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
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d3ec5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f.png)
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指银行对业务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经营目标和战略。
商业银行的银行经营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规划与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业务规划和发展战略,包括确定经营范围、产品线和市场定位等。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进行业务调整和创新。
2.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
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个方面。
3. 财务管理: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财务管理,包括资产负债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等。
财务管理可以帮助银行实现有效的资金配置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4. 组织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确定职责和权限、培养和管理人才、激励和激励机制等。
组织管理可以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工作动力。
5. 管理信息系统: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和维护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的银行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市场和行业的了解,以及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01--10章在线测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01--10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a641dc36edb6f1afe001f22.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最早设立股份之银行的国家是AA、英国B、美国C、意大利D、德国2、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C )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A、交通银行B、浙江兴业银行C、中国通商银行D、北洋银行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D )年正式挂牌成立的。
A、1999B、2001C、2002D、20034、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AA、金融资产和负债B、一般商品C、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5、从商业银行的本质上来看,商业银行是一种CA、工商性企业B、万能性银行C、金融性企业D、专业性银行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可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ACDA、决策机构B、管理机构C、执行机构D、监督机构E、选举机构2、商业银行的职能包括ABDEA、信用中介职能B、支付中介职能C、最后贷款人职能D、信用创造职能E、金融服务职能3、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包括ABCDEA、经营对象特殊性B、经营内容特殊性C、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特殊D、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E、责任特殊4、决策机构包括ABDA、股东大会B、董事会C、行长D、董事会下设的各委员会E、监事会5、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ABEA、安全性B、流动性C、统一性D、特殊性E、盈利性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将只负责货币政策调控等一系列非直接监管金融机构的任务。
正确2、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因此在经营目标和手段上与一般企业相同。
错误3、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的职能。
正确4、支付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的职能。
错误5、商业银行作为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发行优先股对商业银行的不足之处不包括CA、股息税后支付,增加了资金成本B、总资本收益率下降时,会发生杠杆作用,影响普通股股东的权益C、不会稀释控制权D、可以在行情变动时对优先股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转化,增大了经营的不确定性2、一旦银行破产倒闭时,对银行的资产的要求权排在最后的是BA、优先股股东B、普通股股东C、债权人D、存款人3、下列各项不属于发行资本债券特点的是 BA、不稀释控制权B、能大量发行,满足融资需要C、利息税前支付,可降低税后成本D、利息固定,会发生杠杆作用4、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包括BA、未公开储备B、股本C、重估储备D、普通准备金5、内部资本融资的缺点在于其筹集资本的(D )在很大程度上收到银行本身的限制A、质量B、价格C、种类D、数量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银行外部筹资的方法有ABCDEA、发行普通股B、发行优先股C、发行资本性工具D、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E、股票于债券的互换2、所有者权益包括ACDEA、实收资本B、准备金C、资本公积D、盈余公积E、未分配利润3、附属资本包括ABCDEA、未公开储备B、重估储备C、普通准备金D、混合资本工具E、长期附属债务4、以下属于公开储备的有ACEA、未分配利润B、普通准备金C、营业盈余D、重估储备E、资本盈余5、(本题空白。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1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6b5b428727d3240c8547ef14.png)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 款以及从事投资业务衍生出更多存款货币,从而扩大社会 货币供给量。
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
本章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金融效劳: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 介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借助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 具,为客户提供其他金融效劳,这些效劳主要有现金管理、财 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效劳等。
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
本章同步测试
一、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 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金融效劳 总分行制银行 信用风险 银监会
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
本章同步测试
二、单项选择题
1.最早的商业银行产生于(
)
A.美国
B.意大利
C.英格兰
2.商业银行是(
)
A.事业单位
B.企业
C.国家机关
3.最能代表商业银行特点的职能是(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开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目标
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开展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最早的商业银行产生于与英格兰。 如果从历史开展的顺序来看,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 应该是意大利。 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和国际贸易 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近代商业银行雏形明显开场形成。 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开展对资金的 巨大需求,客观上要求有商业银行发挥中介作用。在这 种形势下,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开场建立。
C.从高利贷银行转变的 D.以股份公司形成组成的
2.商业银行的根本职能包括〔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6f531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b.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返回
一、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以经营货币商品为特征的服务行业,和其他 行业相比,在业务经营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负债率 2.高风险性 3.监督管制的严格性
返回
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返回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侧重点的一种管理理 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 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 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 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
商业银行因为经营高负债率、高风险性,所以商业银行 经营原则为: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
返回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
