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康复治疗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1. 诊断和治疗- 骨折是骨头受到断裂或打碎的伤害。
常见的骨折类型有闭合骨折(皮肤未破裂)和开放骨折(皮肤破裂)。
- 如果怀疑骨折,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物理检查、X光检查等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 骨折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较轻的骨折,包括石膏固定、矫正装置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骨折,需要手术修复或植入金属板螺钉等。
2. 康复阶段- 骨折康复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方法。
- 早期阶段: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恢复功能。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冷敷、保护性运动和物理治疗。
- 中期阶段:主要目标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温敷、适度活动、物理治疗和体力训练。
- 后期阶段:主要目标是恢复完全功能和预防复发。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功能锻炼、平衡训练和逐渐增加负重。
3. 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 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负荷,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伤害。
- 注意饮食营养,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利于骨折愈合。
-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康复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但重要的是坚持并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4. 恢复时间- 骨折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和骨折类型而异。
一般来说,轻度骨折的恢复时间约为6-8周,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 康复期间应进行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以上是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但请注意,这份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诊疗方案和康复计划还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化处理。
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骼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康复医学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展开讨论。
一、康复医学概述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促进病人身体机能的恢复与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其核心目标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尽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二、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 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治疗可以通过针对骨折部位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促进新生骨的生成,加快骨折的愈合过程。
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感,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3. 避免并发症: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提前介入可以有效避免并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4. 心理支持:康复治疗不仅关注身体上的恢复,还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伤痛,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1. 矫形外科治疗:包括使用石膏、外固定和内固定等手段对骨折进行固定,为骨折的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功能锻炼、关节活动训练等,旨在恢复和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使用各种物理因素,如电疗、热疗、冷疗等来促进骨折的康复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4. 心理干预: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常常会遇到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医嘱: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2. 避免过度活动: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3. 合理膳食:营养摄入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指南

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指南1.术后第一周:保持休息和低位处置。
-保持腿部固定,避免附加伤害。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尽量不要负重。
-每天进行几次伸展运动,如踝关节和脚趾的伸展。
2.术后第二周:逐渐增加活动和负重。
-逐渐开始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和简单的走路。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支撑负重,逐步减少对拐杖或助行器的依赖。
-参与物理治疗,进行一些轻度的腿部肌肉强化活动。
3.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和康复运动。
-开始进行定向训练,以恢复小腿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进行腿部肌肉的有氧训练,如踏步运动或骑自行车。
-参与物理治疗,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制化康复计划。
4.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逐渐增加负荷和耐力训练。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参与体育活动,如游泳或慢跑,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冲击活动。
-持续进行物理治疗,以改善肌肉控制和动态平衡。
5.术后第十二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姿势,以预防再次受伤。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确保康复进展和策划下一步计划。
除了上述指南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请遵医嘱使用药物和进行康复治疗。
-定期回访医生,进行X光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
-避免吸烟和饮酒,以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如果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其他症状,请立即就医。
综上所述,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需要时间和耐心。
遵循正确的康复指南,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骨折是常见的一种外伤,典型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
治疗骨折要点在于恢复骨骼形态和功能,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一、康复训练方法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骨折,包括游离性骨折和骨裂。
物理疗法的作用是通过热、冷、光、电、声、水、气和运动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物理因素,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康复。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治疗、电疗和按摩等。
2.手动疗法手动疗法又称为手法治疗,是通过手的技巧和力量来治疗骨折。
手动疗法可以分为直接手法和间接手法两种。
直接手法是指疗师直接对病人的受伤部位施加力量,达到疏通气血、恢复关节活动和肌肉功能的目的。
间接手法是指疗师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手势,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康复。
3.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指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来促进骨折的恢复和康复。
运动疗法可以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
主动运动是指病人自己进行的锻炼,如活动肢体、走路等。
被动运动是指在疗师的协助下进行的锻炼,如牵引、分离和弯曲等。
二、康复训练效果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骨折的愈合时间康复训练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时间。
运动疗法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使骨折部位的营养供应更加充足。
手动疗法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减轻局部炎症和肿胀。
物理疗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推动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2. 骨折的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可以帮助病人恢复骨折后的动作和功能。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病人重新获得正常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骨折部位的关节活动度。
手动疗法可以调整骨骼和肌肉的失衡,避免病人畸形和偏斜。
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和不适,促进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康复训练可以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运动疗法可以预防骨折后病人的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骨折部位:在骨折治疗初期,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或石膏包扎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2. 控制疼痛和肿胀:骨折后常伴随疼痛和肿胀,采取冷敷、局部按摩、止痛药物等措施控制疼痛和肿胀症状。
3. 逐渐恢复功能:骨折后康复治疗应逐渐恢复患者的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和协调等。
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正确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电疗、理疗和运动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5. 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骨折后康复治疗要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6.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骨折后康复治疗时应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遵守治疗计划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7. 心理支持和教育:骨折后康复治疗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
持和教育,帮助其正面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困难,并提供正确的用药、病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在骨折康复治疗中,正确的治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尽快重返正常生活。
一、正确的骨折定位和固定骨折定位和固定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首要任务。
通过准确的骨折定位,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固定是为了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外固定和内固定等。
二、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早期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锻炼计划。
三、合理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应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个体化设计,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四、科学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骨折康复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促进骨折的愈合;镇痛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骨生成药物可以加速骨折愈合进程。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合理选择和使用。
五、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骨折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骨折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而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增强康复信心,减少心理压力。
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正确的骨折定位和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合理的康复训练、科学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尽快恢复健康。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骨折康复治疗注入更多的关爱和希望。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1. 纵踝抬高:坐在椅子上,将脚踝悬空,然后慢慢抬高脚踝,直到感到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下脚踝。
每天重复3-5次。
2. 袋装冷敷:将冰块放入密封袋中,然后用毛巾包裹住袋子,放在脚踝上进行冷敷。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天冷敷2-3次。
注意不要将冰袋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3. 平衡训练:站立时将受伤的脚踝离地,保持身体平衡。
可以用墙壁或椅子作为支撑。
尽量稳定住身体,锻炼脚踝周围的肌肉。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4. 小球踏步:在平坦的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如网球),用脚踩踏球,同时保持平衡。
可以前后、左右或旋转脚踩踏球。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5. 字母绘制:用脚指头在地面上绘制字母,可以从A到Z,也可以从Z到A。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每次练习绘制3-5个字母,每天重复3-5次。
6. 踩水球:将充气的水球放在地面上,用脚踩踏水球,逐渐加大力度。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骨折的康复

