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动力电池系统的绝缘配合

合集下载

动力电池绝缘份用途

动力电池绝缘份用途

动力电池绝缘份用途
动力电池绝缘份通常指的是动力电池中的绝缘隔板或绝缘材料。

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电池内部组件之间的绝缘隔离,防止电池短路、漏电和确保安全。

具体来说,动力电池绝缘份有以下几个用途:
1. 防止短路:动力电池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每个电池单元之间需要进行绝缘隔离,以防止电池单元之间发生短路。

绝缘份可以阻止电流在电池单元之间直接流通,从而避免短路导致的电池故障和安全问题。

2. 漏电保护:绝缘份可以减少电池内部的漏电现象。

如果电池内部发生漏电,绝缘份可以阻止电流流向外部,保护使用者免受电击危险。

3. 提高电池安全性: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温度变化、机械冲击等情况,绝缘份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防止电池内部部件之间的接触和短路,提高电池的整体安全性。

4. 隔离正负极:在动力电池中,正极和负极需要保持分离。

绝缘份可以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提供绝缘隔离,防止它们直接接触,避免
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和其他故障。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绝缘配合任务及原则(高电压技术课件)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绝缘配合任务及原则(高电压技术课件)
9.1.1 绝缘配合任务及原则
9.1.1.2绝缘配合的原则
一、绝缘配合的原则
原则
根据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工作电压及过 电压,考虑限压装置的特性和设备的绝缘特性 来确定必要的耐压强度,以便把作用于设备上 的各种电压所引起的绝缘损坏和影响连续运行 的概率,降低到在经济上和运行上能接受的水 平。
要求
在技术上处理好各种电压、限压措施和设备绝缘耐受能力 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
处在污秽地区的电网的外绝缘水 平应主要由系统最大运行电压决 定。
四、绝缘配合的具体原则
2、从经济方面考虑
绝缘配合的原则需因不同的 系统结构、不同的地区以及 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
若绝缘配合不考虑谐振过电压, 则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要避免谐振 过电压的发生。
应从运行可靠性的角度出发,选 择合理的绝缘水平,以使各种作 用电压下设备绝缘的等效安全系 数都大致相同。
四、绝缘配合的具体原则
3、中性点对绝缘水平的影响
绝缘配合的本质是合理处置作用电压与绝 缘强度的关系,电力系统中各类作用电压 与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关。中性点 运行方式将直接影响系统绝缘水平的确定。
中性点运行 方式
影响
对同一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若中 性点非有效接地,则其绝缘水平更 高于有效接地。
三、绝缘配合的任务及目的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过电压和绝
1 缘这一对矛盾,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供电的目的。
目的:就是确定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即指设备绝
2 缘能够耐受的试验电压值,在此电压下,绝缘不发生闪
络、击穿或其它损坏现象。
四、绝缘配合的例子
1
架空线路与变电所之间的绝缘配合
2
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之间的绝缘配合

第十章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第十章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第十章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SIL):
高电压技术
SIL K S K0U xg
其中,U xg为系统最高相电压幅值;KS为操作冲
击配合系数,KS
1.15~1.25 ;K
为计算用操作过电压
0
倍数,我国相对地操作过电压的计算倍数为:
63kV及以下:4.0;110kV、220kV:3.0;330kV:
高电压技术
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基础是避雷器的 保护水平(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因而需将设备的绝缘水平与避雷器的保护水平 进行配合。雷电或操作冲击电压对绝缘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工频耐压试验来等价。
1

为雷电冲击和
2
操作冲击电压换算成
等值工频电压的冲击
系数。
第十章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第十章
高电压技术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电力系统的绝缘在运行中除了要长期承受
额定工作电压的作用外,有时还要承受系统中
出现的各种过电压的作用。绝缘配合就是要合
理处理各种绝缘的绝缘水平和作用其上的各种
过电压之间的矛盾问题,以达到在经济上和安
全运行上总体效益最高的目的。
第十章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第一节
高电压技术
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高电压技术
(4)电力系统绝缘配合不考虑谐振过电压,在 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要避免谐振过电压的发生。
(5)输电线路绝缘与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之间 不存在配合问题;
(6)对同一电压等级,不同类型设备、不同地 点,允许选择不同的绝缘水平,一般在电网建 设初期选用较高的绝缘水平,发展到中、后期, 可选用较低的绝缘水平。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技术规程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技术规程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技术规程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绝缘配合技术的规范和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系统绝缘配合技术的规程和标准。

一、绝缘配合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性绝缘配合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确保电气设备绝缘性能良好、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绝缘设计、绝缘材料选择、绝缘监测和绝缘检测等多个方面。

绝缘配合技术的准确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合理的绝缘设计可以预防电弧、击穿和闪络等事故,降低因电气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停电时间和维修费用。

二、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制定1.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背景与目的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标准化绝缘配合技术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这些规范包括对绝缘设计的要求、绝缘材料的选择、绝缘监测和绝缘检测的方法等。

2.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制定过程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制定需要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并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制定。

