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案剖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1)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同样重要,它涉及到患者能否恢复至原有的身体状态。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一、手术后的康复阶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初期康复阶段:手术后的前两周,患者需要协助行走。
此时,要注意不要将手术部位承受太大的压力。
同时,进行适当的康复体操,帮助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
2. 中期康复阶段:手术两周到三个月时,患者逐渐可以自行行走。
此时应坚持进行康复体操,帮助肌肉逐渐恢复,减轻手术区的疼痛,并逐步恢复关节的灵活性。
3. 后期康复阶段:手术三个月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肌肉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等,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人工髋关节。
二、康复体操的注意事项
1. 切勿过量行走或活动,应当逐渐增加负荷。
2. 注意手术区的卫生,避免感染。
3. 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必要的理疗或药物治疗。
4. 康复体操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为无意义的练习导致不必要的疼痛。
三、本文要点总结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 康复体操非常重要,应当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
3. 康复期间应当避免过度活动,注意手术区的卫生,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影响到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
目前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通过对手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相关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关键内容和方法,分析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注意事项,以提供临床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旨在为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康复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手术后护理手术后护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承重,保持髋部伤口清洁干燥,定时更换大小便垫,避免压迫伤口。
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进行passsive 活动,可做床上直腿抬高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
术后第三天开始可以进行床上康复训练,如臀肌收缩、翻身等动作,注意力量控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伤口裂开。
术后第五天可以开始进行站立训练,配合助行器或者助行器进行站立、行走练习。
术后的一个月内,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守医嘱,注意饮食、休息,避免受凉感冒,保持情绪稳定。
术后的护理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医护人员的指导,才能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体会引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置换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骨折等。
术后康复是确保手术效果、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分享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体会,包括康复目标、康复计划、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个人感受。
康复目标2.1 短期目标减轻术后疼痛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恢复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2 长期目标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改善行走能力,恢复正常步态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活动康复计划3.1 术后早期术后即刻开始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第一天开始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术后第二天开始床边站立和行走训练3.2 术后中期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逐步过渡到室内外行走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刺激等进行髋关节屈伸、内外旋等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3.3 术后晚期加强肌力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如上下楼梯、跨越障碍物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如购物、做家务等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1 疼痛管理合理使用止痛药物,遵循医嘱采用非药物疗法,如冷敷、热敷、音乐疗法等4.2 预防并发症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预防深静脉血栓进行呼吸功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4.3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骨愈合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4.4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康复信心与家人、朋友、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个人感受5.1 术后初期术后疼痛较为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较为困难,需要克服疼痛和恐惧5.2 术后中期随着关节活动度的增加,行走能力逐渐改善康复训练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5.3 术后晚期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逐渐克服,自信心增强结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替换手术,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或损伤。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该手术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的风险。
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重建平衡和步态,减少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深入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2.总结不同康复训练方法及其效果评估,为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3.探讨康复训练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康复疗法的改进提供思路;4.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指导,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的系统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为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骨伤科——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
