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创伤主题的探析
何处诉孤独——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主题浅析
何处诉孤独——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主题浅析
黄春燕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3)001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一组性格、年龄、职业、肤色各异但却都饱受孤独之苦的人物,指出他们深层次的孤独和哀伤的表现、核心、由来等,小说主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体美国人的精神隔绝和信仰危机.
【总页数】4页(P107-110)
【作者】黄春燕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09;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北
京,1011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因妥协而沉沦亦或凭抗争得解脱——存在主义视阙下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孤独主题探析 [J], 唐伟;李凤东
2.解读卡森·麦卡勒斯式孤独——基于《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三个人物 [J], 苏静;杨善根
3.论孤独心理的运行机制——评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 [J], 邹永红;于元元
4.浅析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空间诗学性——以《心是孤独的猎手》为例 [J], 王瑞姝
5.论孤独心理的运行机制--评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 [J], 邹永红[1];于元元[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森·麦卡勒斯:疼痛是最好的鸦片
卡森·麦卡勒斯:疼痛是最好的鸦片作者:暗地妖娆来源:《世界博览》2017年第19期写作是她的使命,孤独是她的宿命,疼痛是她的鸦片。
一种唤作“卡森·麦卡勒斯”的苦药曾在乱世中被炮制,她高呼着“心是孤独的猎手”,将病态点化成金;然后扭曲着、嚎叫着,奔向冷酷的现实。
“这种人一生只能红一次。
”美国人曾经如此评价卡森·麦卡勒斯。
理由简单却充分,她是个病人,容易中风却还嗜酒如命,那部处女作长篇《心是孤独的猎手》之所以能受欢迎,完全是因为讲了个聋哑人搞同性恋的悲惨故事,这种噱头总是能在一开始抓人眼球,可往后呢?她就一直醉醺醺地坐在打字机前,一面编造残缺不堪的主人公,一面折磨她的丈夫吗?瞧瞧吧,一个离过婚的年轻女孩,跟另一个不要脸的时尚编辑同居,都是些老把戏了。
唱衰她的那一年,二战才刚刚开了个头,同样为世人所嘲讽的同志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选择在暖春时节投湖自尽。
历史的阵痛如瘟疫一般疯狂扩散,而属于卡森·麦卡勒斯的疼痛,却才刚刚开始。
被误诊的病人卡森·麦卡勒斯完全有条件成为一名标准“白左”,母亲的祖父拥有大农场,还是南北战争中的一员猛将,父亲从事珠宝经营;打小她就有黑人仆从鞍前马后地伺候着。
位于乔治亚州府哥伦布的老家,给予她最优质的学习条件,她就跟《乱世佳人》里的郝斯佳一样,可以弹弹钢琴,跳跳轮舞。
直到14岁那年,她的黑人女佣塞西尔要打出租车,司机却探出头朝她啐了一口:“我他妈才不拉黑鬼呢!”这件事,让卡森又怒又悲,怒的是她终于发现这世界“不公平”的事无处不在,悲的是她对此完全无能为力。
次年,父亲送了卡森一台打字机,令她终于摸到了“讨还公道”的门道——写作。
大抵是灵感之神觉得这姑娘受的刺激还不足以爆发小宇宙,它弹指一响,就让她生了一场重病,风湿热几乎要了她的命,医生的误诊更令其在死亡边缘徘徊了好一阵子,苏醒之后,她跟自己的挚友说:“算了,弹什么钢琴呢?我的使命是成为一名作家。
精神孤独者的哀歌_浅谈卡森_麦卡勒斯小说的主题思想_宋运田
第28卷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8 2009年第4期J ournal ofH en an Instit u te ofE du cation(Ph ilosophy and Soci al S ci en ces)No 4,2009文章编号:1006-2920(2009)04-0108-04精神孤独者的哀歌浅谈卡森 麦卡勒斯小说的主题思想宋运田 卢花芳摘要:卡森 麦卡勒斯是一位著名的也可能是最有争议的美国女性作家。
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阅读她的作品,这些作品需要我们作出大量的阐释。
运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对麦氏的 心是孤独的猎手 、 伤心咖啡馆之歌 和 婚礼的成员 三部小说反映出的主题思想作一粗浅的探索,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意义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卡森 麦卡勒斯;精神孤独;爱的悖谬;畸形人;内心自我作者简介:宋运田,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郑州450052);卢花芳,郑州市第五十七中教师(450052)。
卡森 麦卡勒斯(Carson M cCu llers,1917 1967)可能是一位最有争议的美国女作家。
