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统计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病例,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观察管理效果。

结果:1)16例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生化检验项目中,影响因素包括样本、检验操作、人员三个方面。

2)试验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和检验质量评分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医学生化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多样化,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满意度生化检验是利用受检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通过测定指定项目了解机体的健康状态,是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价的重要手段[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升级,生化检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然而,检验操作具有专业性,从样本采集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440例生化检验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对照组内,男117例、女103例;年龄19~83岁,平均为(46.83±11.60)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73例、内科65例、妇产科37例、骨科24例、其他21例。

试验组内,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84岁,平均为(47.35±12.14)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80例、内科61例、妇产科32例、骨科21例、其他26例。

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受检者的基线资料相近(P>0.05),可对比研究。

常见因素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常见因素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常见因素对生化结果的影响生化结果是在生物体内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和代谢的产物,可以通过实验和检测方法得到。

然而,很多因素会对生化结果产生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实验条件、样本质量、个体差异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首先,环境因素是生化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和代谢活性。

例如,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生化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生成量。

湿度和光照也可以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化过程,通过影响细胞内物质的扩散和能量的供给,从而影响生化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其次,实验条件是对生化结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实验条件包括pH 值、离子浓度、反应时间等。

这些条件能够影响生化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pH值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和底物的结构,从而改变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产量。

离子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因为很多酶和底物的结合需要离子的参与。

此外,反应时间也会影响生化结果,因为一些生化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第三,样本质量是影响生化结果的重要因素。

样本质量可以直接影响生化反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一般来说,样本质量越好,生化结果的可靠性越高。

样本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样本采集的方法和保存的条件。

例如,血液样本应该在采集后尽快进行处理,避免暴露在高温或冷冻等影响样本质量的条件下。

此外,对于液体样本,样本的携带和保存方式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样本受到震荡和温度的突变等。

最后,个体差异也会对生化结果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代谢状态、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生化反应的进行和生化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一些人可能具有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特定生化途径的活性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生化结果。

此外,不同个体之间在代谢状态和环境适应能力上的差异也会影响生化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生化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人体的生化指标,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本文将探讨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实验条件影响: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偏差。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稳定,确保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恒定。

使用标准校准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 样本质量影响: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若存在错误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样本污染、降解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对策:确保样本采集的规范性和无菌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在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尽量避免温度升高、冷冻和解冻等操作,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患者因素影响: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前,要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例如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了解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必要时,要在患者适当的生理状态下进行生化检验,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4. 仪器误差影响: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仪器的使用寿命、校准情况等都可能导致误差。

