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穴位介绍

合集下载

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

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

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一、引言神阙,也被称为重要的穴位之一,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

神阙位于人体背部,具有重要的功能主治作用。

本文将介绍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

二、神阙的正确位置神阙穴位位于人体背部,具体的位置为: - 位于背部正中线上; - 第7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 - 脊柱两旁的两条肌肉之间。

三、神阙的功能主治神阙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舒缓疲劳神阙的刺激可以有效地缓解人体疲劳,改善身体状况。

对于长时间工作或运动后的人群来说,刺激神阙可以帮助身体放松,恢复精力。

2. 缓解背部疼痛神阙穴位的刺激对于背部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于因长时间坐姿、劳动等引起的背部疼痛,可以通过按摩神阙来减轻疼痛感。

3. 改善睡眠质量神阙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的松弛和睡眠,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人来说,按摩神阙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 缓解压力神阙的刺激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对于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的人来说,按摩神阙可以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感。

5. 增强免疫力神阙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对于经常感冒、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说,刺激神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刺激神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确保找准位置。

按摩神阙时,需要准确找到神阙的位置,避免误刺激其他穴位。

2.运用适当的力度。

按摩神阙时,需要运用适当的力度,过重或过轻的刺激都可能产生不良效果。

3.注意卫生。

进行神阙按摩前,需要清洁双手,确保按摩过程的卫生。

4.避免长时间按摩。

神阙按摩一般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对穴位产生过度刺激。

5.对于身体不适者慎用。

某些身体状况不适合按摩神阙,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应慎重选择是否进行神阙按摩。

五、结论神阙位于人体背部,具有舒缓疲劳、缓解背部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等功能主治作用。

在进行神阙按摩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在现代生活中,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排毒和代谢功能,对保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穴位养生的方法,帮助增强肝功能,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

穴位一:太冲穴(位于足背外侧)太冲穴是身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对肝脏的调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按摩太冲穴,以平缓的方式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10-1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肝脏压力。

穴位二:行间穴(位于双手之间)行间穴是位于手背中间,两手相对应的穴位。

我们可以在闲暇时或工作休息时,使用双手互相按摩行间穴,每次5-10分钟,有助于调节肝功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穴位三:太白穴(位于足背外侧)太白穴也是一个重要的肝经穴位,经常按摩太白穴有助于增强肝功能。

可以使用中指或拇指轻轻按摩太白穴,每次约10分钟,可以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改善肝脏功能。

穴位四: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后方)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后方,是一个常用的调养肝脏的穴位。

可以在早晨起床后或工作时,使用拇指按摩内关穴,每次15-20分钟。

内关穴的按摩可以促进体内能量的流通,帮助肝脏排毒和调节功能。

穴位五:太谷穴(位于足背部)太谷穴是肝经的要穴之一,按摩太谷穴可以促进肝脏的健康。

可以使用大拇指按摩太谷穴,每次持续按摩10-15分钟,可以缓解肝脏不适症状,增强肝脏功能。

穴位六:太冲穴(位于足心)太冲穴是位于足心的反射区穴位,经常按摩该穴位可以改善肝脏功能。

可以使用拇指或按摩工具在太冲穴处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有助于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提高肝脏功能。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以有效地养护肝脏,增强肝功能。

在使用穴位按摩时,需要保持适量的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此外,不仅仅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增强肝功能,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对肝脏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增强肝功能。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经外奇穴,又称奇经八脉,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除经脉外的另外八条通道,分布全身各个部位。

这些经外奇穴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起到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1. 风池(GB20)风池穴位于头部,位于头颈交界处的后方,是治疗头痛、颈项疼痛、眩晕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疏通经络、舒筋活络,改善头部不适症状,具有镇痛、镇静的作用。

2. 肩井(GB21)肩井穴位于颈背交界处的前方,是治疗肩颈疼痛、肩周炎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按摩肩井穴可以舒经活络、消除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有利于保持颈肩部的灵活性。

3. 欠哺(ST13)欠哺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穴位。

按摩欠哺穴可以调节胃气、促进消化,缓解胃胀、胃痛等症状,对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腹结(SP15)腹结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是治疗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按摩腹结穴可以调畅脏腑气机、舒筋活络,有利于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功能。

