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公式总结
一.证明二: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SSS )、角角边(AAS )、角边角(ASA )、边角边(SAS )、Rt 三角形中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HL )。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6.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并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二.一元二次方程。
1.02=++c bx ax 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2.公式法公式:a ac b b x 242-±-=( a ac b b x 2421-+-=;a ac b b x 2422---= )3.根与系数的关系:a b x x -=+21 a c x x =+21三.证明三:(一)平行四边形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性质:1.平行四边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菱形 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 3.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三)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2)
正方形是特 殊的菱形。
正方菱形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 关系吗?
平行四边形
正 矩形 方
形
菱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的矩形, 也是特殊的菱形。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正方形有哪些性质?
提示: 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四个方面
考虑哦!
性
质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图A
DA
∟
∟D A
D
形 语
O
轴
对
言B
CB
∟
∟
CB
C
称 图
文
对角线互相垂直 形
字 语
对边平行等,每 条对角线平分一 组对角
中 心 对
符 ∵四边形ABCD是正 ∵四边形ABCD是正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方形
方形
∴AC⊥BD,AC=BD,OA=
长线上的一点,且CE=CF ,BE与D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
说明理由?
A
D
延长BE交DF于点M
∵△BEC≌△DFC ∴∠CBE=∠CDF ∵∠DCF=90° ∴∠CDF+∠F=90°
2M
E
?
∴∠CBE+∠F=90°
∴∠BMF=90° ∴BE⊥DF
B1
∟
C
F
变式训练:例1: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一
我的收获
边 对边平行 四条边都相等
正 方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形
的 性
对角线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八年级鲁教下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鲁教下数学知识点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科,经常会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但是在学生中,数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尤其是在八年级鲁教下,数学课程学习的知识点更加广泛和深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八年级鲁教下数学的知识点吧。
一、直线和角1.直线的分类在数学中,直线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直线的位置和性质可以分为横线、竖线、斜线和交线等。
2.角的概念角可以看做是由两条线段在一个端点上形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通常使用角度来表示,度数是角沿圆周所占用的比例。
3.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直线可以互相平行或垂直。
当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时,它们永远不会相交。
而当两条直线垂直时,它们相交的角度为90度。
二、多边形和圆1.多边形的分类多边形是由若干个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根据多边形的边数,可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不同形状的多边形。
2.圆的概念圆是由一个半径固定的点,到圆上所有点都等距离地相连成形的一种图形。
圆的中心点距离圆周上每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
3.多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多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分别使用不同的公式。
多边形的面积是所有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和,而圆的面积则是由圆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来计算的。
三、比例和百分数1.比例的概念比例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字比值来表示。
特别地,当比例中两个数字的比值是定值时,称之为正比例;而不是定值时,称之为反比例。
2.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将一个数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表示,通常使用百分号来表示。
例如,50%表示数字50的百分之一。
3.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比例和百分数应用比较广泛,常见于商业贸易、金融机构以及统计学等领域。
通过对比例和百分数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常见应用场景,提高数学解决方法的效率。
结语以上就是八年级鲁教下数学课程的知识点。
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在实践经验中去掌握并灵活应用,同时也是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升。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认真思考并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鲁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鲁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初二数学知识点整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AC=BD矩形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解梯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如图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宽和长的比是-1(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初二数学主要知识点(鲁教版)
初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1轴对称现象1.轴对称图形:(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
(2)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最多可达无数条。
例:①圆的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 ) 直径是线段,而对称轴是直线(应说圆的对称轴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②角的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 × ) 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不是直线(应说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③正方形的对角线是正方形的对称轴( × ) 对角线也是线段而不是直线。
2.轴对称: (1)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折叠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成轴对称的两图形本身可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关系:①联系:都是沿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互相重合;当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时,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区别: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1.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1.三线合一定理: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为“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注意:对于一般的等腰三角形,一定要说清哪边上的中线、高和哪个角的平分线;等边三角形有三组三线合一,任意一边上的中线和高及其所对的角的平分线。
2.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3.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垂线段)相等。
4.中垂线定理(1)概念:既垂直又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2)定理:垂直平分线上的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与端点的连线)相等。
5.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二次根式复习课件
根号。
二次根式
被开方数a≥0; 根指数为2.
