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与科学决策课件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件PPT)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731baa31b765ce04081430.png)
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不仅增添亲情, 而且有预防疾病的好处
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兄弟 姐妹在6岁之前的相互传染病毒可以增 强免疫功能,并预防多发性硬化症。
塔斯马尼亚州研究者观察了136名多发 性硬化症患者,并与272名健康者进行 了对比。
8
科学家发现:在幼儿时期与兄弟姐妹 有五年以上密切生活的人患多发性硬 化症的几率下降了88%,而与兄弟姐 妹接触1-3年的人可降低43%。
9
案例2
“坐立不安”让人苗条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保持苗条身材的奥 妙。如果一个人平时闲不住,小动作 很多,日常消耗的热量就多,就能保 持苗条的身材。
美国梅欧医院请来了20位志愿者,进
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志愿者分为两 组,一组较瘦,另一组轻度微胖。所 有志愿者都穿上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特 制内衣,内衣里的装置每隔半秒钟记 录一次人体的姿态与活动
3.1 类别数据的表格表示
例3.1 交通事故的驾驶因素分析 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因素有判断失误、察
觉得晚、驾驶错误、偏离规定的行驶路线 和酒后或疲劳驾驶等。某地区交通管理部 门对某段时间中的50起交通事故进行驾驶因 素分析,得到的原始数据如下:
16
驾驶错误 察觉得晚 判断失误 驾驶错误 酒后或疲劳 驾驶 察觉得晚
驾驶错误
察觉得晚 察觉得晚 判断失误 察觉得晚
驾驶错误 察觉得晚 察觉得晚 判断失误 察觉得晚
察觉得晚
驾驶错误 判断失误 驾驶错误 察觉得晚
17
从例3.1的数据,你能看出些什么? 也许你看出了“察觉得晚”、“判断
失误”等因素比较多,“偏离规定的 行驶路线”、“酒后或疲劳驾驶”等 因素比较少。很好! 其实,只要借助一些简单的图表,就 能对数据加以整理并进行初步的定量 分析。 一些常用的软件如Excel,几乎能完美 地为你完成这些图表!
信息系统分析与决策(第一章:知识点1-16)
![信息系统分析与决策(第一章:知识点1-16)](https://img.taocdn.com/s3/m/e723047f9b6648d7c0c7460b.png)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S.S.Mittra对DSS的定义:决策支持系统是从数据库 中找出必要的数据,并利用数学模型的功能,为用户 产生所需要的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为了作出决策,用户可以试探几种“如果,将如何”(What If...)的方案。 DSS必须具备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组以优化和非优化模型为形 式的数学工具和一个能为用户开发DSS资源的联机交互系统。 结构是由控制模块将数据存取模块,数据变换模块(检索数据,产 生报表和图形),模型建立模块(选择数学模型或采用模拟技术)三 个模块连接起来实现决策问题的回答。
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结合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形成了基
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一章决策支持系统综述 知识点8 决策问题的结构化分类
一、决策问题的结构化分类
决策问题按结构化程度分类,即对决策问题的内在规 律能否用明确的程序化语言(数学的、逻辑的、形式 的、定量的、推理的)给以清晰的说明或者描述。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P.G.W.Keen对DSS的定义: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 ”(D),“支持”(S),“系统”(S),三者汇集成的一 体。 即通过不断发展的计算机建立系统的技术(System), 逐渐扩展支持能力(Support),达到更好的辅助决策 (Decision)。 传统的支持能力是指提供的工具能适用当前的决策过 程,而理想的支持能力是主动的给出被选方案甚至于 决策被选方案。
二、几种常用智能技术(2)
机器学习是模拟人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获取知识的 智能技术。
机器学习包括归纳学习、类比学习、解释学习等多种 类型。 机器学习和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形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 统,主要是增加学习功能,获取辅助决策知识。
2014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学习指导
![2014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学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d01373c43323968001c9200.png)
2014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学习指导一、教学目的及学习方法教学目的:随着信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快速步入一个信息社会。
信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大至国计民生,小至购物旅行,无不需要面对海量信息。
决策是对重大问题的决定与判断,决策遍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面临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而在信息化已成趋势的大背景下,对信息的有效分析在实现科学决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有效利用信息、分析信息,在现实决策中正确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管理专业将《信息分析与决策》作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四个:第一,使学生了解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和作用,从而理解决策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使学生了解决策的一般程序、科学决策的原则以及科学决策常用的一些技巧,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初步能力。
