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汽车维修工考证》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汽车修理中级工培训教材大纲

汽车修理中级工培训教材大纲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教材
术参数与检测操作要点,掌握气缸盖
的装配注意事项,掌握配气机构的装
配与调整注意事项。

3、掌握空气供给装置的组成,掌握
传统汽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
理,掌握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发
动机各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掌
6、掌握鼓式车轮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检查、更换制动摩擦衬片、装配与调整鼓式制动器的操作要点的操作要点,掌握盘式制动器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比例阀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4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作原理,并掌握拆卸正时带 (链)、
正时齿(链)轮的注意事项,能够掌握
检测气门、气门弹簧、气门挺杆、气
门推杆、气门弹簧座、气门旋转机构
等零部件的操作要点与技术参数,掌
握修磨气门与气门座的操作要点与技动机构造
固定件,能够检查、更换、调整前悬架 系统扭力杆和固定件,能够检查
和更换前、后悬架滑柱支座和固定件,能够检査和更换减振器、固定件和衬套,掌握车轮定位的定义,能够检査和调整前、后轮前束,前、后轮.4制动系构造与
检修
思考题 汽车。

《汽车修理工中级考证》活动导向教学指导书

《汽车修理工中级考证》活动导向教学指导书

《汽车修理工中级考证》活动导向教学指导书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编制教师:目录活动一汽车维护 (3)实训一整车的维护 (3)一、实训目的: (3)二、实训工具与场地 (3)三、实训内容及操作步骤: (3)活动二汽车检测 (13)实训一汽车检测 (13)一、实训目的: (13)二、实训工具与场地 (13)三、实训内容及操作步骤: (13)活动三汽车故障诊断 (23)实训一汽车故障诊断 (23)一、实训目的: (23)二、实训工具与场地 (23)三、实训内容及操作步骤: (23)活动四汽车故障排除 (36)实训一汽车故障排除 (36)一、实训目的: (36)二、实训工具与场地 (36)三、实训内容及操作步骤: (36)活动一汽车维护实训一整车的维护一、实训目的:1.了解汽车整车的维护;2.掌握汽车维护及其方法;二、实训工具与场地1.实训工具:扳手、发动机台架、百分表2.实训场地:汽车实训室三、实训内容及操作步骤:教学活动2:根据发动机的结构,各组讨论并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活动3:各组完成汽车发动机的结构、总体认识,教师巡回指导;教学活动4:各组对汽车发动机系统进行简单的检测、教学活动5:评价反馈及工作总结。

(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2.能和老师沟通获取信息可靠性3.收集资讯制定工作计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引入:展示零件和图片,强调发动机结构的重要性引出课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由浅入深明确实训.1、通过PPT了解发动机结构2.学生讲解发动机检测要点3.请学生说一说发动机总成的知识解读实训,通过PPT解释实训的内容和要求,提示学生如何攻破讨论的问题,解答学生的咨询及问题听清、理解老师所布置的实训,查找资料,总结讨论结果,分工明确,安排解说员通过讨论、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所学内容收集资讯制定工作计划1.查阅资料,2.制订工作计划引导学生搜素资料,组织学生小组进行演说与交流,总结主要的知识准备。

终极汽修工学习内容

终极汽修工学习内容

终极汽修工学习内容《汽车维修中级工》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维修中级工培训课程类型:实训总学时: 330总学分:11分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维修工艺、汽车电器、发动机电控技术等适用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制订日期: 2005.11.2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学生能掌握汽车维修基本工艺和技能,能熟练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国家有关技能鉴定中的中级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二、教学内容要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题一:安全文明生产教育1.明确汽修安全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1.汽车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要求;2.文明生产知识;2.明确实习器材的借用和领用的管理分配工作;3.分配实习工位;3.合理组织工位,实习器材的管理分配工作;4,实习器材的管理规定;4.培养安全文明生产习惯,防止发生设备、人生事故; 课题二:实习入门1.明确培训的主要目标及任务:l.汽车维修概论:2.了解汽车维修工艺的全过程;2.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3.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4.了解并初步掌握汽车检测、维修仪器与设备的使3.汽车检测、维修仪器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方用;法和维护知识。

