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系统疾病-小儿造血功能及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概述(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儿血常规特点
●各年龄期小儿的血常规不同。
1.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红细胞的生成受红细胞生成素的特异性调节,组 织缺氧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由于胎儿期 组织氧含量低,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 出生时红细胞数为5.0X1012/L~7.0X1012/L,血红蛋 白量约150~220g/L,未成熟儿可稍低。生后6~12小 时因不显性失水,血液浓缩,红细胞数往往比出 生时稍高。
5.血容量
●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 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血容量占体重的 8%~10%;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
三、中医学对血的功能及生成的认识
1.中医学对血的生理功能的认识
●血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濡养滋润全 身脏腑组织,《难经二十二难》将血的这一作用 概括为“血主濡之”。全身各部分(内脏、五官、 九窍、四肢、百骸)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发 挥其生理功能的。
2.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生后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器 官,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生后头几年 内,所有的骨髓均为红髓;5~7岁开始,于长骨中出 现脂肪细胞(黄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红髓逐渐 为黄髓所代替。至18岁时红髓仅分布于脊柱、胸骨、 肋骨、肩胛骨、颅骨、骨盆及肱骨、股骨的近端。但 当造血需要增加时,黄髓可以转变为红髓,重新发挥 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 代偿潜力甚少,如果需要增加造血,就会出现髓外造 血。
第一节小儿造血功能及血液特点
目录
●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常规特点 ●三、中医学对血的功能及生成的认识
一、小儿造血特点
●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1.胚胎期造血
●造血首先在卵黄囊的血岛出现,然后是肝、脾、胸 腺、淋巴结等髓外造血器官,最后转移至骨髓,因 而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3.血小板数
●血小板计数与成人相同,为 150X109/L~300X109/L。
4.血红蛋白的种类
●在胚胎、胎儿、儿童和成人的红细胞内,正常情 况下有6种不同的血红蛋白分子,它们分别由不同 肽链组成。胚胎期的血红蛋白为Gower1.Gower2 和Portland,在胚胎12周时消失,并为胎儿血红蛋 白(HbF)所代替,随着成人血红蛋白HbA合成 逐渐增加,生后HbF迅速又为HbA所代替。成人 的HbA约占0.95,HbF不超过0.02。
●网织红细胞数在初生3天内为4%~6%;于生后4~7天迅 速下降至0.5%~1.5%;3个月后上升,婴儿期以后降至 与成人相同1%~1.5%°
2.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白细胞总数为15X109/L~20X1O9/L,生后数 小时增加,至24小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周 时平均为12X109/L;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 1OX1O9/L左右;学龄期后接近成人水平。
●随着肺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合 成明显减少,骨髓暂时性造血功能降低,另外胎儿红 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婴儿 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 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达最低水平, 红细胞数降至3.0X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 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脾脏于胎儿第8周左右可生成红细胞、粒细胞,至 12周时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至胎儿5个月时 造红细胞和粒细胞的活动减少,并逐渐消失,而 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可维持终身。
●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第6~7周人胚胎已出现胸腺, 并开始生成淋巴细胞,来源于卵黄囊、肝脏或骨 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诱导分化为前T细胞,并 迁移至周围淋巴组织中增殖并发育为T淋巴细胞, 这种功能维持终生。胚胎期胸腺还可以生成少量 的红细胞和粒细胞,但持续时间甚短。
●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 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 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 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以后 淋巴细胞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占35%,至4~6岁 时两者又相等;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初 生儿外周血液中也可出现少量幼稚中性粒细胞, 但在数日内即消失。
(1)中胚叶造血期
●胚胎第10~14天开始在卵黄囊形成许多血岛,血岛 的内部细胞形成原始的血细胞,血岛外周的细胞 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胚胎第8周后,血岛开始退 化,原始的红细胞逐渐减少,至胚胎第12~15周消 失。
(2)肝脾造血期
●胚胎中期以肝脏造血为主。自胚胎第6~8周开始, 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肝造血时主要产生有核 红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至胎 儿期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约至出生时停止。
(2)骨髓外造血
●在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以后骨髓外造血停止(除淋 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外)。当婴幼儿遇到各种感染、溶血、 贫血、骨髓受异常细胞侵犯及骨髓纤维化等情况时, 因骨髓造血储备力小,其肝、脾、淋巴结可以随时适 应需要,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此时肝、脾和 淋巴结肿大,周围血常规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 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 “骨髓外造血”。当病因去除后,又可恢复正常的骨 髓造血。
●自胚胎第11周,淋巴结开始生成淋巴细胞。从此, 淋巴结成为终生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 胎儿期淋巴结亦具有短时间的红系造血功能。
(3)骨髓造血期
●自胎儿4个月开始,骨髓出现造血活动。并迅速地 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至胎儿30周,骨髓中粒、 红及巨核细胞等系统的增生都已很活跃。直至出 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素问五脏生成》篇日:“肝受血而能视,足受 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其 二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 篇日:“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营卫生 会》日:“血者,神气也。”血液供给充足,神 志活动正常。
2.血的生成、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1)心主wk.baidu.com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心主血。”“在 体为脉,在脏为心。”全身的血液,依赖心气的 推动,通过经脉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心气的推动是否正常,在血液循环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