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1-2-5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中药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G4000063 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专科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72课时(60理论:12实验)总学分数:4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中药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辨证思维方法阐述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明各章药物的含义、性能功效、适应证、分类、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阐明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各种中药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及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后续学习方剂学,中成药学及中药调剂学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为今后从事中成药生产、经营、管理、使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中药学课程是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置,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药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掌握各类药材的性味特点,功效及临床应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具备辩证配伍应用药物的能力。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专业课程标准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1.《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中药炮制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中药学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在学习完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中药材加工养护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所进行教学的一门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中药方向的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研究性加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以及炮制的基本方法等,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待疑点。
(三)课程设计思路《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总学时为102学时,理论44学时,实践58学时,学分6分,在第6学期开设。
为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药炮制大纲(最终版)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炮制学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68学时适用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三)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用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炮制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炮制在临床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应用的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和教学见习。
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代疑点。
并通过CAI 辅助教学、电化教学、示教、参观和实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炮制在临床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应用的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重点:掌握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的影响以及炮制工艺本课程难点:中药炮制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二)课程内容单元一绪论(一) 教学内容: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着重讲解中药炮制历史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的炮制文献)。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实训)课表(一).
备注: 1、中药炮制技术:1-204、208,第2、3、4、5周。
2、中药制剂:2-101、105,第2、3、4、5周。
3、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实训:实训楼1楼2楼。
4、中药制剂分析:第2周开始,1-409、413。
5、中药药理:2-508:第4周开始。
6、医用检验仪器:2-102。
7 、医用影像设备:2-211,第5、9、13、17周。
备注: 1、药物分析:2-301、305,第三周开始。
2、制剂设备:制剂设备一体化实验室。
3、药剂学:2-107、111,单周3、5、7、9、11、13、15、17周进行,双周4、6、10、12、14。
4、制药化学:1-415、419。
5、化工原理:1号楼计算机房。
6、制药设备保管与养护:制剂设备一体化实验室。
备注: 1、药剂学:2-107、111,双周4、6、10、12、14周。
2、生物药物制备技术:2-402、406,第4、6、8、10、12周。
3、生物检测技术:2-402、406,第3、5、7、9、11周。
4、生物制药设备:第4周开始。
5、药物分析:2-301、305,第三周开始。
6、组织细胞培养技术:2-511,第2周开始。
7、化工原理:1号楼计算机房。
8、制药化学:1-415、419。
9、制药设备保管与养护:制剂设备一体化实验室。
10、生物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吴兴奋、戴勇波、周士旭带教,实训楼1楼2楼。
备注: 1、食品加工技术:2-501、505,第三周开始。
2、食品微生物检验:2-206、212。
3、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实训楼3楼。
4、生物测定:2-407、411。
5、保健食品制剂:2-107、111双周:4、6、8、10周。
6、中制分析:第3周开始,1-409、413。
7、药物制剂技术实训、保健食品制剂实训:吴兴奋、戴勇波、周士旭带教,实训楼1楼2楼。
备注: 1、文献检索与利用:图书馆报告厅,第3周开始。
2、药品质量检测技术:2-307、311,第三周开始。
中药炮制技术第1-5章ppt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三、炮制分类方法 1.雷公炮炙十七法
因历史的变迁,其内涵现已难以准确表达,但却可窥 见明代以前中药炮制的大概。由于医药的发展,炮制方 法不断扩大,炮制方法远远超出了十七法的范围,但多 年来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学习中药炮制和查阅古代 文献有一定的帮助。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2.三类和五类分类法
