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合集下载

【2024版】社会学概论

【2024版】社会学概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①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3、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5、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6、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7、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 年2 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二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y课程编号:12600082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西方社会学理论这一门课比较全面而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外国社会学理论,尤其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注重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大家理论中的精华和经典著作,它对社会学或相关专业学生在深层次上理解社会、剖析社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它将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并与国际社会学界进行对话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重点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3学时)第一节生平与著述一、生平、学术背景二、著作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知识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难点二、科学体系的分类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的建立第三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重点一、社会静力学二、社会动力学三、动力与静力的关系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点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比较法四、历史法第五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重点一、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二、牧师的特殊作用三、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四、对孔德的评价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孔德的社会学理论及社会改革思想。

第二讲 孔德斯宾塞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二讲 孔德斯宾塞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为教材。

他先后出版了《心理学原理》、《第一原理》、《社会学原理》、《伦 理学原理》,学术生涯后期主要从道德哲学转向社会学研究,成就非凡。 理论抱负:建立包含道德规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综合哲学》 理论旨趣:自由竞争是有效和道德的。 时代背景:与法国相比,英国很平静,最早工业化的国家,必然要追求 自由竞争和不受约束,因为他最具有竞争力。



教与科学一样重要,科学对世俗有用,宗教对精神有用,因此,宗教对社会秩序建
立的也必不可少;
3.孔德实证哲学的含义和社会学的构想

孔德对以往哲学的批评:以往建立在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哲 学追求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哲学应当以实 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 所谓“实证”: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 “肯定”、“相对”等意义的东西。“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 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一句话,即不研究“为什么”,而 研究“是什么”。
神学阶段 思想特点
虚构;精神和超自然 的力量解释困惑
形而上学阶段
抽象;追寻现象 本质,拒斥超自 然的神力的解释
科学阶段
发源于观察,借助于 科学方法据经验产生 探索和解释
目标指向
寻找现象的根源,要 追逐现象的本质, 发现现象之间不变的 究竟 获得事物的本质 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 的绝对知识
奴隶社会;神权政治 和军事统治 封建(农业)社 会;向科学过渡 阶段 工业社会经济生活成 了人们注意的中心, 科学家成了社会的支 配者


一、形而上学的困境与实证主义的形成
二、实证主义社会学

1 .理论和方法论特征 2 .实证社会学经历了两大阶段 3 .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

3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3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 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
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转向社会政治, 阐述实施其实证政治纲领时,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对其政治主张赋予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这是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完成伟大 使命的一次伟大实践。
二、 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
在孔德看来,社会的改组不是建立在 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 社会的道德。因为仅靠政治的手段,即使 可以防止财富在少数人手里积累,但这将 会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并且要冒工业活 动遭受破坏的危险,使其不能顺利地推行。
五、 关于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进步问题上,孔德从他的社会 发展三阶段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合理的合 作可以加快社会进步的过程,但这必须在 了解社会进化伟大规律时才是可能的。
一、 本章要点
1、孔德的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 础的。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理论的发端。孔多塞、 蒂尔戈的进化论及圣西门的思想对孔德实证社 会学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理论发端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和实证主义精神源 于他的理论前辈,是在承袭了18世纪法国启 蒙思想家以及和他的同时代的理论前辈的 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 “精神之父”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
孔德十分关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 发展,通过观察,他发现在科学、艺术领 域同代和代际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牧师的特殊作用
在孔德设计的实证社会里,正如我们 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政治的权力或统治的 “功能”应集中在人道教的牧师和工业领 袖的手中。
四、 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
孔德认为,过去最大的毛病是政教合 一,人道教的最大贡献恰在于使政权和教 权实现分离。僧侣可以使用自己的权力而 不采用强制的法律,通过对实证学说的宣 传,来指导社会舆论。
一、 观察法
孔德认为,观察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 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 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北大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

北大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科学分类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

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不无关系。

一、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天文现象-天文学物理现象-物理学化学现象-化学生物现象-生物学社会现象-社会学(二)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体系中各门科学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这就是孔德所谓的科学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三)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

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一)对实证概念的诠释。

在孔德看来,“实证的”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1)真实的而非虚幻的;(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3)肯定的而非犹豫的;(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5)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实证概念成了孔德庞大的实证哲学的核心术语。

(二)通过实证主义建立了全新的社会观。

(三)社会学与生物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一) 社会静力学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常常被视为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

