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底盘_行驶理论(完整)

合集下载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液力变矩器及其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性能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液力变矩器及其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转换至变矩器泵 轮轴上发动机调速特性即为发动机本 身的调速特性。很显然,发动机与变 矩器共同工作的必要条件是:
M e M 1 ne n1
Me,ne—发动机的有效扭矩与转速; 图4-4发动机与变矩器的串联连接
M1,n1—变矩器泵轮轴上的输入扭矩与转速。
a)-直接连接;
第二节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输出特性
如果在变矩器输入特性上同时绘出发动机的调速特性[图4-
5a)],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全部可能
工况就可清楚地表现出来。实际上这些工况是由发动机调速特性
和变矩器输入特性共同包含的区域来确定的,即[图4-5a)中
A1C1C2A7所包围的区域。由此 可见,如将变矩器的输入特性
与转换至泵轮轴上的发动机调
发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见图4-5b]。
功率输出轴所消耗的转矩取决于所驱动的工作装置的类型,
情况很复杂。在近似的计算中,
通常可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发动机的
总功率中将其扣除。
按照前面所述的方法,利用关
系式(4-5)、(4-6)和(4-7),不难
作出转换至泵轮轴上的发动机调
速特性。据此,即可绘制出变矩
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第二节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输出特性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 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上也常 常用发动机的通用特性代替 调速特性。图4-5b)上可以清 楚地表示出在变矩器与发动 机共同工作的全部工况下, 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并阐 明发动机最经济的燃料消耗 区是否被充分利用。
图4-5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 的输入特性 b)发动机通用特性;
一、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是表示输出参数之间关系的曲线。通 常是使泵轮轴的转速保持不变,在此工况下求取以涡轮轴转速n2 为自变量的各输出特性曲线(参看图4-1)。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长安大学课件 第八章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长安大学课件 第八章

参看图8-6及 P193~195
结论

车辆的静稳定性基本上是由车辆的结构参数所决 定的。虽然按这些结构参数计算的失稳条件未必 都能实现(如滑移角小于倾翻角),但总可以作为 车辆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写入产品说明书内。动稳 定性虽与车辆的结构参数有着密切关系,但使用 条件与司机操作对车辆的动稳定性有重大的影响。 事实表明,大部分车辆失稳事故都与惯性力有关。 因此,为防止车辆失稳,发生翻车事故,提高司 机操作技术水平更具有现实意义。


4.一侧车轮驶上凸台,由于轮胎的弹性将使 车轮跳离地面,若跳离地面最高点时车辆的横 向倾角已达βm,车辆将发生横向翻车事故。若 此种情况下的横向坡角为βd,显然当凸台高度 一定时,车速越高βd越小,轮胎的刚度越大βd 越小。 5.两侧车轮(或履带)同时越过障碍物后,车 辆在重力作用下撞击地面时翻车。对重心较高 且靠前的车辆,发生此类翻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轮式车辆 (二)履带式车辆
(一)轮式车辆

参看图8-3
车辆不倾翻应满足条件
前轮制动时应满足条件 : >φ
h


a
后轮制动时应满足条件 :a>0 全轮制动时应满足条件 :
a h >φ

(二)履带式车辆

参看图8-4 车辆不倾翻应满足条件: a
h
>φ
三、车辆在坡道上横向行驶的稳 定性

(一)等速直线行驶 (二)等速转向行驶时横向稳定性
(一)等速直线行驶

参看图8-5

不能倾翻的最大坡角 :
β
m
tg
1
0 . 5 B e
h

不产生侧滑的最大坡角:
β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之轮式车辆的行驶理论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之轮式车辆的行驶理论

