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7ff4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f.png)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摘要:水性聚氨酯(PU)乳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的材料。
然而,由于其机械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局限性,对PU的改性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聚醚型水性PU乳液为基础,通过丙烯酸酯的引入,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改性研究。
一、引言水性PU乳液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还有待改善。
丙烯酸酯(AC)是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和耐磨性的聚合物,将AC引入PU乳液中可以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二、实验方法1. 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改变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IPDI)的配比、丙烯酸酯的引入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2. 表征方法使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表征。
3. 性能测试对复合乳液进行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测试,比较原有PU乳液和复合乳液的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1. FTIR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酯成功引入到PU乳液中。
2. DMA测试结果显示,引入丙烯酸酯后,复合乳液的玻璃化温度和弹性模量显著提高,表明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3. SEM图像显示,复合乳液中的丙烯酸酯形成了均匀分散的微观颗粒,有助于提高涂膜的物理强度和粘附性能。
4.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乳液的抗张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明显的增加。
5. 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复合乳液具有更好的耐候性和耐磨性。
6. 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复合乳液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不易发生乳化分离现象。
四、结论通过将丙烯酸酯引入水性PU乳液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发现复合乳液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664f7331b765ce05081484.png)
为 12 , 机 硅 预 聚体 的 用 量 为 9 , 体 配 比 为 .% 有 % 单
O7 , 丙 醇 用 量 为 15 , 获 得 高 稳 定 性 乳 液 , .6 异 .% 可
织 、 革 、 纸 、 合 剂 等 领 域 【引, 其 耐 污 性 、 皮 造 粘 l 但 _ 耐
水 性 不 够 理 想 。 寒 性 、 热 性 较 差 , 发 生 “ 粘 耐 耐 易 热
丙 烯 酸 酯 乳 液 聚 合 研 究 . 比 较 不 同 工 艺 条 件 对 乳
冷 脆 ” 象 . 其 进 一 步 应 用 受 到 限 制 . 对 其 改 现 使 经 性 后 则 会 克 服 这 些 缺 点 。 高 其 使 用 性 能 【 。 提 5 '
2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乳 液 的 分 类 2 1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乳 液 .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乳 液 既 具 有 丙 烯 酸 酯
成 膜 各 项 性 能 提 高 张 宝 莲 I等 以 十 二 烷 基 磺 酸 钠 ( D ) 烷 基 9 l SS、 酚 聚 氧 乙 烯 基 醚 ( P 0 为 乳 化 剂 , 硫 酸 钾 和 O 一1 ) 过 亚 硫 酸 氢 钠 为 氧 化 还 原 引 发 体 系 进 行 有 机 硅 改 性
引 人 有 机 硅 透 射 电镜 表 明得 到 的 硅 丙 乳 液 为 核
壳结 构 。
聚合反应 , 聚合进 行 到一改 性疏水 性 、 待 良好 的 透
气 性 等 通 过 将 有 机 硅 氧 烷 单 体 与 丙 烯 酸 酯 类 单 体 拼 合 .可 以 得 到 兼 具 它 们 优 异 性 能 的新 型 乳 液 材料 . 即具 有 良好 的 成 膜 性 . 赋 予 漆 膜 更 好 的抗 又 老 化 , 污 性 和 抗 水 性 , 涂 料 、 黏 剂 、 物 整 理 抗 在 胶 织 剂 、 胶 塑 料 等 领 域 已广 泛 应 用 。 橡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e79cf9aef8941ea76e05e4.png)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杨宏伟许立新*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制备改性的方法,着重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种类及用量、乳化剂,功能单体等因素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前言微乳液是由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体分散体系。
自1943年Hoar等用油、水和乳化剂以及醇得到透明均一微乳液体系以来[1],由于微乳液聚合机理的特殊性、聚合手段的多样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微乳液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成膜性和粘结性,在涂料、粘合剂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同时存在有耐水性、透湿性及耐粘污性差等缺点;有机硅氧烷主链为Si-O-Si键,具有高度的柔顺性、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候性和耐水性和良好的透气性。
将丙烯酸酯类和有机硅氧烷这两类极性相差很大的单体进行微乳液聚合改性,制备兼有两者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目前有机硅对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物理改性分为两种:一是将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偶联剂或改性助剂直接加入丙烯酸酯微乳液中改性;二是将有机硅氧烷制备成有机硅微乳液,再将其与丙烯酸酯类乳液共混进行改性。
有专利报道[2]将交联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和有机硅微乳液共混可以作为运动器械或工具的涂层。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硅氧烷引入到丙烯酸酯分子链上,使得极性相差很大的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酯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化学改性明显提高了两相之间的相容性,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有机硅分子的表面迁移和有机硅的微观形态,从而比物理共混的性能优越,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有机硅化学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1.1硅氧烷环单体开环制备的硅氧烷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单体的接枝共聚孔祥东等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为有机硅单体改性丙稀酸酯,认为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D4与A174的缩合交联度增大,降低了有机硅聚合物与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相容性和体系的稳定性;*通讯联系人许立新alexxu1@同时胶膜的吸水率降低[3]。
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综述
![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a513affcfc789eb162dc822.png)
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研究综述主要对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效果作了综合论述,并对丙烯酸酯涂料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标签:丙烯酸酯涂料;纳米材料;改性;应用对“健康、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认识和渴求,使人们逐渐对涂料安全使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市面上传统的涂料都含有大约50%的溶剂,其中铅、汞、苯等重金属,长期挥发于室内空气中将直接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降低人体免疫力。
