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组民情调研报告
调研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

调研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 驻村工作队
调研目的: 通过对驻村工作队的调研,了解其在农村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支持建议提供参考。
调研时间: 2021年6月10日-2021年6月15日
调研地点: 各地农村驻村工作队
调研方法: 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
调研结果:
1. 驻村工作队的组成和规模
- 调研发现,驻村工作队的组成形式多样,有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等不同层级的驻村工作队。
- 驻村工作队的规模也各异,一些驻村工作队由几人组成,一些由几十人组成。
2. 驻村工作队的主要工作内容
- 调研显示,驻村工作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扶贫工作、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
- 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产业扶贫、农技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3. 驻村工作队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调研发现,驻村工作队在农村工作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交通不便、人员不稳定等。
- 部分驻村工作队在与当地群众的沟通中遇到语言和文化障碍。
4. 对驻村工作队的建议和支持
- 建议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驻村工作队成员的
专业素质和能力。
- 建议加强驻村工作队与当地群众的沟通和了解,增强工作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建议加大对驻村工作队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和待遇。
结论: 驻村工作队在推动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积
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升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驻村工作组驻村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三堡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三堡村地处子牙河边,村庄依河而建,东西长、南北宽,地理位置不错。
全村共有人口960余人,耕地3443亩,人均占有耕地3.59亩。
现有党员27人,享受低保户12家,无保供养人员6人。
目前村里换届已结束,实现平稳过渡。
现在村里有2200余亩土地分别承包给了天津仁爱集团、旅游公司和北方创业公司。
原村办企业,包括五金厂、塑料厂等现在全部由个人承包,每年村里收取承包费1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民福利。
近几年来,村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自来水,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孤老户看病等费用也都由村里负担,村民满意度极高。
多年来,政府和县里各职能部门对村里都非常关照,中学和水务局供水站坐落在本村,在设施农业和残疾人帮扶方面县农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
通过走访调查,在我们走访的19户户主中,4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8人,占42%,初中生5人,占26%,高中生有2人,占10%,这样的文化水平,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村容村貌不整洁。
村内柴草、农具、农作物的堆放不整齐,垃圾处理不及时,路面硬化不够,公厕破旧不卫生。
夜间没有照明,夜间出行,让人心惊胆战。
村北土坯房大多为六、七十年代修建,现已破烂不堪,巷子狭窄,出行困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四)缺少公共服务设施。
村内综合服务站、健身活动设施部分损毁,不能及时修缮,图书阅览室的对口实用的书籍陈旧,新技术信息传播受到影响。
驻村工作队队员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队队员调研报告驻村工作队的调研报告,这个话题可真有意思啊。
想当初,我踏入这个小村庄的时候,心里满是期待,想着能遇到什么样的人,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哎呀,这个村子啊,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故事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是翠绿的稻田,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鸡叫,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当地的老百姓热情得很,见了我都要打招呼,像见到亲戚一样,感觉心里暖暖的,仿佛一下子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和村民们聊聊天,真是收获满满。
大爷大妈们乐呵呵地跟我讲起家里的种植情况,说是今年的玉米长势喜人,听得我直点头。
可是有些村民也有苦水,种得好好的,却因为市场价格不理想,心里那叫一个愁啊。
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一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我就想着,能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让每个人的辛苦都能得到回报呢。
再说说这村里的基础设施,唉,有些地方真是让人心疼。
小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村民们跟我抱怨,说是下雨天出门简直像是在“玩泥巴”,大伙儿笑得前仰后合。
想着要是能把这条路修好,村里的孩子们上学就方便多了,老人们出门也能省事不少。
这不,我就和村委会的同志们讨论了一下,咱们得想办法争取点资金,改善一下基础设施,让村子更美好!调研可不仅仅是聊聊天,走一走。
我们还得深入每个角落,了解村里的文化和历史。
有一位老奶奶,八十多岁了,见我感兴趣,就把她年轻时的故事讲了个遍。
她说年轻时候村里可是热闹得很,过年过节大家一起吃饭,围着火堆讲故事,那叫一个欢乐。
老奶奶的眼神闪烁着光芒,仿佛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我听得也是入了神,感觉这个村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可真是我们未来工作的基础啊。
再往里走,看到了一些年轻人,他们都在外面打工,偶尔回来看看家。
听他们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想出去闯荡闯荡。
这种拼搏精神让人佩服,不过也让我想到,村里也许应该提供一些技能培训,帮助年轻人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在外面站得更稳,也能把学到的东西带回来,帮助村子发展。
驻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通用4篇)

驻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通用4篇)一、基本状况xx村是xx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十三个自然庄,270户,750口人,共有耕地3181亩,全村有3个党小组,43名党员。
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
养殖业主要是蚕桑养殖及村民散养的猪羊鸡等,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