对策: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误差。

5. 数据处理方法影响:生化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对策:在进行生化数据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要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验条件、样本质量、患者因素、仪器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浅谈生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浅谈生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标本的离心速度、时间,离心前生影响。
对于标本量大的生化室,血液标本在采集后往往不能 及时上机检测,而对于标本量小的生化室为了节省试剂 ,降低成本,把标本集中起来做,这样就造成了大多数 标本需放置1 h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上机检测。
作为检验工作者,我们就必须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 的长短与检测结果的关系,在方便工作的同时,确保检 验结果与患者人体生化真值的相关性,在恰当的时间内 进行检验。
二是血细胞成分进入血清中后因化学反应而引起其他物质的浓度改变 ,如溶血后红细胞的磷脂进入血清被血清中的磷酸酯酶水解,其结果 造成血清无机磷浓度显著增高。 三是血红蛋白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血红蛋白的颜色在431nm 和555nm波长附近能使比色、比浊法的吸光度增高,如溶血引起重氮 单试剂法胆红素测定结果明显升高。实际上,以上三类干扰在溶血标 本中同时存在并可相互作用,因而使受影响的检项更为复杂,这在超 微量、高精度和多指标的检测分析中显然不可忽视,因此,严控标本 溶血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方面。
脂血对生化检测产生干扰,是因为乳糜颗粒
增多引起脂浊。脂浊对生化检测常用的比色或比 浊法有极大干扰。生化检验前要求患者禁食,就 是为了防止食物中的脂类吸收导致脂血发生。
日常工作中,轻度脂血对TB、DB、TG、 GLU的影响较大 。为排除脂血的干扰,有时可以 用乙醚处理血清,排除脂浊对ALT、AST、TP的 影响,但ALB、r-GT、LDH、BUN、GLU的干扰 仍存在。所以脂血检测结果的参考意义减低。
TBIL、DBIL、TG。
其结果偏高的是: 其结果偏低的是:
TP、ALB、CHO、K+、 Na+、AST、ALP、GGT.
GLU、TBIL、Cl-、ALT.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差异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化检验工作产生影响,而生化检验 工 作 受 到 影 响 下,就 容
易出现结果不准 确 的 情 况, 为 了 让 生 化 检 验 的 结 果 更 加
准确,今天我们就 来 分 析 一 下 可 能 对 生 化 检 验 结 果 产 生
影响的因素。
二、 分析前影响因素
首先,病人自身条件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病人年龄、性
确,标本用量和试剂用量也要充足,位置安放正确不能移位
错位,造成结果张冠李戴,产生错误结果而发生事故,标本量
和试剂不足也会造成结果偏差。 所以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
检测的时候也不能开小差。
但是现在用于生化检测的仪器型号,厂家,检测使用的
方法有不同选择,参考范围也就有不同。 所以检测结果也会
出现差异,比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别、精神状态、用药情况、采血前活动量,甚至是季节都可能
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病人喜欢吃肉,那么在进
行血清尿酸和尿素检查时,结果就会比正常饮食的人高一
点,同时,胆固醇也要高一点,所以在检查前最好告诉病人保
持空腹 12 个小时,这样生化检验的结果就更加准确一点。
还有的病人长期服用避孕药,这样就会导致她的肝脏酶水平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罗 勤
一、 引言
生化检验是医生对 疾 病 进 行 诊 断 的 时 候 参 考 的 重 要
依据,为了保证疾病得到准确诊断,就 需 要 确 保 生 化 检 验
结果可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种 因 素 均 会 对 我 们 的 生
进行审核和发出报告,结果审核要求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结
果,是否有常识性不能发出的结果,一般由高年资人员进行。
以防漏判,误判结果。
最后,合理正确保存样本,保存样本作用是用于复查,复

生化检验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生化检验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生化检验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发布时间:2023-06-29T09:42:42.31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3月3期作者:李阳[导读]生化检验会受哪些因素影响李阳(眉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眉山620010)生化检验是通过对体液、组织或细胞等生物样本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生物体健康状况的诊断结果。

生化检验在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两类。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一、人为因素1、采集样本生化检验的第一步是采集样本。

采集样本的方式、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血液样本采集时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如使用无菌器材、不受污染、不受溶剂和试剂污染等。

否则,可能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此外,血液样本采集时也应注意采集部位和采集时间的合理选择,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样本处理生物样本处理过程中的操作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分离血清或血浆时,如果分离不完全或分离后的样本被污染,则可能会导致结果偏高或偏低。

此外,在进行化学反应或色谱分离时,必须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和实验操作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检测仪器检测仪器是生化检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对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仪器的校准、维护和故障排除也非常重要。

此外,在进行检测之前,必须确保仪器的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符合要求,否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操作员操作员的技能和经验也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操作员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和遵循操作规范。

此外,操作员还需要对仪器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和处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非人为因素1、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非人为因素之一。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生物体内化学成分会有所差异。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原因与控制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原因与控制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原因与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生化检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医学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和治愈各种疾病。

然而,鉴于生物学实验的复杂性,如果在任意一个环节存在缺陷,就会严重损害实验的总体质量。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生物学实验的技术支持,并且不断改善实验的流程。

生化检验流程: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步骤,其流程包括:收集样本、检测样本、处理溶血样本。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步骤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检验质量,我们需要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

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①生化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准确度、及时性、精确性,而这些准确度取决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包括但不限于:正确的测试流程,确保测试结论的正确性,避免测试结论的不正确性。

《医学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方法中危害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原因研究》指出,由于运动和饮食等方面的不良习惯,会对医学人体血液生物检查的准确度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度,患者应该先进行空腹,然后再进行静脉血液的收集。

此外,为了确保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还应该核对患者的身份,并确定其是否为4h—6h的禁食。

在检查前,应该先施加1min的止血带,然后再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收获血液标本之后应尽快放下止血带。

此外,根据国家标准研究,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血液标本的质量也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是对白蛋白、酸性磷酸酶的监测,若血液标本不合符国家标准,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方法也会对生化检测的准确度产生重大影响。

近期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重点关注的指标,例如,如果患有慢性糖尿病的人,应该持续口服抗抑郁药,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此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长期接受化疗可以损害患者的肝脏和肾脏。

