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生产工艺
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流程

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流程1.该工艺流程首先需要将硝酸铵溶解在水中。
The process begins by dissolving ammonium nitrate in water.2.溶液随后被加入到浓硫酸中。
The solution is then added to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3.这一步会产生硝酸铵和硫酸的反应。
This step results in a reaction between ammonium nitrate and sulfuric acid.4.产生的硝酸铵溶液经过加热。
The resulting ammoniumnitrate solution is heated.5.随后,溶液经过脱水,使得硝酸浓度增加。
The solution is then dehydrated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ic acid.6.然后,再次加入浓硫酸进行反应。
Next,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is added for another reaction.7.反应产生的硝酸再次被加热。
The resulting nitric acid is heated once again.8.经过脱水处理后,硝酸的浓度进一步提高。
After dehyd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ic acid is further increased.9.这种双加压法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生产高纯度的硝酸。
Thisdual-pressur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produce high-puritynitric acid.10.工艺流程需要精确的控制温度和压力。
The process requires precis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11.硫酸和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硝酸的生产工艺

硝酸的生产工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和农业生产中。
硝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亚硝酸氧化法、铵盐法和硝基氧化法等。
1. 亚硝酸氧化法:亚硝酸氧化法是硝酸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以氨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生成硝酸。
首先,通过合成氨制取亚硝酸,然后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
具体工艺如下:(1)合成氨制备亚硝酸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氨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亚硝酸:NH3 + O2 → HNO2 + H2O(2)亚硝酸氧化为硝酸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下,将亚硝酸与氧气反应得到硝酸:2HNO2 + O2 → 2HNO32. 铵盐法:铵盐法是通过铵盐来制备硝酸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有铵硫酸法和铵硝酸法两种。
具体工艺如下:(1)铵硫酸法。
将硫酸与氨反应得到硫酸铵,然后将硫酸铵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硝酸:2NH3 + H2SO4 → (NH4)2SO4(NH4)2SO4 → 2NH3 + H2SO4 + H2O2NH3 + H2SO4 + H2O + 1/2O2 → 2HNO3 + (NH4)2SO4(2)铵硝酸法。
将铵硫酸和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铵,然后经过脱水处理,生成硝酸:HNO3 + NH4OH → NH4NO3 + H2ONH4NO3 → N2O + 2H2O2NH4NO3 → 2N2O + O2 + 4H2ON2O + 3O2 → 2N2O52N2O5 + H2O → 2HNO33. 硝基氧化法:硝基氧化法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氨基或羟基氧化为硝基的方法,然后生成硝酸。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合成过程中的硝化反应。
具体工艺如下:R-NH2 + 2HNO3 → R-NO2 + 2H2O + H2OR-OH + HNO3 → R-ONO2 + H2O以上是硝酸的主要生产工艺,不同的工艺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生产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产品纯度的控制等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硝酸的生产过程涉及一些化学反应和氧化,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硝酸生产工艺

硝酸生产工艺一、中压法制稀硝酸工艺流程硝化法制硫酸的一种方法,硫酸工业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工业生产方法,因以铅制的方形空室为主要设备而得名。
铅室法曾作为硫酸的唯一制造法盛行于世,历时100多年。
20世纪起,逐渐被塔式法和接触法(见硫酸)取代。
铅室法的基本原理与塔式法相同,实质上是利用高级氮氧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氮)使二氧化硫氧化并生成硫酸:SO+NO+HO─→HSO+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又迅速氧化成高级氮氧化物:2NO+O─→2NONO+NO─→NO因此,在理论上,氮氧化物仅起着传递氧的作用,本身并无消耗。
英国人J.罗巴克于1746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铅室法制造硫酸的工厂。
至19世纪50年代,铅室法生产工艺才臻于完善。
典型的铅室法的生产流程(图2[ 铅室法生产硫酸工艺流程]),是使300~500℃的含二氧化硫气体(见硫酸原料气)进入充有填料的脱硝塔,与淋洒的含硝硫酸逆流接触。
由于酸温升高,含硝硫酸中的氮氧化物得以充分脱除。
塔顶引出的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若干个铅室。
在铅室中,二氧化硫充分氧化而成硫酸。
最终通过两座串联的填料式吸硝塔,塔内淋洒经过冷却的脱硝硫酸,以吸收氮氧化物,所得的含硝硫酸送往脱硝塔。
由于部分氮氧化物会随废气和产品带出,需不断补充。
早期是将硝石加入焚硫炉内使受热分解,取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混合气体。
后来,都是将氨氧化成氮的氧化物,再将后者引入第一个铅室,或将硝酸直接补加在含硝硫酸中,用以淋洒脱硝塔。
潮湿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混合气体和浓度在70%以下的稀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设备需用铅制。
在铅室中,二氧化硫的氧化与成酸反应大部分是在气相中进行,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大量的硫酸雾。
这种气溶胶状态的细微颗粒需经较长进间才能凝聚成液滴,坠落至铅室底部。
为此必须拥有很大的反应空间,才能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
再者,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反应热也须经铅室表面及时散去。
因此,铅室法工厂往往采用多个串联的铅室,耗铅量大,这是历史上人们力求革新铅室法的主要原因。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

