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重难点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更精确的测量需要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分(min)、时(h),

测量时间的工具有钟表、停表等。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可消除(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

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5、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6、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要让刻度尺的刻度边靠近被测物体,要放正,不能

歪斜;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单位。

【易错题型】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

的是()

A.171.2 mm

B.1.712 dm

C.0.1712 Km

D.0.1712 m

2、学习了误差与错误之后,刘杨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

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不可能避免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

(1)小明分别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果可能也不一样,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易错题型】

1、在我们看来,我们所在的教室是静止的,教室里的桌凳、黑板等都是静止的,但是,如果考虑到我们到地球在绕太阳运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室其实是和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的,所以它是________的;如果将眼光放到银河系,太阳是____________的;我们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静止的物体。

2、回忆一下我们乘坐火车的感觉:当我们看窗外时候,会发现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被我们抛在身后,这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这时你认为火车在快速的前进,又是以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过的汽车

【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符号v 表示。

2、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称作速度。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s-1;交通运输中速度常用单位是千米每

时,符号是Km/h;两个速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 m/s= 3.6 Km/h。

4、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同时间内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

动。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通常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7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t s v

,由此可知,要测平均速度应测路程和时间,经常用到的测量工具分别是刻度尺和停表。

8、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明确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对应性,即明确计算的是在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易错题型】

1、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路程

B.每走1Km 所用的时间都相等

C.每1min 所走的路程都相等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2、甲乙两人同时从统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2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

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是( )

3、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他以1.5m/s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后,改用2.5m/s 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求他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注意】:速度这一节内容常会出计算题,与速度相关的常见计算题类型:

1、相遇问题

2、追击问题

3、流水行船问题(顺水时:船速+水的速度;逆流时:船速-水的速度)

4、火车过桥问题(路程=桥长+火车长)

第二章:声现象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不是立即停止。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5、声音在空气中(15℃)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7、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发声体超过

17 m 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 s 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易错题型】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

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第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3、中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

敌人的马蹄声。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声音的粗细)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来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特色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与发声体的材料、结

构性质有关。

5、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20Hz—20000Hz。人们把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