车辆运动方程
车辆动力学模型
根据车辆运动方程,可以建立各种车 辆动力学模型,用于分析车辆在不同 工况下的运动特性。
车辆运动方程描述了车辆在三维空间 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 化关系,是研究车辆动力学的基础。
车辆稳定性与控制
车辆稳定性
车辆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包括横向稳定性、纵向稳定性和垂向稳定性。
驾驶员应提前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和路况特点,做好车辆保养和检查工作,确保发动机和供油系统的正 常运转。
在高原地区行驶时,应适当调整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量,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同时,驾驶员还需要注意高原反应对自身的影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05
轮式车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轻量化材料
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质材料,降低车辆自重,提高燃 油经济性。
复合装甲
在车辆关键部位应用复合装甲,提高防弹和防爆能力,保障 人员安全。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
智能驾驶
通过传感器、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车辆自主驾驶,提高行驶安全性。
远程遥控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操控,方便操作和管理。
牵引性能是指轮式车辆在各种行 驶条件下,能够发挥出的牵引力 大小和牵引力变化规律的能力。
牵引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 的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和最大载
重能力。
牵引性能受到发动机功率、传动 系统效率和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制动性能
制动性能是指轮式车辆在行驶 过程中,能够迅速降低车速或 停车的能力。
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 辆的安全性和驾驶稳定性。
现代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轮式车辆在动 力、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新型材料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也 推动了其发展。

工程车辆底盘基础理论

工程车辆底盘基础理论
第1 章 工程车辆底盘基础理论
• 1.1 绪论 • 1.2 底盘的行驶原理 • 1.3 行走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 • 1.4 附着性能 • 1.5 牵引性能参数的合理匹配
返回
1.1 绪 论
• 底盘是工程车辆可靠性运行的关键部件,也是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的重 点, 掌握工程车辆底盘的基础理论,对研究工程车辆运行动力和改进车 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页 返回
1. 3行走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
• 2.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动力学
• 履带车辆工作时,其上作用有抵抗车辆前进的各种外部阻力和推动车 辆前进的驱动力—切线牵引力,而切线牵引力本身则由驱动链轮上的 驱动力矩所产生。
• 当履带车辆在等速稳定工况下工作时,存在以下两种平衡关系。 • (1)外部阻力与切线牵引力的平衡关系 • 履带车辆上的各种外部阻力与切线牵引力的平衡关系为
• 对车辆来说, 拉力Ft 是内力, 它力图把接地段从支重轮下拉出, 致 使土壤对接地段的履带板产生水平反作用力,这些反作用力的合力F K 称作履带式底盘的驱动力或切线牵引力, 履带式底盘就是在驱动 力FK 的作用下行驶的。
下一页 返回
1.2 底盘的行驶原理
• 由于动力从驱动轮经履带驱动段传到接地段时,中间有动力损失, 若此损失用履带驱动段效率ηr表示,则Fx可表示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3行走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
• 由于这些摩擦损失的存在,驱动力矩在形成切线牵引力时必然消耗一 部分力矩用来克服行走机构内部的摩擦损失。也就是说,在驱动力矩 中必须扣除一部分力矩后才能与切线牵引力相带行走机构内部摩擦中的驱动力矩,称为换算 的履带行走机构内部摩擦力矩。
一方面,地面所产生的驱动力F大于或等于滚动阻力

作业阻力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

第二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第十一章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

➢α=90°,纯剪切
➢ 弹簧变形(biàn x当ínαg=)6量0°,大弹,簧但的弹橡性胶(tánxìng)变形和承载能力都比较大,弹簧的压缩变形
能和剪切变形能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因此这时弹簧吸收的能量最大。
抗剪能力差,因此
吸收能量的能力较
第十页,共35页。
三 弹性 (tánxìng)悬架
机体重量完全经弹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悬架的减振、缓和路面 冲击能力强。能够(nénggòu)缓和机器高速行驶而带来的各种冲击 。
第十六页,共35页。
整体式履带(lǚdài) 履带(lǚdài)板 履带(lǚdài)销
第十七页,共35页。
组合式履带 (lǚdài)
履带(lǚdài) 板
链轨节
履带(lǚdài) 销
第十八页,共35页。
标准型(一般土质(tǔ zhì)地面)矮履齿型(松散(sōngsǎn)岩
石地面)
双履齿型(矿山
第四页,共35页。
第二节 履带式机械(jīxiè)的悬架
一、刚性(ɡānɡ x➢ìn机ɡ体)悬重量架完全经刚性元件传给支重轮,无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不能缓和冲击和振动
,但具有较好的作业稳定性。 ➢ 一般用于运动速度较低但要求(yāoqiú)稳定性良好的机械上。
第五页,共35页。
WY60型挖掘机 (无台车架设计)
六、台车架(chē jià)
功 用:传递作用力,保证车辆在转向时以及在横向坡道 上工作时,行走装置不发生横向偏歪。
设计要求(yāoqiú):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类 型:一般分为斜撑臂式和非斜撑臂式两种。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第五节 行走装置(zhuāngzhì)的液压驱动方式

