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OSPF路由协议
交换机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

2S3600系列交换机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一组网需求:所有设备运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协议,且均在骨干区域中,PC-1和PC-2之间可以互访。
二组网图:三配置步骤:SwitchA配置:1 创建(进入)vlan10,并将端口E0/2加入vlan10[SwitchA]vlan 10[SwitchA-vlan10]port Ethernet 0/22 创建(进入)vlan接口10,并配置IP地址[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SwitchA-Vlan-interface10]ip add 10.1.1.2 255.255.255.03 创建(进入)vlan100,并将端口E0/1加入vlan100[SwitchA]vlan 100[SwitchA-vlan100]port Ethernet 0/14 创建(进入)vlan接口100,并配置IP地址[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SwitchA-Vlan-interface100]ip add 100.1.1.1 255.255.255.05 启动并配置OSPF协议[SwitchA]ospf[SwitchA-ospf]area 0[SwitchA-ospf-area-0.0.0.0]network 10.1.1.0 0.0.0.255[SwitchA-ospf-area-0.0.0.0]network 100.1.1.0 0.0.0.2556 向ospf中引入直连路由[SwitchA-ospf]import-route directSwitchB配置:1 创建(进入)vlan10,并将端口E0/2加入vlan10[SwitchB]vlan 10[SwitchB-vlan10]port Ethernet 0/22 创建(进入)vlan接口10,并配置IP地址[SwitchB]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SwitchB-Vlan-interface10]ip add 10.1.1.2 255.255.255.03 创建(进入)vlan200,并将端口E0/1加入vlan200[SwitchB]vlan 200[SwitchB-vlan200]port Ethernet 0/14 创建(进入)vlan接口200,并配置IP地址[SwitchB]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0[SwitchB-Vlan-interface200]ip add 200.1.1.1 255.255.255.05 启动并配置OSPF协议[SwitchB]ospf[SwitchB-ospf]area 0[SwitchB-ospf-area-0.0.0.0]network 10.1.1.0 0.0.0.255[SwitchB-ospf-area-0.0.0.0]network 200.1.1.0 0.0.0.2556 向ospf中引入直连路由[SwitchB-ospf]import-route direct四配置关键点:1.缺省情况下,在没有指定设备的router id即路由器ID号时,如果有LoopBack 接口地址,系统就选IP地址数值大的LoopBack地址作为路由器ID号;如果没有配置LoopBack接口地址,则选IP地址数值最大的VLAN接口地址做为路由器ID号。
第6章 OSPF路由协议配置

6.1.2 链路状态协议的工作原理
1. 发现邻居 向所有可用网络发送Hello分组,依靠这种Hello协议,链路状态协议 实现邻居的发现。
2. 数据库同步 在确定了邻居之后,路由器将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的同步,主 要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创建链路状态通告(LSA) 在创建链路状态通过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计算出每个接 口的度量值。在OSPF中使用代价(cost)作为度量值。Cost为1到65535之间 的一个整数。不同厂商的代价计算方法不尽相同,但其一般原则是带宽越 高,代价越小(越优先)。思科的代价计算公式是108/带宽。 如果带宽大于100M的话,将产生1个小于1的小数,这是不允许的.因此从 IOS版本11.2之后,可以使用命令ospf 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来 修正这个问题,允许管理者更改缺省的参考带宽。
第6章 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时间:8学时)
第6章 动态路由的配置
学习目的与要求:
动态路由协议能够动态地反映网络的状态,当网络发 生变化时,网络中的路由器会把这个消息通告给其他的路 由器,最终所有的路由器将知道网络的变化,及时调整路 由表,从而保证数据包的正常传输。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描述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原理 熟练配置OSPF路由
6.2.1
OSPF协议概述
OSPF是开放标准同时性能远强于RIP协议,因此在大中型 网络中OSPF协议得到了普遍使用,其特点如下: (1)OSPF是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是 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 (2)OSPF使用IP分组直接封装OSPF协议报文,协议号是89。 OSPF数据包的TTL值被设为1,即OSPF数据包只能被传送到 一跳范围之内的邻居路由器。 (3)OSPF当前主要使用的版本是针对IPv4开发的OSPFv2, 其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2328中。另外针对IPv6的OSPFv3 也开始使用,在RFC2470中确定了OSPFv3的基本标准。 (4)OSPF能快速收敛,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OSPF可以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同时 OSPF这种不定时广播路由,也节省了带宽资源。
路由器R4---OSPF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

