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高中生物课程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的知识点。
内环境指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一组恒定的内部条件,包括体温、血液浓度、pH、离子浓度等,而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恒定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一、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营养物质和氧气,排泄代谢产物和碳 dioxide等,因此与外界保持物质交换。
同时,人体还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从而维持体温和电解质稳定。
二、重要的内环境参数1.体温:人体平均体温是37℃,上下波动范围在36~37.5℃之间。
体温的调节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
2.血液浓度:血液中的物质浓度需要保持恒定,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浓度、蛋白质的浓度以及水分的浓度等。
3.pH值: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酸碱度需要保持恒定,维持在适合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范围内。
人体的正常pH值为7.4左右。
4.电解质浓度:维持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
5.压力:正常的血压和气压维持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
三、维持内环境的机制1.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负反馈调节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
它是指当一些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信号来调节该参数,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和调节内环境恒定。
神经冲动可以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调节各种生理反应。
3.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各种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调节代谢速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等。
4.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恒定。
5.肾脏的调节: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6张PPT)
,对
D.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3解)析直】1接.细参胞与外内液环包境括的血系浆统、有淋四巴个、;组织液,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作用;
②表示用2.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考点七 五
1.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考点三
1.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情 况如下:
细胞生活的环境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中的渗透压主要与
细胞 外液 理化 特性
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温度: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与汗腺等活动有
关)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 的媒介
2.
内环境的概念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来的。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
延,都是专用名词。需要注意的是:(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反射与反射弧
03 稳态反射
稳态反射的定义
稳态反射是指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稳 态,对外部刺激或内部变化所做出的 适应性反应。
它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自动调节机 制,能够快速地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和 内部需求,以保持身体正常运转。
温度调节反射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温 度感受器会感知到温度下降,进 而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血管收缩, 减少热量的散失,维持体温的稳 定。
压力调节反射
当人体受到外界压力变化时,压 力感受器会感知到压力的变化, 进而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心血管系 统的活动,维持血压的稳定。
酸碱平衡调节反射
当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度发生变化 时,酸碱感受器会感知到酸碱度 的变化,进而通过神经反射调节 呼吸和肾脏功能,维持酸碱平衡 的稳定。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反射与反射弧
目录
• 引言 • 人体的内环境 • 稳态反射 • 反射弧 • 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内环境
人体内部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液等。
稳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反射与反射弧
人体对刺激的快速反应机制,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学习目标
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基本 结构和功能。
理解稳态对人体的意义。
能够分析常见生理现象中 的反射与稳态调节机制。
02 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定义
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 介。
内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 中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而细胞内液则是细胞内部的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病状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糖尿病
血糖过高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三多,饥饿感强,身体 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图解法分析物质的穿膜层数
(2)Ⅱ内的营养物质通
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① 过程表示的是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 的吸收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1. 从 组 织 液 中
来源
回渗而来
1. 组 织 液 渗 入
1. 血 浆 透 出 毛
2. 淋 巴 在 左 右
毛细淋巴管形
细血管壁
锁骨下静脉汇
成
入
从消化道吸 收而来
组织细胞代 谢产生
从消化道吸 收而来
例: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 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
物质分别为[ B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关于水肿成因的问题
• 成因: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 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 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
易错点1 体内液体≠内环境 [点拨]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等)及与外界 相通的液体(如尿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易错点2 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 [点拨]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 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细胞正常生活的液体环境
几种组织水肿的原因----渗透压失衡
组织细胞破裂
血浆PH的调节分析——
食物 消化系统 (碱性NaCO3)
正常 机体
剧烈运动
PH升高
NaCO3
PH降低
NaHCO3
NaHCO3
1.判断哪些地方属于内环境? 消化道,肺泡,细胞质,呼吸道,肾小管内液,肾小球 内液,输卵管
2.判断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蛋白质纤维,纤维蛋白原,呼吸 酶,蛋白质水解酶,体液中的溶菌酶,神经递质,糖原, 激素,抗体,载体蛋白,淋巴因子
3.判断哪些反应在内环境? 细胞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TP水解供能,DNA复 制,消化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突触间隙,乳酸与碳 酸钠反应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
酸进入血液后,不会使血液pH改变因为
使
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 蛋白 酸质
② ①
③
④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糖尿病 严重腹泻 感冒发烧 高原反应 组织水肿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流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血氧过低,体内缺氧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过高
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 (1)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
(2)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
√ 稳定。( ) × (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 (4)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讨论1: 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可以反
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问题探讨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①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表 现为一种动态平衡; 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巩固练习
2、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 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 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C. 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 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自变量: 酸性、碱性物质 HCl/NaOH 溶液(0.1mol/L)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 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 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可出现 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 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严重时 会导致死亡。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外因)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问题探讨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详解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认识人体调节机制对于维持我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很多人对于人体调节机制仍然不甚了解。
为了加深大家的认识,本篇文章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部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体(细胞外液和间质液)、胶体液(血浆)和细胞内液三部分组成的液体环境。
这种液体环境需要稳定,保持完整性,在人体内部起到维持生命和代谢功能的基础。
目前,人们了解到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靠一系列复杂的调节过程来完成的。
这些调节过程都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控制,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二、教案内容1.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的设计理念是从典型案例出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探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增强学生在应用方向的思维能力。
同时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分析人体内部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增强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了解,并分析其中科学的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课程内容本课程讲授的主题是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
讲授的内容包括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组成与特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4.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思考和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学生的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讲解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机制,即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解决学生的困扰。
三、实施效果本教案的实施效果表明,学生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讲授内容的探究和分析使得学生从形式化的知识记忆,向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向发展。
感谢读者朋友们的耐心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共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及其组织与细胞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维持是人体能够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细胞、器官和系统三个层面探讨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重要性及其调节机制。
一、细胞层面的稳态调节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和内质网的调控来实现。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屏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通过这些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可以调节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浓度差,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复杂的膜系统,它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等过程。