三类: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的。 火制四:煅、炮、炙、炒之不同; 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 水火共制: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制虽多端,总
不离此二者。” 即以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三类炮制方法为纲,统领
各种中药的炮制,能反映出炮制的特色。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 黄连缓和其苦寒性。 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 来增强药效。如米炒党参增强补脾 止泻作用。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相畏(或相杀)为制:指用辅料或药物 来制约毒副作用。如生姜、白矾制 天南星降毒。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 应用。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 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 失。如米泔水制苍术缓和其燥烈性 。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辅料 (1)药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它必须
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 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
(2)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 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分类:
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
分类,作为一种方法一定要反映学科专业内在的联系。 中药炮制的分类,应反映中药炮制专业技术内在的有机
联系,既要体现对传统炮制方法的继承性,又要有利于 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说课之《中药炮制学》
排烟效果好
设备齐全
场地宽敞
校内实验
教学设计
重视实训教学
讲解炮制品优劣
示范正确操作
教学设计
重视实训教学
收集炮制品, 健全实体标本
挑选优秀学生, 拍摄实验录像
建立中药炮制学实体 标本和影像资料库 开设网络课程 教学 方便学生自学
教学设计
重视实训教学
非物质文 化遗产
课程定位
学习《中药炮制技术》的作用
巩固中药 学
中药鉴定的 “入门”
中药制剂的 前奏
课程设计
掌 握
熟 悉 了 解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 的性状、特征,能辨别常用中 药各种炮制品
历代炮制著述和中药炮制
的现动手能 力强
独立性 强
善于模 仿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 传授经验 和总结
讲授式 教学 启发式 教学 类比法 教学 现代化 教学
• 联系日常 饮食加工
• 突出讲解 重点药物
• 多媒体课 件,视频
类比法教学法
炒板栗
颜色加深 质地酥脆 有板栗香味 类比
砂炒法 外表呈黄色或原色加深 质地酥脆或鼓起
教学设计
素质 目标
能力 目标 符合岗位需求
课程 目标
知识 目标 了解炮制历史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药物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传统炮制技能
饮片质量检测能力
辨别各种炮制品优劣
课程设计
学士,副教授,执业中药师
高级实验师,执业药师,中药专业骨干教师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1-2-5
《中药炮制生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定位《中药炮制技术》主要讲授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贯彻“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原则,适应时代对中药人才的要求,在教材编写中,力求结合中医药特色,使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努力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备注:1.学分:根据课程总学时及在专业中的重要程度定。
2.“开课学期”可以按各专业要求进行调整。
3.“实践学时”指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安排的实操训练学时,“其它学时”是指除实验之外的现场观摩、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学时。
4.“总学时”指本门课程实际教学学时,不可随意删减。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中药材的净选加工的方法,熟练操作中药的各种炮制方法,了解该药物的炮制目的,掌握中药炮制过程的要领”为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能根据中药的作用和药性,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2.能熟练地将常见的中药材,如根类药材,种子类药材进行炮制。
3.掌握常见炮制方法的要领。
4.熟悉炮制过程。
(二)能力目标1.熟悉炮制炮制过程的要点。
2.熟练操作常见中药材的炮制。
3.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能根据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并学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该课程理论52学时,实践20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表所示。
(注:学时数中*为实践课)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四、教学资料五、学习评价和考核标准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
本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价。
考试为闭卷考试。
总成绩=作业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100分。
GMP课程标准1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GMP》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SGMP 课程类型:B 学分:4总课时:60 理论课时:48 实践课时:12教学场地要求:校内标准教室、校内GMP实训中心、隆中药厂任课教师要求:(1)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专业实训课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二、课程定位《GMP》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兼应用型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是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厂房设计,设备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设计组织教学内容,以药品生产过程设计课程单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设备仪器使用,厂房设计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品GMP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药品安全生产质量意识,旨在药品生产企业培养能生产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有《药物制剂技术》,《天然药物化学》《中药炮制技术》。