课题三:发动机解体1.熟练全车解体工艺顺序;1.从车上下车身,发动机和底盘、电器系统各总成; 2.掌握汽车解体操作技能;2.发动机总成解体;3.正确使用机具、工具,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3.底盘各总成解体。

课题四: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修理1.掌握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损伤形式、原因及其对1,气缸体(盖》的检修;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维修;2.掌握气缸的磨摸规律、原因及检修方法;3.气缸的测量及维修;3.掌握气缸体(盖〕的检修方法:4、镣缸机、磨缸机的使用与维护。

汽车中级工考证教案

汽车中级工考证教案

课题汽车基础知识执行时间班级09汽修3班09汽修1班周次7 16课时2节节次 1.2 1.2日期9.27 11.29教学内容了解汽车相关的基础知识;目的要求让学生对汽车有个宏观的整体认识重点1.现代汽车类型2.汽车的总体构造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难点1.现代汽车类型2.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堂类型新课教具器材多媒体课后要求与课外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完成日期实施情况和反思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之前,先用半个小时时间,对课堂纪律做些规定,以及实训室规定做强调。

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汽车相关的基础知识:现代汽车类型、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教学过程一、现代汽车类型:1.轿车2.客车3.货车4.牵引车和汽车列车5.特种车6.工矿自卸车7.农用汽车8.越野汽车二、汽车的总体构造1)发动机2)底盘3)车身4)电气设备三、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整车整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完整的发动机、底盘、车身、全部电器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地辅助设备质量。

2.最大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最大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

4.最大轴载质量: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5.车长:垂直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短突出部位的两垂面间的距离。

6.车宽:平行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7.车高:车辆支撑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8.轴距:汽车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

9.轮距:在支撑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的距离。

10.前悬:在直线行驶时,汽车前端刚性固件的最前点到通过两前轮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

11.后悬:汽车后段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件的距离。

12.最小离地间隙:满载时,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13.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 中级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 中级

初级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一、汽车的总体构造1.1汽车类性与型号1.2汽车组成与技术参数1.3汽车发动机1.4汽车底盘1.5汽车电气设备1.6安全生产知识1.7环境保护知识二、汽车一级维护作业2.1汽车一级维护必备的专业知识2.2汽车一般维护作业技能训练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3.1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必备的专业知识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4.1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必备的专业知识4.2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技能训练实例五、汽车小修作业5.1汽车小修作业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5.2汽车小修作业技能训练实例六、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6.1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理论分析6.2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技能训练七、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1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必备的专业知识7.2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训练实例(二)技能操作部分一、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三、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四、大纲说明(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二)教学法建议一、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要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要结合实力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二、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是直观性很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课程是根据中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主要内容包括汽车修理诊断排除、汽车疑难故障、汽车修理作业和技术管理等。

本课程共计54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60学时,实操部分180学时。

汽车维修中级工技能考试大纲资料

汽车维修中级工技能考试大纲资料

一.检测汽缸压缩压力.汽缸压力检测方法。

测量汽缸压缩压力时,应将发动机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水温80-90℃)后熄火进行。

蓄电池的电压应符合规定。

汽油机需要拆除全部火花塞,将节气门和阻风门全开:柴油机需要拆除全部喷油器。

然后把汽缸压力表的的锥形橡皮头压紧在火花塞(喷油器)孔上,用启动机转动曲轴3-5s(转速应符合原厂规定,大于300r/min)。

由一人把汽油压力表塞头严密堵塞在要检查的汽缸火花塞孔内;内另一人将阻风门、节气门完全打开、拧启动机开关,使气缸压缩3-5次,待压力表指针指针回零。

再按上述方法将同一汽缸测量三次,以最大读数的一次为准,其压力应达到原厂规定的标准。

诊断标准。

以发动机年的海平面为准,汽油机汽缸压缩压力符合原厂规定的范围或不低于原厂规定的标准值10%;柴油机汽缸压缩压力应符合原厂规定范围或不低于原厂规定的标准值的20%,为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各缸的压力差:汽油机不超过其平均值的10%;柴油机不超过其平均值的8%。