OSPF动态路由配置一、实验名称:OSPF动态路由配置二、实验目的1、掌握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2、知道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OSPF动态路由三、网络拓朴四、实验设备1、四台路由器(每台配置4个以太网接口)2、四台安装有 windows 98/xp/2000操作系统的主机3、若干直连、交叉网线五、实验过程1、选择2811路由器2台。
每台添加WIC-1T模块一个。
2、将路由器、主机根据如上图示进行连接。
3、设置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4、三层交换机S3560接口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3560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3560(config)#vlan 10S3560(config-vlan)#exitS3560(config)#vlan 20S3560(config-vlan)#exitS3560(config)#int f0/10S356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nt f0/20S356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p routing //启用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S3560(config)#interface vlan 10S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S3560(config-if)#no shutdown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nterface vlan 20S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S3560(config-if)#no shutdownS3560(config-if)#exit5、路由器R1接口配置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0/2/0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exit6、路由器R2接口配置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0/2/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exit7、三层交换机的OSPF的配置S3560(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协议S3560(config-router)#log-adjacency-changes //令可用来激活路由协议邻接关系变化日志的功能(例如ospf或者ISIS等)S356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S356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8、路由器R1的RIP的配置R1(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协议R1(config-router)#log-adjacency-changes //令可用来激活路由协议邻接关系变化日志的功能(例如ospf或者ISIS等)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0.0.0.255 area 09、路由器R2的RIP的配置R2(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协议R2(config-router)#log-adjacency-changes //令可用来激活路由协议邻接关系变化日志的功能(例如ospf或者ISIS等)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0.0.0.255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10、查看三层交换机S3560路由表信息S3560#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10O 192.168.2.0/24 [110/66] via 192.168.3.2, 00:04:35, Vlan2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20O 192.168.4.0/24 [110/65] via 192.168.3.2, 00:04:35, Vlan2011、查看路由器R1路由表信息R1#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O 192.168.1.0/24 [110/2] via 192.168.3.1, 00:02:12, FastEthernet0/0O 192.168.2.0/24 [110/65] via 192.168.4.2, 00:15:39, Serial0/2/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2/012、查看路由器R2路由表信息R2#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O 192.168.1.0/24 [110/66] via 192.168.4.1, 00:02:40, Serial0/2/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O 192.168.3.0/24 [110/65] via 192.168.4.1, 00:02:50, Serial0/2/0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2/013、其他查看配置信息命令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Router#show ip route rip //查看路由表中通过RIP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Router#show ip protocol //查看路由器开启的路由协议Router#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与本路由器是“邻居”关系的路由器Router#show ip ospf interface //查看区域号和与此相关的信息Router#show ip ospf database //查看前路由器ospf的数据库信息Router#clear ip route * //清除路由表中通过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14、进行主机间ping测试15、跟踪PC1 PC2的数据包转发过程PC> tracert 192.168.2.2。
华为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