1-1轮式底盘行驶理论

1-1轮式底盘行驶理论

v < vT
v = OO3 ⋅ ω
4
充气轮胎的几个半径: 充气轮胎的几个半径:
滚动半径: 滚动半径:轮胎回转中心到速度瞬心之间 的距离;描述车轮运动状态的参数。 的距离;描述车轮运动状态的参数。实际 测量计算时可用下式: 测量计算时可用下式:
S rr = 2πnK
自由半径:轮胎充气后,不受任何载荷时的半径; 自由半径:轮胎充气后,不受任何载荷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轮胎充气后,仅受垂直载荷时轮胎回转中心至车 静力半径:轮胎充气后, 轮与地面接触点( 之间的距离; 轮与地面接触点(面)之间的距离;
由于 T = T + T τ µ
21
滑转率曲线
ZFS
2012-329
22
规定: 规定: ①附着力——由地面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牵引力 附着力 由地面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牵引力
Tmax = Pk max − Pkf

驱动轮上垂直地面的载荷。 ②附着重量——驱动轮上垂直地面的载荷。Qk ③附着重量利用系数
实际速度
v = ω ⋅ OO1
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分析 纯滚动时: ① 纯滚动时:
v = vT
v = OO2 ⋅ ω
r = OO1
r < OO
r > OO1"
' 1
②滑移时:(从动轮制动时) 滑移时:(从动轮制动时) :(从动轮制动时
v > vT
ZFS
2012-329
③滑转时: (驱动轮加速时) 滑转时: 驱动轮加速时)
T = Tτ + Tµ
与土壤受剪面积有关, 其中 Tτ 与土壤受剪面积有关,可表示为
Tτ = τ cp ⋅ Fτ
τ cp

工程机械底盘_行驶理论(完整)

工程机械底盘_行驶理论(完整)

2、驱动轮动力学
驱动轮在水平地面上作等速直线滚动 时,其受力如图所示。 MK—驱动转矩
FX 0 FY 0
PKP P ZK Q
Mo 0 M K Z K a PKP rd MK a Z K PKP PK Pf PKP rd rd
驱动轮驱动车辆前进的条件为:
2、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3)作用在车轮上垂直地面的载荷 当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增大时,轮胎变形和 轮辙深度都要增加,因此滚动阻力也增大。 (4)轮胎的尺寸 在松软土壤上,增大轮胎的宽度和直径都能增大 轮胎支承面积、减小轮辙深度,从而减小滚动阻力。
3、整机滚动阻力计算
目前,在工程机械设计中广泛采用基于试验数据 的简单公式来计算滚动阻力:
2、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1)土壤的性质 土壤的种类,它的含水量和密实程度对车轮的滚动阻力有显 著的影响。土壤越松软则轮辙越深,滚动阻力也越大。 (2)轮胎的充气压力 车轮在土壤上滚动时,其滚动阻力由轮胎和土壤两者的变形 所引起。在松软土壤上,土壤变形起主要影响,这时,降低轮胎 充气压力可增大轮胎支承面积,从而降低对土壤的比压减小轮辙 深度,最终减小滚动阻力。当轮胎充气压力降到一定数值后,滚 动阻力反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大。这是因为增大了的轮胎变形对滚 动阻力起主要影响的缘故。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对应最小 滚动阻力的最佳充气压力。 在坚实地面上滚动时,滚动阻力主要是轮胎变形引起的,这 时,增加轮胎的充气压力将减小轮胎的变形,从而减小滚动阻力。
第三节 附着性能
二、附着力及附着系数
实验表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值
1、随摩擦面相对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对驱动轮来 说即随δ的增大而增大。故当轮胎支承面及垂直载荷一 定时,PKμ增大则δ亦增大。 2、随比压ρ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切线牵引力PK 将随滑转率δ的增大而增大。 一般可以认为当δ=100% ,达到“打滑界限”时,PK值 达到最大。

