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课件ppt
合集下载
必修二2.3伴性遗传(共41张PPT)
![必修二2.3伴性遗传(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3d0a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0.png)
8
9
A、XBXB B、XBXb
Ⅳ 10
C、XBY D、XbY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 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是3)8号12 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
Ⅰ Ⅱ
1 5
2
34 6
(者4)的10可号能是性红是绿色14盲基。因携带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全部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男孩/所有男孩
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 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 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红绿色盲的男孩。
Ⅱ1
23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问: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如果控制人的红绿色盲的基因为(b),请完 成以下表格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正常 正常 色盲 正常 色盲
第3节 伴性遗传
王女士本人有色盲症,现 在女儿5岁,老公很想再 要一个男孩,王女士担心 生男孩可能不健康,两人 因此僵持不下,你支持她 的观点吗?
有孝心的小道尔顿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
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 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 盲症叫道尔顿症。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9eeb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5.png)
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有密切关系,性别决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伴 性遗传的基因也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伴性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 病
子病母必携带,父病女 必携带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 假设致病基因为a,其等位基因为A, 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男 性的基因型必为XaY,男性的Y由父亲 提供,则其父必患病;男性的X来自 母亲,则母必携带致病基因XAXa, 因此患病男性患者的女性亲属中必有 患者。另外男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 XAY,其X来自母亲,所以其母一定 是携带者XAXa。总结来说,男性患 者的X只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男性 正常个体的X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
目前对于跨物种间伴性遗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物种间的普遍性和 规律。
研究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未来可以研 究如何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 课件ຫໍສະໝຸດ contents目录
• 引言 •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 人类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 • 动物伴性遗传现象探讨 • 植物伴性遗传现象及其应用 • 伴性遗传规律总结与拓展思考
01 引言
说课目的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实验技能,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鸟类伴性遗传研究意义
对于家禽养殖、观赏鸟培育以及濒危 鸟类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实现优 良性状的选择和疾病防控。
哺乳动物中伴性遗传现象举例
01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与鸟类不同,大多数哺乳动物为XY型性别决
伴性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 病
子病母必携带,父病女 必携带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 假设致病基因为a,其等位基因为A, 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男 性的基因型必为XaY,男性的Y由父亲 提供,则其父必患病;男性的X来自 母亲,则母必携带致病基因XAXa, 因此患病男性患者的女性亲属中必有 患者。另外男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 XAY,其X来自母亲,所以其母一定 是携带者XAXa。总结来说,男性患 者的X只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男性 正常个体的X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
目前对于跨物种间伴性遗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物种间的普遍性和 规律。
研究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未来可以研 究如何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 课件ຫໍສະໝຸດ contents目录
• 引言 •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 人类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 • 动物伴性遗传现象探讨 • 植物伴性遗传现象及其应用 • 伴性遗传规律总结与拓展思考
01 引言
说课目的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实验技能,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鸟类伴性遗传研究意义
对于家禽养殖、观赏鸟培育以及濒危 鸟类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实现优 良性状的选择和疾病防控。
哺乳动物中伴性遗传现象举例
01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与鸟类不同,大多数哺乳动物为XY型性别决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78de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8.png)
04 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特点
仅在男性中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女性不会发病。
隔代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通常呈现隔代遗传的特点,即男性患者将疾病遗 传给儿子,但不会遗传给女儿。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由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因此男性患者数量通常多 于女性患者。
实例分析
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
病例二
一个家族中男性成员均患有血友病,而女性成员则正常。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家族男性成员的X染色体上存在 血友病基因,而女性成员则没有携带该基因。这表明该家族男性成员的血友病是由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
05 总结与思考
伴性遗传的意义与价值
生物学基础
伴性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揭示了生物体的遗传规律, 为理解生物体的进化和发展提供
基因剂量效应
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不同,女性通常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 个Y染色体,因此女性通常具有更高的基因剂量,表现出更强的基因表达。