A组石膏外固定后即接受康复治疗;B组 除制动外,由于各种原因末采取康复措 施
方法
广州珠江医院康复理疗科
两组患者经过平均约43天的制动期后拆 除石膏外固定,对制动肢体各个关节的 活动范围(RoM)进行评定,包括肩、肘、 腕、指不同运动方向的ROM测量
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
骨折病人拒绝早期功能锻炼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惧怕疼痛 担心功能锻炼致骨折移位或不愈合 担心功能锻炼致伤口延迟愈合 认为卧床静养有利于身体康复 身体虚弱 心理社会因素 未能掌握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第二期康复(恢复期康复)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力练习 肢体功能综合练习
机理:非线性的应力、滞后、蠕变、应力松弛
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随着载荷的不 断增大,纤维进一步延长并呈现越来越 大的刚性,有利于在应力下保持局部的 稳定和牢固
滞后:纤维在载荷牵伸下发生延长,在 载荷去除后并不立即恢复原来长度
蠕变:载荷不再增加,但恒定地维持下去, 纤维还可以缓慢地继续延长
应力松弛:纤维受载荷牵伸而延长时, 如其长度被维持不变,则纤维内因牵伸而 提高的张力会逐步下降
固定部位远端和近端的关节进行主动或 被动活动训练
尽可能保持正常活动
第一期康复(愈合期康复)
固定区域的肌肉在复位基本稳定,无明显疼痛时可 进行等长收缩
每日2~3次,每次约5~10分钟。主动的肌肉收缩能使肌 腹和肌腱向近端滑移,是防止或减轻粘连的重要方法 之一
第一期康复(愈合期康复)
关节内骨折、局部夹板固定
返回
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3)
牵拉技术(stretching exercise)
实际是手法牵引关节(人工) 缓慢牵拉,持续15~30秒或更长时间 自我牵拉 主动抑制:
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

通过训练,患者可以学会如何正 确使用辅助器具和采取保护措施 ,降低再次受伤的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和工作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自信心 和积极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 战。
03
早期康复训练方法
Chapter
疼痛控制与消肿措施
冷敷
晚期康复目标及措施
Chapter
运动功能完全恢复
进行关节松动术、持续被动运动 等,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 节僵硬和挛缩。
针对患者步态异常进行针对性训 练,如调整步幅、步速、步频等 ,改善行走功能。
肌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与协调训练
步态训练
通过渐进性抗阻训练,增强肌肉 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 制能力。
。
日常生活技能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01
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提高
生活自理能力。
家务劳动能力训练
02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家务劳动的难度和复杂性,如
做饭、打扫卫生等。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03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聚会、购物等,提高患者的社
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05
保持心情愉悦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骨折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 当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减轻身心压力。
避免再次受伤风险
注意安全
骨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再次受伤。如使 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时要保持平稳,避免摔倒;在 浴室等湿滑场所要特别小心。
定期复查
骨折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骨折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
骨折术后功能康复PPT课件