部分车型发动机汽缸压宿压力。

结果分析。

当测得的汽缸压缩压力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可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其原因。

各缸的压力相差应下大于10%。

如果同一直汽缸中,读数时高时低,可能是气门关闭不严密;一只汽缸的读数比标准低,是该汽缸气门关闭不严或汽缸失圆,活塞环漏气等。

如果测得的汽缸压缩压力超过原厂规定,其原因一般为燃烧室内积炭过多、汽缸衬垫过薄或缸体盖结合平面经多次修理磨削过甚所致。

如果测得的汽缸压缩压力低于原厂规定时,可各该缸火花塞(喷油器)孔内注20-30mL新机油后再测量。

如果第二次测出的压力比第一次高,接近标准压力,表明是汽缸、活塞环、活塞磨损过大或活塞环对口、卡死、断裂及壁拉伤等原因造成汽缸不密封。

若第二次测出的压力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即仍比标准压力低,表明是进、排气或汽缸衬垫不密封。

若两次检测结果均表明某相邻两缸压力读数比标准低,说明是两缸相邻处的汽缸衬垫烧损窜气。

相邻两只汽缸压力读数比标准低,是该两缸间的衬垫漏气或汽缸盖螺栓没有拧紧。

汽车中级工考证教案xu

汽车中级工考证教案xu

汽车中级工考证教案xu第一章:汽车构造与原理1.1 汽车发动机了解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学习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如气缸、活塞、曲轴等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1.2 汽车传动系统学习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原理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理解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1.3 汽车制动系统了解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学习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制动盘、制动鼓、刹车片等掌握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1.4 汽车电气系统学习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第二章:汽车维修与检测2.1 发动机维修与检测学习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气缸磨损、活塞环间隙、曲轴轴承间隙等检测方法了解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2.2 传动系统维修与检测学习传动系统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部件的检测方法了解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2.3 制动系统维修与检测学习制动系统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制动盘、制动鼓、刹车片等部件的检测方法了解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2.4 电气系统维修与检测学习电气系统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等电气设备的检测方法了解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第三章:汽车诊断与故障排除3.1 发动机诊断与故障排除学习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如数据分析、可视化检查等了解发动机故障排除流程3.2 传动系统诊断与故障排除学习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如变速器油液分析、传动轴振动检测等了解传动系统故障排除流程3.3 制动系统诊断与故障排除学习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如制动效能测试、制动液检测等了解制动系统故障排除流程3.4 电气系统诊断与故障排除学习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如电路检测、电压测量等了解电气系统故障排除流程第四章:汽车保养与维护4.1 发动机保养与维护学习发动机保养与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常规维护项目了解发动机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4.2 传动系统保养与维护学习传动系统保养与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更换变速器油、传动轴润滑油等常规维护项目了解传动系统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4.3 制动系统保养与维护学习制动系统保养与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更换刹车片、制动盘、制动液等常规维护项目了解制动系统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4.4 电气系统保养与维护学习电气系统保养与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更换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等常规维护项目了解电气系统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第五章:汽车安全与环保5.1 汽车安全知识学习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汽车驾驶时的安全驾驶技巧和注意事项了解汽车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5.2 汽车环保知识学习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环保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环保检查和排放标准的知识了解汽车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行动的推广5.3 应急处理与救援学习汽车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救援技巧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图谱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汽车救援服务的提供和应急处理流程汽车中级工考证教案xu第六章:汽车冷却与润滑系统6.1 汽车冷却系统了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如水泵、散热器、冷却液等学习冷却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6.2 汽车润滑系统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如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等学习润滑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润滑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第七章:汽车排放与净化系统7.1 汽车排放系统了解排放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如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等学习排放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排放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7.2 汽车净化系统了解净化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如颗粒物过滤器、废气再循环系统等学习净化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净化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第八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8.1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了解ECU的作用和组成,如传感器、执行器、电路板等学习ECU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ECU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8.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如ABS、TCS、ESP等)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作用学习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故障诊断方法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技巧第九章:汽车诊断设备与技术9.1 汽车诊断设备了解汽车诊断设备的作用和种类,如诊断电脑、示波器、传感器等学习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掌握诊断设备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9.2 汽车诊断技术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掌握故障码解读和故障分析技巧了解先进诊断技术和诊断软件的应用第十章:汽车维修与服务质量10.1 汽车维修服务学习汽车维修服务流程和标准掌握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维修质量保证和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10.2 汽车服务质量学习汽车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掌握客户沟通和服务技巧了解汽车服务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汽车冷却与润滑系统:了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如水泵、散热器、冷却液等,以及润滑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如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等。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项目教案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项目教案