第三,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分析的方法,遵照信息分析工作流程去从事信息分析工作,并且能够掌握决策信息分析成果——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深刻领悟,科学的决策是需要大量的信息分析工作做基础的。
第四,使学生了解信息分析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培养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适应未来的信息分析决策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视频授课、讨论交流和作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应当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在按时完成各章节作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将理论知识付诸工作实践;同时,应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和经典案例,注重经验积累,将基础知识与自身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讨论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
教学课件与教材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缺一不可,学生在利用课件和教材学习时,应注意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教学课件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讲授,还有实例的介绍,更有老师经验的传承,学生应该认真领悟,仔细揣摩;教材的内容更加全面,方法介绍更为详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深钻细研,认真学好每一个章节,在听课件、看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本门课的知识点和要点。
科学决策PPT演示文稿
![科学决策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544edfacff00bed5b8f31d4e.png)
23
图6-6 决策制定风格
24
• 命令型风格 具有命令型风格(directive style)的人往往具有较低的模糊承受力, 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是理性的,他们 讲究效率和逻辑性。
• 战术决策指的是在战略决策的指导下, 为落实战略决策目标,针对具体的问题 而做出的决策。
15
3、按决策的环境约束条件,可分为确定
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 确定性决策指决策的的预测期结果也比较确定,
只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优就可以做出 选择的决策。
• 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影响决策因素存在着两种以上 的情形,并且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也不能确定, 其决策结果也不能确定的决策。
12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与决策风格
一、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性质,可将决策划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 程序性决策
• 程序性决策又称为常规决策,是指可按照既定 的程序、模式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 程序性决策的关键是日常活动的程序化。活动 程序化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组织控制系统的组 成部分,可使控制更为容易,从而提高控制效率; 二是作为组织协调系统的一部分,可提高组织的 专业化水平。
分为时间敏感决策和知识敏感决策
• 时间敏感决策指的是那些必须迅速而且尽量准确 的决策。
• 知识敏感决策指的是对时间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 但是对决策的执行效果要求特别高的决策。
5、按照决策的竞争性目的,可以分为竞争性 决策和非竞争性决策
• 竞争性决策是指针对特定的竞争对手、为获取竞 争的胜利而做出的决策。
• 决策这一管理活动有如下特点: 1、目标性 2、普遍性 3、探索性
4、风险性 5、非零起点
决策ppt课件
![决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405f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c.png)
在上述决策问题中,由于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不论决策者 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案,都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后果,即 决策后果具有不确定性。
38
1.决策表法
步骤:确定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计算不同方案在各
• 折衷原则,根据决策者的判断,给最好自然状态一个乐观 系数,给最差自然状态一个悲观系数,两者之和为1。
• 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 比较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做出选择。 • 设乐观系数为0.7,计算折衷收益值
1、程序化决策:指按预先的程序、处理方法和 标准,解决企业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例行问 题。
当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水 平时,企业生产部门的仓储主管应该怎么办呢?