核心,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 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资产管理、 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 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 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 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 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 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总结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优缺点, 通过资产与负债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业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5df627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2.png)
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2.信用创造:信用创造亦称“货币创造”或“存款创造”,西方国家货币理论中关于制约货币供应量规律的一种重要理论。
指政府发行的钞票(基础货币MB)的增加可以导致货币供应量(由钞票与银行支票共同构成)的多倍增加。
3.混业经营: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
4.商业银行负债:商业银行负债是银行(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
负债所代表的是商业银行对其债务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
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款项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银行)的负债。
5.资本盈余:资本盈余是指公司股票的原始销售超过名义价值的数额部分,即股票发行溢价。
6.巴塞尔协议Ⅰ:《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
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准则规定的资本要求被称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
7.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8.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或同业拆款、同业拆放、资金拆借,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一些国家特指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b39f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5.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1.战略规划:商业银行需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战略规划,确定经营目标、战略方向和发展重点,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的发展。
2.组织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明确分工和职责,建立合理的权限和责任制度,确保各部门和个人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3.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银行的健康运营和风险防范。
4.资金管理: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资金的筹集、配置和运用,确保资金的充足性和有效利用,以支持银行的业务发展和
经营活动。
5.业务管理:商业银行需要管理各类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等,确保业务的正常运作和盈利能力。
6.人力资源管理:商业银行需要招聘、培训和管理员工,建立激励机制,确保具备合适的人才和技能,以支持银行的
发展和竞争力。
7.信息技术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和管理信息技术系统,提高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和安全性,确保信息的保密和数
据的准确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需要依靠有效
的战略规划、组织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业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和协调,以确保银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84a3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5.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A. 存款业务B. 贷款业务C. 外汇业务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 所有上述选项2. 商业银行对存款人存款的约定性质是:A. 非法约定B. 合法约定C. 不确定性质D. 没有约定答案:B. 合法约定3.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包括:A. 公司贷款B. 个人贷款C. 房地产贷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 所有上述选项4. 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主要包括:A. 外汇存款B. 外汇贷款C. 外汇兑换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 所有上述选项5. 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A. 存款利息B. 贷款利息C.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 所有上述选项二、问答题1.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由哪几部分构成?简要解释其内容。
答: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
其中,资产包括现金、存放在央行的存款、贷款、债券、固定资产等;负债包括存款、发行债券等;所有者权益指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即净值。
2. 商业银行如何实施贷款风险管理?答:商业银行实施贷款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
首先,通过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估和还款能力评估,确定贷款风险的大小。
其次,商业银行通过设定贷款额度、利率等方式来控制贷款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需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3. 商业银行的利润是如何形成的?答: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通过贷款和存款产生的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包括为客户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非利息收入。
4.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流动性风险?答: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包括设定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政策、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件(PPT87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件(PPT87页)](https://img.taocdn.com/s3/m/c5acf143daef5ef7bb0d3c2a.png)
(三)银行营业网点虚拟化趋势(2)
2、银行营业网点虚拟化的特征 (1)无人化。即以人为主的银行网点
被无人化的电子机器群甚至单机构成的 网点所取代。 (2)无形化。即传统物理形式的网点 将逐渐减少甚至不再有固定网点。
(三)银行营业网点虚拟化趋势(3)
3、与银行虚拟化发展相关的两个问题 (1)货币虚拟化是银行机构虚拟化的基本前提。 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孕育出的新型货币形式,
(一)银行经营智能化(2)
1、业务处理自动化
表现为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 以电子化方式自动处理日常业务。
包括: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讯、 电子自动化金融机具(ATM等)和商业结算 机具(POS等)联网组成的电子银行业务处 理系统。
优点:任何形式的系统终端,都可以通过 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记帐、转帐、核算、审 核、储存等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处理过程。
商业银行定义
传统定义:商业银行是融通短期资金的 金融机构。
创新中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 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手 段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和一般企业的区别:商业银行 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环节,经营 具有一般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货币和 货币资本。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1)
(一)银行经营智能化(3)
发展过程: 1960 年代初实行后台业务处理电子化; 1970 年代实行前台业务处理电子化; 1980 年代开始进行电子化系统网络建设,成立
总行集中的业务电子化处理中心,使分行的业务 系统与总行的业务处理中心联接;
1990 年代,一方面在后台进行系统整合集成, 提高自动化层次;
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 原则运行;
外国公司享受与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 权利;
国家开放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b3d36bd0d233d4b04e690f.png)
国家开放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共32分,每题4分)1.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足以追求利润最人化为经营日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利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2.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3.混业经营——是指一个金融机构获准可以经营多个金融子行业,或者获准同时经营多个隶属于不同金融子行业的金融产品。
