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的阅读指导路径-《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教课课题《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课时 1 课时一、教课目的教课目的:1.一致标注过程中的符号,认识标注常有的方法和门路。

2.经过让学生试水批读发现问题和疑惑,供给可操作的批读典范。

教课要点:让学生联合书中有关语段认识标注的常有方法,让学生在批读时能有的放矢。

教课难点: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教课方法指导法、演示法三、教课过程活动内容活动企图时间教课活动一:导入激发学生阅读 1 分钟孩子们,拿到一本有必定难度的经典名著后,我们能够采纳什么梦想科学的方法睁开阅读呢?常有的有批读和研读,今日第一学习第一种——批读。

教课活动二:认识批读让学生明确批 5 分钟1. 第一认识什么是批读。

读的作用和意(PPT展现)义标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出色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虑、剖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短的文字加以标明的念书方法。

简单说,批读就是记录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全部知识、感情的变化和迷惑的发生的念书方法。

师:所以,要想读清楚读理解读深入文章,批读是念书很好的方法之一。

徐特立老先生说“不动笔墨不念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学家陈垣也说过:“念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见居心得就写下来,要动笔多写、多记,累积下知识,能够左右逢源” 。

让学生认识批 5 分钟2.批读的符号设计读符号,做好批○:圈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

读准备():标出课文需要掌握的新词。

(包含:生字构成的词;词语清点中出现的词;自己很赏识或不认识的词等。

)①②③ (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分开号):用来区分段落与层次,标在每一段(或层)末端。

~~(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边。

△△(侧重号):标在句子要点词下边。

===(双横线):划在文章要点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小专题的成果,整体梳理《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1.学习阅读小引、知人论世、对话法等整本书阅读方法。

2.消除与《朝花夕拾》的隔膜。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阅读小引、知人论世、对话法等整本书阅读方法。

2.消除与《朝花夕拾》的隔膜。

课型:读中推进课时安排:一课时导读过程:一、设疑导入《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创作于1926年,距今快一百年了。

周作人,也就是鲁迅的弟弟曾说:“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

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朝花夕拾》真有周作人评价得那么好吗?同学们已经完成了通读,我们一起来交流探讨,领略经典的魅力!二、展示阅读成果1.这段时间,同学们在读《朝花夕拾》,初步完成了一次梳理,并且围绕以下小专题制作了小报。

我们来赏一赏,评一评。

小专题:1.梳理鲁迅的成长经历2.说说《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3.谈谈《朝花夕拾》中的那些事学生展示一:鲁迅的一生XXX精要地梳理了“鲁迅的一生”。

这样的梳理对你阅读《朝花夕拾》有怎样的帮助呢?学生展示二:说说《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请XXX同学来说一说《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

老师想问问大家: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感情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的。

他爱他的亲友、师长,如阿长、父亲、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等人。

他恨他的邻居衍太太,恨庸医,恨那些麻木的国人,恨那些正人君子们。

学生展示三:谈谈《朝花夕拾》中的那些事请XXX同学跟大家谈一谈“朝花夕拾”中的那些事。

在回顾这些往事的时候,鲁迅先生表现出怎样的感情倾向?有温馨的回忆,听故事,玩耍,得到《山海经》,看迎神赛会,受到藤野先生的关怀,这些快乐、美好的往事,让他快乐;(板书:温馨的回忆)有理性地批判,如被庸医欺骗,父亲逼他背书,父亲离世,被《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刺激,被衍太太戏弄,被日本学生鄙视,看到国民愚昧麻木,指导范爱农去世,他是悲伤的痛苦的。

朝花夕拾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2.使用圈点勾画、跳读法进行作品的专题探究。

3.引导学生感受鲁迅的思想,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

2.用跳读、圈点勾画法,探究鲁迅的童年生活。

3.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联系课文,导入专题师:在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二、初读名著,整体感知1.名著题解师:你怎样理解“朝花夕拾”这个题目?预设“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原名《旧事重提》,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2.内容概述师: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们就已经开始阅读《朝花夕拾》了,说一说,这本书中有哪些文章,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师指名回答)预设课件出示:(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发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时代的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的中国人民对黑暗社会的绝望,对人世不平的愤慨。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2.说一说: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请结合 原文加以分析。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 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
长妈妈 —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 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 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作者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 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范爱农— 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但是, 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 永远痛苦。 衍太太— 衍太太鼓励孩子吃冰,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流言。她是一个自 私自利、表 里不一、心术不正的妇人。
这十篇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 年到青年时期 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三)《朝花夕拾》的篇目
篇目
小结
《小引》
《狗•猫•鼠》《阿长与〈山 本书是回忆性散文集,
前七篇主要记录 海经〉》《二十四孝图》 以第一人称写就。以两
童年在家乡的生 《五猖会》《无常》《从百 个视角,即成人视角和
活动三: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1.猜一猜:根据提示,说出人物名字。
(1)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长妈妈)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 (3)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 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4)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 (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 (6) 他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他开的药方,难以寻找、颇为奇特,如:原配蟋蟀一 对、平地木十株、特别的药丸:败鼓皮丸。(陈莲河)