二、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三方面:1、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使得农村经济振兴无人,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
种地不合算,按最好的年景,最好的价格,每亩地也但是1万元的毛收入,付出则是没日没夜,操心费力,还得担心价格和市场。
一不留意一年白费,还得搭上种子钱。
2、农村实用型人才外流严重。
该村有头脑、懂技术、能干事的年轻人还不少,但都没有在村里干事创业,都以外出打工为主,虽然每年都能带回点打工收入,但解决不了长远发展问题,对于全村经济发展是个损失。
3、教育医疗负担重。
我们走访的许多户贫困人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和负债,这样对于完全依靠务农的农民来说,往往就直接导致了贫困。
在我走访的6户村民里,大部分都是有病人的家庭。
由于家庭的成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与亲人聚少离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
除了医药费支出外,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子女教育投入占了收入的大多数。
他们不吝血汗钱,把子女送进城里上学,期望孩子能努力学习,摆脱这个困境。
打工者在身体高强度负荷劳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兼顾身体健康,而又在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因此重返贫困,村民提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都很无奈。
三、具体帮扶状况1、座谈会上听民意。
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共召开会议4次,座谈会6次,收集了涉农问题4件,通水、通路问题5件,其它2件。
进家入户访民情。
透过走街入户,个别谈心,共走访群众10余人,共走访种植大户2户,普通百姓8户,大部分群众是靠种植大田为生,对特色调产种植热情还不是很高,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要加强他们的增收意识,帮忙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实际困难。
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

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诉求,以及他们对驻村干部工作的评价和期待。
通过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凝聚民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发放问卷给村民,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关注的问题和对驻村干部工作的看法。
2.个别访谈:针对一些特殊问题或关注点,与部分村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具体情况和他们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结果总结:1.生活状况:(1)农民收入: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收入增加较少,仍然面临生活负担重的问题。
(2)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道路破损、用水困难等。
2.民生问题:(1)教育问题:农村教育资源有限,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子女就读问题成为大多数农民的关注焦点。
(2)医疗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较差,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3)养老问题:农村养老保障措施薄弱,老年人普遍感受到养老难题的困扰。
3.对驻村干部工作的评价和期待:(1)工作态度:多数村民对驻村干部的工作态度较为满意,认为干部们尽心尽力地为村民办实事,注重群众利益。
(2)干部能力:部分村民认为驻村干部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需要提升,期待干部们能加强自身学习和培训。
四、建议与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2.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问题的关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3.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加强驻村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和驻村干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凝聚民心,推动农村发展。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积极参与了驻村工作,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掌握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的路径,为农村的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所驻村基本情况所驻村名为____村,位于____(地理位置),辖区面积____平方公里,耕地面积____亩。
全村共有____个村民小组,____户人家,总人口____人。
村庄的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等,养殖业以____、____为主。
二、经济发展状况1、农业生产农业仍然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低,导致产量和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2、产业发展村里缺乏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虽然有一些小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规模小,技术落后,带动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有限。
3、村民收入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外出打工。
务农收入不稳定,受天气、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外出打工人员多从事体力劳动,收入水平一般。
三、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交通村里的主干道已基本硬化,但部分支路和田间道路仍为土路,雨天泥泞不堪,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2、水利设施农田灌溉设施老化,渠道淤积,水资源浪费严重,部分农田灌溉困难,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3、电力通信电力供应基本稳定,但存在电压不稳的情况。
通信网络覆盖较好,但网速有待提高。
四、公共服务情况1、教育村里有一所小学,但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村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医疗有一个村卫生室,但医疗设备和药品不足,医生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3、文化娱乐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五、基层组织建设1、村“两委”班子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2、党员队伍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党员较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通用10篇)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通用10篇)驻村工作调研报告(通用10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驻村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篇1按照县委的要求,我到这个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蹲点调研。
