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历史学科“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分析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信息技术,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也逐渐开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历史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1.数字化资料的利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历史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的历史资料,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2.历史地图软件的运用在历史地理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软件,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国界变化等,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3.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包括PPT、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这些工具可以为学生呈现更生动、直观的历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历史模拟软件的运用历史模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参与历史事件的再现,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呈现更生动、直观的历史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历史不再枯燥乏味。
2.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和资源,并且可以实时更新,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
3.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学生具备辨别信息来源、分析信息真伪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机会,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远程进行历史研究合作,并且可以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历史研究者交流经验,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1.信息技术应用不当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而一些老师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导致信息技术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1. 通过在线资源进行历史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图书馆、历史档案馆等,引导学生获取历史资料,并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书、PPT等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相关人物的生平等信息,并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 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历史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历史问题的合作探究,通过互相讨论、共享信息、协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历史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3. 运用模拟软件进行历史事件的模拟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如历史模拟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来,通过模拟的方式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体验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动方式。
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历史故事的创作和展示: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字化绘图软件、视频制作工具等,通过制作图片、视频等作品,来展示自己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这样的创作和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可以通过利用在线资源进行历史资料的获取和分析、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历史课堂互动、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历史事件的模拟体验、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历史故事的创作和展示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整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合作能力。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导言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是当今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们的整合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而合作探究则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并阐述其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如历史文献、图片、视频、地图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历史场景,如通过展示历史照片、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事件的真实性和具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网络搜索与信息整合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地搜索到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资源,从而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
比如在批判性思维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不同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对其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交互式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多媒体工具,如PPT、多媒体演示软件等,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内容。
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和记忆。
1.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一个历史主题或事件,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智慧和创新。
2.合作研究项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研究项目,让学生结合历史资料和数字资源,展开实地考察、访谈等活动,从而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或主题。
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找到相关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
中学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

中学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中学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的案例。
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案例一:多媒体展示在历史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来呈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通过使用投影仪、音频设备等工具,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技术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问题答题、辩论和角色扮演,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案例二:虚拟实境体验借助现代的虚拟实境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历史体验。
通过使用虚拟实境设备,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迹、重要场景或重大历史事件。
这种互动的研究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三:在线合作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合作研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历史研究项目,每个小组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交流想法,并进行共同的研究和呈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会协作、独立思考和信息筛选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四:历史模拟游戏历史模拟游戏是一种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并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模拟游戏,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国家或团体,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历史事件的决策和影响。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结中学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虚拟实境体验、在线合作研究和历史模拟游戏等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历史研究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以上为中学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的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提升学习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的整合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案例一: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情景,然而仅靠口头描述是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到历史场景的真实感。
老师们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
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景时,老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真实的战争场景,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段历史事件。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因此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战争方案、研究战争战术等,通过互动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案例二:利用数字档案馆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们需要提供大量的历史资料来支撑教学内容,然而传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方式往往效率低下,并且受限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现在,老师们可以利用数字档案馆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获取到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历史资料。
在进行一次古代文明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数字档案馆来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合作探究,围绕文明的兴衰原因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思维和合作能力。
案例三: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文献的翻译和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们一般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来进行学习和研究。
古代的文献往往语言古奥,难以理解,因此老师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历史文献的翻译和研究。
在进行一次古代文明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将一些古代文献发布到网络平台上,然后让学生们通过网络资源来进行翻译和研究,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讨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是现代教育中两个重要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合作探究则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的整合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下面是我给出的一些关于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1. 制作历史故事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例如PowerPoint或Prezi,制作历史故事板,展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重要人物和关键细节。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小组中合作制作故事板,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4. 进行历史虚拟实境体验: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