C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1产品方案利用本公司生产的液氨生产硝酸,最终产品为98%浓硝酸。
1.2生产规模1.2.1设计规模:公称能力为日产浓硝酸350吨(以100%HNO 3计)(公称能力产浓硝酸10万吨/年,计算产能10.5万吨/年,配套建10.5 万吨/年稀硝酸装置)。
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1.2.2确定本装置设计规模依据以下因素:结合耀隆集团原材料供应、辅助工程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将本工程浓硝酸生产规模定为10万吨/年(以100%HNO 3计)。
2工艺技术方案及技术来源2.1工艺技术方案选择2.1.1稀硝酸2.1.1.1国内外稀硝酸工艺技术概况目前,国内外工业上生产稀硝酸的方法有常压法、综合法、全中压法、高压法、双加压法,现分述如下:(1)常压法:氨氧化和吸收均在常压下进行的生产工艺。
早期硝酸生产多采用这种方法,该工艺流程的特点为系统压力低,设备结构简单,工艺操作稳定,氨氧化率高,铂耗较低。
但吸收比容积大(20~25m3),酸吸收率较低(仅为92%左右)。
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氨利用率,需附有碱吸收N OX尾气装置并副产硝盐,即便如此尾气中N OX浓度仍很高,不符合目前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
加上设备相对台数较多,设备体积大,装置占地面积多,投资大,成品酸浓度低等因素,国家经贸委已明文规定禁止采用此种流程新建硝酸装置。
(2)综合法常压氨氧化和中压(0.25~0.5MPa)酸吸收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压酸吸收的缺点,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末引进该流程进行稀硝酸的工业生产。
该方法主要缺点是常压氨氧化、设备庞大、占地多,需要配备较昂贵的不锈钢材质的氧化氮压缩机,其投资高于下面介绍的中压法,且吸收压力低仅0.35MPa(A),因此酸浓度低及尾气排放不能达到环保要求,不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硝酸装置,国家经贸委也明文规定了不能采用此种流程建设硝酸装置。
(3)全中压法氨氧化和酸吸收均在中压下进行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硝酸生产工艺流程

硝酸生产工艺流程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肥、炸药、医药、染料等领域。
硝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硝酸盐的制备和硝酸的制取两个主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硝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硝酸盐的制备。
硝酸盐的制备通常采用硝酸铵或硝酸钠作为原料。
以硝酸铵为例,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 氨气吸收,将氨气通过水中,生成氨水。
2. 硝化反应,将氨水与浓硝酸进行反应,生成硝酸铵。
硝酸铵的制备反应方程式如下:
NH3 + HNO3 → NH4NO3。
硝酸钠的制备工艺流程与硝酸铵类似,只是原料和反应条件有所不同。
二、硝酸的制取。
硝酸的制取工艺主要包括硝酸盐的蒸发结晶和硝酸的浓缩两个步骤。
1. 硝酸盐的蒸发结晶,将硝酸盐溶液进行蒸发结晶,使硝酸盐结晶析出。
2. 硝酸的浓缩,将硝酸盐结晶进行浓缩,得到浓硝酸。
硝酸的制取工艺流程中,硝酸盐的蒸发结晶和硝酸的浓缩是关键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多级蒸发结晶和浓缩的工艺,以提高硝酸的浓度和纯度。
在硝酸的制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pH值,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此外,还需要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硝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硝酸盐的制备和硝酸的制取两个主要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条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废水和
废气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希望本文对硝酸的生产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硝酸生产教学课件

欢迎来到硝酸生产教学课件PPT!本课件将介绍硝酸的概述、历史、生产过 程、工艺流程、应用、危害以及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探索硝酸的世界吧!
硝化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领 域。
硝酸生产的历史
硝酸起源于古代埃及,作为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硝酸生产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
总结
硝酸生产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未来的发展将趋向于清洁、 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硝酸的应用
工业应用
硝酸广泛用于炸药、合成材 料、冶金和化工生产等工业 领域。
农业应用
硝酸作为植物营养剂,被广 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制 备。
医药应用
硝酸在医药领域有抗菌、消 炎等特性,被用于药物的制 备和医疗过程中。
硝酸的危害
1 化学性质带来的危害
硝酸具有强酸性和腐蚀性,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2 安全生产措施
在硝酸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 环境的安全。
硝酸生产的发展趋势
1
现有生产方案存在的问题
传统硝酸生产方法存在能耗高、废物排放多等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
新型生产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如电解法、生物法等新型硝酸生产技术的研究,有望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
硝酸生产的料
氮源
硝酸的主要源头是含有氮元 素的化合物,如氨、尿素等。
氢源
氢在硝酸的制备过程中起到 还原剂的作用,常用氢气或 甲醇作为氢源。
催化剂
催化剂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 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有铂、 钼等。
硝酸生产的反应过程
1
吸热反应
2
制备硝酸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需
硝酸工艺流程简介

