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美术课件1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熟悉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活动;•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表现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创意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表达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体现创意和个性。
2.教学难点•学生在表现端午节主题和情感时的创新和个性表达;•学生在剪纸技巧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提高。
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节日气氛和相关素材,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示、板书、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相关习俗,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特征。
3.实践操作(1) 剪纸基本技能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提供材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叠纸、对折、剪边、剪形、剪孔等。
(2) 剪纸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自主创作剪纸作品,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性和创意元素,在表现端午节的同时,展现学生的创新和个性。
4.合作分享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分组或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增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5.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回顾学生的学习和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想和想象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修养。
1.评价方式评估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包括理解和表达端午节主题和情感的能力、掌握剪纸技巧和方法的能力、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等。
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剪纸基本技能和创作能力,个性创新和表现力,是否符合端午节主题和情感等。
五、教学拓展1.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端午节的资料和素材,通过线上资源共享平台或课外扩展网站进行分享和推广,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探究。
端午节美术ppt课件

雕塑家在创作端午节雕塑作品时,通常注重作品的形态、线条和质感的
表现。他们运用各种雕刻技巧和手法,如浮雕、镂雕、圆雕等,以创作
出富有动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端午节剪纸作品
端午节剪纸作品欣赏
端午节剪纸作品是一种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剪纸技艺表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常见的题材包括龙 舟、粽子、艾草等,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 提高,端午节美术教育将更加普及化,深 入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端午节美术作品的传承与发展
端午节美术作品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和发 展空间。
传承和发展端午节美术作品需要艺术 家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同时也需要 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传统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端午节美术 作品的保护和推广,通过举办展览、 比赛等形式,提高公众对端午节美术 作品的认知度和欣赏水平。
多元化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融合,端午节美术教 育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吸纳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艺术元素,丰富表现形式。
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 现实等,端午节美术教育将更加生动有趣 ,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跨学科整合
社会普及
端午节美术教育将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整 合,如文学、历史、哲学等,形成综合性 、跨学科的教育体系。
04
端午节美术作品评析
端午节美术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端午节美术作品通常以传统民间 艺术风格为主,如剪纸、绘画、 泥塑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13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13湘美版《端午节》教学内容美术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端午节》课时 1 课时教学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了解佛山的龙舟文化。
2、了解龙舟的结构造型、装饰,并用面塑的方法表现。
3、让学生体验面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如何运用面塑的方法来表现龙舟。
教学难点面塑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面团、图片、自画绘本、筷子教材分析本课是美术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介绍佛山外乡民俗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端午龙舟竞渡的文化传统,欣赏龙舟的造型、装饰,并运用陶艺、面塑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这一课我采用了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把每一个重要的环节画成绘本,学生上课时就好似在读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从而到达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感受美 1、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绘本,创设和学生一起看绘本故事《筷子变龙舟》的情景,学生初步了解佛山的龙舟文化。
筷子兄弟来到河边,看到端午节人们正在赛龙舟,通过一旁的老爷爷了解到佛山的龙舟文化,激发了筷子兄弟想变成威武的龙舟的愿望。
2、板书课题《龙舟竞渡》学生观看教师绘本,认真听讲故事参与教学活动。
绘本故事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探究、发现美 1、学生参观龙舟制造厂,观看龙舟制做的场景,了解龙舟制造的工艺和材料。
筷子兄弟来到龙舟厂参观,发现工艺十分复杂,愿望难以实现十分失望,船工老大知道有人能帮助它们,但要答对问题才能告诉它们。
1、学生观看龙舟制造工艺。
2、学生观察龙1、让学生简单了解龙舟制造的工艺。
2、学生了解龙舟结构和2、学生观察龙舟模型,小组讨论。
问题一:龙舟由那几局部组成?龙头――船身――龙尾问题二:龙舟的装饰特点是什么?花纹丰富、造型精致。
船工老大告诉筷子兄弟,巧手点心铺有位高手会用面塑的方法做龙舟。
小学生美术课件《端午节》湘美版共张PPT课件-V1

小学生美术课件《端午节》湘美版共张PPT课件-V1小学生美术课件《端午节》湘美版共张PPT课件1. 简介本PPT课件专为小学生美术课程设计,内容涵盖端午节传统文化和湘美传统美术技法。
总共包含13张精美的PPT幻灯片,可以实现效果出色的教学效果。
2. 第一页:标题页本页的标题是“湖南的端午节”,在白色底色上写着精美的字体,背景是湖南省内的山水画。
对于孩子们来说,它们非常容易记住,并且是良好的开场白。
3. 第二页:端午节的由来本页中的图片展示了图案。
左边是一个悬挂着的香包,右边是卷纸的糯米饭。
中间是讲述端午节由来的文字。
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4. 第三页:端午节的风俗该页显示的是不同地区的端午风俗,如南昌和婺源。
此外,还有一些昆虫和植物。
孩子们可以学习不同的惯例和文化,并且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5. 第四页:湘美与“竹叶青”这一页介绍湘美的技巧和“竹叶青”,即竹叶糕,菱角糕,米饼等传统食品。
湘美的作品远近闻名,它的色彩丰富多彩,细腻精致,神韵逸散。
孩子们可以通过PPT课件来体验湘美的魅力。
6. 第五页:湘绣和剪纸该页展示湘绣和剪纸,是最著名的湘美技术之一。
剪纸和湖南省的装饰品营造出美妙的图案,而湘绣则显示了有关湖南生活和思想的复杂和多元化。
7. 第六页:墨宝和红色笔画本页事谈墨宝和红色笔画,两种技法在湘美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孩子们可以了解墨宝和红色笔画的技巧、素材,以及如何让这些技法成为传统湘美游戏的重要元素。
8. 第七页:岳阳楼的画岳阳楼作为湖南知名景点的代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湘美素材来源。
大家可以欣赏岳阳楼的美景,并了解人民画家的精髓。
9. 第八页:荷花的画荷花几乎成为了大多数湖南画家的重要素材。
由于优雅的曲线和生动的色彩,它们值得受到关注。
通过PPT课件,孩子们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荷花和荷塘,同时还学到了画荷花的技法。
10. 第九页: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一页展示了著名画家刘海粟和裴廷瑞的湖南题材画作。