《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及教学反思

《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及教学反思

《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及教学反思《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多年以来创作的一些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对于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观、思想观以及社会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及教学反思。

一、阅读指导1. 了解作者背景在阅读《朝花夕拾》之前,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中国社会的触动,使其创作出许多深具思想性的作品。

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环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2. 熟悉散文写作特点《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散文是一种不受严格格律要求的文学形式,通过抒发真情实感,表达作者的意识和思想。

散文以语言的流畅和文字的艺术性为主要特点。

读者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应注意散文的独特性,感受其中深邃的思考和文学的魅力。

3. 注意阅读理解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文中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

可以在读完每个故事后,思考作者的观点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同时,也可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对比,思考其中的共鸣和启发。

4. 逐篇解读《朝花夕拾》是一个由多篇散文构成的集合,每篇散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写作风格。

读者在阅读时应每篇每篇地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技巧。

也可以对散文进行拆解、分析,探究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二、教学反思1.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在教学《朝花夕拾》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情感表达等活动,培养他们对于文学的欣赏能力。

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散文作为课堂朗读材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写作分析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

3. 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涉及到众多社会现象和思考题材,这为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提供了机会。

朝花夕拾整本阅读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整本阅读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整本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一本经典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技巧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针对《朝花夕拾》整本的阅读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朝花夕拾》,学生将能够:1.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思想背景;2. 分析和理解散文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3. 掌握阅读技巧,如文本分析、主题归纳等;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安排1. 初识鲁迅与《朝花夕拾》- 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学术地位,引发学生对鲁迅的兴趣;- 简要概括《朝花夕拾》的内容和特点。

2. 阅读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读文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提醒学生提炼文章的主题;- 小组内讨论并展示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整合学生展示,得出全班对文章主旨的共识。

3. 阅读散文《纪念刘和珍君》- 通过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和情感的理解,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个人阅读和思考,完成文章主题的总结;- 指导学生借助背景知识,了解并欣赏相关的文学作品。

4. 阅读散文《阿长与《三只脚鼎》》-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道德问题,讨论人性的善恶;-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文中的情感表达;- 展示学生分析结果,探讨散文的社会意义及现实价值。

5. 阅读散文《癸巳杂识.其二》- 教师导读,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和鲁迅的写作动机;- 学生独立阅读,提取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彼此对文章的不同理解;- 整合学生讨论结果,形成全班的共识。

6. 综合阅读与讨论- 学生阅读整本《朝花夕拾》,并记录精彩的段落和自己的感悟;- 学生分组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学生个人总结,写下对《朝花夕拾》的整体评价;- 全班展示学生的感悟和评价。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主备人:郭颖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积累及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教学步骤】(一)教学过程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1.简洁导入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读书方法介绍:读书“三功”诵,不是看,而是声情并茂地念。

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问作者,同作者探讨。

评,不是复述,而是评价优劣得失,揭示艺术规律。

具备了这三功才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一个灿烂的自我。

4.掌握一些有关阅读散文的方法。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四、合作交流概括内容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朝花夕拾》目录:(1)小引(2)狗•猫•鼠(3)阿长和山海经(4)二十四孝图(5)五猖会(6)无常(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12)后记2. 小组讨论,畅谈喜爱篇目;3.踊跃演讲,发表独到见解。

五、联系作品,分析人物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讲述。

人物形象简析:《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徐赛儿)完整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徐赛儿)完整版

散文集的阅读指导路径——基于《朝花夕拾》的阅读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名著阅读”指导沦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里,这是语文教学的痛。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整本书的阅读和指导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

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课时时间有“限”。

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都在不断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

而且,名著阅读太耗时间了,我今年教初一,最近在给学生作《小王子》的阅读指导,试图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并让《小王子》成为能陪伴他们一生的经典。

我预计得花至少十节课的时间。

二是速成有“招”。

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应对名著阅读考试的资料,不少老师(包括家长)就让学生采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急就”方式来应对考试,这在几年前也许有些用,但是,现在,名著阅读的考查已经不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了,而是要求学生整理、体验、感悟、思考,所以,这样的“招”已经没用了。

三是指导无“门”。

我们知道,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单篇的阅读指导是很不相同的,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者在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书”概念。

因此,习惯了面对一篇篇课文的语文老师,一旦面对一本本的书的时候,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