制定过程包括需求调研、技术方案论证、标准编写、专家评审和公示等。

三、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与考虑因素1.绝缘设计的要求绝缘设计应符合绝缘材料的特性要求和电力设备的工作条件。

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和设备类型,绝缘设计需要考虑电场强度、电压分布、介质特性等因素,以确保绝缘系统能够承受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负荷和故障情况。

2.绝缘材料的选择绝缘材料的选择应满足绝缘要求和环境条件,并考虑其物理、化学和电学特性。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绝缘胶、树脂、橡胶和绝缘涂层等。

不同绝缘材料适用于不同的设备和工作环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绝缘监测与绝缘检测绝缘监测和绝缘检测是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绝缘监测包括绝缘电阻、京斯效应和绝缘损耗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绝缘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绝缘电阻和绝缘材料的完整性来评估绝缘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康状况。

四、绝缘配合技术规范的应用实例和效果1.绝缘配合技术规范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通过合理的绝缘设计和绝缘材料选择,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抗电弧和击穿能力,减少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故障概率。

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设计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设计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设计要求高压电气设计要求1.高压电气设计通用要求高压电气系统应根据系统电压、电流等级和应用环境等因素(如车载工况、温度、湿度、海拔、电磁干扰等)进行选型和设计开发。

电池包内部电气布置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绝缘和耐压在全生命周期内,要求高压电气系统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绝缘阻抗大于2.5MΩ,或者满足《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18384.3—2015)规定的高压电气回路绝缘阻抗要求。

同时,动力电池系统的绝缘防护设计还需要考虑密封性能,主要是因为水或者水蒸气进入电池系统内部,会引起系统内部的高压带电部分与売体通过阻值较低的水相连接,导致高压绝缘失效。

另外,高压电气系统也要具有绝缘失效检测功能,具体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检测。

高压电气系统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耐电压强度应满足《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18384.3—2015)规定的相关要求。

3.直接接触防护直接接触防护主要包括电气绝缘和屏护防护要求。

除了满足上述绝缘防护要求之外,高压电气系统的带电部件,应具有屏护防护,包括采用保护盖、防护栏、金属网板等来防止发生直接接触。

这些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并耐机械冲击。

在不使用工具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它们不能被打开、分离或移开。

其中,带电部件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由至少能提供《外売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17)中IPXXD 防护等级的売体来防护,同时规定在打开电池箱体上盖后,应具有IPXXB防护等级。

4.间接接触防护间接接触防护主要包括等电位、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应通过绝缘的方法来来防止与高压电气系统中外露的可导电部件的间接接触,所有电气部件的设计、安装应避免相互摩擦,防止发生绝缘失效。

尤其是高压线缆的布置需要考虑安全间隙,并进行必要的固定和绝缘防护,应避免在行车过程中与可导电部件发生摩擦。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演示文稿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演示文稿
因此只要已知Uao及Uai即可根据式(8-8)很快算得故障率R。 国际电工委员会绝缘配合标准推荐采用出现概率为2%的过电
压值为“统计过电压”US,推荐闪络概率为10%、即耐受 概率为90%的电压为绝缘的“统计耐受电压”Uw,在这个 基础上可以得到不同的统计安全系数γ下绝缘的闪络概率。
UW
US
因为在正态分布下
工频耐压值,代表了绝缘对雷电、操作过电压的总的耐受 水平。 对于超高压电气设备(330-500kV),考虑到操作波对绝缘 作用的特殊性,还需规定操作、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8.2.2 绝缘配合的方法
1.惯用法 按作用在绝缘上的最大过电压和最小的绝缘强度的概
念进行绝缘配合的。即首先确定设备上可能出现的 最危险的过电压,然后根据运行经验乘上一个考虑 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一定裕度的系数,从而决定绝缘 应耐受的电压水平。
8-4 8-5 由于在式(8-2)中u在-∞~0范围内用f(u)=0,以及u在0~Uphm范围 内f(u)≈0, 可得绝缘故障率为
8-6
通过变量置换进行积分运算,可以得到:
8-7
Uao及Uai分别为过电压的均值及绝缘的50%放电电压。 同理,若略去负极性下的故障率,得绝缘在操作过电压下故障率
的估算值: 8-8
➢绝缘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确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所谓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是指该电气设备能承受的试 验电压值。
对应于设备绝缘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在进行绝 缘试验时,有以下几种试验类型: ①短时(一分钟)工频试验; ②长时间工频试验: ③操作冲击试验; ④雷电冲击试验。
➢ 要做到符合绝缘配合总的原则,必须计及不同电压等级、系统 结构等诸因素的影响,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损失费的总和为最小的原则,确定一个输电系统绝缘 配合的最佳方案。

第6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

第6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

第6章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6.1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一、绝缘配合1、绝缘配合:是指合理地确定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绝缘水平,使综合性能、价格最优。

2、考虑因素:1)作用于电气设备上的各种电压:长期工作电压、内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