二年级美术课件ppt

色彩的调和
将不同色彩进行合理的搭 配,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
线条与形状
线条的种类
直线、曲线、折线等,不 同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情 感和动态。
形状的表现
通过线条的围合形成各种 形状,表现物体的轮廓和 特征。
线条与形状的组合
运用线条和形状的组合, 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效 果。
空间与透视
空间的表现
透视的应用
二年级美术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美术基础知识 • 绘画技能培养 • 创意手工实践 • 美术欣赏与评述 • 节日主题创作 • 合作交流与拓展
01
美术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
01
02
03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是色 彩最基本的三个属性。
色彩的对比
通过色彩的对比,可以突 出画面的重点,增强视觉 效果。
绘画技巧
运用线描、色彩平涂、叠加等 技巧,表现出龙舟的质感和光
影效果。
中秋节月饼造型创意
创意主题
材料选择
以中秋节月饼为灵感来源,进行创意造型 设计。
可使用超轻黏土、橡皮泥等材料进行制作 。
制作步骤
创意点子
先构思好月饼的造型和图案,然后按照比 例捏出月饼的形状,最后添加细节和装饰 。
可以尝试将月饼设计成动物、植物、卡通 人物等有趣的形状,或者运用不同的色彩 和图案进行装饰,让月饼更加生动有趣。
环保意识培养
通过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和节约精神,使其养成珍惜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良好习惯。
04
美术欣赏与评述
中外名画欣赏
《蒙娜丽莎》
介绍达·芬奇的这幅世界名画,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背景 ,感受画面的和谐与美感。
美术端午节课件

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 籍资料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四种是: 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夏商周 时期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 其源于古时候吴越民族对龙 图腾的崇拜;三是将端午节 与古代“恶月”、“恶日” 说联系在一起;最后一种说 法,也是最为接受的看法, 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 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 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 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 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 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 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 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 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此处添加标题
在此输入您的描述内容,在此输入您的内容,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描述 内容,在此输入您的内容,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描述内容,在此输入您 的内容,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描述内容,在此输入您的内容,在此输入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此处添加标题
在此输入您的描述内容,在
此输入您的内容,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
01
02
此处添加标题
端午节美术课件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 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 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 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 的爱国主义乐章。端 午 节源自一、认知—“端午节”的起源
•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 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 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 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 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 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 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2、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主 要源于纪念屈原
(二)划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 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 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时不见踪迹,成为龙舟 竞渡之起源。现在已得 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 间、地域界线,成为了 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三)饮雄黄酒
屈原投江后,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 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 夫;又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疫 病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 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 所以民众则起而仿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且 以余酒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 喝酒,父母 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 字,以使百毒不侵。
二、感悟—端午节习俗
(一)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 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 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丢进江里,希望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 会吞食屈原的身体。最初用竹筒盛装糯米 饭,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就成了 粽子。
第11课 端午节——五彩粽子(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1课端午节——五彩粽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 色彩的感知和运用3. 粽子的制作过程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粽子的制作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二、讲解色彩的感知和运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颜色的粽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粽子的颜色。
2. 教师讲解色彩的三个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并举例说明。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在白纸上画出粽子的形状,并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三、动手实践(2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水彩笔、彩色笔、剪刀和胶水。
2. 教师发放粽子的模板,学生根据模板在白纸上画出粽子的形状,并用水彩笔上色。
3.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将不同颜色的粽子剪下来,并粘贴在白纸上,形成一幅五彩粽子的画面。
4.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团队合作(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水彩笔、彩色笔、剪刀和胶水。
2. 教师发放粽子的模板,学生根据模板在白纸上画出粽子的形状,并用水彩笔上色。
3.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将不同颜色的粽子剪下来,并粘贴在白纸上,形成一幅五彩粽子的画面。
4.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邀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色彩的运用和团队合作的优点。
二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节日》PPT课件,共19页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 古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1975 高民生 张自薿 蔡亮
连年有余(年画)清代
实践
如果我们来创作,你 会怎么表现节日的气氛呢?