期间,我按照相关要求,轻车简从、入乡随俗,住进了村委会。
三天时间里,走进了学校、卫生室、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与干部、群众、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交流谈心,了解村情民意,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并就该村发展向村干部提出意见建议。
蹲点调研加深了我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增进了我与群众的感情,增强了我做好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信心、动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镇东北角,离镇政府8公里,离县城35公里,东邻六合乡、南邻大营村、西邻勤劳村、北邻新庄村,属典型的山区半山区、旱区;漾弓江穿村而过,属冬干夏湿高原季风气候,海拔1860米,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雨870毫米;国土面积22.21平方公里;耕地3092亩,林地29514亩,辖14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其中山区小组7个、坝区小组16个,民族以白族、汉族为主;现有农户987户,总人口4568人,非农人口120人,贫困户760户、贫困人口378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620元;种植玉米、水稻、大麦、大蒜、蚕桑、板栗等农经作物,烤烟种植面积较少,20xx年全村仅种植100亩;养殖生猪、山羊、肉牛、家禽等。
xx村党总支部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支委7人,总支部下设5个支部,分别为河东、河西党、老干、降支香麦地、落果地密5个党支部,有党员78人,60岁以上党员占50%;村级组织20xx年换届,第五届村“三委”班子结构合理、组织纪律性强,能够团结协作、全面履职、服务群众;村委会配备办公用房、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村组总体和谐稳定,未发现大的矛盾纠纷。
驻村调研报告13篇

驻村调研报告驻村调研报告1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驻村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驻村调研报告篇1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乡镇驻村干部这支党委政府在农村最前沿的干部队伍,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乡镇驻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以此来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驻村干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农民持续增收的今天,大部分驻村干部兢兢业业,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地融入了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在肯定乡镇驻村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从质到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乡镇驻村干部队伍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苗头和问题。
(一)驻村干部整体力量薄弱。
由于行政村数量与干部配备的不平衡,致使驻村干部在力量安排上形成较大的反差。
据统计,龙山镇共有干部106人,共有驻村干部31人,其中一人驻1个村的9人,占总人数的29%;由两个人共同包一个村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71%。
不驻村的乡镇干部75人,与联村干部的比例为75:31,其中党政班子成员3人,党政办工作人员10人(包括离退休人员),镇农财所2人,在外深造学习2人,其他为计生服务所、市容市貌监察中队和畜牧站工作人员。
(二)驻村干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驻村调研情况汇报

驻村调研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XX村的驻村工作队成员,根据组织安排,我于近期对村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调研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一、村容村貌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我发现村里的道路整洁宽敞,村民的房屋外观整体保持良好,街巷两旁的绿化也得到了较好的维护。
但是在村庄的一些角落和边缘地带,还存在着一些垃圾堆放现象,需要加强环境整治工作。
二、产业发展情况。
村里的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猪、鸡等家禽。
村民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同时,村里缺乏一些农业机械设备,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引进一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
三、教育医疗情况。
村里的学校和卫生院设施较为简陋,教学条件和医疗条件有待改善。
学校缺乏一些教学设备和图书,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也相对陈旧,医疗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村里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和老人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四、文化生活情况。
村里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需要丰富和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五、环境卫生情况。
村里的环境卫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方面,一些村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需要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六、脱贫攻坚情况。
村里存在一些贫困户,他们的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需要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政策宣传,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七、村民意见建议。
在与村民交流中,他们对村里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等。