这一争议始于1940年她的处女作 心是孤独的猎手 的问世,直到1961年的最后一部小说 没有指针的钟 的出版,她才听到了一些鼓励、表扬她的话语。
纵观这一争议,我们不难发现,责难大都来自专业的评论家,比如,有人把她与一般的哥特小说家相提并论,说她写的是低级趣味的、病态的、恐怖的小说;而表扬则来自一些作家、学者和教授。
由此,有一些证据使我们相信,麦卡勒斯是一位 作家的作家 ,她的作品需要我们作出大量的阐释。
[1]21如果我们意识不到,麦氏的作品主要是以寓言而构思出来的,那么就无法理解它们。
从这一意义上讲,麦卡勒斯是一位诲人的作家,因为她的著作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教诲。
她要教诲人们的是她从生活经历中学到的那些关于人性的真理 具有悲怆色彩的真理,这就使得许多习惯以现实主义视角阅读小说的读者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去欣赏或接受。
边缘人创伤与“表达性写作”论卡森·麦卡勒斯的文学创作
第51卷第5期2020年10月Vol.51No.5Oct.2020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边缘人创伤与“表达性写作论卡森・麦卡勒斯的文学创作于红冈(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31)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南方女作家。
出生地域、性取向及身体残疾等一系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使她经受了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边缘人”特质。
然而她凭借有意或无意的尝试“表达性写作”,直面创伤,书写创伤,走出创伤,并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卡森•麦卡勒斯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不为主流社会关注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上孤独者、被遗忘和被抛弃者的代言人。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边缘人;创伤;表达性写作中图分类号:I7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20)05-0102-09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17一1967)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南方女作家。
成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1940)让她蜚声文坛。
此后她又陆续发表了《金色眼睛的映像》《婚礼的成员》《伤心咖啡馆之歌》《没有指针的钟》等为人熟知的佳作。
其成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名列第17位。
《婚礼的成员》和《伤心咖啡馆之歌》都曾被搬上百老汇舞台并获得巨大成功,1967年《金色眼睛的映像》被改编成电影,由著名演员伊丽莎白•泰勒和马龙•白兰度主演。
卡森•麦卡勒斯曾在1942年和1946年两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奖”,1950年获得“纽约剧评界奖”和“戏剧俱乐部金奖”。
然而,在这貌似洒满阳光和鲜花的道路上却游荡着一位精神的漂泊者,卡森•麦卡勒斯对孤独、焦虑和痛苦有着深切的体验。
她本人及其作品中的人物具有20世纪30-60年代美国南方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语境下“边缘人”的典型特征,作为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边缘人”,她一生饱经创伤却不断地书写创伤,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不太为人关注的精神世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隐喻探析
ywjszxk@隐喻是常见的语言修辞技巧,能强化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为读者深入展示普遍存在的人类思维逻辑和认知规律。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隐喻,而是对后者的延伸。
由隐喻引出的观察、思考以及行为主要有三个特征,即系统性、概念性和普遍性。
在研究文学作品的思想与意义时,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其中的隐喻。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在小说中经常使用隐喻技巧,这不仅为其作品增添了思想性,还为读者阅读及理解作品提供了独特的途径。
她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围绕着“爱的无能以及人的孤独”这一主题展开,并将其作为写作基调。
她通过描写南方小镇中的畸人畸恋现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其丰富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环境描写中呈现的隐喻作者在描写环境的过程中,注重从大处落笔奠定基调,隐喻手法在其间发挥了极强的感染作用。