形如 a(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1).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 (2). a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 (3).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a≥0
(4). a≥0, a ≥0 ( 双重非负性)
(5).既可表示开方运算,也可表示运算的结果.
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 二次根式的方法:
1、先化简:把各个二次根式 都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再视察:化简后的二次根 式的被开方数是否相同。
梳理六.二次根式加减法则
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 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 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注意:对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进行合并,实质是对被开方数相同的二 次根式的系数进行合并。
梳理七. 混合运算法则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有括号先算先算括号里面的.
2.对于二次根式的运算,各种运算 律照常使用,各种乘法公式照常 使用
注意的几点
(1)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应该尽量化简, 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可使用
(2)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通过采 用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方法来进行, 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且 a c ,那么 c a (a c b)2
等于( D )
A、2a-b
B、2c-b
C、b-2a
D、b-2C
12、 x2 16 x 4 x 4 成立的
条件是 x 4 。
性质公式( a )2 =a(a 0)逆用可以得到: a=( a )2 (a 0)
利用这个式子,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 一个数的平方的情势。
1.指出下列哪些是二次根式?
鲁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6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知识点1 菱形的定义(重点)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平行四边形菱形注意:定义既是菱形的判定方法又是性质 知识点2 菱形的性质(重点) ★定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注意:(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菱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倍(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菱形有关的几何问题一般都是从其中的一个直角三角形入手解决的(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因此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对角,这是进行角的有关计算或证明的基础 (5)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乘积的一半 知识点3 菱形的判定(重点)★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注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才是菱形 ★定理: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知识点4 菱形的面积(重点)★菱形的面积计算除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外也可用对角线长来计算,若a,b 分别表示两条对角线长,则菱形的面积S=21ab 事实上,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中,一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有公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的和恰好是四边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一组邻边相等★菱形的面积计算有如下方法:(1)一边长与两对边之间的距离(即菱形的高)的积;(2)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或一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的4倍);(3)两条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知识点5 矩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矩形知识点6 矩形的性质(重点)★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注意:此定理常作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隐含条件★定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知识点7 矩形的判定(难点)★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推论: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注意:(1)判定矩形时,首先要分清是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判定还是在四边形基础上判定,然后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方法(2)用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一个角是直角,二是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必须加上平行四边形这个条件,它才是矩形(3)用“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对角线相等,二是平行四边形。
二次根式的加减(知识点及常考题型精讲)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下册
×
(2)如果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8 和 8 ,那么大正方形的边
长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大多少?
− = − = ( − ) =
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
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
练习:下列二次根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 ,
() −
+
= + + −
= − +
= +
=
练习 计算:
解:
(1)( − ) − ( + ��)= − − −
=− −
(2)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 计算:
解:
− (
+ )
=
−
−
= − −
=−
练习 计算:
(1)
−
= − = −
(2) − (
= −
+
−
)
=
(完整word版)鲁教版初二数学下知识点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看法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而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合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关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此中一个未知数取随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所以,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构成的会集,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采纳一个合适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获取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类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获取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类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1)审:经过审题,把实质问题抽象成数学识题,解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此中的两个未知数;(2)找:找出可以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3)列:依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能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需性;3.基本领实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判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八年级鲁教版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鲁教版数学知识点
在八年级鲁教版数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这些
知识点涵盖了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代数
1.一次函数:y=kx+b。
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b为交Y轴的截距。
2.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
解法有等式法、加减法、代入法
和图形法等。
3.整式的加减和乘法。
几个同类项的系数相加为新的系数,若
干个单项式相乘则变成一个多项式。
4.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二、几何
1.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等。
2.空间图形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和球体。
3.平面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和统一勾股定理的应用。
三、概率与统计
1.事件的概率和条件概率。
2.频数、频率、概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3.等分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茎叶图、箱线图的制作
方法。
以上就是八年级鲁教版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多做一些练习和应用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的性质课件
(1) (7)2 ( 7)2 (2) ( 5)2 16 (2)2
2.说出下列式子中字母或符号的意义。
a
被开方数
二次根号
3.性质:(1)双重非负性
(2) a 2 aa 0
(1)计算: 22 2
1.52 1.5
视察上述各式你有什么发现?