固定后即可做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
旋转肩关节: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双臂轮转
肋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注意卧床休息,勿做剧烈运动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采用吹气球,深呼吸以增加肺的呼吸功能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的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明显不适为度、持之以恒。术后2周内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锻炼方法:①术后1~2天,可做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
预防或减轻关节粘连和关节僵硬。
添加标题
03
辅助骨折整复
添加标题
04
预防和减少肌肉萎缩
添加标题
05
为什么要功能训练?
添加标题
功能锻炼的意义
添加标题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04
骨折后功能训练的分期
功能锻炼早期骨折经处理后2、3天~2周以内功能锻炼中期伤后2周到骨折临床愈合期功能锻练后期即达到临床愈合或去除外固定后
一期
二期
三期
上肢骨折
01
锁骨骨折
02
肱骨干骨折
03
尺桡骨骨折
04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
骨折后的康复(共10张PPT)

定物,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进行CPM 常见的骨折康复--下肢骨折
治疗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循环、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缩短与粘连、改善情绪。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固定2-3周后,如可能,定期取下固定物,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进行CPM
4.健肢尽量正常活动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关节牵引、夹板,支架、其他物理治疗。
头肌收缩活动,外固定解除后,膝关节屈 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伸练习及髌骨被动活动。 无论牵引或内固定术者,均要尽早做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及膝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后3-4天起,做股四头肌等长练习,逐步过度到小范围的膝关节伸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关节牵引、夹板,支架、其他物理治疗。 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合。
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 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常见的骨折康复--脊柱骨折
胸腰椎骨折: 以T12-L2最为多见,多为屈曲型损伤。 。 卧床骨折处垫一枕约10公分,6周后下床活
4-6周固定解除后,做肘关节活动,避免粗暴运动
1.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治疗从复位固定或牵引3天后,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
2.稳定性骨折的等长运动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与生活护理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与生活护理骨折是指骨头发生断裂或破碎的损伤,常见于意外事故、运动损伤或因骨质疏松等原因。
一旦发生骨折,除了需要进行适当的治疗外,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并为您提供实用的建议。
一、康复训练1. 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是指在骨折初期,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恢复。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扭转手腕、屈伸肩膀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被动运动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 中期康复训练中期康复训练主要是恢复关节功能和增加肌力。
此时可以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并进行各种关节活动幅度的练习。
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物理疗法、按摩和跨过程等。
此外,不要忽视合理的营养摄入,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3. 晚期康复训练晚期康复训练是指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后进行的锻炼和功能训练。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动作锻炼来提高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推荐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瑜伽或散步等,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再次受伤。
二、生活护理1. 饮食在骨折康复过程中,营养对于骨头的愈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鱼类、禽肉、豆类和坚果等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
此外,维生素D也对促进钙吸收和骨密度有益处,可多摄取乳制品或暴露在阳光下。
2. 安全性与卫生为了避免骨折部位的再次受伤,平时要保持室内外的安全性。
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使用防滑垫或手杖来增加稳定性,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垫子等。
此外,保持伤口干燥和干净也是极为重要的,定期更换创可贴或敷料。
3. 心理支持经历骨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包括焦虑、恐惧或沮丧等。
因此,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压力。
4. 坚持康复计划骨折康复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康复计划并按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进行锻炼。
骨折术后的康复科普

骨折术后的康复科普
骨折术后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伤者的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手术方式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骨折术后
的康复包括术后初期的休息和恢复、康复期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及术后长期的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
首先,在术后初期,伤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便
骨折处能够稳定愈合。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此时,伤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
免负重或过度活动,同时保持饮食均衡,增加蛋白质摄入,以促进
骨折愈合。
其次,康复期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物理治疗师会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包括按摩、热敷、理疗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功能恢复。
此外,功能锻炼也是康复的
重要环节,通过逐步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帮助伤者恢复肌肉力量和
关节灵活性,减少功能障碍。
最后,在术后长期的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中,伤者需要遵循医
生和康复师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康复评估,以确保骨折愈合情
况良好。
同时,伤者需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避免剧烈运动或高风险活动,以保护术后的骨折部位。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对康复起着重要作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总之,骨折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包括术后初期的休息和恢复、康复期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及术后长期的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
伤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以便尽快恢复健康。
骨折后的康复四肢骨折后的康复指导

