辩 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 令,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理想促使他发愤继 续完成所著史籍。《史记》是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 包括12本纪、 10表、 8书、30世家、 70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 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对后代史 学、文学有深远的影响。鲁迅誉之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
最新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李将军列传》课件
![最新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李将军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f34781dd88d0d233d46a28.png)
燕歌行
高适
秦时明月汉时关, 君不见, 万里长征人未还。 沙场征战苦, 但使龙城飞将在, 至今犹忆李将军。 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实李广的一生并没有建立过什么了不 起的战功,他之所以能在两千年来一直 被人们讴歌赞颂,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是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了传 的缘故。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成 功地塑造了一个杰出将领的悲剧形象,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现了无限的惋惜和同 情。
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本文写“太史公曰”就引用 当时流行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李广,说明他 的厚重木讷般的忠实心肠感动了天下人。含义深刻,用语贴切, 富有生活气息。又如,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 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军逼近,以示 壮胆。“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十六个字,分为四句,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 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 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 写进行,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 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十六个字,长短四句话,淋漓尽致地描 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 大场面,真是精妙。
统治者任人唯亲、刻薄寡恩、扼杀贤能。
《史记评林》
汉文帝惜广不逢时,自以其时海 内义安,不事兵革,广之才无所用 耳。末年,匈奴入上郡、云中,帝 遣将军令勉、张武、周亚夫等以备 胡,中称其选用材勇,而独不及广, 知而不用.何取于知耶?
——[明] 凌约言
——[唐]韩 愈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 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清]王国维 太史公负一世奇气,郁一腔奇冤,是以借此奇 事而发为奇文。 ——[清]李景星《四史评议》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李将军列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2021年整理)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李将军列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4f5d325ef7ba0d4b733bbc.png)
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李将军列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鄂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李将军列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鄂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李将军列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鄂教版的全部内容。
《李将军列传》。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0李将军列传》word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0李将军列传》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8debe583d049649b6658f9.png)
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教案教学目的:①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②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③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④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第1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作业:见自测板书设计: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向:1、导语:这首诗说的是谁?——李广。
那么,历官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节选)》2、揭示目标:①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②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③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二、自学: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司马迁刻画人物形象,首先是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人物的个性特征非常突出。
“善骑射”是李广的基本的个性特征,纵观整篇作品,系以李广善骑射为情节发展主线。
司马迁的这样表现手法,使读者对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有了一个鲜明的第一印象。
提到李将军,人们首先就会对他百发百中的箭术竖起大姆指。
背景资料:《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久享盛誉的名作。
作者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
”本篇列传围绕着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三个特点,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而对李广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对他以及他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汉代皇帝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将军列传》拓展阅读:写李广的诗老将行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曲江三章章五句杜甫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李嘉佑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送浑将军出塞高适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雨中花/夜行船苏泂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
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
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
应怅望、家人父子,重见无由。
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
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沁园春刘省斋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
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
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
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
仰天一问穷通。
叹风虎云龙时未逢。
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
白额未除,长鲸未脍,臂健何嫌二石弓。
天山定,任扶桑高挂,凌阁图功。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武元衡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
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
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
门对长安九衢路,愁心不惜芳菲度。
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
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
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
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
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
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
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
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伤温德彝温庭筠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塞下三首沈彬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
映霞旅雁随疏雨,向碛行人带夕阳。
边骑不来沙路失,国恩深后海城荒。
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
贵主和亲杀气沉,燕山闲猎鼓鼙音。
旗分雪草偷边马,箭入寒云落塞禽。
陇月尽牵乡思动,战衣谁寄泪痕深。
金钗谩作封侯别,劈破佳人万里心。
月冷榆关过雁行,将军寒笛老思乡。
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
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
病酒述怀陆游闲处天教著放翁,草庐高卧筰桥东。
数茎白发悲秋后,一盏青灯病酒中。
李广射归关月堕,刘琨啸罢塞云空。
古人意气凭君看,不待功成固已雄。
躬耕陆游莫笑躬耕老蜀山,也胜菜把仰园官。
唤回痴梦尘机息,空尽闲愁酒地宽。
无复短衣随李广,但思微雨过苏端。
十年世事茫如海,输与闲人静处看。
怀昔陆游昔遇高皇帝,华缨接俊游。
年光一弹指,世事几浮沤。
故国但青嶂,羁臣今白头。
平生笑李广,痴绝望封侯。
江楼醉中作曳策陆游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遒。
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月下醉题陆游黄鹄飞鸣未免饥,此身自笑欲何之。
闭门种菜英雄老,弹铗思鱼富贵迟。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
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枕上作陆游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牋著句写清愁。
寄朱昌叔王安石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四首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塞下曲六首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燕歌行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字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使交河郡岑参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吾君方忧边,分阃资大才。
昨者新破胡,安西兵马回。
铁关控天涯,万里何辽哉。
烟尘不敢飞,白草空皑皑。
军中日无事,醉舞倾金罍。
汉代李将军,微功合可咍。
塞下曲薛奇童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
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
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
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
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
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
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