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心理与生活 窦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西方文化及思想史,则言必称希腊。 希腊哲学家们的探讨集中于对灵魂本质,各学派观 点各具特色,这包括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柏 拉图为代表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生机论、 古罗马官能心理学思想,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生 理心理学思想。这一时期的心理学思想影响深远,有 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各种心理学概论的原初形态。
另外一个问题:心理学是算命吗?
13
心理疾病就是发疯或变态吗?
发疯或变态具有贬义,属于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使用 方式。所谓发疯往往可能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变态 也不是精神疾病的必然原因或者结果。变态与常态是 相对的。严格来说心理学并不能称某人为疯子,变态 一词也曾经使用。较合适的词汇是障碍(disorder), 因为这意味着心理机能的失调。
2
使用条款二
本文档为云南大学校级通识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教学材料,由课程主讲教师窦刚博士个人网站心理学 进取之路发布在线浏览和可打印两种格式。上述两种 格式均可基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在互联网范围内复制和 引用,请保持文档信息完整性,不得用于各种现实或 虚拟交易活动。文档所含信息仅供学习和参考,作者 不对用于其它目的提供保证和责任。
9
2003年5月30日中午,广州 1、公众与心理学 一名病人逃出医院
10
2008年5月20日,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这 1、公众与心理学 对劫后余生的夫妇在废墟中开始了新生活
11
ψ 公众对心理学的了解是存在偏差的
你对心理学了解多少呢,或做何理解呢? 你所知道的心理学人物有哪些? 你接触过的心理学事物有哪些? 你为什么选修本课程? 实际情况说明,普通公众对心理学的了解仍然存在 偏差。
知识体系-民俗、工艺和艺术
民俗、工艺和艺术理解和解释人人关系、人物关系、 物物关系以及人与物物关系或人物关系的关系。从巴 别塔到空中花园,从紫禁城到纽约的钢铁丛林;从四 轮马车到高速铁路,从凭借兽力到国际空间站;从骨 针石碗到精美陶瓷,从风水堪舆到现代家居;这些具 有丰富内容和复杂表现形式的关系及解释,即为不同 时代不同地域乃至左邻右舍过着不同生活的原因。
3
课程目标
本课程为导论性质课程,为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了解 心理学提供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方面的介绍。 本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内的各种传统 主题;除了介绍概念,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思维方式; 同时,还强调心理学视角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释。
4
课程考核标准
本课程各学习内容考核目标层次 明了:理解并记忆知识,占四分之一强; 联系:呈现知识间逻辑关系以及在规律与实例间建 立联系,占四分之一强; 问题:将知识用于教学实例,占四分之一强; 创造:将知识用于真实问题,占五分之一弱。
31
前科学时代对精神障碍的理解
在18世纪之前的欧洲,精神障碍患者都被称为“疯 人”,属于咎由自取地向魔鬼出卖灵魂的结果。所以 精神障碍患者会被社会所弃,或下狱或在驱魔仪式中 被折磨。而所谓的治疗则是水浸、殴打甚至头骨上钻 洞等使魔鬼脱离人体的手段。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 深化,逐渐有人意识到认识到心灵也会感受疾病,魔 鬼附体说也就慢慢在社会主流观点中消失。
另外一个问题:同性恋是不是有病?
14
心理学家都能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心理学具有广泛而丰富的门类,咨询或治疗只是心 理学工作众多内容和形式中的一个方面。 并非所有心理学家都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为业, 也不是所有心理学家都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心理学家在整个专业队伍中只是 一部分。
另外一个问题:不做咨询,那还有什么可做?