项目一检查并更换变速器润滑油一、安全提示:在修理汽车之前,您需要佩戴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二、部件:变速箱油、变速箱滤芯三、工具:举升机、快扳手、套头、接油桶、密封胶、漏斗、化清、棉布四、操作步骤:01.将预热后的车辆行驶到举升机上,打开并支撑好前机盖。

02.在变速箱油底壳位置下方放置接油桶。

03.拆下变速箱的油底壳,此时需注意变速箱油被排放出来。

04.放完残油后,拆下变速箱滤芯。

05.将新的变速箱滤芯倒入部分变速箱油,原位安装在变速箱内。

06.清除油底壳内的污物,及油底壳四周沿口部位。

07.在干净的油底壳四周沿口上打一圈密封胶。

08.原位安装上干净的油底壳,确保四周螺丝紧固。

09.将车辆高度下降到正常位置,拔掉变速箱油尺,用漏斗将新的变速箱油通过油尺口加入。

10.将适量的变速箱油加入后,插入油尺,检查液位。

11.发动车辆后,原地排挡数次,使每个档位能到得到充分润滑。

12.将车辆升到合适的高度,检查变速箱油底壳部位是否存在漏油现象。

13.自动变速箱运转数分钟后,关闭发动机,再次检查变速箱油液位即可。

项目二更换制动液一、基本原理:汽车使用的制动液多为醇醚类化合物或酯类油,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吸入水分而使其沸点降低,易在制动时形成气阻,使制动失灵。

因此,应在到规定的使用期限(2年)时更换制动液。

制动液对汽车漆膜有溶解作用,更换制动液时应特别注意,如果沾染了制动液要立即清洗干净。

二、部件:刹车油(1L)三、工具:举升机、快扳手、塑料管、容器、长嘴漏斗四、操作步骤:(1)放出旧制动液。

起动发动机并保持其怠速运转。

拧下制动储液罐的加液口盖。

在分泵放气螺钉上套上一根透明塑料管,将管的另一端放入一装有制动液的容器内。

拧松放气阀,连续踩下制动踏板,直到制动液不再流出为止,拧紧放气阀,然后将储液罐内加入足量的同种制动液。

(2)排放液压管路内的空气。

排气时,应按由远至近的原则,按制动管路分布情况对各轮缸进行放气。

《汽车修理工中级工考证强化》(7X16课时)课程标准

《汽车修理工中级工考证强化》(7X16课时)课程标准

汽车维修专业《汽车修理工中级考证强化》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核心课,主要学习汽车维修过程中常用的检修知识总结等知识内容,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汽车主要部件与总成的拆装与检修等基本技能。

为今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基于工作任务分析引领专业知识和训练项目。

以汽车修理中级工考证为主线,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递进或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

