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名方之金匮肾气丸

合集下载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与配方多少克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与配方多少克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与配方多少克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以滋补肾气、温补阳气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
肾阳虚、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与配方,以及各原料的用量。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
1.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2.山药:益气养阴,补脾益肺。

3.牡蛎:补肝肾,平肝潜阳。

4.北熟地黄:补肾壮阳,滋阴润燥。

5.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

6.巴戟天: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及用量
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金匮肾气丸的配方为:
•生地黄:15克
•山药:15克
•牡蛎:15克
•北熟地黄:15克
•枸杞子:10克
•巴戟天:10克
将以上各原料按照相应比例配制后研磨成粉末,并包入胶囊中,每日3次,每
次服用6克左右,随水送服。

注意事项
1.金匮肾气丸为中药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决定剂量或
服用频率。

2.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期间,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如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向医师咨询。

总之,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通过滋补肾气、温补阳气的作用来调整人
体阳气的平衡,有效治疗肾阳虚等相关疾病。

在使用过程中应谨慎服用,并遵医嘱,注意配合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

金匮肾气丸标准配方

金匮肾气丸标准配方

金匮肾气丸标准配方4.1 拼音名 Jinkui Shenqi Wan4.2 标准编号 WS3-B-3892-984.3 处方生地黄 108g(24) 山药 27g (6)山茱萸(酒炙)27g(6) 茯苓 78g (17.3) 牡丹皮 27g(6) 泽泻 27g(6) 桂枝 27g(6) 附子(炙)4. 5g (1) 牛膝(去头) 27g(6) 车前子(盐炙) 27g(6)4.4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 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4.5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酸、微甘、苦。

4.6 鉴别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醚15ml,浸泡12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4.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4.8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4.9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5g(20~25粒),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4.10 注意孕妇忌服。

忌房欲、气恼。

忌食生冷食物。

4.11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 6g。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

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经方学苑>姊妹号<杏林明医>正式开通,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1知识储备[组成与用法]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再服。

[原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背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日: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日: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医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方证八味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或崔氏八昧丸。

本方证以肾虚作为辨证的总纲。

中医所说的肾,包括西医的肾(中医称之内肾)、肾上腺(中医谓“七节之旁必有小心”,是指肾上腺,属命门火),以及外生殖器(中医称之为外肾,指男性睾丸)。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集注2009-03-25 一、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名崔氏八味丸。

又名八味丸,附子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

处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

功能: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而致的腰酸脚软,身体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症;近代也用地慢性肾炎,糖尿病,以及性神经衰弱等属于肾阳不足者。

方论:干地黄、山茱萸补益阳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附温补命门真火,引火以归源,诸药合用,共有温补肾阳之效。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虚》载本方,将桂枝改为肉桂,将干地黄改为熟地,名曰八味圆。

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

又治脚气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并宜服之。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地,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

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圆至二十五圆,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久服壮元阳,益精随。

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清.陈修园著《金匮方歌括,妇人杂病方》卷六,载本方,名肾气丸。

治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名曰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此方主之。

处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茯苓,牡丹皮、泽泻各三两,附子一枚,炮,桂枝一两。

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

歌日:温经园肾整胞宫,月泽苓三地八融,四两萸薯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陈敬园次.元犀按:“胞为血海,与膀胱并列于脐下,俱悬空之腑,其气相通,全赖肾气充溢于其间,其胞系乃正。

若肾气不充,则胞系了戾,胞系了戾,必不得溺矣。

是病虽在胞,其权则专在肾也,故以肾气丸为主之。

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验案_史珺

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验案_史珺

26内蒙古中医药予熟地20 g,制首乌30 g,枸杞20 g,菟丝子、金樱子、黄精、寄生、党参、白术各15 g,甘草10 g。

服药6剂,以调节卵巢分泌功能,促进恢复排卵。

每月如此服药,连服4个月经周期,经期、经量、颜色、质地恢复正常,至今未发。

本例患者刚满14周岁,肾气稚嫩,天葵初至,冲任未盛,加之患者性情刚烈,易动肝火,火盛血溢,经血不能自控,而非时妄行。

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是阴虚血热之征象[2]。

保阴煎是最理想的方药,加阿胶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血止血;三七止血不留瘀,为久漏者必用;寄生配续断,可增强补肾固冲之功,即恰中病机,又符合中医治疗崩漏之塞流澄源机理。