华为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华为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华为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4.7.13 ip ospf network-type设置接⼝的⽹络类型。
no ip ospf network-type 取消设置。
[ no ] ip ospf network-type { nonbroadcast | point_to_multipoint }【参数说明】nonbroadcast设置接⼝的⽹络类型为⾮⼴播NBMA类型。
point_to_multipoint设置接⼝的⽹络类型为点到多点。
【命令模式】接⼝配置模式【使⽤指南】在没有多址访问能⼒的⼴播⽹上,应该将接⼝配置成NBMA⽅式。
当⼀个NBMA⽹络中,不能保证任意两台路由器之间都是直接可达的话,应将⽹络设置为点到多点的⽅式。
【举例】配置接⼝Serial0为⾮⼴播NBMA类型。
Quidway(config-if-Serial0)#ip ospf network-type nonbroadcast【相关命令】4.7.14 ip ospf neighborip ospf pollinterval在NBMA和点到多点接⼝上配置发送轮询HELLO报⽂的时间间隔,no ip ospf pollinterval 命令恢复为缺省值。
ip ospf pollinterval timeno ip ospf pollinterval【参数说明】time为发送轮询HELLO报⽂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合法的范围是0~65535。
【缺省情况】接⼝缺省发送轮询HELLO报⽂的时间间隔为120秒。
【命令模式】接⼝配置模式【使⽤指南】在NBMA和点到多点⽹络中,当⼀台路由器的邻居⼀直没有响应时(时间间隔超过了dead-interval ),仍然有必要继续发送HELLO 报⽂,但发送的频率要降低为以pollinterval的频率发送。
所以pollinterval要远⼤于hello- interval的值,⾄少为两分钟(120秒)。
多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四多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2.掌握OSPF末节区域的配置。
3.掌握OSPF绝对末节区域的配置二、实验说明1.本实验并非自行设计实验,学生必须按拓扑图指示连接各设备,并完成相关配置,按步骤完成实验;2.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3.掌握末节区域与绝对末节区域三、实验拓扑Pc0Pc1四、实验步骤(所有2层配置省略)R1上的配置:R1<config>#router ospf 10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0 .255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3.0 .255 area 0R2上的配置:R2<config>#router ospf 10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0 .255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3.0 .255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4.0 .255 area 1 /*边界路由器*/R2<config-router>#area 1 stub /*1区域为末节区域*/ R3上的配置:R3<config>#router ospf 10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3.0 .255 area 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3.0 .255 area 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7.0 .255 area 2 /*边界路由器*/R3<config-router>#area 2 stub no-summary /*2区域为绝对末节区域*/ R7上的配置:R7<config>#router ospf 100R7<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7.0 .255 area 2R7<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70.0 .255 area 2R7<config-router>#area 2 stub no-summaryR4上的配置:R4<config>#router ospf 100R4<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4.0 .255 area 1R4<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5.0 .255 area 1R4<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6.0 .255 area 1R4<config-router>#area 1 stubR5上的配置:R5<config>#router ospf 100R5<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5.0 .255 area 1R5<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56.0 .255 area 1R5<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50.0 .255 area 1R5<config-router>#area 1 stubR6上的配置:R6<config>#router ospf 100R6<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56.0 .255 area 1R6<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6.0 .255 area 1R6<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60.0 .255 area 1R6<config-router>#area 1 stub五、实验结果1.末节区域路由2.绝对末节区域路由3.连通性测试。
OSPF路由协议配置55620

1.实验目的1.掌握OSPF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2.熟悉DR的选举原理和配置;3.了解多区域OSPF的原理和配置;4.尝试根据协议原理设计实验过程;5.利用现有的链接完成图示的物理链接2.实验环境(软件条件、硬件条件等)3台MSR3040路由器、一台MSR5060路由器、3台S3610交换机、12台pc;3.实验原理与方法(架构图、流程图等)【OSPF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1]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
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OSPF邻居关系】邻接关系建立的4个阶段:1.邻居发现阶段2.双向通信阶段:Hello报文都列出了对方的RID,则BC完成.3.数据库同步阶段:4.完全邻接阶段: full adjacency邻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都是靠Hello包完成的,在一般的网络类型中,Hello包是每经过1个HelloInterval发送一次,有1个例外:在NBMA网络中,路由器每经过一个PollInterval 周期发送Hello包给状态为down的邻居(其他类型的网络是不会把Hello包发送给状态为down的路由器的).Cisco路由器上PollInterval默认60s Hello Packet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给224.0.0.5,在NBMA类型,点到多点和虚链路类型网络,以单播发送给邻居路由器。
OSPF路由协议配置

OSPF配置目的: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原理掌握OSPF配置及路由测试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GP工作小组于1987年开发的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能够适应大型全局IP 网络的扩展,OSPF协议的特性包括: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吗)、快速收敛、低网络利用、高级路由选择及可用组播传送报文等。
OSPF协议配置中主要增加的是OSPF协议的区域(area)设置。
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区域号,当网络中存在多个区域时,必须存在0区域,它是骨干区域,所有其他区域都通过直接或虚链路连接到骨干区域上。
为了优化操作,各区域所包含的路由器不应超过50-70个。
[例] 单区域的OSPF配置如图1所示,以R1、R2、R3为例说明OSPF配置的主要内容。
R1的配置: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00 //启用OSPF路由协议,定义OSPF进程ID号为100//进程ID:1-65535,只在路由器内部起作用,不同路由器一般要求不同。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11.69.10.0 0.0.0.255 area 0 //宣告直连网段及所在区域为0// area 0相当于area 0.0.0.0 ;area 1相当于area 0.0.0.1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11.69.11.0 0.0.0.3 area 0 //宣告直连网段及所在区域为0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11.69.11.4 0.0.0.3 area 0 //宣告直连网段及所在区域为0对于R2,将所连211.69.12.0、211.69.11.0网段宣告出来并定义区域为0即可;对于R3,将所连211.69.13.0、211.69.11.4网段宣告出来并定义区域为0即可。
路由器 OSPF配置