底盘理论

底盘理论

1.驱动力:发动机输出力矩Me,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成为驱动力矩Mk,它产生一个对地面的圆周力,这个力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Pk称为驱动力。

驱动力也称为切线牵引力。

有效牵引力:机械驱动装置所产生的总驱动力Pk减去机械行走装置所受总行驶阻力Pf即为有效牵引力。

附着系数:附着系数,是附着力与车轮法向压力的比值附着力:当滑转率为100%时,机器牵引力Pkp达到最大值p ,c称为附着力。

2.滑转率:因滑转而损失的行驶速度百分率。

为理论速度减去实际速度和理论速度的比值。

滑转率曲线:开始随滑转率增加有效驱动力显著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土体被破坏,滑转率再增大,有效牵引力变化不大。

3.底盘:机架和行驶系,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总成,是整机的支撑,并能使整机以所需的速度和牵引力沿规定的方向行驶。

底盘由组成:行驶系,制动系,传动系,转向系。

传动系:功用:a将发动机动力增扭减速,,改变方向,满足行驶和作业b给其他操纵机构输出动力c有接通断开动力的功能,使整机停机二发动机不熄火d过载保护(离合器打滑)组成:离合器、变速箱、中央传动、转向离合器、最终传动等制动系:功用:a使工程机械减速停驶b实现工程机械斜坡停驶和下坡稳定行驶c对履带车辆,利用制动器实现其转向。

组成: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行驶系:a保证整机行驶作业b承受整机重量、各种力并且传力c吸收振动缓和冲击。

组成:行驶装置、悬架、机架。

转向系:功用:a使车轮转向行驶阻力小,轮胎受磨损程度小b转向可靠,操纵轻便c转向灵敏性好。

组成:转向器和转向传动装置。

4.机械传动: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

缺点:a发动机振动直接传到传动系,外负荷冲击直接到达发动机,使功率和寿命降低。

b传动系无自适应c换挡频繁,对驾驶员要求高。

d起步困难。

用于小功率和负荷平稳连续的作业机械。

液力机械传动:自动适应负载变化,减少档位数,减少传动系和发动机所受冲击,换挡容易,有效提高了机器生产效率。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车辆的稳定性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车辆的稳定性

第八章 车辆的稳定性
4
稳定性是保证机器安全作业的一项重要性能,车辆因失去 稳定性而造成事故的统计数字表明,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纵坡或 横坡上,个别也发生在平地上。
第一节 车辆的静稳定性
5
一、车辆上坡行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一)轮式车辆
8-1 轮式车辆等速上坡时受力简图
第一节 车辆的静稳定性
6
第一节 车辆的静稳定性
21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22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23
汽车撞击到沟渠或筑堤翻车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24
高速行驶时车辆侧滑出道发生翻车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25
高速行驶过度转舵可能使车辆失控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26
应该逐渐减速再将车开回到道路上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27
图8-6 紧急制动时车辆的动稳定性(受力情况)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
1
第八章 车辆的稳定性
第八章 车辆的稳定性目录
2
第一节 车辆的静稳定性
一、车辆上坡行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二、车辆下坡时的纵向稳定性 三、车辆在坡道上横向行驶的稳定性
第二节 车辆的动稳定性 第三节 本章重点
第八章 车辆的稳定性
3
车辆的稳定性是指车辆行驶或工作时不发生侧滑和失稳倾翻 而保持正常工作的性能。因此,车辆的稳定性是用滑移和失稳角 来评价。
近年来,由于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在车辆稳定性方面,不 仅用滑移和失稳角来评价车辆的稳定性,甚至在影响稳定性的工 况下,还把驾驶员的安全感或不安全感也作为稳定性判别的依据。 车辆的稳定性可分为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两种情况,研究静稳定 性时只考虑作用在机器上的稳定载荷,研究动稳定性则需考虑机 器上稳定载荷和动载荷的联合作用。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与性能5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与性能5