在课室采用案例、小组讨论、工作任务、工作项目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同时,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信息收集与处理、分工与合作、自我学习与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课时为112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记汽车各总成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装配要求(二)技能目标:1.熟记汽车各总成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装配要求;2.会熟练拆卸汽车各总成;3.会检测、检验汽车各主要总成、零、部件;4.会修复、装配、调试汽车主要总成、零、部件;5.能按考证流程与要求对汽车总成进行拆装与维修,掌握汽车总成维修标准。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学习习惯,具备不断规范职业素养、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的自我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实施要求五、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1.教材建议:选用劳动出版社——《汽车维修工中级考证强化》——黄妹主编。

由于国家考核标准变化较大,此教材内容有些过时,若有新编教材可更换。

2.本课程尽可能实现小模块教学3.本课程需要在一体化学习站进行。

需配置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相关散件、总成及整车,万用表、常用维修工具以及考证复习资料。

4.操作:着重训练学生操作规范性,强调拆下零部件要按顺序摆放整齐。

5.重点:重点强化学生的应变和应答(考试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考证通过率。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大纲doc资料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大纲doc资料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大纲《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使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基本工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4、掌握国家技能中级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二、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一)机械加工及维修技能训练机械加工及维修技能训练是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动手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训练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要求学生按每项要求,认真训练,严格遵守纪律。

相关技能训练中主要要求掌握钳工、维修电工及焊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本项技能及相关知识主要由《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机电电工电子应用基础》课程及相关实训[包括《金工实训(车钳焊)]来达到。

(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认识汽修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位的组织及汽车维修工艺的全过程。

在此阶段,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后阶段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一、安全文明生产教育教学要求:1)明确汽修安全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要求;2)明确实习器材的借用和领用的管理分配工作;3)合理组织工位,实习器材的管理分配工作;4)培养安全文明生产习惯,防止发生设备、人生事故;学习内容:1)汽车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2)文明生产知识;3)分配实习工位;4)实习器材的管理规定;课题二、实习入门教学要求:1)明确培训的主要目标及任务;2)了解汽车维修工艺的全过程;3)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使用;4)了解常见汽车检测、维修仪器与设备的用途及功能;学习内容:1)汽车维修概论;2)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3)汽车检测、维修仪器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汽车维修中级工教案【范本模板】

汽车维修中级工教案【范本模板】
初步了解起动机的调整






1、起动机的结构认知
2、起动机的拆装技巧
3、起动机的调整方法





重点
难点
更新
补充
删节
内容
教学
组织

设计
先理论讲解,操作演示
再学生分组,现场指导
作业
填写实习手册
主任
意见
教学实施
情况小结
备注: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核实习
教师姓名
教研室
汽车教研室
教学内容
鼓式制动器的拆装与间隙调整
学时数
4
教材
《汽车修理工(中级)》张吉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后轮鼓式制动器的拆装
教学内容提要
一、后轮鼓式制动器的拆装(公爵王)
1、拆卸:拆卸方法,注意事项
2、检查:检查项目、部位
3、装配:装配方法,注意事项
重点与难点
后轮鼓式制动器的拆装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初步了解起动机的调整