中医骨伤科——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患者手术医治开始到术后基本恢复的过程,称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康复期。
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患者在手术之后通过肌肉训练、关节活动等措施达到康复效果,以此达到治疗髋关节毁损性疾病效果。
髋关节置换主要分为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无水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全髋关节部分使用骨水泥及部分不使用的混合型等种类;还可根据患处置换情况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等类型。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人使用已经相当广泛,骨关节类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重度关节疼痛患者以及行动功能障碍者,急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其目的在于增强关节活动及功能性、增强关节周围肌肉能力来帮助患者达到活动无碍的目的。
随着人工髋关节使用越来越广泛,其术后康复也得到广泛重视,假体工艺日益先进、手术技术日益发展,同时再加上康复期治疗就可以使患者得到最好康复效果。
1.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注意事项①任何手术后都存在感染风险,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可能存在髋关节或其他部位感染情况,其次患者患有显著后遗症风险会增加。
②可能导致其他神经源性疾病,包括骨质破坏加速、髋关节四周肌肉恢复情况不良、其他脏器出现疾病等情况。
所以需要手术之前充分评估其风险。
③禁止重力压迫髋关节处,如跷二郎腿等,患者需避免坐矮凳。
④一般以大霉素串珠填塞股于骨髓腔并借助牵引来固定,或采取制作临时假肢关节方式。
此方法具有确保肢体长度等优点,便于安装的同时,还有利于髋关节恢复,并且为抗生素灌注提供空间,灌洗效率也随之提高。
2.怎样判断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恢复情况①根据假体位置:主要根据X线进行判定,假体位置合适与否,否则容易发生脱臼。
术后关节情况良好,需要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意关节是否稳定,伸展是否顺畅。
②根据患者行动力、支撑力、行动耐力等情况判定。
③是否存在手术后其他并发症,如发热、感染等。
3.术后康复方案①术前:可以训练臀中肌力,采取抬腿、踮脚方式进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从手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手术后护理方面,合理的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康复训练则包括了功能锻炼、肌肉力量恢复和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内容。
康复训练的方法多样,包括床边康复、水疗、理疗等。
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术后效果将得到显著改善,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结论部分强调了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结与建议部分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帮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训练,研究,手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康复训练的效果,重要性,未来研究展望,总结与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手术,通过手术将病变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移除,然后再植入人工髋关节。
这一手术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关节疾病,如髋关节炎。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以帮助其尽快康复。
术后护理包括对手术部位的清洁和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康复训练则是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的过程。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康复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康复训练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和效果。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并为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计划及注意事项
如何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总结词
遵循专业指导进行训练
详细描述
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家庭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肉力量训练、步态调整等,需注意安全,避免过度运动。
需要定期复查吗?
总结词
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恢复情况
详细描述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一般而言,术后数周至数月 内应进行数次复查。
02
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术后早期,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以预防关 节僵硬和粘连。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练习,增强 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 性。
步态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包括助 行器使用、平衡训练和步态练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避免长时间坐立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会对髋关节 造成压力,不利于康复。建议每小时 起身活动5-10分钟,或使用坐垫和靠 垫来减轻压力。
运动和活动限制
避免剧烈运动
如冲撞性运动、跳跃等,以免对髋关节造成过度压力或损伤。
限制高强度活动
如跑步、爬山等,以免加重关节磨损。建议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进 行适度的活动。
长期跟踪管理
建立长期跟踪管理机制,关注 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和 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
指导。
03注意事项日常生习惯保持适当的体重睡眠姿势
过重可能会增加关节的负担,不利于 康复。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的运 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睡觉时尽量避免侧卧压迫手术侧的髋 关节,以免影响恢复。可以使用特制 的侧卧枕或垫高手术侧下肢以减轻压 力。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全髋置换术是一种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手术,由于手术的复杂性,腿部的康复训练
非常重要,应尽快开始进行,以避免髋关节发生功能障碍。
人工全髋置换后的康复训练包
括腿部的弯曲,屈伸,下肢的肌肉锻炼,运动等内容。
首先,强化下肢肌肉是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重点,可以选择坐姿或卧姿进行。
在卧姿下,应该将膝盖弯曲90°和支撑物保持安全位置,然后慢慢地踩压沙袋,滚动圆筒,使用轮椅前后推拉,使腿部肌肉力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其次,髋关节的弯曲和伸展是康复训