试验时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有效牵引力F 有效牵引力Fkp 试验车实际行驶距离L 试验车实际行驶距离L 通过这一距离所用的时间t 通过这一距离所用的时间t 相应的燃料消耗量G 相应的燃料消耗量Gkp 左、右驱动轮的转速n 左、右驱动轮的转速nKL,nKR 发动机的转速n 发动机的转性 能
加速度曲线 参看图5 参看图5-10
时间时间-速度曲线
参看图5 参看图5-12
行程行程-速度曲线
参看图5 参看图5-13
三、爬 坡 能 力
机器的爬坡能力 受限于: 1、发动机动力; 2、地面条件; 3、机器的稳定性。
二、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功率平衡
(二)牵引功率平衡方程
Pe = PBa + PPTO + Pm + Pr + Pδ + Pf + Pi + PKP
Pe—发动机有效功率 PPTO—功率输出轴驱动系统的效率 Pba-驱动辅助装置消耗的功率 Pf-滚动阻力消耗的功率 Pkp-车辆的有效牵引功率 Pm—传动系的功率损失 Pi-克服坡道阻力消耗的功率 Pr-驱动段的功率损失 Pδ—滑转引起的功率损失
道路阻力系数ψ 道路阻力系数ψ :
ψ = f × cos α ± sin α
参看图5-9
一、速 度 性 能
速度性能通常用机器的最高运输速度来评 价。 这一速度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动力特性来确 定。实际上,如果在动力特性图上绘上道 路阻力曲线ψ=ψ(v),则最高档的动力因 路阻力曲线ψ=ψ(v),则最高档的动力因 数曲线D=D(v) 数曲线D=D(v)
第五章车辆的牵引性能、动力 性能和燃料经济性
§5-1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功率平衡 §5-2牵引特性 §5-3试验牵引特性 §5-4动力特性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轮式车辆的行驶理论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课件--轮式车辆的行驶理论

第三节 轮式车辆的滚动阻力及附着性能
6 轮胎花纹 越野轮胎的花纹多为人字形,在砂壤土上进行的模型试验 表明:花纹长度相同时,适当增加花纹布置角,可以提高车辆 的附着性能。 花纹的形状和布置会影响轮胎的压力分布,因而也将影响
花纹的布置与轮胎的自洁性能有关,而轮胎的自洁能力又 会影响附着力的发挥。
7 轮胎结构 轮胎的刚度、帘布层数、帘布排列方法等对附着力和滚动 阻力的大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F ft Qf t
式中:ft—轮胎变形引起的滚动阻力系数。 经验还表明,系数ft随轮胎气压pi而变化。 ft——pi变化规律可通过试验求得。
试验方法见P44
第三节 轮式车辆的滚动阻力及附着性能
(二)滚动阻力系数 对于单个车轮而言,滚动阻力可用下式表示:
Ff Ff 1 Fft
对轮式机械来说,滚动阻力是驱动轮和从动轮滚动阻力之和,即:
轮上附着力皆得到充分利用时,其附着力Fφ可达到 :
F (N1 N 2 )
第五节 双桥驱动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2) 在前后轮距相同的 四轮驱动车辆上,后轮沿前 轮轮辙滚动,减少了后轮的 滚动阻力,并改善了后轮的 附着性能。
第五节 双桥驱动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2 较好的操纵性和纵向稳定性 四轮驱动车辆在前桥上有较大的重量分配。因此上坡时纵向
Ft Ffk FfC G f K GC fC
当 f f K fC 时,且 Gs G GC
则: F f Gs f
式中:f—综合的滚动阻力系数,可由试验测得,作为机械设 计或性能预测时使用;GΨ、GC—驱动轮和从动轮载荷。
第三节 轮式车辆的滚动阻力及附着性能
例如,一般轮胎,气压在0.1-0.5MPa时,滚动阻力系数与 地面状况的关系见表2-2。表中Ψ为附着系数。

