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传统文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传统文化资料
广州是一座具有XX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具有很多传统文化,那么,下面是大家整理收集的广州传统文化资料,供大家阅读参考。
广州文化艺术概览粤剧是我国的一大地方剧种,扎根于广东民间,也流行于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华人居住区,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广东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成、发展起来的。
同时粤剧先后把南音、粤讴、龙舟歌、木鱼歌等地方说唱艺术,以及广东流行小调、小曲先后吸收进来作这曲牌使用,形成今天粤剧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地方演唱和小曲小调为辅,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唱腔体系。
岭南画派是指在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为首的一个画派。
他们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主张国画更新,反对清末民族画坛的摹仿守旧,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
因为他们都是广东人,所以被称为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兼工带写,彩墨并重。
岭南画派对推动中国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它
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
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而享有盛誉和众多的听众。
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粤绣,又称广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
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
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
广彩是广州彩瓷的简称,又叫广州织金彩瓷,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大都采用我国的织锦图案,以颜色鲜明绚丽而著称,是我国釉上彩瓷的一个独特的品种。
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年间,为了给欧洲各国加工彩绘瓷器,将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器运到广州,仿西洋画彩绘,再售于外商。
广州十三行商开办时已设专营广彩出口的瓷庄和洋行。
岭南盆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
范围遍及珠江三角洲和广西的中南部地区,而以广州最具有代表性。
盆景始于明清,形成特有风格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岭南盆景的特点是:因材而就,树胚如九里香、福建茶、水横枝、朴树、榆树、入地金等,多来自山野间。
造型独特,截干蓄枝以求形态顺乎自然,枝与干间比例得当;且擅长修剪,讲究用盆,以及题名托意。
岭南盆景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
岭南人特别是广州人,喜爱盆景,种盆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家庭天台、阳台都种盆景,以此美化环境,调剂生活,既可舒眼目,怡心神,增进健康,又可陶冶情操,带来乐趣。
岭南古琴,至迟在汉代便逐渐发展起来,历代都出现不少有名的琴人,写作了不少琴学的典籍,创造和保藏了不少有名的古琴乐器和琴谱。
岭南琴派的创始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广东新会人黄景星。
另外,影响较大的琴人还有:云志高、何洛书、何耀琨、
杨锡泉等人;藏琴方面,有“天蠁”、“松雪”、“振玉”、“水仙”等名琴;琴谱和琴学论著方面,有云志高的《蓼怀堂琴谱》、黄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谱》、何斌襄的《琴学汇成》。
广东曲艺首推粤曲演唱。
粤曲是广州方言区流行最广的一大曲种,约有150年历史。
粤曲原为粤剧的曲调,后形成独立的曲种。
粤曲音乐性强,注重听觉艺术,讲究唱工,不长念表,其唱腔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梆子、二黄、牌子曲、小曲、歌谣构成其整体,分平喉、子喉、大喉三种主要喉腔。
粤曲流行区域极广,以广东省及港澳地区为主要活动基地。
凡在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
广州增城一带自古盛产乌榄,此榄核大而仁小,适合雕刻,从而孕育了广州榄雕这门精妙的民间手工艺。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代表人物有清乾隆时代的广州籍宫廷匠人陈祖章以及清咸丰四年增城新塘民间艺人湛谷生。
广州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其总体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其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
广州灰塑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以及增城、从化,是广州传统的建筑装饰工艺。
根据《广州市志》,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的增城证果寺就有灰塑作品——灰塑龙船脊。
广州灰塑在明清两代最盛,尤以祠堂、庙庵、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