在某一额定电压下,绝缘水平U越小投资越省,但可能导致频繁的闪络和绝缘击穿;绝缘水平U越大,则投资大大增加,造成浪费。

2)保护装置的性能。

如改善避雷器的性能和断路器的性能以限制过电压的数值,对于降低系统绝缘水平意义非常重大。

3)设备绝缘承受各种电压的能力。

如改善电气设备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长期工作电压为线电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长期工作电压为相电压。

3、绝缘配合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过电压和绝缘这一矛盾,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供电的目的。

绝缘配合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保护装置的特性和设备绝缘对各种作用电压的耐受特性,合理地确定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以使设备的造价、维护费用和设备绝缘故障引起的事故损失,达到经济上和安全运行上总体效益最高目的。

绝缘配合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它是绝缘设计的首要前提。

二、绝缘水平绝缘水平:指电气设备的绝缘可以承受的试验电压值,在此值下设备不发生火花放电闪络或击穿。

试验电压是模拟各种实际电压的,故有以下三种:工频交流试验电压、雷闪冲击试验电压、操作冲击试验电压。

绝缘水平的确定:一般情况下,绝缘水平由长期工作电压、内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中最严格的一个决定。

220KV及以下系统,绝缘水平主要由大气过电压决定。

330KV及以上超高压系统,在绝缘配合中,操作过电压起主导作用。

污秽严重地方的电网处绝缘水平主要由系统最大运行电压决定。

三、绝缘配合的方法:惯用法、统计法、简化统计法。

我国主要采用惯用法。

惯用法:首先确定设备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过电压Umax,再乘以安全系数K,使之等于设备绝缘的最小耐受水平U W。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绝缘配合的方法(高电压技术课件)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绝缘配合的方法(高电压技术课件)
U phm
三、统计法的特点与应用
统计法的特点 •对 统 计 规 律 的 认 识 有 待 资 料 累 积 和 完 善 , 试 验 工 作 量 大 。 •当 降 低 绝 缘 水 平 具 有 显 著 的 经 济 效 益 时 , 统 计 法 才 特 别 有 价 值 。 •应 用 •非 自 恢 复 绝 缘 配 合 仍 采 用 惯 用 法 。 •主 要 用 于 3 3 0 k V 及 以 上 系 统 中 自 恢 复 绝 缘 的 配 合 , 主 要 是 输 变 电 设 备 的 外 绝 缘
9.2.2 绝缘配合的方法
9.2.2.3绝缘配合的简化统计法
一、简化统计法的概述
统计法存在的问题: 一些随机因素的概率分布有 时未知,非自恢复绝缘放电 概率测量成本太大,虽然合 理,不实用。
简化统计法:
对过电压和绝缘特性两条概率 曲线的形状,作出一些通常认 为合理的假定,并已知其标准 偏差。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绝 缘的故障率。
配合 系数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故障未知性 。
统计法:
02
在已知过电压幅值和绝缘放电电压的概率分布后,用 计算方法求出绝缘放电的概率和线路故障率,在技术
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正确的确定绝缘水平。
统计法的优点:
03 不仅定量地给出设计的安全程度,并能按照使每年
设备折旧费、运行费及事故损失费最小的原则进行 优化设计
二、简化统计法
假设过电压与绝缘放电概率均符合正态分布,并已知它们的标准偏差,这样就可以用与某一参考概 率相对应的点来表示它们的分布曲线。
分别称为统计过电压US和统计绝缘耐压UW。
KS
UW US
KS:统计安全因数
电工委员会绝缘配合标准推荐采用概率为2%的过电压值为“统计过电压US”,推荐放电概率为10%、即 耐受概率为90%的耐受电压值为绝缘的统计耐受电压UW”。 绝缘故障率与这两个值有关,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故障率R;再根据经济技术比较,确定能接受的R值,选择 相应的绝缘水平。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高电压技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气教研室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多级配合(1940以前)
采用多级配合的原则是:价格越昂贵、修复越困难、 损坏后果越严重的绝缘结构,其绝缘水平应越高。
采用多级配合是由于当时所用的避雷器保护性能不 够稳定和完善,因而不能把它的保护特性作为绝缘 配合的基础。
根据两级配合的原则,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基 础是避雷器的保护水平,它就是避雷器上可能出现 的最大电压,如果再考虑设备安装点与避雷器间的 电气距离所引起的电压差值、绝缘老化所引起的电 气强度下降、避雷器保护性能在运行中逐渐劣化、 冲击电压下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必要的安全裕度等 因素而在保护水平上再乘以一个配合系数,即可得 出应有的绝缘水平。
高电压技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气教研室
小 结
在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采用有效接地方式以降低 系统绝缘水平在经济上好处很大;在66kV及以下的系 统中,供电可靠性上升为首要考虑因素,一般均采用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随着6~35kV配电网的迅速发展,以电缆网络为主的 6~10kV大城市或大型企业配电网有一部分改用了中 性点经低值或中值电阻接地的方式,它们属于有效接 地系统。 (本节完)
高电压技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气教研室
结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的绝缘水平可比非有效接 地系统低20%左右。
但降低绝缘水平的经济效益大小与系统的电压等级有 很大的关系: 在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绝缘费用在总建设费用 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采用有效接地方式以降低系统 绝缘水平在经济上好处很大。 在66kV及以下的系统中,绝缘费用所占比重不大, 降低绝缘水平在经济上的好处不明显,因而供电可靠 性上升为首要考虑因素,所以一般均采用中性点非有 效接地方式。

