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合集下载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涉及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几种天气系统,并通过实例讲解其作用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图,判断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天气影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气象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天气图上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气象图表、天气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常见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a.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锋面的定义、形成和分类c. 高压脊和低压槽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分析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天气图。

5. 随堂练习:发放天气图,让学生独立分析并识别其中的天气系统。

六、板书设计1. 常见的天气系统分类2. 气旋、反气旋、锋面、高压脊和低压槽的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地区近期的天气图,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天气系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到位,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可开展天气观测、气象小论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三节罕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第1课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目的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域、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域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培育先生从运动的角度剖析解读锋面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4、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进程与方法目的1、设疑直接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用案例说明气候灾祸发作的缘由和危害。

3、结合我国罕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使先生正确了解天气现象的发作、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时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络、相互影响的辩证唯心主义思想观念,明白迷信监测预告的重要性。

2、使先生了解天文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天文,将所掌握的天文知识运用于实践,指点生活。

【教学重点】1、掌握冷暖锋面图的识读、判别。

2、冷锋的构成及其天气进程。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准运动锋构成的天气差异及其典型实例。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说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无【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请各位组长点名,我们要末尾上课了。

二、导入新课同窗们,上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效果:五一时期你们有没有出去游玩啊?[先生]有。

那么你们在动身的前一天早晨,会不会看一下天气预告,作为出行参考啊?[先生]会。

绝大同窗都会收看天气预告,由于假设下雨的话出去就不怎样方便了。

那看天气预告时,你们是不是只关注能否下雨啊?还会不会去了解其它方面的信息呢?比如说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以及近期的天气走势呢?[先生]会看气温,但是不看走势。

其实天气走势的对我们也是很重要。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掌管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局部地域将出现降温、微风等天气〞或许〝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局部地域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等。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公开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公开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气象与气候》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气旋和反气旋的、发展和影响;锋面的形成、分类和天气特征;以及常见天气系统与我国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天气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影响。

教学重点: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天气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气象图表等。

2. 学具:地理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2. 新课导入: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让学生对天气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2.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发展和影响3. 常见天气系统与我国天气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的天气系统,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冷锋、暖锋和锢钝锋;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与对应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基本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天气图表识别不同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带来的具体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表、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图、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介绍锋面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它们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析最近一周内的本地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讨论其对本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天气图中判断气旋、反气旋和锋面系统的位置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6. 讨论与解答(10分钟)学生展示随堂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快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气旋与反气旋定义特点天气影响2. 锋面系统冷锋暖锋锢钝锋天气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地实际天气,推测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

2. 答案作业答案将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最终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天气图分析的能力。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第二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气团的概念与分类、锋面理论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学会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锋面理论的理解及其对天气变化的预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述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5分钟)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天气系统在实际天气变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气团:冷气团、暖气团2. 锋面:暖锋、冷锋3. 高压和低压系统: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温带低压、寒带高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分析我国某地近期天气变化,判断主导天气系统。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根据实际天气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天气系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小组讨论的指导与反馈;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能够分析天气要素的变化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3. 能够解释天气系统对各种天气现象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讲义和幻灯片;
2. 天气图表和气象资料;
3. 模拟天气系统实验装置(可选);
4. 实地观测设备(如气温计、湿度计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天气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大气圈、海洋、陆地等天气系统的组成;
3. 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天气要素的变化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1. 温度、湿度、气压等天气要素的基本概念;
2. 天气要素的变化与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天气系统的关系;
3. 通过天气数据和图表分析天气要素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天气系统对各种天气现象的影响
1. 高气压和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暖气团和冷气团的形成与天气的变化;
3. 雨、雪、风、云等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教学活动:
1. 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并呈现相关图片和资料;
2. 通过天气图表分析天气要素的变化规律;
3. 展示模拟天气系统实验,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分析;
4. 实地观测天气要素,根据观测结果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5. 讨论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的关系,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总结:
总结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以及天气要素的变化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强调天气系统对各种天气现象的影响,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系统的变化和预报信息。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天气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天气系统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直观展示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天气播报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天气系统,如台风、暴雨等,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天气变化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要求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利用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分析近期的天气变化,尝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将分析过程和预测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详细解释气象图表、卫星云图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和分析天气系统。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系统在我国的主要影响,如台风、寒潮等。
5.强调天气预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天气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所选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范围及预测方法。
4.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影响。
2.强调天气预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天气系统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内容包括: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天气系统的知识分析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象图表、PPT课件。