起动机的调整方法





重点
难点
更新
补充
删节
内容
教学
组织

设计
先理论讲解,操作演示
再学生分组,现场指导
作业
填写实习手册
主任
意见
教学实施
情况小结
备注: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核实习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大纲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大纲
教学要求:
1)熟悉变速器得常见故障、原因及检修项目;
2)熟练掌握变速器得拆装工艺、技术要求及调整方法
3)掌握变速器各零件得检修操作技能;
学习内容:
1)检修水泵;
2)检查风扇电机、离合器、节温器、水温传感器性能;
课题八、发动机总装、磨合与调试
教学要求:
1)掌握发动机总装工艺;
2)熟悉发动机冷磨合、热磨合工艺;
3)掌握发动机调试操作技能;
4)掌握专用机、工量具得正确使用。
学习内容:
1)装配、检查、调整曲柄连杆机构;
2)装配配气机构并调整配气相位、气门间隙;
课题三、汽车维修工艺
教学要求:
1)熟悉汽车维修得工艺及要求;
2)正确使用机具、工具,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内容:
1)汽车维修工艺概论:
2)汽车零部件得清洗、检验及分类方法:
3)相关维修器材得正确使用。
(三)发动机修理
此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发动机得拆装工艺、各组成部分得结构、工作原理、常见得损伤形式、原因及其维修工艺。
学习内容:
1)检验曲轴轴颈与正时齿轮得磨损,曲柄得弯曲、扭曲与裂纹;
2)检查活塞环与环槽、弹力与漏光度;
3)选配活塞、活塞环;
4)测量活塞与气缸壁得间隙;
5)铰配活塞销座孔,铰配连杆衬套,校正连杆弯曲变形;
6)刮配连杆轴承与曲轴主轴承;
7)组装活塞与连杆组。
课题四、发动机配气机构得维修
教学要求:
熟悉发动机配气机构修理工艺过程;
课题一、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教学要求:
1)明确汽修安全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制与文明生产要求;
2)明确实习器材得借用与领用得管理分配工作;
3)合理组织工位,实习器材得管理分配工作;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教学大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教学大

《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技能培训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使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基本工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4、掌握国家技能中级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二、本课程的具体容和具体要求(一)机械加工及维修技能训练机械加工及维修技能训练是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动手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训练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要求学生按每项要求,认真训练,严格遵守纪律。

相关技能训练中主要要求掌握钳工、维修电工及焊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本项技能及相关知识主要由《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机电电工电子应用基础》课程及相关实训[包括《金工实训(车钳焊)]来达到。

(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认识汽修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位的组织及汽车维修工艺的全过程。

在此阶段,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后阶段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一、安全文明生产教育教学要求:1)明确汽修安全操作规、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要求;2)明确实习器材的借用和领用的管理分配工作;3)合理组织工位,实习器材的管理分配工作;4)培养安全文明生产习惯,防止发生设备、人生事故;学习容:1)汽车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2)文明生产知识;3)分配实习工位;4)实习器材的管理规定;课题二、实习入门教学要求:1)明确培训的主要目标及任务;2)了解汽车维修工艺的全过程;3)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使用;4)了解常见汽车检测、维修仪器与设备的用途及功能;学习容:1)汽车维修概论;2)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3)汽车检测、维修仪器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汽车修理中级工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中级工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中级工教学大纲学时:144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拆装、观察分析和反复练习,巩固和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能掌握汽车维修基本工艺和技能,能熟练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国家有关技能鉴定中的中级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汽车维修专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2、以现代汽车为例,掌握发动机部件、发动机总成、底盘构造的维护、拆装与简单维修。

3、读汽车基本电气线路图及几种主要车型的电气总线路,熟悉其接线和工作原理。

4、掌握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5、解高新技术在汽车电气设备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三、教学条件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手段辅助教学。

实训教学主要在汽修实训室进行。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具体内容按下面的列表格式。

五、课时分配表1、采用教考分离方式进行考核阶段2、阶段考核:实际操作3、结果考核:参加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我校的中技生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七、教学说明1、本课以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教学36课时,实训教学为108课时。

2、教学以样品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训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3、其中实训中每次完成该项目时就进行考核4、本课程第一学期每个星期为4课时,第二学期每个星期为4课时,其中教学周为36周八、教材与参考书1、《汽车修理工中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 7-5045-4377-22、《汽车维修实训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7-115-10610-X/TN·1920。

汽修中级工考证培训教材(汽车电器+故障诊断)

汽修中级工考证培训教材(汽车电器+故障诊断)