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理论

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理论
引性能的要求。
牵引性能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发动 机、传动系统和行走机构的设计, 提高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和可靠
性。
04
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理论的实践应用
实际应用场景
01 02
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方开挖、混 凝土运输和路面铺设等环节,确保工程车辆在复杂地形和施工环境下安 全、高效地行驶。
3
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促进了行业的健 康发展。
对未来的展望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底盘行驶理 论的细节和机理,提高理论精度
和实用性。
探索新的底盘结构和材料,以提 高工程机械的行驶性能和稳定性。
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与合 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
行业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态的影响。
行驶动力学主要考虑车辆的 平顺性和稳定性,以及在不
同路况下的行驶性能。
行驶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优化 底盘结构和控制系统,提高工 程机械的行驶性能和作业效率。
地面力学
地面力学是研究工程机械与地面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轮胎与地面的相互 作用。
地面力学涉及到轮胎的接地压力、滑转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等参数,这些参 数对车辆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和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确定了工程机械底盘行驶理论的基本 框架和核心要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 基础。
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底盘行驶性能的变 化规律,为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
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和实用 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对行业的贡献
1
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工程质 量和效率。
2
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增强了 市场竞争力。

工程机械底盘传动系统构造与检修—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工程机械底盘传动系统构造与检修—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由滑转引起的功率损失,用滑转效率ηδ表示:
滑转效率
Pk v Pk vT
v
vT
1
3、牵引效率
作业机械发动机功率的有效利用程度,可以用牵引效率ηkp表示:
kp
N kp
N
' e
Nk
N
' e
N kp Nk
mq f
因此,牵引效率是传动效率、滚动效率和滑转效率、驱动效 率四者的乘积,它的数值大小,反映了所设计作业机械传动与行 走性能的好坏,这一性能通常是以牵引特性来表示的。
附着性能
驱动轮的滑转率 附着力及附着系数 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
驱动轮的滑转率
驱动轮的滑转率和滑转效率
由车轮运动学,用滑转率来表示驱动轮的滑转程度:
vT v 1 r
vT
rd
用滑转效率ηδ来反映滑转引起的功率
损失,则
Pk vT Pk (vT v) v
Pk vT
vT
r rd
由以上两式可得
PKP≤Pφ
机型 路面条件 混凝土 干粘土 湿粘土 压实粘土 干沙土 湿沙土 岩石坑
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φ
轮胎式 履带式
0.9
0.45
0.55
0.90
0.45
0.70
0.40
0.70
0.20
0.30
0.40
0.50
0.65
0.55
机型 路面条件 松散砾石 压实雪地 冰 坚实土路 松散土路 煤场
轮胎式 履带式
3.6
dv (kW ) dt
NT—克服工作阻力所需功率, Nδ—驱动轮(履带)滑转所
需功率。
NT
PT v (kW )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Q
由以上讨论可知,由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牵引 力: PKP≤Pφ
表1-2 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φ
机型 路面条件 混凝土 干粘土 湿粘土 压实粘土 0.9 0.55 0.45 0.40 0.20 0.40 0.65 0.45 0.90 0.70 0.70 0.30 0.50 0.55 轮胎式 履带式 机型 路面条件 松散砾石 压实雪地 冰 坚实土路 松散土路 煤场 轮胎式 0.36 0.20 0.12 0.55 0.45 0.45 履带式 0.50 0.25 0.12 0.90 0.60 0.60
第三节 附着性能
二、附着力及附着系数
实验表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值
1、随摩擦面相对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对驱动轮来 说即随δ的增大而增大。故当轮胎支承面及垂直载荷一 定时,PKμ增大则δ亦增大。 2、随比压ρ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切线牵引力PK 将随滑转率δ的增大而增大。 一般可以认为当δ=100% ,达到“打滑界限”时,PK值 达到最大。
滑移率主要用于衡量车轮制动时的滑动情况。例如,汽车 的ABS系统,滑移率设计在20%左右。
二、轮式行走机构动力学
根据试验数据,受有垂直载荷作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滚 动时,地面对轮胎支承面上反作用力的分布如图所示。其分布 形式与轮胎结构、充气压力、土壤性质和作用在车轮上的载荷 大小有关,但是全部反作用力的合力作用点必然向滚动方向前 移一个距离。