路由器 OSPF配置⒈简介●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中确定最短路径,并实现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本文档提供了配置路由器OSPF的详细步骤和相应的配置示例。
⒉确认网络拓扑结构●确认网络中使用的路由器和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
●确认每个路由器的IP地址和接口。
⒊ OSPF基本配置⑴ OSPF进程配置●在每个路由器上启动OSPF进程,并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进程号。
⑵配置区域●将路由器分为不同的区域(Area),每个区域使用一个唯一的区域号。
⑶配置路由器ID●为每个路由器分配一个唯一的路由器ID将其用于OSPF邻居关系的建立和LSDB同步。
⒋ OSPF邻居关系建立⑴配置邻居关系●在每个路由器上配置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
⑵验证邻居关系●确认邻居关系是否建立成功。
⒌ OSPF路由器类型配置●配置路由器类型(Router Type),包括:●ABR(Area Border 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的区域。
●ASBR(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用于与其他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Internal Router:只在单个区域中工作。
⒍ OSPF网络类型配置●配置OSPF网络类型,包括:●Point-to-Point:点对点网络连接。
●Broadcast:广播网络连接。
●NBMA(Non-Broadcast Multiaccess):非广播点对多点网络连接。
⒎路由器汇总配置●配置路由器进行路由汇总,减少网络中的路由数量。
⒏ OSPF策略配置●配置OSPF策略,包括:●路径选择优先级(Path Selection Priority)。
●区域边界策略(Area Border Policy)。
●链路成本(Link Cost)。
⒐验证与故障排除●验证OSPF路由表和邻居关系状态。
●对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
⒑附件●本文档提供的配置示例所需的附件文件。
配置OSPF路由协议

配置OSPF路由协议在网络中配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协议,可以实现动态路由的选择和更新,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下面将介绍如何配置OSPF路由协议。
1.确定OSPF区域划分:在OSPF中,网络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Area),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确定需要划分的区域数量和标识符。
2.配置路由器接口:将路由器的各个接口与网络连接,并进行必要的IP地址配置。
每个接口的IP地址应属于同一区域,并通过命令“router ospf area 区域编号”将接口连接到对应的区域。
3.配置区域边界路由器(ABR):ABR是连接不同区域的路由器,需要进行特殊的配置。
在ABR上,通过命令“router ospf area 区域编号”将接口连接到对应的区域,并使用命令“area 区域编号 range 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将其连接的网络范围标记为该区域。
4.配置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ASBR是连接不同自治系统(AS)的路由器,需要进行特殊的配置。
在ASBR上,使用命令“router ospf”进入OSPF配置模式,并使用命令“re distribute 子网号子网掩码”将其连接的网络添加到OSPF路由表中。
5.配置OSPF路由协议:在每台路由器上,使用命令“router ospf 进程号”进入OSPF配置模式,并使用命令“network 子网号子网掩码 area 区域编号”将该路由器的接口添加到OSPF路由表中。
6.配置路由器的优先级:OSPF通过区域的优先级来选择区域内的DR(Designated Router)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可以通过命令“priority 数字”设置路由器的优先级(默认为1),数字越大优先级越高。
7.验证OSPF配置:使用命令“show ip ospf”来验证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情况。
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

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常用于大型网络中的内部网关协议(IGP)。
华为设备支持OSPF协议,并提供丰富的配置选项来进行基本的OSPF协议配置。
1. 配置路由器ID(Router ID):在OSPF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都需要一个唯一的路由器ID来标识自己。
华为设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配置路由器ID:```[RouterA] ospf router-id 1.1.1.1```2. 配置区域(Area):OSPF使用区域的概念来实现路由器的分层结构,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区域边界路由器(ABR)或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
华为设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配置区域:```[RouterA] ospf area 0```3.配置接口:在OSPF中,需要将路由器的接口添加到相应的区域中,以便进行邻居关系的建立和路由信息的交换。
华为设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将接口添加到OSPF中:```[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outerA-GigabitEthernet0/0/1] ospf enable[RouterA-GigabitEthernet0/0/1] ospf area 0```4. 配置路由汇总(Route Summarization):OSPF允许在ABR或ASBR上进行路由汇总,以减少网络中的路由表项数量和路由信息的传输量。
华为设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配置路由汇总:```[RouterA] ospf abr-summary 10.0.0.0 255.0.0.0```5. 配置路由过滤(Route Filtering):OSPF允许在路由器上对路由进行筛选,以控制路由的学习和传播。
华为设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配置路由过滤:```[RouterA] ospf distribute-list export prefix-list PREFIX-LIST-OUT[RouterA] ospf distribute-list import prefix-list PREFIX-LIST-IN```6. 配置路由聚合(Route Aggregation):OSPF允许在路由器上对多个具有相同前缀的路由进行聚合,以减少路由表项的数量和路由信息的传输量。
实验十一配置OSPF路由协议