1。
双加压法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1.1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1:1、2-液氨蒸发器,3-辅助蒸发器,4—氨过热器,5-氨过滤器,6—空气过滤室,7—空压机,8-混合器,9-氧化炉、过热器、废热锅炉,10—高温气气换热器,11-省煤器,12-低压反应水冷器,13—氧化氮分离器,14—氧化氮压缩机,15—尾气预热器,16—高压反应水冷器,17—吸收塔,18—尾气分离器,19—二次空气冷却器,20-尾气透平,21—蒸汽透平,22—蒸汽分离器,23—汽包,24—蒸汽冷凝器.图1—1 工艺流程示意图1.2流程简述:合成氨厂来的液氨进入有液位控制的A、B两台氨蒸发器中,氨在其中蒸发,正常操作时,大部分液氨被A台蒸发器中来至吸收塔的冷却水所蒸发(吸收塔上部冷却水与A蒸发器形成闭路循环),蒸发温度11.5 ℃;其余的液氨被冷却水在B台蒸发器中蒸发,蒸发温度为14 ℃,两台氨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均维持在0.52 Mpa;其中的油和水在辅助蒸发器中被分离,蒸发出的气氨进入氨过热器,气氨温度由TV31022控制,温度为110 ℃,然后再经氨过滤器进入氨─空气混合器.空气从大气中吸入,经过三级过滤进入空气压缩机入口(冬季在经过空气过滤器前由空气预热器预热),经过空气压缩机加压至0。
35 Mpa后分为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两股气流,一次空气进入氨─空混合器,二次空气进入漂白塔。
氨和空气在氨─空混合器中混合以后,进入氧化炉,经过铂网催化剂氧化生成NO等混合气体,铂网氧化温度为860 ℃,然后经过蒸汽过热器、废热锅炉,再经高温气─气换热器、省煤器、低压反应水冷器,再进入氧化氮分离器,在此将稀酸分离下来,气体则与漂白塔来的二次空气混合后进入氧化氮压缩机,进气温度为60 ℃,压力为0。
3 Mpa;出口温度为200 ℃,压力为1。
0 Mpa.再经尾气预热器、高压反应水冷却器进入吸收塔,进入吸收塔时的氮氧化物气体温度为40℃,氮氧化物气体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工艺水从吸收塔顶部喷淋而下,二者逆流接触,生成58 %—60 %的硝酸,塔底酸温度为40 ℃,从吸收塔出来的硝酸进入漂白塔,用来自二次空气冷却器的约120 ℃的二次空气在漂白塔中逆流接触,以提出溶解在稀酸中的低价氮氧化物气体,完成漂白过程,漂白后的成品酸经酸冷却器冷却到40 ℃,进入成品酸贮罐,再用成品酸泵送往硝铵和间硝装置.从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尾气先后经过尾气分离器、二次空气冷却器、尾气预热器、高温气—气换热器,温度升至360 ℃,进尾气透平,回收约60 %的总压缩功,出尾气透平的气体含量≤200 ppm,经排气筒排入大气。
硝酸生产工艺

硝酸生产工艺及流程1.综合法生产稀硝酸工艺流程综合法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空气通过鼓风机依次经水洗塔和粗毛呢袋过滤器,除去机械杂质和夹带的粉尘;来自合成氨系统的气氨在氨过滤器中除去油污和机械杂质;净化后的空气与气氨在混合器内混合,使氨的体积分数保持在10. 5% ~12. 0%;混合气体经纸板过滤器进一步过滤后进入2台Φ2 800 mm氧化炉;氧化炉内反应生成的760~800℃高温氧化氮气体进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氧化氮气体被冷却至180℃,然后进入快速冷却器中继续冷却至40℃左右;冷却后的气体经K-480-41透平压缩机加压(出口压力0.34MPa左右,温度升至120~130℃)后送入一氧化氮氧化器,使一氧化氮氧化度达70%左右,此时气体温度升至200℃,然后通过尾气预热器降温至80℃左右送入酸吸收塔底部;从酸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尾气(0. 255~0. 275 MPa)经尾气预热器预热至160~180℃后,送入透平膨胀机,回收能量后的气体(压力降至0. 098MPa)最后排入大气。
2中压法生产稀硝酸工艺流程中压法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
利用K-480-41透平压缩机作为空气压缩机,将来自空气过滤器的空气压缩至0. 35MPa,然后经素瓷过滤器进一步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去氨空混合器;来自合成氨系统的气氨经气氨缓冲罐调节压力至0. 3~0. 6MPa,再经氨过滤器除去机械杂质和油污后进入气氨加热器,加热后的气氨经流量调节阀进入氨空混合器;混合后控制氨体积分数为9% ~11%,自上而下通过上部为Φ1 600 mm的氧化炉和下部直径为Φ900 mm的联合体废热废锅,氨空混合气经铂网催化高温氧化生成800~820℃的氧化氮气体,再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温度降至240~260℃,进入尾气再热器和尾气预热器与尾气换热,当温度降至125~145℃与来自漂白塔的二次空气混合后进入氧化器,使一氧化氮被进一步氧化;温度升至180~200℃的氧化氮气体进入软水预热器与软水换热后,再与快冷器中的冷却水换热,气体温度降至30~50℃;出快冷器的氧化氮气体进入吸收塔底部,与自上而下的软水逆流接触,被吸收生成质量分数为45% ~50%的稀硝酸。
双加压法生产硝酸工艺流程

氧
氨-空气混合气
热量回收 NOX、H2O 气体 废热锅炉、省煤器、蒸汽过热器 860oC
化 炉
铂网触媒层,高温 4NH3+5O2---->4NO+6H2O 0.45MPa
NOX 气体 主要为 NO 400oC
三、氧化氮的氧化和吸收
漂白塔 二次空气 酸气混合物 NOX 气体 换热器 冷却至 156oC 2NO+O2---->2NO2 水冷器Ⅰ 冷却至 40oC 3NO2+H2O---->2HNO3+NO 稀硝酸浓度 34% 分离器 NOX 气体 压缩机 1.0MPa 194oC 冷凝稀硝酸 尾气 换热器 冷却至 126oC
分离器
尾气预热器 至 360oC
尾气膨胀机 回收 60% 总压缩功
排气筒
备注:双加压法,氧化为中压,吸收为高压。 主要设备: (1) 四合一机组:蒸汽透平机、氧化氮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尾气透平机、变速箱以及附属设备。 (2) 氨氧化炉 (3) 吸收塔 (4) 漂白塔
双加压法生产硝酸工艺流程一Biblioteka 氨-空气混合气制备过滤空气
0.45MPa 236oC
二次空气 空气压缩机 一次空气
漂 白 塔
氨-空气混合气
气氨 液氨 1.2MPa 18oC 氨蒸发器 0.52MPa 氨过热器 加热至 100oC 氨过滤器
除杂质 氨-空气混合器 氨含量约 9.5%(V) 为
二、氨的氧化与废热回收
吸
硝酸溶液 浓度 66%
收 塔
NOX---水吸收--->HNO3 提高硝酸浓度
水冷器Ⅱ 冷却至 40oC
四、漂白
二次空气
硝酸溶液 浓度 66% 含大量 NOX
硝酸生产工艺