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驻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我对村里调研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推动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驻村工作队员,XXX。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在⽣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定的技巧。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驻村⼯作调研报告范⽂,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驻村⼯作调研报告1 今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步转变⼲部作风,密切党群⼲群关系,推进农村发展,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研究决定在全市实施“双千双万”连⼼⼯程驻村⼯作组通过下村实地开展帮扶⼯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村情 驻村⼯作组把拖清村⾥实底作为开展⼯作的第⼀步,按照家家到、户户访的要求(因该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天⾛访⼤部分村民都不在家,⼯作组组长李瑞同志带领⼯作组的同志们利⽤晚上时间⼊村⾛访,对长期在外务⼯⼈员进⾏了电话⾛访,并将市⾥开展“三提三创”情况进⾏了宣传),拖清了村的实底:该村位于泰华粮库以东,总⼈⼝586⼈,其中党员23⼈(35岁以下党员只有3⼈,年龄结构⽼化),“两委”班⼦成员5⼈,原村书记因长期在外做⽣意主动辞职,⽬前村主任主持⼯作。
因早期泰华粮库、⾼速公路占地等原因,全村耕地⾯积少,⼈均占地只有全市平均⽔平的三分之⼀。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养殖等,去年⼈均纯收⼊8000元。
村集体惟⼀经济来源是6000元的⼟地承包费,但征收困难、严重⼊不敷出,想为村民办实事⼒不从⼼,村⼲部⼯资长期拖⽋,严重影响了村⼲部的⼯作积极性和⼲部队伍的稳定。
村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班⼦建设、经济收⼊、环境卫⽣、道路建设、教育就医、库区补助、农村养⽼、⼤病救助等⽅⾯。
⼆、帮扶⼯作 ⼯作组在调研⾛访、摸清实底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村⼲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汇总各⽅⾯情况,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帮扶思路。
班⼦建设上: ⼀是协调青云街道与村⼲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尽快按程序确定村书记,解决“有⼈管事”的问题。
⼆是每⽉⼀次连⼼恳谈⽇,与基层群众⾯对⾯沟通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了解村民意愿。
村情民情调研报告问题及建议

村情民情调研报告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对_____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交流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取了大量关于村情民情的信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村庄基本情况_____村位于_____,总面积_____平方公里,耕地面积_____亩,山地面积_____亩。
全村共有_____户,总人口_____人,劳动力_____人。
村民主要以种植_____、_____等农作物和养殖_____、_____等家畜家禽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里的道路状况较差,部分道路仍为土路,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渠道不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电力供应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时常出现停电现象。
2、经济发展缓慢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缺乏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3、教育医疗水平落后村里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医疗条件也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4、村民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
5、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村里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排放不畅,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6、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
党员队伍老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三、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拓宽和硬化村庄道路,修建排水设施,确保道路畅通。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缮灌溉渠道,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安徽驻村调研报告

安徽驻村调研报告安徽驻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生活情况,促进农村发展,我于近期前往安徽省苏村进行驻村调研。
二、调研内容1.农业生产情况:通过与农民座谈和实地观察,发现苏村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油料、果蔬等为主,其中水稻种植较为突出。
农民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资金需求大、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道路、供水、电力等基本设施齐全,但在农村小额贷款、互联网覆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3.农民生活状况:调研中了解到,苏村农民的生活状况较为困难,收入不高,医疗条件不足,文化娱乐设施不完善。
三、问题分析1.农业生产问题:农民技术水平和资金需求不匹配,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市场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
2.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小额贷款和互联网覆盖不足,限制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农民生活问题:农民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医疗条件不足导致健康问题,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影响农民的精神生活。
四、对策建议1.农业生产问题:加强对农民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水平;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2.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加大对农村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需求问题;推动互联网覆盖农村,提升信息通讯水平。
3.农民生活问题: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加强农村医疗保障;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五、总结通过这次驻村调研,我对安徽苏村的农村发展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将根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希望能够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农村发展中,共同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驻村调研报告(精选5篇)

驻村调研报告(精选5篇)驻村篇1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到杜村镇匡家庄村担任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驻村任职以后,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