滚动阻力
Pf fQ
式中:Q——车轮上垂直地面的载荷; f ——滚动阻力系数,由试验确定,试验方法 (P14图1-11)
表1-1 常见工况下的滚动阻力系数
履带式 0.05 0.03~0.04 — 机型 路面条件 坚实土路 松散土路 泥泞地、沙地 机型 路面条件 混凝土 冻结冰雪地 砾石路 轮胎式 0.018 0.023 0.029 轮胎式 0.45 0.070 0.09~0.18 履带式 0.07 0.10 0.10~0.15
1、 驱动力PK和行驶阻力Pf
履带式机械
M ei MK PK q q rK rK
式中: ηq—履带驱动段的效率,通常取0.95~0.96; rK—履带机械驱动轮节圆半径,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Z K lt rK 2
式中:ZK — 围绕驱动链轮一周的履带 板数目,对于非间齿啮合,即驱动链 轮的齿数,对间齿啮合,则为驱动链 轮齿数之半; lt — 履带板节距,即每 块履带板两端销孔中心线间的距离。
v vT
v vT
问题:车轮运动时何种状态下会出 现滑转?何种状态下会出现滑移?
2、行驶速度
(1)理论行驶速度
车轮在地面上无滑动的滚动时,其 中心的平移速度为理论行驶速度。
vT rd K
(2)实际行驶速度
车轮在地面上有滑动的滚动时,其中心的平移速度为 实际行驶速度。 v r
K
式中:r—车轮的滚动半径,是一个变量,与车 轮滚动情况有关,通常由试验方法确定,可测 取行驶距离S和驱动轮转过的圈数。
P PK PKP Pf
if if
MK P rd MK P rd
then then
PK max
MK rd
PK max P
二、轮式行走机构运动学 1、车轮滚动的三种情况
(1)纯滚动 (2)滑移 (3)滑转
v vT
v vT OO 1 r
v vT v OO1 v v vT v OO1 v
由车轮运动学,用滑转率来表示驱动轮的滑转程度:
vT v r 1 vT rd
用滑转效率η δ 来反映滑转引起的 功率损失,则
Pk vT Pk (vT v ) v r Pk vT vT rd
由以上两式可得
1
因此,滑转率不但反映了滑转的程度,而且还 反映了滑转时的功率损失。
2、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3)作用在车轮上垂直地面的载荷 当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增大时,轮胎变形和 轮辙深度都要增加,因此滚动阻力也增大。 (4)轮胎的尺寸 在松软土壤上,增大轮胎的宽度和直径都能增大 轮胎支承面积、减小轮辙深度,从而减小滚动阻力。
3、整机滚动阻力计算
目前,在工程机械设计中广泛采用基于试验数据 的简单公式来计算滚动阻力:
Pw KSv (N)
2
式中: v — 行驶速度(km/h); S — 机械迎风面积(m2), K —空气阻力系数,N/(m2km2h-2),一般取0.045。
四、加速阻力Pj和工作阻力
机械加速行驶时,需克服机械平移加速的惯性力和回 转零件加速回转的惯性力矩。
第三节 附着性能 一、驱动轮的滑转率和滑转效率
第三节 附着性能
二、附着力及附着系数
机械行走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抗滑转能力。地面与行走装 置之间的抗滑转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车轮(或履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2)轮胎的花纹对土壤的挤压、剪切所产生的反力。 由驱动轮的动力学知道,驱动轮在土壤上运动时,驱动 PK 是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可以把PK看作由两部分组成,一 部分是由于轮胎胎面花纹插入土壤表层后,在与驱动轮运动相 反的方向上,以花纹侧面挤压剪切土壤而产生的反作用力 PKτ; 另一部分是轮胎和土壤的摩擦反力PKμ , PK = PKτ + PKμ
2、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1)土壤的性质 土壤的种类,它的含水量和密实程度对车轮的滚动阻力有显 著的影响。土壤越松软则轮辙越深,滚动阻力也越大。 (2)轮胎的充气压力 车轮在土壤上滚动时,其滚动阻力由轮胎和土壤两者的变形 所引起。在松软土壤上,土壤变形起主要影响,这时,降低轮胎 充气压力可增大轮胎支承面积,从而降低对土壤的比压减小轮辙 深度,最终减小滚动阻力。当轮胎充气压力降到一定数值后,滚 动阻力反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大。这是因为增大了的轮胎变形对滚 动阻力起主要影响的缘故。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对应最小 滚动阻力的最佳充气压力。 在坚实地面上滚动时,滚动阻力主要是轮胎变形引起的,这 时,增加轮胎的充气压力将减小轮胎的变形,从而减小滚动阻力。
PK P Pf
第二节 行驶阻力
铲土运输机械行驶作业时,在机械上作用有以下几 种阻力,如图所示。 风阻力 加速阻力 坡道阻力 工作阻力 滚动阻力
第二节 行驶阻力
一、滚动阻力
1、产生滚动阻力的原因
滚动阻力
a Pf Q fQ rd
轮式作业机械行驶时,由于轮胎与路面的变形,引 起路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偏离车轮纵轴线一个距离(如 图)。反力与偏心距a的乘积构成了与车轮转动方向ω相 反的一个滚动阻力矩,所以车轮滚动时要消耗能量。
工程机械的行驶原理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轮式底盘行驶原理
第二节 行驶阻力
第三节 附着性能 第四节 工程机械的整机性能
第一节 轮式底盘行驶原理 一、 行驶原理
装载机、推土机、汽车起重机、翻斗车等这类作业机械,都是 利用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系传到车轮或履带上以后,借助于对地 面作用所产生的牵引力PK行驶的。如图所示为后轮驱动的轮胎式推 土机在水平地面上作等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
二、坡道阻力
坡道阻力是作业机械爬坡行驶时,车辆自重产生 的沿路面方向的阻力。如图1-12所示。
Pi=Gssinα (1-29)
式中 Gs — 整机使用重量; α — 坡度角。
道路坡度概念: 道路经常用坡度表示 路面倾斜的程度。
h i tan l
三、空气阻力
机械高速行驶时,由于风力及机械与空气之间的相对 运动而产生摩擦和形成涡流,造成能量的损耗。其大小主 要与空气密度、机械外形尺寸以及行驶速度等有关。
第一章 工程机械底盘
行 驶 理 论
行驶理论主要研究内容:
行驶理论主要研究工程机械行走机构的附着牵 引性能、牵引计算,研究牵引功率、牵引效率、行 驶速度、滑转率、燃油消耗量和牵引力之间的关系。
主要研究目的:
1、对于现有的工程机械,通过牵引计算可以进 行牵引性能和经济性的比较。
2、对于正在设计的工程机械,通过牵引计算 可确定发动机功率、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并可预 计所设计机械的牵引性能和经济性。