虽然拥有四百万年的历史,但人类的文明史则仅一 万年不到。人类之所以优于其它以本能来适应世界的 动物,就在于人类始终保持着对自身生活世界保持惊 奇和疑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人类不断地创造出对 其所生活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创造出对各种惊奇和疑 惑的理解及解释方式。人类就是凭借着这种不断发展 变化的理解和解释方式获得生活和发展的机会。
7
推荐阅读书目
ψ 选用教材 ψ 弗尔德曼,黄希庭等著:心理学与我们,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8年。 ψ 参考书目 ψ 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 (第1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1、公众与心理学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社会中的公众对心理学的观 感发生了巨大而明显的变化。 在这个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中的最快发展时期,发 生了一系列典型性的社会事件(非典、地震、群体性 事件)使得公众意识到了心理学潜在的社会价值。但 这种价值仍然处于可能状态,要得到体现或发挥是需 要相应条件的。
20
梦境具有预示作用吗?
脑电活动研究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持续数小时的 睡眠都有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梦境即发生在其中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的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愿望的心理满足;另有理论认 为梦是为了避免脑机能彻底关闭而产生的。深入研究 表明,无梦睡眠与身体疲劳恢复有关,有梦睡眠则与 精神疲劳恢复有关。
24
ψ 一系列知识体系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经过有意或无意的完 善即发展成为知识体系。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无数种专门知识体系 来解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体系中的多数已经湮灭 在历史之中,保留下来的即成为人类智慧结晶。 这些体系大致包括宗教、哲学、民俗、工艺、艺术 和科学等类型。
25
知识体系-宗教与哲学
33
关于器官定位受到尊重的非科学观点
高尔所创颅相学( phrenology ) 中的心理机能器 官定位曾得到学界尊重和证伪。这种学说认为头骨各 部位隆起的细微差别反映头骨内脑组织相应机能,反 映了个体间心理机能和特征的差异。 高尔在头骨上划分了37个区域,代表了相应的“心 能”。这一学说影响公众近一个世纪,现代的脑机能 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高尔的学说是无效的。
21
异性之间的喜欢和爱有什么不同?
人们多半会认为这是程度的不同,与此类似的是对 讨厌和恨之间不同的看法。 实际上,虽然讨厌和恨均属于消极情感,却有不同 的性质。讨厌更倾向于回避,而恨则更倾向于破坏。 异性间喜欢和爱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程度不同,同样 具有不同的性质。爱相对更为具有排他性,喜欢则并 不一定具有排他性。
16
ψ 心理学与公众
实际上社会公众在许多其关心的与心理学有关的问 题和现象上存在着诸多误解。这有可能让公众产生这 样一种观点,即心理学的研究也许与公众距离遥远的 观念。 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关注的许多问题同样能够引发普 通公众的兴趣。
17
ψ 视而不见的心理学之眼镜蛇机动
苏式战机的眼镜蛇机动,有多少飞行员能够完成?
30
中古时代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在整个欧洲中世纪时期,哲学领域唯实论与唯实论 的争论形成了后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两种心理学 思想发展线索。 十七至十九世纪之间,在英法存在着以笛卡尔、霍 布斯、洛克及缪勒等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 在德荷存在着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等为 代表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18
ψ 视而不见的心理学之电视色度检测
19
存在心灵感应吗?
在现有学科框架下,心灵感应可被认为属于信息传 递的范畴。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发送、信息 通道、信息接收等要素。在此框架下,尚未发现在人 类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上发现心灵感应的证据。 现有的对心灵感应现象的探究具有一个致命缺陷, 即不可随研究意图而再现,也无法进行可靠的记录, 所以无法支持心灵感应存在的主张。
34
颅相图
35
ψ 心理学发端于对人性的科学探索
最终,当各方面条件成熟起来,对人性、精神和行 为的探索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现代 科学学科。现代心理学是以自然科学为榜样而有意识 地建立起来的。较新观点认为存在着心理学有三个主 要源头:德国生理学家们的心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学研究、弗洛伊 德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人性探索、美国的实用主义取 向的学者们对效率问题的追求。
27
知识体系-科学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科学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严格的分类寻求事物间 规律,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来说明和解释事物 及现象。科学具有多种多样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方式方 法,在探究和解释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形成理论并且 指导实践。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成就中科学占有巨大的 优势。
22
性格互补这种现象存在吗?