实验十一配置OSPF路由协议实验背景: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部进行路由选择。
OSPF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来记录网络拓扑信息,并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树来确定最佳路径。
在本实验中,将学习如何配置OSPF路由协议,以在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
实验目标:1.在网络中配置OSPF路由协议。
2.根据网络中的需求调整OSPF路由设置。
3.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并测试动态路由的性能。
实验材料:1.三台路由器(R1、R2和R3)。
2.两台终端设备(PC1和PC2)。
3.连接路由器和终端设备的适当数量的以太网电缆。
实验步骤:1.连接设备:a. 将R1的Ethernet 0/0接口连接到R2的Ethernet 0/0接口。
b. 将R1的Ethernet 0/1接口连接到PC1的网卡。
c. 将R2的Ethernet 0/1接口连接到R3的Ethernet 0/0接口。
d. 将R3的Ethernet 0/1接口连接到PC2的网卡。
2.配置基本网络设置:a.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主机名和密码:R1(config)# hostname R1R1(config)# enable secret <password>R2(config)# hostname R2R2(config)# enable secret <password>R3(config)# hostname R3R3(config)# enable secret <password>b.配置每台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R1(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0R1(config-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R1(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1R1(config-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R2(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0R2(config-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R2(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1R2(config-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R3(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0R3(config-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R3(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1R3(config-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c.配置每台PC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PC1> ip <ip_address> <subnet_mask> <default_gateway>PC2> ip <ip_address> <subnet_mask> <default_gateway>3.配置OSPF协议:a.在每个路由器上启用OSPF:R1(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_id>R1(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_address> <wildcard_mask> area <area_id>R2(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_id>R2(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_address> <wildcard_mask> area <area_id>R3(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_id>R3(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_address> <wildcard_mask> area <area_id>b.在R1和R3之间配置OSPF邻居:R1(config-router)# neighbor <R3_interface_ip_address><R3_interface>R3(config-router)# neighbor <R1_interface_ip_address> <R1_interface>c.在PC1和PC2上检查IP连接以验证OSPF配置的正确性。
(完整word版)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

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一、Ospf简介: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为IETF OSPF 工作组开发的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OSPF专为IP 开发的路由协议,直接运行在IP 层上面,协议号为89,采用组播方式进行OSPF包交换,组播地址为224.0.0.5 (全部OSPF路由器)和224.0.0.6 (指定路由器)。
链路状态算法是一种与哈夫曼向量算法(距离向量算法)完全不同的算法,应用哈夫曼向量算法的传统路由协议为RIP,而OSPF 路由协议是链路状态算法的典型实现。
与RIP 路由协议对比,OSPF 除了算法上的不同,还引入了路由更新认证、VLSMs(可变长子网掩码)、路由聚合等新概念。
即使RIPv2 做了很大的改善,可以支持路由更新认证、可变长子网掩码等特性,但是RIP 协议还是存在两个致命弱点:1 )收敛速度慢;2 )网络规模受限制,最大跳数不超过16跳。
OSPF的出现克服了RIP 的弱点,使得IGP 协议也可以胜任中大型、较复杂的网络环境。
OSPF路由协议利用链路状态算法建立和计算到每个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该算法本身较复杂,以下简单地、概括性地描述了链路状态算法工作的总体过程:a 初始化阶段,路由器将产生链路状态通告,该链路状态通告包含了该路由器全部链路状态;b 所有路由器通过组播的方式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每台路由器接收到链路状态更新报文时,将拷贝一份到本地数据库,然后再传播给其它路由器;c 当每台路由器都有一份完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时,路由器应用Dijkstra算法针对所有目标网络计算最短路径树,结果内容包括:目标网络、下一跳地址、花费,是IP路由表的关键部分。
如果没有链路花费、网络增删变化,OSPF将会十分安静,如果网络发生了任何变化,OSPF通过链路状态进行通告,但只通告变化的链路状态,变化涉及到的路由器将重新及运行Dijkstra算法,生成新的最短路径树。
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协议?

