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对联知识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对联的特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
三、对联的规则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3)情感抒发 角度: 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本联在文字上巧下功夫,极具特色。上 下联对仗工整,仄起平收,符合严式对的要 求。最为突出的是运用复字、迭字等方式, 奇巧有趣。上联中“月圆”、“月半”、下 联中“年尾”、“年头”,既是复字对,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对联的气势。
`
(4)形式角度: 注意对联的对仗、 平仄、词性、结 构、修辞等方面。
例:一帘春色门垂柳(; 上联) 万斛珠光地涌莲(下联)
练:寿比南山不老松(下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上联)
练:风吹杨柳千门绿(上联) 雨润杏桃万户红(下联)
`
(2)看字词含义或词语习惯。 写对联时通常上联是引导 句,下联是引申句,上联的 价值多在引导出下联的含 义,下联才是主角。上下联 基本属于因果关系。此联 用初春的意境带出吉祥的 祝福。
3.拟写对联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好友程明和辉 京结伴出游。太阳西坠,两人回归宾馆,闻 得宾馆篱边盛开的连翘飘香。程明兴起,开 口吟出上联:天边斜阳悠悠逝。辉京也不堪 示弱,即刻对出下联:
天边 / 斜阳 / 悠悠 / 逝
窗外 篱花 阵阵 香
驿角连翘朵朵开
`
对对联顺口溜 对对联 不用慌 仔细审题明方向 划节奏 辨词性 寻找突破巧联想 实对实 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平仄合 音韵谐 句子通顺不牵强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对联》名师课件
▪ 灵犬迎新春
▪ 雄鸡辞旧岁
贴对联:
灵犬迎新春 雄鸡辞旧岁
(下联) (上联)
春迎
灵
雄
犬
鸡
迎
辞
新
旧
春
岁
(下联)
(上联)
▪ 二、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 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已被打乱)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
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5.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Hale Waihona Puke 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故居. 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群顽童在 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升庵的衣裤 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让 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长 江 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扬名乡里。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 辟邪,不染瘟疫。 曈曈tóng: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符是什么?
▪ 一、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
▪ 二、对联的种类 从张贴处上分: 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 从用途上分: 寿联(祝寿)、婚联(结婚)、挽联(哀悼)……
▪ 雄鸡辞旧岁
贴对联:
灵犬迎新春 雄鸡辞旧岁
(下联) (上联)
春迎
灵
雄
犬
鸡
迎
辞
新
旧
春
岁
(下联)
(上联)
▪ 二、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 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已被打乱)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
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5.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Hale Waihona Puke 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故居. 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群顽童在 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升庵的衣裤 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让 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长 江 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扬名乡里。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 辟邪,不染瘟疫。 曈曈tóng: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符是什么?
▪ 一、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
▪ 二、对联的种类 从张贴处上分: 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 从用途上分: 寿联(祝寿)、婚联(结婚)、挽联(哀悼)……
对联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
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 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比如: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 联壁合、一气呵成之妙。
[对联种类]无情对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
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
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 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 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 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
(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
镶字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对联的要求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
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 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 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 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 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 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
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 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 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祠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 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 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 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七年级语文对联六副PPT精品课件
字字 数数 必不 须限 相。 等 ,
对联的种类:
(1)春联: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
最广的迎春节的对联。如: 横批: 喜气盈门 对联: 羊回玉宇留祥驻 猴降神州赐 福多
(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
联不同,不是节日临时性的,而是长 久刊缀在门旁。如: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堂联: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