这种写法不仅使整部作品从环境到人物浑然一体、风格统一,还以补充叙事丰富了小说中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联系,将作者想要表现的精神世界放大,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视觉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首先,通过梳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精神世界的悲情。
作者的写作基调与小说中的环境特征相一致,小说的整体氛围与人物的精神相契合。
卡森·麦卡勒斯经常把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选为南方小镇,这部小说也不例外。
小说的环境并不复杂:棉纺厂、工人住宅、教堂、为数不多的桃树和一条小街,它们集中在一个气温反常、寂寞无聊的小镇里。
这个地方的房子莫名其妙地倾斜,透着古怪;这里气温变化很大,夏天让人感觉太热,冬天又特别阴冷,连桃树的影子都是瑟缩、扭曲的。
有一家不同寻常的咖啡馆虽然早就关闭了,可小镇上的人们现在还记得它。
这座小镇处处都透着怪异,所有人都预见到,这里早晚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
作者麦卡勒斯曾被归为南方哥特派作家,这是由于她的作品常给人一种阴森恐怖之感。
在她的笔下,人物的疯狂举动与怪异的整体环境相切合,文字中兼具浪漫的思想和疯狂的情绪。
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残疾”书写
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残疾”书写卡森·麦卡勒斯在23岁就凭借《心是孤独的猎手》一跃而成为当时美国文坛的新秀,被冠以“孤独的猎手”的美誉。
纵观麦卡勒斯的作品,她的每一部中、长篇小说中都有残疾人物,而且这些角色在小说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
可以说,残疾人物是麦卡勒斯创作的一大关键词,这一表现使得麦卡勒斯的创作在文学史中具有独特的特色。
麦卡勒斯以残疾人物作为书写对象,有着她独特的缘由。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家族的影响和成长的经验:她的家庭成员中多有残疾人,麦卡勒斯在生活中与残疾人长相伴随,童年的她就对残疾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与同情心,并培养出对残疾人内心世界的洞察力;成长过程中,她的身高也远远高于同龄人,对残疾的恐惧心理等促使麦卡勒斯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绪。
其次,麦卡勒斯对残疾人的书写还受到前辈作家的影响。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对麦卡勒斯以及她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病态心理痉挛似的描写、英国作家劳伦斯对情爱主题的表现等也都对麦卡勒斯表现畸形的情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麦卡勒斯对残疾人物的书写是自身经验化的写作,罹患重病不幸致残的遭遇驱使她在写作中寻求自我的救赎。
麦卡勒斯笔下的残疾类型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去把握:第一类是青春期的病孩子,他们对残疾抱有恐惧心理,对成长充满了焦虑,这种心理和情绪也是麦卡勒斯少女时期切身的成长体验的一种投射。
第二类是天然的身体残疾者和由自造成的身体残疾者,麦卡勒斯对这类残疾人物抱以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尤为关注女性生存的困境。
第三类是心理残疾者,他们心理扭曲、病态,并做出一些恶行,导致自己和他人的悲剧。
第四类是畸恋者,也就是说,这类人物大都陷于畸形的恋情之中,其中包括畸形的夫妻之爱,也包括畸形的三角之恋,又包括病态的同性恋。
这些恋情,既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麦卡勒斯笔下人物的心理与生理缺陷,也曲折地反映出麦卡勒斯个人的情感经历。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成就突出的南方女作家,其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她第一部被引进中国的作品。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个主要人物艾米莉亚·埃文斯、表哥莱蒙和马文·马西艰辛的寻爱历程及最终失败的结局。
自1951年出版以来,《伤心咖啡馆之歌》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
到目前为止,对它的评论大多涉及到“南方文化情结”、“精神隔绝”、“孤独”、“异化”、“哥特式”等主题元素;也有从象征主义、隐喻性、精神分析等写作手法来分析该作品的。
而本研究则尝试从另一个视角——存在主义理论去剖析该小说。