4.商业银行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
5.资本盈余——是指发行普通股时发行的实际价格高于股票票面价值的部分,即平常所说的股票的发行溢价部分。
资本盈余并非股票发行者的利润,而是普通股股东投资股本的一部分,因而应列入缴纳的股本总额中。
6.巴塞尔协议I——《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
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准则规定的资本要求被称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
1988年7月,颁布第一个准则文件,称"1988资本一致方针",又称"巴塞尔协议"。
主要目的是建立防止信用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
7.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8.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之间融通。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20分,每题4分)1.流动性,是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2.单一银行制,也称单元银行制,一般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营业机构来办理,不设立分支机构。
第七章 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1
![第七章 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1](https://img.taocdn.com/s3/m/303ccf0e964bcf84b9d57b82.png)
第七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本章摘要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为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两大类,相应地,现代金融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为分业经营模式与混业经营模式两大类。
2.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有: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或分支行制、银行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及代理银行制。
3.资产负债表业务: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借款;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现金资产、证券投资和贷款;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简称“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争取最大的盈利。
从本质意义上讲,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5.资产管理理论及方法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
在银行看来,存否、存多少及存期长短,主动权都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性影响。
而资金运用的主动权却操控于银行之手,这样,着重于资产管理,对实现银行盈利、流动、安全三原则的协调才会行之有效。
其中的资产流动性管理又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历程。
6.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理论经过了传统的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现代的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7.资本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综合管理。
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是只侧重一个方面来对待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很难避免重此轻彼现象的发生。
比如负债管理过分强调依赖外部借款,但是却增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因此,一个能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推进到更协调合理的、有效率的管理,才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并重管理、综合性管理。
缺口管理法日益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综合管理技术,而缺口管理中又有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和持续期缺口管理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49c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8.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业务范围、经营原则以及管理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等,并了解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范围。
2. 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
3. 认识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范围2.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3. 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4. 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5. 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业务范围、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商业银行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观商业银行,了解商业银行的日常工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业银行基本概念、业务范围、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商业银行案例分析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解,以及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商业银行参观活动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范围。
第9-16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管理方法。
第17-24课时:讲解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25-32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和案例分析。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商业银行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视频资料:寻找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相关视频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 模拟沙盘:购买或自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用于实践操作。
第一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d3add584254b35eefd34e7.png)
(二)安全性目的 二 安全性目的
防范风险
二、流动性 (一)流动性含义 一 流动性含义
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的能力。 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的能力。
•
单一银行制的缺点也很明显: 单一银行制的缺点也很明显: ——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 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 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 取得规模效益; 取得规模效益; ——业务受限制,削弱了竞争力; 业务受限制, 业务受限制 削弱了竞争力; ——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 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 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 风险较大; ——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单一制限 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 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 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原因: 原因: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
原因:银行规模大, 原因:银行规模大,内部层次多
但就总体而言, 但就总体而言,分支行制更能适应现代化经济 发展的需要,因而受到各国银行界的普遍认可, 发展的需要,因而受到各国银行界的普遍认可,已 成为当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 成为当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节 新中国商业银行的形成
• 通过金融服务功能,商业银行既提高了信息与 通过金融服务功能, 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 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加强了银行与社会联系 扩大了银行的市场份额; ,扩大了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获得了不少 费用收入,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费用收入,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a4318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4.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1.资产: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款、贷款、证券等。
2.负债:指商业银行为筹集资金而欠他人的债务,包括存款、借款、发行债券等。