多。
广州灰塑的特点鲜明,色彩艳丽,以大红大绿为主。
选材上,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广州湿热气候的石灰材料——耐酸,耐碱,还耐温。
制作流程上,广州灰塑必须到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
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艺人会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
传承方面,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即独立施工。
广州木雕距今已有XX多年历史。
据《广州汉墓》著录,它作为工艺品出现,始见于广州三元里马鹏岗西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武士俑和骑马俑。
唐代,由于外贸发达,东南亚国家的贵重木材经广州入口,刺激了广州木雕业的兴起。
明清两代,广州木雕作为建筑装饰更受重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形成,技艺也日臻完善。
清末,由于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受外来文化影响,吸取西式家具的造型结构、装饰纹样的风格,形成了广州木雕的地方特色。
广州砖雕主要分布在番禺区。
早在汉初,古南越王宫御苑中便已出现了砖雕的雏形——刻有花纹的汉砖。
广州砖雕到了明代运用已非常广泛,形成了岭南水乡民间建筑的独特风格。
影响所及,直达东南亚各地。
清代更是受到了宫廷的赏识。
清代后期,随着现代建筑的兴盛,砖雕艺术逐渐被现代雕塑工艺装饰所取代。
至民国初期,采用砖雕装饰已较为罕见。
目前,沙湾砖雕艺人也是寥寥无几,仅有何世良一人仍在执着地追求着。
广州玉雕工艺历史悠久,广州飞鹅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中已有完整玉环及残玉环各1件,距今约4000多年。
汉代广州官办玉器手工作坊直接由少府或工官掌管,根据皇帝喜爱或宫廷需要进行生产。
唐、宋时期的玉雕工艺品主要用于祭祀神器、宫廷装潢、玩物珍宝佩饰。
明、清两代,玉石雕刻业渐趋繁荣。
清初废除“匠籍”管理制度后,各地能工巧匠集中到广州,民间玉器生产蓬勃发展,并出现了行会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行规和学师制度。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
粤语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形式上而言,当是直接承继元明以来的评话、评书,并结合粤语方言而产生。
据说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
沙湾飘色是流传于广州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说清朝咸丰年间,广东各地流浪艺人每逢酬神庙会,便打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称“赛声”或“彩色”。
后来发展成为马匹上装扮的“马色”、水上装扮
的“水色”,而装扮在托上由多人抬着游行的称为“飘色”。
沙湾飘色以“板”为单位,每板由2-3个小孩扮演,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
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色柜,即活动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岁的小演员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飘”,一般由3岁上下的小孩扮演。
番禺水色是一种以木筏为载体、以戏剧或民间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水上表演活动,主要流传于番禺区市桥镇、沙湾镇等地。
古时,屈大均《广东新语》里有大洲龙舟水上扮故事的记载;清人檀萃所著《楚庭稗珠录》里比较详细的记载了有关市桥凤船表演的情况;清同治版《番禺县志》中叙述有关凤船情况时写道:“船后则彩艇络绎,缀引水色,皆用娈童扮演故事。
”这是目前明确有“水色”二字记载的最早文献。
番禺水色是在水上进行的巡游活动,以水上表演为主,体现出岭南水乡的地方性特色。
其人物固定在木排上,凌波而立,随波飘动,如幻如真。
其表演,与越南水傀儡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番禺水色艺术结合了戏剧、绘画、杂技、造型等多种艺术,这种造型艺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广式家具工艺是广州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代表。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朝廷已有广式家具出现。
清初,
广式家具的豪华造型满足了统治者对富贵的追求,成为清廷家具的主要来源。
清中期,广式家具受欧洲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艺术风格影响,在造型和装饰上达到鼎盛时期。
民国后期战乱使广式家具行业萧条中落,抗战胜利以后,家具行业逐渐复苏。
陈李济由陈体全、李升佐两公创建于1600年,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从创始初期一直到清末民初,都处于小规模的前店后厂状态。
但其“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的制药传统却一直得以流传。
1900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老铺毁于炮火,暂迁佛山,战火平息后,复厂广州。
后陆续开设香港、上海、澳门等分店,规模不断扩大。
解放后,经“公私合营”,组成“广州陈李济联合制药厂”。
1998年易地扩建,新厂落成在广州市海珠区。
作为岭南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潘高寿以立足传统、大胆革新为主要特征。
潘高寿首创了独特的川贝枇杷露制作工艺。
同时,名列“中华老字号”的潘高寿,又是岭南商业文化的代表,是目前所知岭南地区最突出的维护知识产权的百年老店.