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一些主要因素——咖啡馆周围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刻画、女主人公艾米莉亚的生存条件以及经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的存在主义分析和解读,试图揭示小说所体现的存在主义的两大主题:1.人类的生存苦痛:生活在一个无限荒诞的现实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生之徒劳的困境与挣扎;2.作品中主人公的境遇体现了现代人对自身存在和自身价值孜孜不倦的追寻和探索,体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之自由及人的生存价值等人类本质命题的深刻反思,更体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存境遇给予的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存在主义思考。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隐喻分析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隐喻分析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隐喻分析引言: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是一位美国现代派作家,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人性、孤独和失落感的深刻洞察力而闻名。
他的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以其精湛的隐喻运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思。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小说的隐喻分析,揭示出作品中对现实社会中的孤独、沉默和渴望的深刻揭示。
一、城市作为孤独的象征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作者将城市描绘为一个充满孤独的环境。
柳溪小镇是一个工业城市,充满了社会底层人群和社会边缘人物。
这个城市牢牢地包裹住了每个人,使他们孤立起来。
例如,主人公米克(Mick)在城市的角落里独自生活,同样地,约翰·辛格(John Singer)、鲍博(Biff)、杰克·布兰克(Jack Blunt)等角色都无法摆脱孤独的束缚。
这种孤独的象征在小说中通过隐喻具体地展示出来。
米克常常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躲避冬季的寒冷,这个废弃的房子就象征着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房间里没有任何家具和装潢,寓意着她内心的空虚和丧失。
这种隐喻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孤独造成的痛苦和无助感。
二、沉默作为交流的限制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隐喻的最重要角色之一是主人公约翰·辛格。
约翰是一个聋哑人,他无法说话或听到其他人的话。
然而,尽管约翰无法用语言交流,但他通过笔和纸与其他人沟通,成为其他人倾诉内心的对象。
这种沉默的象征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展示了现实中沟通的困难和限制。
例如,在小说的开头,约翰在一个咖啡馆里与米克交流。
尽管他们无法用话语交流,但约翰用纸写下他的想法,米克也能通过支付注意来理解他的意思。
这种情景象征着现实社会中交流的困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沉默和无法言表之处。
三、音乐作为心灵的寄托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描绘为人们心灵的寄托。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隐喻分析
� � � 重视 从隐喻学的角度 � 围绕小说中的地点 � 人物 意 象 对卡森 麦卡勒斯 伤 心咖啡馆之歌 惑 � 以及处于孤独隔绝状态中的现代人对与他人交流沟通的 迫切需求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 隐喻 地点 人物 � 意象
读者可以 深切体会出 现代人被 工业文明异 化后的焦虑 与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 码 文章 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隐喻 是人 类一 种基 本而 普遍 的思 维模式 致 "它
结构 � " 隐喻 在人 类语 言文 化, 神话 文化 , 宗教 文 恋 及恩 将仇 报的 故事
对日 常生 活中 隐喻 的延 伸, � 因此 文学 领域 中的 隐喻 了 他的 财产 又逼 得他 远离小 镇 , 犯罪 坐牢 研究 已日 渐引 起了 许多 人的 重视 文 学意 义上 的隐 喻是 在彼 类事 物的 暗示 下感 知, 体验 , 想 象, 理解 重于 表现 本身 强调 的意 象与 喻意 间的 可比性 和同 一 性 本 文 尝 试 从 隐 喻 学 的 角度 , 围 绕 小 说 中 的 地 伤 心咖 啡 馆 之歌 点 , 人 物 , 意 象 三个 方 面, 对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
-
-
张军红 � ( - ), 男 , 甘肃甘谷人 ,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 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家族叙事比较研究 " 阶段性成果
� �
篇的 文体 特征 .当 一个 作家 在他 较多 的作 品中都 讲 究隐 喻的 使用 时, 便构 成了 一个 作家 的文 体风格 特 征. 卡 森 麦 卡勒 斯在 她的 多部 作品中 通过 隐喻 的 使用 , 创 造出 了自 己独 特的 文体 风格 , 产 生了 引人 入 胜 的 效 果 . 在 其 著 名 中 篇 小说 歌 伤心咖啡馆之 中作 者多 处使 用隐 喻, 其中 的地 点比如 南方 小