5. 膺窗(LU7)膺窗穴位于前臂部,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穴位。

按摩膺窗穴可以清热解表、疏散肺气,有助于缓解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6. 足三里(ST3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是治疗脾胃虚弱、精神疲乏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温中健脾、润肠通便,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

7. 中脘(CV12)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穴位。

按摩中脘穴可以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有助于缓解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胃肠功能。

8. 关元(CV4)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是调节生殖系统功能的重要穴位。

按摩关元穴可以益肾壮阳、调和气血,有助于改善男性前列腺炎、女性月经不调等问题,提高生育能力。

综上所述,经外奇穴在中医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通过调节气血、通经络、舒筋活络等途径,促进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五腧穴、原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下合穴

五腧穴、原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下合穴

五腧穴、原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络
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下合穴
以下是对经络和穴位的介绍:
1.井穴:手太阴肺经(属金)的五腧穴之一,位于手掌中心。

2.荥穴:手阳明大肠经(属金)的原穴之一,位于手臂内侧。

3.合谷:手厥阴心包经(属火)的俞穴之一,位于手腕处。

4.___:手少阳三焦经(属火)的背俞穴之一,位于肩胛
骨上缘。

5.少海:手少阴心经(属火)的络穴之一,位于手心。

6.小肠俞:手太阳小肠经(属火)的八脉交会穴之一,位
于肩胛骨外侧。

7.大肠俞:足阳明胃经(属土)的八会穴之一,位于肩胛骨内侧。

8.肝俞:足厥阴肝经(属木)的下合穴之一,位于腰部。

9.脾俞:足太阴脾经(属土)的五腧穴之一,位于腹部。

10.肾俞:足少阴肾经(属水)的原穴之一,位于腰部。

11.膀胱俞:足太阳膀胱经(属水)的郄穴之一,位于腰部。

12.至阴足通:足少阴肾经(属水)的背俞穴之一,位于足底。

这些穴位在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经典里的涌泉穴介绍

中医经典里的涌泉穴介绍

涌泉穴,又称为足三里穴,是中医经典中重要的穴位之一。

下面是涌泉穴的介绍:
名称:涌泉穴
拼音:Yǒng Quán Xué
英文名:Kidney 1(KID 1)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当足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的凹陷处。

特点:涌泉穴是人体十二经脉中肾经的起始穴位,也是肾经的原始之源。

它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滋养作用,被视为人体的"泉源"。

功能:涌泉穴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补益肾气:按摩涌泉穴可以补益肾气,增强肾脏功能,改善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2.温阳固精:刺激涌泉穴可以温阳固精,有助于男性性功能的改善和调理。

3.行气活血: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疲劳,舒缓压力。

4.强健体魄:涌泉穴被认为是强健体魄的关键穴位,通过按摩涌泉穴可以增强体质,提升
免疫力。

使用方法:按摩涌泉穴时,可以用拇指或手掌根部适度用力按压、揉动或旋转涌泉穴约1-2分钟,每天重复数次。

也可以用温水泡脚,加强对涌泉穴的刺激和调理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孕妇、某些疾病患者等,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yxp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yxp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人体十二条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十二个相互联系的主要经络。

经络是传导气血的通道,穴位是经络上的重要部位,也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胆经穴位1.太冲穴:在大拇趾和第二趾的结合处,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2.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距膝盖突约三个手指的位置,可以缓解腹泻、胃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3.太阳穴:在太阳穴上方,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肝经穴位4.太冲穴:同胆经穴位中的太冲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5.阴陵泉穴:在脚背内侧,以第二跖骨和第三跖骨之间为中点,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等问题。

6.太冲穴:同胆经和肝经中的太冲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抑郁等症状。

心经穴位7.少冲穴:在手心靠近拇指的位置,可以缓解失眠、心悸等症状。

8.神门穴:在头部的后中部,上方有颈椎棘突隆起处,可以缓解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9.青灵穴:在手臂内侧,当肘弯屈曲时在尺骨下端骨突处,可以缓解胸闷、气喘、心悸等症状。