1、 驱动力PK和行驶阻力Pf (1) 驱动力PK
驱动力也可称为切线牵引力。
轮式机械
M e i MK PK rd rd
rd
式中:rd—动力半径,为车轮中心到驱动力PK之间的距离; η∑—传动系统效率,对机械传动为机械效率;对液力 机械传动,应包含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对液压传动,应 包含液压系统的效率; i ∑ —传动系统(从发动机到驱动轮)的总传动比。
干沙土 湿沙土 岩石坑
三、影响附着性能的ຫໍສະໝຸດ 素1、土壤性质 2、轮胎的充气压力 降低轮胎充气压力可以增大轮胎支承面积,同时 降低轮胎支承面上的比压。 过分降低轮胎充气压力会增加滚动阻力(尤其在 坚实地面上)及降低轮胎使用寿命,因此在确定驱动 轮轮胎充气压力时必须全面加以考虑。
1、产生滚动阻力的原因
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1)地面在垂直方向被压实而形成轮辙; ( 2 )轮胎的弹性轮缘部分周期性地发生变形。 使得弹性轮缘各组成部分之间(如帘布层之间、 内外胎之间、衬带和轮辋之间等)产生摩擦,轮 胎材料内部各质点之间也产生摩擦; (3)轮胎侧面和轮辙侧面相互摩擦; ( 4 )车轮把土向前推移,即所谓“拥土”现象。 在坚实路面上,滚动阻力主要由轮胎变形引 起;在松软地面上,滚动阻力主要由地面变形, 形成轮辙引起。
1、 驱动力PK和行驶阻力Pf (2) 行驶阻力Pf
对于轮式机械,行驶阻力应为 所有车轮所承受阻力的总和
Pf Pf 1 Pf 2
(3) 有效牵引力PKP
轮式机械
履带机械
PKP PK Pf 1 Pf 2 PKP PK Pf
2、 附着力P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