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协议?OSPF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它能够自动发现网络中的路由器并建立路由表。
下面介绍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协议。
1.启用OSPF首先,需要启用OSPF协议。
打开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使用以下命令启用OSPF:Router(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id]其中[process-id]是OSPF进程的ID,可以是一个1到65535之间的整数。
通常,您可以使用默认值1。
2.配置OSPF区域接着,需要配置OSPF区域。
在OSPF进程下,使用以下命令指定区域:Router(config-router)# area [area-id]其中[area-id]是OSPF区域的ID,可以是一个0到4294967295之间的整数或点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
例如,如果您想将区域设置为0.0.0.0,可以使用以下命令:Router(config-router)# area 0.0.0.03.配置接口现在,需要将接口添加到OSPF区域。
在路由器接口下,使用以下命令指定OSPF区域:Router(config-if)# ospf [process-id] area [area-id]其中[process-id]是OSPF进程的ID,[area-id]是OSPF区域的ID。
例如,如果您想将接口FastEthernet0/0添加到区域0.0.0.0,并使用进程ID为1,可以使用以下命令:Router(config-if)# ospf 1 area 0.0.0.04.配置OSPF参数您可以在OSPF进程下配置各种参数,如路由器ID、网络类型、接口开销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参数的配置命令:设置路由器ID:Router(config-router)# router-id [router-id]其中[router-id]是路由器。
OSPF协议原理与配置详解

调试OSPF协议的网络连通性
检查区域间的连通性
确认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路由器能够正常通信。
检查OSPF路由汇总
配置正确的路由汇总,以确保网络的连通性。
检查OSPF下一跳地址
确认OSPF下一跳地址配置正确,以避免路由环路和黑洞路由问题。
05 OSPF协议的应用场景与 案例分析
OSPF协议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02 路由器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树,构建 路由表。
03 路由表中的每一项都包含目标网络、下一跳路由 器和接口等信息。
OSPF协议路由表的更新
当网络发生变化时,相关路由器会发送链路状态 更新报文,通知其他路由器网络变化情况。
收到更新报文的路由器会重新构建链路状态数据 库和路由表。
路由器之间通过OSPF协议的报文交互,实现路由 表的实时更新和维护。
3
路由器之间通过OSPF协议的报文交换链路状态 信息,并使用最短路径算法(Shortest Path Algorithm)来更新路由表。
OSPF协议的特点
支持区域划分
OSPF协议支持将大型网络划分 为多个区域(Area),每个区 域运行一个OSPF实例,维护一 个区域内路由的数据库,降低 了路由器的资源消耗。
使用OSPF版本3
03
在IPv6网络中,使用OSPF版本3替代OSPF版本2可
以减少路由器的资源消耗。
调试OSPF协议的路由问题
检查OSPF路由器间的链 路状态
通过查看OSPF邻居状态机,确认链路是否 正常工作。
检查OSPF路由表
查看OSPF路由表,确保正确的路由信息被学习。
使用调试命令
使用OSPF调试命令,如"debug ospf packet"和"debug ospf adjacency",以帮助 定位问题。
实验十一配置OSPF路由协议

实验^一配置OSPF各由协议作者: 日期:实验十一配置OSPF路由协议11. 1路由协议OSPF既述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一个自治系统内部•在这个自治系统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自治系统结构的数据库,其中存放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
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OSPF路由表的•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 ( Link State Advertisement )传送给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不同。
运行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相邻的路由器。
对于OSPF路由协议,度量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因素相关,也就是说OSPF路由信息不受物理跳数的限制。
另外,OSPF路由协议还支持TOS(Type of Service )路由,因此OSPF适用于大型网络中•1 •区域在RIP协议中,网络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并无区域及边界的定义。
在OSPF路由协议中,一个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 ,每一个区域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
在OSPF路由协议的定义中,可以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为几个区域,我们把按照一定的OSPF路由法则组合在一起的一组网络或路由器的集合称为区域(area ).在OSPF路由协议中,每一个区域中的路由器都按照该区域中定义的链路状态算法来计算网络拓扑结构,这意味着每一个区域都有该区域独立的网络拓扑数据库及网络拓扑图•对于每一个区域,其网络拓扑结构在区域外是不可见的,每一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对域外的其余网络结构也不了解,这意味着OSPF路由域中的网络链路状态数据广播被区域的边界挡住了,这样有利于减少网络中链路状态数据包在全网范围内的广播,也是OSPF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成很多个区域的重要原因。
第38讲 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