因此。
越来越多的建材涂料厂家开始研发绿色新品,以适应行业需求。
近年来,随着聚合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完善,利用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系涂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重视。
其中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光学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质,除了可以使丙烯酸涂料改性后的获得防霉抗菌、净化空气、长期释放负离子以外,还具有手感细腻、色彩柔和、遮盖力好的特性以及优异的防水、防油、抗老化、阻透性、热稳定性、抗氧性、拉伸性和抗低温性,而且无毒无味,不含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
此外,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特殊的纳米材料,使得该功能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成膜性能显著改善,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柔韧性和耐擦洗性。
产品成膜后也不会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的起伏变化而导致裂开、剥落、脱粉等现象。
1 纳米材料的概念纳米材料是一种超细的固体材料,在涂料、塑料加工、陶瓷化妆品、玻璃等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丙烯酸酯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涂料的一些性能,如纳米材料紫外线屏蔽功能,提高了耐老化性,长久不褪色,使用寿命可长达十几年;独特的光催化作用、自洁功能,可防霉杀菌,净化空气。
2 各类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现状涂料行业因为纳米材料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将两者的结合运用,不仅能提高传统涂料的的一些特殊性能,而且能实现涂料涂层功能的一大跨越。
(1)纳米CaCO3改性丙烯酸酯涂料。
作为软质填料的纳米CaCO3广泛应用于各类涂料中,它无毒无味、无刺激,很容易和各类聚合物相容,具有补强、填充、调色、改善加工艺和制品的性能及降低加工成本,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在成膜物中起着骨架作用。
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与改性优化研究
![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与改性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505a2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e.png)
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与改性优化研究摘要:聚丙烯酸乳液聚合的整个流程主要为分散、乳胶粒生成、乳胶粒长大以及聚合等环节。
本文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功能性单体改性于复合改性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功能性单体改性;复合改性1.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1.1 乳液聚合的过程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组成主要分为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乳化剂以及水(分散介质)。
乳化剂中含有亲油的非极性基团和亲水的极性基团,使得丙烯酸酯类单体在水中较均匀地分散,形成小胶束,从而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完成乳液聚合。
根据时间-转化率的关系,将乳液聚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散阶段、乳胶粒生成阶段、乳胶粒长大阶段以及聚合反应完成阶段。
分散阶段也就是预备阶段。
在搅拌过程中,乳化剂使聚合单体分布在乳化剂分子稳定的单体液滴内、胶束内以及有着极少量的部分在水相中。
在聚合单体、乳化剂和水混合均匀时,便达到了单体在单体珠滴、胶束以及水相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分散阶段后期,加入引发剂并升高温度,引发剂在水相中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先和体系中少量氧或单体中的阻聚剂反应,这个过程称为诱导期。
诱导期结束后,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生成乳胶粒,该过程称为乳胶粒生成阶段,乳胶粒生成的机理包括低聚物成核机理和胶束成核机理。
在乳胶粒长大阶段中,自由基由水相进入乳胶粒,并引发聚合,乳胶粒便不断长大。
理论上,聚合体系中的数目以及乳胶粒内的单体浓度不变,单体珠滴中的单体输送到乳胶粒,直到单体珠滴消失,这时反应只能消耗乳胶粒内的单体,随着单体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不断下降。
但是现实中,由于存在体积效应,在乳胶粒长大阶段后期出现加速现象。
1.2 新型乳液聚合工艺1.2.1 无皂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过程中完全不加或只加入微量乳化剂,其无残留乳化剂,产物的耐水性、电学性能、光泽度等较好。
无皂乳液聚合主要是将丙烯酸酯类单体自身的亲水性链段或基团发挥出乳化剂的作用,从而反应稳定进行。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268b9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0.png)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丙烯酸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丙烯酸树脂具有色浅、透亮度高、光亮丰满、涂膜坚韧、附着力强、耐腐蚀等特点,是常用的涂层料子。
由于丙烯酸树脂在特定场合存在肯定的缺陷,如硬度、抗污染性、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不足好以及本钱偏高等,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
近年来,随着聚合技术的不绝完满和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产品的重视,丙烯酸树脂的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利用有机硅、有机氟、环氧树脂、聚氨酯、纳米料子等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本文对近年来丙烯酸树脂改性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自身是热塑性的,线性分子上缺少交联点,难以形成三维网状交联胶膜,因此其耐水性、耐沾污性差,低温易变脆,高温易发黏。
而有机硅的Si—O键能(450kJ/mol)宏大于C—C键能(351kJ/mol),内旋转能垒低、键旋转容易、分子体积大、表面能小,具有良好的耐紫外光性、耐候性、耐沾污性和耐化学介质性等。
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可以改善丙烯酸酯乳液热黏冷脆、耐候、耐水等性能,将其应用范围扩大至胶黏剂、外墙涂料、皮革涂饰剂、织物整理剂和印花等领域。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包含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用有机硅氧烷对丙烯酸酯类乳液进行物理改性的方法通常有2种:①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促进剂和偶联剂直接加入到丙烯酸酯类乳液中进行改性;②先将有机硅氧烷制成乳液,再将它与丙烯酸酯类乳液冷拼进行改性。
化学改性法是基于聚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将有机硅分子和聚丙烯酸酯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通过化学改性,可改善聚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的相容性,抑制有机硅分子向表面迁移,使二者分散均匀,从而实现改善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目的。
依据有机硅料子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①含双键的硅氧烷,特别是含双键的硅氧烷低聚物与丙烯酸单体共聚,生成侧链含有硅氧烷的梳形共聚物或主链含有硅氧烷的共聚物;②带羟基的硅氧烷与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通过缩合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③含氢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551f84f01dc281e43af067.png)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综介绍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几种改性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其中包括:物理共混改性,交联共混改性,接枝共聚改性,核-壳结构乳液聚合改性,互穿网络法改性等。