脾经穴位10.太阴穴:在脚部内侧,以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为中心,可以缓解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11.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距踝骨上缘三个手指的距离,可以缓解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问题。

12.阴陵泉穴:同肝经中的阴陵泉穴,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等问题。

以上是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通过按摩和针灸等方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缓解人体的疾病和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的按摩和针灸需要由具有中医资格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

补气血的穴位贴敷方法

补气血的穴位贴敷方法

补气血的穴位贴敷方法穴位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补气血的穴位贴敷方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以及贴敷方法。

1.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经上,距离脐中1.5寸。

补中补气血的效果显著,适用于气虚血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贴敷方法:用温热的贴膜或贴剂,粘贴在中脘穴处即可,每次贴敷30分钟左右。

2. 血海穴:血海穴位于足三里穴下方,距离胫骨前缘3寸。

补益气血、滋养脏腑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

贴敷方法:用温热的艾叶、灸条或贴剂,粘贴在血海穴处,每次贴敷30分钟左右。

3. 四白穴:四白穴位于手太阳经上,掌心与小指尖连线的中点。

具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气不足、失眠等症状。

贴敷方法:用艾叶、灸条或贴剂,粘贴在四白穴处,每次贴敷30分钟左右。

4.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中点。

有温中补气、益肾固精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弱、腰腿酸软等症状。

贴敷方法:用温热的贴膜或贴剂,粘贴在关元穴处即可,每次贴敷30分钟左右。

5.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胃经上,距离胫骨前缘3寸。

有益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贴敷方法:用温热的贴膜或贴剂,粘贴在足三里穴处,每次贴敷30分钟左右。

补气血的穴位贴敷方法可以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调理方式,但在贴敷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适宜:贴敷时使用温热的贴膜或贴剂,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伤害。

2. 皮肤清洁:在贴敷前,应将贴敷部位的皮肤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贴敷效果。

3. 贴敷时间:每次贴敷的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左右,避免时间过长导致肌肤不适。

4. 穴位选择: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贴敷的穴位,可以咨询中医师或按摩师进行指导。

总之,补气血的穴位贴敷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调理方式,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促进健康。

在贴敷时需要注意温度适宜、皮肤清洁、贴敷时间以及穴位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商阳穴_精品文档

商阳穴_精品文档

商阳穴商阳穴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穴位,也被称为太阳穴。

它位于头部的太阳穴部位,是人体经络的一部分。

商阳穴是一个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穴位,因此研究和了解商阳穴的功能和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阳穴的位置、功能及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一、商阳穴的位置商阳穴位于头部的太阳穴部位,具体的位置在太阳穴的后上方,自眼眶外上方窝的中点上。

在中医学中,商阳穴是维系五脏六腑之间的关键穴位。

二、商阳穴的功能商阳穴是头部经络的重要节点之一,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头痛:商阳穴是治疗头痛的关键穴位之一。

按摩商阳穴可以缓解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症状,通过调整气血循环,舒展经络,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

2. 改善眼睛问题:商阳穴位于太阳穴部位,与眼睛密切相关。

按摩商阳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眼睛干涩等问题。

3. 调节神经系统:商阳穴位于头部的经络中,通过按摩商阳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4. 促进血液循环:商阳穴是经络的交汇点之一,通过按摩商阳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流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商阳穴的应用在中医治疗中,商阳穴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头痛:头痛是很常见的症状,按摩商阳穴可以改善头痛的症状,特别是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2. 眼疾:对于眼疲劳、眼睛干涩等眼部问题,按摩商阳穴可以缓解症状,舒缓眼部不适。

3. 神经衰弱:中医认为神经衰弱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按摩商阳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4. 高血压:商阳穴位于头部,通过按摩商阳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消化问题:商阳穴与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关,按摩商阳穴可以改善消化问题,如胃胀、脾虚等症状。

四、如何按摩商阳穴按摩商阳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找到商阳穴的位置,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周围的肌肉,做好准备。

人体13个穴位详细介绍及功效(附图)

人体13个穴位详细介绍及功效(附图)