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硝酸是五价氮的含氧酸,纯硝酸是无色液体,相对密度1.5027,熔点-42℃,沸点86℃。
一般工业品带微黄色。
含硝酸86%~97.5%以上的浓硝酸又称发烟硝酸,它是溶有二氧化氮的红褐色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
硝酸是强氧化剂,有强腐蚀性,在生产、使用和运输中要注意安全。
与硫酸不同,硝酸与水会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示于图3-1-13,由图可见,共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上升,但共沸点下的硝酸浓度却基本一样。
在101.32 kPa下共沸点温度为120.5℃,相应的硝酸浓度为68.4%。
因此,首先将稀硝酸脱水,制成超共沸酸(即浓度超过共沸点时的硝酸浓度),经蒸馏最后才能制得浓硝酸。
1. 生产方法综述A氨氧化主要反应有:4NH3+5O2=4NO+6H2O这是一个强放热反应。
反应温度760~840℃,压力0.1~1.0MPa,通过铂网的线速度大于0.3 m/s,氧氨比(O2/NH3)为1.7~2.0,在以上工艺条件下,氨的氧化率可达95%~97%。
B NO的氧化出氨氧化反应器(亦称氧化炉)的反应气经废热锅炉和气体冷却器分出冷凝稀酸后,在低温下(小于200℃)利用反应气中残余的氧继续氧化生成NO2:其中生成N2O3和N2O4的反应,速度极快(分别为0.1 s和10-4s),而生成NO2的反应则慢得多(约20 s左右),因此是整个氧化反应的控制步骤。
上列三个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反应后,摩尔数减少,因此降低反应温度,增加压力有利于NO氧化反应的进行。
NO的氧化程度α-NO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示于图3-1-14。
由图3-1-14可见,当温度低于200℃,压力为0.8MPa时α-NO接近100%,常压时α-NO也能达到90%以上,实际操作时α-NO在70%~80%之间,反应气即可送吸收塔进行吸收操作。
NO的氧化是一个非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时间比氨氧化反应长得多,前者为20 s左右,而后者仅为2×10-4s。
硝酸生产工艺比较

硝酸生产工艺比较本文旨在比较不同的硝酸生产工艺,并分析其优缺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硝酸生产工艺的比较:1. 硝酸硝酸铵法-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将硝酸铵和硫酸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硝酸。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将硝酸铵和硫酸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硝酸。
- 优点: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反应速度快。
优点: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反应速度快。
- 缺点:硫酸的使用增加了环境污染风险。
缺点:硫酸的使用增加了环境污染风险。
2. 硝酸硫酸法-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将硝酸和硫酸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硝酸。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将硝酸和硫酸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硝酸。
- 优点:无需使用硝酸铵,减少了一些环境污染风险。
优点:无需使用硝酸铵,减少了一些环境污染风险。
- 缺点:生产成本较高,产量相对较低。
缺点:生产成本较高,产量相对较低。
3. 电解法-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通过电解硫酸铵溶液来生产硝酸。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通过电解硫酸铵溶液来生产硝酸。
- 优点:环境污染较小,可控性高。
优点:环境污染较小,可控性高。
- 缺点:生产成本较高,设备复杂,产量相对较低。
缺点:生产成本较高,设备复杂,产量相对较低。
4. 环保法-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利用环保技术生产硝酸,减少环境污染。
工艺描述:该工艺是利用环保技术生产硝酸,减少环境污染。
- 优点: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优点: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 缺点:生产成本可能较高,技术要求较高。
缺点:生产成本可能较高,技术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硝酸生产工艺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选择适合的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产量、环境污染等因素。
硝酸生产工艺

硝酸生产工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燃料、化工等领域。
硝酸生产工艺可以分为氨氧化法和硝化法两种。
1. 氨氧化法氨氧化法是利用氨与氧气反应制备硝酸的方法。
其反应方程式为:4NH3 + 5O2 →4NO + 6H2O2NO + O2 →2NO23NO2 + H2O →2HNO3 + NO该反应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通常在800-1000℃和8-10 MPa的条件下进行。
反应产物还需经过吸收和脱水等步骤,最终得到浓硝酸。
氨氧化法的优点是能够在单一反应器内完成反应和吸收等多个步骤,生产过程较为简单。
但它需要高温高压,能耗大,设备成本高,对原料氨与氧气的纯度要求也较高。
2. 硝化法硝化法是利用硝石或硝酸盐与酸反应制备硝酸的方法。
硝化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硝化法,一种是间接硝化法。
①直接硝化法直接硝化法是指将硝酸盐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硝酸的过程。
其反应方程式为:NaNO3 + H2SO4 →NaHSO4 + HNO3该反应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通常在20-30℃左右,生产过程简单,能源消耗较低。
但生产过程中需要处理酸性废水和废气,环境压力较大。
②间接硝化法间接硝化法是指将硝石或硫酸铵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混合酸的过程,进而生成硝酸。
其反应方程式为:KNO3 + H2SO4 →KHSO4 + HNO3(NH4)2SO4 + 2H2SO4 →2NH4HSO4NH4HSO4 + HNO3 →(NH4)NO3 + H2SO4该方法需要多个反应器和分离装置,生产过程复杂,但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总体来说,硝酸的生产工艺各有优劣,可以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硝酸生产工艺也将更加绿色、高效和可持续。
硝酸生产工艺