绝缘配合的基本方法

绝缘配合的基本方法

绝缘配合的基本方法一、绝缘配合的重要性1.1 绝缘配合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在电力系统这个大舞台上,各种电气设备都得各司其职,而绝缘配合就是确保它们能和谐共处的关键规则。

如果绝缘配合没做好,那就像跳舞的人乱了步伐,整个电力系统就可能陷入混乱。

这可不得了,电力系统一旦出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的范围可广了,小到家庭停电,大到影响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的正常运转。

1.2 从安全角度看,绝缘配合就如同给电气设备穿上合适的铠甲。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电压威胁,就像战士在战场上会遇到各种危险一样。

如果绝缘这个铠甲不合适,太薄弱了,设备就容易被电压“敌人”攻破,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那可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周围的设备和人员都可能受到伤害。

2.1 确定绝缘水平这就好比给每个电气设备量体裁衣。

我们得先知道设备在正常运行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下会遇到的电压情况。

比如说,一个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可能承受一定的额定电压,但在雷击或者系统故障时,就会遭受更高的过电压。

我们要根据这些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像设备的重要性、使用环境等,来确定这个设备的绝缘水平应该是多少。

这可不能马虎,要是绝缘水平定得太高,就像给一个小孩穿上大人的衣服,浪费资源不说,还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要是定得太低,那就像给士兵穿了一件破铠甲,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2.2 选择绝缘材料这是绝缘配合里很关键的一环。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绝缘材料,就像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我们要根据设备的需求来挑选。

有些设备需要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就像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烤箱相关的电气设备;有些设备需要高介电强度的绝缘材料,比如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设备。

我们得像精明的购物者一样,在众多的绝缘材料中挑选出最适合的那一款。

这可不仅仅是看价格或者外观,而是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2.3 考虑绝缘距离绝缘距离就像是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

11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

11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
第十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概述电Fra bibliotek设备 承受的电压
•工作电压 •暂时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
电力设备 绝缘水平
•短时工频试验 •长时间工频试验 •操作冲击试验 •雷电冲击试验
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到底选多高?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输变电设备绝缘部分的投资占总设备投资 的比重越来越 大。 由于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输送容量的增大,一旦出现故障,损失巨大。
(4)在绝缘配合中不考虑谐振过电压,因此在电网设计和运行中都应当避开谐 振过电压的产生。
(5)在污秽地区的电网,外绝缘的强度受污秽影响将大大降低。污闪事故发生 在恶劣气象条件正常工作电压下,因此,严重污秽地区电网外绝缘水平应主 要由系统最大运行电压决定。
(6)不需要考虑线路绝缘和发、变电站绝缘的配合问题。如降低线路绝缘使之 与变电站配合,则会使线路事故大增。
•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
由于操作过电压对正常绝缘无危险,故不要求避雷器动作,避雷器只用作雷电 过电压的防护措施。因此,按上述原则根据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可以确 定变压器的全波基本冲击绝缘水平(BIL)。而操作冲击绝缘水平(BSL)是用额定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即工频绝缘水平代替。实际上这种短时工频试验电压值是 由设备的BSL和BIL共同决定的。
Ush 1.1k0Uph
式中
1.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修正系数 k0:操作过电压计算倍数 uph:系统最高运行相电压
(3)按大气过电压进行验算
一般情况下,大气过电压对确定绝缘子串的片数影响是不大的,因为耐雷 水平不完全决定于绝缘子片数,而主要取决于各项防雷措施的综合效果,因此 它仅作验算条件。即使耐雷水平达不到规程的下限值,也不一定必须增加绝缘 子片数,因为还可以采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但 在特殊高杆塔或高海拔地区,雷电过电压则成为确定绝缘子片数的决定因素。

动力电池内部绝缘材料

动力电池内部绝缘材料

动力电池内部绝缘材料
动力电池内部的绝缘材料在电池的安全和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绝缘材料通常用于防止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同时隔离电池组件以防止电气故障。

常见的动力电池内部绝缘材料包括塑料薄膜、绝缘纸、橡胶和聚氨脂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能够承受电池内部的高电压和电流。

塑料薄膜常用于包裹电池单体或电芯,以提供物理隔离和防止短路。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韧性,能够适应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

绝缘纸则常用于电芯之间的隔离,提供额外的绝缘层次。

它可以有效地阻止电流在电池内部的异常导通,确保电池系统的正常运行。

橡胶和聚氨脂等材料可以用于电池外壳的绝缘,提供对电池的保护和减震功能。

它们还可以防止外部物体对电池造成短路或其他损害。

此外,绝缘材料还需要具备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和阻燃等特性,以确保在电池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

同时,绝缘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电池的设计和应用场景,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总的来说,动力电池内部绝缘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寿命至关重要。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绝缘材料的研究和创新也将继续推进,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性能和安全标准。

