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 田子贵主编 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共13章)第6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基础知识
在分析污染物质的影响时,要仔细分析污染源与地下水流 动系统的关系:污染源处于流动系统的什么部位?污染源处于 哪一级流动系统?当污染源分布于流动系统的补给区时,随着 时间延续,污染物质将沿流线从补给区向排泄区逐渐扩展,最 终可波及整个流动系统,即使将污染源移走,在污染物质最终 由排泄区排出之前,污染影响也将持续存在。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 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第一节 基础知识
污染物质能否进入含水层取决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显 然,承压含水层由于上部有隔水顶板,只要污染源不分布在补 给区,就不会污染地下水。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板为厚度不大 的弱透水层,污染物则有可能通过顶板进入含水层。潜水含水 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 厚度。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土壤 中的微生物则能将许多有机物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产物(如 H2O、CO2等)。因此,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 的天然净水器。粗颗粒的砾石过滤净化作用弱。裂隙岩层也缺 乏过滤净化能力。岩溶含水层通道宽大,很容易遭受污染。
第一节 基础知识
污染源分布于排泄区,污染影响的范围比较局限,污染源 一旦排除,地下水很快便可净化。当然,当人为地抽取或补充 地下水形成新的势源或势汇时,流动系统将发生变化,原来的 排泄区可能转化为补给区。因此,在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天然条 件,还要预测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基础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污染源分布于不同等级的流动系统,污染影响也不相同。 污染源分布在局部流动系统中时,由于局部流动系统深度不大、 规模小、水的交替循环快,短期内污染影响可以波及整个流动 系统;但在去除污染源后,自然净化也快,数月到数年即可消 除污染影响。区域流动系统影响范围大,流程长而流速小,水 的交替循环缓慢;在其范围内存在污染源时,污染物的迁移缓 慢,但如果时间足够长,污染影响则可以波及相当广的范围; 区域流动系统遭受污染后,即使将污染源去除后,污染影响仍 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自然净化期可长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
06水环境影响评价.ppt
持久性污染物
分 质分类 类
非持久性污染物
酸碱度
热效应
如工矿废水、生活污水通过 管道、沟渠集中排放 如农田排水、矿山排水、城 市与工业区路面排水 如无机盐、重金属等
如好氧有机物
以pH值表示
以温度表示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及工 程性质(参阅有关文件)
环境状况调查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和 编写工作大纲的地面水部分
Ⅰ
中、小 Ⅱ~Ⅳ
大、中 Ⅰ、Ⅱ 大、中 Ⅲ、Ⅳ
小
Ⅰ、Ⅱ
小
Ⅲ、Ⅳ
大、中 Ⅰ~Ⅲ
小
Ⅰ
小
Ⅱ~Ⅳ
大、中 Ⅰ、Ⅱ
小
Ⅰ~Ⅲ
大、中 Ⅰ~Ⅲ
小
Ⅰ
小
Ⅱ~Ⅳ
大、中 Ⅰ、Ⅱ
小
Ⅰ~Ⅲ
小
Ⅰ
三级
地面水域 规模(大小 规模)
大
大 中、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大、中
小 中、小
地面水水 质要求(水 质类别)
水质取样原则与方式
水质调查取样的次数
特征水质参数表
序 建设项目
号
水质参数
生关区及生活娱乐
1 设施
BOD3、COD、pH 悬浮物、氨氮、磷酸盐、表面活性剂、水温、溶解氧
2 城市及城市扩建
BOD5、COD、溶解氧、pH、悬浮物、氨氮、磷酸盐、表面活性剂、水 温、油、重金属
黑色金属太山 3
pH、悬浮物、硫化物、氟化物、挥发性酚、氰化物、石油类、氟化物
只在枯水期限
调查
期和枯水期
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环境影响评价 田子贵主编 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环境影晌预测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来自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 预测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均衡法、 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等方法。
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水文地 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 三级评价可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 预测法。
第28页/共42页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质调查
* 水质参数的选择 (重点掌握)
常规水质参数:能反应水域水质一般状况。 如GB 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BOD5、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 、总磷以及水温等。 特征水质参数: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根据建设 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简单明了,可以直接了解该水质参数现状与标 准的关系,一般均可采用。
来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第17页/共42页
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作等级
地面水评价的基本要求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预测、评估, 对项目水环境进行防治,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由环境系统响应 (即环境 目标) 制约环境系统输入 (即污染源负荷) 的优化分配过程。在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检 出率和超标率的分析。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 >1 ,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 超标越严重。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Pi = Ci / Csi
并同水资源紧密相联。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来自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 预测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均衡法、 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等方法。
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水文地 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 三级评价可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 预测法。
第28页/共42页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质调查
* 水质参数的选择 (重点掌握)
常规水质参数:能反应水域水质一般状况。 如GB 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BOD5、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 、总磷以及水温等。 特征水质参数: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根据建设 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简单明了,可以直接了解该水质参数现状与标 准的关系,一般均可采用。