穴位1、太阳穴【定位】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

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容易破坏人的平衡机能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2、风池穴【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3、肩井穴【定位】在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4、曲池穴【定位】在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

②热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疼痛。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症。

5、内关穴【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6、合谷穴【定位】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方法。

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定位】: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

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

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外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艾灸疗法】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

鸡体常用穴位介绍

鸡体常用穴位介绍

鸡体常用穴位介绍
1. 风池穴(Fēng Chí Xué)
- 位置:颈项部,两侧脊椎旁开2指宽的凹陷处。

- 功效:可以缓解颈项部疼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2. 肩井穴(Jiān Jǐng Xué)
- 位置:鸡胸骨和肩胛骨的交接处,在鸡壳上缓慢向后移动到
鸡翅膀处的凹陷处。

- 功效:可以缓解肩部疼痛、肩周炎等症状。

3. 脾俞穴(Pí Yú Xué)
- 位置:在鸡腰部,即鸡脖子和尾巴之间的中间位置。

- 功效: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强体力、改善食欲。

4. 肾俞穴(Shèn Yú Xué)
- 位置:在鸡尾巴附近的脊椎两侧,寻找到两个鸡尾巴骨之间
的凹陷处。

- 功效:可以提升肾脏功能、缓解肾虚引起的腰酸背痛。

5. 腹部穴位(Fù Bù Xué Wèi)
- 位置:位于鸡胸骨下方,胸腹交接的位置,为鸡腹部中央凹陷处。

- 功效: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运转、缓解消化不良和腹胀等问题。

6. 睛明穴(Jīng Míng Xué)
- 位置:位于鸡眼的周围,需准确定位于瞳孔外侧的约1厘米处。

- 功效:可以缓解眼疲劳、眼干涩和提高眼部血液循环。

请注意:以上介绍的鸡体穴位仅供参考和了解,鸡体穴位的使用应慎重。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兽医专业人士。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手册旨在向读者介绍常用的针灸穴位及其作用,以便读者在阅读后能够下载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第一部分:头部穴位1. 神阙穴(D23)作用: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改善精神状态。

2. 梁门穴(D20)作用:能够治疗眼部疾病,如视力模糊、眼疲劳等。

3. 攒竹穴(E2)作用:可减轻鼻塞、流清涕,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4. 颊车穴(E4)作用:有助于缓解牙痛、颌面肌痉挛等口腔问题。

第二部分:上肢穴位1. 太渊穴(P6)作用:是治疗恶心、呕吐以及妊娠反应的常用穴位。

2. 曲池穴(LI11)作用:能够缓解上肢肿痛、关节炎等症状。

3. 侠溪穴(P5)作用:可缓解手指麻木、关节炎等问题。

4. 十宣穴(P10)作用:有助于缓解手肘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第三部分:中部穴位1. 气海穴(CV6)作用:能够调节和增强腹部脏器的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等问题。

2. 缺脾穴(SP6)作用: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腹胀和便秘等症状。

3. 关元穴(CV4)作用:可调理生殖系统,改善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4. 腰眼穴(BL23)作用:能够缓解腰痛、肾虚等腰部问题。

第四部分:下肢穴位1. 三阴交穴(SP6)作用:是常用的调经、养血、利尿的穴位。

2. 飞扬穴(BL58)作用:能够缓解下肢肿胀、疼痛以及跟腱炎等症状。

3. 左眉穴(GB14)作用:有利于缓解头痛、眼疲劳,调整情绪。

4. 丰隆穴(ST40)作用:可改善下肢湿气重、肠胃气滞等问题。

通过阅读上述资料,您可以下载并打印下来,供日常练习和参考之用。

中医针灸穴位与作用简明手册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针灸的原理和应用,以便在适当的情况下自行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针灸疗法。

(未满1500字)。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介绍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介绍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介绍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和五输穴都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穴位。

下面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一、原穴原穴是指人体经络主穴的起始点,也是气血运行的起点。

原穴有12个,分别是太冲、大敦、昆仑、曲泽、商丘、陷谷、解溪、涌泉、足三里、曲池、膀胱俞、大陵。

这些穴位一般位于四肢、躯干的近端,能够调节和平衡整个经脉系统的运行。

二、络穴络穴是指经络上与其他经络相连接的穴位,能够联接不同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