也正因为语文教师的“指导无‘门’”,学生的名著阅读才长时间处于无规划无指导无提升的“三无”状态。

如今,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之后,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名著阅读要纳入课程体系,要有相应的课时保障,这就倒逼着我们语文教师要把专业的整书阅读指导引入课堂内。

那么,面对一学期一本必读和两本选读的数量,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指导呢?我想,要让阅读指导专业而有效,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2.你在指导前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了吗?3.你的课想把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去?4.如何通过筛选和整合核心内容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接下来,我先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来对这四个问题进行解说。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我们认识了文学家鲁迅,谁来说说你对他的印象。

鲁迅对故乡一直有着无限的情怀,这些旧事就像散落在土壤里的花朵,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板书:朝花夕拾鲁迅)二、名著简介1.指明来读。

通过读目录我们知道朝花夕拾有哪几篇文章?目录:《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三、了解阅读方法师:大家平时读过不少书,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一本书?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俩种读书方法。

四、研读赏析:在课文《少年闰土》里有一件趣事雪地捕鸟,其中捕鸟的地点就在书中的鲁迅的乐园--百草园。

由于《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所以阅读的时候可以围绕着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去写。

其中,要注重鲁迅的“所感”,我们在阅读这部分时要精读。

精读:就是正常的较慢的阅读速度,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尤其是重点内容,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精读的方法:●批注阅读: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在书页上划出文章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段落层次,点出疑难之处等等●赏析式:可从字词、修辞、结构、语言等角度欣赏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你最喜欢哪一个地方?为什么?是如何描写的?(找出段落朗读)学生回答:百草园的美景、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课上偷描绣像……2.教师示范四.小组合作好脑瓜,不如烂笔头。

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书上的空间有限,在旁边写得多了,书面也显得不整洁。

我们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把好词佳句写在上面,再写写自己的体会,长期坚持积累下去,对写作肯定大有帮助。

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读书卡。

②小组推荐优秀读书卡,向全班展示。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多种方法阅读《朝花夕拾》,将书中经典与学习、生活相结合,体会经典作品的魅力。

【设计意图】鲁迅的作品在中国,如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国、普希金的作品在俄罗斯,已经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是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存在。

学习他的作品,不仅是在学语文,更是在学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然而,很多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以理解,更难把握其精髓。

这种读不懂、不理解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鲁迅作品与时代不合时宜"鲁迅作品应淡出教材”等令人痛心的言论,令人倍感遗憾。

本课意在通过探究《朝花夕拾》中的经典之处,让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感受鲁迅作品永恒的经典魅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走近鲁迅,走进《朝花夕拾》,关注鲁迅的童年生活,消除与作者的隔膜。

2、阅读、概括《朝花夕拾》各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经典作品。

教学重难点:走近鲁迅,走进《朝花夕拾》,关注鲁迅的童年生活,消除与作者的隔膜。

课型:导读课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王维的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每逢佳节、思念亲人的人们感怀不已;苏轼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中秋思亲的人们传达美好的祝愿……无数的经典,魅力在于它超越时空而存在,让一代代人从中找到相同或相通之处。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正是有着这样的魅力而成为经典。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揣摩、品味其中经典之处。

二、走进经典之“走近鲁迅"1、教学小助手介绍鲁迅及《朝花夕拾》资料。

预设要点: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集,记叙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4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4

阅读《朝花夕拾》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2、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鲁迅其人与时代背景1、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

2、指名学生介绍《朝花夕拾》,教师视情况补充。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1881——1936,先后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等地学习、教书;1927年10月到上海,直到逝世。

肺病,55岁。

几十万人自发为其送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一共10篇。

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

基本写于1926年。

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支持学生,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

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于是便想起了往事。

)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①《小引》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无限的趣味……”③《狗·猫·鼠》(喜欢小动物)④《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

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①《五猖会》中“背书”一段(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①《琐记》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赫胥黎《天演论》②《藤野先生》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