如果你对动力电池内部绝缘材料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一文看懂动力电池系统绝缘设计要求

一文看懂动力电池系统绝缘设计要求

一文看懂动力电池系统绝缘设计要求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规模得到极大扩展。

但动力电池作为高压电能量储存系统,其高压电绝缘安全设计不容忽视。

为解决电动汽车所面临的高压电绝缘安全问题,确保电动汽车的高压电用电安全,我国相关行业标准已对电动汽车的高压电回路设计和检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给出较为详细的实验检测规程。

为满足电动汽车对高压电安全的要求,需要针对高压电安全问题建立一套系统的开发流程和管理策略,以保证开发的系统具有足够高的绝缘等级以及在高压电系统故障发生时及时检测判断并自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障车上人员的安全。

本文主要从电芯、模块和系统总成3个层次分别介绍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绝缘设计思路。

常见的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由电芯通过一定的串并联方式组成的电池模块;(2)热管理装置,包括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3)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监控电池单体电压和温度、电池管理、高压电测量与绝缘检测等功能;(4)电力分配单元,包括继电器、预充电回路等;(5)电池系统总成外壳及结构件;(6)其它辅助件。

涉及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绝缘设计的功能块主要有电芯绝缘设计、电池模块的绝缘设计以及系统总成的绝缘设计。

电芯的绝缘设计电芯是动力电池系统最基本的能量存储单元,电芯的绝缘设计主要考虑:(1)正极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绝缘;(2)电池芯(正负极集流体和隔膜等构成的总成件)与电池外壳之间绝缘;(3)电芯正负极极耳与外壳之间的绝缘。

正极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的绝缘保护主要是依靠电池隔膜实现,目前商业化的隔膜材料主要有PP/PE/PP3层隔膜、PE单层隔膜以及以PP/PE为基材的陶瓷隔膜,利用隔膜的较好力学性能和绝缘特性保证正负极之间的绝缘。

图1为某公司生产的PP/PE/PP3层隔膜电池芯(正负极集流体和隔膜构成的总成件)与电池外壳之间绝缘也主要是通过隔膜来实现的。

在正负极集流体叠片或卷绕完成后,通常再卷绕2~3层隔膜以保证电池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对于软包装电芯,外壳为铝塑复合膜,内侧为一层塑料,也起到加强绝缘的作用。

10_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10_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17
三、工频绝缘水平的确定 检验电气设备的BIL和SIL,要进行雷电冲击和操
作冲击耐压试验。
33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电气试验必需进行雷电冲击和操
作冲击耐压试验
220kV及以下的高压电气设备用比较简单的高压试验
去等效地检验绝缘耐受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
的能力。
18
短时(1min)工频耐压试验所采用的试验电压值 往往要比额定相电压高出数倍,它的目的和作用是代 替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等效地检验绝缘在 这两类过电压下的电气强度。
31
(3)按雷电过电压确定SL 通常取SL的50%雷电冲击电压等于绝缘子串的50%雷 电冲击闪络电压UCFO的85%,即
U50%(1) 0.85 CFO U
当确定上述三个量后,便可以求得绝缘子串处于垂直 状态时对杆塔应有的水平距离:
L p S p l sin p Ls S s l sin s LL S L l sin L
在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由于单相接地故障时不必立即 跳闸,可以继续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不大于2小 时),这时健全相上的工作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再考虑最 大工作电压可比额定电压高10%~15%,可见其最大长期 工作电压为:
(1.1 ~ 1.15)U e
在有效接地系统中,最大长期工作电压仅为:
Ue (1.1 ~ 1.15) 3
n1
U m
K e L0
26
(2)按操作过电压要求 绝缘子串在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下,也不应发生湿闪。 即绝缘子串的湿闪电压在考虑大气状态等影响因素并保持 一定的裕度后,应大于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通常取10 %的裕度。则n2’绝缘子的工频或操作湿闪电压为 :
UW 1.1K0U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绝缘配合的种类(高电压技术课件)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绝缘配合的种类(高电压技术课件)
与空气接触的绝缘部分称为外绝缘。
在没有获得现代避雷器的可靠保护之前,曾将内绝缘水平取得高于外绝缘水平,因为内绝缘的击穿后果远比外绝缘的闪络更加严重。
9.2.1 绝缘配合的种类9.2.1.4各种外绝缘之间的绝缘配合
概念:不少电力设备的外绝缘不止一种,这些外绝缘之间存在的绝缘配合问题
例如架空线路塔头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的绝缘配合
有避雷器的保护,降低了变电设备的绝缘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电力发展早期为了限制侵入变电所的过电压,线路绝缘水平低于变电所内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MOA或阀式避雷器的安装,可靠的限制入侵波的幅值,现代输电线绝缘水平高于变电所设备
9.2.1 绝缘配合的种类9.2.1.3电气设备内绝缘与外绝缘之间的绝缘配合
9.2.1 绝缘配合的种类9.2.1.2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之间的绝缘配合
双回线是指同一杆塔上安装有不一定为相同电压与频率的两个回路的线路。
为了避免雷击线路引起两回线路同时跳闸停电的事故,双回路的绝缘水平采用不平衡方法,一边的绝缘子数量较多,而另外一边的较少。两回线路绝缘水平差距大小,为绝缘配合问题。
二、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之间的绝缘配合
9.2.1 绝缘配合的种类9.2.1.1架空线路与变电所之间的绝缘配合
请替换文字内容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过电压和绝缘这一对矛盾,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供电的目的。
架空线路与变电所之间的绝缘配合
因为线路绝缘的后果没有变电设备绝缘故障严重,有一定合理性。
例如高压隔离开关的断开耐压水平必须设计得比支柱绝缘子的对地闪络电压更高一些,目的是保证人身安全。电力设来自不与空气接触的绝缘部分称为内绝缘。
内绝缘一般不受空气湿度与外界污秽程度等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讲解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讲解
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基础是避雷器保护水平,即设备的绝缘 水平与避雷器的保护水平进行配合。
避雷器对电气设备的保护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只用来保护大气过电压,而不用来保护内部过电压。 主要用来保护大气过电压,兼作内部过电压的后备保 护。
电气设备绝缘耐受大气过电压(即雷电冲击电压)
的能力称为电气设备的基本冲击绝缘水平(BIL)。 ——雷电冲击电压值
不同电压等级中对这些作用电压的处置是不同的。
① 220KV及以下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有雷电过电压决定。
一般不采用专门限制内部过电压措施。限制雷电过电压的措施主
要是采用避雷器,其雷电冲击保护水平是确定设备绝缘水平的基 础。一般用1min工频耐压试验代替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对输电线路,要求达到一定的耐雷水平! ②33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系统中,虽然内过电压成为主要矛盾,但通过
事故损失费用
三者的关系
绝缘配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经济问题!
2、绝缘水平与试验电压 绝缘配合的最终目的:确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指电气设备所能承受的试验 电压值(耐受电压)。
指该设备可以承受(不发生闪络、击穿或其他损坏)的试验电压标准。 (1)绝缘水平是由作用与绝缘上的最大工作电压、大气过电压及内 部过电压三者中最严重的一种来决定!
(3)按雷电过电压确定风偏后的间隙Sl 雷电冲击波作用下的放电电压U50%,通常取绝缘子串的U50%的放
电电压值的85%。这是为了减小绝缘子串的闪络概率,以免损坏沿
面绝缘。 根据确定的SP、SS、Sl(见下表),即可确定绝缘子串垂直位 置时对杆塔的水平距离。即
S p sin p S s sin s S sin