此课程为学生进入药厂工作培养了依法从事药品生产,具备规范从事药品生产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GMP管理制度的内容(2)认识药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法。
(3)清楚物料接受,物料储存和物料发放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法。
(4)知晓生产前准备,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束各环节的管理和实施方法。
2.能力目标(1)遵守GMP规定,依法从事物料验收,入库发放。
(2)按GMP要求,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
(3)按GMP要求,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4)按GMP要求,对机构进行设置。
3.态度目标(1)树立“依法制药、规范生产”的观念,培养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严格执行 GMP 管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习惯。
(3)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质量第一和安全生产的意识。
四、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内容模式,目的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中药炮制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习题及答案项目1 必备知识1-1 中药炮制发展概况一、A型题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A.原始社会B.春秋战国C.梁代D.南北朝E.汉代2.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总结者是( C)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3.三类分类法的提出者是( D)A.张仲景B.李杲C.王好古D.陈嘉谟E.张元素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C)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雷公炮炙论D.炮炙大法E.修事指南5.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D)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本草蒙筌》的作者是( C)A.陶弘景B.李时珍C.陈嘉谟D.张仲景E.张仲岩7.生熟异用学说提出者是( A)A.张仲景B.傅仁宇C.陈嘉谟D.陶弘景E.孙思邈8.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C)A.陶弘景B.缪希雍C.陈嘉谟D.张仲景E.张仲岩9.提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的炮制理论者是( A)A.张仲岩 B.王好古 C.张仲景 D.雷敩 E.陈嘉漠10.“炭药止血”理论的提出者是( B)A.张仲岩 B.葛可久 C.张仲景 D.雷敩 E.陈嘉漠二、X型题1.中药炮制的专著有(ACE)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本草蒙筌E.修事指南2.在历史上炮制又称(ABCDE)A.炮炙B.修治C.修制D.修事E.治削3.药典的三类法是指( ABD)A.净制B.切制C.炮制D.炮炙 E.修制4.五类分类法包括(ABCDE)A.修治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三、填空题1.中药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才能入药。
(炮制)2.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制、切制、炮炙)3.炮制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炮制技术试验》教学大纲.doc
《中药炮制技术试验》教学大纲学时:24 学分:2 课程性质:必修实验个数:4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制药方向大纲执笔人:王飞大纲审定人: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耍环节。
根据屮药炮制学教学大纲的耍求,实验内容包括传统实验和现代实验两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一方而使学生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炮制的方法。
以便加深对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中药炮制学这门专业知识。
为探讨中药炮制机理,促进中药炮制丁艺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提高中药药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的目的与要求以中医药基木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方法,将传统炮制技术试验与现代化学成分研究实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炮制技术的同时。
并能进行炮制原理的研究,使中药炮制实验成为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的一个结合点,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全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清炒法一、实验冃的1.了解清炒法的冃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黃、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炒黃、炒焦、炒炭三种方法的不同火候。
二、实验内容1.炒黄:王不留行、酸枣仁。
2.炒焦:山楂、梔子。
3.炒炭:荆芥、槐米。
三、实验工具、设备电磁炉、炒药铲、搪瓷盘、、天平、喷壶、筛子、温度计、烧杯等。
四、实验方法(一)炒黄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萱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不断翻动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取出,放凉。
1.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炒制容器内,用屮火加热,炒至大部分爆白花,取出,放凉。
2.炒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 并嗅到药香气吋,出锅放凉。
中药炮制ppt课件
7
(二)常温处理 1、淋润法 适应对象:质地疏松,易吸水,成分易流
失,气芳香药物。 常见药物:薄荷、香薷、陈皮、佩兰、青蒿等。 方法:一般淋2-3次,有的药物淋1-2次即可。
8Hale Waihona Puke 2、洗润法 适用对象:质软,易吸水,成分易流失药物 常见药物:芦根、桑白皮、车前草等 方法:一般用洗药机。
变色与走味
5、贮存 —— 发霉、变色与走味
49
考题
1、简述饮片切制的目的。 2、简述常见的饮片类型及其规格。 3、简述常温软化药材的方法及适用的对象。 4、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各适
用于哪类药材? 5、简述中药包装的目的。 6、败片的类型有哪些?造成败片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第八章 饮片切制
1
要求】