基因互作
伴性遗传中的基因互作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两个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0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了基础。
医学应用
伴性遗传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 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科学发展
伴性遗传的研究推动了遗传学和相 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探索生命奥 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
婚育指导
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帮助人们 进行科学的婚育规划,避免遗传
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病例二一个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外祖母 都有类似的症状,这可能表明该 病是由母亲传递给儿子的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公开课》ppt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e2b5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f.png)
01
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导致雄花转化为雌花,自交产
生雌雄同株。
草莓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02
草莓性别由多个基因控制,伴性遗传使得雌雄异株草莓
可产生雌雄同株后代。
葫芦科植物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03
葫芦科植物性别多样,包括雌雄异株、雌雄同株等,伴
性遗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植物育种中利用伴性遗传原理
01
02
100%
遗传性肾炎
一种肾脏疾病,患者出现血尿、蛋 白尿等症状,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80%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一种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女性患 者多于男性。
Y连锁遗传病
男性不育症
多种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男 性生殖障碍,如精子数量不足、 精子活力低下等。
外耳道多毛症
一种较为罕见的Y连锁遗传病, 表现为外耳道部位毛发过多。
解。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化、精准化。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将为伴性遗传病的治疗提
供更多可能性。
多学科合作
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 多学科合作,将推动伴性遗传 病研究和治疗取得更大突破。
普及宣传与教育
加强伴性遗传病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06
课堂互动环节: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会:探讨生活中遇到的伴性遗传问题
传”等。
分析方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 涉及的遗传规律、基因型与表现
型关系等。
总结归纳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伴性遗传 原理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伴性遗传》课件
![《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d03c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7.png)
《伴性遗传》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伴性遗传概述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伴Y染色体遗传 • 总结与展望
01
伴性遗传概述
伴性遗传的定义
01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 因只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并随着 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02
伴性遗传分为伴X染色体遗传和伴 Y染色体遗传,其中伴X染色体遗 传更为常见。
隔代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时会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即患者的 父母和祖父母可能没有患病,但患者的子女和孙子辈可能会 出现患病的情况。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症状因疾病而异,但通常在年轻时发病,且病情较重。例如,血 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出血、肌肉萎缩等症状,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肌 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由遗传或突
变因素引起。
基因表达异常
由于显性基因的突变,其表达产物 可能异常,导致相关蛋白质或酶的 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生 理功能。
细胞功能异常
由于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可能无法 正常发挥其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
隔代遗传
有些伴Y遗传病可能不会在每一代都表现出来,而是在隔代中出现, 这种遗传方式被称为“隔代遗传”。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家族史
诊断方法
伴Y遗传病的症状可能因疾病而异, 但通常会在男性中出现。常见的症状 包括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智力障碍、 肌肉萎缩等。
了解家族史对于诊断伴Y遗传病非常 重要。如果家族中有男性成员患有伴 Y遗传病,那么其他男性成员也有患 病的风险。
目录 Contents
• 伴性遗传概述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伴Y染色体遗传 • 总结与展望
01
伴性遗传概述
伴性遗传的定义
01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 因只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并随着 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02
伴性遗传分为伴X染色体遗传和伴 Y染色体遗传,其中伴X染色体遗 传更为常见。
隔代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时会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即患者的 父母和祖父母可能没有患病,但患者的子女和孙子辈可能会 出现患病的情况。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症状因疾病而异,但通常在年轻时发病,且病情较重。例如,血 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出血、肌肉萎缩等症状,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肌 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由遗传或突
变因素引起。
基因表达异常
由于显性基因的突变,其表达产物 可能异常,导致相关蛋白质或酶的 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生 理功能。
细胞功能异常
由于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可能无法 正常发挥其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
隔代遗传
有些伴Y遗传病可能不会在每一代都表现出来,而是在隔代中出现, 这种遗传方式被称为“隔代遗传”。
病例分析
患者症状
家族史
诊断方法
伴Y遗传病的症状可能因疾病而异, 但通常会在男性中出现。常见的症状 包括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智力障碍、 肌肉萎缩等。
了解家族史对于诊断伴Y遗传病非常 重要。如果家族中有男性成员患有伴 Y遗传病,那么其他男性成员也有患 病的风险。
必修二伴性遗传ppt课件
![必修二伴性遗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0d32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d.png)