对联六副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 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诵读欣赏: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物华天宝
下联:人杰地灵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PPT文档·教学课件
厅堂、居室的。如: 白云山半山亭联: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 白云
(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5)趣联:大多是通过妙用对联修辞
手法(联格)来体现趣味性的对联。 如: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讨论:对联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求(5源自平4) 仄)对 相上
联 中
对 。
下 联
的 修 辞 技 巧 。
相 对 的 字 还 要
相(
同3
,)
词上
性下
相 同 。
联 的 语
句
对联的种类:
(1)春联: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
最广的迎春节的对联。如: 横批: 喜气盈门 对联: 羊回玉宇留祥驻 猴降神州赐 福多
(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
联不同,不是节日临时性的,而是长 久刊缀在门旁。如: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堂联: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
对联六副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 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诵读欣赏: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物华天宝
下联:人杰地灵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PPT文档·教学课件
厅堂、居室的。如: 白云山半山亭联: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 白云
(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5)趣联:大多是通过妙用对联修辞
手法(联格)来体现趣味性的对联。 如: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讨论:对联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求(5源自平4) 仄)对 相上
联 中
对 。
下 联
的 修 辞 技 巧 。
相 对 的 字 还 要
相(
同3
,)
词上
性下
相 同 。
联 的 语
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对联知识 (共27张ppt)
▪ C、且喜满园桃李艳
3、雪压难摧涧底松
▪ D、风吹不动天边月
4、一间陋室遗书香
答案:A---4 B---1 C---2 D---3
猜一猜
1、某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的业余 爱好时,巧用了一副对联,你知道他所说的业余 爱好是什么吗?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
音乐
书法
2、你知道下面这副对联包含了哪两门艺术?
答案:A---E B---D F---C
六、意义相关
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 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对联寻亲
▪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Leabharlann 把它们联 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A、两袖清风存正气.
1、琴棋书画自陶情
▪ B、竹菊梅兰可养性
2、莫愁两鬓霜雪寒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调七彩寄情梅松竹。
戏剧
绘画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②家中世界小, 网上天地大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1. 把握句意,确定内容; 2. 理清节奏; 3.根据内容、节奏和平仄特征, 字字落实; 4.再从整体上把握,调整和修改。
• 卧薪尝胆苦 •金榜题名甜
• 拼搏创造奇迹 • 努力成就未来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 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 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飘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 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之后,又露出一丝 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 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 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 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 门前的台阶上了。原先,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 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 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初一对联常识》课件
押韵不准
押韵不准确,常会押上同音异调的字母,影响对 联的整体感觉。
6. 例题分析
对联的理解
举例、针对性分析对联的含义和 意象,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 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和热情。
对联的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对联技巧修改不规 范、易错的对联,提高学生语文 修辞运用能力。
对联的润色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 想能力,润色修改过的对联,使 得对联更加顺滑、通顺。
对联欣赏能力。
8. 对联的修辞
对联的象征意 义
对联除了具有韵律饱 满、文化凝练和艺术 感染力之外,还具有 象征意义,更具有广 泛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文化内 涵
对联中蕴含的中国传 统文化内涵,是对我 们繁荣发展的美好祝 愿。
对联和文学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 学形式,是用语言艺 术形式表现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达了中国是指人们无 虑快乐、天上人间的 美好状态。
春色无边
春色无边是描写春天 美好景色的一句对联, 给人一种极为美好的 心灵感悟。
5. 常见错误
头尾相连
连续上联和下联起来作为一句话,缺乏对仗、押 韵。
意义不通
上下联互相独立,意思不连贯,缺乏反应对联的 深远内涵。
上下脱节
上下联之间没有联系,在意义上无法形成对称和 比较。
3 对仗
4 押韵
对仗是指上下联在意义、语法、语音、形式、 韵律等各方面的一种相对对应关系。
押韵是指上下联语言的音节和声调相同或相 似,从而呈现出一种诗秀美感。
3. 对联技巧
1
多用形象化的表述
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增加对联的
请教老师或大师
2
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多运用先辈的经验和知识,向大师请教,
押韵不准确,常会押上同音异调的字母,影响对 联的整体感觉。
6. 例题分析
对联的理解
举例、针对性分析对联的含义和 意象,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 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和热情。
对联的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对联技巧修改不规 范、易错的对联,提高学生语文 修辞运用能力。
对联的润色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 想能力,润色修改过的对联,使 得对联更加顺滑、通顺。
对联欣赏能力。
8. 对联的修辞
对联的象征意 义
对联除了具有韵律饱 满、文化凝练和艺术 感染力之外,还具有 象征意义,更具有广 泛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文化内 涵
对联中蕴含的中国传 统文化内涵,是对我 们繁荣发展的美好祝 愿。
对联和文学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 学形式,是用语言艺 术形式表现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达了中国是指人们无 虑快乐、天上人间的 美好状态。