络穴有14个,分别是太白、阳溪、合谷、青灵、支沟、合谷、阳溪、风市、列缺、外充、山间、梁丘、曲泽。

络穴一般位于体表,常用于治疗不同经络的疾病和症状。

三、郄穴郄穴是指人体经络的分支穴位,位于原穴和经俞穴之间,能够调节和平衡经络的气血运行。

郄穴有12个,分别是腰阳关、中渚、承满、咳会、鱼际、肩贞、渊腋、颡子、肺俞、胸注、胆俞、胁俞。

郄穴一般位于躯干和四肢之间,常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和症状。

四、募穴募穴是指人体经络上能够使之通达的穴位,能够调节和平衡气血的运行。

募穴有12个,分别是睛明、微泪、鼻通、颊车、蝦蟆、脚蟾、韧带、关门、胆白、大横、胞际、齿关。

募穴涉及面部、四肢和躯干的不同部位,常用于调节相关区域的气血循环和功能。

五、俞穴俞穴是指人体经络上对应相关脏腑的穴位,能够调节和平衡脏腑的功能。

俞穴有54个,分别是3个胆俞、3个胃俞、3个大肠俞、3个三焦俞、3个小肠俞、3个胆囊俞、3个膀胱俞、3个心俞、3个脾俞、3个肺俞、3个肾俞、3个肾俞、3个肾俞、3个包络俞、3个胆经俞。

俞穴位于体表和躯干部位,可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以调节和治疗相关脏腑的病症。

六、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指主要经脉与其他经脉交会的穴位,能够调节和平衡八脉的运行。

八脉交会穴有8个,分别是合谷、曲池、强间、承浆、承山、任脉、督脉和血海。

这些穴位位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的不同部位,常用于调节和治疗相关脏腑和经络的疾病和症状。

常用的腧穴的定位 注意事项与思考题

常用的腧穴的定位 注意事项与思考题

常用的腧穴的定位注意事项与思考题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而腧穴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腧穴定位以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

一、腧穴的定位1. 太阳穴(定位:太阳穴位于眉弓上方、鬓角稍外方凹陷处)太阳穴是头部重要的腧穴之一,常用于缓解头痛、眩晕等不适。

在进行按摩或针灸时,需要注意太阳穴周围的局部肌肉应放松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 颧骨下颌角穴(定位:位于下颌外侧与颧骨连线的中点)颧骨下颌角穴是治疗面肌痉挛、口眼歪斜等症状的重要穴位,但是其位置较为敏感,需要经过准确的定位才能进行操作。

在进行针灸时,需要注意不要刺伤颧骨或下颌骨。

3. 后脚三里穴(定位:位于脚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凹陷部分)后脚三里穴是常用的腧穴之一,用于改善疲劳、促进睡眠等问题。

但是,在进行按摩或针刺时,需要注意不要刺伤足底筋膜和足背动脉。

二、注意事项1. 针刺腧穴时,要选择专业的医生或针灸师,确保安全。

不要盲目自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2. 清洁工作要做好,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和腧穴周围的清洁。

同时也要确保工具的洁净,防止感染。

3. 在针灸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孕妇和年幼儿童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操作,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三、思考题1. 为什么腧穴定位如此重要?腧穴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带来哪些风险?2. 在进行针灸或按摩治疗时如何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 除了上述提到的常用腧穴,你还了解哪些其他常用的腧穴?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症状?4. 针灸在中医学中起源已久,你对针灸有哪些认识或了解?你认为针灸可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吗?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腧穴的定位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供读者思考。

腧穴的准确定位和操作的安全性对于针灸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小雪养生推拿有哪些重要穴位

小雪养生推拿有哪些重要穴位

小雪养生推拿有哪些重要穴位小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1月22日左右。

在小雪期间,天气逐渐寒冷,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

针对这种气候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推拿来增强体质、保养身体。

下面将介绍小雪养生推拿中的一些重要穴位。

1. 风池穴(Feng Chi Xue)位于头部,即颈后发际与耳垂的中点连线上。

风池穴是治疗头晕、眩晕、颈椎病以及缓解眼疲劳的重要穴位。

使用双手指腹,以揉搓或按压的方式在风池穴上轻轻按摩,能够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舒缓疲劳。