课堂小结
1.什么是OSPF 2.启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格式是什么? 3.定义参与OSPF的子网,其格式是什么? Network(本路由器直连的IP子网号><通配符>area<区域号> 其中的区域号范围为:0-4294967295 3.什么是通配符?
布置实习任务:
在虚拟机实习本节的OSPF的路由器的设置。
三、相关命令: OSPF路由协议配置的相关命令如下 (1)router ospf<进程号>:激活ospf路由协议。 (2)network< 与路由器直接的IP子网号><通配符>area<区域号>:定义参与 ospf 的子网。 (3)show ip protocols:显示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4)show ip route:显示IP路由表。 四、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配置PC1和PC2 设置PC1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192.168.1.11 255.255.255.0和 192.168.1.1 设置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192.168.2.22 255.255.255.0和 192.168.2.1。 2.对两台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更改路由器的主机名 R1(config)#int e 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为接口配置IP地址。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 s 0 R1(config-if)#clock rate 在DCE端设置时钟速率。 R1(config-if)#no sh
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概念及配置

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概念及配置知识1:OSPF概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基于开放标准的发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1.OSPF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自制系统(AS):执行统一路由策略的一组网络设备的组合2.OSPF区域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一定要划分区域0(骨干区域),其他区域必须和区域0相连。
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的链路状态信息3.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的路由器了解OSPF网络内的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直连的路由器之间建立邻接关系,互相“交流”链路信息,来“画”出完整的网络结构知识2:Router IDRouter ID 是在OSPF区域内唯一标识一台路由器的IP地址。
Router ID选取规则▪∙∙首先,路由器选取它所有loopback接口上数值最高的IP地址▪∙∙如果没有loopback接口,就在所有物理端口中选取一个数值最高的IP地址Router ID 不具备强占性,Router ID 只要选定就不会改变,即使是物理接口关闭,Router ID 也不会变,除非重启路由器或进程。
知识3:OSPF的工作过程邻居列表•列出每台路由器全部已经建立邻接关系的邻居路由器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列出网络中其他路由器的信息,由此显示了全网的网络拓扑路由表•列出通过SPF算法计算出的到达每个相连网络的最佳路径知识4:OSPF邻接关系邻接关系的建立过程建立邻接关系的条件1、Area-id:两个路由器必须在共同的网段上,它们的端口必须属于该网段上的同一个区,且属于同一个子网2、验证(Authentication OSPF):同一区域路由器必须交换相同的验证密码,才能成为邻居3、Hello Interval和Dead Interval: OSPF协议需要两个邻居路由器的这些时间间隔相同,否则就不能成为邻居路由器。
如何配置OSPF协议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用于实现大型的企业网络中的路由。
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OSPF。
1. 配置OSPF进程
在每个运行OSPF的路由器上配置OSPF进程。
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并输入以下命令:
Router(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id
将process-id替换为一个整数值,可以是任何数字,但它应该在整个网络中唯一。
2. 配置区域
将每个路由器分配到一个或多个区域中。
在路由器上,进入配置模式并输入以下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 area area-id
将area-id替换为一个数字,可以是任何数字,但应该在整个网络中唯一。
3. 配置网络
在每个路由器上,配置与OSPF连接的每个网络。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
将network-address替换为网络地址,wildcard-mask替换为反掩码,area-id替换为路由器所在区域的ID。
4. 确认配置
输入以下命令以确认OSPF配置:
Router# show ip protocols
Router# show ip ospf neighbor
使用这些命令可以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以及与其他OSPF路由器的领域关系。
以上是配置OSPF的基本步骤。
但在实际操作时,需要考虑到网络的规模和层级结构,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置OSPF路由协议【实验目的】在继续学习路由器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和配置方法的基础上,掌握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特点。
同时,结合RIP路由协议的配置,学习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同时,通过对RIP和OSPF 工作原理的对比,掌握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应用特点。
【实验要求】(1)熟悉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之间的区别。
(2)掌握RIP和OSPF在工作原理上的区别。
(3)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4)掌握OSPF路由协议信息的查看方法。
(5)了解OSPF路由协议的应用特点。
【背景描述】为了使本实验更贴近于实际应用,特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
互连设备的每个端口分配了具有32为掩码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以保证连接设备的网段只有两个IP地址。
在该实验中还使用了一台3层交换机,它不但像路由器一样可以实现RIP协议,而且可以创建VLAN,并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路由管理。
例如,我们可以在Switch-L3上创建一个VLAN10并为其分配一个172.16.1.1/24的IP地址,该VLAN的IP地址将作为加入VLAN10的所有主机的网关地址。
PC1通过FastEthernet 0/2端口与Switch-L3连接。
PC2连接到路由器Router-B的FastEthernet 0/1端口。
【实验拓扑】【实验设备】S3760交换机 1台R10(路由器) 2台V35线缆 1条PC 2台直连线或交叉线 2台【预备知识】路由器基本配置、OSPF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技术原理】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
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
AS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策略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把一个AS域看成由若干个OSPF区域(Area)所组成的大的自治系统,也通常叫做OSPF路由域(Routing Domain)。
OSPF做为典型的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路由协议,它是运行在一个AS内部的路由协议。
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AS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该路由域(AS)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式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OSPF路由表的。