血止后,每在月经后期继服熟地、首乌、菟丝子、黄精、金樱子、续断、桑寄生以填精补肾;人参、白术、甘草补后天,以济先天,调节卵巢分泌功能,促其恢复排卵。

妊娠出血梁某某,28岁,2010年5月16日初诊。

结婚3年,怀孕2次,每次都在孕3个月自然流产。

被医院诊断为“习惯性流产”。

遵医嘱口服黄体酮与中成药(药名不详),现又怀孕3个月。

自前日午后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腰酸,腹微痛,口干,心烦热,妇科检查系先兆流产。

患者担心黄体酮等保胎药物的毒副作用,选择中医调治。

诊见颧红,舌赤少苔,脉弦细数无力。

证属阴虚血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不宁,热邪迫血妄行,胎元受损,宜用滋阴清热,止血安胎之法。

药用:生地、熟地各15 g,黄芩、黄柏各15 g,白芍20 g,山药40 g,续断20 g,甘草、菟丝子各15 g,寄生20 g,阿胶(烊化)、旱莲草各15 g.服药3剂血止,腰酸未减。

按上方继服6剂,诸症痊愈。

于2010年10月顺产一男婴。

妊娠后阴血聚于胞宫以养育胎儿,不应有出血。

若是激经,不治自愈;若胎漏、胎动不安,辨证治之尚可;若胎坠难留、小产、死胎,皆应及早清宫,以保母体。

不能见血止血,罔用汤药[3]。

临证所见胎动不安,大致有两种:一是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所致;二是阴虚血热、损伤冲任所致。

浅析金匮肾气丸

浅析金匮肾气丸
各 3两 , 枝 、 桂 附子各 1 。纵观 全方 , 两 以小剂 温 阳药 置于 十倍 之滋 阴剂 之 中, 似 坎 卦一 阳爻 藏 于 两 阴爻 之 中 , 象 于火 涵 恰 取 水 中 , 而不露 。又 以 山药 厚 其 土 以 藏 之 , 藏 山茱 萸 敛 其 气 以秘 之, 泽泻 、 丹皮 、 茯苓 引亢 火 以 归 之 。如此 则 肾复 其 封蛰 之职 , 水 中之火 , 不亢不衰 , 缓缓 蒸 腾 , 温养 五 脏六 腑 , 四肢百 骸 , 成水 火 既济之象 。
过半 矣。
【 关键词】 匮肾气丸 ; 金 周易; 八卦; 象数 【 中图分类号1 2 R2 【 文献标识码l B 【 文章编号】06—15 (00 0 — 12 0 10 99 2 1 )1 0 5 — 1
22 奉 少 阳生 气 , 水火 之 职 山茱 萸 、 . 司 山药在 方 中 皆用 4
之 体 , 阳之用 。 山茱 萸 酸 、 少 山药 味 甘 , 者合 用 , 二 酸甘 化 阴 , 以 养厥 阴之 体 。山药还 能益 中洲 , 其升 降 之职 , 复 以防土 壅 术郁 。 而山茱萸 张锡 纯谓之 “ 能收 敛元 气 , 振作 精神 , 固涩 滑脱 …… 收 敛 之 中兼 具调 畅之性 ” 与少 阳之 性相 合 , , 用之 能大 补肝 中生 阳 之 气 , 少 阳 之 用 。少 阳 之 气 , 春 始 动 , 以助 至 阳气 动 则 冻 解 水 释 , 化气 腾 , 阴 肾水 之 上 济 于 心 , 赖此 气 之 吸 引 ( 梦 瑶 《 亦 何 医 碥 》 :肾 水上 升 , 云 “ 由肝 木之 吸引 , 道 左 旋 而 上于 天也 。 ) 地 ”。 万 物得此 之力 而振生 机 , 腑 十二 经之 气 化得 此始 能 调 畅而不 脏 病 。周学 海《 医随笔 》 :凡脏 腑十 二经 之气 化 , 读 谓 “ 皆必籍 肝胆 之 气化 以鼓舞 之 , 能调 畅而 不病 。 皆 言此 也 。肾将水 火 之用 始 ” 附于肝胆 , 少 阳疏 泄 气化 之职 , 运 敷 和之 德 。故 奉 此 少 阳 借 而 生气 , 可司水 火之职 。 23 水升 火降 , . 坎离既 济人体 肾气左 旋上升 , 由肝 而至 心。 阳气上 升 至 心 而 盛 , 阳盛 即是 火 。离 卦 属 火 应 心 。 而盛 极必 衰 , 已必 降 。“ 升 心火 下 降 , 由肺 金之 敛 折 , 道 右旋 而 人 于地 天 也 ” 何梦瑶 《 碥 》 。方 中丹 皮、 苓 、 泻 之 属 皆取 火 数 ( ( 医 ) 茯 泽 3 两 ) 旨在 肃肺 降火 。丹 皮 味 辛 气寒 , 金 昧 以散 心肝 之 郁 热 , , 得 以免木火 刑金 之虞 , 以助 金气 之 降 ; 禀水 寒之 气 而 人 肾 , 导 又 善 心火下交 于 肾 ; 泽泻 能 使 在上 之 水 , 倾泻 而下 , 谓 “ 气 下 为 是 天 雨” 。肺为 水之 上 源 , 水 即 是泻 肺 , 肺则 火 自降 。故 《 品 泻 泻 药 化义》 谓其 能“ 清润 肺气 , 通调 水道 , 输 膀胱 … …” 下 。茯苓 善渗 土 中湿 热 , 生 金 , 土 土清 则 金 肃 。 张锡 纯 云 本 药 “ 为 渗 利之 虽 品 , 能培土 生金 , 益于脾 胃及肺 。 即言 此也 。又 “ 实 有 ” 善敛 心气