人们通常会认为在强硬和温和之间会存在着互补。 实际上,在大多数人际关系中,相似性或接近性是人 际间相互吸引第一要素。 性格特征“互补”在人际间相互吸引方面起的作用 并没有人们相像的那么大。能够互补的前提是双方目 标一致,且对目标采取相互接受的不同行为方式。
23
2、一系列关于行为的知识体系
校级通识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第一讲 心理学是什么?
窦刚 博士
2008年春季学期 2014年秋季学期更新
1
使用条款一
本文档为云南大学校级通识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教学材料,由课程承担者窦刚博士撰写并以纸质及电 子两种格式提供给云南大学教学管理机构基于校内教 学管理及教学工作目的使用,不用于任何交易活动。 同时,窦刚博士认为本材料及其附属材料不得由其他 任何人或机构用于各种现实或虚拟交易活动。在使用 时请保持本文档及其附属信息的完整性。
宗教、哲学、民俗、工艺、艺术和科学等知识体系 各自解释不同领域的现象,在这些领域中指导或影响 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这其中必然存在重叠。 宗教立足于终极问题的解释,采用神秘化策略将日 常生活信念与这种解释联系起来;哲学也讨论终极问 题,但主要以相对更为理性的方式进行,采用思辨的 方式方法对待终极问题。
26
28
ψ 对人类行为和精神的持续探索
“心理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有着漫长的过去” 人类关于自身行为和精神的探索和解释由来已久。 早期的探索和解释主要集中于灵魂、心灵或人性,使 用的方式方法也主要是哲学式的思辨。 这样的探索持续不断,成功和失败相伴而行,方式 方法也不断取得各种各样的进步。
29
上古时代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5
课程考核要求
本课程考核成绩分三个部分: 平时成绩:不定期点名及提问,占考核成绩20%; 期中成绩:书面开卷作业一次,占考核成绩20%; 期末成绩:书面闭卷考试一次,占考核成绩60%。
6
课程承担者介绍
ψ 窦刚,云南大学,副教授 ψ 1996年,教育学学士; ψ 2001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ψ 2007年,基础心理学博士。 ψ 电子邮件:dougang@hotmail.com ψ 个人网站:心理学进取之路 PsychAPEO.com
36
ψ 生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与实验心理学
十九世纪,神经系统结构、神经反射、神经传导速 度、视觉三原色理论等生理心理研究,差别阈限、物 理量与心理量关系等心理物理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 展使心理学具备了从哲学中分离的条件。1879年,冯 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研究的正式 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实验心理学及现代心理学的 开创,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的开创者。
15
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神秘吗?
心理学只是标榜自身为科学的众多普通学科中的一 门学问,心理学家也只是众多普通职业中的一种,被 认为神秘是因为不了解。只有算命先生、巫婆神汉才 故意制造神秘气氛。正因为不需要故作神秘,所以心 理学或心理学家并不神秘。当然,制造神秘气氛的心 理学家,则与其个人特点有关。
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神秘感?
12
心理学家能够看透人心吗?
看透人心的是人。从未学习过心理学的人也能够对 他人内心进行揣测,这常被称为“常识心理学”或者 “民俗心理学”。心理学则拥有一系列不同于常识且 符合科学规范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追求揣测人心, 而是用于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规律进行探究。因为强调 规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似乎并非更具优势。
37
ψ 精神分析对人性的剖析
弗洛伊德在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曾担任临床 医生和研究人员。从1886年私人开业后,开始治疗精 神疾病。几经探索,于1896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 念。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标志着精神分析 学派的正式形成。弗洛伊德以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对待 那个时代存在着的各种非理性的精神病理现象,吓坏 了世人,但也开创了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取向。
32
前科学时代对心理机能的器官定位
关于心理机能的器官定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 种观点。哲学家的观点多富于想象而没有解剖依据。 笛卡尔(17世纪)的身心并行论认为松果体是灵魂与 躯体相互作用的场所。解剖学家的观点则与现代主流 观点有相似之处。马格努斯(12世纪)把情感定位于 脑的前部,而记忆定位于脑的后部。在研究手段单一 情况下,这些纯属猜测。
另外一个问题:心理学是算命吗?