2. 曲池穴(Qu Chi Xue)位于手臂外侧,当拇指与食指合拢时,凹陷处的中点。

曲池穴是治疗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肠道问题的重要穴位。

使用拇指或食指以适度的力度在曲池穴上进行旋转或按压,有助于缓解胃肠道不适。

3. 足三里穴(Zu San Li Xue)位于小腿外侧的膝眼下三寸。

足三里穴是调节脾胃、增强免疫力的重要穴位。

在养生推拿过程中,可以用手指揉搓或按压足三里穴,有助于提高消化功能,增强体力。

4. 太冲穴(Tai Chong Xue)位于足背部第一、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太冲穴是舒缓情绪、促进睡眠的重要穴位。

使用拇指以揉搓或按压的方式在太冲穴上进行刺激,有助于放松情绪、改善失眠问题。

5. 神阙穴(Shen Que Xue)位于脐中央凹陷处。

神阙穴是调理脾胃、舒缓压力的重要穴位。

使用手指以适度的力度按压或揉搓神阙穴,可以缓解脾胃不适、改善情绪。

小结:在小雪养生推拿中,风池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和神阙穴是一些重要的穴位。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促进器官功能的平衡,改善不适症状,增强免疫力及抵抗力。

当然,推拿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摩造成不适。

请在操作前咨询专业的推拿师或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人体穴位演示图》课件

《人体穴位演示图》课件

常见的人体穴位
头部穴位
介绍头部区域的主要穴位,包括它们的名称和 特定的作用。
上肢穴位
探讨位于上肢区域的穴位,如手臂、手腕和手 指的重要穴位。
面部穴位
解释面部区域的穴位,以及它们与面部美容和 放松的关系。
躯干穴位
介绍位于躯干区域的穴位,如背部、腹部和胸 部的主要穴位。
下肢穴位
大腿穴位
描述大腿区域的穴位,以及它们与腿部疾病和康复 的关系。
《人体穴位演示图》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人体穴位的概念、作用以及常见的穴位分布,同时提供了穴 位按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穴位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穴位的概念和作用
1 穴位的定义
解释穴位是什么,它们在人体中的具体位置 和特征。
2 穴位的作用
探讨穴位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它们在中医理 论中的重要性。
脚底穴位
解释脚底区域的关键穴位,包括其在中医理论中的 重要性。
穴位按压方法和注位按压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使用
注意事项
2
手指和辅助工具的指导。
探讨按压穴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对特定人群的注意和避免的错误。
穴位的应用
1
穴位的针灸疗法
介绍中医针灸疗法中使用穴位的原理和
穴位的按摩疗法
2
常见治疗应用。
探讨利用按摩刺激穴位来改善健康状况
和促进身体平衡的方法。
3
穴位的常见疾病治疗
列举一些常见疾病,并提供针对这些疾 病的穴位治疗方法。
结语
1 穴位的重要性
总结穴位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并 强调它们的独特价值。
2 穴位的发展前景
展望穴位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科学研究和 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兔体常用穴位介绍

兔体常用穴位介绍

兔体常用穴位介绍引言穴位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兔体穴位,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和应用穴位疗法。