从此走上文学道路,毕身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同反动落后作斗争。

4、怀念亲人师友①喜欢的人(“无常”、长妈妈……)②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寿镜吾)③同情的人(范爱农)5、作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鲁迅先生从来没有忘记过战斗。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往花夕拾》读前指引课教教安排之阳早格格创做教教目标激励教死阅该的兴趣,指引教死使用相闭要收阅读《往花夕拾》.教教沉面指引教死掌提使用赶快阅读取粗读相分离的要收举止阅读.教教易面指引教死使用批注法阅读,并即时灵验天挖写相闭读书籍表格.课时安插.1课时教教历程激趣导进:以单元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籍屋》的已知疑息导进:共教们教习了鲁迅先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籍屋》后,影像最深刻的是什么?是“下大的黑夹树”“紫黑的桑葚”,仍旧“好女蛇”“怪哉”虫?那些皆是鲁迅童年的死计片段,充谦了童年的气息.像那样回忆好佳的童年死计的文章,鲁迅先死把它们支进了共一个集文集里,那便是——《往花夕拾》.鲁迅先死的收展经历是悲喜接织的,即日起,咱们便启初阅读《往花夕拾》,正在鲁迅先死的影象少河里,取他所有体验他曾的喜喜哀乐.做品介绍:1.“鲁迅知几”:瞅哪个共教的做家简介更仔细、更歉富.2.“《往花夕拾》知几”:瞅哪个共教对于原书籍的篇章、真量、人物相识的更多些.(让教死先介绍,西席视情况补充、改正、面评.)由于《往花夕拾》是回忆性集文集,所以阅读的时间不妨盘绕着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所睹、所闻、所干、所感去写.其中,要注沉鲁迅的“所感”,它是歉富的,既有快乐、又有忧忧.咱们正在阅读那原书籍时,要将赶快阅读取粗读相分离,要用批注法举止阅读记录,并将有价格的疑息挖写正在读书籍记录表上,再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所睹、所闻、所干、所感,训练挖写读书籍记录表,表黑自己的阅读感受,为以去的自决阅读干准备.(2)报告热身①让教死正在组内展示自己的读书籍卡.②小组推荐特出读书籍卡,背齐班展示.注意:要保证教死正在原次训练中粗确了阅读要收,并不妨正在以去的阅读中自决完毕阅读取读书籍记录表.①以教习小组为单位启展阅读试验活动,使用原课教到的“赶快阅读取粗读相分离”“批注阅读”的要收举止齐书籍的二遍阅读,并将每篇集文的读书籍记录表挖佳,小组间互相接流,汇总问题,评比出最具代表性的几弛表格正在齐班展示.(时间为二个星期)②将每组汇总上去的问题以及感悟举止各小组之间的探讨,最后得出论断,不妨以笔墨、报告、脚抄报等机动的办法浮现,留正在接流展示课举止分享.《往花夕拾》接流展示课教教安排教教目标通过“阅读报告”,让教死进一步认识、掌握《往花夕拾》的中心、真量情节、人物局里、艺术特性等,普及完齐综合本收、疑息筛选本收战道话表黑本收.教教历程构造教死举止“阅读成果报告”活动.课时安插 1课时教教历程(一)构造教死举止《往花夕拾》阅读报告活动1.组少正在黑板上展示报告的中心:第一组:鲁迅的童年第二组: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第三组:鲁迅的女童培养概念第四组:鲁迅对于真理的探供2.展示该组特出读书籍记录表.3.盘绕中心,展示阅读成果:第一组:(1)派代表干“鲁迅童年趣事道”小道座.(2)共分二组,分别收会“鲁迅童年之乐”战“鲁迅家年之状”二种分歧的情感.(3)报告小结.(4)现场问疑:回问其余小组共教的疑问.第二组:(1)派代表干“尔影像深刻的鲁迅笔下人物道”小道座.(2)采用鲁迅笔下每部分物最典型的死计片段前进课原剧扮演,从中收会做家对于各部分物的感情.(3)报告小结.(4)现场问疑:回问其余小组共教的疑问.第三组:(1)派代表干“鲁迅女童培养瞅”小道座.(2)深代表道道:通联本量,道道鲁迅的培养瞅正在即日有什么借镜意思.(3)报告小结.(4)现场问疑:回问其余小组共教的疑问.第四组:(1)派代表干“鲁迅的供教及探供真理的经历”.(2)派代表梳理鲁迅正在每个供教阶段的思维状态.(3)报告小结.(4)现场问疑:回问其余小组共教的疑问.4.师死所有小结《往花夕拾》的真量、中心、人物局里战艺术特性. 注意事项:报告历程中,特天要强调教死存心倾听他人的收止,并把他人的瞅面记下去,课后整治听课记录,调整知识面,构修自己的名著阅读知识库.(二)每一小组报告中断后,西席要构造其余组的教死举止互评挨分,组少统计分数,末尾给特出读书籍小组颁奖.附报告评介表:(三)西席阅读分享,带收提下以西席的中心研读体验,补充教死研读之缺累,带收教死研读的目标,提下教死阅读认知火仄.(四)安插做业1.整治课堂条记,构修自己的名著阅读知识库.2.梳理《往花夕拾》的主要真量、典型情节、人物局里、艺术特性,为名著复习干准备.3.采用您正在阅读《往花夕拾》中体验最深的场合,道一道、议一议,以“名著典范回瞅”为中心,用A4纸创造一弛属于您自己的“班刊”.4.使用您教到的阅读要收,阅读课本推荐的做品《乡北旧事》《湘止集记)或者您喜欢的课中共类做品.。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精品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精品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朝花夕拾》中的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2. 通过阅读,感受鲁迅笔下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3. 分析并理解鲁迅先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鲁迅先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精神,以及文章中的隐喻和讽刺手法。