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标签:水性聚氨酯(WPU);丙烯酸酯(PA);改性1 前言压WPU因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寒性、柔韧性、耐有机溶剂性以及价廉,安全,无污染而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1]。
但是,WPU仍存在固含量低、自增稠性差、耐水性差、不耐高温以及光泽度低等缺点。
丙烯酸酯(PA)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候性等,但其也存在硬度大、不耐溶剂等缺点。
将WPU和PA 2者的优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第3代新型WPU”[2]。
目前国外已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改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开发,乳液及其胶膜的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3,4]。
对第3代水性聚氨酯的理论研究较为透彻。
国内近几年对PUA复合乳液进行了研究[5]。
改性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改性,化学共混改性,接枝共聚改性,核-壳结构乳液聚合改性,互穿网络法改性及其他改性等。
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对比分析2.1 物理共混改性法物理共混法是最简单的复合改性方法。
该方法是将PU和PA的合成分开进行,先通过常规方法制备稳定的PU乳液和PA乳液,再通过机械搅拌,使2者均匀混合,得到共混型PUA复合乳液。
邵菊美等[6]采用物理共混法对自制的WPU进行改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PU/PA体系的结晶度、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共混改性的复合乳液胶膜性能相对于WPU有明显提高;PU和PA 有较好的相容性,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分离,这主要是由于PU氨酯键上的极性氢原子与PA链段中酯基上的氧原子所形成的氢键作用不太强所致。
Rink[7]在共混时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OP-10,以求提高PU和PA的相容性,然而所得体系不稳定,胶膜不透明,力学性能较差。
2024年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a5c1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7.png)
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调研报告1. 前言本报告旨在对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进行全面调研,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
2. 背景介绍2.1 丙烯酸酯乳液概述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乳状液体,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乳化剂和助剂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耐磨性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包装等领域。
2.2 市场发展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
各行各业对环保型、高效性能的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丙烯酸酯乳液市场的发展。
3. 市场现状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3.2 市场需求丙烯酸酯乳液在建筑、纺织、包装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随着对环保性能要求的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丙烯酸酯乳液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X公司、Y公司、Z公司等。
这些公司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取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4. 市场发展趋势4.1 环保性能要求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出台,对丙烯酸酯乳液的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市场将更加倾向于环保型乳液产品。
4.2 创新技术应用推动市场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丙烯酸酯乳液市场的发展。
如新型乳化剂的应用、改性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等,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5. 市场挑战与机遇5.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厂商之间的技术能力、产品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5.2 市场需求多样化不同行业对丙烯酸酯乳液的需求存在差异,厂商需要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6. 总结本报告对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了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丙烯酸酯乳液市场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与发展状况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与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e6a4eb1f10a6f524ccbf8553.png)
V ol 39N o 78 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第39卷第7期2011年7月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基金项目(LT2010086)作者简介:裴世红(1966-),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与发展状况裴世红 陶 洋 王丽丽 庄 超 石博文(沈阳化工大学,沈阳110142)摘 要 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和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优缺点,综述了其改性方法及研究现状,对今后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环氧树脂Modifi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e of acrylate emulsionsPei Shihong Tao Yang Wang Lili Zhuang Chao Shi Bow en (Shenyang U 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 y,Shenyang 110142)Abstract A crylate emulsion is a kind o f preparing easily and applying widely polymer w ith ex cellent perfo rmancesand cheap ness,w hich can acco rd w ith the deman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 n .T he mo dificatio n of acr ylate emulsio ns has been a w ide range of development.T he basic character istics of acry late emulsio ns w ere int roduced.A naly zing the ad v antag es and disadvantag es o f acry late emulsio ns,which w ere mo dified by o rg anic silicon,o rg anic fluo rine,po ly urethane and epo x y resin.Review ed its met ho ds of modificat ion and the present state of r esear ch.So me sug gestio ns abo ut develop ment of mo dificatio n w ere present ed in futur e.Key words acry late emulsio n,or ganic silicon,o rganic fluo rine,po ly ur ethane,epox y resin随着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广泛用作涂料成膜剂、纺织印染粘合剂、日用化工、化学电源、功能膜、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以及水处理等方面,其用量与日俱增。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732ab01a37f111f1855b2d.png)