社会静力学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其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持续的原则。

1、社会基本单位――家庭。

2、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分工和宗教。

a)语言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特点。

分工以及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合作。

b)宗教的作用表现在,它向人们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构成人们行动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动力学孔德为社会动力学确立的研究任务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008-01-17 20:47:58作者:李颖整理来源:紫金网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主要作品:《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主要学术思想:孔德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他认为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宗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

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

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他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

他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四种方法即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摘要: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其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神学。

他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法则”。

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

孔德的实证主义虽然有其不足和缺陷,甚至其学说之间互相矛盾之处,但任然对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今对我们的社会与实践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讲人首先以康德的简介和实证主义定义为开始,陈述了实践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影响,逻辑实证主义简介,作者对诸多问题的反思等。

关键字:孔德实证主义1.孔德个人及其思想简介1.1孔德简介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于1798年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1895年卒于巴黎。

他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

他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最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力图把它建成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其于1817年8月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C.H.de 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

1826年,其设馆讲授实证哲学,对实证主义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进,并出版了《实证主义教程》(共四卷),于书中提出了“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近代社会学就起源于实证主义。

在孔德的学说中,实证主义原则指导了大部分的社会学研究,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1.2孔德与实证主义“实证”(positive)是孔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全部内容的基石,它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原意是肯定、清晰、确切的意思。

圣西门最早提出“实证的哲学(positive philosophy)”,他曾经说: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一词就直接来源于圣西门之书,并将其发展,使它成为了著名的西方哲学流派。

孔德把实证解释为“实在”、“有用”、“确定”、“精确”、“有机”、“相对”,它摒弃一切虚妄、无用、不确定、绝对的东西,摒弃一切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东西。

教育社会学基础02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名家和理论流派

教育社会学基础02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名家和理论流派

2.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化,在每个人身上塑造 “社会我”,这与他强调社会集体意识促进社会整合的观 点具有密切联系。在涂尔干看来,“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 对社会生活方面的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 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 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 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教育使个体内化社 会共识、认同社会共享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整合,维 持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转。这种理论对20世纪功能主义教育 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森斯等人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
四、帕森斯的分析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功能理论的领袖人物,其思想深 受涂尔干、韦伯等人的影响。他构建了恢宏庞大的思想理 论体系,为功能主义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 主导性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帕森斯的理论体系有社会系 统理论、模式变量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主要著作有 《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等。在《社会行动的结 构》一书中,帕森斯提倡用分析的实在论来建立社会学理 论。“作为与虚构论相对立的观点,它认为至少有某些一 般科学概念不是虚构的,而是充分‘把握了’客观外部世 界的某些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分析性概念就是这样的概 念……这些概念不是与具体现象相对应的,而是与具体现 象中那些能在分析上与其他成分分开的成分相对应的。”
核心概念 功能理论冲突理论 互动理论 批判理论 “新”教育社会学
研究主题
经典名家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不同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功能理论
作为一种宏观社会学理论流派,功能理论深受孔德、斯 宾塞、涂尔干等社会学家的影响,成形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经过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等人 的研究而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Merton)是集 大成者。功能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欧美社会学的主 导理论,虽然在60年代末受到了冲突理论的挑战,此后又 有解释论的冲击,但其在当代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 关教育的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帕森斯、默顿、 杜威、克拉克(Clark)、特纳(Turner)、霍珀(Hopper)、 格罗斯(Gross)等。