在进行实际诊断前,应该仔细调研患者的病历,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以减少其对实际诊断的干扰,从而确保实际诊断的准确性。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分析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酶、激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活性水平,来评估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如样本质量、采样时间、药物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样本质量样本质量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样本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血细胞沉积、凝血、溶血等现象,导致生化指标的偏差。

对于血清生化检验而言,血清的采集和分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时要确保样本不受外界污染,分离过程要避免血细胞、凝血因子等物质的混入。

对策:在采集样本时,要采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在分离血清时,应该采用标准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确保血细胞和血清得到有效分离。

2. 采样时间生化检验的结果受到机体生物学节律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血糖、肌酐、尿酸等指标都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对策:对于受生物学节律影响的指标,如血糖、肌酐等,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样本,以减少因生物钟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差异。

3. 药物干扰一些药物可以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抗生素、抗凝剂、影响肠道吸收的药物等,都可能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一些药物本身也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如抗生素、激素等。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避免患者正在使用会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对于一些药物本身可以作为指标的情况,应该进行相应的标本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体位变化体位的变化会导致血液的分布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到一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值,例如血压、血糖等指标在不同体位下的值会有所不同。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尽量在相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测,以减少因体位变化导致的结果差异。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结果是医学实验室和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然而,生化检验结果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或误诊,从而对病人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将分析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生化检验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采集不当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或误差。

以下是样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采集方式:采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误差,例如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的检验结果具有差异。

对策是根据不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

2. 采集时间:采集时间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血糖、肝功能等检测项目容易受到饮食和时间的影响。

对策是在采集前告知病人相关要求,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采集。

3. 采集部位:采集部位的不同也会影响结果,例如异位肝功能检验可以避免肝脏疾病引起的干扰。

对策是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二、检验仪器检验仪器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之一,以下是检验仪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校准:定期校准仪器可以保证结果准确性,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的样本和校准标准。

对策是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并且要按照生产厂商的要求使用校准标准。

2. 均质性:检验仪器的均质性会对结果产生干扰,需要进行校准。

对策是使用均质的样本来检验。

3. 仪器品牌和型号: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仪器具有不同的特性,使用不同的仪器可能会导致结果不一致。

对策是选择合适的仪器品牌和型号,尽量保持一致性。

三、干扰物质干扰物质是指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的物质,以下是干扰物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药物干扰:某些药物会影响检验结果,例如一些抗生素和利尿剂。

对策是在检验前告知病人慎用相关药物。

2. 饮食:饮食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血糖检测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需要避免饱餐。

对策是在检验前告知病人相关要求。

3.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凝血功能检测受到抗凝剂影响。

对策是在检验前告知病人相关要求。

生化检验分析前影响因素总结

生化检验分析前影响因素总结

生化检验分析前影响因素总结一、生化检验结果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要求O1.对乳酸浓度的影响02对心肌酶谱的影响03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二、溶血标本三、脂血标本一、生化检验结果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要求对于标本量大的生化室,血液标本在采集后往往不能及时上机检测,而对于标本量小的生化室为了节省试剂,降低成本,把标本集中起来做,这样就造成了大多数标本需放置Ih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上机检测。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与检测结果有何关系?有研究表明,如果以采血Ih测定的结果为基准。

然后将各标本加盖后放置4。

C冰箱储存。

分别于4h、8h、24h对14项项目上机测定,不同时间段各项目显著差异不同。

实践证明标本在一定温度下存放一定的时间对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据报道,测定总蛋白的标本在30。

C以上室温放置8h后,对结果就有影响,24h后更显著。

AST及A1.T在低温(4。

C)下存放48h,分别减低87%与83%,在30°C以上放置6h,分别增高116%与129%。

4。

C放置8h以内测钠无明显影响,48h后则减至97%,室温(23°C)及高温(30℃)时存放均有增高倾向,室温下放置6h增高显著。

室温、低温及高温放置均可使血糖减低,低温下每小时减低0.04mmo1.∕1.,室温时减低O.1.mmo1./1.,高温时减低0.2mmo1.∕1.0磷在低温时无变化,在室温下8h显示增高倾向,24h轻度增高,48h增高到190%,高温下8h增高到126%,24h及48h分别为237%和328%,显示了显著性增高。

01对乳酸浓度的影响血样在室温下放置15min,乳酸浓度明显升高,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4。