乳胶 膜 的耐溶 剂性 能 、耐 水性 能 、断 裂强度 、断裂 伸 长率等。孙学武等 先 合成碳 一碳双键 封端的水性 P U预 聚物 ,再 用丙烯 酸丁酯和 甲基丙烯 酸 甲酯混合
单体 降低体 系黏度 ,经过机械乳化 、中和及钴 6 一 0Y
应 用无 皂乳 液聚合 、细乳 液 聚合 、乳 液互 穿 聚合物 网络等新 的聚合 工艺 。这 些工 艺 的应用 可 显著 改善
为有 机 硅 单 体 , 十 二 烷 基 苯 磺 酸 钠 ( Yl d0dec
b n e eufnc B 、辛烷基 酚聚氧 乙烯醚 ( 一 ezn sl i ,D S) o OP 1 为乳化剂 ,过硫酸钾 为引发剂 ,采用乳液聚合法 0)
分 间的相容性 ;化学共混法是在 P U和 P A乳液 中,添
加 适量交联剂或偶联 剂 ,搅拌后使 2 种乳 液混 合均匀
并交 联 【 化成 膜 ;而 新 出现 的辐射 法 主要 是 在高 能 古 1
射线 辐 照下 ,将 介质 分解 成 自由基 ,从而 引发 乳液 聚合。 崔 月芝 等 以双 丙 酬丙烯 酰 胺 为交 联 剂 ,加 入 P UA共f 组分 中 ,得到交联 型 P 昆 UA复合乳液 ,经表 征, 酮羰基 与P U的肼基发生了交联反应 , 提高 了P A U
能 、抗 氧 化 性 能 及 良好 的 耐 水 耐 污 性 能 和 透 气 性
耐腐蚀性能 和耐候性能 。兼具 P U乳液和聚丙烯酸酯 ( oy cyae A ) p larlt,P 乳液 的优 良特性 的聚氨酯 一丙烯
酸酯 ( 0y rta ecya ,P A ) p lueh n arlt e U 复合乳液 ,不仅 具有优异 的成膜外观和综合性能 ,而且成本低廉 ,无 溶 剂污染 ,较适 用于连续 化生产 。 目前 ,P UA复合 乳 液越来 越受 到研究 者们 的关 注 。P UA复合 乳液 常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367d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a.png)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高固含量、低挥发性、无毒、无味等优点,在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在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方面表现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改性提高其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改性方法1. 添加无机添加剂无机填料、纳米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改性中。
硅酸盐纳米颗粒能够提高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同时还能提高涂膜的光泽度和抗粘附性。
钛白粉是一种优质的光学亮度提升剂,添加后可提高涂料的遮盖力和光泽度。
氧化锌、氧化铝等无机填料也能起到增强性能的作用。
2. 共混改性将不同种类的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可以使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兼具不同树脂的性能优点,从而在涂料的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聚氨酯树脂与丙烯酸酯树脂的共混可以提高涂料的弹性和耐磨性;乳液聚合物与环氧树脂的共混可以提高涂料的硬度和耐化学品性。
3. 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可以在涂层中形成更均匀、更紧密的表面,从而提高涂料的抗污染性和耐化学品性。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涂料的附着力和流平性。
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光泽度和硬度。
二、研究进展1. 纳米材料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在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等纳米材料被用作填充剂添加到涂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涂料的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性能,同时不影响涂层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纳米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未来,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纳米材料将在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趋势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改性剂的研发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致力于多功能性改性剂的研发,以实现涂料性能的多向提升。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3f3af23ed630b1c59eeb522.png)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姓名:何阳班级:应用化工技术1班学号:20131880摘要:文章就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用途作了详细论述,重点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和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PUA)以及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并简要地对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原理现状发展前言: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是丙烯酸酯类或甲基丙烯酯类与其它乙烯基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的产物[1],它主要用作涂料成膜剂和纺织印染粘合剂,也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化学电源、功能膜、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以及水处理等方面,其用量与日俱增。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耐酸碱性和耐腐蚀性,但它存在着耐水性和附着性差及低温变脆、高温变粘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近年来随着聚合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工产品的呼声愈来愈高,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一般来说,从两个方面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一是引入一些功能性单体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得到高性能的共聚乳液;二是采用新的乳液聚合方法如核壳乳液聚合和互穿网络聚合技术以及微乳液共聚技术来改善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在研究过程中通常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结合,共同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
本文主要探讨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改性及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1、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1.1 改性原理有机硅对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是指将有机硅化学和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技术结合起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硅丙乳液。
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粘接性、保光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柔韧性。
但其本身是热塑性的,线性分子上又缺少交联点,难以形成三维网状交联胶膜,因此其耐水性、耐沾污性差,低温易变脆、高温易发黏。
而有机硅树脂中的Si—O键能(450 kJ/t001)远大于C—C键能(351 kJ/m01),内旋转能力低,分子摩尔体积大,表面能小,具有良好的耐紫外光、耐候性、耐沾污性和耐化学介质性等特性。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b9d583983c4bb4cf7ecd13b.png)
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 :
六 甲基 硅 氧 烷 (M M)用 量 为 1. 2%,
有 机 硅 预 聚 体 的 用 量 为 9茗,单 体 配
比 为 O 7 , 异 丙 醇 用 量 为 1 5茗 , 可 .6 .