OSPF路由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体系而开发的,即OSPF for IP,也就是说它是工作在TCP/IP网络中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ink StateAdvertisement,LSA)传送给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不同。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OSPF算法通过考虑网络的规模、扩展性、自我恢复能力等高级特性来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健壮性。
OSPF具有如下特点:●可适应大规模的网络;●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自环;●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支持等值路由;●支持区域划分;●提供路由分级管理;●支持验证;●支持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OSPF可以运行在结构复杂的大型网络中,本实验主要实现OSPF在单区域的点对点网络中的配置。
在点对点网络中,两个路由器使用Hello协议自动建立相邻关系,这里没有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的选举过程,因为点对点网络中只有两个路由器,不存在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
所有OSPF数据包通过224.0.0.5组播地址来发送。
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命令为:(1)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启动OSPF:RSR10(config)#router ospf process-id像其他的路由协议一样,要允许OSPF的运行,首先要建立OSPF进程处理号,利用命令router ospf process-id在端口上启动OSPF协议。
其中process-id(进程号)是用来在这个路由器接口上启动的OSPF 的唯一标识。
process-id可以作为识别在一台路由器上是否运行着多个OSPF进程的依据。
process-id的取值范围为1~65535。
一个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都可以选择不同的process-id。
但一般来说,不推荐在路由器上运行多个OSPF,因为多个会有拓扑数据库,给路由器带来额外的负担。
(2)发布OSPF的网络号和指定端口所在区域的具体命令格式如下所示:RSR10(config)#network address wildcard area area-id· address wildcard:表示运行OSPF端口所在网段地址以及相应的子网掩码的反码。
例如,255.255.255.0的反码为0.0.0.255,255.255.255.252的反码为。
0.0.0.3等。
·area-id表示OSPF路由器接口的区域号。
OSPF协议将自治系统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区域(Area),一个路由器可以属于不同的区域,它以端口来表示。
区域用区域号来标识,用十进制的IP地址来表示。
【实验步骤】(1)三层交换机Switch-L3的基本配置。
Switch-L3(config)#vlan 10 !创建VLAN10Switch-L3(config-vlan)#exitSwitch-L3(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VLAN虚接口,并配置IPSwitch-L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252Switch-L3(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L3(config-if)#exitSwitch-L3(config)#interface f 0/1Switch-L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f 0/1端口加入到VLAN10Switch-L3(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L3(config-if)#exitSwitch-L3(config)#vlan 20 !创建VLAN20Switch-L3(config-vlan)#exitSwitch-L3(config)#interface vlan 20 !创建VLAN虚接口,并配置IPSwitch-L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Switch-L3(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L3(config-if)#exitSwitch-L3(config)#interface f 0/2Switch-L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将f 0/2端口加入到VLAN20Switch-L3(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L3(config-if)#exitSwitch-L3(config)#exitSwitch-L3#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Switch-L3已生效的全部配置(2)路由器Router-A的基本配置。
Router-A#configure terminalRouter-A(config)#interface f 0/0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252 !将路由器F 0/0端口的地址配置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的F 0/1端口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interface f 0/1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252 !将路由器F 0/1端口的地址配置为192.168.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的F 0/1端口Router-A(config-if)#exit(3)路由器Router-B的基本配置。
Router-B(config)#interface f 0/0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0.2 255.255.255.252 !将路由器F 0/0端口的地址配置为192.168.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的F 0/1端口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interface f 0/1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0.10.1.1 255.255.255.0 !将路由器F 0/1端口的地址配置为10.10.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的F 0/1端口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exit(4)在三层交换机Switch-L3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Switch-L3(config)#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协议Switch-L3(config)#router ospf !启用进程处理号为1的OSPF路由协议Switch-L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3 area 0 !在区域0上发布本设备的直连网段Switch-L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在区域0上发布本设备的直连网段,如果在Switch-L3上还创建了其他的VLAN,其VLAN所在的网段也必须在此一一进行发布Switch-L3(config-router)#end(5)在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Router-A(config)#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 ospf 2 !启用进程处理号为2的OSPF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3 area 0 !发布本设备直连网段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0.0 0.0.0.3 area 0 !发布本设备直连网段Router-A(config-router)#end(6)在路由器Router-B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