春色无边
春色无边是描写春天 美好景色的一句对联, 给人一种极为美好的 心灵感悟。
5. 常见错误
头尾相连
连续上联和下联起来作为一句话,缺乏对仗、押 韵。
意义不通
上下联互相独立,意思不连贯,缺乏反应对联的 深远内涵。
上下脱节
上下联之间没有联系,在意义上无法形成对称和 比较。
3 对仗
4 押韵
对仗是指上下联在意义、语法、语音、形式、 韵律等各方面的一种相对对应关系。
押韵是指上下联语言的音节和声调相同或相 似,从而呈现出一种诗秀美感。
3. 对联技巧
1
多用形象化的表述
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增加对联的
请教老师或大师
2
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多运用先辈的经验和知识,向大师请教,
《对联》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或缩小,强调其某一方 面的特点,在对联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深刻的寓 意。例如,“水深千尺龙鱼跃”,夸张地描绘水的深度 和鱼跃的情景,表达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05
对联的鉴赏
语言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对仗工 整、平仄有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总结词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推崇。
详细描述
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 喜爱和推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对联的高手,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为后人所传 颂。同时,对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联的起源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春节时,人们会在门户上悬挂桃木板,上 面写上吉祥的词句或神名,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字句变得越 来越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对联讲究声调的和谐,平仄的搭配,词语 的对仗,句式的统一,给人以音乐美感。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对联》课件 (共31张PPT)
(理发师) ⑶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
(鞋店) ⑷ 随我登堂入室,任君步月登云。
用对联评析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之苑第一家
3、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蒲松龄 李白 项羽
名胜联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求
(末字仄声 34 ) (末字平声 12 )
关于横批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潇
横批是张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联。“横” 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 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到补充、概括、提高、 画龙点睛的作用。
月 峥
洒
嵘
莫 横批(从右到左)
须
蹉
奋
跎
斗
传统贴法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月
潇
峥
洒
嵘
莫
须
蹉
奋
6、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上下联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
上联末字用仄声字,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现代汉语中一般三、四声为仄声,一、二声的为平声)。
1、书山勤为径 , 学海苦作舟。
jìng
zhōu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liǔ
hú
根据对联特点,连线匹配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恒心搭起通天路 良言一句三冬暖 发愤识遍天下字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
2、欣赏对联,掌握对对联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传统 文化。
中考复习——对联 对偶+仄起平收
两问两对三反三比借用夸人
(鞋店) ⑷ 随我登堂入室,任君步月登云。
用对联评析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之苑第一家
3、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蒲松龄 李白 项羽
名胜联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求
(末字仄声 34 ) (末字平声 12 )
关于横批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潇
横批是张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联。“横” 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 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到补充、概括、提高、 画龙点睛的作用。
月 峥
洒
嵘
莫 横批(从右到左)
须
蹉
奋
跎
斗
传统贴法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月
潇
峥
洒
嵘
莫
须
蹉
奋
6、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上下联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
上联末字用仄声字,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现代汉语中一般三、四声为仄声,一、二声的为平声)。
1、书山勤为径 , 学海苦作舟。
jìng
zhōu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liǔ
hú
根据对联特点,连线匹配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恒心搭起通天路 良言一句三冬暖 发愤识遍天下字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
2、欣赏对联,掌握对对联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传统 文化。
中考复习——对联 对偶+仄起平收
两问两对三反三比借用夸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完美版)公开课PPT课件
山 用对联形式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海
登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 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三天的
到
绝 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 无
顶
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迎候在码头的 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
边
我
的心情,热烈欢迎体育健儿们的来访, 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到澳门外
天
为 港码头迎接。
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 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 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 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 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诸葛亮
4.披上战甲,踏上霜花,将一腔热血抛出,
沙场里傲那些英雄好汉
花木兰
洗了征尘,妆了水粉,把双目柔情施尽,
人世间活他个万紫千红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 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A)。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1. “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
南北
六
二
七
三
八
四
九
五
缺“一”(衣)少“十” (食),没有“东西”!