32 3
02 0
(2)猜一猜: a 0 时,二次根式 a2
的值是什么?
一般地,二次根式有下面的性质:
思考:
(4)2 4
看谁做得快
2
1 3 1
12 _____,2 1
2
2
5
___5___,3
2
3 _____,
4 4
11 3
2
1 ___3__,
5
42 ____,6
22
3 ____8.
深入探究
49
4 9
12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积的算术平方根, 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a、b必须都是非负数!
例2 (1) 16a2
(2) a2b2c2
解:
(1) 16a2 16 a2 4 a 4a
(2) a2b2c2 a2 b2 c2 abc
巩固练习:
1.化简: (口答)
(1) 49121
(3) 18
2.化简: (演板)
(2) 225 (4) 4 y
(1) 27 15 (3) 3x3
(6)2 6
计算并视察上面两组式子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理性提升
一般地,二次根式又有下面的 性质:
例题精选
例1
( a)2与 a2有区别吗?
比一比: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大纲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大纲
八年级数学(下)大纲
第六章证明(二)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3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三十度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斜边中线的性质
射影定理
4命题及逆命题、定理及逆定理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6尺规作图
第七章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整式方程、一般形式、项与系数、解的估算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及步骤、分解因式。
3根与系数的关系
第八章证明(三)
1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3三角形、梯形中位线
第九章反比例函数
1形式、图像、性质
2面积问题
第十章频率与概率
1用频数估计概率
2会用列表发和树状图法计算概率
3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完整版)鲁教版初二数学下知识点
h e 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对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其中一个未知数取任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要性;3、基本事实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鲁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一定都是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的!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二元一次方程单独组成。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1.有一组解如方程组x+y=5①6x+13y=89②x=-24/7y=59/7为方程组的解2.有无数组解如方程组x+y=6①2x+2y=12②因为这两个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亦称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此类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3.无解如方程组x+y=4①2x+2y=10②,因为方程②化简后为x+y=5这与方程①相矛盾,所以此类方程组无解。
4.一般解法,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
消元的方法有两种: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这个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解方程组x+y=5①6x+13y=89②解:由①得x=5-y③把③带入②,得6(5-y)+13y=89y=59/7把y=59/7带入③,x=5-59/7即x=-24/7∴x=-24/7y=59/7为方程组的解基本思路:未知数又多变少。
消元法的基本方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从方程组中选出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例如y)用含另一个未知数(例如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写成y=ax+b的形式,即“变”2、将y=ax+b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代”。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 1.审: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已,未知之间有什么关系? • 2.设:设未知数,语句要完整,有单位(同一)的要注明单位; • 3.列:列代数式,列方程; • 4.解:解所列的方程; • 5.验:是否是所列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 • 6.答:答案也必需是完事的语句,注明单位且要贴近生活. •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 找出相等关系. • 关于两次平均增长(降低)率问题的一般关系:
20+2x 20
15+2x 15
几何与方程
例2. 如图,在一块长92m,宽60m的矩形 耕地上挖三条水渠,水渠的宽度都相等. 水渠把耕地分成面积均为885m2的6个 矩形小块,水渠应挖多宽.
几何与方程
例3. 将一条长为56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一段围成 一个正方形.
(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00cm2,该怎样剪? (2).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96cm2,该怎样剪? (3).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可能等于200m2吗?
4.因式分解法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 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 求解.这种用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你为因 式分解法.