学生可以借助VR头盔或其他虚拟现实设备,进入一个虚拟的历史时空,与历史人物互动,感受历史事件的氛围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索和研究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篇•教育技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和素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信息时代教育的概念。
因此,推动教育的信息化,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育,是目前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探究式教学中,就要对二者进行整合。
具体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客观规律,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交流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指导的教学模式。
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广泛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常见的多媒体设备有投影仪、电子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
根据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建议采用PPT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使用较为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
PPT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基本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喜爱。
当然,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其他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拓宽学生学习的路径,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主探究,促进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创设情境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还原历史真相,掌握历史脉络,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动脑思考,结合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
例如:讲授秦朝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和兵马俑的图片。
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首先联想到秦朝的繁荣富强,以及秦朝与少数民族的敌对关系。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历史资料,例如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整理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利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二、利用合作探究进行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分组或组成团队,选择一个历史问题进行研究。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工作。
在学习二战的历史背景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为什么日本要进攻珍珠港?”,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各种观点和证据,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和讨论,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事件的模拟与再现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模拟与再现。
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工具制作法国地区的分布图,并模拟当时的社会底层、上层阶级的分布情况。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可以将不同阶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标记,演示出不同阶级间的冲突和纷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动荡。
四、利用合作探究进行历史文化的比较与交流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选择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学生可以分组选择中国和印度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讨论,了解两个文化的相似和差异。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印度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并对比讨论各自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信息技术下历史学科“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

、
引 言
2 过 程 与 方 法
( 1 ) 通过对 改 良派与革命派论 战 内容 和 实质 的归 纳和 总 当今世 界 , 新 兴技 术方兴未艾 , 信 息技 术更是 以 日新 月异 的 面貌 飞速 发展 , 与我们 的生活产生千丝 万缕的关 系。历 史 , 结, 提 高分析历 史事 实和透过现 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 2 ) 通过对 清朝 立宪 内容和 目的的合作探 究 , 提 高学生分 作为传承文明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 。如何运用现代信 息技 术更好 的发挥她 的作 用, 是值得我 们探 讨的问题 。 析探究与评价历史事件的学科能力。 今天, 经过 广大教 师和教育专 家孜孜 不倦 的研 究和探 讨 , ( 3 ) 通过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性质和意义的讨论 涌现 出了 很 多有别于传 统教 学方式的新兴教 育手段 。 但是 , 由 与分析, 提高分析、 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 于各种 因素 的制 约 。 这 些新 的教 育模 式很 难在应试教 育的大 3 情 感、 态度 与价值观
的局 面。希 望 , 这 能成 为课 改的一座桥 梁 。 以适应应试教 育向 素质教 育转 变的尴尬阶段 。 二、 协作式探究学 习模式 我们 以信 息技 术和“ 研 究性” 学习理论, 英特 尔未来教 育核 心课程 为指导 , 以信 息技 术为基本条件 , 以协作 学 习为主要手 段. 在“ 研 究性” 教 学模 式基础 上设 计建 构 了“ 协 作式探 究学 习” 教 学模式和操作程序。模 式如下所示 :
环境下推广。因此, 在从事教育事业这几年来。 本人一直在追 ( 1 ) 通过对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内容和结果的学习, 感受 求如何 把信 息技 术 手段及 新 型的教 学模 式与应 试教 育相 结 革命 派的政 治主张顺应 了时代潮 流, 具有 明显 的进 步性 。 合。 达到“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与“ 取得高分的目标” 双赢 ( 2 ) 通过 对《 中华 民国临时约 法》 内 容、 性质 的学 习 , 体 会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探索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结合可以为历史教学带来许多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可以实施的简单策略,以实现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避免法律复杂性问题。
1. 使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让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影视剧或动画片。
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互动教学工具:利用互动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或在线互动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通过问题解答、小组合作或辩论等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虚拟实境和增强现实:借助虚拟实境和增强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模拟历史场景。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境眼镜或手机应用,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4. 在线资源和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资源和学习平台,提供历史学习的资料和练习。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作业批改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5. 数字化档案和研究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字化档案和研究工具进行历史研究和资料收集。
通过访问在线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学生可以深入挖掘历史信息,培养独立研究和信息素养能力。
总之,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生动的学习体验。
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选择简单、易操作的策略,并确保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学习机会。
信息技术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工具,而合作探究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实际应用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据库检索与分析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历史资料,利用各种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历史事件的搜集和分析。
3. 交互式学习工具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设计各种交互式学习工具,例如历史地图上的标注、时间轴的制作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和发展过程。
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历史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 问题探究式学习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总结结论等环节,共同完成一个问题的探究学习任务,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赛局性学习任务设计赛局性学习任务,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竞赛和比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
1.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各种交互式学习工具,如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历史事件的多媒体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观看和讨论,然后共同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学习任务。
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问题探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获取历史资料和文献,利用数据库检索和分析工具,指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作者:邓玉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4期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都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教学手段。
是多年教学改革总结的经验,在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这些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提升学生史学素养的教学手段,通过个案教学逐渐向系统化、标准化发展。
本文用教学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几个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区别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
关键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合作探究历史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学手段。
它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
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使人们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在提倡开放型历史教学的今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工协作,提高了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效率。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如何进行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是不同层次学校的每个高中历史老师所面临的同一课题。
最大程度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历史教师的通用“法宝”。