内质网还参与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稳定。
细胞膜和内质网的相互作用,使细胞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并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器官层面的稳态调节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稳态调节对于整个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以下以肾脏和肺脏为例,介绍器官层面的稳态调节。
肾脏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器官之一。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肾脏能够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浓度,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也参与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
肺脏通过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肺泡是肺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周围血管紧密联系,通过肺泡膜的通透性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活动,肺脏能够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系统层面的稳态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不仅仅局限于细胞和器官层面,各个系统之间也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稳态。
以下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例,介绍系统层面的稳态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梳理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其中,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血浆和淋巴占体液的1/3,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2、血浆和组织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而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
3、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Na+和CI—,而血浆渗透压则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同时,细胞外液还具有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神经系统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相互作用。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部环境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稳态是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的,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以下是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稳态的概念稳态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内部环境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如果稳态被打破,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稳态调节机制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范围内。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胰岛素的分泌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 体液调节:人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等。
体液调节通过调节体液的成分和体积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肾脏可以通过尿液的排泄来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三、稳态的重要指标1. 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36.5-37.5摄氏度。
2. pH值:人体内部的酸碱平衡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7.35-7.45。
3. 血糖水平: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3.9-6.1毫摩尔/升。
4. 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四、稳态失调的后果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时,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酸中毒等都是稳态失调的结果。
五、保持稳态的方法1. 健康饮食: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调节能力。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说出下列问题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哪些?渗透压的概念、决定因素?说出组织水肿的原因?2、简述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讨论:•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情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②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讨论: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2、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3、糖化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项指标。
4、甘油三酯处于临界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常常伴有导致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脂质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性脂质紊乱血症。
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功能检查里重要的一项,可以检验肝组织是否受损。
由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所以只有肝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时,血清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才会升高。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比如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代谢后也会产生一些酸性或者碱性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中的PH 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教材第 9页事例1:PH2.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 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1.内环境的定义和特点: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内环境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其特点包括:-维持稳定性:内环境需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得细胞可以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
-动态平衡:内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内外间不断交换,维持其正常的稳态。
-平衡修复: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稳定性。
2.内环境的调节机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人体拥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循环系统调节等。
a.神经调节: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当人体感到寒冷时,神经系统会立即将这个信息传递到大脑,启动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体温。
b.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在体内传递信息,并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下丘脑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来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体液的平衡。
c.循环系统调节:循环系统通过调节血液的循环,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引导血液流向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3.内环境的稳态:体内各种生理指标需要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指标包括体温、血糖水平、血液pH值、电解质浓度等。
a.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当一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身体会启动相应的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
例如,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b.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指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生理指标回到正常范围内。
正反馈则是指使生理指标远离正常范围,加剧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例如,负反馈是通过体温调节机制将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而正反馈则是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例如血液凝块形成的过程中。
c.维持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人体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的特点:温度、pH值、电解质平衡内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设计问题问卷,测试学生对内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稳态的概念与意义2.1 教学目标理解稳态的定义和意义掌握稳态的调节机制2.2 教学内容稳态的定义: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意义: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肾脏调节等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解释稳态的概念和意义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稳态调节机制的实际操作2.4 教学评估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稳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稳态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三章:神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3.1 教学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掌握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具体作用3.2 教学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神经元传递、反射弧构成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3.3 教学方法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神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内分泌调节与内环境稳态4.1 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激素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血糖调节、生长发育调节等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4.4 教学评估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内分泌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分泌调节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五章:肾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5.1 教学目标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肾小管等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水平衡调节、电解质平衡调节等5.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肾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肾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与疾病6.1 教学目标理解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掌握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6.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外部环境变化、生理功能障碍等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影响:生理功能紊乱、疾病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机制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现代医学与内环境稳态7.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和应用掌握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7.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和应用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现代医学与内环境稳态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生活中的内环境稳态维护8.1 教学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活习惯和技巧8.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活习惯和技巧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理解和经验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保持内环境稳态生活习惯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9.1 教学目标理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9.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保持内环境稳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等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方法和原则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内环境稳态的未来研究方向10.1 教学目标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10.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等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纳米医学、再生医学等新兴领域10.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未来研究方向的理解和展望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研究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与疾病重点环节: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