C冰箱内放置30min,乳酸浓度升高不明显,放置I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故采血后应立即检测,室温下送检时间不超过15min,在4°C低温条件下送检时间可延长30min o02对心肌酶谱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肌酸激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乳酸脱氢酶由于红细胞的通透性改变,血清中酶活性不断上升,羟丁酸脱氢酶活性也在放置过程中不断上升,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影响不大。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手段,它能够通过对人体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疾病进展监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但是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1. 采样时间的影响在进行生化检验的时候,采样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人体的生物活动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不同的时间采集到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血糖在餐后会有明显的升高,而餐前的血糖水平会较低;肝功能指标在餐后也可能会有所波动。

如果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采样,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而临床医生在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 饮食因素人体摄入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饮酒会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而食物中含有一些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会直接影响血液中相应的生化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要求患者空腹采样等。

3. 药物干扰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比如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肝功能指标的含量,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肾功能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尤其是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在采样前需要向医生咨询,如果需要暂停服药,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4.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会导致肌肉运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肌酸激酶等物质,对生化指标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了解患者近期的体力活动情况,如果存在较大的体力活动,需要适当延迟采样时间,以避免这些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5. 患者情绪状态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恐惧等情绪会导致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从而影响一些生化指标的含量。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人为因素、生物学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为因素是指在生化检验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引起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操作不规范、标本采集不当、样本保存条件不合适等。

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2.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生化检验的第一步,采集不当可能导致结果的错误。

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并且需要注意样本保存条件和时效。

3.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标本和内部质量控制等。

定期检查和评估质量控制结果,及时纠正问题,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学因素是指人体生理状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人体的生理状态会因季节、时间、年龄、性别、饮食、药物使用等因素而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

为了减少生物学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参考范围的建立:根据人体生理状况的变化,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生化指标参考范围,以便对结果进行正确解读。

2. 标本采集的时间:对于某些生化指标,如血糖和肌酸激酶等,其测定结果可能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需要在采集样本时注意时间的选择。

3. 考虑干扰因素:有些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和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技术因素是指生化检验设备和试剂的性能和质量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减少技术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择性能稳定、准确度高的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特别关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李淑英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中医医院 635700)临床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会对整体临床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而在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际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深入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对于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从而为后续各类治疗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临床生化检验前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为了避免部分不良因素对最终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检验前的工作质量。

首先,应当考虑到患者自身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患者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各类工作,就能够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患者自身的生理情况、服用药物以及饮食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也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为此,医疗人员必须在检验之前及时帮助患者明确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便患者能够按照要求接受血液标本的采集。

其次,注意标本因素。

标本采集的合格性以及稳定性,也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医疗人员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重点关注那些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采血时患者尽量采取坐位或是卧位,使用止血带不超过1 min,看见回血就可以及时松开。

同时,还要避免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采集相应的标本。

如果患者正处在输液治疗阶段,就要尽量在最后一段时间内进行采集。

最后,标本的运输以及保存,同样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要求检验人员将相应的标本及时送检,防止因标本长时间放置而影响到血液的主要成分,避免采集的血标本产生溶血问题,并派出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负责管理患者采集的血标本。

2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在临床生化检验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程序都需要人为操作来完成,而这必然会存在着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类因素。

2.1 环境因素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易受到整体检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确保检验室内部的温度以及湿度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消毒,防止不必要的污染问题。

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

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

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对血液检验过程中的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以及采血过程中时间因素、体位因素、溶血标本因素等多方面的分析得到结果。

结论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可能会对疾病的治疗造成延误或是做出错误的诊断,因此要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时做出总结,以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

标签:血液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措施目前,随着患者对医疗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部分研究学者及机构已将如何提高实验室检查质量作为整改的核心内容。

因此,要求临床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对待实验室检查过程中的每一项环节,并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现作者将目前血液生化检验中常存在的几种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1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1标本采血前的影响因素1.1.1生理因素。

生理状态可由年龄、性别、工作情况、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影响,例如在检验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心理,则易引起血糖及乳酸的升高。

1.1.2饮食因素。

在进行采集血样之前,仍然要求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因不同的食物中包含色素、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可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如咖啡可增加血中的ALP、AMY含量。

1.1.3药物因素。

无论西药或者中药均存在多种化学有效成分,均可影响检验的准确性,如在检验之前口服维生素C可使患者血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1.2采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2.1采血时间因素。