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

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
识上的误区,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细节,以期为肾气丸的配伍研究及临床应用提
供参考,
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同名异方;同方异名
金匮肾气丸作为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经典方
剂,配伍严谨,疗效确切。后世对其多有发挥,将其广
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作为非处方药的中成药金匮肾
1. 3
第 19 卷
第2期
济生肾气丸的来源与功效
TCMJ,
Vol. 19,
No. 2,
Apr 2020
济生肾气丸原名为
“加味肾气丸”,源于宋代医家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
[5]
·19·
20g,牛膝 40g,车前子 40g。济生肾气丸有中成药销
售。明代张介宾曰:
“地黄、山药、牡丹皮,以养阴中之
水肿》而得名。书中载本方 由“熟地半两,炒山药一
《药典》
(2015 年
版) 药物组成为: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
[4]
60g,山药 80g,茯苓 120g,泽泻 60g,肉桂 20g,附子(制)
其右者。”其功效在于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
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
利、痰饮咳喘等。以上三方药物对比见表 1。
表 1 金匮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三者药物组成比较
名称
来源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金匮肾气丸
《药典》
(1963 年版)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
药物组成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薯蓣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老中医:补肾阳的经典方的金匮肾气丸

老中医:补肾阳的经典方的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使用历史】2200余年。

【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典型征象】肥胖,怕冷,夜尿多。

【禁忌人群】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金匮肾气丸别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主要是为了治疗肾阴阳两虚、偏肾阳虚者。

张仲景创建金匮肾气丸以后,很多补肾名方都受其影响,比如六味地黄丸就脱胎于金匮肾气丸,明代张景岳的右归丸和右归饮也受此影响。

金匮肾气丸能够温补肾阳,一直以来多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哮喘、咳嗽、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补肾不是壮阳金匮肾气丸经常被人滥用,首先是因为“肾阳虚”这个词被人滥用了,因为很多人将“肾虚”和性功能障碍画上了等号,只要觉得性生活不和谐了,就会求助于肾气丸。

他们往往认为肾脏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最主要器官,肾虚就会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肾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如人的精神、骨骼、头发、牙齿等的病理变化都可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其范围较西医要广。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

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阳痿早泄,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泻等;而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遗精、早泄,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