爱是无力的救赎——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主题
亚 小 姐 是 小 镇 上 的 富 人 , 从 父 亲 那 里 继 因 为健 康 原 因而停 下来 。 弗 吉尼 亚 - 尔 她 据 卡
承 了房 产 和 店 铺 以 及 酿酒 厂 , 是 她 却 是 所 著 的 《 独 的猎 手 : 森 。 卡勒 斯 传 但 孤 卡 麦 中 个 孤 僻 冷漠 之 人 , 外表 和 性 格 都 很 男性 化 , 介 绍 , 麦 卡 勒 斯童 年 起 , 病就 成 了她 生 从 疾 活 的一 部 分 , 性贫 血 , 膜 炎和 其 他 呼 吸 恶 胸
《 是 孤 独 的 猎 手 、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 心 伤 、
《 礼 的 成 员 》 金 色 眼 睛 的 映 像 》 没 有 这 样 的 一个 女 人 却 赢 得 了镇 子 上 一个 臭名 婚 、 、
指针 的 钟 》 五部 中长 篇 小说 作 品 。 中 , 心 昭 著 的 恶 棍 的 爱 慕 。 了娶 到 爱 密 利 亚 小 系 统 疾 病 一 直 伴 随 着 她 ; 5 其 《 为 I 岁她 患 上 风 湿 英 马 但 再 是 孤 独 的 猎 手 》 美 国 “ 代 文 库 ” 评 出 姐 , 俊 但 邪 恶 的 马 文 ・ 西 决 定 痛 改 前 热 , 被 误 诊误 治 。 后 来 她 经 历 了三 次 中 在 现 所 但 的“0 纪百佳英文小说” 2世 中列 第 1 位 。 7 除 非 , 是 他 的 种 种 努 力 却 在 新 婚 之 夜 后 付 风 , 致 她 的 日趋 严 重 的瘫 痪 。 导 此 之 外 , 卡 勒 斯 还 为 世 人 留 下 了为 数 不 诸 东 流 , 后 十 天 他 受 尽 新 婚 妻 子 爱 密 利 麦 婚
茉莉的耳朵阅读理解
茉莉的耳朵阅读理解《茉莉的耳朵》是一篇著名的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被虐待的女孩茉莉的故事。
这里是对这篇小说的阅读理解:故事背景: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这是一个充满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时代。
小说的主人公茉莉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被一个暴力的父亲虐待,母亲则被父亲控制和压迫。
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茉莉感到孤独和无助。
她的唯一的朋友是一只白色的小兔子。
故事情节:小说的故事从茉莉的视角展开,她描述了自己生活的种种细节,包括自己的家庭环境、与母亲的关系、与父亲的冲突以及她与小兔子的友谊。
茉莉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和绝望,她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在小兔子的陪伴下感到一丝安慰。
随着故事的展开,茉莉逐渐发现自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她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包括动物和植物发出的声音。
这种能力给了茉莉一种独特的体验,也让她更加感受到了周围的世界。
同时,她还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声音,这个声音仿佛是在呼唤她,让她去寻找它的源头。
在寻找这个声音的过程中,茉莉遇到了一位年轻的艺术家。
这位艺术家对茉莉的能力很感兴趣,他通过茉莉的耳朵来寻找灵感。
茉莉也开始逐渐了解了艺术家的世界,她发现自己也有一种创作的冲动,她开始创作一些画作,这些画作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
最终,茉莉找到了那个神秘的声音的源头,这是一首美妙的歌曲。
整个故事一气呵成,节奏恰到好处,阅读过程就像探险寻宝,读者总是和茉莉一样,在期待耳朵的回信。
其实有经验的读者早就猜到耳朵的回信是茉莉爸爸策划的,爸爸和老师、邮递员叔叔的秘密对话和故事结尾也暗示这些信件也有其他人的协助。
不过,耳朵的回信是现实还是幻想,作者直到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些东西不点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反而大大丰富了作品的意义,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精神孤独者的哀歌——浅谈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主题思想
精神孤独者的哀歌——浅谈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主题思想宋运田;卢花芳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8)004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一位著名的也可能是最有争议的美国女性作家.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阅读她的作品,这些作品需要我们作出大量的阐释.运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对麦氏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三部小说反映出的主题思想作一粗浅的探索,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意义作进一步的研究.