只需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系统化的程序、规则和政 策处理就可以了
14
2、非程序化决策:是为解决不经常出现的、新 的、不同寻常的、有关问题的信息也是不清楚 的新问题。
第六章 决策
1
问题:
1、去北京交通工具的选择 2、旅游地点的选择 3、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人、财、
物的合理分配利用、投资方案的选择、 产品销售的价格和方式、提供产品竞争 力的方法等。
2
一、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掌握的信 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就重大问题提出多种解 决方案,再从这些方案中作出满意选择的管理 活动。
44
乐观法(大中取大法)
决策损益表
状态 销路好 销路一般 销路差
甲产品 40 20 -10
乙产品 90 40 -50
丙产品 30 20 -4
45
悲观法(小中取大法)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件PPT 1 决策分析概述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件PPT 1 决策分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9fc752d4d8d15abf234e6a.png)
➢ 民主原则: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 执行反馈系统
1.3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1.3.1 决策分析的步骤
➢ 决策分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是由科学的决策步 骤组成的。科学的决策步骤的整体称为科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 过程。
➢ 科学的决策步骤又称为决策程序,它反映了决策分 析过程的客观规律,使决策过程更结构化、系统化 和合理化,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保证。由于 决策问题的性质不同,决策的具体步骤会有所差别 。
1.2.1 决策分析的分类
1.2 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基本原则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 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安东尼模式)
➢ 战略决策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自身与变化的环境适应和 谋求发展的决策。这种决策是为了解决全局性、长远性 和根本性的问题。
➢ 管理决策是为了实现既定战略而进行的计划、组织、 指挥与控制的决策
➢ 设计方案,对寻找的方案进一步加工,填充实 施细节,以形成具有实际价值的具体方案;
➢ 估测方案的结果,既是预测各种方案在各种可 能的自然状态下所产生的结果。
1.3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1.3.1 决策分析的步骤
选择方案 ➢狭义的选择方案就是“拍板”。 ➢广义的选择方案还包括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实施方案 ➢ 实施后应追踪控制,针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 情况、新问题以及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决策方案时未 考虑到的因素,对决策方案进行反馈修正。 ➢ 如果主客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对决策目标 和方案作出根本性修正时,就需要进行追踪决策。
➢ 非程序化决策(也称非结构化决策):是指不经常出 现的、复杂的、特殊的决策。
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ppt33).pptx
![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ppt33).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351fa55aef8941ea66e0506.png)
通常的对策
加快决策速度措施 下放权力 制度化
避免决策失误的措施
集体决策 多方论证
结果 失控 协调工作量大增
迟迟不能决策
无人负责
问题在于:组织目标不清、职责不明
结论
组织决策效率与效益的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 程。
胆固醇,关爱心脑血管健康。”
三、科学的决策机制
决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决策过程的理性化和决策 方法的科学化上。
决策失误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遵循科学的决策过程 有关。
[思考题]决策的起点是什么?
(一)、理性决策过程
决策的目的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达到某一 目标。
因此,决策的起点是存在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问题是指实际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异。
在组织创业初期,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具有较 大的优势,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管理出现了许多以前所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 面对这些新问题,若仍采用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 策方式,就会产生比较多的决策失误。
典型的问题
决策速度缓慢:一个人的精力是 有限的,面对大量需要决策的问 题时,整体决策速度大为下降。
商店老板刚进店把灯开了,就有个男人冲进来,高 喊:“打劫!”老板打开收银机。钱被倒了出來, 那个男人拿钱拔腿就跑。一位警察到了现场。
信息 分析 最佳解
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采用的决策方法是基于个 人信息的个人决策。
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的特点是:决策速度快、 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
壹. 认识问题
(一). 问题的分类
决策理论与方法最新课件
![决策理论与方法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9ad35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4.png)
图6.6 生产规模决策
决策理论与方法 最新
盈亏平衡示意图
21
二、最优订货批量决策
通常企业都设立并维持库存来满足生产或销 售过程的需求。随着库存物品的耗用,库存将会 下降到某一点,这时必须对库存进行补充,这个 点称为订货点R。每次补充的数量称为订货批量 Q。因此,库存管理就是控制订货点和订货批量。 即库存管理的基本决策就是什么时候补充库存 (订货点)和补充多少(订货批量)。这里只讨 论订货批量决策问题。
决策理论与方法 最新
30
为了开发某种新产品,需添加专用设备,有外购 和自制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根据有关市场调查, 建立收益矩阵决策表6.3:
决策
可见,根据收益期望值最大的决策准则,选 用外购专用设备的方案。
决策理论与方法 最新
31
表6.3 损益矩阵表
收益值 自然状态(市场销路)
1(好) 2(不好) E(di)
决策理论与方法 最新
26
风险型决策问题一般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收益最大或损 失最小);
2、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这些状态出现的概 率可以估算;
3、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可供决策者作出选择; 4、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有期望值法、决策树法等。
方案
P1=0.65 P2=0.35
A1(外购) 300
-100
160
A2(自制) 120
-30
67.5
决策
maxAi[E(di)]=160
A1
决策理论与方法 最新
32
某食品的进价为每袋0.50元,售价为每袋0.80 元。如果销售不出去,每袋损失0.50元,对该食 品过去90天的销售量进行统计,如表6.4,请问: 每天进多少袋食品才能使收益最大?