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
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匡家庄村现状(一)村情概况匡家庄村,位于胶州市西部,距杜村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邻寺后村,南靠大郐家沟村,西接吕家大村,北毗肖家洼村。
全村共有110户,335口人,党员15名,低保户9户。
主要姓氏有孙、朱、李三姓,居住民族均为汉族,全村共有土地890亩,人均2.5亩。
1987年5月,在水利部门扶持下,村组织人员打大口井1眼,使周围70亩地旱涝保收。
20__年3月,引进占地300亩,主搞绿化苗木的青岛绿波苑集团公司,使闲散人员得到的安置。
20__年5月,镇政府投资,在村前河上建拦水坝1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
20__年3月,引进占地200亩的黄金梨种植项目,对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带动作用。
(二)经济发展情况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薯类、蔬菜为主。
养殖业主要有牛、羊、猪、鸡等。
第二产业:主要有电锯两户,专搞木制品生产。
第三产业:运输车四台,油坊加工一户,豆腐生产一户。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企业务工。
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主要依靠部分集体土地租赁收入。
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占总数近一半的地,土质较好,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其余为丘岭地,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一定比重。
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马铃薯等,使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又成为种植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养猪、养羊、养牛业快速发展,其收入已超过种植业的收入,成为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
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驻村工作组要自觉遵守帮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三堡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真正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
篇一:一、驻村地点基本情况__村有3个村民小组,面积5.8平方公里,可耕地1468.68亩,有村民325 户,现有人口1119人,少数民族1010人,外出人口727人,低保94户共计232人,村干部2人,党员17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45元。
该村地理陡峭多山,生态环境较差,缺水严重,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文化素质较低,但民风纯朴,无较大矛盾纠纷。
以农业种植为基本生活来源,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养殖以家庭散养猪为辅,年轻人大多数出门打工。
二、到村后所做的工作在驻村工作中,我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宣传党的十八精神,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政策真正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知、为广大群众所用、为广大群众谋利;加强实地走访,充分了解目前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对一些村民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积极配合当地村委班子,加强学习与交流,把理论融于现实当中。
具体涵盖一下几个方面:(一)、召开群众大会,宣讲一系列党的会议精神和有关的惠农利农政策,共计11次有余。
第一次为交流座谈会议,主要向群众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工作性质,目的和意义,旨在与群众有一个面对面的认识。
接下来4次主要向群众宣讲了党十八大会议精神、同步小康及省市县的各项会议指要、各项有关的惠农利农政策及其一些普遍的法律知识。
后来的群众大会主要是为了现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和两个硬化工程,两个硬化工程的补助为每硬化户补助20个平方米,共计2吨水泥,9方石沙。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范文(精编版)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范文驻村帮扶首先要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找准帮扶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接下来是为大家搜集的驻村帮扶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范文(一)为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找准帮扶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按照市直机关第十六批下派工作三队的安排和要求,市畜牧局驻x寨村帮扶工作组自4月1日进驻燕寨村后,通过与村两委座谈、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实地查看村容村貌等形式,对燕寨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燕寨村位于稻庄镇中部,东西南北分别于高刘、西家、宋寨、小高刘四个村壤。
全村现有155户,533口人(其中农业人口520人,纳入低保人员5户;非农业人口13人),耕地面积628亩。
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个体运输业,另有部分经商户,70多人外出打工。
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作;个体运输业以六轮农用车为主,现有22户,运输沙石料,另有3辆大型货车,从事物流业。
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800元(20xx年人均纯收入5400元,20xx年人均纯收入5800元)。
该村无集体收入。
该村现有党员22名(其中70岁以上1名,60以上-70岁以下7名,50以上-60岁以下8名,40以上-50岁以下2名,30岁以上-40岁以下3名,30岁以下1名;女党员1名。
大专学历2名,中专学历1名,高中学历4名,初中学历7名,小学学历8名),20xx年7月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
村支部、村委会分别于4月17日、5月9日村完成换届。
换届前村两委为3人交叉兼任。
现村两委基本情况是,支部成员3人(燕传祥,59岁,为连任支部书记,伤残军人;燕居庆46岁,支部委员,兼任村文书;燕传敬,50岁,支部委员,在大海集团务工),其中原支部成员2人(燕传祥、燕居庆),新当选1人(燕传敬);村委成员3人(燕居增,43岁,村委主任,在正和集团常年开油罐车;燕本朋,45岁,从事个体经营;孙青,女,31岁,中共党员,原村妇女主任、计生主任)全部为新当选人员。
安徽驻村调研报告

安徽驻村调研报告安徽驻村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近期对安徽省某村进行了驻村调研。
下面是对此次调研的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该村位于安徽省某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村庄总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