骨折后的康复四肢骨折后的康复指导【康复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肌力测定、肢体围径测量等。
【康复措施】(一)第一阶段:骨折经复位、固定或牵引后3天左右开始行康复治疗。
1、主动运动:限于伤肢未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轴位上的主动运动,必要时给以助力。
消除水肿最有效且花费最少的方法即是主动运动,另外还可预防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2、肢体抬高:肢体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
3、在骨折复位基本稳定、肌肉组织基本愈合时,进行固定部位的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断端靠近,以利于骨愈合。
4、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在固定2-3周后,如有可能应每日短时取下固定物,作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步增加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固定。
5、对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可能时应尽早起床。
6、物理疗法。
(1)电疗:电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轻疼痛、减轻粘连、防止肌肉萎缩,以及促进骨愈合。
电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磁场、微波、紫外线、中频电、氦氖激光等疗法。
(2)按摩:向心性按摩,手法应当轻柔,可缓解疼痛,消退肿胀。
按摩还可牵拉纤维组织。
(3)运动假炼:主动运动或主动助力运动,而不是被动运动或抗阻运动。
(4)热疗:红外线和蜡浴,一般在第一阶段后期,肿胀消退后应用。
(二)第二阶段:骨折愈合,固定解除后。
1、恢复关节活动范围:(1)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方向的主动运动,运动时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每一动作重复多遍,每日练习数次。
(2)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刚去除固定的病人可先采用助力运动。
对组织挛缩、粘连严重而用助力运动与主动运动难以奏效者,可使用被动运动。
但运动方向与范围应符合解剖功能,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及肌肉痉挛,不可使用暴力引起新的损伤与骨化性肌炎。
(3)关节功能牵引:对比较僵硬的关节,可加作关节功能牵引,即将受累关节近端适当固定,在其远端按需要的方向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
骨折的中医康复治疗

专栏骨折的中医康复治疗范伟才 (成都成华泰兴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在生活中,因不小心磕碰、撞击而造成骨头部分或全部断裂的情况很常见,即医学所称的“骨折”。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的恢复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那么,骨折患者怎样通过中医治疗得到较好恢复呢?1中医骨折康复治疗的详细方法1.1 物理治疗1.1.1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颈椎、胸椎以及腰椎等部位骨折时,医生一般会使用低功率氦-氖激光仪,对相关穴位(如阿是穴等)进行照射。
每个穴位的照射时间通常会保持在10 min左右,完成激光治疗过程大概要20~30 min。
患者需要每天进行1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需要间隔一天。
1.1.2 穴位刺血疗法针对骨折产生的局部肿胀,医生会使用刺穴疗法。
此治疗方法以阿是穴为主穴,使用消毒杀菌后的三棱针直接刺入骨折血肿部位,针刺深度以骨膜下为宜。
对于骨折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医生可能在刺穴完成后,采用拔火罐的方法;待淤血排除,再上手对骨头进行调整、复位处理,并用夹板将局部固定住。
1.1.3 穴位体针疗法遇到肘内翻和肘外翻时,通常会使用28号针,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式,刺至骨骺或骺板,并将针留于相关穴位20~30 min。
如果该治疗效果不明,一般会使用电针仪,选择患者能够承受的强度,用连续波、疏波每秒3~5次进行治疗,同时还会配合推拿。
每日治疗1次,60日为一个疗程。
1.1.4 穴位针灸疗法股骨、小腿骨折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穴位,使用中药接骨艾条进行治疗。
艾灸时间一般会被控制在20 min左右,且通常会在早期用泻法,中后阶段用补法。
每天1次,10日为一疗程,间隔一天再进入后续治疗。
1.1.5 穴位电针疗法应用电针疗法时,一般会在骨折中心接电极负极(如阿是穴),其他相关穴位接正极。
而全身配穴时,则会在于下肢接电极负极,上肢接正极。
电流量通常会被控制在以20~40μA,或者以患者针感情况为标准。
骨折康复治疗方案