4科学决策机制讲义PPT课件
![4科学决策机制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f2b2d30b1c59eef9c7b495.png)
钱辉
管理学基础
第15页
⒈判断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
认识和分析问题是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也 是最为困难的环节。
重要是因为问题不清,无从决策,问题找 错,一错百错。
困难是因为真正的问题常常为众多的表象 所掩盖,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 找到真正的问题。
钱辉
管理学基础
第19页
⒊拟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方案拟订原则 要紧紧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达到
的决策目标 根据已经具备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各种
管理学基础
主讲
17.09.2020
第二讲(下) 科学决策理论
17.09.2020
前言
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管理 过程中,管理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 都需要管理者予以解决。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最大的失误来自于决策 的失误,因此,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是 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基础。
钱辉
管理学基础
第11页
能人决策典型的问题
决策速度缓慢
决策失误增多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一旦加快决策速度,由
面对大量需要决策的问 题时,个人决策的整体 决策速度大为下降。
于没有时间进行慎重的 思考,伴随着快速决策 导致的结果是决策失误 的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 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
发展将受制于决策者的 问题,也使决策者个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决策结果,是 正常的现象。
管理者要作出科学的决策,就必须不断提高自 己的决策能力。
钱辉
管理学基础
第9页
决策重要性: 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
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衡量管理者 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分析与决策
![信息分析与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e32a4d69eae009581becff.png)
一、名词解释1.决策:典型的定义: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订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最满意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
学术界普遍定义:决策是决定未来的行动目标,并从两个以上实现目标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信息分析: 是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藏、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3.头脑风暴法: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的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
4.名义群体法: 是指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虽然也要坐在一起,如参加传统委员会会议一样,群体成员必须出席,但他们是独立思考的。
5.德尔菲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背靠背”,请专家背靠背地对需要决策的问题提出意见,决策者将各专家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得出决策方案。
6.现金流量:指某一时期现金流人量与现金流出量之差额,也称净现金流量或净现金流量,即f时期(如第t年)的净现金流星为Ft=Ft(1)-Ft(2) 7.流动资金: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金。
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8.流动负债:企业由于过去的经济活动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并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偿还的经济义务。
常见的流动负债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预收账款、应交税金、预提费用、应计费用和或有负债等。
9.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
现金流出是指营业现全支出和交纳的税金。
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等于营业现金收入。
付现成本(指不包括折旧等非付现的成本)等于营业现金支出,那么,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简记为NCF)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或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净利+折旧或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营业收入×(1-所得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所得税率二、简答:1.决策的四个基本要素1.决策主体2.决策目标3.决策对象4.决策环境2.决策的基本过程: 1、调查研究、分析情报资料、找出问题2. 目标的确定3.价值准则4.拟制方案5.分析评估6.方案优选7.试验实证8.普遍实施3.决策技巧:1 深入调查,发现问题2 认真研究,确定目标3 拟定方案,全面论证4 综合比较,择优选取5 抓住时机,果断拍板4.信息分析与科学研究的关系:5.信息分析与软科学的关系软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高度集锦,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解决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
《cesim决策分析》课件