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朝花夕拾》相关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第一章《狗·猫·鼠》,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理解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讽刺;(3)小组合作阅读第五章《无常》,探讨鲁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精神。

3.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朝花夕拾》阅读指导2. 内容:(1)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2)第一章《狗·猫·鼠》:讽刺旧社会(3)第二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年生活(4)第五章《无常》:批判社会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2)谈谈你对鲁迅先生批判精神的看法。

2. 答案:(2)批判精神看法:结合鲁迅先生的作品,阐述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2)组织学生参加鲁迅作品阅读分享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细节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朝花夕拾》推荐名著阅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推荐名著阅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

你知道吗?师生交流读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二、合作交流(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施耐庵《水浒传》鲁迅《朝花夕拾》老舍《骆驼祥子》吴承恩《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童年》罗曼·罗兰《名人传》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

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2、阅读要讲究方法(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

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

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1、《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1926年间。

回忆性散文集。

共10篇。

2、这十篇分别包含: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藤野先生》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2、略读: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

(不是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快速的观其概貌)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略读课文,概括内容。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读前指导课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激发学生阅该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有关方法阅读《朝花夕拾》。

教课重点指导学生掌提运用迅速阅读与精读相联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课难点指导学生使用标注法阅读,并实时有效地填写有关念书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教课过程激趣导入:以单元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已知信息导入:同学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葚”,仍是“美女蛇”“怪哉”虫 ?这些都是鲁迅童年的生活片段,充满了童年的气味。

像这样回想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文章,鲁迅先生把它们收进了同一个散文集里,那就是——《朝花夕拾》。

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是悲喜交叉的,今日起,我们就开始阅读《朝花夕拾》,在鲁迅先生的记忆长河里,与他一同感觉他以前的喜怒哀乐。

作品介绍:1.“鲁迅知多少”:看哪个同学的作者简介更详细、更丰富。

2.“《朝花夕拾》知多少”:看哪个同学对本书的篇章、内容、人物认识的更多些。

(让学生先介绍,教师视状况增补、改正、评论。

)试读名著:1.方法介绍因为《朝花夕拾》是回想性散文集,因此阅读的时候能够环绕着鲁迅青少年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去写。

此中,要着重鲁迅的“所感”,它是丰富的,既有快乐、又有忧虑。

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要将迅速阅读与精读相联合,要用标注法进行阅读记录,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填写在念书记录表上,再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觉。

2.教师示范《朝花夕拾》念书记录表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屋》“我”的百草园:碧的菜畦、圆滑的石井、高大的皂、紫的桑葚、所肥胖的黄蜂、直向云霄的叫天子、蚣、斑盗、何首藤和木藤。

三味屋:中挂着一匾,写着“三味屋”;愿下边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下,他(寿吾先生)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都花白了,戴着大眼。

“我”的蝉吟、油岭低唱、蟋岸琴;“美女蛇”的故事。

所我早听到,他(寿吾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朴,博学的人。

“不知道!”“人都到那边去了 ?”“ !”“ 如意,指倜慌,一坐皆惊呢;金叵,倒淋滴噬,千杯未醉嘴 .. ⋯.“我”的所做“我”的所感”感悟及疑3.践运用经常去拔像人行形的何首根,以吃了能够成仙;在雪地捕;爬上花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上蝉,捉了喂;在老着迷的候画画儿。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阅读指导.doc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阅读指导.doc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阅读指导(一)全书导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创作的唯一的回忆性散文集,是了解研究鲁迅早年生活、思想与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书籍。

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因创作《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声讨反动政府的卑劣行径而遭到迫害,不得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926 年9 月,鲁迅南下厦门大学教书,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里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

这些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五篇散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连续发表在《莽原》杂志上。

1927年,鲁迅在广州进行修订,并添加了小引与后记,改名为《朝花夕拾》。

这些散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等七篇,均回忆童年生活;《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三篇,属怀念性文章。

十篇散文,追忆了那些无法忘怀的人物或事件,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与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无情抨击。

全书文笔深沉隽永,颇受读者青睐。

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文章,一直被视为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

(二)作者名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17 岁离开家乡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 年东渡日本深造,两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28 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后主编《萌芽》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0 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 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新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新版