目录1前言 (1)2 总论 (2)2.1硝酸工业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2)2.1.1 国外硝酸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2.1.2 国内硝酸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2.2硝酸的性质 (3)2.2.1 硝酸的物理性质 (3)2.2.2 硝酸的化学性质 (4)2.3硝酸的用途 (4)2.4硝酸的毒性、安全和贮运 (5)3 稀硝酸生产流程综述 (6)3.1各种生产方法综述 (6)3.1.1 常压法 (6)3.1.2 加压法 (6)3.1.3 综合法 (7)3.2稀硝酸生产流程的确定 (8)3.3稀硝酸生产的主要原理 (9)4 氨的接触氧化 (11)4.1氨的接触氧化原理 (11)4.2催化剂的选择 (12)4.3铂系催化剂 (12)4.3.1 化学组成 (12)4.3.2 物理性状 (13)4.3.3 铂网的活化、中毒及再生 (13)4.4氨催化氧化的反应动力学 (14)4.5工艺条件的确定 (15)4.6混合气组成 (16)4.7爆炸及其防止 (17)4.8氨接触氧化工艺流程 (18)4.8.1 空气和氨的净化 (18)4.8.2 混合气体的配制 (19)4.8.3 反应热的利用 (19)4.8.4 工艺流程简述 (19)5 一氧化氮的氧化 (22)5.1一氧化氮氧化机理 (22)5.2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22)5.3一氧化氮氧化的工艺流程 (23)6 氮氧化物的吸收 (24)6.1氮氧化物吸收机理 (24)6.2工艺条件的确定 (24)6.2.1 吸收温度 (24)6.2.2 操作压力 (25)6.2.3 气体组成 (25)6.3吸收工艺流程 (25)7 工艺计算 (27)7.1物料衡算 (27)7.1.1 反应器(氧化) (27)7.1.2 废热锅炉(WHB)和冷却-冷凝器 (28)7.1.3 吸收塔 (31)7.1.4 生成的酸 (34)7.1.5 总收率 (34)7.1.6 放大至所需生产的速率 (35)7.2能量衡算 (35)7.2.1 压缩机(透平机) (35)7.2.2 氨气化 (37)7.2.3 氧化器 (37)8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和选型 (40)8.1氨氧化炉 (40)8.1.1 设备简介 (40)8.1.2 工艺计算及选型 (40)8.2酸吸收塔 (42)8.3其他设备选型 (43)8.3.1 尾气透平膨胀机:向心式膨胀器P320—35/11—11 (43)8.3.2 离心式压缩机:DA—1000—51 (43)9 车间设备布置 (44)10 硝酸尾气的处理 (45)10.1溶液吸收法 (45)10.1.1 碱液吸收 (45)10.1.2 亚硫酸溶液吸收法 (46)10.1.3 延长吸收法 (46)10.1.4 用稀硝酸加钒盐吸收法 (46)10.1.5 硝酸吸收法 (46)10.2固体物质吸收或吸附法 (47)10.2.1 固体物质吸收法 (47)10.2.2 固体吸附法 (47)10.3催化还原法 (47)11 结论 (49)附图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4)前言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在车间的生产实践,我深刻理解了化工设计的真谛,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毕业之即专门选择了以硝酸生产为题材的毕业设计。
生产稀硝酸的工艺流程

生产稀硝酸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稀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工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

C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1 产品方案利用本公司生产的液氨生产硝酸,最终产品为98%浓硝酸。
1.2生产规模1.2.1 设计规模:公称能力为日产浓硝酸350吨(以100%HNO3计)(公称能力产浓硝酸10万吨/年,计算产能10.5万吨/年,配套建10.5万吨/年稀硝酸装置)。
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1.2.2 确定本装置设计规模依据以下因素:结合耀隆集团原材料供应、辅助工程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将本工程浓硝酸生产规模定为10万吨/年(以100%HNO3计)。
2 工艺技术方案及技术来源2.1工艺技术方案选择2.1.1稀硝酸2.1.1.1国内外稀硝酸工艺技术概况目前,国内外工业上生产稀硝酸的方法有常压法、综合法、全中压法、高压法、双加压法,现分述如下:(1)常压法:氨氧化和吸收均在常压下进行的生产工艺。
早期硝酸生产多采用这种方法,该工艺流程的特点为系统压力低,设备结构简单,工艺操作稳定,氨氧化率高,铂耗较低。
但吸收比容积大(20~25m3),酸吸收率较低(仅为92%左右)。
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氨利用率,需附有碱吸收NOX尾气装置并副产硝盐,即便如此尾气中NOX浓度仍很高,不符合目前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
加上设备相对台数较多,设备体积大,装置占地面积多,投资大,成品酸浓度低等因素,国家经贸委已明文规定禁止采用此种流程新建硝酸装置。
(2)综合法常压氨氧化和中压(0.25~0.5MPa)酸吸收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压酸吸收的缺点,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末引进该流程进行稀硝酸的工业生产。
该方法主要缺点是常压氨氧化、设备庞大、占地多,需要配备较昂贵的不锈钢材质的氧化氮压缩机,其投资高于下面介绍的中压法,且吸收压力低仅0.35MPa(A),因此酸浓度低及尾气排放不能达到环保要求,不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硝酸装置,国家经贸委也明文规定了不能采用此种流程建设硝酸装置。
(3) 全中压法氨氧化和酸吸收均在中压下进行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

