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培训课件
第1章 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1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2税收概念与本质
1.1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公共产品的概念 公共产品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 是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用途的产品或 劳务。 2.公共产品的特征 (1)不可分割性 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 (2)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 除在外。 (3)非竞争性 对于公共产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1.2税收概念与本质
1.2.1税收概念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 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 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到了现代社会,税收已成为政府对 经济进行 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第一,税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 需要; 第二,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 共权力的政府; 第三,政府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或说是公共权力; 第四,税收的直接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 第五,税收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 策手段。
第2章 税收作用机制
2.1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2.2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2.1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2.1.1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 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在总供求失衡时,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 直接调节消费总量或投资总量,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均衡。 即: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需求膨胀时,政府可 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的 方式,减少民间消费,或削减企业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 平下降,消除通货膨胀,缓解过旺需求对供给的压力。当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政府可 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的方 式,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使总需求水 平上升,防止通货紧缩,抑制经济衰退。
1.1.4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 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 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下,外部效应无法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只 能由政府采用非市场的方式予以校正。而税收就是校正外 部效应的重要工具。 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市场经济中,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政 府可以根据纳税人高低不同的收入水平分别征收数额不等 的税收,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对高收入者多征税, 缩小不同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缓解收入分配不 公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
1.2.2税收本质
税收在本质上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由政府凭借 政治权力(公共权力)进行分配而体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1.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当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各部分价值分配时,必然导致政 府与产品价值原拥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2.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1)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首先应从税收分配的“目 的”着眼。 (2)税收分配关系特殊性的进一步理解在于税收分配 的依据。 (3)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还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层 面去理解,我们知道,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2.1.1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 (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对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确定较低税率,使这类商品可以 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保证人民Fra Baidu bibliotek基本生活需要;而对 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确定较高税率,将生产经营者获得收益 的较大部分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财政,防止过高收益对社会 资源流向的不合理诱导。 2.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 在税制的规定中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优惠照顾, 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者对经济欠发达地区 投资的预期收益,引导更多资源流向该地区。 3.税收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协调 税收对不同投资方式的制度规定不同会引起资本不同 方向的流动。
1.1.3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 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征及“免费搭车” 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这样就需要一个超乎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的机构采 用强制性手段进行融资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这就是 政府的税收。 事实上,政府正是一方面以税收征收的方式取得财政 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征税取得的资金从全社会的角度重新 安排,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2.1.3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
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 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减缓经济波幅,避免资源浪费 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 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 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税收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从而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缩减纳税人的投资与消费 能力,自动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扩张;当经济处于衰 退时期,税收随纳税人收入的减少而递减,从而增加纳税 人的可支配收入,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税收的“相机抉择”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 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可以人为的选择增加税收的抑制性 政策来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而由于不同税种、不同税制 要素对经济作用的环节和层面是不同的,因而政策手段的 选择可以有明确的针对性。
1.1.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1.1.2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1.公共产品需求 公共产品总需求曲线是将每一消费者边际效益垂直相加 而得出。 2.公共产品供给 (1) “林达尔均衡” 按照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Lindahl)的观点,如果每 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身所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支付 应分担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最佳效率 水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林达尔均衡”。 (2)“免费搭车”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特征,那些从低呈报并少出资 者并不会被排斥在公共产品消费范围之外。这样,人们完全 有可能不付任何代价,而同样享受由他人出资提供的公共产 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免费搭车”现象。
1.国外学者部分观点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阿道夫· 瓦格纳 神户正雄 塞里格曼 2.国内学者部分观点 (1)国内学者部份观点 (2)“国家分配论”与“公共需要论”税收观的联系 与区别 我国建国后,理论界与实务工作中对于税收基本概念 的认识是一个从以往的“国家分配论”税收观向“公共需 要论”税收观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以我国经济模式转轨为 背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