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公开课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数形结合、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思

考、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在团队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学习方法: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工具:计算机多媒体、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实际的例子:

如图,在铁路的附近,有一大型仓库,现要修建一公路与之连接起来,那么怎样设计能使公路最短?

仓库

这个实际问题要解决,要转化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得出就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提出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板书写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已知一个定点P (x o ,y 0)和一条定直线i:Ax+By+C=O,那么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先过点P作直线i的垂线,垂足为Q, 则

|PQ|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i的距离d,将点线距离

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

接着,多媒体显示下列2道题(尝试性题组),请2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练习,每做完一题立即讲评)

⑴求P (X。,y 0)到直线i: By+C=O( B H 0)的距

离 d ;(答案:d = y°+B )

B

(2)求P (x o ,y o)到直线i: Ax+C=0( A H 0)

的距离d ;(答案:d = Xo£)

A

第(1)、(2)题虽然含有字母参数,但由于

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教师:根据以上2题的运算结果,你能得到什

么启示?

学生:当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水平或竖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求得,多媒体显

示并板书:

教师:当AB=0时,那么,而当直线是倾斜位 置时,L^+By+C",此时直线含有多个字母则较 难;,虽然有一些思路,但具体操作起来因计算 量很大难以得出结果。点到直线的距离有没有 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 刚才的第(1 )、(2)的启示或者是以前学过的 方法的启示,借助水平、竖直情形和平面几何

/

I

Q □ --- P G D ,

死)

一 /

X

当A = 0时,I : By+C =0, PQ = y 。—y Q 当B =0时,I : Ax+C =0, PQ = X 。—X Q y o

X o

|By 。+c B |AX 0 +c A

知识来解决倾斜即一般情况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学生们积极探讨;教师来回巡视,回答各研究小组的询问……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收集思路思路一:利用定义八

y

P

Q

O

X

①求垂线PQ的方程(由POL i以及直线i的斜率

可知垂线PQ的斜率,点斜式)

②求交点Q坐标(联立方程组求解)

③两点间距离公式

上述方法虽然思路自然,但是会遇到一只拦路虎

----- 运算较为繁琐。

(思路一)解:直线PQ: y - y° = B x 一X。,x = X。,

A

Bx - Ay 二Bx o -

Ay。

厂 2

』Bx - Ay = Bx0- Ay。_ B x0— ABy0 - AC

jAx+By+C=O ,X Q _ A2+B2

2 2 2

B x0—ABy。一AC「A x0「B x0

A2 B -A Ax o By o C

A 2

丄 f 2

A B

Ax o By o C

7~2

^"2

A B

.d 二 X Q - X 。2 y Q - y ° 2

教师评价:此方法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 如果没有小组想到另外一种思路,教师继续提 出问题:根据以往求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图形构 造方法,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什么图 形?如何构造? 思路二:利用直角三角形 面积法

如图,设A M 0, B M 0。 引导过程:

① 点P 的坐标的意义。

② 过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

③ 构成三角形,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高的问题。

y Q - y

A x-x °「

B A

2 B 2 , A B

2

Ax 。By 。C

Ax o By o C A 2

B 2

④ 如果知道面积和底边,就可以求出高。现在 要求RP PS SR 的长度。

⑤ 两点间距离公式,转化问求 R 、P 、S 的坐标。

多媒体显示、师生一起推导: (思路二)解:设 Px o

,y

o ?

0x Q > y

Q ), R(X R , y

0 ), S(x

0 , y

s )

Ax o C

y S

思路二:将来可以为利用二角函数、不等式、 向量等方法求解

A X R By o C =0

, X R

By 。C A

Ax o By s C = 0

RP = X 。— X R

Ax o By 。 C

PS = y

0 — y

s

Ax o By 。 C

由 PQ| RS = PR PS , PQ

PR PS RS

而 |RS = J|RP |2

+|PS 2

=Ax

o

+ By o + C A 2 B 2

A 2B

2

=

Ax o By o C

AB

■■ A 2 B 2

二 pQ 」Ax

o+By

o+

C

A 2

B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