C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1 产品方案利用本公司生产的液氨生产硝酸,最终产品为98%浓硝酸。
1.2生产规模.1 设计规模:公称能力为日产浓硝酸350吨(以100%HNO3计)(公称能力产浓硝酸10万吨/年,计算产能10.5万吨/万吨/年稀硝酸装置)。
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2 确定本装置设计规模依据以下因素:结合耀隆集团原材料供应、辅助工程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将本工程浓硝酸生产规模定为10万吨/年(以100%HNO3计)。
2 工艺技术方案及技术来源2.1工艺技术方案选择2稀硝酸2.1国内外稀硝酸工艺技术概况目前,国内外工业上生产稀硝酸的方法有常压法、综合法、全中压法、高压法、双加压法,现分述如下:(1)常压法:氨氧化和吸收均在常压下进行的生产工艺。
早期硝酸生产多采用这种方法,该工艺流程的特点为系统压力低,设备结构简单,工艺操作稳定,氨氧化率高,铂耗较低。
但吸收比容积大(20~25m3),酸吸收率较低 (仅为92%左右)。
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氨利用率,需附有碱吸收NOX尾气装置并副产硝盐,即便如此尾气中NOX浓度仍很高,不符合目前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
加上设备相对台数较多,设备体积大,装置占地面积多,投资大,成品酸浓度低等因素,国家经贸委已明文规定禁止采用此种流程新建硝酸装置。
(2)综合法常压氨氧化和中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压酸吸收的缺点,我国在本世纪50(3) 全中压法氨氧化和酸吸收均在中压下进行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国外也有各具特点的全中压流程,诸如:伍德流程、Bamag流程、Stamicarbon 流程等。
由于其酸浓度、尾气指标以及投资等仍不太令人满意,故而,新建装置已很少采用该种流程。
(4) 全高压法除系统压力较全中压法高外含量低(一般可控制在200ppm~500ppm (wt) )。
其主要缺点为:在高压下进行氧化,氧化率低,铂损耗高。
由于美国的氨价便宜,在美国从50年代就较普遍地采用全高压法生产硝酸,但随着双加压法生产工艺的推广,全高压法稀硝酸工艺在美国的地位也逐年下降。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

C 硝酸生产工艺技术简介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1 产品方案利用本公司生产的液氨生产硝酸,最终产品为98%浓硝酸。
1.2生产规模1.2.1 设计规模:公称能力为日产浓硝酸350吨(以100%HNO3计)(公称能力产浓硝酸10万吨/年,计算产能10.5万吨/年,配套建10.5万吨/年稀硝酸装置)。
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1.2.2 确定本装置设计规模依据以下因素:结合耀隆集团原材料供应、辅助工程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将本工程浓硝酸生产规模定为10万吨/年(以100%HNO3计)。
2 工艺技术方案及技术来源2.1工艺技术方案选择2.1.1稀硝酸2.1.1.1国内外稀硝酸工艺技术概况目前,国内外工业上生产稀硝酸的方法有常压法、综合法、全中压法、高压法、双加压法,现分述如下:(1)常压法:氨氧化和吸收均在常压下进行的生产工艺。
早期硝酸生产多采用这种方法,该工艺流程的特点为系统压力低,设备结构简单,工艺操作稳定,氨氧化率高,铂耗较低。
但吸收比容积大(20~25m3),酸吸收率较低(仅为92%左右)。
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氨利用率,需附有碱吸收NOX尾气装置并副产硝盐,即便如此尾气中NOX浓度仍很高,不符合目前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
加上设备相对台数较多,设备体积大,装置占地面积多,投资大,成品酸浓度低等因素,国家经贸委已明文规定禁止采用此种流程新建硝酸装置。
(2)综合法常压氨氧化和中压(0.25~0.5MPa)酸吸收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压酸吸收的缺点,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末引进该流程进行稀硝酸的工业生产。
该方法主要缺点是常压氨氧化、设备庞大、占地多,需要配备较昂贵的不锈钢材质的氧化氮压缩机,其投资高于下面介绍的中压法,且吸收压力低仅0.35MPa(A),因此酸浓度低及尾气排放不能达到环保要求,不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硝酸装置,国家经贸委也明文规定了不能采用此种流程建设硝酸装置。
(3) 全中压法氨氧化和酸吸收均在中压下进行的稀硝酸生产工艺。
生产稀硝酸的工艺流程