村里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养殖牛羊和禽类。
二、经济状况:村庄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种植业效益较低。
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缺乏劳动力。
村里没有工厂和企业,居民没有稳定的就业来源。
农民普遍缺乏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导致农田利用率低,农作物产量低下。
三、教育状况:村里有一所乡村小学,但学校条件较差,教育资源匮乏。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很多村民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导致教育水平低。
学校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四、卫生状况:村里没有医院,卫生设施不完善。
村民看病需到县城,交通不便,费用较高。
村民对健康知识了解不多,卫生保健意识薄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健康水平。
五、产业发展:为了推动村民的增收,我们建议村里发展农村旅游产业。
由于地处山区,自然风光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
可以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景点,吸引游客。
同时,可以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六、改善教育条件:为了提高村里的教育水平,我们建议加强与县城的教育资源对接,引进更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同时,可以组织针对农民的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七、改善卫生保健条件:为了改善村民的卫生保健条件,我们建议建立村级医疗站,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
可以组织定期的健康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八、加强政府支持:为了推动村庄的发展,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
同时,政府也需要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加强对村庄的管理和服务。
总之,该村在农业发展、教育状况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驻村工作队员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队员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驻村工作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我们工作队在省村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村民的就业情况、教育状况、卫生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扶贫计划、推动村民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为了确保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我们首先与村委会进行了座谈,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和村庄的发展需求。
然后,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村民的就业情况、教育程度、医疗条件等。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家庭,直接与村民交流,听取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就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该村主要依靠农业为生。
大部分村民从事种植和养殖业,收入较低。
少数村民外出务工,但就业机会有限,收入也不稳定。
为了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和增加收入,我们建议加强技能培训,引进合适的产业,并积极开展农产品销售。
2.教育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该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覆盖率较低。
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了改善教育状况,我们建议加大对村民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3.卫生条件调研结果显示,该村的卫生条件较差。
村民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卫生设施。
为了改善卫生条件,我们建议加强卫生教育,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并组织定期的健康体检。
4.基础设施建设调研结果显示,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道路状况较差,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此外,村内缺乏供水和电力设施。
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好的道路,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
四、建议和措施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4.加强卫生教育,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组织健康体检活动。
5.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道路状况,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
单位驻村调研报告

单位驻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驻村调研旨在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探讨推进农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我们选择了某县某村作为调研对象,该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为该村的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二、农户收入状况调查我们对该村的农户进行了收入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户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
其中,农田耕作和畜牧业收入占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他经商活动的收入较少。
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三、农业发展现状该村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产品,在销售渠道上存在一定的不畅通。
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化农机具和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农田产量不高,效益较低。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基础设施建设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稳定。
农田灌溉设施也较为简陋,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
此外,教育和医疗设施也亟需改善,学校和医院的设施、教师和医生的数量均不足,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五、农村产业发展推动方案为了帮助该村发展农村产业,我们提出以下推动方案:1. 引入现代农技和科技,提供农机具和种植技术指导,提高农田产量和品质。