02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对, 常染色体遗传不受性别影响,男 女性均有可能携带和传递。
伴性遗传的特点
伴性遗传具有性别差异性,即不同性 别的个体在伴性遗传方面存在差异。
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 称为伴性基因位点,其传递规律遵循 孟德尔遗传规律。
伴性遗传的分类
01
02
03
X连锁显性遗传
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且杂合子表现为异常 表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 性。
02
女性携带者的儿子可能是患者
女性携带者的儿子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致病基因,因此可能是患者。
03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因此她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同时,她的
儿子也将继承她的致病基因,成为患者。
实例分析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其症状包括关节出血、肌肉 出血等。男性患者的发病率远高于女 性,且症状较为严重。
X连锁隐性遗传
指致病基因也是位于X染 色体上,但只有纯合子才 表现出异常表型,男性发 病率高于女性。
Y连锁遗传
指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 上,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 ,女性不会携带和传递此 类基因。
0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特点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症状通常较重
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 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当男性继承了 致病基因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04
女性患者的子女中,男 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遗传规律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输标02入题
01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对, 常染色体遗传不受性别影响,男 女性均有可能携带和传递。
伴性遗传的特点
伴性遗传具有性别差异性,即不同性 别的个体在伴性遗传方面存在差异。
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 称为伴性基因位点,其传递规律遵循 孟德尔遗传规律。
伴性遗传的分类
01
02
03
X连锁显性遗传
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且杂合子表现为异常 表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 性。
02
女性携带者的儿子可能是患者
女性携带者的儿子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致病基因,因此可能是患者。
03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因此她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同时,她的
儿子也将继承她的致病基因,成为患者。
实例分析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其症状包括关节出血、肌肉 出血等。男性患者的发病率远高于女 性,且症状较为严重。
X连锁隐性遗传
指致病基因也是位于X染 色体上,但只有纯合子才 表现出异常表型,男性发 病率高于女性。
Y连锁遗传
指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 上,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 ,女性不会携带和传递此 类基因。
0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特点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症状通常较重
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 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当男性继承了 致病基因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04
女性患者的子女中,男 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遗传规律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输标02入题
01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伴性遗传ZW型ppt课件
![伴性遗传ZW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69d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f.png)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ZA_Z_A_×_Z_a_W,理
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雌_雄__均__为_正,常眼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
___。
P
纯合正常眼♂ X ZAZA
豁眼♀ ZaW
配子ZAZaWF1ZAZa生物的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组成 决定的常见类型
回顾:
1、XY型性别决定
雌性:性染色体组成XX(同型) 雄性:性染色体组成XY(异型) 如哺乳动物(如人类)、果蝇等。
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
生物的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组成 决定的常见类型
2、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相反
雌性:性染色体组成ZW(异型) 雄性:性染色体组成ZZ(同型)
常见生物:鸟类(如家禽:鸡、鸭等),家蚕等。
一、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性染色体Z和W 的遗传规律
P 雄性 X ZZ
雌性 ZW
雌性(♀)Z和W
W染色体:只能由雌性遗传给雌性,即
去向
雌W
雌W
来源
配子 Z
Z染色体:只能传递给雄性,也只能来自雄性,即
Z
W 去向
雌Z
雄Z
来源
F1
ZZ 雄性
Z W 雄性(♂)Z和Z 一个Z来自雄性(ZZ)两个Z中任意一个,另一个Z来自
P
豁眼 ♂
X
正常眼 ♀
Z-aZ- a
Z-AW
配子
Z-a
F1
ZAZ- a
正常眼 ♂
Z-A
W
ZaW 豁眼 ♀
从F1中豁眼入手分析
32.(12分)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 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 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ZA_Z_A_×_Z_a_W,理
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雌_雄__均__为_正,常眼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
___。
P
纯合正常眼♂ X ZAZA
豁眼♀ ZaW
配子ZAZaWF1ZAZa生物的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组成 决定的常见类型
回顾:
1、XY型性别决定
雌性:性染色体组成XX(同型) 雄性:性染色体组成XY(异型) 如哺乳动物(如人类)、果蝇等。
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
生物的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组成 决定的常见类型
2、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相反
雌性:性染色体组成ZW(异型) 雄性:性染色体组成ZZ(同型)
常见生物:鸟类(如家禽:鸡、鸭等),家蚕等。
一、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性染色体Z和W 的遗传规律
P 雄性 X ZZ
雌性 ZW
雌性(♀)Z和W
W染色体:只能由雌性遗传给雌性,即
去向
雌W
雌W
来源
配子 Z
Z染色体:只能传递给雄性,也只能来自雄性,即
Z
W 去向
雌Z
雄Z
来源
F1
ZZ 雄性
Z W 雄性(♂)Z和Z 一个Z来自雄性(ZZ)两个Z中任意一个,另一个Z来自
P
豁眼 ♂
X
正常眼 ♀
Z-aZ- a
Z-AW
配子
Z-a
F1
ZAZ- a
正常眼 ♂
Z-A
W
ZaW 豁眼 ♀
从F1中豁眼入手分析
32.(12分)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 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 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伴性遗传复习》课件