第二讲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二讲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 孔德一生著述甚多,但在世时影响不大, 忠实信徒与追随者有限 • 这与其所处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有关,也 与他实证主义思想缺少阅听人有关(缺乏 明确的阶级关怀)。 • 此外,其抽象思辨性质的实证理论亦无法 满足功利主义的资产阶级需要。
二、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科学分类和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 证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支柱。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 会秩序的科学,是如何做到其客观 性、科学性的呢?
1、观察法 、
• 科学离不开观察,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 上的。 反对观察法的两种人:形而上学理论家、纯经验主义者。 • 孔德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在大量的事实面 前将会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同样,如果理论无法接受观 察检验,其效度也是可疑的。 • 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才是“合理的观察” • 要在理论的指导下看到事实之间的联系,“一种社会事实 在没有痛其他某种社会事实发生联系之前,是没有任何科 学意义的;没有这种联系的社会事实纯属轶事,不具有合 理性。” • 把观察分为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两种。
• 孔德认为,劳动分工是促成人与人结合的重要因 素。职业分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强化 了人们的合作精神。但孔德也认为,过多过细的 分工也带来了某些消极后果。专业化精神熄灭了 集体合作的一般思想。 • 无论是语言、宗教还是劳动分工,孔德看中他们 的是这些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广泛功能。 • 基于此,孔德亦被认为是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 最早的社会学家,他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系统, 各部分彼此保持着联系,且联系“始终应当是社 会系统各部分及其整体之间的一种自发的和谐”。
• 他认为,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 科学思想; •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 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 • 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 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 • 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 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 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 孔德认为,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 及科学社会作用的增长是社会进入实证阶段的标 志。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2.1 复习笔记一、社会实证论概况1.社会实证论的含义社会实证论是以实证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德、穆勒、斯宾塞和迪尔凯姆等人,是他们明确阐述了社会实证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使早期社会学成为一门区别于哲学、文学、宗教学和伦理学且具有强烈自然主义(naturalism)色彩的社会“科学”。

2.社会实证论的产生(1)社会背景资产阶级在获取政权后迫切需要稳定社会秩序、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2)思想来源①经验主义培根和洛克都认为经验现象是独立于人们意识而自存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起源于直接感知客观存在的感觉,感觉的可靠性在于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以感觉为基础的认识把握了客观现象及其规律就可以产生科学知识。

②科学主义崇尚实证科学,要求人们的思想与言行都应遵循实证科学原则与方法的科学主义,既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来源,也是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

伽利略和牛顿等自然科学家则对科学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作了具体论述。

③自然主义孔德说的只问“是什么?”而不问“应当是什么?”,这是一种否认主观性、创造性和价值要求的自然主义,是片面夸大社会现实自在性和自发性的客观主义。

顺应自然、服从客观,这是实证主义从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那里继承的品质,它使实证主义社会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④理性主义社会实证论只是反对理性主义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但同时却坚持了理性主义中的科学理性。

3.社会实证论的发展(1)社会实证论首先在法国和英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孔德在法国率先提出了实证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并提出了从实证主义出发研究社会现象的基本构想。

迪尔凯姆把孔德的社会学构想系统化、具体化,社会实证论由此在学科之林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穆勒像斯宾塞一样在孔德思想的影响下,分别建立了唯名论的社会实证论和有机论的社会实证论。

孔德、迪尔凯姆、穆勒和斯宾塞的学说一般被称为早期社会实证论,主要流行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主题: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孔德思想的主要阶段孔德的工业社会理论孔德的“社会学”概念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近代社会学起源于实证主义(Positivism)。

其原则指导了大部分的社会学研究,为社会学的独立和早期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对当时大多数社会学家来说,掌握实证主义思想被认为是学养成熟的标志。

即使在今天,实证主义仍然是社会学领域中的强纲领和强范式。

实证主义的信念: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

由于科学已经取代宗教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将自然科学中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既是势所必然,又合情合理。

因此,丝毫不奇怪为什么近代的第一批社会学家以实证主义为其理论和方法的源泉,而实证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如孔德、S·穆勒又都同时成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这一情况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竟使许多人把社会学等同于实证主义。

孔德是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

他对“实证的”一词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解释:(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6)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d)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具体说来,社会学的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或原则,有以下几条:第一,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断言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因此,社会过程同自然现象相比并非是崭新的现实,同样可依自然规律来解释;第二,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社会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力楷模,并采用它的方法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的实证主义不像后来的实证主义那样刻板。

孔德与穆勒都很关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而且他们都未用这一个来反对另一个;第三,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

实证主义可被视为是广义经验主义的一个别种。

强调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学认识中的作用,排斥思辩的社会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假问题,断言社会知识的可靠性真理性取决于观察与检验;第四,“价值中立性”的要求。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 2、政治社会学。研究合法统治 • 权威的类型:
• ①传统权威,即靠被领导者对传统和世袭的 崇拜而维系的统治。
• ②魅力权威,即靠领导人的人格魅力而维系 的统治。这种统治通常比较脆弱,不能持久。
• ③法理权威,即根据所制定的规则的合法性 而维系的统治。
• 提出科层制的特点: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因事设职、专职专人;量才用人,按绩晋升; 规章成文,按章办事;公文往来,言行有据。

1895年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美国社会学杂志》, 成为美国社会学界最早的专业期刊