反 应 釜 中 ,在 一 定 条件 下 开始 聚 合反 应 ,待 聚 合 进 行 到 一 改 性 疏 水 性 、 良
Ab tac: Th i rp rin o o ie cyaeltx i ia o g n —io a emo f da rlce uso ,og n — u rn sr t eman po o to fm df da r lt ae nChn , r a o sl x n die cy i m lin ra o f oi emodf da r l ae , i i l ie c i ltx i y c e o y mo ie cy i m uso ,n n — O2mo ie c l muso syrn c l mulin mo i e r nr d c d i eal Fial h e eo me t p x df da r l e lin a o Si df d a r i e lin, t e ea r i e i c i y c y c so df d ae ito u e nd ti. n lyt ed v lp n i
1 引 言
2 类 树 脂 成 膜 性 好 、附 着 力 强
等 特 点 ,又 有 有 机 硅 树 脂 耐 热性 好 、 耐候 性 强 、 抗 污性 优 良等 性 能 。 其 制 备 方 法 是 将 部 分 单 体 和 有 机 硅 大 分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61cf6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3.png)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液体材料,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乳化剂、稳定剂、助剂等组成。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耐水性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纺织、印刷等领域。
本文通过对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的分析,总结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目前,丙烯酸酯乳液行业的市场规模较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丙烯酸酯乳液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建筑装饰材料,如涂料、胶粘剂等。
随着国内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推动了丙烯酸酯乳液行业的发展。
另外,丙烯酸酯乳液还广泛应用于纺织和印刷业,这些行业也对丙烯酸酯乳液市场带来了较大的需求。
未来,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大型建筑项目的增多,丙烯酸酯乳液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低VOC排放、环保无毒等特点,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二、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目前,丙烯酸酯乳液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主要由少数大型企业垄断。
国内知名的丙烯酸酯乳液企业有万华化学、广州玖城化学、北京丰华胶粘剂等。
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资源,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随着丙烯酸酯乳液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企业需要从产品的品质、性能、价格和服务等方面去寻求差异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三、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丙烯酸酯乳液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成本上升。
丙烯酸酯乳液的主要原料是丙烯酸酯单体,而丙烯酸酯单体的生产原料以石化产品为主,价格波动较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对丙烯酸酯乳液行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一定冲击。
2.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规模的扩大,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入行业。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dd84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a.png)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丙烯酸酯乳液概述丙烯酸酯乳液是指乳化丙烯酸酯单体或其共聚物制成的水性乳液,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家居装饰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节能意识的逐渐增强,丙烯酸酯乳液在市场上的应用也逐渐扩大。
二、市场环境1、需求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于各类涂料的性能和环保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净化空气的功效,用于室内家居装饰的需求越来越大,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同时,在建筑领域,随着对建筑外墙涂料和地坪涂料性能要求的提高,丙烯酸酯乳液在此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供应分析目前,我国的丙烯酸酯乳液生产厂家较多,其中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南方地区,如广东、浙江、福建等。
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大部分是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装备设备有所欠缺。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总体在技术上和规模上都有所提高。
3、竞争分析丙烯酸酯乳液行业竞争激烈,除国内品牌竞争之外,进口丙烯酸酯乳液也逐渐成为一种竞争形式。
但是,由于国外产品价格高昂,而我国企业以其成本优势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趋势1、技术进步丙烯酸酯乳液行业面临着技术升级的压力,行业竞争将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
2、品牌打造品牌是企业的软实力,品牌影响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口碑。
丙烯酸酯乳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和品牌效应。
3、国家政策的推动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推行,丙烯酸酯乳液的市场前景也不断拓展。
尤其是环保型涂料的政策利好,为丙烯酸酯乳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研发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提升品牌形象企业要通过有效的广告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d59a4d69eae009581bece1.png)
在环保 与节能呼声 日益高 涨的今天, 聚氨酯乳 液由于其 在 无毒 、不燃 、无污染 等方面的优点,得到 了广泛的 重视 和
we e itod c d. i x e i n st e s pe i ie n e i e ce f lt ew a swe ee pan d. r nr u e W t e p r h me t h u r t sa d d f n iso lh y r x lie ori ci a
Sce c n e h ol yQigd o 2 5 1 in e a d T c n og n a 66 1 0
Ab t a tTh y f y ia iig, o k p lme ia in c r — h l o ol e i t n g a t g c p lm e ia i , s r c : ewa s o ph sc l x n blc oy m r t , o e s el p y z o c m r a i , r f n o oy z o i r t z on
改性 方法 主要有 物理掺 混法 、嵌 段共 聚法 、核壳 共聚
法 、接枝 共聚和互 穿 网络 共聚法 。
11 物 理 掺 混 法 .