血液生化检查的采血时间一般控制在清晨早餐前或进食12 h后,这是因为血液生化检测的正常参考值标准,通常以空腹下血液的采集样本的检测值为参考标准,因不同阶段的食物可引起血中化学物质的改变,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尽可能的取得检验条件与参考标准一致,生化血液样本的的采集必须空腹采血。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临床生化检验在病情诊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制定针对性诊治措施以及进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因此生化检验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临床生化检验可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环节,每一环节均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

本文对各环节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检验前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1.年龄年龄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较多,因此ALP活性高于成人;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成人。

年龄对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化检验应结合不同年龄设置相应的检验指标与参考值,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性别生育期女性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体内性腺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青春期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男性。

因此临床生化检验应结合不同性别对相关项目制定合理的参考范围。

1.3饮食通常情况下,临床生化检验主要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头一天的饮食对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进食高脂肪饮食易导致脂类指标水平提升;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尿素氮(BUN)水平提高,碳水化合物可导致血糖水平提升;饮酒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增加。

因此采血前应确保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嘱咐患者检验前8h禁食,有助于减少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4运动剧烈运动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乳酸、丙酮酸等产生影响,细胞酶的释放可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水平升高。

所以标本采集前应尽量减少运动的影响,避免剧烈运动,受检者可在标本采集前休息15~30分钟,有助于减少误差。

1.5药物患者采血检查前或近期服用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评估血糖指标时应进行相应的参考,部分肿瘤患者服用化疗药物本身对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血液检验是由血常规检验、免疫检验、生化检验等方法组成,其中血常规检验经常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其检验类型趋于多样化,如血小板、血细胞、血色素、白细胞等,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给检验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医学检验是一门非常严格的学科,一旦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会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误导作用,甚至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

分析各种干扰影响因素,研究其影响原因,制定科学解决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后期治疗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一、采血前的影响因素1、饮食因素患者饮食状况是目前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过程中,通常要求患者提前禁食十个小时,也就是在吃晚餐后不能吃任何食物,一直到次日清晨才能进行静脉血采集工作。

主要原因是食物中含有各种成分,如电解质、糖类、脂类等物质,会影响到生化标本的检测准确性,在进食后,人体各种物质会进行生理代谢,无形中改变血液生化成分,给生化标本检测准确性带来严重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一顿标准餐能提高人体内的血脂和血糖,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血尿素氮含量,有专业人员调查发现,在进食后采集血液标本,其血清呈现乳糜状,给生化检验准确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生理因素不同性别差异也影响到个别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如肌酸激酶、肌酐指标,男性要高于女性。

患者在验血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生物钟规律,为避免出现结果异常现象,通常要等到空腹十二小时后才能进行采样检验。

在检验前喝水能有效稀释血液,让红细胞、血色素数量较低。

同时,尽可能在化验前三天不吃蛋白质、脂肪过高的食品,化验当天清晨应空腹,但能喝适量的白开水,到医院休息十五分钟左右,等到情绪完全稳定后才能抽血。

另外,人种、年龄等差异性,也会让各项指标不同,婴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要高于成年人,胆红素数量也较高,胆固醇含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黑人维生素、脂蛋白等物质要高于白人,但白细胞数量较低。

3、药物因素药物对检验数据准确性影响较为复杂,如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要素能影响到酶类检测结果,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量上升;肾上胰岛素能提高胆固醇结果,一些抗肿瘤药物能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量。

影响生化实验的因素

影响生化实验的因素

影响生化实验的因素
影响生化实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材料的质量和纯度: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生物材料等的质量和纯度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实验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以及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3. 实验设计和方法的选择:合理的实验设计和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对于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4. 实验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实验所使用的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实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6. 实验样本的来源和处理:实验样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样本的保存和处理方式可能影响样本中的分子结构和浓度。

7. 实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例如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非特异性结合、杂质干扰等,
需要进行适当的对照和干扰消除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生化实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实验的影响因素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健康域检验生物化学检验指临床检查中,利用生物化学对患者进行检验的方法,简称生化检验。

现阶段作为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疾病诊断方式,对临床医学研究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虽然生化检验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因其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也为临床诊断增加了一些难度。

1.生化检验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作用由于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治疗与诊断中应用优势十分明显,所以临床治疗中,为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相关人员也一直在研究生化检验应用范围。