190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成立,随后各种地区性 和专门性的社会学机构纷纷成立。
• 1910年,美国大多数学院和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
• “芝加哥学派”

在20世纪20~30年代,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 中心,形成了社会学界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第二章 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本章主要简述西方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历 史的追述使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更 全面的了解。
• 自1838年孔德最先使用社会学一词,社
会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社会学创立。 •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的学
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社会是一个
以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合作为特征的结构。
三、社会学的学科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 特点:
第一,社会学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 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第二,社会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与 其他学科的区分越来越明显。
埃米尔· 迪尔凯姆(1858~1917),法国著 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著《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等,创办《社 会学年鉴》。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1.实证社会学发生的现实基础和思想来源如何?答:(1)实证社会学发生的现实基础:资产阶级在获取政权后迫切需要稳定社会秩序、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2)实证社会学发生的思想来源:①经验主义培根和洛克都认为经验现象是独立于人们意识而自存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起源于直接感知客观存在的感觉,感觉的可靠性在于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以感觉为基础的认识把握了客观现象及其规律就可以产生科学知识。

②科学主义崇尚实证科学,要求人们的思想与言行都应遵循实证科学原则与方法的科学主义,既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来源,也是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

伽利略和牛顿等自然科学家则对科学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作了具体论述。

③自然主义孔德说的只问“是什么?”而不问“应当是什么?”,这是一种否认主观性、创造性和价值要求的自然主义,是片面夸大社会现实自在性和自发性的客观主义。

顺应自然、服从客观,这是实证主义从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那里继承的品质,它使实证主义社会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④理性主义社会实证论只是反对理性主义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同时却坚持了理性主义中的科学理性。

2.孔德提出的实证原则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实证原则的积极意义和局限如何?答:(1)孔德实证原则的基本内容①孔德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排斥自然科学方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但是二者都是一种外在于人们情感意志的客观现象,都是可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的经验事实。

②孔德坚持实证方法的一个原则是: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

其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或者说是克服观察者的价值评价,而应仅仅从客观事实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

在这个意义上,孔德曾把他创立的社会学称为“社会物理学”。

③孔德特别强调实证方法的相对性。

孔德认为,社会学不去追问现象之下的终极本质和普遍规律,而是直接面对经验现象本身,因此社会学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知识都不具有绝对性,而是直接关于具体社会事实的相对性知识。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奥古斯都·孔德(1798—1857)是法国思想家。

曾任圣西门的秘书,其早期著作是署圣西门的名字发表的。

他一生从未担任过专门学术职务,在当时的法国知识界被人视为只是个三流人物,但由于他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社会学体系,因而在社会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和《实证政治学体系》这两本书中。

《教程》写于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秩序荡然的时期,作者写作此书和创立社会学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理性秩序”。

因此,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稳定和社会重建的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通过寻求秩序和进步观念的统一,对启蒙运动哲学的否定与批判传统做出的回答。

社会学的目的是避免因文明进步受到阻碍而引起的暴力革命。

他说:“在实证精神的支配下……一切长期以来单凭政治解决方案始终无法解决的、今天仍是社会心腹之患的棘手问题,将给予科学的估计,以大力促进社会安宁……实证精神有助于巩固秩序,即借助于理性的发展而明智地顺应不可救药的政治弊病。

只有对各种自然现象同永恒自然法则的联系具有真知灼见,才能……真正做到顺应如果有科学无法纠正的……政治弊病,科学至少能向我们证明其为不可救药,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弊病之所以难以克服是自然法则使然,从而使我们恢复平静,摆脱坐卧不安的痛苦。

”由此可见,他的社会学是对专门社会现象的全部根本法则进行实证研究,是要让这门科学在意识形态上消除现代社会的革命建设,防止社会道德“解组”,使社会有秩序地变化到人道教的社会或实证主义者支配的社会。

给社会学规定这样的任务,在学术上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是保守的,改良主义的,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秩序。

孔德明确规定了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

据孔德宣称,其目的是一切现有知识的综合,即借助于三阶段规律及学科等级分类法来综合。

他说,全部人类的历史与思想经历了3个独立的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阶段。

在神学阶段,人类理性探索起源和最终原因,把一切现象都分析为超自然力量的结果;感觉和想象居支配地位。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学最初提出者是孔德,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实证哲学教程》,社会学之父。