老师提示:
1.用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 边等于零; 2. 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 3.理论仍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 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对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其中一个未知数取任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要性;3、基本事实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则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则同内角互补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第九章概率初步1、事件类型①必然事件;②不可能事件③不确定事件,说明: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中,①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1;②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③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2、概率定义(1)概率的频率定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2)概率的一般定义:就是刻画(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一般以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越接近1,该事件更可能发生,越接近0,则该事件更不可能发生。
3.概率的表示方法: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 、B 、C ……,表示 事件A 的概率P,可记为P (A )= 4、概率的计算: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1)古典概型事件A 发生的概率表示为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发生的结果数事件A A P =)( 个数比(2)几何概型事件A 发生的概率表示为总面积所占面积事件A A P =)( 面积比事件A 发生的概率表示为360)(所占度数事件A A P =第十章 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至少”“至多”“无限”“唯一”等情况时,由于结论的反面简单明确,常常用反证法来证明(2)“推理”必须顺着假设的思路进行,即把假设当作已知条件,“得出矛盾”是指推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知识点6内容判定定理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定理2 有一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读【要点提示】应用判定定理2时,证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中有一角为60°拓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三个(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邓妤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判定时,要更具条件、特征灵活选择判定方法巧计乐背三种方法证等边,定义与两个判定,判定2可先证等腰,再找60°角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及方法1、不等式的定义:一般地,用符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注意:⑴要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区别:等式有等号,而不等式没有。
⑵常用的不等号有:<、≤、>、≥、≠。
⑶列不等式是数学化与符号化的过程,它与列方程类似,列不等式注意找到问题中不等关系的词,如:“正数(>0)”, “负数(<0)”, “非正数(≤0)”, “非负数(≥0)”, “超过(>0)”, “不足(<0)”, “至少(≥0)”, “至多(≤0)”, “不大于(≤0)”, “不小于(≥0)”⑷除了⑶常见不等式所表示的基本语言与含义还有:①若a -b >0,则a 大于b ;②若a -b <0,则a 小于b ;③若a -b ≥0,则a 不小于b ;④若a-b ≤0,则a 不大于b ;⑤若ab >0或0ab>,则a 、b 同号;⑥若ab <0或0a b <,则a 、b 异号。
⑸不等号具有方向性,其左右两边不能随意交换:a <b 可转换为b >a ,c ≥d 可转换为d ≤c 。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了更好的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便以表格形式将二者进行比较。
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形式 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1: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若a b >,则a cbc +>+ 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 仍是等式。
性质2: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若a b >,0c >则ac bc > 性质3: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若a b >,0c <则a c b c +<+比如:不等式b >ax 的解集是abx <,一定会有0<a 3、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⑴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个或几个),叫做不等式的解。
⑵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注意: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⑴未知数取解集中的任何一个值时,不等式都成立。
⑵未知数取解集外的任何一个值时,不等式都不成立。
⑶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⑷不等式的解集可在数轴上直观表示。
注意: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应记住规律: 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画实心点,无等号(<、>)画空心圈。
例如:不等式x >5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5的点的右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的位置上画空心圆圈,表示5不在这个解集内。
不等式x -5≤-1的解集x ≤4可以用数轴上表示4的点及其左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的位置画实心圆点,表示4在这个解集内。
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⑴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其标准形式:ax+b <0或ax+b ≤0,ax+b >0或ax+b ≥0(a ≠0).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例:131321≤---x x 解不等式: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 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 得:⑶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并求解,主要有以下环节:①审题,找出不等关系;②设未知数;③列出不等式;④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⑤找出符合题意的值;⑥作答。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⑴利用函数图象求解不等式,通过直接观察图象,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并用解不等式方法加以验证;⑵借助于函数关系建立不等式,即先建立函数模型,再建立不等式模型。
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①从表达含义来看: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是相等关系。
②从解法来看:解法的5个步骤相同,但是“去分母”“系数化为1”时,如果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
③从解的情况来看:不等式有无数个解,而一元一次方程只有唯一解。
⑷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互相转化作用令一次函数y=kx+b(k ≠0)中的y=0,即可得一元一次方程,将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号改为不等号,一元一次方程则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⑴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解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