汽车维修中级工指导书(汽车电器+故障诊断)编者:汽修教研组2016年9月目录第三部分汽车电气 (6)项目一空调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6)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6)1.2 操作准备 (6)1.3 操作步骤 (6)1.4 技术标准 (8)项目二空调制冷系统压力的检测 (9)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9)1.2 操作准备 (9)1.3 操作步骤 (9)1.4 技术标准 (10)项目三照明系统的检修 (12)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12)1.2 操作准备和注意事项 (12)1.3 操作步骤 (12)1.4 技术标准 (13)项目四检查、清洁火花塞 (14)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14)1.2 操作准备 (14)1.3 操作步骤 (14)1.4 技术标准 (15)项目五起动机的检修 (17)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17)1.2 操作准备 (17)1.3 操作步骤 (17)1.4 技术标准 (22)项目六发电机的检修 (23)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23)1.2 操作准备 (23)1.3 操作步骤 (23)1.4 技术标准 (28)第四部分故障诊断与排除 (29)项目一诊断与排除发动机起动困难故障 (29)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29)1.2 故障现象 (29)1.3 故障原因 (29)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30)项目二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 (32)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32)1.2 故障现象 (32)1.3 故障原因 (32)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32)项目三检查与排除发动机功率不足故障 (34)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34)1.2 故障现象 (34)1.3 故障原因 (34)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34)项目四诊断与排除连杆轴承异响故障 (36)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36)1.2 故障现象 (36)1.3 故障原因 (36)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36)项目五诊断与排除正时齿轮(或齿带、链条)异响故障 (38)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38)1.2 故障现象 (38)1.3 故障原因 (38)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38)项目六诊断与排除气门异响故障 (40)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40)1.2 故障现象 (40)1.3 故障原因 (40)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40)项目七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温度过高故障 (42)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42)1.2 故障现象 (42)1.3 故障原因 (42)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42)1.5 注意事项 (43)项目八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缺火(个别气缸不点火)故障 (44)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44)1.2 故障现象 (44)1.3 故障原因 (44)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44)项目九诊断与排除离合器异响故障 (45)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45)1.2 故障现象 (45)1.3 故障原因 (45)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45)1.5 注意事项 (46)项目十诊断与排除变速器异响故障 (47)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47)1.2 故障现象 (47)1.3 故障原因 (47)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47)项目十一诊断与排除传动轴高速振动故障 (48)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48)1.3 故障原因 (48)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48)项目十二诊断与排除驱动桥异响故障 (50)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50)1.2 故障现象 (50)1.3 故障原因 (50)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50)项目十三诊断与排除转向沉重故障 (52)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52)1.2 故障现象 (52)1.3 故障原因 (52)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52)1.5 技术标准 (53)项目十四诊断与排除传动轴异响故障 (54)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54)1.2 故障现象 (54)1.3 故障原因 (54)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55)项目十五诊断与排除制动跑偏故障 (58)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58)1.2 故障现象 (58)1.3 故障原因 (58)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59)项目十六诊断与排除制动器引起的制动拖滞故障 (60)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60)1.2 故障现象 (60)1.3 故障原因 (60)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60)项目十七诊断与排除液压制动失效故障 (62)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62)1.2 故障现象 (62)1.3 故障原因与排除 (62)1.4 技术标准及要求 (63)1.5 注意事项 (63)项目十八诊断与排除轮胎异常磨损故障 (64)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64)1.2 故障现象 (64)1.3 故障原因 (64)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65)项目十九诊断与排除车轮摆振故障 (67)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67)1.2 故障现象 (67)1.3 故障原因 (67)项目二十诊断与排除充电电流不稳故障 (70)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70)1.2 故障现象 (70)1.3 故障原因 (70)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70)项目二十一诊断与排除起动机转动无力故障 (71)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71)1.2 故障现象 (71)1.3 故障原因 (71)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71)项目二十二诊断与排除高压无火故障 (72)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72)1.2 故障现象 (72)1.3 故障原因 (72)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72)项目二十三诊断与排除发电机异响故障 (73)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73)1.2 故障现象 (73)1.3 故障原因 (73)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73)项目二十四诊断与排除喇叭不响故障 (74)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74)1.2 故障现象 (74)1.3 故障原因 (74)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74)项目二十五诊断与排除空调压缩机不运转故障 (75)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 (75)1.2 故障现象 (75)1.3 故障原因 (75)1.4 故障诊断与排除 (75)第三部分汽车电气项目一空调系统的检查和维护1.1 工量具、材料与设备活动扳手、开口扳手、梅花扳手、管子扳手、呆扳手、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等、钢丝钳、鲤鱼钳、尖嘴钳、电工钳、榔头、电筒、温度计、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万用表、电烙铁、手电钻,以及乙炔一氧气焊割设备、歧管压力计等。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项目教案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项目教案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项目教案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1 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理解汽车维修的定义和重要性熟悉汽车维修的分类和内容1.2 汽车维修工艺流程掌握汽车维修的工艺流程理解各个环节的作用和要求1.3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和设备熟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技巧第二章:发动机维修2.1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 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2.3 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发动机故障的排除技巧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维修3.1 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2 传动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传动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传动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3.3 传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传动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传动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维修4.1 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4.2 制动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制动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制动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4.3 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制动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维修5.1 