苦
有
心 人
梳理探究
志 者
天
事
不
竟
奇妙的对联 负
成
卧
破
薪
釜
尝
沉
胆
舟
三
百
千
二
越
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知识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 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
一、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 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 多可少,但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 之差,否则称为“对不起”。
五、平仄相协。所谓平仄,就是指汉字的 声调。平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 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对联要求上 下两联平仄相协,最起码是“仄起平落”,即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例:请将下面散乱的对联组合并分清上下联
A、时雨点红桃千树 D、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E、春风吹绿柳万枝 C、有闲春色燕双飞 F、无意东风花半露
答案:A---E B---D F---C
六、意义相关
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 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对联寻亲
▪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联 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A、两袖清风存正气.
1、琴棋书画自陶情
▪ B、竹菊梅兰可养性
2、莫愁两鬓霜雪寒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词类相当结构同, 节奏相合仄对平。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生。
对联欣赏 • 春蚕吐丝丝成锦,绣美好图景; • 蜡炬流泪泪化雨,润茁壮新苗。
• 热情奉献,让家长满意; • 深化教改,为学生成才。
• 自主发展,成栋梁服务社会; • 众志成城,育英才兴旺家乡。
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
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
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太守与 王禹偁结为好友。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
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 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但是将“坐”拆成两 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 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贴 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 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 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 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东晋大书法百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 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 防“贼”的妙法:在门度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 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知前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 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道无双至今朝至 祸版不单行昨夜行
作业:
拟一副对联,以抗击疫 情为主题。
配对联
1、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 源记》三文所绘景色,配出下联。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琅琊山蔚然深;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
《聊斋志异》刺贪官污吏。
对联口诀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 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 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飘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 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之后,又露出一丝 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 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 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 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 门前的台阶上了。原先,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 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 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 C、且喜满园桃李艳
3、雪压难摧涧底松
▪ D、风吹不动天边月
4、一间陋室遗书香
答案:A---4 B---1 C---2 D---3
猜一猜
1、某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的业余 爱好时,巧用了一副对联,你知道他所说的业余 爱好是什么吗?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
音乐
书法
2、你知道下面这副对联包含了哪两门艺术?
• 金杯玉盏,半壶清酒品人间万事; • 河清海晏,一席珍馐话世上沧桑。
趣联欣赏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 坐,请坐,请上坐; • 茶,上茶,上好茶。
• 长长长长长长长; • 长长长长长长长。
对联故事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
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
寇准是北宋的名相,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 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 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
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正 好杨大年来找寇准,大家让他来对下联。 杨大年思索半晌,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
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眼中人是 面前人。
三、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
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主谓)
(主谓)
育祖国花朵——塑人类灵魂
(动宾)
(动宾)
四、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例: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调七彩寄情梅松竹。
戏剧
绘画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②家中世界小, 网上天地大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1. 把握句意,确定内容; 2. 理清节奏; 3.根据内容、节奏和平仄特征, 字字落实; 4.再从整体上把握,调整和修改。
• 卧薪尝胆苦 •金榜题名甜
• 拼搏创造奇迹 • 努力成就未来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近 看/ 西 北,造 /三 间/临 水 /轩 斋
二、词性相对.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
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例: 1、白
对: 黑
2、来
对: 去
3、蓝/天
对:碧 / 海
4、风/萧萧
对:雨/茫茫
5、大漠/孤烟/直 对:长河/落日/ 圆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副挽联: 中 国 人 民 /万 岁 袁 世 凯 / 千 秋!
