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石壕吏》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壕吏》教学实录
阳信县劳店镇中学
1、 读字谜,导入新课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观,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品。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师:请同学们看白板,猜一猜以下字谜各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字谜:
猜字谜(每句各打一字)
1抽水泵-----------------( )
2是土豪却不是地主-------( )
3史上添一笔-------------( )
4村前庄后---------------( )
5苗圃里有,当铺里也有-- ( )
学生思考
师:有谁知道字谜谜底?
生1:石壕吏杜甫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有根有据,不错。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
(出示课题)
2、 朗读诗歌,感悟情感。
师:请大家先看大屏幕,掌握作者杜甫情况。(生自读)
师:名人名家按照“名、时、评、地、作”五方面来记忆。(生记忆)
师:请大家先看大屏幕,听看课文视频动画朗读,谈感受。
生:听看后,学生感知情节,体悟情感。
生读课文。
师:刚才大家看的很认真,老师发现,有几个同学的眼睛里有泪花闪现。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文,听示范朗读,注意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播放朗读音频)
师:听出来刚才示范朗读的感情没有?
生2:凄凉
生3:悲哀
……
师:不错,应该是沉郁、悲愤、凄凉、哀伤的,下面请大家用这样的感情试着自己读一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
2分钟后学生读声渐停
师:有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华?(很多同学举手,师点起一个同学朗读,然后其他同学对其朗读进行评价)
师:诗歌朗读应该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朗读的停顿、节奏,最重要的是要读出感情。下面我们一齐读(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先看大屏幕——屏幕上有几个词语我已经注了音,这些字音大家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读错。请大家在自己的书上标注出来。
ppt1:壕(háo)吏(lì) 邺(yè)逾 (yú) 戍 (shù) 妪 (yù) 役(yì) 炊(chuī)咽(yè)
(学生在课本上标注读音)
师: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读这首诗的时候,请注意字正腔圆,每一个字的字音都要读标准。
(学生齐读)
(朗读首先是读准字音,其实也是一种认字。这里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打在投影上要求学生读几遍拉倒,而是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文中标注,这样学生每读到疑难字时就能看到注音,自然能加深印
象。)
师:大家读得非常标准。大诗人杜甫走进石壕村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述之前,请大家关注几对词语。
ppt2:暮——夜 捉人——征兵、抓丁 怒——苦 且——自 无——有 幽咽——呜咽 独——只
请大家勾画出来。有些词语是诗中成对出现的,直接画个圈儿;有些词语与它配对的,是我补充的,请注在这个词的旁边。
(学生勾画,标注)
3、 浏览诗歌,把握情节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诗歌,看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所讲述的故事。
生4:这首诗讲述了杜甫有一次夜晚在石壕村投宿,遇到差役抓
人,把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妇人抓去服役的故事。
师:对。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生:结合助学案答:公元758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到处兵荒马乱。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师:好,很全面!
4、 对照注解,疏通文意
师:下面请大家对照书下注解,逐字逐句研读,疏通文意,有不懂得的字词句划出来,与同桌讨论,还有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解决。(生自由研读,5分钟后停下)
师:有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吗?
生5:“老翁逾墙走”的“逾”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老翁在墙上走?
生6:不是,逾,是越过的意思,走,是逃跑,这句是说那个老头翻墙逃走了。
师:很对。
生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不理解。
生7:这句是说活着的苟且活着,死了的已经完了
师:还有不懂的字词吗?没有了,那我再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真的弄懂了。
(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说出意思)
5、 发现问题,理解诗意
师:刚才我们弄清楚了字词句的意思,在阅读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生8:那个老头为什么要逃走呢?
生9:因为他怕被抓住了。
生10:“请从吏夜归”,那个老妇人为什么要自己请求去服役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妇人是心甘情愿的跟着差役去的吗?
生11:不是心甘情愿的,她是没有办法了。她要保护他家老头儿。
师:只是保护老头儿一个人吗?
生11(略微思索):还有她的儿媳妇,她怕儿媳妇被抓去了,孙子会饿死。
师: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
生:捉人
师:捉人情景的概括描写的句子?
生1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表现出“吏呼”咆哮如
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师:说得好。还有问题吗?
生12:我有问题,课题叫《石壕吏》,可是诗歌为什么只有两句写石壕吏的?还有,前面说“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可是后面为什么只写了妇啼,而没有写吏呼?
师(竖起大拇指):这个问题太有价值了。是啊,为什么呢?是不是作者文不对题了?
(学生思索,一时间回答不出来)
师:老妇人一家为这场战争付出了什么?
生:二子战死沙场 , 一子苟且偷生 ,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生活极度贫困……
师: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提示:加入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你的文字将更精彩。
师启发:从老妇人的话中,你能不能揣摩出吏的问话?
生13:差役肯定在问:“你家里有男人吗?”然后妇人才回
答“我有三个儿子,都去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师:对,差役问话的预期是怎样的?
生14:吼叫,恶狠狠的
师:对,差役是恶狠狠的喉叫,老妇人是悲悲切切的啼哭,课文虽然没有明着写吏,但从老妇人的话中已经暗写出来了,下面以两人为小组,一个扮演差役,一个扮演老妇人,练习对话。(板书:吏 呼 怒 妇 啼 苦——对比)
(生练习对话)
师:请一对同桌试试看。
生15(狠声):呔,家里有没有男丁啊?
生16(哀哀):“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