![《伴性遗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e052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e.png)
通过对伴性遗传病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为其他疾 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新药研发
基于伴性遗传病的发病机理,研发新的药物,为治疗其他疾 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复习与思考题
复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在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
难点
如何理解伴性遗传的实质,以及如何 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伴性遗传的规律包括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规律。 这些基因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会导致不 同的遗传规律。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是两种常见的伴性遗传规律,而伴Y染色体遗传则是一种较 为特殊的伴性遗传规律。
思考题与答案解析
思考题3
如何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解析3
在实际生产中,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应用于动植物育种 、性别控制和人类遗传病的预防等方面。例如,在养 蚕业中,可以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培育出雌蚕品种,提 高蚕丝产量;在畜牧业中,可以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控 制后代的性别,提高繁殖效率;在人类遗传病预防方 面,可以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对某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和预防。
伴Y染色体遗传
总结词
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会在男性中传递 ,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VS
详细描述
伴Y染色体遗传是指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 因控制的遗传规律。由于Y染色体只存在 于男性中,因此这些基因只会在男性中传 递,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在女性中,由 于没有Y染色体,因此这些基因不会表现 出相应的性状。
伴性遗传的规律总结
思考题2
伴性遗传有哪些规律?请简要说明。
新药研发
基于伴性遗传病的发病机理,研发新的药物,为治疗其他疾 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复习与思考题
复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在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
难点
如何理解伴性遗传的实质,以及如何 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伴性遗传的规律包括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规律。 这些基因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会导致不 同的遗传规律。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是两种常见的伴性遗传规律,而伴Y染色体遗传则是一种较 为特殊的伴性遗传规律。
思考题与答案解析
思考题3
如何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解析3
在实际生产中,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应用于动植物育种 、性别控制和人类遗传病的预防等方面。例如,在养 蚕业中,可以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培育出雌蚕品种,提 高蚕丝产量;在畜牧业中,可以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控 制后代的性别,提高繁殖效率;在人类遗传病预防方 面,可以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对某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和预防。
伴Y染色体遗传
总结词
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会在男性中传递 ,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VS
详细描述
伴Y染色体遗传是指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 因控制的遗传规律。由于Y染色体只存在 于男性中,因此这些基因只会在男性中传 递,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在女性中,由 于没有Y染色体,因此这些基因不会表现 出相应的性状。
伴性遗传的规律总结
思考题2
伴性遗传有哪些规律?请简要说明。
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伴性遗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5d4b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e.png)
B
C和E
D
A和F
6、下图为某家族患两种病的遗传系谱(甲种病基因用A、a表示,乙种病的基因用B、b表示), Ⅱ6不携带乙种病基因。请回答: (1)甲病属于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__染色体上,乙病属于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___染色体上。 (2)Ⅱ4和Ⅱ5基因型 是____ 和____ (3)若Ⅲ7和Ⅲ9结婚, 子女中同时患有两 种病的概率是_____, 只患有甲病的概率 是____,只患有乙 病的概率是_____。
2
外耳道多毛症
伴Y遗传病的特点: 连续遗传 患者全部是男性,女性都正常。 父传子,子传孙
伴XY型遗传性状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典型病例
遗传特点
伴X隐
伴X显
伴Y
红绿色盲血友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外耳道多毛症
①隔代遗传, ②交叉遗传 ③男多女少
①代代发病 ②交叉遗传 ③女多男少
①连续遗传 ②患者全部是男性,女性都正常 ③父传子,子传孙
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
1、遗传性质
XBXB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正常
色盲
正常
色盲
正常 (携带者)
写出下列婚配的图解:
X X
X X
X X
X X
B B
b b
X Y
X Y
X Y
X Y
b
B
b
B
B b
(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判断。 图3
图1
图2
图3
确定是否为伴X染色体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 (共5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 (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1c24fb9ec3d5bbfd0a7452.png)
这 孩这 对 色对 夫 盲夫 妇 的妇 生 概生 一 率一 个 是个 色男 盲 男 孩 的 概 率 是
1\ 2
1\4
1 : 1: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XBY
母父 亲亲
色正
配请子 同学Xb 们自X己B 动Y 手
盲常 儿女
写一写该遗传图解
子儿 一一
二、伴 性 遗 传
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表现与性 别相关联的现象,(某表现型在雌雄个体 中出现概率不同)
伴X遗传
伴X隐性遗传
• 分类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㈠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男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孩
XBXb
XBY
的 色
盲
基
配子
XB Xb
XB
Y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母亲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 22对(常)+XX(性) 男♂ 22对(常)+XY(性)
ZW型性别决定
雄性♂ zz(同型)
雌性♀ zw(异性)
例:鸟类、蛾蝶类昆虫等
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 别决定方式.