3.资本:商业银行所有者对银行的投入,包括股东资本和留存盈余。
4.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资金,客户需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偿还本金和利息。
5.存款:客户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按照约定支付一定的利息,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6.利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或吸收存款时,所支付或收取的一定比例的资金报酬。
7.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8.储蓄存款:指民众个人储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9.对公存款:指企业、机构等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10.信贷: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11.银行间借贷:商业银行之间互相借贷资金的交易行为。
12.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根据法律规定必须按一定比例保留的存款,用于应对资金紧张、控制货币供应等。
13.跨境业务:商业银行与国外金融机构或个人进行的资金业务活动。
14.客户资金清算: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指示,对其资金进行结算、划拨、清算等操作。
15.银行承兑汇票:商业银行对客户提供的以自己为付款人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进行承兑。
16.存款保险:由国家或法律机构设立的保险机构对存款进行保险保障的制度。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目录。
法律名词及注释:1.银行法:规范银行业机构组织结构、经营行为及监管职责的法律。
2.存款保险法: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
3.证券法: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法律。
4.信贷风险管理规定: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事项进行详细规定的法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笔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adc96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4.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导论一、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1. 定义:商业银行是依法成立的,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为主营业务,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2. 特点:- 盈利性:商业银行通过提供服务获取利润,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风险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
- 信用创造: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方式创造存款货币,扩大货币供应。
- 服务性:商业银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满足社会各界的金融需求。
- 法定性:商业银行的设立和运营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1. 性质:- 企业性:商业银行是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
- 金融性: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参与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
- 信用中介性: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连接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2. 功能:- 信用创造功能:通过贷款等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创造新的存款货币。
- 支付结算功能:提供汇款、转账、支付结算等服务,促进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 信用中介功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 金融服务功能:提供包括储蓄、投资、保险、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 风险分散功能:通过资产组合管理,降低单一风险的影响。
- 政策传导功能: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三、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1. 安全性: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避免因风险事件导致的损失。
- 资产质量:保持贷款和投资的高质量,减少不良资产。
- 资本充足:维持足够的资本水平,以吸收潜在的损失。
2. 流动性:确保银行能够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和正常经营的流动性需求。
- 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负债结构,确保资金的稳定来源。
- 资产管理:保持适当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危机。
3. 盈利性:通过有效的业务经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
- 收入增长:提高贷款和中间业务的收入。
- 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693f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b.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和功能2. 掌握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3. 理解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的定义与特点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3.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4.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介绍商业银行的定义与特点(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5分钟)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战略2.1 教学目标1. 了解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2. 掌握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与制定方法3. 理解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2.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2.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3.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制定方法4.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2.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2.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介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制定方法(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15分钟)第六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6.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意义和种类2. 掌握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3. 了解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6.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操作流程3.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管理方法4. 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模拟操作法6.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模拟操作材料6.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0分钟)2. 演示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操作流程(20分钟)3. 讲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管理方法(15分钟)4. 分析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15分钟)第七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7.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意义和种类2. 掌握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3. 了解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7.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3.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管理方法4. 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模拟操作法7.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模拟操作材料7.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0分钟)2. 演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20分钟)3. 讲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管理方法(15分钟)4. 分析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15分钟)第八章: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管理8.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意义和种类2. 