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五:苏格兰公投与大国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五 苏格兰公投
——大国崛起
热点材料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政府发起公投,让苏格兰选民决定是否从英国独立。公投的关键问题包括经济政策、国防协定、未来与英国关系和在多国组织
(尤其是欧洲联盟)中的位置。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55.8%、共1877252名选民对独立说“不”。
解读:苏格兰公投的结果为英国继续保持大国地位提供了保障。苏格兰公投让人们想起了苏格兰起义,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本专题梳理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俄国等五大国的历史,结合当前苏格兰公投的热点,预计2015年英国史将成为考查和备考的重点。 专题概述
要点整合 线索一 美国史 历程 1.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年),①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转折点:萨拉托加战役。②文献;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国家)。③领导人:华盛顿(第一届美国总统);机构:大陆会议。④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成立联邦政府,通过1787年宪法,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19世纪中期,继英国之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3.南北战争(1861年3月~1865年4月),①导火线:林肯(共和党人)当选为总统。②原因: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直接原因(导火
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矛盾的焦点—奴隶制存废问题。③重要文献: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意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赶上英、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电力方面走在前列。
5.一战中,美国初期中立,大发战争财。1917年参战,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6.一战后:和英、法一起操纵巴黎和会。主张设立国际联盟。和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主要目的是为了牵制日本。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在亚太地区的优势。签署了
《九国公约》,重申“门户开放”。
7.1929—1933年:首先卷入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①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②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还大量兴办公共工程,缓解就业压力,刺激消费生产。④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调整与发展。⑤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8.二战中: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卷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2年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与英国一起开辟欧洲第立战场(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最终获得二战胜利。
9.二战后:经济繁荣,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实行的“马歇尔计划”,援助了欧洲。20世纪90年代出现新经济时代,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10.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对外企图称霸世界,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时:出台“冷战”政策(政治方面、经济方画、军事方面),针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胜。
11.“冷战”后: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是世界“一超多强”中的一员。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动摇。
崛起并保持常盛的原因1.地域因素: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害。
2.政治因素:(1)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2)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社会局面。
3.教育科技文化因素:政府十分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国民素质较高。
4.经济因素:①国土辽阔,资源丰富。②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市场。
5.充分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发展自身。
启示(1)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3)重视制度上创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4)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发展崛起的前提条件。
线索二日本史
历程1.形成:大约3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逐渐强盛;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缓解了国内社会各种矛盾,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社会生活上:推行“文明开化”,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4.一战前后:①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④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获得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并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⑤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5.二战期间:①1931年9月18日,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发动了局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②1932年日本扶植清末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倪偏政权,使东北三省成为其殖民地;③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建立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⑤1937年12月13日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烧、杀、淫、掠,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⑦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6.二战后:①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实行非军事化政策;经济上的援助;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20世纪70年中期,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启示1.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2.保持政局稳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3.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坚持改革开放。
4.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发展高科技,重视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6.中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