【总页数】4页(P108-111)
【作者】宋运田;卢花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郑州450052;郑州市第五十七中,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生动而尖锐的孤独——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核心主题 [J], 林佳
2.喧嚣中的孤独r——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侨民》之叙事解读 [J], 陈琪
3.孤独的哀歌——析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J], 董国英
4.孤独背后的抗争——浅析卡森·麦卡勒斯对美国南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超越 [J], 柴伟;宋金花
5.喧嚣中的孤独——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侨民》之叙事解读 [J], 陈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孤零零的人》读后感
《孤零零的人》读后感
《孤零零的人》是一部由英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
于孤独和人性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孤独经历,小说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挣扎,引发了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一个真
正的身份。
他在城市的喧嚣中游荡,试图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
然而,他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空虚,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看到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渴望被理解、被关爱、被认可。
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经历。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社会规范和外界压力所束缚,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而当我们面对孤独和困境时,我们往往选择逃避或者隐藏自己,而不是勇敢地面对现实。
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孤独,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他在孤独中寻找
自己的存在意义,不断探索和思考,最终找到了一种平静和满足。
这种坚持和勇气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外在的成功和名利,而在于发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和价值。
通过阅读《孤零零的人》,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也意识到
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相互理解和关爱来减轻孤独的感觉,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内心的孤独,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愿我们都能成为不再孤零零的人,而是拥有温暖和希望的人。
畸人群像——解读卡森·麦卡勒斯之《伤心咖啡馆之歌》
《 札 茨 的 撒 哈 拉 》 T e aaao teB zr ) 他 在 文 章 中 波 ( h hr fh oat 。 S s
对 美 国 南 方 社 会 , 别 是 对 它 的文 化 、 学 、 育 、 术 状 况 特 文 教 学 进行 全 面 而尖 刻 的指 责 , 它 比 喻 成 一 片 荒 芜 的沙 漠 。 然 而 把 在他 发 表 这 篇 文 章 的时 候 万 万 没 有 想 到 , 位 才 华 横 溢 的 美 一 国 南方 女作 家 已 经 同 时诞 生 , 且 1 成 为美 国 南 方 文 艺 复 而 3后 兴 ①的 主要 健 将 之 一 。 麦 卡勒 斯 的小 说 充 满 着 怪 诞 色 彩 , 有 强 烈 的 哥 特 小 说 具
说 组 成 , 伤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 其 中一 篇 。用 此 篇 来 命 名 她 的 《 是
小 说 集 , 见 这 篇 小 说 对作 者 的 意 义 。 足
小 说 的 情 节 向 前 发 展 , 多 幅 畸 人 群 像 呈 现 在 读 者 面 将
前 。一 个 夜 晚 , 远 方 来 了 一 个 罗 锅 李 蒙 表 哥 , 他 那 双 细 细 从 “
与焦虑。
关 键 词 : 卡 勒 斯 ;工 业化 ; 零 人 ; 虑 麦 畸 焦
作 者 简 介 : 芳 , 南 财 经 学 院 外 国语 言 文 学 系讲 师 ( 州 4 0 0 ) 韩 河 郑 502 。
前 言
个 富 有 的 人 , 却 是 个 不 同 寻 常 的怪 人 。作 为 女 性 , 不 具 但 她
Vo . 9 12 N 1. 01 o 2 0