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5.2 电气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电气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电气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5.3 电气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电气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维修6.1 冷却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6.2 冷却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冷却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冷却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6.3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冷却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维修7.1 燃油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燃油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7.2 燃油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燃油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燃油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7.3 燃油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燃油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八章:汽车排气系统维修8.1 排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排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8.2 排气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排气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排气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8.3 排气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排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排气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九章:汽车润滑系统维修9.1 润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9.2 润滑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润滑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润滑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9.3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润滑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润滑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十章:汽车悬挂系统维修10.1 悬挂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10.2 悬挂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悬挂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悬挂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10.3 悬挂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悬挂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悬挂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十一章:汽车转向系统维修11.1 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11.2 转向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转向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转向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11.3 转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转向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十二章:汽车照明系统维修12.1 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照明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12.2 照明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照明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照明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12.3 照明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照明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照明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十三章:汽车安全系统维修13.1 安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安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安全系统的工作原理13.2 安全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安全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安全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13.3 安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安全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安全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十四章:汽车舒适系统维修14.1 舒适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舒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舒适系统的工作原理14.2 舒适系统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掌握舒适系统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舒适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14.3 舒适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舒适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舒适系统故障的排除技巧第十五章:汽车诊断与检测设备使用15.1 诊断与检测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诊断与检测设备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理解诊断与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15.2 诊断与检测设备的使用技术和方法掌握诊断与检测设备的使用技术和方法熟悉诊断与检测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15.3 诊断与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学习诊断与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案例掌握诊断与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的十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发动机维修、汽车传动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汽车电气系统维修、汽车冷却系统维修、汽车燃油系统维修、汽车排气系统维修、汽车润滑系统维修、汽车悬挂系统维修、汽车转向系统维修、汽车照明系统维修、汽车安全系统维修、汽车舒适系统维修以及汽车诊断与检测设备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汽车维修工考证》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对相关的专业平台课的综合检验,学生在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理论课及实践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目的,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技能为主。

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中级)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对学生进行考证前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

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汽车修理工(中级)国家职业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鉴定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省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具体考核内容,本课程的内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1、能独立对汽车零件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

3、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

4、能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

5、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

6、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

三、学时分配及时间安排: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汽车修理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 7-5045-3528-1
2、《汽车维修实训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7-115-10610-X/TN·1920
五、几点说明:
1、前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考核采用国家统一题库。

命题思路和原则是以汽车维修工基
础性的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

2、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即应知考试和应会考试,本课程主要
是以训练应会技能为主。

应知知识复习以本专业有关课程为依据,以自学为主。

3、课程是以强化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但对技能鉴定具体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也必须
有相当的掌握,才能顺利通过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