2.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等组织,推动农村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
3. 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和农田灌溉等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5. 推动农村旅游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农民增收。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驻村调研,我们发现该村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亟待改善,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村有望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

调研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引言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我团队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在XXX村开展了驻村工作队的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我们的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进建议,并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我们与村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村庄现状、问题及需求的看法,并就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调研结果1. 教育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育资源问题十分突出。
该村的教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学校条件差,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交通条件限制,村民的子女难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前景。
2. 医疗问题在医疗方面,该村的卫生条件不佳。
卫生设施不完善,医疗器械有限,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健康状况。
此外,村里缺乏医疗专业人员,且常常无法提供急救服务。
村民出现重病时,需要进城就诊,但由于交通不便,这对贫困村民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3. 就业问题该村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条件差,企业及工厂极少,导致村民就业难度加大。
不少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导致村庄人口老龄化严重,也加剧了贫困问题。
4. 农业问题农业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村民的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低下,且缺乏科学管理知识。
此外,市场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收入受到限制。
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促进该村的发展:1. 教育建设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学校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训和岗位激励。
同时,推广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水平和资源共享。
2. 医疗保障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引进专业医疗队伍,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紧急救援能力,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减轻贫困村民的病痛困扰。
3. 促进就业加强与企业和发展部门合作,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鼓励人才回流。
驻村 调研报告

驻村调研报告《驻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驻村工作成为了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驻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驻村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1. 驻村工作人员情况:调研了各地驻村工作队的人员构成、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以及与村民的沟通和合作情况。
2. 村民生活现状: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情况、教育医疗资源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情况。
3.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民宿经济、农家乐等方面的情况。
4. 农产品销售与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农民收入情况。
三、调研结果1. 驻村工作人员的作用:发现驻村工作人员在引导村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解决村民们的实际问题。
2. 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许多村民增加了收入。
3.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许多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但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
4. 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部分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价格不稳定,需要加强合作社建设和网络销售。
四、建议1. 加强驻村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文化特色,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3. 推动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建设电商平台和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总结驻村调研工作为我们全面了解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情况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驻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加强驻村工作的力度,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常住人口多为老弱病残,防范能力和防范意识都较弱,偷鸡摸 狗的事时有发生,群众没有安全感。