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 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 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大麻等.)
以下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
别的一组是( )
B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6cbb358bd63186bdebbc9f.png)
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交叉遗传)
永远不会直接由父亲传给儿子
③.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 XbXb
XbY
其他伴X隐性遗传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W 白眼基因为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 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b
迁移训练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 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 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 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 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 同样是XBXb。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 才会患色盲。
I
XbY
1
2
Ⅱ
1
2
XBXb 3
Ⅲ
1
2
3
4
5
色
盲
4
遗 传
家
系
XbY 图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难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交叉遗传)
永远不会直接由父亲传给儿子
③.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 XbXb
XbY
其他伴X隐性遗传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W 白眼基因为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 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b
迁移训练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 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 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 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 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 同样是XBXb。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 才会患色盲。
I
XbY
1
2
Ⅱ
1
2
XBXb 3
Ⅲ
1
2
3
4
5
色
盲
4
遗 传
家
系
XbY 图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这些疾病,有的多发于男性,有的却多发于女 性?伴性遗传还有哪些特点?
你的 色觉 正常吗?
色盲症的发现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
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 子,我怎么穿呢? ▪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 子是樱桃红色的。 ▪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 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 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
XBXB
XBXb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1: 1: 1
XbY 男性色盲
1\2
思考: 1.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
XBXb
配子
XB
Xb
XbY
Xb
Y
女
儿
色 盲 父 亲 一 定
)
(
女 患 父 必 患
色
盲
子代
XBXb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 : 1 :1 :1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说明:一般的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特殊情况是女性携带者也 可以把色盲基因通过她的女儿传给她的外孙。
2、伴X 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 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亲代
♂ zbzb
♀ zBw
X
Zb 配子
ZB
W
子代
♂ zBzb 芦花鸡
♀ zbw
非芦花鸡
从早期的雏鸡就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
3、伴Y 染色体遗传
特点: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在男性中 表现出来,即: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外耳道多毛症家系图 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父病子必病,传男不传女,所以患者全是男性。
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 相应的等位基因。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但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呢
像红绿色盲这种由于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
ZW型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方式正好与XY型正好相反)
亲代
♂ zz
♀ zw
X
配子
Z
Z
W
子代
♂ zz 1
♀ zw
:
1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 “ZW”型。
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鸡性别的判定 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芦花)是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控制的。
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交配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患者多 2、隔代遗传 代与代之间表现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3、交叉遗传
女患父子患, 男正母女正。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答案:D
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孩的色盲 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色1盲/4 的几率
,
2、男孩色盲的几率
,女孩色盲的几率1/8 ,
1/4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
,生男孩色盲的几率
。
XBXb XBY 1/2 1/4
比较可知: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得病率相同 性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常染色体
2.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 XbXb
XBY
配子
Xb
XB
Y
母
亲
色 盲 儿 子 一 定
)
(
母 患 子 必 患
色
盲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1
XbY 男性色盲
I
XbY
1
2
II
1
2 XBXb
3
色 盲 遗 传 家 系 图 4
III
1
2
3
4
5
XbY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在遗 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三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化的几率
,
2、男孩中白化的几率
,女孩中白化的几率
,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生男孩白化Aa的几Aa率
。
1/4
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者),父方为色觉正常,1/4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
Xb
XbY Y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1
XBY 男性正常
不男 能性 传的 给色 儿盲 子基 。因
只 能 传 给 女 儿 ,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配子
女性携带者 XBXb
子代
XB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男 孩 的 色 盲 基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母 亲
这 对 夫 妇 生 的 一 个 男 孩 是 色 盲 概 率
J.Dalton 1766--1844
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女
男
基因型
BB XBXB
Bb
bb
B
XBXb
XbXb
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解
亲代
女性正常 XBXB
男性色盲
配子
子代
XB
伴性遗传课件ppt
女性体内 的23对染 色体
性染色体
男性体 内的23 对染色 体
性染色体
P
红眼(雌) × (XWXW)
白眼(雄) (XwY)
F1
红眼(雄雌)
× F2
(XWXw XWY)
3红眼(雌雄): 1白眼(雄) (1XWXW:1XW Xw:1XWY:1XwY )
Y染色体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遗
遗传病
传
病
伴性遗传病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伴X显性遗传病
(2)X伴隐性遗传病 (3)伴Y遗传
1、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4
11
12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
伴X 显性遗传病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连续遗传
特点:男患母女患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佝偻病患 佝偻病患者 正常 者
佝偻病患者 正常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如血友病,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以及雌雄异株植物(如杨、柳) 中某些性状的遗传都是伴性遗传。
你的 色觉 正常吗?