孔德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韦伯认为是社会行为;索罗金认为是社会关系;齐美尔认为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着眼于社会结构来分析社会的视角为:宏观视角。

着眼于个人行为来分析社会的视角为:微观视角。

把社会看作是惟一真实存在的理论为:社会唯实论。

把个人看作是惟一真实存在的理论为:社会唯名论。

2、社会学的特征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等主要特征。

“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是:整体性。

社会学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它的综合性。

第二节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①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中,注重描述性功能。

社会学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描述性研究②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③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

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④规范性功能:社会研究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2、教育功能①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费孝通“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体现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3、社会管理功能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4、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第三节社会学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界定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2、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008-01-17 20:47:58作者:李颖整理来源:紫金网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主要作品:《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主要学术思想:孔德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他认为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宗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

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

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他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

他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四种方法即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工作经历:私人家教——与圣西门结缘——分道扬镳——生 活窘迫潦倒。
婚姻和情感经历:没有感情、不被祝福的婚姻难以长久。 人生拐点:重操家教就业,潜心研究实证哲学体系。 辉煌成就:《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论
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哲学概观》、《实证主义手 册》、《实证教义问答》、《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 《主观的综合》等。
社会静力学
个人
家庭
社会整合
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性中既有有利于社会 秩序的,也有不利的。
社会的真正单位, 体现了统治与服从, 平等与合作的统一, 利己和利他的统一。
社会结构各部分的 平衡与和谐的关系 是社会运行的条件。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区别:
启蒙思想:对理性胜利的坚定信念,反对宗教专 制,批判建立在抽象原则基础上的所谓科学体系。
孔德的借鉴:对宗教和科学中一切抽象思辨都提 出批评。
孔德思想的鼓舞者、导师。 思想继承:哲学是对历史过程的分析及对其意义的
解释;人类理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发展 有决定性意义。 二人的分歧:圣西门视社会关系为生理性而非社会 性,未对其单独研究;孔德将有机科学分为生理学 和社会学,并单独考察。
孔德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称赞与批评,肯定和指责 并存。
孔德把经验和想象、科学和思辨区分开;不仅提 出任务,还提出了解决任务的途径,即方法论— —把世界看作是建立在同一规律基础上的统一整 体,运用观察的方法,并经常求助于自然科学资 料。
构建关于社会的实证科学是我的历史使命,我将倾 我一生来完成,即使前路漫漫,道路艰巨而坎坷。 因为我始终相信:关于社会的科学,也应当像自然 科学那样能够运用准确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实证”一词的含义●“三阶段论”的主要思想●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静力学的基本内容●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分类和三阶段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平与著作1798年孔德出身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的一座古城蒙贝利埃,父亲是县税务所的会计官,母亲原为流亡贵族小姐,两人均是狂热的天主教教徒。

幼年的孔德体弱多病、身长腿短、眼斜个小、其貌不扬,但极聪慧好学。

9岁寄宿于蒙贝利埃中学,文理两科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且显示出一定的反叛精神。

1812年他考入著名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因年龄太小,两年后才被正式录取。

他并不安于数理科学的学习,还热情关心时事政治,广泛涉猎政治和社会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研读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政治著作以及法国当代思想家的著作道德的叛逆精神在这里又有所发展,他和一些同学故意蔑视校纪校规,因而经常受到校方的申斥,多次被关禁闭。

1816年,他终于被校方永久地开除了。

1817年孔德经人介绍,当了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秘书。

起初,孔德非常尊敬比他大30多岁的圣西门,将其视为良师益友。

但7年后,两人终因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

其间,孔德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主要靠给人讲授数学维持生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孔德决定创立一门新的哲学即实证主义哲学(简称实证哲学),这是一种源于实证科学并与形而上学哲学相对立的哲学体系。

1826年,孔德在自己的住所开办“实证哲学讲座”,应邀前来听讲的有不少是当时法国科学界的名流。

然而只讲了三讲,孔德便因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其后又投河自杀被人救起。

1829年孔德恢复了实证哲学讲座。

讲座每周两次,几乎持续了两年。

孔德接着将讲稿整理成书,以“实证哲学教程”的书名从1830年起陆续出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诸多领域,到1842年一共出齐6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生平与著作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社会学的缔造者,社会学至圣,社会学之父。