体液:人体内所含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体液:人体内所含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
体 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2/3
血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 外,约占1/3) 约占1/3) 1/3
浆
组织液 淋 巴
• 内环境: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由细胞外液构成 内环境: 的液体环境。 的液体环境。
旁栏思考题
•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 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 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 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 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 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稳态与环境
1.2 内环境稳态 的重要性
体温: 体温:身体内部 的温度, 的温度,即内环 境的温度。 境的温度。
1.1.3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 碱度
• 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小。 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小。
• 血浆的 值能够保持稳定。 血浆的PH值能够保持稳定。 值能够保持稳定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 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 泄途径为主。 • 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 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 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 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 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思考与讨论
1.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 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 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 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 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 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 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 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 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 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 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 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 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睡前
平均 温度
母亲
37.1 36.9 36.8
37.4 37.2 37.3
37.0 36.9 36.9
36.8 36.7 36.87 36.6 36.6 36.71 36.7 36.6 36.74
父亲 自己
• 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范围 体温会因年龄、 内变动; 内变动; • 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也有差别。 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也有差别。 •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处于动态平衡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 中。
2.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 酐酶作用下。 • 碳酸氢根离子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 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66
3.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 度的恒定。 • 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 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 统等。
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 毛细血管壁 淋巴循环
组织液
血浆
内环境
1.1.2 内环境的成分
1. 无机物和有机物。 •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有机物包括糖类、 蛋白质、脂质、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 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 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 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XX医科大学 医院化验单 医科大学XX医院化验单 医科大学
讨论
项目 测定值 17 1.9 14.6
↑
单位 IU/L
参考范围 0-45
血 液 生
肌酐 丙氨酸转氨酶 ALT CRE BUN TG TCH XXX XXX mg/dl 0.5-1.5 mg/dl 6.0-23.0 mg/dl 60-110 mg/dl 50-200 mg/dl 150-220
• 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 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1.1.4 内环境是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 可以直接被吸收。 • 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 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 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 基酸才能被吸收。 • 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 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 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 和淋巴。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 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 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 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差异。 差异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 超出正常范围? 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对人体造成 什么不利影响? 什么不利影响?
1.2.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 性
•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身体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的各个器官、各个系统协调活动, 的各个器官、各个系统协调活动,共同 维持的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相对稳定状态。 维持的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稳态的基础:人体各个器官、各个系 稳态的基础:人体各个器官、
思考与讨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 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 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 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 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 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 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 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 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 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 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 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 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 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 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 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 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 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验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 缓冲液。 2. 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 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 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 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 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 HCl时,可以中和氢离子。水溶液则不同, 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5. 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 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 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 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 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 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 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化 六 项 检 查 化 验 单
179 尿素氮 GLU ↑ 223 217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 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 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 量。 • 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 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 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 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 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6:00 9:00
12: 12: 00 15: 15: 00 18: 18: 00 21: 21: 00
睡前
平均 温度
母亲
父亲 自己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6:00 9:00 36.4 36.2 36.3 36.7 36.6 36.6
12: 12: 00 15: 15: 00 18: 18: 00 21: 21: 00
•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空调病
• 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 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 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 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 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 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 • 由于空气不好,如果呆得太久,容易使 人头晕目眩。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常见疾病 举例
• 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引起中暑。人的体 温升高时可引起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此 外,大量出汗,体液过量丢失会引起乏力、低 血压和虚脱;盐也随之丢失,导致血液循环和 其他各系统功能紊乱。 •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 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血 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血浆、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的 差别
•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 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 糖类、各种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 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 • 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 其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也存在各种 血浆蛋白,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 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 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与血浆 相比,淋巴中水分的含量明显较多,另外, 由肠道吸收的脂肪绝大部分是经过淋巴而进 入血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