实践要求: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
美术第二册
绘画中的节日
傣族 泼水节
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节
春节
清明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七夕
重阳节
上元节 冬至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清明节
春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明节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节
端午节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娱乐、游戏" 的意思,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的形式,利用材料包中的 元素完成一幅以节日为题 材的作品。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8-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8-湘美版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2.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绘制粽子和龙舟;
3.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端午节文化;
2.掌握绘制粽子和龙舟的技巧;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粽子或者准备制作粽子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端午节氛围。
教学过程
导入(10分钟)
1.教师用PPT展示端午节的文化和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讲解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端午节的信息。
学习(20分钟)
1.分组为学生发放颜料和画笔,进行绘图讲解;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粽子和龙舟,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进行模仿;
3.教师详细讲解绘制粽子和龙舟的技巧,让学生进行反复习作。
实践(30分钟)
1.学生群体学习,制作自己的粽子、筷子和龙舟。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端午节的认知和想象力,进行自由发挥创作。
评估(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估本节课绘制的粽子和龙舟的难度和完成度;
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端午节的主要文化和历史意义。
教学总结
本课通过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和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绘制粽子和龙舟的方式,让学生在学到美术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
在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中,发掘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思维,培养创意。
让学生在绘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六年级美术上册课件5创意中国龙(2024)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01
02
03
工艺品
龙纹被广泛应用于陶瓷、 玉器、漆器等工艺品中, 增添艺术价值。
2024/1/28
龙王信仰
民间信仰中,龙王掌管雨 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时 会祭拜龙王。
舞龙习俗
在节庆活动中,人们会舞 龙庆祝,寓意驱邪避害、 祈求好运。
8
02
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2024/1/28
9
权力与尊贵
古代皇帝常自称为“真龙天子” ,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
吉祥与福祉
龙常与水、天气等自然现象相关 联,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6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绘画
古代壁画、卷轴画中常见龙的形象,形态各异,充满力量与 美感。
2024/1/28
雕塑
龙的形象也广泛出现在石雕、木雕等艺术形式中,展现其威 严与灵动。
创意中国龙的设计和应用可以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如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024/1/28
通过学习和了解创意中国龙,可以培养青少 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也有助 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24
06
拓展与延伸:龙的传说与故事
2024/1/28
25
龙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2024/1/28
细节刻画
在草图的基础上,逐渐添加细 节,如鳞片、眼睛、爪子等, 让龙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色彩搭配
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可以根 据主题和情感来选择不同的色 调,如温暖的红色、神秘的紫 色等。
技巧分享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 绘画技巧,如渐变、叠加、光 影处理等,来增强画面的层次
感和立体感。
5-7岁《迎风飘扬的鲤鱼旗》—美术课件

感谢下载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课鲤鱼旗的图片素材,了解相
关的文化,运用线描的方式刻画出鲤鱼
旗的造型,同时运用合理的色彩搭配装
饰出鲤鱼旗的色彩,让画面更加美观。
2
2、将绘制好的鲤鱼旗剪裁下来粘贴在背
景上,在运用流畅的线条刻画出丰富的
背景,让画面更加生动、精彩。
课程导入
绘 画 素 材 欣 赏
课程导入
挂鲤鱼旗的风俗始于江户时代,原是农历端午 节的风俗,来源与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有关。 传说鲤鱼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黄河的龙门 处如果能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 人头地成为龙,所以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好运的 象征,为了祈祷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 立起鲤鱼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课程导入
鲤鱼旗是怎样制成的呢?它的外形有怎样的特点呢?