科学是为了预见,而预见是为了获取力量。

——[法]奥古斯特·孔德孔德生卒年期间法国大的历史事件:执政内阁、拿破仑时代、帝制时期、复辟时期、1830年革命、七月王朝、1848年革命(二月革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7个更迭的政权,无数的暴乱、骚动和革命,这50多年里称得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太多了,孔德无法摆脱这些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也只能以这些影响为基础,建构让自己理论思想栖身的大厦。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1789-1792大革命爆发与君主立宪时期(推翻波旁王朝);1792-1799-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1804-1814拿破仑第一帝国;1815-1830-1848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君主立宪)时期;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中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中国: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伟业》1798年1月19日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城。

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反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天主教在社会革命中遭到冲击极为愤慨。

但孔德却性格倔强,对宗教传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说法是风靡全国的启蒙运动和巴黎技术学校的共和氛围使他很快背离了父母的政治信仰),他热烈赞扬大革命对旧传统、旧秩序的冲击与摧毁,认为革命将为人类赢得自由、和谐与幸福。

孔德自幼体弱多病,但天资聪慧。

1814年,16岁的孔德考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是法国培养科学家的高等院校,孔德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而留校任教。

但事与愿违,孔德因参与反对传统考试方式而在校方留下了记录,学校重建后循规蹈矩的学生才可获准留校学习,孔德对此十分不满,一怒之下离开了自己曾十分深爱的学校。

(也有说法学校因波旁王朝复辟而转向保守学校,孔是被学校开除)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C.H.de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后因著作权问题,两人分道扬镳。

同圣西门分手后,孔德一直没有谋到一个正式职业,生活上很贫困。

1825年,孔德同一位曾经当过妓女的卡洛琳·冯森结婚,饱尝生活艰辛的妻子对孔德生活上体贴入微、事业上全力支持。

1826年孔德设馆讲授实证哲学,巴黎很多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来听讲座,但孔德因过度紧张在开了三次讲座之后精神失常,妻子在期间精心照料,孔德也没有因此转变对妻子的态度,妻子忍受不了,离开了孤僻粗暴的孔德。

1844年,一位不到30岁的中产阶级妇女罗斯尔·德·沃和当年已经46岁的孔德产生了恋爱,这位有教养的女性深深的改变了孔德的生活态度,也改变了孔德晚期的学术思想,但恋爱的时间只持续了几个月,罗斯尔·德·沃因肺结核离开人世。

1857年9月5日孔德在巴黎逝世。

孔德是活着的穷人死后的富翁,尽管孑身一人于世间,死后在他的墓地周围埋葬着一群永远忠于他的学生。

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6卷,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4卷,1851-1854)、《实证宗教问答》(1853)、《主观的综合》(1856)等。

二、理论观点(一)实证的方法孔德认为,研究社会现象,方法十分重要,不认真研究方法,在任何时候都难以求得真理。

贯穿在这些具体方法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统一的科学观,即认为社会与自然界并无本质的不同,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应该贯彻到研究社会中去,没有必要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做出区分。

孔德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成为社会学开创伊始就一直有严重争议的问题之一。

在孔德看来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方法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人类社会摆脱神学的虚幻和传统哲学的抽象,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步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社会科学领域排斥自然科学的方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但二者都是一种外在于人们情感意志的客观对象,都是可以观察、实验、对比的经验事实。

定义:实证的源于希腊文,原意是肯定的、明确的、确定的,近代自然科学要求知识的确切性和可证明性,与空洞、荒诞和抽象对立。

直面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实验来认识外界事物的方法,被孔德认为是实证的方法。

孔德认为,实证一词有5个内涵:一是真实而非虚幻的;二是有用而非无用的;三是肯定而非犹豫的;四是精确而非模糊的;五是肯定而非否定的。

为了获得实证的知识,他提出了4种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三种划分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三种。

把历史法放到比较法之中)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以直接发生的社会事实为对象;后者以历史和文化遗迹、风尚、仪式以及语言为对象。

实验也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

前者是在专门为研究目的而创造的条件下对现象变化进行的观察eg实验一部电影《盲井》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防御意识的效果,分成两组,跟踪;后者则是在社会运动乃至社会动荡产生的病态性偏差下进行观察。

比如说,人生病了,反而我们更容易了解身体的机理和机能,社会在动乱中我们也容易发现社会机体的主要规律。

第三种方法,比较法,可以做横向的比较可以做纵向的比较,人和动物比较,中国人和外国人比较,自己的历时性比较。

孔德坚持实证方法的一个原则是: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为什么)?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或者说克服观察者的价值评价,仅仅从客观事物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