1、掌握饮片切制前药材常用水处理的方法及 少泡多润的特点;
2、掌握饮片软化、切制、干燥要点; 3、熟悉饮片切制的目的; 4、了解切制有关机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2
念:饮片切制:是指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
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炮制工 艺。饮片切制是中药炮制的工序之一。 饮片: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
类别
粘性类、含糖高的药 物
芳香挥发性的药物
代表药材
天冬、玉竹等
荆芥、薄荷、木香
粉质类药物 油质类药物 色泽白色的药物
山药、浙贝母、天花粉 当归、怀牛膝等 桔梗、山药等
色泽黄色的药物 色泽鲜艳的花类药物
甘草、黄芪等 红花、金银花等
方法
明火烘焙
阴干 快速晒干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的工作方案。
随着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中药技术人才,国家教育部决定制定该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以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全面且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
其次是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定义、背景、内容及要求以及实施方案。
然后是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的目标和理念、设置原则与要求以及具体课程设置方案。
接着是项目开发团队的成员及职责分工、进度安排与任务分配以及沟通与协作机制。
最后是总结回顾主要内容,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的工作方案,为相关开发团队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制定与实施合理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中药技术人才,以满足中药行业的需求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同时,本文还将回顾总结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促进该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2.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2.1 定义和背景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具备中药专业相关技能的人才而制定的一项指导性文件。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中药专业教育水平,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具有重要作用。
2.2 标准内容及要求(1)课程设置目标与需求:明确中药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整体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包括知识与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创新思维等。
(2)核心课程:列出中药专业必修和主干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草药栽培与采集、质量控制等核心领域。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64(44理论:20实验)总学分数:3.5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药炮制技术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课程性质:《中药炮制技术》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是中药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应在学习中医药基础概要、中药方剂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中药学专业人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4.课程作用:《中药炮制技术》本课程在中药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具有必需的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熟练进行中药炮制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在饮片生产企业从事中药材炮制加工、质量检测、储藏保管的职业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成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技能。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中药炮制技术概述、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等14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现行版药典药材炮制通则中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为线索来设计的,项目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中药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所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和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结性考核(70%)
综合理论知识考试
期末开卷考试
见试卷
70
五、学习评价和考核标准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本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价。考试为闭卷考试。总成绩=作业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100分。
4.饮片的包装;
1.了解切制饮片的概念
2.熟悉中药材的软化处理过程
3.掌握常见饮片类型和切制方法
4.掌握中药饮片的干燥方法
5.了解中药饮片的包装
1.会中药材的软化
2.能使用中药材的软化设备
3.能对常见的中药材进行切制
4.能根据中药材本身的药性和中药饮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
4
任
务
五
炒法
清炒法
加辅料炒法
二十一
实训十:
水飞
朱砂的水飞
1.熟悉水飞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水飞朱砂的操作过程
会水飞朱砂
2*
(注:学时数中*为实践课)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
课时
1
任务一 绪言
2
2
任务二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4
3
任务三净选加工
2
4
任务四切制饮片
4
5
任务五清炒法
6
6
任务五加辅料炒法
4
7
任务六 酒炙法
3.掌握常见炮制方法的要领。
4.熟悉炮制过程。
(二)能力目标
1.熟悉炮制炮制过程的要点。
2.熟练操作常见中药材的炮制。
3.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能根据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并学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理论52学时,实践2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表所示。