随着文化的发展还出现了橙色、粉色、紫色等代表女孩的"暖色鲤"。 假如要你进行设计,小朋友们会运用到哪些色彩进行创作呢?
课程引导
鲤鱼旗的美好寓意
小朋友们你知道吗?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含义。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 数代表男孩人数。他们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
第四单元第2课《民俗文化展》课件 22—23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新 知 讲 解 年画
1、你知道都是什么时候贴年画吗? 2、为什么要贴年画? 3、年画根据内容题材主要分为哪几类?
新 知 讲 解 年画
年节和喜庆的日子贴年画 贴年画为了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 年画主题分类:1、敬神祭祀2、镇妖辟邪3、祝福祈祥 4、世俗风情 5、神话传说6、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
点,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 4、文化理解: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
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新知导入
三人同日去观花
——打一传统节日
(春节)
新知导入
民俗是指人们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民间风俗习惯。民 俗牵扯的面很广,比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中秋 等过节的方式;婚丧嫁娶中的各种祭庆活动;社会交往中的礼仪;民 间、中教信仰中的仪式;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神话、歌谣;等等 。民俗是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一种文化,也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本课我们将通过民俗文化展的活动, 来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第四单元第2课 民俗文化展
人教版美术 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 1、艺术表现:了解民俗活动,探寻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 2、创意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
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 3、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民俗文化,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俗文化和它的特
新知讲解
一、春节的民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 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课外拓展
你知道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新 知 讲 解 贴对联
新 知 讲 解 舞龙
12课《端午节》(教案)美术三年级下册

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下册第 12课《端午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端午节》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下册第 12课。
本课依附传统的节日主题,围绕“端午”展开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
本节课属于《端午节》第二课时“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重点是学习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难点为如何表现赛龙舟时的激烈场景。
通过对龙舟外形分析——表现龙舟——感受龙舟竞渡的氛围——学习赛龙舟人物动态表现,由简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轻松解决重难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2年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不够大胆,学生构图布局已逐渐完整,创造力有待提升。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处于眼见提升但动手能力跟不上特殊时期,所以在作业呈现上我选用砂纸与油画棒相结合,不仅能突出龙舟色彩丰富艳丽的特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赛龙舟场景画的热烈氛围。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端午节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过程与方法: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表现出龙舟及人物动态,能将龙舟赛的场面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值观: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表现出龙舟及人物动态及表情。
教学难点:能将龙舟赛热烈的场面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活动方法讨论法、游戏体验、观察法、练习法等活动准备PPT演示文稿、视频、队旗、手工教具、砂纸、油画棒、勾线笔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还有几分钟咱们的美术课就要开始了,那在上课前老师有一幅明代的中国画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来看一看。
你能看出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吗?生:赛龙舟。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做《五月竞舟》,竞舟就是赛龙舟。
其实呀,从古到今,人们都会把赛龙舟当做一个主题来进行绘画创作,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画家的脚步一起开启今天的美术之旅。
岭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 《节日的餐桌》 教学课件

展示与评价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课后延伸
过节的时候,观察餐桌上的美味 佳肴 , 试用彩泥试着塑造自己喜 爱的佳肴餐桌。
岭南版 二年级上
谢谢观看
要求: 1. 根据老师的方法,并涂色彩。 2. 保持教室的卫生整洁,工具使用要注意安全。
展示与评价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新知导入
节日的餐桌
欣赏
节日的餐桌
学一学
1. 画出桌子及桌上盘 子的外型。
2. 画出盘中的佳肴 还可以涂色修饰。
实践练习
用线描法画出餐桌上每个盘子里的佳肴。 要求: 1. 根据老师的方法,并涂色彩。 2. 保持教室的卫生整洁,工具使用要注意安全。
岭南版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要吃的美食 是什么吗?
春节的饺子
元宵节的汤圆
中秋节的月饼
端午节的粽子
新知讲解
盘中佳肴画法
1. 画出盘子的外型。 2. 画出螃蟹的身体并涂色 3. 画出螃蟹的钳和腿,涂色。 4. 画出螃蟹眼,涂色 5. 修饰
实践练习
用线描法画出盘子里的佳肴。
端午节—龙图腾-美术课件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观察龙的特征
七岁龄
七岁龄
七岁龄
龙的图腾
七岁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岁龄
龙的图腾让我们画一幅不一样的图腾吧!