一言以蔽之“把社会现象看作社会事实”,这样采取的方法就是对社会现象只能问它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至于社会现象应当是什么?应当有多少?应当怎么样则不必过问。

eg上课人数、上课质量(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说孔德的三阶段学说是他从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史或人类的思维方式发展史来为实证社会学做历史的论证。

孔德认为,历史的进步是不可怀疑的。

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据在于知识类型的变化。

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等都是因为知识类型的变化而发展的。

有史以来,人类在不同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知识类型有三种: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实证的。

在神学阶段,人们以虚幻表象解释世界的本原或终极本质,把周围经验事实的变化归结为外在于人世并主宰人世的神灵的意志。

孔德认为,人们由追究世界终极本质而导致对神灵的信仰,这是合乎逻辑的。

因为终极本质和世外神灵都是不可感知的,当人们把万物本质概括为某种观念而在现实中无法证明时,就不得不将之神话。

eg云南少数民族,《心术》楠楠的妈妈形而上学阶段是神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的中间环节,实质上是神学阶段的变相。

在形而上学阶段人们对外界现象的解释更加抽象化了,超自然的抽象概念取代了超自然的神力,一系列诸如实体、存在、理念、绝对精神等形而上学概念,在繁琐的逻辑推理中组成无数玄秘的哲学体系或绝对知识,并被认定为认识世界和规范行为的理性基础。

Eg权力意志由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及其产生的绝对知识,引导或启示人们追求共同性和崇尚普遍性,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本体的哲学体系和组织社会的革命理论。

这促使人们不仅在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上不断趋于一致,而且在社会组织上也由早期的家庭或部落扩大到近现代的民族国家。

这就意味着,绝对知识和体系性理论的建立,同社会组织从小到大、从分散到统一的发展是一致的。

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在实证阶段以研究被观察现象之间的关系来代替无法认识的本质意义。

这是一个由不再迷信绝对而走向相对的阶段。

在孔德看来,神学阶段和形而上学阶段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采集社会、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中的家庭、部落和民族,而实证阶段的社会组织形式则是工业社会的具有全人类性的社会秩序。

从组织或控制社会的方式上,孔德把由思维方式和知识类型变化引起的社会发展阶段分别称为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工业时期。

军事时期是以武力强制社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权力是暴力,部落内部和部落之间对财富的争夺和聚敛,都是靠最简便、最有效的军事行动来实现的,而崇拜外在神秘力量的宗教神学,则是军事行动和暴力征服的合法性支持,因此,历史上许多大小军事行动,如十字军东征等,常常是在神的旗帜下进行的。

Eg挟天子以令诸侯受形而上学观念支配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极端肯定普遍原则的时期,哲学的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变成了体现统治者意志的各种法律条文。

法律是理性原则变成的社会规范,按照法律来控制社会,实质是让社会成员按照普遍的理性原则来抑制个性、趋向一般性。

由法律控制社会就一定要求社会服从统一意志的控制,这在本质上同军事社会是没有严格区别的,只不过控制手段由军事力量变成了思想原则。

支配工业时期的是科学,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实验科学,不仅为工业生产创造了大量新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力,而且还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和思想感情。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获得了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们的注意力从人与人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夺,转向对自然的开发与攫取。

在征服自然的胜利进军中,人们开阔了视野,逐渐在全人类的普遍联系中看待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这意味着,随着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意识开始生成。

①神学阶段(约1300年以前),又名虚构阶段。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对超自然力量和神的信仰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社会和自然界都被看成是神创的。

神学阶段又可分为拜物教信仰时期、多神教信仰时期和一神教信仰时期。

②形而上学阶段(约1300~1800年),又名抽象阶段。

特征是崇拜抽象力并以抽象的本质如“自然界”为现存事物的终极原因,而不以人格化的神来解释现实事物。

这个阶段是过渡性的,它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批判的或破坏的时期和有机的或建设的时期。

③科学阶段(1800年以后),又名实证阶段。

以科学信仰为其特征。

人们开始放弃以神、自然界为现存事物的本质原因的探求,致力于观察现象和探讨支配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孔德认为,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应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是军事社会、法律社会和工业社会,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三)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当孔德为人类从军事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而高兴时,社会分化、社会冲突和社会秩序等问题深深困扰着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