在治疗和自我调养保健时必须对症进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补。

肾就是壮阳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

金匮肾气丸作为补肾阳的一个经典方,最适合治疗因为衰老肾阳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怕冷、行动迟缓、体态臃肿、尿频等症。

金匮肾气丸配方剂量克数

金匮肾气丸配方剂量克数

金匮肾气丸配方剂量克数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状。

在使用金匮肾气丸时,合理的剂量和克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和建议的剂量克数。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
•巴戟天:具有补肾壮阳、滋补肝肾的功效。

•山药:有益气健脾、补肾益精的作用。

•仙茅:具有补肾壮腰、益精气的效果。

•肉苁蓉:有温肾固精、壮阳补气的功效。

•熟地黄:具有滋阴养血、补肾益精的作用。

综合这些成分,金匮肾气丸具有滋补肾阳、益精气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症状。

金匮肾气丸的建议剂量克数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金匮肾气丸的剂量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建议的剂量克数为:
•成人: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

•儿童:年龄越小,剂量越少,一般为成人剂量的一半或更少。

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2.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药物并就医。

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4.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总之,金匮肾气丸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剂量,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日常生活习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组成和剂量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组成和剂量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组成和剂量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古代中医经典名方,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

它的配方组成和剂量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配方组成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配方包括:
1.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的作用,常见于滋补肾阳、治疗肾
虚的方剂中。

2.山药:有益气健脾、补肺益阴的功效,常用于调理脾胃、改善脾虚
所致的症状。

3.牡蛎:具有滋补肝肾、安神止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引发的神
经功能失调等问题。

4.层楼:有温肾固精、强健阳气的功效,可帮助提高肾功能、增强体
质。

5.熟地鸡子黄:滋补精血、养肝益肾,适用于肾阴不足、肝肾亏虚的
症状。

6.桂枝、茯苓等辅助药物。

剂量
金匮肾气丸的剂量一般为每次服用9g,每日3次。

具体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病情较重或较轻、体质强弱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医生建议的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金匮肾气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配方组成和剂量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总结,具有一定疗效。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剂量,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金匮肾气丸引火归元

金匮肾气丸引火归元

金匮肾气丸引火归元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以其具有温补肾阳、固肾气、益阴水的功效而闻名。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胆主火,肾和燥则胆火内生,故金匮肾气丸所以称为“引火归元”。

在肾气不足使得肾阳不振,水道不利而形成水液内聚、排泄困难的症状时,金匮肾气丸就起到了引火归元的作用。

成分与功效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右旋三尖杉酯、砂仁、茯苓、补骨脂等药材。

这些药材在配伍中具有温阳补肾、固肾气、益阴液的功效,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肾脏功能,增加尿量,促进身体废物的排泄,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适用症状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虚、膀胱燥热、水液内停的症状。

具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色黄浓、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尤其适用于慢性肾炎、慢性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金匮肾气丸的常规用法是每次3-5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也可以根据医师具体处方作出调整。

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期间应忌辛辣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

注意事项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期间,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腹泻、胃部不适等不良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患有肝肾功能不全、慢性消化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金匮肾气丸前应向医师咨询。

金匮肾气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在调理肾气、补肾阳、引火归元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合理使用金匮肾气丸,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病情,但仍需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用药的注意事项。

通过深入了解金匮肾气丸的成分、功效、适用症状、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种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和用药原则,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拼音名:Jinkui Shenqi Wan英文名:书页号:Z20-191 标准编号:WS3—B—3892—98批准文号:【处方】地黄108g 山药 54g 山茱萸(酒炙)54g 茯苓36g 牡丹皮36g 泽泻 36g桂枝27g 附子(炙)27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酸、微甘、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5g(20~25粒),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忌房欲、气恼。

忌食生冷食物。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6g【贮藏】密封。

编辑本段鉴别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醚15ml,浸泡12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编辑本段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六味地黄系列浓缩中成药,取方于传统经典名方,疗效显著,广为流传。

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科研人员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制成全提取六味地黄系列浓缩丸,既保持原方所有功能、疗效,又使单服剂量减至8粒,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是中成药提高科技含量,方便患者的换代产品。

金匮肾气丸处方源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及阳痿等症,并具有降糖降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脾肾阳虚痰饮。