来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第17页/共42页
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作等级
地面水评价的基本要求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预测、评估, 对项目水环境进行防治,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由环境系统响应 (即环境 目标) 制约环境系统输入 (即污染源负荷) 的优化分配过程。在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检 出率和超标率的分析。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 >1 ,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 超标越严重。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Pi = Ci / Csi
并同水资源紧密相联。
水环境影响评价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三:纳污水体大小
1、河流和河口:根据排污口附近河段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 流量划分,单位:m3/s。
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2、湖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积划分 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25km2 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2.5km2 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50km2 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5km2
10Bq/L
总铅
1.0
三、重要法规和标准
水污染防治法、水法、防洪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等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河道管理条例、航道管 理条例、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水环境质 量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水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
Dissolved chemicals
Sediment
Tertiary consumer (turtle)
Decomposers (bacteria and fungi)
湖泊水库
High tide
Low tide Coastal zone
Open Sea Sea level
Estuarine Zone
Darkness
Photosynthesis
河流水文特征
湾 曲 型 河 流
River Terraces
Terrace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法规标准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三:纳污水体大小
1、河流和河口:根据排污口附近河段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 流量划分,单位:m3/s。
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2、湖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积划分 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25km2 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2.5km2 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50km2 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5km2
10Bq/L
总铅
1.0
三、重要法规和标准
水污染防治法、水法、防洪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等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河道管理条例、航道管 理条例、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水环境质 量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水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
Dissolved chemicals
Sediment
Tertiary consumer (turtle)
Decomposers (bacteria and fungi)
湖泊水库
High tide
Low tide Coastal zone
Open Sea Sea level
Estuarine Zone
Darkness
Photosynthesis
河流水文特征
湾 曲 型 河 流
River Terraces
Terrace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法规标准
水环境影响评价2013资料
二、参数的判别
1、污水排放量: 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
其它含有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 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 放量。
2、水质复杂程度判断
水污染物类型
持久性污染物:(包括在水中难降解的、毒性 大、易长期累积的有毒物质),如总磷、SS、 重金属等;
非持久性污染物:常规指标如CODcr、BOD5、 NH3-N、石油类等。
3、水域规模的判断
河流与河口规模: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 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s。
湖泊(水库)规模: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 以及水面面积划分。
平均水深≥ 10m: 大湖(库): ≥25km2 中湖(库): 2.5—25km2
中、小
I
二 地面水 域规模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级
地面水水 质要求
IV、V V
IV、V V
III~V IV、V IV、V
V III、IV III~V
I~III II~IV
三
地面水 域规模
级
地面水水 质要求
大
V
大 中、小
IV、V V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建设项目 污水排放
(2)特殊水质因子,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根据 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征进行选择,如P119,甲苯、二甲苯等。
(3)其他方面的因子。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 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
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重庆大学
第四章 环境背景调查 第二节 环境调查的原则
一、环境调查的原则 1、间接调查为主,直接调查为辅; 2、区内调查为主,区外调查为辅; 3、定量调查为主,定性定量结合; 4、宏观环境为主,宏观微观结合。 二、调查主要单位 1、主要单位——水文站、统计局、政府办公室、建委(规 划局)、环保局(监测站)、气象局、农委、水利局。 2、主要资料——《地方志》、 《统计年鉴》、 《规划文 本》、 《环境质量报告》等。
重庆大学
第四章 环境调查 第四节 污染源调查方法
三、污染源调查内容
2. 农业污染源
(2) 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业
①禽、畜饲养种类、数量,饲养工艺,用水和排水量,禽畜粪便
排放量、排放方式,其他废物排放量,粪便与废物的处理技术、 处理效果,综合利用情况,处理后废水、废渣的出路,等等。
②水产养殖场养埴的品种、数量、养殖工艺,养殖池换水量、换
污染源调查的对象按性质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包括水产养殖与 禽畜饲养业)、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按工作范围可分为:区域(包括流域、水域)性和项目(工厂、矿山等)性两类。
重庆大学
第四章 环境调查 第四节 污染源调查方法
三、污染源调查内容