团的 聚氨 酯预 聚体封端,然后 中和,再经 自由基聚合使丙烯
酸酯单体 与丙烯 酸酯单体封端 的聚氨酯预聚物进行反 应, 在
搅拌 下加水分散 ,最后 得到嵌 段共聚物 。
Ch n e :ia Ch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
的研究进展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5b80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b.png)
2023年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新型环保涂料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环保性、性能稳定性、使用便捷性和经济性等优点,可以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型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纺织、印刷等领域。
本文旨在分析全球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规模,并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一、全球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 以地理区域分析全球丙烯酸酯乳液市场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亚洲,其中亚洲地区市场规模最大。
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都是丙烯酸酯乳液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快速,建筑行业和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对丙烯酸酯乳液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丙烯酸酯乳液市场规模约为59.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8.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2%。
2. 以应用领域分析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建筑领域和汽车领域是主要的消费领域。
建筑领域主要使用丙烯酸酯乳液进行外墙涂料和内墙涂料,以及地板和屋顶涂料的生产;汽车领域主要使用丙烯酸酯乳液制作汽车油漆。
此外还有家具、纺织、印刷、广告牌、包装材料等领域的涂料使用丙烯酸酯乳液。
2019年建筑领域和汽车领域是丙烯酸酯乳液的两个最大的应用领域,共占比例超过60%。
二、未来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1. 环保性趋势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新型环保涂料,与传统有机溶剂型涂料相比,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未来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丙烯酸酯乳液将进一步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型涂料,成为主流产品。
2. 高性能趋势未来,丙烯酸酯乳液将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还将具备更高的性能。
例如,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丙烯酸酯乳液,将需求更高的耐磨、耐划伤、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等性能,以满足汽车在使用中的更高要求。
3. 区域市场规模增长趋势未来,随着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丙烯酸酯乳液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的研究进展
![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829b1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7.png)
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的研究进展摘要: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是指加入适量的软单体以降低Tg(玻璃化温度),并且利用加入的功能单体或低聚物所带有的特殊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形成醚键、酯键或者酰胺基团,或者通过双键之间的加成作用形成大分子链的C-C键,形成具有微交联结构的一类丙烯酸酯乳液。
丙烯酸酯类乳液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碱性、抗紫外光性和机械性能等,广泛用于涂料中。
介绍了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的性能和特点。
关键词:弹性乳液;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前言:聚丙烯酸酯是一类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作皮革涂饰、建筑涂料和木材的成膜材料。
但由于纯聚丙烯酸酯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可通过化学改性和结构设计改善其性能。
1.有机硅改性1.1改性原理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粘接性、保光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柔韧性。
但其本身是热塑性的线性分子上又缺少交联点难以形成三维网状交联胶膜因此其耐水性、耐沾污性差低温易变脆、高温易发黏。
而有机硅树脂中的Si-O键能(450kJ/mol)远大于C-C键能(351kJ/mol)内旋转能垒低分子摩尔体积大表面能小具有良好的耐紫外光、耐候性、耐沾污性和耐化学介质性等特性。
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可以综合二者的优点改善丙烯酸酯乳液“热黏冷脆”、耐候、耐水等性能将其应用范围扩大至胶粘剂、外墙涂料、皮革涂饰剂、织物整理剂和印花等领域。
1.2改性方法1.2.1物理改性法用有机硅氧烷对丙烯酸酯类乳液进行物理改性的方法通常有2种:一是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粘附力促进剂和偶联剂直接加入到丙烯酸酯类乳液中进行改性;二是先将有机硅氧烷制成有机乳液再将它与丙烯酸酯类乳液冷拼共混进行改性。
1.2.2化学改性法化学改性法是基于聚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将有机硅分子和聚丙烯酸酯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及防腐涂料的制备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及防腐涂料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671808316fc700abb68fcc8.png)
摘 要
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是发展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水性涂料产品之一,本文从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的成膜物丙烯酸酯乳液出发,针对水性丙烯酸涂料的耐水性、疏水性等问题,通过添加改性单体制备了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以改性乳液为基础制备了改性丙烯酸防腐涂料,对制备的乳液及涂料进行了性能的检测及机理分析。
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脂(BA)、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改性单体制备了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以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一系列乳液,最佳的制备工艺为乳化剂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及OP-10复合乳化剂,且SDS:OP-10=2:1,引发剂的最佳添加量为单体总量的2.5%,软硬单体比6:5,DFMA的最佳添加量为6%。对乳液进行了表征与性能检测,乳液为核壳结构,热分解温度282℃,水静态接触角80.8°。相比于未改性丙烯酸涂层,改性后涂层耐蚀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对样品长时间浸泡观察发现涂层的有效防护时间为100 h,涂层的腐蚀及水在涂层中的扩散行为表现为统一的三个阶段。浸泡时间100 h后涂层的防护效果减弱,浸泡时间超过200 h后涂层完全失效。
高性能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高性能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911f2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c.png)
高性能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有机硅氧烷(organosilicon oxyalkylates)在消费品、建筑材料和涂料领域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改性有机硅氧烷的应用也在逐渐扩大。
有机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新型的乳液,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视野力、低乳化温度、耐冲击性和防刮损性。