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初,应尝试在关节合理范围内手动伸展,并在医生或护理人员
的指导下伸展,慢慢增强关节灵活性。
此外,当髋关节灵活度恢复后,可以通过拉力气垫,闸距支撑及其他常见运动,进行腿部力量锻炼,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最后,步行是人工全髋置换后的重要康复训练,应在受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步行
距离和步行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效果。
步行中应保证膝盖关节处于弯曲状态,使
膝盖关节收缩,以增加血液循环,减轻不适,防止膝关节延伸和水肿等问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一)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但手术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康复过程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进行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病后康复的意义术后的恢复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的基本功能。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运动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这是康复过程的关键。
二、康复过程的时间总的来说,患者需要进行六个月至一年的康复。
在开始任何康复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医生的建议,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关节并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患者应耐心等待恢复,不能太过急躁,因为过快的康复容易引起问题。
三、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康复之前,患者应向医生咨询具体的康复计划和注意事项。
康复过程中,除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锻炼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疲劳:不要过度活动,以免引起疲劳并加重关节疼痛。
2、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平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促进恢复。
3、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少关节疼痛和不适。
4、定期复诊:定期就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康复过程中的锻炼方案在进行锻炼时,患者应遵循康复师的建议,避免运动过于剧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活动:1、走路训练:从短距离开始,逐渐增加距离和时间。
避免走路时太过费力。
2、伸展训练:伸展可以帮助保持关节灵活性和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3、强度训练: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和重量,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五、康复后的预防措施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关注关节状况并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保持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
2、注意活动:避免过度活动和运动损伤。
3、定期复诊:定期就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4、遵循医生的建议: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整个过程,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体会引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骨折或髋关节发育不良。
术后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手术概述1. 手术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2. 手术过程麻醉: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切口:后侧切口或前侧切口置换:移除病变关节,植入人工关节3. 手术风险感染脱位骨折麻醉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1. 早期康复术后当天: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后24小时:开始床边坐起,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2. 物理治疗术后1-3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增加关节活动度。
术后3-7天:开始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如屈髋、伸髋等。
术后1-2周:进行肌力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锻炼。
3. 功能训练行走训练:使用助行器或拐杖,逐步增加行走距离。
上下楼梯训练:学习正确的上下楼梯技巧。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鞋、穿袜、坐立等。
4. 疼痛管理术后立即使用镇痛泵。
根据疼痛程度调整镇痛药物。
5. 预防并发症预防感染:保持切口清洁,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预防脱位:遵循医嘱,避免关节过度活动。
预防深静脉血栓:进行下肢肌肉泵活动,必要时穿戴抗栓袜。
个人体会1. 疼痛感受术后初期疼痛较明显,但随着康复治疗的进行,疼痛逐渐减轻。
2. 康复进度康复初期进展较慢,需要耐心和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活动度和肌力逐渐恢复。
3. 心理调适术后可能会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需要积极的心理调适。
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以及医生和康复师的鼓励,对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4. 生活质量改善随着关节功能的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疼痛减轻,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能够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结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
通过科学的康复计划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以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术前康复 训练
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 术前评定
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畸形、上下肢肌力、步态、 肢体长度、影像学检查、病人的全身状况
关节评分系统按照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 置换术评分表(表9-2)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 评分表(表9-3)进行
三.局部与全身相结合原则
关节各运动单位、相邻关节、上肢与下肢、躯干与四肢
关节置换术 的适应证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深静脉,主要原 因来自于手术本身。血栓形成的四大因素:(1) 静 脉内膜损伤;(2) 血流缓慢;(3)血黏度增 加;(4) 凝血机制的变化。
处理:抗凝药物的应用;外部充气加压,增强静脉回 流,减少血流淤滞;术后尽早进行下肢活动。
5. 关节活动训练
○ 指导其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患肢屈膝 屈髋时,髋关节屈曲度<45°,并避免患髋内收、内旋。
