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教学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
育》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陆集初级中学王忆凡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心中“好老师”的标准。而在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叶圣陶等中外教育专家眼中,对此,总有着一个响亮而明确的答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就凝聚了教育学探索的成果,是一个为人师者的心血结晶,不但凝聚了教育的方法论,更详尽阐释了老师“爱”的含义。拜读其作,是对我等年青教师的心灵净化,灵魂洗礼。也对我们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帮助。拜读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心灵的冲击和爱的感染。在书中,李老师的爱心融汇到教育的过程中,真正把“教”和“育”密切地联系了起来。正可谓是:用情润心,以爱促教。
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自我的提高。
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除了反思,教师还应不断扩展知识面,特别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教育学,促使教师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法上进行不断探索和改进,心理学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进行完善和改进。此外,不断补充多学科知识,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修养提升方式。素质提高了,才能增进思想的进步,也才可以加深教师的文化气质,影响其教学思维的发展。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塑造上。
李老师认为: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李老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视为一个个具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精神世界的“个体”。只有“不以分数论英雄”,才能真正激发出每一个学生独特的能力。不但顺应了教育的发展,适合了学生的心理,更是引导了学生学习做人之道。而后来学生的表现和发展,则证明了这种尝试的成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师更应该把塑造人格和弘扬正确观念作为为师者的己任。真正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有价值的锻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是爱的奉献,是幸福的升华。
李老师提到:“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爱心和童心应是从事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情感的撞击,正是李老师“爱”的奉献的必然结果。教育的“阶级”感被打破,教师真正成为了“传道、解惑”者,成了学生的引路人。
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由此可见,教育的确是爱的奉献,是幸福的升华。爱学生的过程,也是爱自己,教学生的实践,也是在教自我,学生获得了认同和幸福感,反之,也会累积为师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数。
教师的教学、管理应重视方式方法。
李老师认为,学生教育应讲究有效方法。“有效”的方法,往往包含“科学”的因素。在与顽童“万同”的交道中,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正是这种方式,让万同没有沉沦下去,而是不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为人道德,这是教育的伟大胜利。面对优等生,李老师则坚持了引导、激励、培养的方式。一个优秀的学生,在正确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所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教育和教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顺应了事物的发展,才能取得应有的进步。
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当一名学生心理专家
李老师深深地认识到了“单纯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是不够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学生的朋友,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专家。
李老师提到了以下几种方式:
1、创设和谐氛围。正是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才有利于学生心灵的舒展与愉悦,从而激励学生前进。
2、开设专题讲座。以一种集体的谈话形式,将学生关注的问题讲解清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
3、进行个别谈话。通过耐心、平等的倾听和协商,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有效解决方法。
4、保持书信交流。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交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加上家长的配合、推荐优秀的读物,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真正做到了“教”与“育”的良好结合。
教育不能唯成绩论,教师应在德育与智育之间找到平衡点。
李老师的教育,是以爱为基础,以爱心博信任,用关怀促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学生成为单纯的个体,不同的个体,都拥有了独立的思考和行为,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都有着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使教师看到了学生优秀的一面,让学生获得了自信和斗志。德育得到了贯彻,就会促进智育的发展,而智育的进步,反之又会刺激德育的不断改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成绩并不是唯一的,它仅被作为一个参考系,而不是决定权。只是,德育的深化,和智育的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必定成为了一种趋势了。
在教育的问题上,教师理应不断探索、钻研,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情况的发展,找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最有效
的教育方法。但,无论是何种教育,其根源都应出自对学生的爱,和对职业的热情。爱,当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爱心与教育》让我们再一次经受了教育观念的洗礼,在心灵层面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