阅读指导《朝花夕拾》教学目标:、能够梳理整合作品中交代地作者经历,并结合对作品作深入地了解.、对作品地内容和表达有自己地心得,能运用合作地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从不同地角度初步欣赏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出示新课标文学作品欣赏要求、导入新课:我们读了《朝花夕拾》这一本散文集,老师想和大家来聊一聊《朝花夕拾》这一本书,来聊一聊鲁迅这个人.“朝”早上,“夕”黄昏.题目地意思是早上地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地人和事.所以《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地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写地是鲁迅地少年和童年时期.、童年,是我们最难忘地时刻,同学们也刚刚才度过自己地童年,那么,同学们,现在回想起来你地童年,你地童年生活开心吗?、我们大多数童年地回忆都是很开心地,快乐地,无忧无虑地,那么,在《朝花夕拾》里,鲁迅回忆起他地童年开不开心?从哪些事可以看出来?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开心:百草园、看庙会、和小伙伴、长妈妈、看山海经不开心:父亲、衍太太、名医、日本地中国留学生、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地刻板虚伪和残酷.《狗·猫·鼠》——讽刺“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地原因.《五猖会》——对封建家长制阴影、旧地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地抨击.《无常》——描绘迷信传说地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地军阀统治文人. 《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地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地心理和社会对孩子们束缚. 《父亲地病》——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地不认同.《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地一段故事.《藤野先生》——思恋老师地教导,认真做人地决心.《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地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地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地爱国者地同情和悼念.、本应快乐无忧地童年生活,而鲁迅却要受到这么多地束缚,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共同地东西?愚昧、麻木、迷信、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都会这样地呢?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礼教和迷信(社会)、鲁迅小时候,就受到了这个黑暗、腐朽、愚昧地封建社会地束缚,鲁迅在小地时候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这个社会有问题!那么长大了呢?长大地时候这个社会是怎么样地呢?在这本书里,也有篇写作者长大后去日本留学地经历,一篇《藤野先生》,一篇《范爱农》,从这两篇里面能不能感受到作者长大求学时,当时地国民和社会是怎么样地呢?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分以上,便不是自己地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地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地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地,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地时候,便影几片时事地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地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地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地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地,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地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地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地意见却变化了.麻木!愚昧!无知!正是因为这样,鲁迅才觉得医好一个人地身体没有用!关键是医好人地思想!所以鲁迅才会弃医从文,告别了藤野先生.、那现在呢?鲁迅写《朝花夕拾》地时候,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地呢?出示《小引》写作背景地交代年“三一八”惨案①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地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地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地生活,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后面又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又遭受到当时顾颉刚、校长等人地排挤,后来又辗转到了广州,这期间,他也发表了很多针砭时弊地文章,所以又引来社会上一大批所谓地文人学者地攻击,在《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这两篇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当时一些人对他卑劣地诋毁.比如陈西滢、顾颉刚之流.那么,三一八惨案也好,还有这些所谓地学者们对鲁迅诋毁和抨击也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背后地社会变没变?没有!还是这样一个黑暗腐朽麻木地社会!、那么,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现在在这本书里要回忆起这些不开心地东西吗?本来应该是快乐地童年,都免不了受这些东西地束缚和腐蚀,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连小孩子都不放过,简直就是吃人地社会嘛!(狂人日记)所以,他想通过梳理自己小时候地经历和回忆,来通过写自己童年地体验,来评说世态,剖析习俗.来解刨这个麻木腐朽地社会,来唤醒这些愚昧、麻木、无知地人们.、那么,可能有同学会疑问?那作品里面提到一些鲁迅开心地经历呢?知道为什么吗?鲁迅写作此时地处境并不好,颠沛流离地生活,尖酸刻薄无耻地诋毁,鲁迅也通过寻找儿时地回忆,来温暖和慰藉自己,给自己前行地力量和勇气,但是,一回想起来,就看到了这个吃人地社会!痛苦地鲁迅!、面对眼前这个黑暗地、腐朽地残留着很多封建毒害地吃人地社会,鲁迅是什么态度?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当时宣传孝道地经典《二十四孝图》.至于玩着“摇咕咚”地郭巨地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地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地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讲地是一个什么故事?同学们如何看待中国特有地这个“孝”?鲁迅是如何来看待地呢?批判,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回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人们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鲁迅一生都在用文字医治和唤醒这个麻木地民族,鲁迅地文字,似匕首,似投枪,非常地犀利和深刻,我们再来看一看鲁迅地文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地樱花烂熳地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地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地“清国留学生”地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地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地,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地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同学们觉得这些清国留学生漂亮吗?为什么?标致: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地极大享受反讽,讽刺反讽地语言,让鲁迅地作品显得格外地尖锐和犀利.、那么,我们现在来读《朝花夕拾》,知道该注意些把握什么了吗?深刻地思想对愚昧、腐朽、麻木地民众,封建礼教和迷信地批判犀利地言辞,讽刺地语言艺术、那么再来读读《朝花夕拾》,应该会收获更大!我们现在就再来读一读他地《五猖会》,结合开始老师说地,欣赏文学作品,要有所收获.一会老师请同学谈谈你地收获.、去看庙会前,鲁迅开心吗?父亲让他背书地时候,他有什么感受?后来去看庙会了,鲁迅开心吗?那么同学们,鲁迅这一经历,父亲地这一做法,背后是什么?同学讨论:封建家长专制和泯灭孩子天性地封建教育制度.、就这篇作品,谈谈自己地体会,可就这几点来谈谈.、板书设计:朝花夕拾开心:百草园、看庙会、和小伙伴、长妈妈、看山海经温馨地回忆(痛苦地鲁迅)不开心:长妈妈、父亲、衍太太、名医、日本地中国留学生腐朽地社会….理性地批判(犀利地语言,深刻地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集的阅读指导路径——基于《朝花夕拾》的阅读“名著阅读”指导沦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里,这是语文教学的痛。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整本书的阅读和指导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