2. 学具:地图、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1)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介绍气旋、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4. 例题讲解:(1)分析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天气。

(2)探讨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天气现象属于哪种天气系统:A. 暖锋过境 B. 冷锋过境 C. 气旋 D. 反气旋(2)分析我国某地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预测可能的天气系统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气团概念、分类及特点2. 锋面形成、分类及影响3. 气旋、反气旋形成、特点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特点。

(2)分析我国某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判断可能的天气系统影响。

2. 答案:(2)根据天气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天气预测。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

2. 学习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学会分析天气图,判断常见的天气系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和判断;不同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天气图。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天气图判断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 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天气图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但部分学生对天气图的分析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气图的分析和判断方法。

2. 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气候与气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1. 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系统;3. 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2. 使学生了解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的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

难点: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球仪,天气图表;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 新课讲解:a. 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b. 介绍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c. 分析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图表,让学生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的天气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关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常见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分类与特点;2. 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系统;3. 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b. 描述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c. 分析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举例说明。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学会分析天气系统,提高生活品质。

布置一道开放性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期的天气系统,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能够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天气变化的预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地理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天气现象?”2. 新课导入:介绍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图像。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如江淮准静止锋、华北高压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对应的天气特征。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2. 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

(2)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2. 答案:(1)气团:一定区域内,气温、湿度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相对均匀的大气块。

锋面:两种不同气团相互接触的界面。

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地区的气压系统。

高压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周围地区的气压系统。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对我国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内容包括: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天气图,识别和预测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天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天气现象?”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气团: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结合天气图讲解气团的移动规律。

锋面: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和特征,分析锋面天气的特点。

气旋与反气旋:介绍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天气图,分析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案例分析:讲解近期我国某地出现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识别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4. 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中涉及的天气系统。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天气系统》2. 内容:气团:概念、分类、特征、移动规律锋面:形成、分类、特征、天气特点气旋与反气旋:概念、特征、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近期我国某地出现的天气系统,描述其特征并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天气图,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与天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机制、分类及天气特征;天气图的认识与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天气图上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地图、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 示范:在黑板上展示天气图,解读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影响。

2. 天气图的解读方法。

3. 重点、难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天气图,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预测。

本教案以实践情景引入,注重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天气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2.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预测题:分析给定天气图,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气团的概念及其分类、锋面的形成与分类、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分析天气图,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地图、天气图、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不同地区天气现象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关注,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基本概念学习:(1)气团:讲解气团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锋面:介绍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高压和低压系统:阐述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图,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识别常见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锋面天气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分析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几道关于天气图分析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气团2. 锋面3. 高压和低压系统4. 天气图分析七、作业设计2. 课后反思: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反思自己在分析天气图时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2. 实践情景引入:天气图分析的应用3. 例题讲解:结合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4. 作业设计:深入理解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一、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1. 识别等压线:等压线是天气图上最基本的线条,它表示相同气压值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压线的分布和形状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包括: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气旋与反气旋的判识、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涉及教材第2529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实际天气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际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地图、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介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结合天气图进行分析。

(2)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及判识方法。

(3)阐述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 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的形成与影响3. 天气图分析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

(2)分析我国某地区高压或低压天气系统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锋面系统: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边界,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2)答案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天气图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天气系统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图、图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锋面系统(1)形成(2)特点(3)影响3. 气旋和反气旋(1)(2)结构(3)运行规律(4)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生活实例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1、天气和气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问题】(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学生活动】(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教案公开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教案公开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天气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天气特征。

难点:如何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天气图、地理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2. 新课内容讲解:(1)气旋与反气旋:讲解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锋面:介绍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天气特征。

(3)天气图分析:教授如何通过天气图识别各种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旋与反气旋概念特征天气影响2. 锋面形成分类天气特征3. 天气图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2. 答案:(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多晴朗天气。