1. 工业污染源 (1) 生产和管理:
①企业概况:企业名称、位置、所有制性质、占地面积、职工总数及构成,工厂规模、 投产时间、产品种类、产量、产值、生产水平等。
重庆大学
第四章 环境调查 第三节 环境本底及其调查
一、环境质量参数的区域本底值 1、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物质组成量; 2、环境背景值——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清洁区监测所得 各种质量参数的统计平均值; 3、环境基线值——对一个区域进行日常监测获以环境评价 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监测调查时所获得该区域各种质量参 数的现状实际值。 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基线值在环评中的实际意义:一个地区的 背景值和基线值的差异反应该地区不同环境受污染和破坏 程度的差异。
电子教案与课件:《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由于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 放的烟尘和废气过多,使大气中出现新的化学物 质或某种成分含量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含量, 从而开始影响人和动植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给 人类带来冲击和危害。
(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 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
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 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 的建筑构造),称大气污染源(排放源)。
大气边界层风场
风速廓线: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
u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1 (
z2 z1
)
p
——适合高度小于300m。
不同稳定度下的p值
稳定度
A
B
C
D
E-F
城市
0.10
0.15
0.20
0.25 0.30
乡村
0.07
0.07
0.10
0.15 0.25
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
2.湍流
湍流:大气以不同尺度做无规则运动的流体状 态,使烟团逐渐向周围大气中扩散,直到烟型 消失。
大气污染源分类一
按污染物的产生来源:自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的分类二
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 : 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
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 屋顶天窗等。
面源:在一定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 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 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
大气污染的危害途径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 体造成危害:
(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 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
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 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 的建筑构造),称大气污染源(排放源)。
大气边界层风场
风速廓线: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
u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1 (
z2 z1
)
p
——适合高度小于300m。
不同稳定度下的p值
稳定度
A
B
C
D
E-F
城市
0.10
0.15
0.20
0.25 0.30
乡村
0.07
0.07
0.10
0.15 0.25
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
2.湍流
湍流:大气以不同尺度做无规则运动的流体状 态,使烟团逐渐向周围大气中扩散,直到烟型 消失。
大气污染源分类一
按污染物的产生来源:自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的分类二
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 : 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
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 屋顶天窗等。
面源:在一定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 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 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
大气污染的危害途径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 体造成危害:
第6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c c pQp chQh Qp Qh
适用条件:点源;充分混合;持久性污染物; 河流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计算题 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
2.83m3/s,含氯化合物1300mg/L。该河平均流速 0.46m/s,平均河宽13.7m,平均水深0.61m,上 游来水含氯化物100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 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 (设地方标准为200mg/L)
衰减变化
▪ 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过程
衰减变化
▪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速率方程
d (BODa
dt
BOD1 )
K1 BODc
▪ 硝化作用
▪ 脱氮作用
d BODn
dt
K N BODn
衰减变化
▪ 硫化物的反应
硫酸盐
硫化氢H2S
▪ 细菌衰减
Bt B0 10Kt
▪ 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的衰减
多数呈一级反应。
BOD0
186 20 6 450 186 6
33.4mg
/
L
DO0
186 7.21 61.0 186 6
7.0mg
/
L
饱和溶解氧DOs 初始氧亏值D0
DOs
468 31.6 T
468 31.6 15
10.0mg
/
L
D0 10.0 7.0 3.0mg / L
该河段10km处河水BOD5为
水质数学模型
▪ 河流水质模型是描述水体中污染物随时间和空间
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学方程。
▪ 在运用水质模型时,常假设河段内无支流,在预
测时期内水力条件是稳态的,且只在起点有污染 物排入。
▪ 水质模型种类很多。
适用条件:点源;充分混合;持久性污染物; 河流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计算题 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
2.83m3/s,含氯化合物1300mg/L。该河平均流速 0.46m/s,平均河宽13.7m,平均水深0.61m,上 游来水含氯化物100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 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 (设地方标准为200mg/L)
衰减变化
▪ 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过程
衰减变化
▪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速率方程
d (BODa
dt
BOD1 )
K1 BODc
▪ 硝化作用
▪ 脱氮作用
d BODn
dt
K N BODn
衰减变化
▪ 硫化物的反应
硫酸盐
硫化氢H2S
▪ 细菌衰减
Bt B0 10Kt
▪ 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的衰减