现阶段临床主要会将生化检验应用在疾病诊断、疾病预后判定、病情监测等活动中。

(1)病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身体健康情况进行了解,而后通过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如果患者检查结果与诊断信息相符合,医生可以直接确定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若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不符,就需要寻找不同的原因,通过检查结果分析,确定疾病以及治疗方式。

当这一问题出现时,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借助生化检验的方式查找问题出现原因。

一方面,生化检验可以起到较好的排除作用,对医生诊断病情以及提升诊断准确率有促进作用。

比如,当诊断结果因素有多个时,医生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排除无关因素,从中确定结果异常原因。

另一方面,医生也可以通过生化检验直接明确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

如,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如果生化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白蛋白合成能力有明显下降,相应总体白蛋白与总蛋白含量有减少,可以直接确诊,但如果生化检验中只看到患者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没有其他问题,则需进一步检查。

(2)预后判断中应用临床治疗中,有时可以通过生化检验的方式对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了解,这对治疗方案确定与优化有较好作用。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有明显好转,则表示治疗效果好,可以继续应用这一治疗方案,但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则需要考虑用其他治疗方式。

比如,心绞痛患者治疗一阶段后,若生化检查结果显示cTn 超过2/3转阴,医生可以通过这个结果判断预后效果,选择继续这个治疗方法或者更换治疗方式。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生化检验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检测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检测体液(包括血液、尿液等)样本中不同的生化指标,对人体的代谢状态、器官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但是,生化检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检测样本没有正确的采集、储存和处理,必定会导致结果不准确,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化验检查,就一定要了解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明确检查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项目有300余种,应该根据自身需求或根据临床医生建议开展检查。

一般来说男同志40岁、女同志35岁以上的年龄可每年做一次常规项目的体检,比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等项目,如果检查结果正常,一定要将结果保存,养成每年对比结果的好习惯。

如果结果异常,也不要紧张,先自己查查,是不是存在采样前没有注意一些影响因素,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在针对性的复查一遍即可。

对于由于自身疾病需求或临床诊断要求的检查项目,更要注意本文提到的这些影响因素,做好采样前的准备。

二、端正检查态度首先对检查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目前的采血等检查是非常科学的微创的检查,不要有紧张的情绪。

其次选择合适的检测机构也很重要,目前开展生化检测的单位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很多,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个人建议最好还是到二级以上机构进行检测。

第三要对医患关系建立信任,对于网上报道的利用“茶水”“自来水”欺骗检测机构进行尿液检查等行为一定要坚决反对,一份不合格的样本永远检测不出合格的结果。

三、下面以血液样本采集为例血液样本的采集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采集不当会引起溶血、血块凝集、血液稀释等现象,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本采集的因素:1、采集部位不同部位的血液成分可能不同。

因此,采集部位的选择应根据需要检测的指标而定。

例如,检测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时应采集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时婴幼儿可采集指尖血,儿童或成年人推荐采肘正中静脉血,其结果稳定且便于复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 一、检测前因素 • 二、检测中因素 • 三、检测后因素
检测前的影响因素
一、 标本的因素 • 1. 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影响 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 可控因素两种类型。主要有年龄、性别、 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 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 • 2.饮食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 试剂间的相互干扰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针、试剂针、 搅拌捧及比色杯是常见交叉污染的原因, 称互为干扰的项目为交叉污染对。①测定 试剂中含有下一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直 接干扰下一检测的测定结果;②试剂中含有 的某种试剂成分与下一反应所要测定的底 物有作用,因而干扰下一反应的测定结 果。;③该试剂中所引导的反应对下一个 项目的反应进程带来间接的干扰,下一项 目所测定的是前后两个项目反应的综合作 用结果。
校准品(Calibrationmaterials)含有已知量的 欲测物,用以校准该测定方法的数值,它与 该方法及试剂、仪器是相关联的。校准品的 作用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仪器、试剂等造成的 系统误差。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配套的试剂和标 准品,各仪器厂家均有自己的标准测定系统, 对于校准品不能乱用。
• 检测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 响是不言而预的,我们应优先选择国际、国内,行 业内权威机构推荐的方法,没有推荐常规方法的, 应该选择公认的测定方法。 • 试剂的影响 • 生化试剂盒有许多生产厂家,不同厂家产品的质 量、技术含量等常有区别,有时即使同一厂家不 同批号的同种试剂因原料来源、纯度不同以及生 产条件变动,会产生批间变异。同一批号的同种 试剂盒在储存、运输时的情况有所不同,性能也 可能发生变化。同项目试剂盒之间作比较,如果 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正向型试剂空白吸光度 低、反向型试剂空白吸光度高、试剂空白速率低、 瓶间差小者可视为优质试剂。
• 4.4 积极参与各级临检中心的室间质控评比活动 • 室间质控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实 验室开展项目的基础,反映了实验室的准确度和 可信度。临床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比活动是相互 校正各参与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各实 验室之间的结果有可比性,减少实验室内的系统 误差等。 • 4.5 危机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 • 危急值是一组代表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数据,应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会产生不良后 果,出现危急值的标本必须复查,结果及时报告 临床。 •
• 项目参数的设置对结果的影响 • 项目参数主要包括:标本用量、试剂的配比 及用量、反应的温度、延迟时间、反应时 间、监测的主波长、次波长、反应类型、 监测的时间、空白吸光度、底物耗尽及前 带现象的监测、额外的清洗。必须要针对 不同类型的反应,不同试剂的性质设置合 理的检测参数。
• 分析后阶段