13
心理疾病就是发疯或变态吗?
发疯或变态具有贬义,属于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使用 方式。所谓发疯往往可能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变态 也不是精神疾病的必然原因或者结果。变态与常态是 相对的。严格来说心理学并不能称某人为疯子,变态 一词也曾经使用。较合适的词汇是障碍(disorder), 因为这意味着心理机能的失调。
2
使用条款二
本文档为云南大学校级通识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教学材料,由课程主讲教师窦刚博士个人网站心理学 进取之路发布在线浏览和可打印两种格式。上述两种 格式均可基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在互联网范围内复制和 引用,请保持文档信息完整性,不得用于各种现实或 虚拟交易活动。文档所含信息仅供学习和参考,作者 不对用于其它目的提供保证和责任。
9
2003年5月30日中午,广州 1、公众与心理学 一名病人逃出医院
10
2008年5月20日,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这 1、公众与心理学 对劫后余生的夫妇在废墟中开始了新生活
11
ψ 公众对心理学的了解是存在偏差的
你对心理学了解多少呢,或做何理解呢? 你所知道的心理学人物有哪些? 你接触过的心理学事物有哪些? 你为什么选修本课程? 实际情况说明,普通公众对心理学的了解仍然存在 偏差。
知识体系-民俗、工艺和艺术
民俗、工艺和艺术理解和解释人人关系、人物关系、 物物关系以及人与物物关系或人物关系的关系。从巴 别塔到空中花园,从紫禁城到纽约的钢铁丛林;从四 轮马车到高速铁路,从凭借兽力到国际空间站;从骨 针石碗到精美陶瓷,从风水堪舆到现代家居;这些具 有丰富内容和复杂表现形式的关系及解释,即为不同 时代不同地域乃至左邻右舍过着不同生活的原因。
3
课程目标
本课程为导论性质课程,为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了解 心理学提供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方面的介绍。 本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内的各种传统 主题;除了介绍概念,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思维方式; 同时,还强调心理学视角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释。
4
课程考核标准
本课程各学习内容考核目标层次 明了:理解并记忆知识,占四分之一强; 联系:呈现知识间逻辑关系以及在规律与实例间建 立联系,占四分之一强; 问题:将知识用于教学实例,占四分之一强; 创造:将知识用于真实问题,占五分之一弱。
31
前科学时代对精神障碍的理解
在18世纪之前的欧洲,精神障碍患者都被称为“疯 人”,属于咎由自取地向魔鬼出卖灵魂的结果。所以 精神障碍患者会被社会所弃,或下狱或在驱魔仪式中 被折磨。而所谓的治疗则是水浸、殴打甚至头骨上钻 洞等使魔鬼脱离人体的手段。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 深化,逐渐有人意识到认识到心灵也会感受疾病,魔 鬼附体说也就慢慢在社会主流观点中消失。
另外一个问题:同性恋是不是有病?
14
心理学家都能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心理学具有广泛而丰富的门类,咨询或治疗只是心 理学工作众多内容和形式中的一个方面。 并非所有心理学家都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为业, 也不是所有心理学家都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心理学家在整个专业队伍中只是 一部分。
另外一个问题:不做咨询,那还有什么可做?
虽然拥有四百万年的历史,但人类的文明史则仅一 万年不到。人类之所以优于其它以本能来适应世界的 动物,就在于人类始终保持着对自身生活世界保持惊 奇和疑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人类不断地创造出对 其所生活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创造出对各种惊奇和疑 惑的理解及解释方式。人类就是凭借着这种不断发展 变化的理解和解释方式获得生活和发展的机会。
7
推荐阅读书目
ψ 选用教材 ψ 弗尔德曼,黄希庭等著:心理学与我们,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8年。 ψ 参考书目 ψ 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 (第1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1、公众与心理学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社会中的公众对心理学的观 感发生了巨大而明显的变化。 在这个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中的最快发展时期,发 生了一系列典型性的社会事件(非典、地震、群体性 事件)使得公众意识到了心理学潜在的社会价值。但 这种价值仍然处于可能状态,要得到体现或发挥是需 要相应条件的。
20
梦境具有预示作用吗?