掌握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3. 了解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8.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3.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管理方法4.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模拟操作法8.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模拟操作材料8.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种类和特点(20分钟)2. 演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20分钟)3. 讲解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管理方法(15分钟)4. 分析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15分钟)第九章:商业银行财务管理9.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3. 了解商业银行盈利性和风险管理的财务指标9.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3. 商业银行盈利性和风险管理的财务指标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9.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9.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盈利性和风险管理的财务指标(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0.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3. 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10.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容2. 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第十一章:商业银行市场营销11.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3. 了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11.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2.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3.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1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1.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1.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二章: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12.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和动因2. 掌握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3. 了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挑战12.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和动因2.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3.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挑战1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2.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2.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和动因(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挑战(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三章:商业银行法律合规与伦理13.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制度和流程3. 了解商业银行伦理行为的标准和重要性13.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意义和内容2. 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制度和流程3. 商业银行伦理行为的标准和重要性1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3.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3.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意义和内容(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法律合规的制度和流程(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伦理行为的标准和重要性(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法律合规和伦理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四章: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14.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和评价方法3. 了解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4.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和评价方法3.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4.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 案例材料14.5 教学进程1. 引入课程,讲解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和评价方法(20分钟)3. 阐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5分钟)4. 分析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案例(15分钟)5. 课堂讨论与提问(10分钟)第十五章: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15.1 教学目标1. 理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掌握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趋势3. 了解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5.2 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趋势3. 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15.4 教学资源1. 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和功能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3.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类型与制定方法5. 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6. 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的影响7. 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的影响8.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的影响9.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内容1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容难点:1.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与评价2. 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3. 存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业务影响的深入分析4. 贷款利率和信贷风险对贷款业务影响的深入分析5.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对结算业务影响的深入分析6.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7. 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8.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模式9.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国开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6d48706c175f0e7dd13747.png)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业1★一、名词解释( 共32分每题 4分)1商业银行答:传统意义的商业银行是以提供存款、贷款和汇兑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机构。
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信用创造答: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客观上又使商业银行具备了信用创造的职能。
信用创造职能是指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并据以扩大贷款和投资的能力。
3混业经营答:全能型银行经营模式。
也即“混业经营”或“综合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经营更加广泛的金融业务,其不仅可以经营传统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诸如公司债券的承销、包销、对企业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所以也被称为综合型银行经营模式。
4商业银行负债答:商业银行负债,是指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代表商业银行对其债务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是支持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资金来源。
5资本盈余答:资本盈余,也称股本盈余,是由银行外部来源形成的盈余。
6巴塞尔协议Ⅰ答:《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