2
8
任务六 醋制法
2
9
任务六 盐炙法
2
10
任务六 姜炙法、油炙法
2
11
任务六 蜜炙法
2
12
任务七煅法
4
13
任务八 蒸制
2
15
任务八 煮制
2
16
任务八燀法
2
17
任务七 复制法
2
18
任务八 发酵法、发芽法
4
19
任务九 其他制法
6
20
实训
20
合计
72
四、教学资料
序号
教学资料类别
教学资料基本信息
1
选用教材
《中药炮制技术》冯秀锟主编,2013年2月出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适用
专业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学分
开课学期
学时分配
相关课程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其它学时
总学时
前期课程
同步课程
中药炮制生产技术
必修课
1
52
20
72
《中药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剂学》
备注:
1.学分:根据课程总学时及在专业中的重要程度定。
2.“开课学期”可以按各专业要求进行调整。
3.“实践学时”指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安排的实操训练学时,“其它学时”是指除实验之外的现场观摩、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模块
项目单元
内容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学时理论
任
务
一
绪言
1.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2.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1.了解中药炮制的概念
2.熟悉中药炮制的发展史
3.掌握中药炮制的法规
能对中药炮制和相关法规有初步了解
2
任
务
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1.中药炮制的目的
2.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
3.炮制对调剂、制剂的影响
3.掌握明煅法的操作过程和使用范围
1.知道煅法的使用范围
2.会明煅法
4
任务八
蒸法、煮法、燀法
1.蒸法
2.煮法
3.燀法
1.了解燀法的操作过程和使用范围
2.熟悉煮法的分类、操作过程和使用范围
3.掌握蒸法的分类、操作过程和使用范围
能对常见中药材进行蒸制或者煮制
6
任务
九
复制法
半夏、天南星
了解复制法
熟悉复制法的操作过程
4.“总学时”指本门课程实际教学学时,不可随意删减。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中药材的净选加工的方法,熟练操作中药的各种炮制方法,了解该药物的炮制目的,掌握中药炮制过程的要领”为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根据中药的作用和药性,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2.能熟练地将常见的中药材,如根类药材,种子类药材进行炮制。
2
辅助教材
《中药学》张健泓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参考资料
《中药制药设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序号
考核方式
工作任务
评价方式
评分标准
分数分配
1
过程性考核(30%)
平时成绩
1.作业:按时完成,回答问题正确,书写规范
2.大作业
完成所有作业,态度认真、回答问题正确,书写规范。
30(各取平均值)
分组,每组约十人,选出一名组长,抽签作业
1.熟悉麸炒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麸炒麦芽的操作过程
会麸炒山药
2*
任务
十六
实训五:
沙炒
马钱子的沙炒
1. 熟悉沙炒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沙炒马钱子的操作过程
会沙炒马钱子
2*
任务
十七
实训六:
醋炙
延胡索的醋炙
1. 熟悉醋炙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醋炙延胡索的操作过程
会醋炙延胡索
2*
任务
十八
《中药炮制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定位
《中药炮制技术》主要讲授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贯彻“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原则,适应时代对中药人才的要求,在教材编写中,力求结合中医药特色,使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努力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4.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
1.了解炮制对调剂、制剂的影响
2.熟悉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
3.掌握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1.能理解中药炮制的中药性
2.能理解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3.能分析炮制前后中药的药性
4
任
务
三
净选加工
1.清除杂质
2.除去非药用部位
3.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4.其他加工
5.净药材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
实训七:
蜜炙
甘草的蜜炙
1.熟悉蜜炙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蜜炙甘草的操作过程
会蜜炙甘草
2*
任务
十九
实训八:
酒炙
大黄的酒炙
1.熟悉酒炙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酒大黄的操作过程
会酒炙大黄
2*
任务
二十
实训九:
芒硝
芒硝的提净
1.熟悉提净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提净芒硝的操作过程
会提净芒硝
2*
任务
2
任务
十
发酵、发芽法
1.发酵法
2.发芽法
1.了解发芽法的发芽条件和成品质量要求
2.熟悉发酵法的外部条件、成品质量要求和操作方法
知道发酵和发芽法的使用范围
4
任务
十一
其他制法
1.煨法
2.制霜法
3.提净法4.水飞法1.Fra bibliotek解煨法概念和分类
2.熟悉制霜法的操作方法
3.掌握水飞法
会水飞法
6
任务
十二
实训一:
饮片的切制
1.了解中药材切制饮片的目的
2.熟悉中药材的清楚杂质的操作过程
3.掌握常用中药材去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
4.了解净药材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
1.能准确地将中药材中的非药用部位去除
2.能对常见的中药材进行净选和加工
3.能解释中药材的净选意义
2
任
务
四
切制饮片
1.中药材的软化处理
2.饮片类型和切制方法
3.饮片的干燥
了解常见的炒法
熟悉常用的炒药机的操作流程
掌握炒黄、炒焦的流程
4、了解常用的辅料种类
5.加辅料炒制的炒制过程
1.会使用常见的炒药机
2.能熟练地炒黄、炒焦
3.能对常见的药物进行炒制
4. 能准确地把握炮制时的火候
10
任
务
六
炙法
1.炙法
2.醋炙法
3.盐炙法
4.姜炙法
5.蜜炙法
6.油炙法
1.了解炙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板蓝根的切制
熟悉板蓝根的药性
掌握板蓝根的切制方法和操作注意
会板蓝根的切制
2*
任务
十三
实训二:
炒黄
麦芽的炒黄
熟悉炒黄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掌握炒麦芽的操作过程
会炒黄麦芽
2*
任务
十四
实训三:
炒焦
山楂的炒焦
1. 熟悉炒焦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注意
2.掌握炒焦山楂的操作过程
会炒焦山楂
2*
任务
十五
实训四:
麸炒
山药的麸炒
2.掌握酒炙法、蜜炙的炮制目的、操作方法和成品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