文章 编 号 :0 6— 9 0 2 1 ) l l 7— 2 1 0 2 2 ( 0 0 0 一0 2 0 解读 卡森 ・ 麦卡 勒 斯之 《 心 咖啡馆 之歌》 伤
sucker课文情节概括
sucker课文情节概括
《Sucker》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皮特的男孩,他在一次
打架中被打得很惨,但是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肯哭泣或流露
出任何软弱的迹象。
皮特的哥哥保罗为了安慰他,告诉他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吮吸者”的人,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因为他能够
吮吸自己的伤口,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
皮特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他开始试图模仿“吮吸者”的精神,试图忍受痛苦,不让别人
看到他的软弱。
然而,最终皮特还是忍不住哭泣了出来,他意识到
自己并不像“吮吸者”那样坚强。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皮特的内心矛
盾和挣扎,探讨了男孩子在面对伤痛和挫折时,内心的脆弱和渴望
被理解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痛苦时,对坚强和自
我控制的追求,以及内心真实情感的挣扎。
整个故事通过对皮特的
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对内心渴望的探索。
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中的残缺与畸形
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中的残缺与畸形作者:谷小雨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26期摘要: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中长篇小说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所有人物身上都存在着各样缺陷。
主人公们残缺或畸形的身体不仅本身成为相互间精神上沟通的障碍,更以一种寓言化的方式表现出爱的能力的缺失,交流的无效性,以及精神上潜在的痛苦与绝望。
麦卡勒斯以其尖锐的方式展现了她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思与忧虑。
关键词:麦卡勒斯残缺畸形孤独疏离在《婚礼的成员》中,有一段主人公弗兰淇参观查塔胡契博览会遭遇畸形人展览的描述。
她在展览中看到了巨人、超级肥婆、侏儒、黑野人、针头人、鳄鱼男孩、阴阳人。
“她觉得他们都在向她偷偷张望,试图用眼神与她交流,仿佛在说:我们认识你。
她很怕他们长长的怪眼,整整一年都忘不掉他们,直到今天。
”[1]20这一段描述来源于卡森的亲身经历,而这一段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婚礼的成员》,在卡森·麦卡勒斯的其他中长篇小说中,也总是存在各样有缺陷或畸形的人物。
在完成于她22岁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使她一举成功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中,辛格和安东尼帕罗斯是哑巴,同时安东尼帕罗斯还存在精神上的缺陷;紧随其后的《金色眼睛的映像》中,艾莉森用园艺剪刀剪掉了自己的乳头,利奥诺拉有一点弱智;在《伤心咖啡馆之歌》——在中国最早译介的卡森的作品——中,李蒙表哥是驼子,而爱密利亚有一双斗鸡眼;在麦卡勒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没有指针的钟》中虽然没有出现“畸形人”,然而主人公马龙却身患不治之症,同样是非健全者。
在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创作中,畸形人的形象反复出现,这显然并非出于偶然。
卡森·麦卡勒斯三十岁时遭遇了第一次中风,此后疾病缠身,左半身局部瘫痪。
然而其实这并不是她的作品中总是存在残缺与畸形者的原因,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因为事实上除了《没有指针的钟》完成于1960年,她四十三岁时,她的其他中长篇作品都完成于她三十岁前。
精神荒原中爱与孤独的契合——《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人物分析
《 伤心咖啡馆之歌》 是麦克勒斯的重要代表作。作者运
用象征与表现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 讲述了一个悖谬的悲剧
物。由此有力地表现 了怪诞荒谬的社会现实——现代社会 中人的孤独及异化, 深刻反映出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的不适应
爱情故事, 刻画了一组性格荒诞、 怪异、 精神极度扭 曲的人 蒙。为了让怕黑和寂寞的里蒙高兴, 艾米利亚开了小镇上第
追求 的挫败感。当爱的释放受 到阻碍时 , 人终将无法摆脱被孤独禁 锢的命运 。心灵被扭 曲的情况下 , 不再是温 暖的力 量, 爱 而是