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介入历史教学,让以史实史料为主的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了,增添了很多活力,大大的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教学当中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合作探究的几个具体例子,分享给同仁。
(1)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将历史材料由课本等纸介材料上迁移到多媒体屏幕上,实现文本的可视化,使得呈现给学生的史学材料更加豐富,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放手发动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巧妙结合与应用

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巧妙结合与应用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点本身更为重要,而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提高他们学习能力无疑是教师传授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拥有了这把打开教材金钥匙的学生必将获得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唐代韩愈《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之人。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新课程的要求是:“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所以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现代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恰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了极致。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把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巧妙结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做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有这样一道材料阅读题: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
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读过这些诗句,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这两首诗学生非常熟悉,小学阶段老师就要求背过(出自《小学必背古诗词七十首》)。
结合教材所述,学生们很快自行整理出了答案:(一)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两个基本的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管理等方面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开发,能够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再生。
而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合理有效的借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或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探究式教学可以有利于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合作学习和能力的锻炼,对历史形成客观认知,打破传统历史课堂的机械局面,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一、引言多媒体技术作为较为成熟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有序开展学习并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形象展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在应用环节部分教师仍然习惯用板书教学替代多媒体展示;在应用技术时方法较为单一,仅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展示;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所选择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意义;部分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也不支持其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具体内容进行有效衔接,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结构,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学习应用新技术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帮助学生在更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掌握和应用。
二、信息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一)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在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方便教师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知识的形象化和生动化展示,并营造更为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既方便学生以直观的形象掌握知识,提高兴趣,又可以在所创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索、锻炼方法与技能,实现探究式学习模式,更可以通过氛围的感染和情绪的沟通实现对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的有效培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做铺垫。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关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有很多。
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等。
(1)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历史,简言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今天的学生不可能去亲身感受或体验历史,因而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不易理解与掌握的状况。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再现历史情境,它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新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绪、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众所周知,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理性是历史思维的核心。
而情境学习就是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者通过参与真实或仿真的任务活动,与已知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使知识情感化、条件化,从而对学习者的行为、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都发生积极影响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有效的历史教学所追求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历史的真实、反思历史的本质。
所以,历史课堂的第一要务是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而非空洞说教。
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入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等多重角度获取生动形象的历史体验,首先会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新颖有趣,创设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其次更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走近历史,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理性深刻地思考历史,深入浅出地表达历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反馈练习等六个环节。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在背景介绍了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它们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正文分别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结合的案例分析。
教学效果评估部分考察了这种整合应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跨学科教学的探讨则展示了它的跨学科优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展示了这种整合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和潜在效益,为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合作探究、历史教学、整合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跨学科教学、价值、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面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挑战,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的整合应用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探究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也将探讨跨学科教学的可能性,为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展望。
1.2 研究意义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
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合作探究则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共建、共创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研究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对于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希望能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1. 引言1.1 背景介绍对于合作探究,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研究问题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而信息技术则可以为合作探究提供支持,比如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分享资料等。
将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可以为历史教学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整合应用的有效性,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也有望为历史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未来探索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一研究对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数字化教学工具等,可以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教学效果。
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主性,使历史学习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研究目的、验证假设、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取多种方法来探究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我们将进行文献综述,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我们将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整合应用的态度和看法,从而为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性提供参考。
我们还将设计教学实验,通过实地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评估,验证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整合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合作探究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阐述。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通过使用数字地图软件,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查看古代文明的分布、战争的进程等,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通过使用多媒体资料、网络资源等,学生可以观看历史录像、听取历史目击者的讲述,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感知和理解历史。
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带来更加积极的学习效果。