穴位一:足三里位置:足三里穴位位于兔体前肢,正前肢股骨前股肌肚之中,股骨外侧。

在腓骨和胫骨之间外侧粪管腓乌最肌最后纤维之内侧的凹陷处。

功能:足三里穴位具有温经通脉、补虚壮阳、强筋骨、固五脏、疗疾病等功效。

在兔体编舞中,经常使用足三里穴位来增强兔体身体的功能和抵抗力。

穴位二:合谷位置:合谷穴位位于兔体后肢,跖底部,距第二跖骨背侧止关节点两侧均等的距离位置,合谷穴位背腘湿橇时骨内侧大破骨跟两侧的凹陷处。

功能:合谷穴位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活血、清热解毒、调理兔体气血等功效。

经常按摩合谷穴位有助于缓解兔体关节疼痛、调理消化系统和提高兔体的抗疾能力。

穴位三:曲池位置:曲池穴位位于兔体胸部,肘部外缘的隆起处,前臂肱骨外髁前方肘外侧内翻皮肤的两侧两指宽处。

功能:曲池穴位具有开胸肺、化痰止咳、除风散热的功效。

按摩曲池穴位可以帮助改善兔体的呼吸系统功能。

穴位四:阳陵泉位置:阳陵泉穴位位于兔体后臀部正中,大转子下止动脉血管旁(臂装饰腓甚轨迹区域)。

功能:阳陵泉穴位具有温通经脉、活血散淤、疏肝利湿、祛风通络等作用。

经常按摩阳陵泉穴位可以改善兔体的血液循环和调节兔体的水分代谢。

结论兔体常用穴位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兔体的解剖结构和身体功能,并为兔体的健康保健提供有益的方法。

通过合理应用穴位疗法,我们能够有效地缓解兔体的疼痛,促进其身体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以上是部分常用的兔体穴位介绍,读者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治疗。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选择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以确保兔体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人体主要窍穴介绍

人体主要窍穴介绍

人体主要窍穴介绍人体的穴位是人体上特定的部位,也就是周身经络的节点,而且它们不仅在中医领域作用巨大,而且在现代医学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这些穴位不仅可以被用于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用于促进健康和保健,因此,了解这些穴位的位置、功能和使用方法,可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人体主要窍穴的详细内容,包括每个窍穴的名称、位置、功能和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太渊穴名称:太渊拼音:Tài Yuān位置:在脚背中心突出的骨头凹陷处,距脚跟约3个指宽的位置处。

功能:调节体内的气血,增强体质,降低血压,改善贫血。

使用方法:用拇指加以按压或推拿,按压时间为2-3分钟,每天按摩2-3次。

也可在临睡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后按摩。

2. 涌泉穴名称:涌泉拼音:Yǒng Quán位置:脚底部凹陷处,当足底第二、三趾之间的凸起处。

功能:补肾壮阳,调节生殖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使用方法:用拇指按压或推拿,按揉20-3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长期养生泡脚,每晚泡10-15分钟。

3. 关元穴名称:关元拼音:Guān Yuán位置:在腹部正中线上,离肚脐三个手指宽度处。

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肾功能,提高免疫力。

使用方法:用手掌慢慢地顺时针按摩关元穴,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压时间为2-3分钟。