![《cesim决策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9035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8.png)
CESIM决策分析的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CESIM决策分析将进一步融合机器学 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预测和评估的精度和效率。
大数据处理能力提升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CESIM决策分析将具备更强的数据处 理能力,能够处理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数据集。
决策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降低决 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决策分析的步骤
问题定义
明确决策的目标和问题 ,确定决策的约束条件
和相关因素。
方案制定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 ,制定多个可能的解决
方案。
预测分析
对未来的状况进行预分析和实际情 况,选择最优的方案进
了解不同方案的效果和优劣,最后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CESIM决策分析方法的优势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CESIM决策分析方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优 势。
CESIM决策分析方法能够全面考虑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和相 互关系,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决策依据。该方法系统性 地整合了复杂系统理论、仿真建模和多目标优化等方法, 使得分析过程更为严谨和科学。此外,CESIM决策分析方 法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模 型和参数,为决策者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跨领域应用拓展
CESIM决策分析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不仅限于商业领域,还 将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环保等众多领域。
THANKS
行实施。
决策分析的分类
定性决策分析
基于经验和专家判断的决策分析 方法,适用于数据不足或难以量 化的决策问题。
定量决策分析
基于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的决策 分析方法,适用于数据充足且可 量化的决策问题。
信息与决策
![信息与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60d43bf0dd36a32d72758138.png)
第九章信息与决策信息的使用是信息管理的目的与归宿,支持决策则是信息使用的落脚点。
准确地把握信息和决策的关系,理解决策过程中信息的作用,掌握信息处理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决策。
本章首先介绍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基本理论,详细阐述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情况下常用的决策准则;然后分析信息和决策的关系,讨论决策信息的类型和决策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描述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流动以及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给出基于泛信息思想的一般决策模型;最后简要介绍基于综合效用度的信息决策方法。
[学习目标](1)掌握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基本理论;(2)了解不确定性情况下常用的决策准则,掌握风险情况下常用的决策准则;(3)掌握决策信息的类型,决策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流动过程,信息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泛信息思想的一般决策模型;(4)了解基于综合效用度的信息决策方法。
9.1 决策概述9.1.1决策与科学决策决策自古有之。
从宏观讲,决策就是制定政策;从微观讲,决策就是作出决定。
决策就是要对未来的方向、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作出决定,它是指个人或集体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或综合成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目的性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理想和意图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进行的。
理想、意图和要达到的行动目标是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所以决策体现了鲜明的目的性。
2.超前性决策建立在行动之前,是对未来行动的方向、原则和方法的决定。
3.创造性为达到决策的目的,实现决策目标,决策者必须以创造精神寻求和优化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即创造性地选择和制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4.管理性“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主要的管理职能,任何管理都必须以决策为前提和依据。
长期以来,决策主要依靠人的经验,称为经验决策。
对于反复出现的相同或相似的决策问题,经验决策的优点是,决策时间短、效率高。
但对于以前未遇到的决策问题,或者重要又很复杂的决策问题,经验决策就容易出现失误。
信息分析相关知识ppt课件
![信息分析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36204e5901020206409c64.png)
(五)审核把关,不出差错
• 要确保上报信息的“零差错率”,杜绝上 报信息出现数据或文字错误、逻辑不通、 口径不一致等问题。
• 各地对信息、分析一般都能严格审核把关, 保证数据准确、文字贴切。但也发现个别 地区为了保证时效性,审核不严,导致忙 中出错。我们的信息工作非常重要,如果 信息失真,就很有可能对各级党政部门及 领导产生误导,造成严重后果。
1、根据考核标准,总队综合处对各 市县调查队上报调查信息和分析报告 的编发数量及采用情况进行汇总,根 据计分结果进行排序,确定考核评比 结果,报总队考核办公室。
2、开展调查分析评比。总队在次年组 织对调查队系统上年度优秀统计调查 分析报告进行评比。
3、总队以文件形式,对安徽调查队系 统调查信息和分析工作先进单位、优 秀信息员和优秀统计调查分析报告进 行表彰通报,并颁发证书。
四是围绕各调查专业的业务做文章。如 城乡居民收入、价格、农产品产量等, 我们的调查数据具有权威性,是法定 数据,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二)发挥系统优势,拓展调查领域