研究表明,改性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耐温范围较广,除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外,其在许多工程应用中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由含氟硅烷(fluorosiloxane)和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的乳液,它可以用于制造胶状体、粘合剂、表面活性剂、涂料等。
有机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是具有高视野力、低乳化温度和耐冲击性,其高视野力表明这种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流变性。
此外,它对温度(-20°C至60°C)的适应性范围广,耐冲击性优良,耐温性也很好,在许多工程应用中能有效保护结构物。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由含氟硅烷和丙烯酸酯共聚而成,具有独特的吸水性和疏水性,所以它可以用于制作一些具有优良防护性的涂料。
它的防护性能来自于它的吸水性,即它可以吸附大量水分,防止刮擦和冲击,而疏水性可以防止污渍和灰尘的附着。
此外,它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可以增强表面的粘结性,使其与基体发生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性层,抵御外界环境的侵害。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表明,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它的耐抗拉性能突出,其优良的抗拉性能使其可以承受许多拉伸应力,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
此外,它的耐压性也很好,可以有效抵抗外来的压力,确保结构的稳定。
此外,它的耐磨性也很好,可以抵御大量的刮擦,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磨性。
由于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和抗磨性,因此它可以应用于多种工程领域,如建筑、消费品、涂料、船舶等。
它可以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如抗风抗震的隔墙,以及抗潮湿、防水、抗老化的薄膜;它也可以用于消费品的制作,如塑料、橡胶等;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涂料的制作,可以提供优良的抗氧化性和防止开裂;最后,它也可以用于船舶的制造,用于增加船体的耐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姓名:何阳班级:应用化工技术1班学号:20131880摘要:文章就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用途作了详细论述,重点介绍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和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PUA)以及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并简要地对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未来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原理现状发展前言: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是丙烯酸酯类或甲基丙烯酯类与其它乙烯基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的产物[1],它主要用作涂料成膜剂和纺织印染粘合剂,也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化学电源、功能膜、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以及水处理等方面,其用量与日俱增。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耐酸碱性和耐腐蚀性,但它存在着耐水性和附着性差及低温变脆、高温变粘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近年来随着聚合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工产品的呼声愈来愈高,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一般来说,从两个方面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一是引入一些功能性单体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得到高性能的共聚乳液;二是采用新的乳液聚合方法如核壳乳液聚合和互穿网络聚合技术以及微乳液共聚技术来改善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在研究过程中通常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结合,共同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
本文主要探讨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改性及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1、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1.1 改性原理有机硅对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是指将有机硅化学和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技术结合起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硅丙乳液。
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粘接性、保光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柔韧性。
但其本身是热塑性的,线性分子上又缺少交联点,难以形成三维网状交联胶膜,因此其耐水性、耐沾污性差,低温易变脆、高温易发黏。
而有机硅树脂中的Si—O键能(450 kJ/t001)远大于C—C键能(351 kJ/m01),内旋转能力低,分子摩尔体积大,表面能小,具有良好的耐紫外光、耐候性、耐沾污性和耐化学介质性等特性。
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可以综合二者的优点,改善丙烯酸酯乳液“热黏冷脆”、耐候、耐水等性能,将其应用范围扩大至胶粘剂、外墙涂料料、皮革涂饰剂、织物整理剂和印花等领域。
目前,有机硅对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方法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物理改性法两种:一是将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附着力促进剂和偶联剂直接加入到丙烯酸酯类乳液中进行改性;二是先将有机硅氧烷制成有机硅乳液,再将它与丙烯酸酯类乳液冷拼共混进行改性。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硅氧烷链引入到丙烯酸酯分子链上,使极性相差很大的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
化学改性明显提高两相之间的相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有机硅分子链的表面迁移和有机硅的微观形态,从而比简单物理共混的乳液性能优越,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2]。
1.2研究现状国外很多大公司将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不少成果。
日本新化学公司的Ito等[3]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含巯基的有机硅单体制备了聚硅氧烷种子,再用丙烯酸乙酯和少量含乙烯基的硅氧烷单体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易于加工和硫化的橡胶,若用丙烯酸丁酯作壳层单体,则可制备出柔软的性能良好的泡沫塑料。
美国Dow Coming公司Liles等[4]以聚有机硅氧烷乳液为种子,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功能性乳液,可用于涂料、粘合剂、密封剂等领域。
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还较少,对聚有机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LIPN粒子的结构形态、两种网络的互穿程度、相区大小和构成LIPN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的研究有待深入[5].国内对完善硅丙乳液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范青华等[6]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
游波等[7]将含乙烯基的有机硅烷与丙烯酸酯和苯乙烯进行乳液共聚,实验表明,当有机硅单体质量分数为10%时乳液的综合性能最好。
Yamaguchi等[8]将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含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等,通过乳液共聚制得防水防油性能优异的含氟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有专利[9]报道,将交联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与有机硅微乳液共混,可用作运动器械或工具的手柄涂层。
1.3发展前景近年来在有机改性硅丙乳液方面研究工作者们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不仅许多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已工业化,而且其理论研究也从宏观的聚合物、共混物发展到亚微观的复合高分子乳液。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结合了有机硅和聚丙烯酸酯的优点从而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改进乳化剂如使用高分子乳化剂、研究新的乳液聚合工艺及其在高新产业中的应用、探索相关的理论问题等都将大大推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深入发展[10]。