生产稀硝酸的工艺流程Producing nitric acid is a complex chemical process that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he oxidation of ammonia to produce nitric oxide.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reacting ammonia with air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The nitric oxide is then further oxidized to form nitrogen dioxide, which is absorbed in water to produce nitric acid.生产稀硝酸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涉及到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氨氧化产生一氧化氮。
通常是将氨与空气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
然后将一氧化氮进一步氧化形成二氧化氮,这些二氧化氮会被水吸收生成稀硝酸。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producing nitric acid is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During this step, impurities such as nitrogen oxides, sulfur oxides, and excess ammonia need to be removed to ensure the final product is of high purity.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echniques like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and extraction.另一个生产稀硝酸的重要方面是纯化过程。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去除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过量的氨等杂质,以确保最终产品具有高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硝酸工业的技术及发展趋势,同时对双加压法的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发展前景及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硝酸生产双加压法问题发展趋势前言硝酸工业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从硝酸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人们就把装置产量的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的优化和运行安全可靠作为追求的目标。
伴随着金属材料技术、设备机械制造技术、催化剂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硝酸生产的大型化、经济技术指标的先进化、控制手段的自动化成为可能。
1 硝酸生产方法简介稀硝酸的生产过程根据氧化压力和吸收压力设置的不同,主要有常压法(N)、综合法(N+M)、中压法(M+M)、高压法(H+H)和双加压法(M+H)五种方法。
表1给出了各种生产方法的特征。
表1 各种生产方法的特征从表1可以看出:氨和铂的消耗综合法为最低,中压法和双加压法次之,高压法最高;相对投资费用高压法最低,双加压法次之;在生产规模上双加压法、高压法最宜实现大型化。
尾气排放双加压法最优。
1.1常压法、综合法[1]我国已将此两种生产方法列入落后和淘汰行列,除个别老厂在运行外,新建装置已不许选用上述两种方法。
1.2全中压法[2]氨的氧化和氮氧化物的吸收均在0.35~0.6MPa压力下进行,此法的特点是:设备较为紧凑,生产强度较高,不需要NO x压缩机,流程比综合法简单,投资较少,酸浓度为53%,能量可以部分回收。
缺点是生产强度低,吸收容积较大,尾气中NO x含量较高为2 000×10-6,需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并且系统设备腐蚀严重。
1.3高压法氨氧化和氮氧化物吸收均在0.71~1.2MPa的压力下进行。
此法的特点是全过程压力均由空气压缩机供给,不需NO x压缩机,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基建投资少,特种钢材用量少,生产强度大,吸收率高达99%,产品浓度高(55%~70%),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低,能实现清洁生产,能量回收率高。
缺点是氨氧化率低,氨耗高,铂催化剂装填量大,使用周期短,损耗亦大,生产成本较高。
1.4双加压法双加压法是法国的GP公司最早研制开发成功的,该公司于1958年创建了第一套双加压法硝酸生产装置。
国内山西天脊集团于1983年最早引入“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
双加压法是继全中压法和全高压法后硝酸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它集中了中压法氨耗低、铂耗低和高压法成品酸浓度高及尾气中NO x含量低的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硝酸生产工艺。
氨的氧化采用中压(0.35~0.6MPa),氮氧化物的吸收采用 1.0~1.5MPa,此法吸收了全中压法与全高压法的优点,并可采用比全高压法更高的吸收压力,对工艺过程更为适用。
使氨的损耗与铂催化剂的损耗接近常压法,吸收系统采用高压后吸收率高(99.8%),容积减少,酸浓度高(60%~70%),生产强度大,经济技术指标最优化,生产成本低,尾气中NO x含量低(最低达150×104t),是最彻底的清洁生产技术,符合国际排放要求,基建投资适度,能量回收综合利用合理,是最具发展的流程。
图1是目前国内最新双加压法硝酸工艺流程图[3]。
图1 国内最新双加压法硝酸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4]如下:(1)氨-空气混合气的制备由界区来的原料液氨经过液氨过滤器送入A和B氨蒸发器,大部分液氨在A氨蒸发器中蒸发,剩余的液氨在B氨蒸发器中蒸发。
蒸发压力维持在约0.5MPa(g)左右。
A及B氨蒸发器蒸发温度分别为11.5℃及14℃,当液氨中的水和油在B氨蒸发中积累起来时,可将水和油排至氨辅助蒸发器,在该设备中通入低压蒸汽,在105℃下将氨蒸发。
由A及B氨蒸发器来的气氨送至氨过滤器过滤除杂除油,与氨辅助蒸发器来的气氨在此混合,过滤的气氨再经过气氨过热器,加热的热源为低压蒸汽,然后进入氨—空气混合器,再去氨燃烧器(氧化炉)。
氧化空气经空气入口消音器,再经空气过滤器然后入空气压缩机。
出压缩机的空气经过空温恢复器和空气冷却器除去空气中的水份,从空气冷却器出来的压缩空气分为一次和二次空气两股气流:一次空气经空温恢复器恢复温度后去氨—空气混合器,二次空气去吸收工序。
(2)氨的氧化及热能回收氨—空气混合气入氨燃烧器并均匀分布于铂网上,进行氧化反应:4NH3+5O2=4NO+6H2O+Q氧化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量及氨—空气混合气的显热使气体温度升至860~880℃,此气流经安装在氨燃烧器下部的蒸汽过热器和废热锅炉以回收热量,气体出废热锅炉的温度降至400℃左右。