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课时时间有“限”。

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都在不断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

而且,名著阅读太耗时间了,我今年教初一,最近在给学生作《小王子》的阅读指导,试图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并让《小王子》成为能陪伴他们一生的经典。

我预计得花至少十节课的时间。

二是速成有“招”。

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应对名著阅读考试的资料,不少老师(包括家长)就让学生采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急就”方式来应对考试,这在几年前也许有些用,但是,现在,名著阅读的考查已经不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了,而是要求学生整理、体验、感悟、思考,所以,这样的“招”已经没用了。

三是指导无“门”。

我们知道,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单篇的阅读指导是很不相同的,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者在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书”概念。

因此,习惯了面对一篇篇课文的语文老师,一旦面对一本本的书的时候,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

也正因为语文教师的“指导无‘门’”,学生的名著阅读才长时间处于无规划无指导无提升的“三无”状态。

如今,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之后,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名著阅读要纳入课程体系,要有相应的课时保障,这就倒逼着我们语文教师要把专业的整书阅读指导引入课堂内。

那么,面对一学期一本必读和两本选读的数量,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指导呢?我想,要让阅读指导专业而有效,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2.你在指导前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了吗?3.你的课想把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去?4.如何通过筛选和整合核心内容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接下来,我先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来对这四个问题进行解说。

一、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不同类型的书,它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目的都是不一样的。

王荣生教授曾经多次强调要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

所以,作为阅读指导课,必须关注到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差异。

诗集、小说、散文集、剧本、传记、报告文学……这是书籍的文体差异;此外,有些书是偏理性的,有些书是偏感性的;即便都是小说,从形式上来说,有些是短篇集锦,有些是长篇连载,有些是章回体;从内容上来说,有些是科幻小说,有些是魔幻小说,有些是动物小说。

即便都是书信,《傅雷家书》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肯定不是同一特质的。

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到书的类型差异和个体特质。

举个例子,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有《培根随笔》的阅读,曾有很多学生说这本书读不下去,不想读。

为此,我开设了一节《培根随笔》阅读课,带领学生去发现培根随笔的美和价值,最后,学生通过研读和交流发现,培根随笔简直就是观点的大本营。

以《谈读书》为例,这篇文章中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观点。

所有观点集中在一起,几乎能囊括所有有关于“读书”话题的看法。

也就是说,培根的文字都是高度浓缩后的思想精华,简直是思想的本源,其他人如果要写关于“读书”的话题,几乎逃不脱他的思想的范畴,换言之,其他人关于“读书”的写作都是从其中生发出来的演绎,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就是对培根《谈读书》一文中“选择性读书”这一读书方法的进一步论证。

再如我们目前所有跟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几乎都能从培根这篇文章中找到呼应。

至此,学生才明白,为什么培根能被称作是哲学大家。

学生一旦领悟这一点之后,他们便获取了一把阅读培根随笔的钥匙,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惊喜连连,收获满满,《培根随笔》的阅读价值也就浮现出来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鲁迅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而是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

他的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章法和技巧,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

”这样的一位作家的作品,即便是散文作品,也肯定是厚重的。

散文是最个人化的一种文体,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散文是用精准的语言来传递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们看,《朝花夕拾》里,作者用自由的笔触,精致的语言,或兴致勃勃回忆童年往事,或谈家乡戏曲中的鬼,或深情忆人,或坦露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痛苦……我们阅读的时候,仿佛看见鲁迅先生记忆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电影,那些或美丽或伤感或诙谐的画面,在我们眼前闪过。

此外,《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有不少共同点:第一,在内容上自由驰骋,知识丰富,堪当一部历史与文化的百科全书。