金匮肾气丸服用方法

金匮肾气丸服用方法

金匮肾气丸服用方法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具有补肾益精、固精止遗、益气固本
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遗精、阳痿、早泄、腰膝酸软、虚
劳乏力等症状。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金匮肾气丸的服
用方法。

首先,关于金匮肾气丸的服用剂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
服4-6丸,一日3次。

对于儿童,剂量会相应减少,具体剂量应遵
医嘱。

其次,金匮肾气丸的服用时间。

最佳的服用时间是在饭后30分
钟内,或者在饭前1小时内服用。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的
吸收效果。

接着,金匮肾气丸的服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金匮肾气丸是口
服的,可以用温水送服。

如果服用时感觉药物味道较重,可以用温
开水送服。

另外,为了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最好在饭后服用。

此外,金匮肾气丸的服用禁忌。

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慎用。

另外,对金匮肾气丸中任何成分过敏的人也不宜使用。

在服用金匮
肾气丸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最后,金匮肾气丸的注意事项。

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期间,应遵
医嘱,避免过量或者过频的服用。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
使用并就医。

另外,金匮肾气丸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综上所述,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对于肾虚所致的症状有一
定的疗效。

在使用金匮肾气丸时,应该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方法
进行服用,同时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匮肾气丸有三妙

金匮肾气丸有三妙

金匮肾气丸有三妙
金匮肾气丸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肾为水火之脏,有调和阴阳之功,阳动则气化,阴静则精生,阴阳协调以化生肾气。

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
阴阳互根肾为先天之本,是水火同居之脏,肾中阴阳互相制约,互为依附,互相转化。

阴没有阳不能化,同样,阳没有阴不能长。

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由于肾中阴阳相互维系,因此在补阳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从而使阳气温温而生,如此便可使阴阳相合,少火生气,阳也不会暴生而成壮火以食气而生后患。

五脏同调肾藏精气,它所藏的精气乃肾之精气,但它要不断依靠后天脾胃来补养,五脏之精有余则下藏于肾,从而使肾中精气保持旺盛。

反之,五脏精气不足,则必然消耗肾精,造成肾精亏损,所谓“久病及肾”。

因此肾兼有储藏精气和调节精气的作用。

金匮肾气丸用药除了补肾之外,同时补充了脾、肺、肝、心之精气,有五脏同调之意。

方中生地补肝肾之阴,山萸肉补心、肝之气,山药补气养阴、涩精,补中兼涩,补脾肺肾之精气,具有收摄阴阳,以成冲和之气的功能;丹皮清热泻火,茯苓甘淡利水,泽泻淡渗利水,分消三焦之邪水;妙在用少量附子、肉桂,温五脏之阳,宣通十二经,纳五脏之气归于肾,化阴精为肾气,再布于周身,而成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

补泻结合在金匮肾气丸中有四组药对,即熟地与泽泻、山萸与丹皮、山药与茯苓、肉桂与附子。

前三组是有补有泻,其中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泻足三阳经;最后一组全属温补的。

由此可见,金匮肾气丸是一张阴阳同治,五脏同调,补泻结合,有凉有温,有涩有清的平补之方,符合肾的生理病理特点,可使阴阳协调,邪去正安,疾病康复。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和用量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和用量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和用量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
怕冷、尿频、耳聋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和用量对于治疗肾阳虚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组成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药物组成包括:
1.肉苁蓉:补肾益精,温阳补气,用于治疗肾阳虚导致的腰膝酸软、
畏寒怕冷等症状。

2.杜仲:补肾强腰,固精止遗,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尿频、
耳聋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3.巴戟天:滋阴补肾,温阳固精,可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畏寒怕冷、
耳聋等症状。

4.山药:补脾益肺,补肾固精,有助于调理肾阳虚引起的症状。

除了以上主要药物外,金匮肾气丸还包含其他辅助药物,配伍合理,药性互补,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用量
金匮肾气丸的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次服用9克左右,一天3次,可以口服或者用开水冲服。

在服用期间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

总之,金匮肾气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具有补肾益阳、温阳固精的作用,对于
治疗肾阳虚引起的多种症状具有独特疗效。