广州民俗风情概览迎春花市广州有春节逛花市的习俗。
它是由古代的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的。
广州的年宵花市形成于19世纪清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设两个花市,一个在藩署前(今中山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另一个在十
八甫。
除夕花市,又称迎春花市,在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三天举行。
在这三天里,花市从清晨到午夜向公众开放,除夕之夜达到高潮,正月初一早晨2时结束。
花市期间,教育路、多宝路、滨江西路、东川路、芳村陆居路和荔湾路一带,长街如锦,百花争艳,游人如潮,摩肩接踵,欢声笑话,热闹非凡。
市上一般出售枝头、盆头和散花三类。
枝头以桃花、梅花为主,吊钟花居多;盆头的名目繁多,诸如金桔、四季桔、大红桔、朱砂桔、金蛋果、代代果、茶花、兰花、芍药、玫瑰、含笑、水仙花、牡丹、海棠等;散花则有菊花、鸡冠花、剑花、银柳等。
广州饮茶习俗,以早茶为中心,饮茶与广州特色的茶点结合,包括一系列茶礼茶俗、民风民情、民间文化。
东汉时,已经有广州人以茶敬客的文字记载。
清代出现的各种茶馆茶居茶楼,特别是由于社会交往、生意洽谈需要,在出口贸易繁盛的十三行地区产生的三元楼、陶陶居等一批茶楼,承担了饮食、交流、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作为饮茶习俗的载体,成为广州人重要的民间习俗和生活方式。
生菜会流行于广州、南海、顺德一带,起源于明末清初,式微于解放初期,有300多年的历史。
生菜会吃生菜,起初是为了“迎生气”。
《广州府志》记载,“迎春日……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
”许多人会后还购买“盈盈满筐”的嫩绿“以取其生机”(见1884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
生菜回家,
后来,生菜会与观音信仰联系在一起,并“在珠江三角洲务实重商的社会气氛中发展,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4(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先生语)。
开生菜会的目的变成求财和求子。
生菜会的日期定在白衣观音诞——农历正月二十六,地点在观音庙附近,活动除观戏、听曲之外,就是朝拜观音、摸螺求子,食生菜包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盘古王是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
传说他生于天地浑沌中,后来天地开辟,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他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就极高,地就极低。
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都是他死后,由身体各部分变成。
后人为纪念他,于是选风水宝地,大兴土木,请能工巧匠,画栋雕梁,建盘古王庙。
盘古王庙历年香火不绝,远近闻名。
每逢农历八月十二日的盘古王诞,南海、番禺、顺德、广州、清远、三水等地民众,成群结队,擂鼓舞狮,前来庆贺,场面十分热闹。
朝拜者沿盘古王庙后面的山路拾级而上,庙后山腰上建有半山亭。
其西侧有巨石异突,名为乾坤石,俗称盘古王卧石。
乾坤石高约4米,平面三十多平方米,正中有一条裂缝,裂口宽三十多厘米,深一十多。
邻近有几块错叠的大石,石底终年涌泉,名龙口泉,人们称此泉水为“圣水”。
凡上山朝拜者,皆取水回家,以祈求驱邪消灾,合家平安。
波罗诞始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直到今天已经有六
百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十二、十三为波罗诞时间。
二月十三为正诞。
这几天,南海神庙的四周,包括水上的,陆上的,邻村的都热腾起来。
相传在石滩镇麻车建村之初,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消除灾害,家家户户便扎起草人,插上香火,放在门口熏烟,以祈消灾辟邪。
此后,有人又用番薯藤,或用“火芡”藤、麻绳等模拟龙、凤、麒麟,插上香火,在村头巷尾舞动,祝福吉祥。
并在每年九月都举行,一直沿袭至今。
民间童谣道:“火狗到门来,添福又添财。
”形成独具特色的火色游行活动。
客家人以耕读传家,自古形成了不少崇尚牛的牛耕文化。
据说,派潭舞春牛是明末清初从江西长宁一带南迁到派潭的客家人,围绕农业生产,盛行模仿鞭牛耕地的鞭春,迎小春牛等风俗,保留着立春迎土牛,舞春牛习俗。
每年春节到来,客家人舞起春牛,以放牧、犁田、担花篮、送饭等情节,互相逗乐,抒发感情,表现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和对农家的欢乐、爱情的祝福。
派潭的“春牛”由竹料扎骨架,用纸盒黄色绸缎扎成一条“牛”。
有牛角、牛眼、牛嘴、牛身、牛脚和牛尾等。
惟妙惟肖,俨然一头健壮的黄牛。
牛肚空心,便于舞春牛时有演员背起,舞春牛有三男三女六个演员组成,道具有牛鞭、犁、锄头、花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