第二,叙述上,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或者说现在视角与过去视角自由转换。

第三,表达方式上,议论、抒情、描写、记叙灵活运用。

第四,在回忆中随时插入反讽手法,引用政敌的语言讽刺嘲笑政敌。

因为当时鲁迅与陈西滢、徐志摩、章士钊等人有论争,他们发表文章互相“攻击”,鲁迅在自己的杂文、散文中即兴发挥,随时引用。

最后,我们再来看这本散文集的编排体例,十篇回忆性散文,前七篇都是童年生活的回忆。

由第八篇《琐记》开始,作者的回忆从童年过度到去异地求学的经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艰辛和思想的转变,以及回国后在辛亥革命中的失望等。

因此,这些散文并不是随意排列的,它的编排和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思想的转变相关。

基于《朝花夕拾》的这些特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然逃不开对作者鲁迅的关注,我经常跟学生说,读叙事性散文就是“偷窥作者”,那读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就可以有更好的机会“认识鲁迅”,他的家庭构成、生活环境、亲朋好友、个人喜好、生活习性、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当然,散文阅读,还需要“读出自己”,比如,在别人的散文里读到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打通别人的散文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的勾连,从而唤醒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

这样的阅读指导是契合《朝花夕拾》做为散文集的文体特质的。

二、你在指导前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了吗?因为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学生现有的阅读起点在哪里?他们是怎样阅读的?阅读的收获有哪些?阅读的困惑在哪里?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怎样阅读一本书》一书中,把阅读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只是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这个层次一般只要有足够的认字量,只要文字不是太晦涩难懂,都能达到。

也就是说,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一般都能达到这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它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而且能说出整本书的重点。

如果说基础阅读是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那么,“检视阅读”就是要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也包括“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是“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大多数有一定阅读量的学生,都能达到这一层次。

但如果一直得不到专业的阅读训练,那么整个人生的阅读就可能在这一层次上停滞不前。

第三个层次的阅读是“分析阅读”,比起前面两个层次,“分析阅读”要复杂些,系统些。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所谓的一部《红楼梦》足够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就是分析阅读。

所以,如果阅读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追求理解和深入的。

第四种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

就是阅读者围绕一个“主题”,不是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而是阅读多篇文章或多本书,然后列举出这些阅读材料之间的相关之处,或提出一个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涉及到的主题。

显然,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但也将会是最有收获的一种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初一的孩子,面对鲁迅的文章,他们一般都是怎样阅读的呢?阅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们又需要我们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呢?这里,需要老师在阅读指导前首先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

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时候,一般会遇到两大困难:第一,有畏惧心理。

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鲁迅的生活离学生比较遥远;二是因为鲁迅在散文里面加了很多杂文写法,涉及到了很多的现实社会元素;三是因为鲁迅的表达习惯可能和学生的表达习惯不太一致,加上反讽等手法的应用也加大了理解上的难度。

第二,缺少相应的散文阅读策略学生大多是把散文当小说一样读的,就是读情节,追求好玩的情节。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具有较丰富的情节,然后学生可能会喜欢读,读得进去;而有些篇目,如《狗猫鼠》《无常》等杂文手法多,情节不是很集中,相应地就难读,不喜欢读。

在了解了学生的这些阅读起点之后,我们的阅读指导课就能有的放矢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就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切实提高。

但面对初一的孩子,我们千万不要想着把《朝花夕拾》讲深讲透,我们要努力把它讲活讲好,消减经典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孩子和鲁迅之间的距离。

三、你的课想把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教师思考阅读指导的目的何在。

我们前面已经讲到过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一般来说,学生的原始阅读只能停留在检视阅读的层面,即以关注内容获取信息为主,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上最需要做的便是让学生在面对整本书的阅读时能慢慢进入到分析阅读,甚至主题阅读的层面。

就《朝花夕拾》而言,在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之后,我们不能让学生停留在了解内容的层面上,那么,我们的《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该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散文不是以情节取胜的,也不是只看文字优美与否,读散文其实就是读作者和读自己,就是通过作者精准的语言,在感受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中唤醒读者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人生体验。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对这十篇散文进行整理、体验、感悟、思考。

也就是带领学生从检视阅读的层次走向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层次。

这些,都会涉及到散文阅读策略。

四、如何通过筛选和整合核心内容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有些作品,整本书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前后关联性很大,如《骆驼祥子》;而《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其中各篇之间没有太大的前后关联,每一篇都可独立成篇。

但不管我们面对哪类书,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都是:我们该如何在几节课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整本书,并掌握一些阅读此类书的策略?要解决这个难题,关键就在于对整本书的内容要进行筛选和整合,通过对书中某些核心内容的阅读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用局部去带动全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