除围绕报表业务内容开发信息外,还要发 挥优势,拓展范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 的各个层面,皆可作为信息来源。如社会 经济运行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农民增收、提高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 者收入、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医疗服务、精神文 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
六是规范性。搜集、编写、审核、报送等环节, 都应按照规范的办法和程序进行。
(三)信息、分析工作的内容
主要包括:收集、整理、编辑、报 送和发布信息、分析报告,为党政 领导决策服务;指导下级单位工作, 开展信息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组 织信息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分析 工作质量。
(四)总队综合处调查信息、分析 工作职责
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科学导论PPT课件
![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科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a31e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a.png)
02
03
预测市场趋势
个性化营销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预测 市场趋势,提前做好战略规划和 布局。
大数据分析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 需求和行为,为企业提供个性化 营销策略,提高销售效果。
人工智能在管理中的应用
自动化流程
01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决策支持
02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化
课程目标
1
掌握数据、模型与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02
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
确定数据来源,设计数据收集方案, 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编 码和整合,使其满足分析需求。
• 总结词:风险决策分析方法包括风险偏好分析、敏感性分析、决策树等,这些 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详细描述:风险偏好分析用于确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敏感性分析用于评 估方案对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决策树则用于表示和分析多阶段决策问题。
多属性决策分析
• 总结词:多属性决策分析是一种基于多个属性或准则的决策方法,通过综合评 估不同方案在不同属性下的表现,选择最优方案。
详细描述
投票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群 决策方法,一致矩阵法则通过将 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逐一解 决,最终达成共识;德尔菲法则 通过匿名反馈的方式反复征询专 家管理科学中的前沿话题
大数据分析在管理中的应用
01
数据分析驱动决策
《科学决策》PPT课件
![《科学决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b3c21831b765ce04081406.png)
图6-3 管理层次与决策类型对应关系
4、按照时间允许准备的充分程度可以
分为时间敏感决策和知识敏感决策
• 时间敏感决策指的是那些必须迅速而且尽量准确 的决策。
• 知识敏感决策指的是对时间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 但是对决策的执行效果要求特别高的决策。
5、按照决策的竞争性目的,可以分为竞争性决策和非竞争性决策
• 首先,要求决策者具有科学决策的意 识。
• 其次,一切决策都应按照科学的决策 程序办事。
• 最后,决策应尽可能掌握和运用科学 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帮助决策。
(二)经济性原则
1.决策过程本身所花的费用最少。 2.决策的内容应坚持经济效益标准。 (三)权责对等原则 1.谁作决策,谁负责决策贯彻执行。 2.谁决策,谁对决策的后果负责。 (四)时效原则 (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原则
• 概念型风格 具有概念型风格(conceptual style)的人趋向于具有广泛的 看法和愿意考察更多的选择,他们关注决策的长期结果,以及非常愿意寻求 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案。
• 行为型风格 具有行为型风格( behavioral style)的决策者同其他人相 处得很好,他们关注下级的成就和愿意接受来自下级的建议,他们通常通过 会议方式进行沟通,虽然这可能带来冲突。
• 竞争性决策是指针对特定的竞争对手、为获取竞 争的胜利而做出的决策。
• 非竞争性决策指的是不针对特定的竞争对手的决 策,如企业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上和完全竞争的市场 上做出的决策就是非竞争性决策
6、按照决策合乎逻辑程度来划分,可把决策
分成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1)理性决策
•
一个完美理性的决策者是完全客观的和符合逻辑性的,他会仔细地定义问
•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不能按既定的模式和程序所 做出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际上从20世纪二三十 年代就开始了),现代科学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 期,即所谓“大”科学时代
独立的科技信息工作机构开始登场。科技信 息工作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众多的各种文 种、各种载体、分散重复的文献整理加工,并且 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和预测,这 一工作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科技信 息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表明了信息分析 工作从此产生。
⑤ 预先推知和判断——预测结果。根据不同 的划分标准,预测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类 型,如按预测对象和内容可以分为经济预 测、社会预测、科学预测、技术预测、军 事预测等。
(4)评价型信息分析 评价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