6、小孩受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上学难,全村有小学生28多名,有的每天要走四五里路到邻村上 学,有的在镇上上学,家长需要在镇上租房子照顾,成本较大。二是有 的小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靠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年龄都较 大,自己生活都难以自理,照顾小孩更是吃力,在小孩的学习上也没能 力进行督促辅导。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诉求的堵塞以及学习生活的诸多 无奈,将给他们的成长埋下很多的隐患。 7、由于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应对灾害和变 故的能力很弱。一个家庭如果遇到一点事故,很有可能马上崩溃。 8、受当地地形地貌的制约,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民 劳动强度过大,加上还要饲养牲畜,照顾老幼,过度疲劳。由于无法将 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所以群众议政议事的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推进民主建设遇到现实性的障碍。
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农业灌溉 的需要。
5、完善农村群防群治的体系,加强巡逻,确保群众的人身和财产 安全。
6、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加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能就近打工 ,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能更多的照顾自己的家庭。
7、加大教育的投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让资金和教育力量更多 的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
二程镇林业管理站
二O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8、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9、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技术,积极推
广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我站驻大堰村工作组成员按照县委、县政
府的要求,深入到每家每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农民促膝谈心 ,深切体会到了农民的疾苦,农村的困难。通过和农民交流/商议/讨论 ,制定了该村三年发展规划,力争在二程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工作 组和当地干群的共同努力,让该村面貌在三年内有大的改观。
二是邻里矛盾。农村经常因为宅基地/农田灌溉等一些具体事务产 生纠纷。
三是项目推进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比如说新农村建设,如果集 中建设,有些农户耕田耕地距离较远,生产不方便。如果分散建设又形 不成规模,达不到起步20户的要求。还有就是建新房拆旧房执行起来也 非常困难,有些户主想参于新农村建设,重新建房,但他们现居住的房 屋较好,有的还是楼房,他们不愿意拆。有的现住房屋破旧,又没有经 济能力建新房。
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现象非常突出。四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业 种植规模不大,产业特色不明显。五是该村处于二程镇较偏远的位置, 交通不够便利,信息不畅。六是就医学的成本过高。我们在该村看到 ,有很多农户还住在土坯房里,家里没几件像样的电器,衣服破旧,生 活条件比较艰苦。
2、农村居住环境较差。 一是人畜混居的现象非常突出;二是由于乱扔垃圾,乱排污水,
保户的评定,因为有指标限制,村干部无法做到全部照顾到,有些困难 户没有评上,这就造成了矛盾。再就是有些强农惠农政策在短期内无法 做到全覆盖,比如说通组公路建设,一些比较偏远的小村庄,短期内无 法纳入计划,也造成了一些矛盾。我们了解到,该村老书记詹必仁同志 因为在工作中得罪了人,近几年来多次遭到别人暗中报复。
导致不少池塘遭到污染;三是由于无序建房,导致村庄内部交通不便, 很多农户室内潮湿阴暗,通风条件不好;四是房屋拥护,村庄绿化不足 ;五是生活起居不便,有的村庄连一座公厕都没有,露天粪坑距离住房 水井较近。
3、存在一些突出矛盾。 一是干群矛盾,据我们了解,该村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比较正直,
工作勤奋,肯为群众办实事,绝大部分群众非常拥护,但也有一少部分 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农村多子多福的思想依然较 严重,村干部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得罪了一部分群众;还有就 是有些惠农政策没有钢性标准,村干部执行起来很难做到平衡。比如低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人口 大堰村位于二程镇东南部,全村有十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360户, 总人口 1414 人,常住本村人口 1208 人,劳动力 356人,全村总面 积1709亩,其中耕地面积 876 亩,林地面积798亩,水面积35亩。 2、基层组织
大堰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班子5人,村委班子3人。有党小组10个 ,现有党员37人,占全村总人数的 2.6%,其中35岁以下党员 12人,占 党员总数的(下同) 32%,女党员 5人,占14%。村基层选举、账务管 理、议事决策等重大事项,基本形成了一套规范制度。建立完善了党员 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综合服务站点,便民服务室,文化娱乐活动室 ,卫生室,远程教育点,农村商贸服务点,各项制度和标识齐全,党员 活动开展正常。
三、对策和建议: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在当地形成一定 的产业特色,拓宽农民的创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2、加强土地流转,发展大户种植,或者采用农业合作社的形式, 提高种植机械化程度,减轻农民的劳动负荷。
3、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房秩序,搞好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改善 农民居住条件。建议政府投入一点,发动社会力量捐助一点,每个村庄 建一座公厕。
二程镇林业管理站驻大堰村工作组
民情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的统一部署,我们二程镇林业管理站驻本镇大堰村。我站工作人员张文 、吴红星 ,李辉,叶红兵,樊新枝五位同志组成驻村工作组,自3月20 日起,深入大堰村十个村民小组,通过进村入户,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 大会,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新农村建设 的优惠政策,与村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广 大农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开展民情调研活动,现将我们 这次调研的情况和关于大堰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点想法报告如下:
3、经济状况 大堰村全村人平均纯收入2560元,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以打工收入为 主,种植业主要以油菜/花生/稻谷为主,全村有牲猪养殖大户两户,水 产养殖大户两户。特困户105户,主要集中在老弱病残家庭和培养子女读 书家庭。 二、调研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1、农民收入整体偏低。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 但是通过我们走访了解到,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农资价格 上涨,基本生活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高过农产品上涨的幅度。二是青 壮年多外出打工,在家劳动力身体条件和文化水平较差。三是水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