7岁
端午节-龙图腾
彩色斑马 . 研发部
端午节的习俗
包粽子
七岁龄
赛龙舟
七岁龄
七岁龄
七岁龄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10.1621.10.16Saturday, October 16,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1:20:4701:20:4701:2010/16/2021 1:20:47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10.1601:20:4701:20Oct-2116-Oct-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1:20:4701:20:4701:20Saturday, October 16, 2021
端午节ppt课件美术

动画效果
动画适度
在PPT中适度运用动画效果,提 升视觉效果和观众的注意力。
动画主题
动画效果应与端午节主题相关, 如龙舟动画、粽子飘落等。
动画节奏
控制动画的节奏和速度,确保动 画效果流畅自然,不干扰观众的
阅读体验。
03
CATALOGUE
端午节PPT版面布局
封面设计
标题
突出端午节的主题,使用大字体和醒目的颜色, 如金色或红色。
端午节PPT课件美术
CATALOGUE
目 录
• 端午节简介 • 端午节PPT设计风格 • 端午节PPT版面布局 • 端午节PPT内容呈现 • 端午节PPT美化技巧 • 端午节PPT制作实例
01
CATALOGUE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01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 期,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 的节日,也是夏季驱除瘟疫的一 个宗教节日。
理解。
动画效果
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如 淡入淡出、飞入等,增
加PPT的趣味性。
结尾页设计
感谢语
在结尾页添加感谢观看的文字,表达对观众的感谢。
公司/组织标志
如有需要,可以在结尾页添加公司或组织的标志。
联系方式
如有需要,可以在结尾页添加联系方式,方便观众联系。
04
CATALOGUE
端午节PPT内容呈现
文字表达
字体大小
字体颜色
选择与背景色对比度适中、易于阅读 的字体颜色。
根据内容的层级关系,合理设置字体 大小,确保内容的可读性。
图片处理
图片质量
确保使用的图片清晰度高,色彩 鲜艳,提升PPT的整体质感。
图片内容
选择与端午节相关的图片,如粽子 、龙舟、艾草等,以增强主题相关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 的 法 疫 做 雄 方 式 慧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
学校:章辉小学
教师:夏雨莲
一、认知—“端午节”的起源
•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 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 子节、 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 赏节、解粽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唯温 州地区 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并有“小端 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2、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主 要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 的大臣, 遭到贵族的诬陷,被赶 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 忧国忧民的《离骚》、《天 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 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 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 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 的爱国主义乐章。
4、 装 饰 挂 穗。2、装饰靠近尾端的三个正形。3、放入香料包折成形。
课后拓展:香囊的制作
• 用碎布一小块,画上喜欢的图 案(桃形、圆形、三角形等) • 剪相对的两片,用线先从反面 缝好大半,然后翻到正面, • 再用棉花蘸香料,从缺口塞进 去,缝好 • 点缀配饰,穿上长绳,就是很 香很香的香包。
四、总结
端 午 节 可 说 是 现 存 的 重 要 庆中 ,历 史 最 悠 久 的 。由 现 代 眼 光 看来 , 祖 先 对 端 午节 的 看 确 有 其 独 到 处 : 在 这 初 夏 虫 滋 生 之 际 ,以 端 午 节 提 醒 大 家 好 保 健 的 工 作 。菖 蒲 、艾 草 及 黃 酒 固 然 是 传 统 避 疫 保 健 的 式 ,现 代 人 应寻 求 更进 步 的 方 进 行 保 健 活 动 ,延 续 先 人 的 智 。
(二)划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 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 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时不见踪迹,成为龙舟 竞渡之起源。现在已得 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 间、地域界线,成为了 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三)饮雄黄酒
屈原投江后,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 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 夫;又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疫 病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 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 所以民众则起而仿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且 以余酒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 喝酒,父母 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 字,以使百毒不侵。
(六)佩香囊
端午节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点缀之 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 溢,再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 目。
三、体验—端午彩粽香包制作
各种彩粽香包
让我们一起动起手
· 准备材料:卡纸、剪刀、彩笔、香料、彩线或装饰挂穂 · 制作步骤:
1、将长纸条依图折出折痕,剪去尾端的三角形。
(四)挂艾叶菖蒲
菖蒲叶片呈剑型,象征 去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 口可以避邪。后来的风俗 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 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 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有很浓的香味,插在门口, 可驱虫。
(五)悬钟馗像
因为民间传说为抓 鬼大帝,所以钟馗像有 辟鬼的能力。原在岁末 挂的,明末清初才在端 午节悬挂。
二、感悟—端午节习俗
在影片中找出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一)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 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 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丢进江里,希望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 会吞食屈原的身体。最初用竹筒盛装糯米 饭,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就成了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