前提条件的探讨;②评价对象的分析;③ 评价项目的选定; ④ 评价函数的确定; ⑤ 评价值的计算; ⑥ 综合评价。评价的方法 有多种多样,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 价法等。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 深入,为信息分析工作的变革和发展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具体表现在:决策主体的多元化、管理 决策的科学化、科技经济的一体化、经济 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等 方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信息分析工 作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 种变化对信息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服务方式的社会化 信息分析必须面向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
来确定自己的任务与目标。同时要根据社会需求 的变化不断调整,以多样化的信息分析产品服务 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用户。
这种社会化的具体表现是: ① 需求的社会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分析工作越来越 成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信息服务业的组成 部分,课题的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企 业、事业单位的信息分析需求越来越旺盛,尤其 是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已经成为信息分析工作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充分说明信息分析研 究的课题来源已经社会化了,而课题来源的社会 化必然导致服务对象的社会化。
常规的方法是信息收集和加工,建立文献型、 事实型和数值型数据库作为常备工具,加上一定 的定性分析。这种类型的信息分析可以掌握各个 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新动向、新发展,从 而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比较型信息分析 比较是确定事物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
法,在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 进行比较后,就可以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 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1、 信息分析的产生 (1)从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70年代,常被
称为近代科学技术时期
这一时期的科学研究以分散的个体自由研究 为主要特征,虽然各个研究者自发形成了一些学 术团体,创办了一些学术期刊,但是总体上科学 信息的传播交流都是自发进行的,科学信息工作 还只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
定性分析方法比如比较、推理、分析与 综合等;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法、 时间序列法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信息 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很多问题的解决既涉 及到定性分析,也涉及到定量分析,因此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运用越 来越普遍。
四、信息分析的特点和作用 1、信息分析的特点 (P115) 研究课题的针对性 研究内容的综合性 研究工作的预测性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成果是凝聚了信息分析人员智慧的劳动产品,具 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具有商品性。信息分析 成果的商品化引发了一系列产业连带效应,促使 信息分析活动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管理体制 等方面迅速与市场接轨,整体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5)交流合作的国际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
出现,使得信息分析领域不断扩大,为各国之间 信息分析研究的横向联合、协作奠定了基础。
信息分析交流合作的国际化体现在信息分析 服务范围的国际化和研究交流的国际化两个方面。 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产品和技术贸易日益 发达,必然涉及到涉外信息咨询服务。这是信息 分析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为此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逐步引入和推进 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准则和规范,建立符合国际惯 例的工作流程,是实现信息分析服务范围国际化 的必然之路。另外,扩大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活动,可以了解国外科技、经济发展的动态,掌 握信息分析的发展方向,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促使信息分析工作走向国际化。
(4)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 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
在40到50年代电子计算机与电子电路技术的 基础上,从60年代开始发展、70年代以后全面使 用的计算机与远程通信技术的结合,为现代化信 息服务业务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将信 息服务推进到网络化时代。同时,整个世界呈现 出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如此, 信息分析开始从科技领域向其他领域渗透。
2 、信息分析的发展 (1)内容领域的综合化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服务的领域向社
会各个方面拓展,不仅是政府、企业需要科学决 策,即使像个人投资这样面向个人的咨询服务也 在兴起。所以信息分析不再局限于纯科学技术领 域,已经向经济、社会、国防等各个领域延伸。 并且这些领域的信息分析内容又是互相关联、互 相作用,这就要求信息分析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 建立起从科技、经济、社会、国防等领域综合协 调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系统思想和观 念。