在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者长期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药方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药方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药方
金匮肾气丸,是一味古代名方,以益气健脾、温肾固元为主的中药。

其药方的
具体组成如下:
组成
1.熟地:熟地为补充脾肾阴虚的主要药材,具有滋阴养血、益肾固精
的功效。

2.山药:山药能够补充脾肾阳虚,益气健脾、固精止泻。

3.牡蛎:牡蛎有温肾固精、平肝安神的作用,对于肾气不足引起的头
晕耳鸣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4.茯苓:茯苓清心安神、利水渗湿,有调和气血、益肺补肾的作用。

5.泽泻:泽泻利水通淋、温中健脾,能够增加体内的津液,有助于肾
气的调理。

6.炙甘草:炙甘草具有和胃健脾、调和诸药的作用,可以增强金匮肾
气丸的药效。

7.附子:附子有温暖祛寒、祛湿通络的功效,能够强壮腰膝肾脉,配
合其他药材发挥最佳效果。

适应症
金匮肾气丸主要适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气短乏力、脉沉
无力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金匮肾气丸常用于肾阳亏虚、肾阴不足等病症的治疗。

用法用量
将药方中的药材按比例配制成丸剂,每日分2次口服,每次服用6-9克,以温
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消化不良、风湿病等疾病者慎用金匮肾气丸。

2.在服用金匮肾气丸期间,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

3.儿童、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

综上所述,金匮肾气丸的组成药方包括熟地、山药、牡蛎、茯苓、泽泻、炙甘草和附子等药材,适用于一些肾气不足引起的症状。

在使用金匮肾气丸时,需注意用法用量及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使用,方可发挥最佳疗效。

综合比较: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之欧阳术创编

综合比较: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之欧阳术创编

金匮肾气丸的新用处◆江西省南昌市洪都西医院主任医师王豪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

此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

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

临时以来,金匮肾气丸次要用于医治因肾阳缺乏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近年来,经临床理论与研讨证明,金匮肾气丸还具有抗衰老、加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作用。

那么,金匮肾气丸有哪些新用处呢?◆可医治慢性腰腿痛: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慢性腰腿痛,施治6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52例,奏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

服用此药的办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2周为一个疗程。

◆可医治前列腺增生:西医以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的范围。

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所致。

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前列腺增生,施治35例,治愈27例,奏效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

服用此药的办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1~3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失掉缓解或治愈。

◆可医治老年性阴道炎:该病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其卵巢功用减退,雌激素程度降低,阴道壁萎缩,使阴道部分的抵抗力下降,招致细菌入侵所惹起的阴道炎症。

有人采用金匮肾气丸医治此症,施治45例,恶化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服用此药的办法是:每次服18克,每日服3次,7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3个疗程后即可使病情失掉缓解或治愈。

◆可医治老年性尿失禁: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老年性尿失禁,施治36例,经服药3~5个疗程后,治愈28例,奏效7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

服用此药的办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普通用药一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失掉分明恶化。

◆可医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医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施治42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治愈35例,奏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

补肾第一千古名方

补肾第一千古名方

补肾第一千古名方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认为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主管生殖、生长发育、内分泌等多个重要功能。

肾虚是中医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脱发早白、耳鸣耳聋、遗尿滑精等症状。

为了强壮肾脏,保持身体的健康,中医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补肾的经典名方。

当归四物汤当归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绝佳方剂,同时也是很好的补肾药方。

当归四物汤由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组成,具有滋阴补血、活血调经的功效。

适用于气血不足、经血不调等症状。

可在药店购买或中药房调制。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明代张景岳所创的著名补肾方剂,主要成分有熟地、山药、牡蛎、枸杞子、山茱萸、杜仲等。

六味地黄丸具有补肾益精、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它可增强肾脏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为中医名医张仲景所创,是一种治疗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经典方剂。

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干地黄、茯苓等。

金匮肾气丸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增强肾脏功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肾宝片肾宝片是现代中成药中的一种经典配方,采用了阿胶、鹿茸、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

肾宝片有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肾宝片口服方便,服用方便,是现代人补肾滋阳的良药。