脑电活动研究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持续数小时的 睡眠都有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梦境即发生在其中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的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愿望的心理满足;另有理论认 为梦是为了避免脑机能彻底关闭而产生的。深入研究 表明,无梦睡眠与身体疲劳恢复有关,有梦睡眠则与 精神疲劳恢复有关。
24
ψ 一系列知识体系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经过有意或无意的完 善即发展成为知识体系。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无数种专门知识体系 来解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体系中的多数已经湮灭 在历史之中,保留下来的即成为人类智慧结晶。 这些体系大致包括宗教、哲学、民俗、工艺、艺术 和科学等类型。
25
知识体系-宗教与哲学
33
关于器官定位受到尊重的非科学观点
高尔所创颅相学( phrenology ) 中的心理机能器 官定位曾得到学界尊重和证伪。这种学说认为头骨各 部位隆起的细微差别反映头骨内脑组织相应机能,反 映了个体间心理机能和特征的差异。 高尔在头骨上划分了37个区域,代表了相应的“心 能”。这一学说影响公众近一个世纪,现代的脑机能 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高尔的学说是无效的。
21
异性之间的喜欢和爱有什么不同?
人们多半会认为这是程度的不同,与此类似的是对 讨厌和恨之间不同的看法。 实际上,虽然讨厌和恨均属于消极情感,却有不同 的性质。讨厌更倾向于回避,而恨则更倾向于破坏。 异性间喜欢和爱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程度不同,同样 具有不同的性质。爱相对更为具有排他性,喜欢则并 不一定具有排他性。
16
ψ 心理学与公众
实际上社会公众在许多其关心的与心理学有关的问 题和现象上存在着诸多误解。这有可能让公众产生这 样一种观点,即心理学的研究也许与公众距离遥远的 观念。 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关注的许多问题同样能够引发普 通公众的兴趣。
17
ψ 视而不见的心理学之眼镜蛇机动
苏式战机的眼镜蛇机动,有多少飞行员能够完成?
30
中古时代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在整个欧洲中世纪时期,哲学领域唯实论与唯实论 的争论形成了后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两种心理学 思想发展线索。 十七至十九世纪之间,在英法存在着以笛卡尔、霍 布斯、洛克及缪勒等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 在德荷存在着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等为 代表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18
ψ 视而不见的心理学之电视色度检测
19
存在心灵感应吗?
在现有学科框架下,心灵感应可被认为属于信息传 递的范畴。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发送、信息 通道、信息接收等要素。在此框架下,尚未发现在人 类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上发现心灵感应的证据。 现有的对心灵感应现象的探究具有一个致命缺陷, 即不可随研究意图而再现,也无法进行可靠的记录, 所以无法支持心灵感应存在的主张。
34
颅相图
35
ψ 心理学发端于对人性的科学探索
最终,当各方面条件成熟起来,对人性、精神和行 为的探索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现代 科学学科。现代心理学是以自然科学为榜样而有意识 地建立起来的。较新观点认为存在着心理学有三个主 要源头:德国生理学家们的心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学研究、弗洛伊 德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人性探索、美国的实用主义取 向的学者们对效率问题的追求。
27
知识体系-科学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科学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严格的分类寻求事物间 规律,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来说明和解释事物 及现象。科学具有多种多样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方式方 法,在探究和解释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形成理论并且 指导实践。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成就中科学占有巨大的 优势。
22
性格互补这种现象存在吗?