• 4.6 提高检验人员自身素质 • 这是生化检验质量的保证。随着检验医 学的发展,检验技术与专业知识的要求越 来越高,要注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 不断加强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专业 知识的不断更新。要着眼于本学科的发展 前沿,掌握国内外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加 强学术交流合作,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 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检验设备的维护, 确保长期保证常规生化检验的质量。
• 8.部分项目原倍的检测结果正常,稀释后的 结果显著升高; • 9.部分免疫比浊法项目的检测结果 小于"0"
• 应对措施
• 1 . 完善制度,认真实施 • 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文件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具备的要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级管理制度,如: 标本查对制度,仪器校准、保养管理制度,试剂管理制度, 各种实验的标准操作(SOP文件),新项目新方法的评价, 质量控制操作程序,实验操作考核制度,差错登记、安全 管理制度等等。各种制度紧密结合,始终贯穿检验分析前、 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 • 2 .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 检验科与临床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诊疗的质量,两者结 合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环节。因分析前质量控制大 部分是由临床完成的,这就要求检验科需加强与临床联系, 对标本正确采集及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告知和培训, 为临床正确分析结果提供参考意见,促进检验医学和谐发 展。 •
• 二、环境的因素 包括生化分析仪的用水、 电源以及环境的温湿度等方面对生化检测 的结果都会产生影响。

