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应激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激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因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与变化。
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生活应激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有相关关系,是影响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①。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
当这些压力过大,应激状态时间持续过长,势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校(延边大学)大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对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部不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300份。
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协助下,学生明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答卷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9%。
其中医学专业546名,护理专业448名,其他专业201名;男生456名,女生739名,平均年龄21.7岁。
(二)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和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等根据我国国情翻译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③进行测试。
(1)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及其他10个因子,该量表实行5级评分制(1~5分)。
(2)学生生活应
激问卷(SLSI),共51题分为两大部分:应激源包括挫折、冲突、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的5个维度;应激反应包括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
每题以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被试面临的生活应激越大。
该量表信度为Cronbach’?琢=0.71。
(三)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分析。
根据分析需要,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二)SLSI各因子的群体差异比较
不同特征大学生SLSI各因子分比较结果显示,我校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压力、变化、自我强加及情绪反应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对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各维度因子分的比较可以看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主要是自我强加、压力、挫折等,学生做出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不同年级学生的SLSI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为,从整体数据看,四年级学生的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最高,而三年级的最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总分及其他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经济状况学生的总分、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总分、挫折、情绪反应等因子的得分高。
(三)生活应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不同生活应激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
不同生活应激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应激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应激水平学生其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它组。
2.SCL-90各因子分与SLSI各因子分相关分析。
心理健康与生活应激的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SCL-90总分与生活应激各因子呈正相关(r值为0.116~0.630,p<0.05或0.01)。
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应激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SLSI各因子为自变量,引入变量的p值定为0.10,剔除变量的p值定为0.11,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在?琢=0.10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是挫折、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压力、变化、冲突。
所得回归方程为SCL-90总分=10.33+2.28×挫折+1.96×情绪反应+2.40×行为反应+0.74×生理反应+1.07×压力+1.56×变化+1.11×冲突,方程式的R=0.655,R2=0.429,F= 109.957,P<0.0001 。
三、结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等,人们越来越感到心理紧张,并随之产生应激反应。
作为社会成员中最活跃的大学生,他们同样面临着应激,且不同程
度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已受到我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等多方面的重视④。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15.9%的学生处于高应激状态,所面临的生活应激及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大;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说明很多学生面临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各种应激源及其产生的应激反应,值得注意。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在压力、变化等应激源及自我强加、情绪反应等应激反应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这些变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和男女的性格差异和性别角色定位的不同有关,这一结果与罗嘉文等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⑤。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主要是自我强加、压力、挫折等,所做出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因此,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时,要着力控制其过激行为、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方式。
从年级上看,四年级学生遇到的应激源及总分最高,这也可能与面临择业,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毕业生面临的应激源较多有关。
而且大学生所感受到的主要的应激源是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等变量,这是因为进入大学后,与他们在高中时的学习和生活相比,面临着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对他们来说是应激事件。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除冲突、自我强加、生理反应及行为反应4个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外,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得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且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得分高。
这一结果提示,非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较多,多做出情绪和认知上的反应。
独生子女由于自我照顾能力相对较差,独自生活压力较大,成为主要的应激源。
因此,对于独生子女的心理干预教育,主要是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对非独生子女,主要是让他们学会克服各种困难。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生活应激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⑥。
不同生活应激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结果显示,高应激水平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它组。
心理健康与生活应激的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SCL-90总分与生活应激的各因子呈正相关,说明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越多,个人的应对能力越差,所引起的生理、情绪、行为的应激反应就越强烈。
对这些变量进一步作多元回归分析,挫折、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压力、变化、冲突对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更大。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变化,且遇到很多挫折、困难,从而带来了心理矛盾和冲突,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①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14.
②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18-121.
③王欣.学生生活应激问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52-54.
④师晓宁,刘晓红,李川云,等.大学生应激源评定现状及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138.
⑤罗嘉文,周东斌,利俊荣,等.大学生生活应激与自我控制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9-52.
⑥张俐,刘波.军校护生生活应激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3,4(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