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自变量:
两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被试内:50 VS150 VS250 VS350ms)
依恋类型(被试间:焦虑型VS回避型)
因变量:对S1和S2的反应时、测验分数
控制变量:性别、年龄、神经质和一般焦虑分数、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分数(BIS/BAS scores)
实验程序
被试为83名本科生(女64男19,平均年龄19),裸眼或矫正后视力正常。参与实验的报酬是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学分。
步骤一:要求被试对两个相继呈现的不同刺激S1和S2既迅速又准确地分别做出相应反应,测量S1和S2的反应时。
S1是出现在屏幕上一固定点的蓝色或黄色方块,S2是出现在固定点下方的字母X或O。两刺激以50/150/250/350ms四种时间间隔随机呈现。左手食指对蓝色方块和字母X做按键反应,右手食指对黄色方块和O做按键反应。每组实验中,每种时间间隔各呈现16次,共做3组(192次)。
步骤二:要求被试完成一组评估依恋类型、神经质、接近和回避倾向、和特质焦虑的问卷。
其中包括亲密关系经验问卷(ECR),大五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分测验(BFI),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问卷(BIS/BA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的特质焦虑分测验(TAI)。这些测验都有较好的信效度。
实验一结果与讨论
首先对PRP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3,78)=62.81,p<.001。这说明缩短两
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会造成S2反应时的显著延长。S2的RT平均数比S1的长116%。
再对实验数据的分层回归分析:在第一步建立的模型中纳入性别、年龄、神经质、BIS/BAS分数的变异作为控制;在第二步建立的模型中吸收依恋类型变异,以检验主效应;第三步建立的模型检验交互作用。未发现显著交互作用,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β=-34,t(65)=-2.83,p=.006。回避型依恋对S2的RT更短,说明回避型能快速有效的把注意从一个任务转向另一个任务。
实验二:侧抑制任务实验flanker task
试验设计:2×3混合设计
自变量:
侧抑制任务(被试内:一致VS中性VS不一致)
依恋类型(被试间:焦虑型VS回避型)
因变量:反应时、测验分数
控制变量:性别、年龄、神经质和一般焦虑分数、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分数(BIS/BAS scores)
实验程序
被试为101名本科生(女67男34,平均年龄20),裸眼或矫正后视力正常。参与实验的报酬是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学分。
步骤一:要求被试对出现在屏幕中央的目标箭头的方向(>或<)做出既迅速又准确的反应,测量反应时。
在呈现目标箭头的同时,会在其双侧随机呈现与目标箭头方向一致(<<<<<),不一致(>><>>),或者中性(-- < --)的侧抑制刺激。被试的左右手食指,分别对与>或<对应的两个键做按键反应。每组实验中,每种条件重复40次,共做4组(480次)。
步骤二:要求被试完成一组评估依恋类型、神经质、接近和回避倾向、和特质焦虑的问卷。问卷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二结果与讨论
首先对侧抑制效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2,99)=273.25, p<.001(RT的平均数,一致M=451.97,中性M=459.81,不一致M=551.26),差异显著。在一致的条件下,两侧的箭头易化对目标的加工;不一致情况下,两侧的箭头干扰对目标的加工。
再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交互作用。焦虑型的侧抑制回归模型b=-23.79,t=-3.56,p=.0006;回避型的侧抑制回归模型b=-3.23,t=-.52,ns.说明回避型能更好地忽略侧抑制分心物,侧抑制对回避型的易化和干扰效应都不明显。
实验三:依恋启动的侧抑制任务实验
试验设计:2×3×3混合设计
自变量:
启动条件(被试间:安全VS焦虑VS回避)
侧抑制任务(被试内:一致VS中性VS不一致)
依恋类型(被试间:焦虑型VS回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