• 分析中因素 • 确立测定系统的概念 测定系统包括测定 原理、试剂、仪器、校准品四要素。对于 一个临床检测项目,如果所用方法的测定 原理、试剂、仪器、校准品中任何一个不 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测定结果。如果我 们想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而该结 果又具有与国际、国内其他实验室的可比 性,应该自己建立一个标准测定系统。
• 生化分析仪的校准 • 对测定标本的仪器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 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校准 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 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 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率. • 仪器的精密度检查 • 仪器的维护保养
• 用已糖激酶(HK)法则定葡萄糖标准液时, 葡萄糖的消耗与NADH的生成是等摩尔关系, 校准生化分析仪340nm处NAD(P)H的摩尔吸 光系数。可用ALP测定试剂的缓冲液作为测 定试剂,对硝基苯酚标准液作为血清标本, 实际测定405nm的吸光度值,根据对硝基苯 酚的浓度可计算ε值。
目前大多数检验科室都实行了计算 机网络管理技术,病人资料、检验数 据网上共享,各实验室当天的测试结 果通过联机即时传达电脑网络,这种 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以往 由人为抄录结果时发生的误差。由于 标本量大,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加上 审核人员的经验等原因的影响.
• • • • •
生化检验的几种异常结果的分析 1.体检标本中的Glu结果普遍偏低; 2.体检标本中部分TG,T-CH结果偏低; 3.CK-MB大于CK; 4.Mg、TBA、K等项目的结果在与其它一些 项目在一起检测的结果与单独检测的结果 差距较大; • 5.黄疸标本中的UA、Cr、Glu等结果偏低; • 6.溶血标本中的K、LDH、AST、DBIL、 CRP等结果偏高;
关于酶活性测定校准问题
常用K值有以下几种: a) 理论K值:根据理论摩尔消光系数(ε)来计算,如NADH 为6.22×103 b) 实测K值:由于仪器波长的精密及半宽度不同,而应根据 实测ε值来设定K值 c) 厂家给的K值:厂家生产试剂盒说明书上提供的K值(有 的厂家提供6.3×103) d) 校准K值:通过校准物直接校准得到的K值。 从上述K值中不难发现实测K值大于理论K值,这说明 K K K 生化分析仪的测光系统还存在着一定误差,如波长、半宽 度及光径等偏差,使仪器达不到理论上的最佳状态; 校准 K值与实测K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指示物和仪 器相同,其差异可能由试剂及校准品造成的;校准K值应 有其溯源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谢!!!
7.ALT检测中原倍结果远远大于标本稀释的 检测结果; 血清ALT测定,血清中的内源性丙酮酸及 其它酮酸也可与试剂中的指示酶(乳酸脱 氢酶)起反应,使结果偏高。若先加入缺 乏α-酮戊二酸的第一试剂,使其它酮酸与指 示酶反应之后再加入含有α-酮戊二酸的第二 试剂,启动真正的ALT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 而丙酮酸与乳酸脱氢酶的反应消耗的NAD +能真正反映ALT的活性,从而消除以上副 反应的影响。
• 6.2脂血对生化检测的干扰:血液脂浊可散 射光线,所以对吸光度一般产生正向干扰, 导致某些项目如ALB、UA、总蛋白(TP) [23]等测定结果。而在pH10以上的环境中, 乳糜中的TG会皂化可使血清逐渐变清,使 许多比色法测定如Ca2+、Cr、ALP、TP等 结果产生负误差。
• 6.3 黄疸 胆红素对反应结果产生黄色化合物的比色分析影 响很大,一般可以用样本空白或两点比色法、连续监测法 来消除胆红素对黄色结果的影响,但由于胆红素不稳定, 随着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胆褐素而变色,此时如果使 用两点法、连续监测法同样也不能排除胆红素对结果的干 扰。此外胆红素作为一种还原剂对氧化反应有干扰,如氧 化酶法测定GLU、TG、UA、胆固醇等,因为胆红素可以 与上述过程中H2O2分解产生的新生态氧发生反应,从而 使新生态氧与氧化酶法反应中的色源物质结合减少,导致 结果偏低。此时也可用双波长法或设计样本空白消除干扰, 亦或当外观检查发现是黄疸血清时可先除蛋白,然后加胆 红素氧化酶预先将胆红素氧化成较稳定的氧化产物胆褐素, 可大大减低甚至消除胆红素的干扰。 返回
• 4.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 5.标本处理、储存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的离心速度、时间,离心前放置的时间、 以及标本贮存的温度、时间等都会对生化 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6.标本状态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 6.1 溶血 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因素,它能引起很 多指标明显异常。 • 溶血的干扰机理有以下三种:一是血细胞中高浓度组分逸出,使测定 结果增高,血细胞内浓度比血浆中浓度明显高的物质有LDH、ACP、 AST、K+,只要轻微溶血就可以对这些项目产生很大影响。另外若某 些物质的血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清浓度时,则溶血相当于血清被稀释, 因而使这些血清成分特别是发生重度溶血时的检测值降低,这类项目 主要有Ca2+、Na+、Cl-、UA等。二是血细胞成分进入血清中后因化 学反应而引起其他物质的浓度改变,如溶血后红细胞的磷脂进入血清 被血清中的磷酸酯酶水解,其结果造成血清无机磷浓度显著增高。三 是血红蛋白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血红蛋白的颜色在431nm和 555nm波长附近能使比色、比浊法的吸光度增高,如溶血引起重氮单 试剂法胆红素测定结果明显升高。实际上,以上三类干扰在溶血标本 中同时存在并可相互作用,因而使受影响的检项更为复杂,这在超微 量、高精度和多指标的检测分析中显然不可忽视,因此,严控标本溶 血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方面。
• 4.3 做好临床常规生化的室内质量控制 • 每日工作前,执行严格的校准程序,先 测定质控血清以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及试 剂的质量,一旦发现失控,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改善后方可进行当天标本的检 测。在每批标本测定的同时,随机测定质 控血清,以监控仪器测定的漂移。为保证 检验质量,使用的质控血清统一向临床检 验中心购买。使用质控品时,实验室要重 复检测以决定每批质控品在本室的统计学 参数。在报告检验结果前,质控品结果必 须达到实验室设定的可接受标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