6. 指导正确使用拐杖
● 准备合适的双杖,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 高臂长相适宜,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防滑),拐杖的顶端 用软垫包裹(减少对腋窝的直接压力),对术前能行走者训 练其掌握使用方法,练习利用双杖和健腿的支撑站立, 以及在患肢不负重状态下的行走。
• 7、出现一下情况时应及时就诊:患侧出现胀痛,肢体爆烈声或感觉髋关节 脱臼;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四.假体松动
假体松动是造成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假 体固定界面承受的载荷超过其界面结合强度时,可引起松 动。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五.异位骨化
○ 常发生在术后一年内。它的原因和病理 发生仍然不清楚,可能与软组织损伤、 局部的血肿吸收不良和机化有关。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07年至2009年其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66岁,60岁以上占71%。股骨颈骨折3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2例,髋关节结核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股骨大转子肿瘤2例。
1.2手术指征
手术有一定的时限性,老年患者是最佳的治疗群体。老年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凡是有夜间髋关节疼痛、活动或负重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口服止痛药物效果欠佳或无效者,如无明显的禁忌证,可考虑手术治疗。
2.5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因此,在我们的康复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中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寸发生在术后即刻搬运过程或术后10~12周内。矫正脱位是困难的。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如在卧位时使用外展枕头或穿丁字鞋,使用高的扶手椅子和高的厕所座位,遵守90°原则,两腿不要交叉或突然弯曲,有规律地练习屈伸下肢。为了维持股骨头在髋臼内及预防关节损伤,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髋关节的内收不能超过中线。髋关节不能外旋。早期常出现局部伤口红肿,重者破溃流脓、疼痛,同时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寒战等临床表现,诊断多无困难。但对于一个术后主诉髋部疼痛不伴有其他表现的患者,就较难区分是无菌性松动还是隐性感染,应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案:
一、术后康复第1阶段(术后2周内
康复原则:此期为手术后早期,手术部位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关节囊及肌肉、肌腱组
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康复目标:减轻手术后疼痛、肿胀,术后2周髋周围无明显肿胀。
早期进行肌力及活动度训
(1术后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枕头,大腿外侧放置枕头防止外旋。
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减轻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
(3肌力训练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大于300次/每日。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术后1周开始双桥运动练习。
仰卧双脚分开,屈膝抬高臀部。
10秒钟/次,10次/日。
酌情逐步开展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皮筋抗阻力练习。
肌力训练要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增加练习的频率及强度。
(4关节活动度练习
术后第1天开始患肢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CPM机训练,2次/日,30分钟/次。
活动角度在无痛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屈曲小于90°,训练后冰敷20—30分钟。
术后第3天开始主动屈膝屈髋练习,髋外展练习,避免内收、内旋动作。
(5负重及体位转移
患者向健侧翻身,两腿间要夹一个枕头。
术后第3天,床上训练卧位到坐位的转移。
术后1周,扶双拐站立,练习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
骨水泥型可100%负重,非前水泥型20%负重, 6周以后逐渐增加到100%负重。
混合型参照非骨水泥型患者。
(6患肢气压循环泵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术后康复第2阶段(术后2—4周
康复原则:此期皮肤已经愈合,关节囊及肌肉、肌腱术后3周已基本愈合。
康复治疗重点为增加髋周肌肉力量及关节稳定性,增加关节活动度。
康复目标:术后4周髋周肌力达到IV—V级,主动伸髋正常、屈髋达90°,被动屈髋达110°。
非骨水泥假体患者的负重站立正常,步态基本正常(扶双拐。
(1肌力练习
加强直抬腿肌力训练,伸膝后直抬高至患肢与床或30°处,保持10秒钟,10—20次/组,2组/日。
继续强化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肌的皮筋抗阻肌力训练。
(2主动关节屈伸训练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主动屈膝屈髋,保持10秒钟后缓慢伸直。
10—20次/组,2组/日。
角度逐渐增加。
主动伸髋训练:单桥运动。
健肢直腿抬高,患肢屈膝抬臀,10—20次/组, 2组/日。
术后4周主动伸髋正常,屈髋达90°,被动屈髋达110°。
膝关节屈伸正常。
开始自行车训练,负荷逐渐增大并逐渐降低座位的高度。
10—30分钟/次,2次/日。
(3平衡及步态训练
骨水泥型患者继续站立平衡训练,有条件时使用电脑平衡仪进行训练。
训练难度由易到难。
步态训练由4点—3点—2点步态。
非骨水泥型部分负重,由¼体重—½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
可在健康称上患肢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
有条件时使用减重训练仪进行减重步态训练。
术后第2—4周,酌情练习上下阶梯,开始上楼时健侧在先,下楼时患侧在先。
骨水泥型开始进行双腿靠墙静蹲练习。
三、术后康复第3阶段(术后第5—12周
康复原则:此期为手术后中晚期,康复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髋周肌肉力量及关节稳定性,尽量恢复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自理,逐步恢复运动。
康复目标:术后6周髋周肌力达到V级,主动屈伸髋正常。
术后8周步态正常,术后12周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能够进行适宜的运动。
(1继续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肌的皮筋抗阻肌力练习。
使用髋部等长抗阻力训练仪进行髋周抗阻肌力练习,阻力根据患肢情况渐进性增加。
抗阻功率自行车训练,角度训练;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2分钟/次,间隔10秒钟,5—10次/
组,2—3组/日。
跨步训练,包括前后、侧向跨步训练。
20次/每组,组间休息1分
钟,4—6组连续训练,2次/日。
肌力较好后进行患侧单腿蹲起训练。
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
20—30次/组,组间间隔1分钟,2—4组/次,2次/日。
(2继续进行髋关节主动屈伸训练,角度逐渐增加。
术后8周主动髋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
(3继续进行平衡及步态训练:非骨水泥型患者术后6周开始进行站立平衡训练。
可以使用电脑平衡仪进行训练,训练难度由易到难。
步态训练非骨水泥型患者逐渐弃拐进行训练。
(4术后12周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关节活动度、髋周肌肉力量基本正常而逐渐恢复体育活动。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散步、游泳、自行车、高尔夫球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