补肾要点除了药物的补肾外,平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膳食:多摄入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黑豆、核桃、桑葚、鸡蛋等。

2.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肾脏功能,但也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3.谨慎用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对肾脏造成伤害,需谨慎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综上所述,补肾方剂在中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可以有效调理肾脏功能,维护身体健康。

但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应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最佳补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传统名方之金匮肾气丸
中医传统名方之金匮肾气丸
70、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

方剂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与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配伍组成。

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分析如下:
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

为进一步治疗肾阳虚水肿,本药还配伍了牛膝、车前子以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引血下行,治疗水肿涨满、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肾阳虚水肿症状。

十种药物精当配伍,使其具有温补下元,壮肾益阳,化气利水,消肿止渴,引火归源的功效。

金匮肾气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病症,如腰膝酸冷、咳嗽、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肾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所表现的腰痛腿软、身体怕冷,小腹拘急、小便清长、舌淡体胖、脉细无力等症。

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金匮肾气丸作用还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

1、可治疗慢性腰腿痛: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腰腿痛,施
治61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治愈52例,见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3次,3周为一个疗程。

2、可治疗前列腺增生: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的范畴。

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所致。

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施治35例,治愈27例,见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3、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该病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其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使阴道局部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入侵所引起的阴道炎症。

有人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此症,施治4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每日服3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3个疗程后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4、可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施治36例,经服药3~5个疗程后,治愈28例,见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8克,早、中、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5、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施治42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治愈35例,见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服9克,
每日服3次,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见效。

6、可治疗不孕症: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女性不孕症,施治27例,经用药3个月后,有12例妊娠,其余15例患者的血清催乳激素水平也降至正常。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两次。

7、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病史在半年以上,且反复发作的肾阳亏虚型口腔溃疡,施治60例,经用药5日后,所有患者均得到痊愈。

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18克,每日服3次。

日本医学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服用此药,不仅可提高老年人的自身免疫能力,还可改善因衰老引起的视力减退症状。

一般建议半年为一个疗程。

注意:金匮肾气丸作为温补肾阳的药物,服用时应在饭前后相隔一小时左右,服用疗程一般为一个月。

汤头歌诀之——金匮肾气丸(治肾祖方)
主治:颈肩腰腿疼,祖传秘方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头疼、失眠!采用野生地道中药材:调理脏腑气血,平衡人体阴阳!平衡推拿经络:探求生命奥秘,揭示人体科学!
歌诀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怀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
钱氏六味去附桂,专治阴虚火有余
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
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
组成:干地黄八两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日2次,每服9g。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虚损。

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胖,脉虚弱等。

方析:肾阳不足为本方主证。

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少加桂、附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重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共为君药。

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为臣药。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泻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为佐药。

诸药相合,不燥不腻,振奋肾阳,气化复常,诸症自愈。

附方
(1)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即本方加车前子、牛膝而成。

功用: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即本方减桂、附。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小儿先天阴虚,及男妇肾阴不足,腰酸足软,自汗盗汗,咳嗽发热,耳鸣咽干,以及失血、失声等症。

(3)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麦冬而成。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若去麦冬,名“都气丸”,治肺虚劳嗽,甚至喘不得卧。

(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症。

(5)杞菊地黄丸(《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功用:滋养肝肾。

主治: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症。

(6)归芍地黄丸(《症冈脉治》)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而成。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相火内动,头眩耳鸣,午后潮热,或两胁攻痛,手足心热等。

(7)参麦地黄丸(验方)即六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而成。

功用:滋补肾阴,益气补肺。

主治:肺肾两亏,咳嗽气喘,内热口燥等。

按:金匮肾气丸与济生肾气丸均俱温补肾阳作用,但后者加用车前子、牛膝,其利水消肿作用增强,多用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乙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减附、桂而成,为治疗肝肾阴虚祖方。

以下六方均由此方加减而来,均俱滋补肾阴作用。

其中
①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
②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适用于肾虚喘逆;
③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
④杞菊地黄丸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之证;
⑤归芍地黄丸偏于滋肾阴,养肝血,适用于头眩耳鸣,两胁攻痛之证;
⑥参麦地黄丸偏于滋补肾阴,益气补肺,适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之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