将 自我驱 向更 孤 独 的 破 坏 力 量 。 关键 词 :伤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 孤 独 ; 物 ; 析 ‘ ; 人 分 中 图 分 类号 :3 7 10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3 8 2 0 )20 4 -2 10 —8 X(0 60 -0 20
赌徒一样的取胜心理, 这恰恰体现出她的自私以及经商者的 利亚十天失败的婚姻使他由爱生恨, 伺机报仇。而艾米利亚
精明。艾米利亚的致命弱点是缺少同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则要捍卫她单方面的爱情。就在艾米利亚要胜出的一刹那, 她从来不在乎男人, 同样在整篇故事中她也从未和一个女人 里蒙纵身一跳, 用他“ 鸟爪般细细的手指” 抓住艾米利亚的脖 有过交谈。擅长行医的艾米利亚却对妇科病束手无策, 甚至
维普资讯
第 2 第 2期 2卷
20 0 6年 6月
大 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 . 2. o. 12 N 2
J u n l fDain Ed c t n Unv ri o r a l u ai iest o a o y
Jn 0 6 u .2 0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品,描写了一个小城市里各种不同性格和境遇的人们之间的情感交织与孤独。
通过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小说探讨了孤独、沉默和交流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复杂。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深被主人公们的孤独和无助所触动。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口,却总是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自拔。
即便和他人交流,也往往只是表面的应酬,真正的沟通和理解并不容易。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孤独之地,而要真正理解别人,首先要学会理解自己。
同时,小说中的主题也呼应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困境和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
要更多的倾听和理解,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忽
略了他人的内心世界,使得孤独感更加深重。
因此,读完这本小说,我更加意识到了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能更加深入地理
解和关怀他人,让彼此之间的孤独得到一些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创伤主题的探析
卡森·麦卡勒斯是二十世纪美国南方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炼的艺术表达以及深厚的意识内涵为她在人才辈出的美国文坛博得声誉。
麦卡勒斯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她个人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创伤。
创伤理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创伤理论研究专家凯西·卡鲁斯认为创伤性事件会在受创者的内心留下创伤对其造成心理影响和伤害,并引发一些诸如反复性强迫、孤独等创伤症状。
朱迪斯·海尔曼认为受创者若想从创伤中复原,应努力恢复其与外界的联系。
而文学创作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来与外界沟通的过程,更是一种宣泄自我创伤并从中得到治愈的过程。
因此,麦卡勒斯通过小说故事重构转化其创伤经验,
即通过文学艺术的创作形式抚慰受创的心灵,而受创的读者通过阅读他人的创伤故事重新体验精神创伤,宣泄内心的痛苦,并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目前国内外鲜有以创伤理论为指导来探讨麦卡勒斯作品的创伤主题的研究,未重视其创伤主题的积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麦卡勒斯的三部代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以及《金色眼睛的映像》为研究对象,在创伤理论的指导下先分析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及其创伤症状,然后结合作者的创伤经历探析麦卡勒斯本人以及小说中人物如何走出创伤并获求自我救赎。
麦卡勒斯作品中的创伤主题是她个人创伤经历的一种艺术性表达。
在她的三部代表作品中,小说人物几乎都遭受着身体及精神上的创伤,他们或身体残疾,或忍受着爱之无能,或有着不幸的婚姻和家庭,或饱受种族歧视之痛与资本主义剥
削之苦,而这些正是现实生活中美国南方和她个人独特经历的真实写照。
她通过不断的写作对其自身进行创伤治疗,小说人物也努力尝试通过叙述和重建与他人的联系来进行创伤修复。
本研究不但有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麦卡勒斯本人与其小说的深刻内涵,还有助于警醒世人关注创伤并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应对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