色盲症的发现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
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 子,我怎么穿呢? ▪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 子是樱桃红色的。 ▪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 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 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
XBXB
XBXb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1: 1: 1
XbY 男性色盲
1\2
思考: 1.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
XBXb
配子
XB
Xb
XbY
Xb
Y
女
儿
色 盲 父 亲 一 定
)
(
女 患 父 必 患
色
盲
子代
XBXb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 : 1 :1 :1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说明:一般的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特殊情况是女性携带者也 可以把色盲基因通过她的女儿传给她的外孙。
2、伴X 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 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亲代
♂ zbzb
♀ zBw
X
Zb 配子
ZB
W
子代
♂ zBzb 芦花鸡
♀ zbw
非芦花鸡
从早期的雏鸡就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
3、伴Y 染色体遗传
特点: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在男性中 表现出来,即: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外耳道多毛症家系图 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父病子必病,传男不传女,所以患者全是男性。
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 相应的等位基因。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但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呢
像红绿色盲这种由于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
ZW型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方式正好与XY型正好相反)
亲代
♂ zz
♀ zw
X
配子
Z
Z
W
子代
♂ zz 1
♀ zw
:
1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 “ZW”型。
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鸡性别的判定 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芦花)是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控制的。
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交配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患者多 2、隔代遗传 代与代之间表现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3、交叉遗传
女患父子患, 男正母女正。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答案:D
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孩的色盲 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色1盲/4 的几率
,
2、男孩色盲的几率
,女孩色盲的几率1/8 ,
1/4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
,生男孩色盲的几率
。
XBXb XBY 1/2 1/4
比较可知: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得病率相同 性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常染色体
2.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 XbXb
XBY
配子
Xb
XB
Y
母
亲
色 盲 儿 子 一 定
)
(
母 患 子 必 患
色
盲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1
XbY 男性色盲
I
XbY
1
2
II
1
2 XBXb
3
色 盲 遗 传 家 系 图 4
III
1
2
3
4
5
XbY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在遗 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三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化的几率
,
2、男孩中白化的几率
,女孩中白化的几率
,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生男孩白化Aa的几Aa率
。
1/4
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者),父方为色觉正常,1/4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
Xb
XbY Y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1
XBY 男性正常
不男 能性 传的 给色 儿盲 子基 。因
只 能 传 给 女 儿 ,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配子
女性携带者 XBXb
子代
XB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男 孩 的 色 盲 基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母 亲
这 对 夫 妇 生 的 一 个 男 孩 是 色 盲 概 率
J.Dalton 1766--1844
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女
男
基因型
BB XBXB
Bb
bb
B
XBXb
XbXb
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解
亲代
女性正常 XBXB
男性色盲
配子
子代
XB
伴性遗传课件ppt
女性体内 的23对染 色体
性染色体
男性体 内的23 对染色 体
性染色体
P
红眼(雌) × (XWXW)
白眼(雄) (XwY)
F1
红眼(雄雌)
× F2
(XWXw XWY)
3红眼(雌雄): 1白眼(雄) (1XWXW:1XW Xw:1XWY:1XwY )
Y染色体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遗
遗传病
传
病
伴性遗传病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伴X显性遗传病
(2)X伴隐性遗传病 (3)伴Y遗传
1、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4
11
12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
伴X 显性遗传病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连续遗传
特点:男患母女患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佝偻病患 佝偻病患者 正常 者
佝偻病患者 正常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如血友病,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以及雌雄异株植物(如杨、柳) 中某些性状的遗传都是伴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