技能培训专题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技能培训专题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技能培训专题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是指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之间的绝缘互动,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需要
进行绝缘配合,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一、绝缘材料的选择
绝缘材料是保证电气设备绝缘配合的基础。

优良的绝缘材料要
求电气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耐腐蚀、耐热、耐寒
性强等。

为了保证绝缘配合的效果,电器设备中各种绝缘材料的选
用和使用要严格按照设计和使用要求进行。

二、绝缘层厚度的控制
绝缘层厚度是绝缘衰减和电场分布的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电器
设备,要控制好绝缘层的厚度,以保证绝缘效果。

一般来说,绝缘
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

三、绝缘等级的匹配
绝缘等级是指电器设备中绝缘介质的耐受电压能力。

不同电器
设备的绝缘等级各不相同,要进行相应的配合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
运行。

一般来说,在设计和选择电器设备的时候,要根据电压等级、电气运行条件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绝缘等级,以保证绝
缘系统的配合。

四、绝缘表面的清洗和干燥
电气设备的绝缘系统中,绝缘表面的污垢和水分等会对其绝缘
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对绝缘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时,要对
绝缘表面进行清洗和干燥。

清洗时应选用适当清洁剂,干燥时应注意防止过度加热或过度曝晒。

绝缘配合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重要环节之一,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只有做到细心、认真、细致进行绝缘配合工作,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谈谈动力电池系统的绝缘配合

谈谈动力电池系统的绝缘配合

电动汽车的电压和电流等级都较高,车载电池包电压一般在200~600V, 电流可达几百安培。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的电阻。

一.电气设备绝缘配合的重要意义根据国家标准GB 3805—83《特低电压(ELV)限值》可知一定电压作用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电阻有关(在有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为30mA),一般在干燥、无外伤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2000Ω左右。

因此可以得知直流电压大于60V 会对人体有电击的伤害,由于电动汽车电池是一种高压,并且是一种高能量存储装置,因此在无任何防触电保护情况下,人员触及将无法存活。

由国际电工标准的可知,人体没有任何感觉的阈值是2 mA。

这就要求如果人或其他物体构成动力蓄电池系统(或“高电压”电路)与地之间的外部电路,最坏的情况下泄漏电流不能超过2 mA,即人直接接触电气系统任一点的时候,流过人体的电流应当小于2 mA 才认为车辆绝缘合格。