这副对联隐含的意思是:
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练习: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 无 益,莫 过 /一 日 曝 /十 日 寒。
上联改为:苟 有 恒,何 必 /三 更 眠/ 五 更 起 2.上联:遥 望 /东 南,建 /几 处/ 依 山 /亭 榭;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 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
一、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 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 多可少,但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 之差,否则称为“对不起”。
五、平仄相协。所谓平仄,就是指汉字的 声调。平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 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对联要求上 下两联平仄相协,最起码是“仄起平落”,即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例:请将下面散乱的对联组合并分清上下联
A、时雨点红桃千树 D、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E、春风吹绿柳万枝 C、有闲春色燕双飞 F、无意东风花半露
答案:A---E B---D F---C
六、意义相关
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 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对联寻亲
▪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联 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A、两袖清风存正气.
1、琴棋书画自陶情
▪ B、竹菊梅兰可养性
2、莫愁两鬓霜雪寒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词类相当结构同, 节奏相合仄对平。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生。
对联欣赏 • 春蚕吐丝丝成锦,绣美好图景; • 蜡炬流泪泪化雨,润茁壮新苗。
• 热情奉献,让家长满意; • 深化教改,为学生成才。
• 自主发展,成栋梁服务社会; • 众志成城,育英才兴旺家乡。
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
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
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太守与 王禹偁结为好友。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
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 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但是将“坐”拆成两 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 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贴 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 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 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 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东晋大书法百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 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 防“贼”的妙法:在门度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 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知前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 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道无双至今朝至 祸版不单行昨夜行
作业:
拟一副对联,以抗击疫 情为主题。
配对联
1、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 源记》三文所绘景色,配出下联。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琅琊山蔚然深;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
《聊斋志异》刺贪官污吏。
对联口诀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 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 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飘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 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之后,又露出一丝 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 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 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 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 门前的台阶上了。原先,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 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 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 C、且喜满园桃李艳
3、雪压难摧涧底松
▪ D、风吹不动天边月
4、一间陋室遗书香
答案:A---4 B---1 C---2 D---3
猜一猜
1、某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的业余 爱好时,巧用了一副对联,你知道他所说的业余 爱好是什么吗?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
音乐
书法
2、你知道下面这副对联包含了哪两门艺术?
• 金杯玉盏,半壶清酒品人间万事; • 河清海晏,一席珍馐话世上沧桑。
趣联欣赏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 坐,请坐,请上坐; • 茶,上茶,上好茶。
• 长长长长长长长; • 长长长长长长长。
对联故事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
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
寇准是北宋的名相,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 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 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
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正 好杨大年来找寇准,大家让他来对下联。 杨大年思索半晌,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
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眼中人是 面前人。
三、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
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主谓)
(主谓)
育祖国花朵——塑人类灵魂
(动宾)
(动宾)
四、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例: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调七彩寄情梅松竹。
戏剧
绘画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②家中世界小, 网上天地大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1. 把握句意,确定内容; 2. 理清节奏; 3.根据内容、节奏和平仄特征, 字字落实; 4.再从整体上把握,调整和修改。
• 卧薪尝胆苦 •金榜题名甜
• 拼搏创造奇迹 • 努力成就未来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近 看/ 西 北,造 /三 间/临 水 /轩 斋
二、词性相对.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
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例: 1、白
对: 黑
2、来
对: 去
3、蓝/天
对:碧 / 海
4、风/萧萧
对:雨/茫茫
5、大漠/孤烟/直 对:长河/落日/ 圆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副挽联: 中 国 人 民 /万 岁 袁 世 凯 / 千 秋!
这副对联隐含的意思是:
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练习: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 无 益,莫 过 /一 日 曝 /十 日 寒。
上联改为:苟 有 恒,何 必 /三 更 眠/ 五 更 起 2.上联:遥 望 /东 南,建 /几 处/ 依 山 /亭 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