(2)根据天气图分析,具体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我国近期天气变化。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观察天气现象,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天气特征。

3. 天气图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旋与反气旋是两种基本的天气系统,其特征和对天气的影响如下:1. 气旋:特征: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北半球)。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运动会期间天气变化情况引入。

师:这是大连地区自9月23日到10月3 的天气变化情况,请从气温的天气情况猜测一下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生:(据现实情况回答)师:这种天气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弄清其中的道理。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_常见的天气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 I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生: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密度、湿度、温度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根据物理性质的差异,我们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运动会期间天气变化情况引入。

师:这是大连地区自9月23日到10月3日的天气变化情况,请从气温的天气情况猜测一下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生:(据现实情况回答)师:这种天气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弄清其中的道理。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生: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密度、湿度、温度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根据物理性质的差异,我们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我们来看一下冷暖气团的性质比较。

(表展示比较冷暖气团性质的差异)师:那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动画演示)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回答老师提问)师: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关系是怎样的?生:(集体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教材分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高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3节(2课时)。

本单元紧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第3节在讲述大气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将“锋面气旋”概念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验证途径,使教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锋面系统、气压系统的概念。

2.掌握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特点。

4.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和天气图(锋面气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问题意识”。

(二)创新与实践
1.通过对44页“锋面气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整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会识读天气预报中常见的简易天气图。

3.利用图文表等材料分析天气系统,或通过天气变化状况来推断天气系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乐学、会学。

2.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敢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规律的自然美。

(四)教研目标
以问题情境的设计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探
究性学习的意识,通过教学系统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培养学生迁移
整合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采用“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
教师:定向导趣——设问导疑——点拨导思——拓展导创
学生:自学生疑——探究质疑——合作释疑——实践创新
学法指导: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对比法、分析法、探究法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学和合作研讨法达到对
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宏观不可视模拟转变为中观可视,形成具体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锋面气旋
教学难点
1.锋面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过程。

2.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

3.锋面气旋
解决措施: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宏观不可视模拟转变为中观可视,形成具体概念。

2.演示、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两种常见灾害性天气的图片,结合当天的天气状况,提问:天气为什么有时阳光灿烂,有时狂风暴雨呢?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
设计思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利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理解概念,突破难点
1.锋面系统
教师活动:根据气团的概念,引出锋面概念。

设问:分析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特点。

师生互动:根据锋面两侧气团温度、湿度、密度、气压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分析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特点。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两种锋面的形成过程,设问:两种锋面在形成上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在老师的点拨下,概括出两种锋面类型的特征。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两种锋面,设问:分别是锋面的那种类型?(如下图):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冷锋与暖锋的区分。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接着设问:两个锋面移动方向如何确定?降雨的位置是否相同?
师生互动: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讨论探究锋面的移动方向由主动移动的气团决定,判断锋前、锋后,归纳出冷锋与暖锋降水区位置差异及共性(都在冷气团内降水)。

教师活动:在锋面示意图中,画出三个城市,提问:三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
师生互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冷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的分析归纳。

学生活动:独立分析完成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

2.气压系统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结合风的相关知识,标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东西南北四至点的风向,以此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索精神。

(如下图):
师生互动:设疑引导观察板图,推出气流状况与天气状况的关系,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结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气旋
反气旋
辐合
辐散
天气状况
教师活动:展示图表(材料)。

通过天气变化等实例材料(图文表),来判断天气系统类型,以提高学生的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能力。

(如下图)
(三)实践应用,反馈检验
师生互动:通过运用所学常见天气系统的知识,对教材44页插图“锋面气旋”的分析,来验证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掌握程度,这样,既能使教材资源的以充分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整合的实践能力,更是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四)知识梳理,构建体系:
锋面气旋
冷锋
暖锋
锋面系统
气压系统
气旋
反气

日期
1010
1000
1 3 5
百帕气压
a
b
1010
1000
1 3 5
百帕气压
日期
c
d
课后思考:分析南半球气旋、反气旋气流水平方向运动形式,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整理分散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从而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提高学习水平。

七、板书设计
一、锋面系统
(1)概念及天气特点
(2)分类:冷锋和暖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气旋
(2)反气旋
三、锋面气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