因此,在电动汽车的开发中,要注意高压电气系统的绝缘设计,严格控制绝缘电阻值,使泄漏电流在安全的范围内。

表1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二.电气设备的电绝缘配合1.人员触电危害与防护措施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因电流通过人体一定路径引起的。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根据欧姆定律U=I*R可以得知当电压加在人体与绝缘电阻(包括空气和固体等电阻)构成的串联回路中,为保证人员安全只能通过增大与人体串联的绝缘电阻。

例如通过增大外衣、鞋、裤等绝缘电阻,于是就出现了高压绝缘鞋、高压绝缘手套等一系列供人穿戴的防护用品如图1。

但是问题又来了,不可能每次要用电气设备之前都要全副武装,那样很不方便,像图2这样的场景估计也只有在工厂才能见到,如果平时也这样那大家会崩溃的。

既然可以通过增大外衣、鞋、裤等电阻增加人体电阻,那也可以把电气设备中的危险源进行绝缘处理(相当于在危险源与人体之间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

第15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解读

第15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解读



75
105
38
40
20
23.0-35源自40.5-63
69.0

110
126

220
252



125

50


185/200

*
80


325

140


450/480

*
185
850
360



950
395
850
330
363
950
2.85

1050

(460)
3.19

1175

(510)
1050
绝缘放电概率函数
过电压概率密度函数
Ra

U pn
p(U ) fg (U )dU
总阴影面积
3)简化统计法
思路
假设已知过电压和绝缘放电电压的概率分布
方法
在假设的基础上,计算故障率,进而确定绝 缘水平
特点
简化 比较科学合理
输变电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
在变电所中,确定电力变压器的绝缘水平是中 心环节
额定
最高工
额定操作冲击
额定雷电冲击
额定短时工频
电有压效值(kV作)电3压~500(峰kkV值V)输耐受变电电相压压电对(地设p过.u.)备的Ⅰ基峰耐值准受(电绝kV压)Ⅱ缘水平有Ⅰ效耐值受(电k压VⅡ)
3
3.5


20
40
10
18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的电压和电流等级都较高,车载电池包电压一般在200~600V, 电流可达几百安培。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的电阻。

一.电气设备绝缘配合的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标准GB 3805—83《特低电压(ELV)限值》可知一定电压作用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电阻有关(在有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为30mA),一般在干燥、无外伤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2000Ω左右。

因此可以得知直流电压大于60V会对人体有电击的伤害,由于电动汽车电池是一种高压,并且是一种高能量存储装置,因此在无任何防触电保护情况下,人员触及将无法存活。

由国际电工标准的可知,人体没有任何感觉的阈值是2 mA。

这就要求如果人或其他物体构成动力蓄电池系统(或“高电压”电路)与地之间的外部电路,最坏的情况下泄漏电流不能超过2 mA,即人直接接触电气系统任一点的时候,流过人体的电流应当小于2 mA 才认为车辆绝缘合格。

因此,在电动汽车的开发中,要注意高压电气系统的绝缘设计,严格控制绝缘电阻值,使泄漏电流在安全的范围内。

表1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二.电气设备的电绝缘配合
1.人员触电危害与防护措施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因电流通过人体一定路径引起的。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根据欧姆定律U=I*R可以得知当电压加在人体与绝缘电阻(包括空气和固体等电阻)构成的串联回路中,为保证人员安全只能通过增大与人体串联的绝缘电阻。

例如通过增大外衣、鞋、裤等绝缘电阻,于是就出现了高压绝缘鞋、高压绝缘手套等一系列供人穿戴的防护用品如图1。

但是问题又来了,不可能每次要用电气设备之前都要全副武装,那样很不方便,像图2这样的场景估计也只有在工厂才能见到,如果平时也这样那大家会崩溃的。

既然可以通过增大外衣、鞋、裤等电阻增加人体电阻,那也可以把电气设备中的危险源进行绝缘处理(相当于在危险源与人体之间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

对于绝缘通常都是以电阻(R)的大小进行量化,根据电阻公式R=ρ*L/S(ρ材料的等效电阻率;L材料的等效长度;S材料的等效截面面积)可知,通过改变ρ、L和S的值来就能改变绝缘电阻的大小。

大家都知道空气是一种最普通、可靠、便宜的电气绝缘介质,它的绝缘电阻与空气间隙大小成正比,但是在一个限制空间的高压设备,只靠空气间隙是无法满足绝缘电阻的要求(因为空气的等效长度(L)不够,导致R变小)。

而高电阻率(ρ)的固体绝缘材料,就能满足限制空间的高压设备的绝缘电阻要求,但是与空气绝缘不同的是,固体绝缘材料是一种不可恢复的绝缘介质,在电场强度、热、潮湿等的不利因素造成固体绝缘材料电阻率(ρ)不断的减小导致绝缘电阻值变小称之为绝缘老化。

比如长时间发热会造成绝缘性能的下降。

那怎样才能满足电气绝缘的要求,不会使设备和人员受到损伤。

EN 60664-1(或GB/T16935)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标准提出了绝缘配合的概念,绝缘配合统指电气设备根据其使用和环境条件来选择的电气绝缘,它由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固体绝缘组成,是对电气设备绝缘的统称。