但是由于普通的硅氧烷单体所固有的水解缺陷,硅丙乳液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机硅氧烷单体的添加量较低,乳液粒子的结构形态还不能够准确控制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硅丙乳液的功能化,按性能需要设计核壳结构或者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结构的乳胶粒。
此外,对共聚反应机理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2、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2.1 改性原理聚氨酯(P U)涂膜丰满、亮丽,具有优异的耐腐性、附着力、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在胶黏剂、涂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单一的P U乳液在稳定性、自增稠性、固含量以及聚氨酯树脂涂膜耐水性、光泽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候性,但硬度大、不耐溶剂。
因此,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两者在性能上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用聚氨酯对水性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可以使氯酯的高耐磨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与丙烯酸良好的耐候型和耐水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聚氨酯乳胶膜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制得性能优异的乳液,在黏合剂和涂料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氯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途径可分为4类:(1)聚氯酯PU乳液和聚丙烯酸酯PA乳液物理共混改性;(2)合成带双键的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单体和丙烯酸酯共聚;(3)用PU乳液作为种子进行乳液聚合;(4)先制得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再蒸除溶剂,中和、乳化得到复合乳液。
PUA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酮肼交联法、共混交联法、种子乳液聚合法、互穿聚合物网络法和乳液共聚法等。
崔月芝等[11]以酮肼交联法为基础,研究了将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氨酯分子中引入酮羰基和肼基,利用酮羰基和肼基之间的脱水缩台反应,实现了两种聚合物的交联,这种改性方法大大提高了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改性效果较好。
2.2研究现状近10年来,国内外对PUA复合乳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开发研究了用于涂料、粘合剂等方面的PUA 复合乳液体系,并对PUA的作用原理、核壳结构以及互穿网络等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应用价值[12]。
国外已经推出了水性聚氨酯一丙烯酸酯共聚涂料的商品,如Hoechest公司的DatanVTWl26l,这种涂料抗水性好,金属色闪光效果好,符合底漆的要求国内的PUA的研究也逐渐兴起[13],在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合成方法和原料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如采用合成高分子互穿网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乳液成品的耐溶剂性和抗张强度。
此外,还出现了不少性能优异的商品,杨文堂曾报道了PU改性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研制[14],在PU的分子链上引入氨的衍生物,该氨的衍生物很容易与聚丙烯酸酯树脂分子中的羧基发生反应,而生成稳定的带有聚氨酯链段的大分子胺类化合物。
2.3发展前景利用聚氯酯改性丙烯酸酯可以得到多种性能各异的水性木器涂料,新型聚氨酯一丙烯酸酯乳液完全可以满足木器涂料快速干燥、光亮、适用等性能需要,而且可使VOC含量降低70%~90%”成为PUA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的发展,对有高性能的 PUA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但是PUA在原料、合成工艺上仍不完善,耐水性等性能同溶剂型产品相比仍有差距,不少研究者已经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用环氧树脂、有机硅等来改性聚氨酯一丙烯酸酯乳液,使聚氨酯一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提高。
研究聚氨酯一丙烯酸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因素,简化工艺条件等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15]。
3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3.1 改性原理含氟聚合物乳液能在室温下成膜,其乳胶膜的表面能低且具有耐热、耐候、耐水、耐油、耐化学介质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用于建筑、汽车、纺织、皮革涂饰等领域,但其昂贵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实际应用。
因此,用含氟材料对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改性,在乳液侧链引入含氟基团来改变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结构,可使其综合性能指标大大提高,制备出同时具有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含氟聚合物乳液优点的共聚物乳液,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提高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可采用共混和原位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氟乳液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共混改性是将自制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调节pH值到中性,并以一定的配比和氟乳液混合。
原位乳液聚合即丙烯酸酯单体在氟乳胶粒中聚合,含氟聚合物和丙烯酸酯聚合物分子链互相缠结,达到分子级的复合时对胶膜的耐水,耐磨等性能有明显的增强。
而共混改性则是氟乳胶粒和聚丙烯酸酯乳胶粒的相互混和,因而胶膜性能不如原位乳液聚合改性的胶膜提高的大例[16]。
3.2研究现状周雪松等采用核/壳聚合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单体组成、加料方式和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复配体系,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引入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体系中,制备出含氟丙烯酸酯核/壳共聚乳液,其抗油性有显著提高。
俞宏明等“副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改性共聚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能够明显提高纸张施胶效果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
徐旋掣等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得自乳化阳离子型多元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由于使用的阳离子化试剂是季铵盐型,所以可适用于广泛的pH值范围。
3.3发展前景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防污、防油、成膜性、耐水性、耐候性、耐溶剂性优良等特点,主要用于石油、纺织、纸张、皮革、消防、汽车、建筑等领域。
以含氟聚合物为基料制得的特殊功能涂料,如家居生活用的耐高温涂料以及不粘涂料已经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其他超耐候性氟碳建筑涂料和高级轿车用面漆也已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外取得广泛应用。
4、其它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除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
例如环氧一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环氧树脂为改性剂,加入到丙烯酸酯单体乳液聚合体系中,待聚合反应结束后,加入固化剂,即可得到常温交联型环氧一丙烯酸酯单组份乳液。
此乳液兼有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优点,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普通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沾污性、耐冲击性和硬度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