多数呈一级反应。
BOD0
186 20 6 450 186 6
33.4mg
/
L
DO0
186 7.21 61.0 186 6
7.0mg
/
L
饱和溶解氧DOs 初始氧亏值D0
DOs
468 31.6 T
468 31.6 15
10.0mg
/
L
D0 10.0 7.0 3.0mg / L
该河段10km处河水BOD5为
水质数学模型
▪ 河流水质模型是描述水体中污染物随时间和空间
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学方程。
▪ 在运用水质模型时,常假设河段内无支流,在预
测时期内水力条件是稳态的,且只在起点有污染 物排入。
▪ 水质模型种类很多。
环境影响评价
ux exp[
2M l
(1
M
)]
ch
M (1 4K1M l / u 2 )1/ 2
合用条件
均匀旳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 非持久性污染物 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只要求预测潮周平均、高潮
平均和低潮平均水质
5.3.9.5常用湖泊(水库)水质模式与合用条件
⑴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与合用条件 ⑵湖泊推流衰减模式与合用条件
(2)湖泊推流衰减模式与合用条件
cr
cp
exp( K1Hr 2
172800Qp
) ch
Φ混合角度,可根据 湖(库)岸边形状和 水流状况确定,中心 排放取2π弧度,平 直岸边取2π弧度
K1旳确定同小湖库 模式
合用条件
大湖、无风条件 非持久性污染物 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5.4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
⑵污染物总量满足地表水环境控制要求
总量控制是在全部污染排放浓度达标旳前提下仍不能实现水质目旳 时采用旳控制路线。根据水质要求和环境容量能够拟定污染负荷, 拟定允许排污量。对区域水污染问题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优 化拟定总量分配方案
达标分析还涉及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旳先进性分析。应以同类企业 旳生产工艺进行比较,拟定此项目生产工艺旳水平,不提倡新建 工艺落后、污染大、消耗大旳项目,应该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技术
5.3.3预测措施
⑷专业判断法
定性地反应建设项目旳环境影响。当水生生 物保护对地表水环境要求较高(如宝贵水生 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或因为评 价时间过短等原因无法采用上述三种措施时, 可选用此措施。
⑴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C=(cpQp+chQh)/( Qp+Qh) 合用条件
c——污染物浓度,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
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补充必要的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 评价;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或解析法进行影响预测和
评价,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半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提
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三级评价要求:
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说明地下水分布情况,了解当地的 主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 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 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结合建 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 行现状监测,通过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
式中: Pi —— 第 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量纲为 1;
Ci —— 第 i 个水质因子的监测质量浓度值, mg/L;
Csi —— 第 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质量浓度值, mg/L。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 (如 pH 值),其标准指
数计算公式:
PpH 7.0 pH 7.0 pH sd pH 7.0 pH 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 三级较简略。
内陆水体的分级判据见表6-1, 海湾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
据见表 6-2 。
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作等级
表6-1 地面水环境影晌评价分级判据(内陆水体)P65
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作等级
表6-2 海湾环境影晌评价分级判据
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作等级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建议采用标准指数法。
一般水质因子
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i, j)点的污染物浓度或污染物i在预测点
(1)河流与湖泊(水库)
①必须包括建设项圈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比较明显的区域。在 一 般情况下应考虑到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可能超标的范围。调查 结果应能全面反映与地表水有关的基本情况,并能充分满足环 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②各类水域的功能划分和环境监测调合范围,可根据据污水
排放量与水域规模,参考表6-1和表6-2所列的地表水环境监测 调查范围确定。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二级评价要求:
通过搜集资料和环境现状调查,了解区域内多年的地下水动 态变化规律,基本掌握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给出 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 1/50000 )及评价 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 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 力联系,同时掌握评价区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
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包括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 变化);
针对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与控
制地下水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 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晌评价工作等级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 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 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起 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 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 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 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 Ⅲ类: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 设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
面污染源调查:
间接收集资料,一般不实测。 概况:原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等 排放方式、去向、处理情况 排放数据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质调查
* 水质参数的选择 (重点掌握)
常规水质参数:能反应水域水质一般状况。 如GB 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BOD5、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 、总磷以及水温等。 特征水质参数: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根据建设
现状。它是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利评价的基础。
水环境的科学含义包括水质、水生生态及沉积物,
并同水资源紧密相联。
水环境评价应该是水资源、水质、水生生物、沉积
物及其承载地理条件的全面评价,而水资源及水质评价 是其核心内容和要点。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水环境现状调查
测分析等方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
环境保护措施。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内容 (导则 P129)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条件调查;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环现状监测; 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实验;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前提下、进行计会环境—经济综合分析.对污染排放进行管理。
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作等级
地 表 水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程 序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环境现状评价是在水资源特别是水质调查的基础 上、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要 求.对水质调查结果进行统汁和评价,说明水质的污染
pH < 7 pH > 7
PpH
式中: PpH —— pH的标准指数,量纲为 1 pH—— pH 监测值: pH su —— 标准中 pH 的上限值: pH sd —— 标准中 pH 的下限值。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晌预测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 预测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均衡法、 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等方法。 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水文地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环境调查频次
(1)调查时间
水环境现状调查的时期与水期(潮期)的划分规律: ① 河流、河口、湖泊与水库一般按丰水期、 平水期、枯水期划分: ② 海湾按大潮期和小潮期划分;
③ 对于北方地区,也可以划分为冰封期和非
冰封期。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表6-3 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
小,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
Ⅰ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一级评价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环境现状调查,了解区域内多
年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详细掌握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 质条件(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 1/10000 )及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给出的环境水文地 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 1/150000 )、污染源状况、地 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 的水力联系,同时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 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 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 环境现状评价;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进行影响预测和 评价,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预测和评价,提 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 水域环境功能分为五类:
I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 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
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污染源分析
按评价中所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污染源进
行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
将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大于 70%的污染源 (或污
染物) 定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 (或主要污染物);
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比分析,列表给出主要污染
源和主要污染因子,并附污染源分布图。
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水环境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由环境系统响应 (即环境
目标) 制约环境系统输入 (即污染源负荷) 的优化分配过程。在 确定的环境目标要求下,需要对污染源采取各种优化分配和控
制削减措施,合理分配环境容量资源;资源分配建立在水环境
容量定量化、水质模拟程序化的基础上,是对建设项目生产工
艺、可行性处理技术的全面评估,在成本、效益分析定量化的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表6-1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监测调查范围 (参考)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表6-2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湖泊 (水库) 环境监澜调查范围 (参考)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海湾
监测调查海域的范围通常是根据功能区划要求以及工程规模 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而定。由于污染物在海湾中的扩散将受用 汐、波浪、海流等多种因素作用,水流状态比湖泊复杂得多。现 将不同污水徘放量时的海湾环境监测调查的参考海域范围列于下 表。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环境调查内容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收集资料为主,辅以现场测量、判读地形图; 具体内容: 河流: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弯曲系数等; 弯曲系数=断面间河段长度/断面间直线距离 当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
感潮河口加涨落潮情况;
湖泊、水库:面积、形状、水深、水温分层情况等。 海湾: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流状况,水温、波浪情况等 。
3、地表水环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