(3)NO氧化及NO2吸收出废热锅炉的氧化氮流经串联的高温气—气换热器、自然循环锅炉,再经立式放置的省煤器,当温度降低时,混合气中的NO氧化为NO2:2NO+O2=2NO2+Q氧化氮气进入低压反应水冷凝器用冷却水冷却到50℃,部分NO气在此与冷凝水反应生成约35%左右稀硝酸,部分稀硝酸排入稀酸槽,酸气混合物送至氧化氮气分离器,分离出的稀酸排入稀酸槽,稀酸槽中的稀硝酸用稀酸泵送至低压反应水冷凝器入口与泵之间循环,部分稀硝酸送至稀酸漂白塔顶部塔板,并在漂白塔底部通入二次空气气提出溶解的NO x 气体以完成漂白过程。
二次空气先在二次空气加热器中被NO氧化塔出口NO x气体加热到约120℃送入漂白塔底部。
从稀硝漂白塔底部出来的稀硝酸经过稀酸过滤器和稀酸冷却器对稀硝酸过滤和冷却后送入吸收塔相应浓度的塔板上。
从氧化氮气分离器分离后的氧化氮气体和来自吸收工序漂白塔、稀酸漂白塔的二次空气相混合,在氧化氮气压缩机中压缩至1.26MPa(a)后,经NO氧化塔进一步氧化,进入尾气预热器冷却,再进入高压反应水冷凝器中用冷水进一步冷却到约40℃,氧化氮气和冷凝酸一起送入吸收塔底部。
在吸收塔塔板上氧化氮气被水吸收而生成硝酸,总反应如下:3NO2+H2O→2HNO3+NO+142kcal/kg生成硝酸所需的工艺水由工艺水泵经工艺水冷却器送至吸收塔顶部塔板,吸收塔塔板间装有冷却盘管以移走吸收热和氧化热,通过水吸收后在吸收塔底收集的酸浓度为68%左右,温度42℃,然后将此酸送入漂白塔顶部塔板,并在漂白塔底部通入二次空气气提出溶解的NO x气体以完成漂白过程。
(4)经漂白的成品酸含HNO2<0.01%,成品酸在漂白塔引出后直接送入稀硝酸中间槽。
(5)由吸收塔顶来的尾气送到尾气分离器以除去夹带的雾沫。
然后经尾气予热器及高温气—气换热器,将尾气加热至380℃左右,加热的尾气入尾气膨胀机,在此可回收总压缩功的60%,尾气中含NO x≤200ppm(v),经氨还原反应器进行氨还原反应后尾气中含NO x≤100ppm(v),尾气通过尾气排气筒排入大气。
2 双加压法硝酸工艺特点[4]2.1氨的利用率高在氧化炉上部装设了特殊设计的气体分布器,装设的两层倾斜多孔分布挡板,改变流向,消除涡流,再通过一层整块的多孔分布器达到气体分布均匀的目的,在整个分布器上还铺设有六层合金丝网,使氨—空气混合气在氧化炉中均匀地分布于铂网表面,使催化网上温差<5℃,有利于氨氧化。
又因为采用了中压氧化,所以本工艺氨氧化率可以达到96.69%,NOx吸收率可达99. 83%,氨的总利用率达96. 52%。
2.2氧化氮吸收率高氧化氮经压缩机压缩压力由0.45MPa升至1.1MPa,压力的升高、水分的分离及补加二次空气,使NO的氧化反应速度提高,保证了吸收条件,在1.1MPa高压下吸收,NO X吸收率可高达99.80%。
2.3铂耗较低经验认为氨氧化压力控制在0.55MPa以下时,由于压力的升高而导致的气体涡流夹带所造成的铂损失是有限的。
由于氨—空混合气在进入氨氧化炉之前,经过一台设计独特的混合器,气体混合度好。
同时,氨氧化炉采用了专利设计的气体分布器,使氨—空混合气能够均匀的分布于铂网表面,从而减少了铂表面局部过热而造成PtO2挥发损失,仅为120mg/t(回收前)。
含量低2.4尾气中NOX在高压1.1MPa下吸收,使尾气中NO x含量降低,尾气中NO x含量在200ppm(V)以下,远低于环保要求,不需要另加尾气处理装置,可直接排入大气。
2.5能量利用合理充分利用氨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热能,尽可能提高废热锅炉的产汽效率。
除供驱动蒸汽透平机用汽外,每生产1t硝酸,还可向外输出动力蒸汽0.301t。
把尾气温度最终提高到360℃。
将具有高压、高温的尾气,通过尾气透平膨胀作功,以驱动压缩机组,其能量回收率可达60%。
2.6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安全连锁系统和DCS控制,使整个装置的各个反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任何一个信号点发出信号整个装置都能自动达到安全停机状态,强大的安全连锁功能对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保障作用。
2.7成品酸的浓度高由于采用了1.1MPa的高压吸收,大大提高了NO x的吸收效率,从而使吸收率达99.83%,成品酸的浓度达60%以上。
3 存在的问题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的优点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它仍然有完善的空间。
国内的双加压法四合一机组的性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贵金属催化剂铂的损耗和回收利用技术有待完善,且双加压法工艺中循环冷却水的用量远高于单高压法工艺中循环冷却水的用量[2],氧化炉出口温度偏高,炉内气体偏流;氧化氮压缩机密封面的腐蚀;酸吸收塔各位塔盘穿孔速度的核算(使其能在最佳的传质或传热状态下进行运行);漂白塔塔径的核算等[5]。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4 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发展前景自第一套双加压法硝酸装置开工建设至今已有近20多年了,总体上讲发展较缓慢,只是在近几年来才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是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硝酸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过去没有国产机组,许多企业因投资问题购买国外二手装置。
近几年随着企业实力增强,以及为了满足环保安全方面的要求,国产四合一机组的性能改进,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以及能源、液氨、铂网价格的大幅提高,双加压工艺的优点,得到了生产企业的认同,因而新上硝酸企业大多选用双加压法工艺,使该工艺得以迅速发展。
虽然我国的硝酸工业在双加压工艺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横向比较无论在装置规模、关键设备、综合能耗、运行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安全环保等指标上都有差距。
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设计、配套和管理水平。
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四合一”机组的性能,实现完全意义的装置国产化。
由于有些硝酸下游产品需要浓度较高的硝酸,因此,适当提高成品硝酸的浓度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1] 吕丰. 我国综合法稀硝酸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氮肥,2001(4):15-18[2] 兴平化肥厂. 全加压法硝酸生产中主要设备的防腐.[3] 徐德安. 我国双加压法稀硝酸生产工艺技术浅析. 中国石油化工, 2011(04): 34-37[4] 高庆福. 单高压法与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对比. 河南化工, 2005(22): 48-49[5] 唐文骞. 国产双加压法硝酸生产装置运行情况的分析及建议. 中氮肥, 2008(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