(2)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一 时期被称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支增加,研究
课题复杂,使得科学研究趋向于有组织的集体研 究;同时文献数量迅速增加,研究人员开始感觉 到资料收集的困难,这使得文摘刊物应运而生。 自1830年德国《药学文摘》创刊到1940年美国 《数学评论》的问世,从事科技信息的整理加工 和编写报道等二次文献的出版机构纷纷成立,以 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为主题的,世界上权威性的涵 盖各知识门类的检索期刊体系已被完整确立,信 息分析工作开始出现萌芽。
2、信息分析的功能 在科学管理中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 在研究开发中担负助手作用 在市场开拓中起保障和导向作用 在动态跟踪与监视中起耳目和预警作用
第二节 信息分析的工作流程
一次典型的信息分析活动,一般由选择 课题、制定调研计划、搜集素材、积累素 材、分析研究、编写研究报告等几个环节 构成,下图是信息分析工作的基本流程:
1、按领域划分 一项信息分析任务总是根据各种相互联
系的不同领域的信息构成的。比如政治 (含外交)、经济(含产业)、社会、科 学技术、交通通信、军事、人物等。
2、按内容划分 (1)跟踪型信息分析
跟踪型信息分析是基础性工作,无论哪种领 域的信息分析研究,没有基础数据和资料都难以 工作。它又可分为两种:技术跟踪型和政策跟踪 型。
概念二:信息分析研究是一种以信息为研究对象, 根据拟解决的特定问题的需要,收集与之有关的 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得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新 信息的科学劳动过程。
概念三:信息分析就是对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或 消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帮助或 支持人们决策。
2、信息分析的定义 在这里,将信息分析定义为信息分析是指以
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 方法为手段,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鉴 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 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 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3、对信息分析概念的理解 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从构成这一定义的几个 要素来进行: ① 从成因来看,信息分析的产生是由于存在社会 需求。 ② 从方法来看,信息分析广泛采用情报学和软科 学研究方法。
二、信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的含义
1、在此介绍信息分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概念一:信息分析旨在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 物的运动规律,其任务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理论、 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通常是零散、杂乱无 章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 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表 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 运动规律的认识。
③ 从过程来看,信息分析都需要经过一系列 相对程序化的环节。
④ 从成果来看,信息分析是形成新的增值的 信息产品。
⑤ 从目的来看,信息分析是为不同层次的科 学决策服务的。
三、信息分析的类型 由于信息分析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采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所以根据不同 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信息分析划分成各种 不同的类型。
比较型信息分析是决策研究中广泛采用 的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不同事 物间的差异,从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拟定方案并作出选择。比较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定量的,或者是定性、定量相结 合的。
(3)预测型信息分析
所谓预测,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情况、 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的未来 或未知状况。预测的要素包括:①人—— 预测者;②情况和知识——预测依据;③ 手段——预测方法; ④ 事物未来和未知状 况——预测对象;
② 机构的社会化 信息分析需求的多样性导致信息分析机构的
多样化。除传统的科技信息系统之外,各种面向 社会的官办、民办信息咨询机构,合资甚至独资 信息咨询机构都将出现。经过整合,将形成分工 明确、形式多样的信息分析研究组织体系。
(3)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开发利用各种类型的决策支持数据库和数据挖掘、
2、选择课题 凡是与科研生产、经济建设结合较紧密的、
针对性强的课题,都有必要列入调研计划。但是, 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课题很多,由于人力、物力 和时间上的限制,事实上不可能把它们逐一列入 调研计划,这就涉及到一个“可能性”问题。所 谓可能性是指完成某一调研任务时,已经具备的 条件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包 括:
第四章 信息分析与科学决策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信息分析概述 第二节 信息分析的工作流程 第三节 信息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
第一节 信息分析概述
一、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息分析的含义 三、信息分析的类型 四、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一、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分析首先产生于科技领域,是科技、 经济和信息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当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社会 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分 析几乎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