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准则规定的资本要求被称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
7再贴现答: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8同业拆借答:同业拆借,或同业拆款、同业拆放、资金拆借,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一些国家特指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3aa983680203d8ce2f24e2.png)
第一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导论一、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性质:1.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1)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2)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2.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除少量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头在外。
一般企业管理常用的最优化经济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具有局限性。
(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3)规模经济原理在商业银行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比一般工商企业大的多;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考虑的风险比一般企业更为广泛。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经营规律。
功能:1、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等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将吸收的资金投给向银行借款的单位和个人。
2、支付中介功能(传统功能):商业银行代表客户支付商品和服务价款,例如签发和支付支票,电汇资金、电子支付、支付现金等。
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最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担保、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经纪、代理融通等业务。
二、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1、最终目标: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2、基本目标“三性平衡”“三性”平衡指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之间的平衡。
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基本目标开展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
三、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联的组织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https://img.taocdn.com/s3/m/fad2c1176c175f0e7cd13760.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骆驼法则:“CAMEL(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谨慎监管原则。
C(Capital)代表资本;A(Asset)代表资产;M(Management)代表管理;E(Earning)代表收益;L(Liquidity)代表清偿能力。
(P23)2、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权益状况的报表。
它是静态的会计报表,通常是以某种货币形式反映出银行在一年、半年、一季度或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所持有的资产、负债和资本(所有者权益)存量状况。
由于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特定时期内银行的财务状况,因此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3、存款保险制度:概括地讲是指当银行或储蓄机构因危机或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时,由特定的保险机构对小额存款人在一定限度内理赔存款的保险机制。
4、一级储备与二级储备: 一级储备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及托收中的现金等项目。
一级储备之所以在银行的资产分配中具有最高的优先地位是因为它满足强制性的准备金的需要、银行日常支付和清算的需要和应付意外的提存和意外信贷需求。
一级储备流动性很强,但盈利性很差或无盈利。
二级储备:二级储备由短期公开市场债券组成,如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银行承兑票据等。
保证二级储备,以应付可预见的现金需求以及较长期内的意外情形。
二级储备有一定的盈利,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5、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Gap由利率敏感性资产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RSL的差额来表示,即:Gap = RSA– RSL。
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不相等,就会产生缺口。
在计划期内,若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那么银行存在正缺口和资产敏感;反之,若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那么银行存在负缺口和负债敏感。
6、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临时借款,属于货币市场借款的一部分,一般期限很短。
7、.信用风险:是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着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再贴现: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
3、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财务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填空题
1、以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为标准,商业银行可分为 单一银行制 、 分支银行制、集团银行制三种类型。
2、商业银行的广义负债指银行 除银行自有资本 以外的所有资金来源,包括资本期票 和 长期债务资本 等二级资本的内容。
3、现代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也是现代商业银行始祖是 1694 年设立的 英格兰银行 。
4、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金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
三、计算并分析
下面为我国某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资料
企业贷款22亿元风险权数为100%,住房抵押贷款4亿元风险权数为50%企业债券 2.5亿元风险权数为100%,对合作银行贷款 2亿元风险权数为20% 现金资产 6.7亿元风险权数为0%,资本金总额为1.9亿元
试分析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要求。
解:风险资产=∑资产额*风险权数
=22*100%+4*50%+2.5*100%+2*20%+6.7*0%
=26.9 亿元
资本金总额=1.9亿元
资本充足率=资本金总额/风险资产=1.9/26.9=7.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要求的资本充足率为8%,因此没有达到要求。
四、论述题
1、简述西方商业银行存款创新的原则,并列出至少四个以上的存款创新品种。
答:(1) 西方商业银行存款创新的原则:规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社会性原则。
(2) 存款创新品种举例:比如主要的新型活期存款品种有NOW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和特种或使用时方需付费的支票存款账户等。
2、简述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策略。
答:(1)在研究风险管理策略时,立足于全行风险管理的高度。
使全行每个行员都对风险管理达成共识,并意识到,在新的经验环境中,回避风险是不可取的。
从长期看,对风险采取完全回避的做法,会破坏银行的经营基础,使银行客户流失,市场份额缩小。
(2)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充分了解银行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把握整个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度。
(3)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严格实行由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即由最高管理层来推行和落实管理措施,使之覆盖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不留空白,并对全行各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措施的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免使管理流于形式。
3、商业银行应建立怎样的贷款管理制度?
答:(1)审贷岗位设置:贷款调查岗位、贷款审查岗位、贷款决策岗位、贷款稽核岗位。
(2)贷款责任制度。
(3)对贷款质量进行监测和考核。
五、论述题
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思想,并分析商业银行应如何运用融资缺口模型加强风险管理?
答:资产负债联合管理:也称相机抉择资金管理,其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中,银行主动性地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资本净值。
当浮动利率资产大于浮动利率负债,被称之为利率敏感性资金正缺口;反之,称之为负缺口。
资金缺口越大,利率敞口越大,从而使银行潜在的损失或收益增大。
在资金正缺口状态下,如果利率下降,则较多负债的利率固定在较高水平上,较多资产的利率必须随着不断下降的市场利率下调,从而使银行净利差减少。
资金负缺口状态下,如果利率上升,也会使银行利差减少。
在利率波动环境中,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配置状况会极大的影响银行净利息差额。
因此,银行要准确预测利率走势,主动调整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配置状况,达到保值避险,甚至增加利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