也可利用按摩器对关元穴进行按摩。

4. 气海穴名称:气海拼音:Qì Hǎi位置:在腹部正中线,当于肚脐下三个手指的宽度处。

功能:调节气血,缓解焦虑、疲劳和头痛等症状。

使用方法:用手指按摩气海穴,每次按压时间为2-3分钟,每天按摩2-3次。

也可以在平时呼吸时,用气海穴来紧缩腹部。

5. 后膝眼穴名称:后膝眼拼音:Hòu Xī Yǎn位置:在膝关节外侧,胫骨头向下约2寸,筋膜上的凹陷处。

功能:调节生理机能,提高抗病能力。

使用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推拿后膝眼穴,按揉时间为2-3分钟,每天按摩2-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督脉
3、水沟 [定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 点处。 [主治] 昏迷、晕厥、癫痫、挫闪腰痛等。
经外穴
1、四神聪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 4穴。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
经外穴
2、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等。
十、手少阳三焦经
1、外关 [定位]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两寸,尺骨 与桡骨之间。 [主治] 肘臂屈伸不利、肘臂疼痛等。
十、手少阳三焦经
3、翳风 [定位]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 凹陷处。 [主治] 耳鸣、耳聋、口眼歪斜,是治疗面瘫 的首选穴。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4、肩井 [定位] 在肩上,前直对乳中,当大椎与肩峰 断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 肩背疼痛,上肢不举,头项强痛。
十三、任脉
5、膻中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 胸闷、咳嗽、气短、心痛、乳少等。
十四、督脉
十四、督脉
1、大椎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颈椎病、感冒、咳嗽、退热。
十四、督脉
2、百会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 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等。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四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手太阴肺经
2、太渊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等。
一、手太阴肺经
3、少商 [定位] 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清热散风,利咽止痛。
二、手阳明大肠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 的中点处。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 斜、无汗、多汗,臂腕疼痛等。
六、手太阳小肠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 [定位] 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中风昏迷,乳汁少,乳痈,头痛,咽 喉肿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
2、后溪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 (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 赤白肉际处。 [主治] 头项强痛,耳鸣耳聋、肩背痛、急性 腰扭伤等。
九、手厥阴心包经
1、内关 [定位]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失眠、眩 晕等。
九、手厥阴心包经
2、劳宫 [定位] 在手掌心,约当第二、三掌骨之间, 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 间处。 [主治] 中暑、中风昏迷,口臭等。
十、手少阳三焦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2、 曲池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肘横纹外侧 端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手臂肿痛,肱骨外上髁炎,半身不遂。
二、手阳明大肠经
4、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 鼻塞,鼻忸,口外面痒,美容等。
三、足阳明胃经
三、足阳明胃经
1、四白 [定位] 在面部,瞳孔之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 迎风流泪、口眼歪斜、近视等。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太冲 [定位] 在足背侧当第1趾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 头痛、眩晕、月经不调、两胁疼痛等。
十三、任脉
十三、任脉
1、关元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本穴为元气所在。 [主治] 小便频数、遗尿、腹泻、阳痿、遗精、 月经不调、不孕。
十三、任脉
经外穴
4、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角之间,向后约1 横指之凹陷处。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
六、手太阳小肠经
3、听宫 [定位]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 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 耳聋、耳鸣等。
七、足太阳膀胱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 [定位]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近视等。
七、足太阳膀胱经
4、委中 [定位]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 肌腱的中间。 [主治] 腰、背、腘部疼痛,下肢不遂等。
三、足阳明胃经
2、地仓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 面瘫、流涎、颊肿等。
三、足阳明胃经
6、天枢 [定位] 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主治] 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等。
三、足阳明胃经
8、足三里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 骨前缘1横指(中指)。 [主治] 胃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下肢疼 痛,是保健要穴,具有强身健体作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概念 是人体脏俯气血输注体表的部位,是 针灸推拿治病的施术点。
二、腧穴的分类 1、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
二脉 ,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2、经外穴:又叫经外奇穴,是指没有归 属于十四经,但有穴名、定位、主治的一 类腧穴。 3、阿是穴:这类穴既无定名,又无定位, 而是以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是指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 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的良性调节作用; 另外,有些穴位还具有相对特异性的作用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骨度折量定位法 3、指寸定位法:是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
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4、简易取法
七、足太阳膀胱经
5、至阴 [定位]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胎位不正,难产等。
八、足少阴肾经
八、足少阴肾经
涌泉 [定位]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 当足底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 前1/3与后2/3交点处。 [主治] 头顶痛,眩晕、失眠、癫狂等。
九、手厥阴心包经
3、足三阳经
(1)足阳明胃经 (2)足少阳胆经 (3)足太阳膀胱经
4、足三阴经
(1)足太阴脾经 (2)足厥阴肝经 (3)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等
三、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经络的作用
1、内属于脏腑、外络肢体 2、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四、足太阴脾经
四、足太阴脾经
1、三阴交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 [主治] 腹胀,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 不利,失眠,下肢痿痹。
五、手少阴心经
五、手少阴心经
神门 [定位]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 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是心痛与不寐的首选穴,可降压。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内属于脏俯、 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是 运行气血的通路。
二、十四经脉的组成
1 、手三阴经:
(1)手太阴肺经 (2)手厥阴心包经 (3)手少阴肾经
2、手三阳经
(1)手阳明大肠经 (2)手少阳三焦经 (3)手太阳小肠经
3、神阙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 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中风虚脱、 四肢厥冷等。
十三、任脉
1、关元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本穴为元气所在。 [主治] 小便频数、遗尿、腹泻、阳痿、遗精、 月经不调、不孕。
十三、任脉
4、中脘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 胃痛、腹胀、呕吐、腹泻、脾胃虚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