2.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各电器产品的国家强制标准里均涉及到“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两个术语,从EN 60664-1(或GB/T16935)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标准可知:电气间隙则是“两导电部件或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易触及表面的空间最短距离”。

而爬电距离是“两导电部分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之间沿
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它存在于两个平行的绝缘材料的连接处,它有可能存在于固体或者气体绝缘之间。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与纯空气的绝缘强度(或者说击穿电压)密切关联,后者则与固体绝缘件表面击穿电压(或者称为沿面放电电压、表面闪络电压)紧密相关。

在同一个分布电场里,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相当于是两个“并联”的击穿通道。

在长期电压有效值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固体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凡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宏观上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因而形成宏观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而空气却不存在电极化现象。

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在绝缘材料表面会形成泄漏电流路径。

若这些泄漏电流路径构成一条导电通路,则出现表面闪络或击穿现象。

绝缘材料的这种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它是由长时间加在器件上的工作电压所引起的,器件周围环境的污染能加速这一变化。

当出现暂态过电压或瞬态过压的情况下,虽然电压峰值很高,但是持续的时间短,导体周围的固体绝缘材料无法被电极化,这时固体绝缘材料为高阻抗,结果电压只能从另一个低绝缘电阻通道(电气间隙)放电,可见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固体绝缘件表面击穿电压大大低于纯电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固体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这也正是在同一电压等级下,为什么爬电距离往往比电气间隙数值要大的原因。

3.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三者之间的关系
假设两个裸露导体在同一个平面,当两导体之间的电压差不断增加时,最终空气将会被击穿然后导通,产生火花(电弧)如右图,能量消散在这电弧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两种办法可以采用,一种是把电气间隙数值大大增加使绝缘电阻变大,使它无法击穿空气产生电弧。

另一个办法就是在固体绝缘增加一块绝缘挡板,这样电气间隙的路径就被延长了,延长的路径增加了电气强度性能,从而达到提高电气间隙绝缘性能的目的。

(图3 右)。

从图3可以发现在固体绝缘增加一块绝缘挡板,同样把爬电距离的路径延长,延长的路径增加了电气强度性能,从而也提高爬电距离绝缘性能。

4.PACK系统中的绝缘配合应用
在不同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金属外壳之间,进行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设计时。

电气间隙的确定:电气间隙应以承受所要求的冲击耐压来确定(对于直接接至低压电网供电的设备,应在综合考虑冲击耐受电压,稳态有效值电压,暂态过电压和再现峰值电压之后,选择最大的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的确定:以作用在跨接爬电距离两端的长期电压有效值为基础(此电压为实际工作电压、额定绝缘电压或额定电压),瞬态过电压通常不会影响电痕化现象,因此忽略不计,然而对暂态过电压和功能过电压,如果他们的持续时间和出现的频度对起痕有影响的话,则必须要考虑。

而绝缘材料的选用主要从绝缘材料的电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经济性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如电芯与电芯空气中的隔离空间就是“电气间隙”、模组的正/负极柱沿绝缘材料表面到模组外壳之间的爬电距离是用来减少(防止)漏电起痕或者电弧放电的。

(显然,两导体之间的电压越低,导体间的空间越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数值可以相应减小。


另外还要考虑两电导体之间的距离因长期使用后绝缘电阻的减小。

比如灰尘或其他微粒的积累会引起印制线路板上的漏电起痕甚至电气导通。

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包括金属),尘埃和水能够桥接小的电气间隙,在潮湿的环境下,非导电性物体也会转换成导电性物体,从而改变了整个系统绝缘电阻的电阻率(ρ)。

当绝缘表面污染到一定程度,带电部件之间的漏电流较大时,会形成闪烁,释放的能量造成绝缘表面损伤,长时间作用下,绝缘性能逐步劣化,形成带电通道(漏电痕迹)。

大多数情况下设备是处在高温、高湿、有害化学物等环境中,为了保证设备能在其期望寿命中满足绝缘配合,把设备的内(称为微观环境)和设备外进行密封隔离处理。

例如PACK产品就是采取增加外壳同时满足IP67的方法来防止灰尘和水进入其内部,以保证PACK内部的微观环境不会因为通风或灰尘或水对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的产生影响。

三.绝缘配合检测
从EN 60664-1(或GB/T16935)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标准可知,绝缘配合的设计是否能满足产品要求可以通过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测试进行验证。

这两项都是在高电压下进行的测试(绝缘:500V DC,耐压:2100V DC),判定标准分别是绝缘阻抗(R)和漏电流(I),其原理上都是采用欧姆定律U=I*R。

这两个测试的区别是绝缘电阻测试测量到的绝缘电阻值为两个测试点之间及其周边连接在一起的各项关联网络所形成的等效电阻值。

但是,绝缘电阻测试无法检测出下列状况:
(1)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太弱;
(2)绝缘体上有针孔;
(3)零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够;
(4)绝缘体被挤压而破裂;
上述各种情况只能通过抗电强度检测出。

在电动汽车行业标准EN 1987-3、ISO 6469-3、GB/T18384也明确要求产品满足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测试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