合作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合作,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展开讨论,然后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彼此,增进友谊,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合作探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在与同学讨论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整合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例子,进一步说明这种整合应用的优势和效果。
以二战历史教学为例,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二战为主题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选择二战中感兴趣的事件、人物、战场等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搜索引擎、数字地图软件、多媒体资料等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关于二战中的相关文献、图片和视频,用数字地图软件展示战争的进程和影响,利用多媒体资料收集二战中的音频、视频资料等。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协助、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如何更好地教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兴起,教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方法整合到历史教学中,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并从实际案例出发进行举例分析。
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合作探究是一种注重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态度。
在历史教学中,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发展规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合作探究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进行举例分析。
举例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开展历史主题研究在教授古代史或近现代史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历史主题研究项目,鼓励学生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进行历史资料的搜索和整理,开展历史事件的探究和分析。
在讲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史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展现文革的社会背景、政治运动和人民生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网络资料的检索和整理,寻找文革期间的历史文献、新闻报道和个人回忆,进行文革的影响和评价的探究与分析。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合作研究、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信息技术和合作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历史教学中,这两个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一些在历史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和合作的例子。
1. 创建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创建一个历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并加深他们的印象,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项任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每个小组可以负责一个主题(如古代文化、中世纪时期等),然后通过数字工具,如Google文档、Omeka或各种博物馆网站,创建自己的博物馆页面。
小组成员可以分别编写文章、上传图片和视频等,以确保博物馆页面包含丰富多样的媒体和信息。
2. 组织辩论讨论历史课堂上的辩论和讨论可扩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但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用类似Padlet或Google表格等平台来组织和管理结构化讨论可能会更好。
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可以为学生分配小组或角色,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
学生还可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甚至可以自行上传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讨论的深入。
3. 使用虚拟现实体验历史事件虚拟现实技术(VR)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实时的体验历史事件的机会。
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虚拟实境软件,如Google Cardboard和EON Reality等,让学生进入不同的时代、地点与事件,并体验参与、观察、记笔记等多种体验方式。
在学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时,也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剖析和思考,由此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4. 制作数字教学材料数字教学材料是提供有用信息并吸引学生特别关注的重要部分。
不同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已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以及吸引注意力。
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制作具有美观、引人注目的数字教学材料。
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时间管理技能以及鼓舞学生精进他们的课程理解力。
总之,整合信息技术和合作对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下历史学科“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采取“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促使传统教学的转变,既适应应试教育的需求,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学习模式协作式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04-0032-02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新兴技术方兴未艾,信息技术更是以日新月异的面貌飞速发展,与我们的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作为传承文明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发挥她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今天,经过广大教师和教育专家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讨,涌现出了很多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兴教育手段。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很难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推广。
因此,在从事教育事业这几年来,本人一直在追求如何把信息技术手段及新型的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取得高分的目标”双赢的局面。
希望,这能成为课改的一座桥梁,以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尴尬阶段。
二、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
我们以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理论,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
程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条件,以协作学习为主要手段,在“研究性”教学模式基础上设计建构了“协作式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和操作程序。
这种模式的操作步骤为:
(1)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后积极主动学习。
(2)教师提供学生支持材料,包括网络素材路径,相应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教师给各小组提供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了解学习情况,肯定、表彰小组协同学习的表现。
(4)教师提出学习过程中重难点和易错点,归纳知识体系。
(5)要求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综合信息进行总体评价,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指出存在问题。
(6)以个别辅导的方式对后进生进行纠正强化学习和研究方法辅导。
(7)成果展示:教师创建一个webquest模板,学生把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记录在这个模板里;制作演示文稿。
三、实践案例
下面以历史选修课《亚洲第一共和国》为例,展示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情况。
(一)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
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2)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内容和实质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分析历史事实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清朝立宪内容和目的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探究与评价历史事件的学科能力。
(3)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和意义的讨论与分析,提高分析、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内容和结果的学习,感受革命派的政治主张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2)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的学习,体会它的局限性和积极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辛亥革命胜利的艰难性、复杂性和历史意义,以及它的保守性、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二)教学重难点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三)教学用具以及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室;协作式探究学习模式。
(四)形成学习团队,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基于班里的学生学习水平具有不同层次的特点,在形成学习团队的过程中,我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任务的理念去组合,据此设定分层式的教学目标,并将是否能够完成这些目标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
具体设定如下:
较低目标:能参与协同学习,按要求预习、完成各项任务、评价。
中等目标:能掌握一定信息技术,能共同协作完成探究任务并能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
较高目标: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善于统筹分配学习任务、能协同完成探究任务并提出创造性地观点。
(五)教学活动过程
说明:本课内容较多,加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安排三个课时完成。
1.根据课程标准,以班为单位,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确定探讨的框架问题。
(课前完成)
(1)阅读课本内容,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和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2)根据课程标准,讨论、筛选与之符合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3)整理及列出框架问题。
根据《亚洲第一共和国》的课标要求,学生定下了以下框架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协作完成目标任务。
四、综合评价与反馈量规
教师通过设定的教学目标形成反馈量规:一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表现;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与同学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三是促进学生形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四是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解决本课的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并且达到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信息技术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五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模式进行反馈。
五、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有效整合是有利于推动中学教育的发展的,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始终坚持课程标准的实现,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与良好学习习惯,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
我希望自己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懂得”历史,体会到“学史使人明智”的深厚底蕴。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倪华张文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年07月
[3]《中国电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