人们通常会认为在强硬和温和之间会存在着互补。 实际上,在大多数人际关系中,相似性或接近性是人 际间相互吸引第一要素。 性格特征“互补”在人际间相互吸引方面起的作用 并没有人们相像的那么大。能够互补的前提是双方目 标一致,且对目标采取相互接受的不同行为方式。
23
2、一系列关于行为的知识体系
校级通识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第一讲 心理学是什么?
窦刚 博士
2008年春季学期 2014年秋季学期更新
1
使用条款一
本文档为云南大学校级通识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教学材料,由课程承担者窦刚博士撰写并以纸质及电 子两种格式提供给云南大学教学管理机构基于校内教 学管理及教学工作目的使用,不用于任何交易活动。 同时,窦刚博士认为本材料及其附属材料不得由其他 任何人或机构用于各种现实或虚拟交易活动。在使用 时请保持本文档及其附属信息的完整性。
宗教、哲学、民俗、工艺、艺术和科学等知识体系 各自解释不同领域的现象,在这些领域中指导或影响 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这其中必然存在重叠。 宗教立足于终极问题的解释,采用神秘化策略将日 常生活信念与这种解释联系起来;哲学也讨论终极问 题,但主要以相对更为理性的方式进行,采用思辨的 方式方法对待终极问题。
26
28
ψ 对人类行为和精神的持续探索
“心理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有着漫长的过去” 人类关于自身行为和精神的探索和解释由来已久。 早期的探索和解释主要集中于灵魂、心灵或人性,使 用的方式方法也主要是哲学式的思辨。 这样的探索持续不断,成功和失败相伴而行,方式 方法也不断取得各种各样的进步。
29
上古时代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5
课程考核要求
本课程考核成绩分三个部分: 平时成绩:不定期点名及提问,占考核成绩20%; 期中成绩:书面开卷作业一次,占考核成绩20%; 期末成绩:书面闭卷考试一次,占考核成绩60%。
6
课程承担者介绍
ψ 窦刚,云南大学,副教授 ψ 1996年,教育学学士; ψ 2001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ψ 2007年,基础心理学博士。 ψ 电子邮件:dougang@hotmail.com ψ 个人网站:心理学进取之路 PsychAPEO.com
36
ψ 生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与实验心理学
十九世纪,神经系统结构、神经反射、神经传导速 度、视觉三原色理论等生理心理研究,差别阈限、物 理量与心理量关系等心理物理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 展使心理学具备了从哲学中分离的条件。1879年,冯 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研究的正式 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实验心理学及现代心理学的 开创,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的开创者。
15
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神秘吗?
心理学只是标榜自身为科学的众多普通学科中的一 门学问,心理学家也只是众多普通职业中的一种,被 认为神秘是因为不了解。只有算命先生、巫婆神汉才 故意制造神秘气氛。正因为不需要故作神秘,所以心 理学或心理学家并不神秘。当然,制造神秘气氛的心 理学家,则与其个人特点有关。
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神秘感?
12
心理学家能够看透人心吗?
看透人心的是人。从未学习过心理学的人也能够对 他人内心进行揣测,这常被称为“常识心理学”或者 “民俗心理学”。心理学则拥有一系列不同于常识且 符合科学规范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追求揣测人心, 而是用于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规律进行探究。因为强调 规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似乎并非更具优势。
37
ψ 精神分析对人性的剖析
弗洛伊德在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曾担任临床 医生和研究人员。从1886年私人开业后,开始治疗精 神疾病。几经探索,于1896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 念。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标志着精神分析 学派的正式形成。弗洛伊德以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对待 那个时代存在着的各种非理性的精神病理现象,吓坏 了世人,但也开创了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取向。
32
前科学时代对心理机能的器官定位
关于心理机能的器官定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 种观点。哲学家的观点多富于想象而没有解剖依据。 笛卡尔(17世纪)的身心并行论认为松果体是灵魂与 躯体相互作用的场所。解剖学家的观点则与现代主流 观点有相似之处。马格努斯(12世纪)把情感定位于 脑的前部,而记忆定位于脑的后部。在研究手段单一 情况下,这些纯属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