骨折康复治疗方案一、疼痛管理疼痛是骨折后常见的症状,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或根据情况使用处方止痛药。
同时,可以进行冷敷或热敷,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骨折康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
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等。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度、适量、适时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和再次受伤。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波、电疗、磁场和温泉疗法等。
四、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工作能力,调整工作方式和工具等,使患者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五、心理支持骨折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六、营养指导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帮助骨折患者更好地康复。
建议患者在骨折康复期间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类和蔬菜等。
七、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炎药、抗菌药等。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或停药。
八、定期复查在骨折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情况、活动能力等指标,并据此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同时,医生也会提醒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预防再次受伤。
综上所述,骨折康复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疼痛管理、康复锻炼、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支持、营养指导、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手关节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手关节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手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促进手关节的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和肿胀,防止手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以下是手关节骨折康复训练的方法:
1. 冰敷:在手关节骨折治疗的前几天,可以使用冰袋冰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冰敷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2. 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一些手部活动来促进手关节的恢复。
这些活动包括手指的弯曲和伸展,手腕的旋转和上下运动等。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促进手关节骨折的康复。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波治疗、电疗和热敷。
4. 按摩:按摩可以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按摩时要避免对骨折部位施加过度的压力。
5. 功能训练: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训练,如握力训练、抓物体练习等来恢复手关节的功能。
6. 全身锻炼:全身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手关节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手关节骨折康复训练的方法。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手关节的恢复。
- 1 -。
骨折的康复治疗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骨折概述 • 康复治疗概述 • 康复治疗前的评估 • 康复治疗措施 • 康复治疗中的问题与对策 • 康复治疗后的评估与计划
01
骨折概述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折是指骨结构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现象,通常由外伤引 起。
分类
根据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端的状态,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 和开放性骨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热疗和冷疗
通过热敷、冷敷等手段减轻疼痛和 肿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水中疗法
利用水的浮力、压力等特性进行水 中运动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关 节活动。
职业疗法
1 2
技能训练
针对骨折可能导致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力量减弱 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工具辅助
使用辅助工具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的各种任务,如定制的夹具、把手等。
3
环境调整
根据患者需要,对工作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如 降低工作台高度、增加扶手等。
语言疗法
语音训练
01
针对语言中枢受损患者进行专业的语音训练,改善发音、语调
和语速等。
语言理解训练
02
通过与患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沟
通能力。
书写训练
03
通过书写方式进行交流,帮助患者表达情感和需要,增强社交
02
康复治疗概述
康复治疗的定义与重要性
康复治疗定义
康复治疗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改善 功能障碍、减轻疼痛、恢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疼痛、 减少并发症和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治疗过 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病人的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病人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116例骨折病人经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后,开始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
结果11例下肢骨折病人拆除外固定时有轻度关节僵直、水肿,经温泉泡浴结合锻炼理疗后水肿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范围;1例漂浮膝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下床负重锻炼时膝关节僵直,经锻炼理疗2周后好转;其他病人均正常愈合,无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健挛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骨折病人经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减少病残。
【关键词】骨折病人;康复治疗;功能恢复
为了探讨骨折病人的康复治疗,我们对2007~2008年在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16例骨折病人进行了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后的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等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男78例,女38例,男女比例为
2.05∶1;年龄2~89岁,平均年龄37.4岁。
股骨干骨折36例,胫骨平台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25例,内外踝骨折23例,肱骨骨折18例,漂浮膝(又称连枷膝,是指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或相邻的干骼端骨折而导致整个膝关节漂浮不稳[1])骨折1例,均有外伤史。
根据病情,分3个阶段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
1.2方法
1.2.1第一阶段骨折早期,血肿炎症机化期,约在伤后1~2周。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痉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
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
其要点为:①抬高患肢制动,以利于消除肿胀。
②患肢肌肉做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病人可做握拳及手指屈伸活动,使上肢肌肉舒缩。
如股骨骨折,可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指导患者每日多次锻炼,每次约15 min左右。
③身体其他关节每日均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
另外此期因创伤刺激,机体应激反应,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在骨折的这一阶段应走出“多喝骨头汤骨折长得快”的误区,因为此期骨的愈合并不需要钙、磷质的参与,而是需要有机质的参与。
骨头汤主要补充磷、钙质,此期食用油腻的骨头汤,不但会伤胃口,而且大量钙、磷会使骨内的无机成分增高,钙、磷代谢失调,使骨质内有机骨胶原生成受阻,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所以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以营养全面的软食为主。
对下肢骨折不能下床的病人,还应指导其进行床上排便练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的发生。
1.2.2第二阶段骨折中期,原始骨痂形成期,约在伤后3~10周。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创伤已基本愈合,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趋稳定。
除继续锻炼患肢肌肉舒缩外,要逐渐加大锻炼强度,恢复肌肉
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由简单动作开始,动作应缓慢柔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②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强度。
③无论主动锻炼还是被动锻炼,都应慎重,严防再次骨折。
④有条件者,可给予温泉泡浴,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痂生长。
此期间病人的饮食应由清淡改为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还应补充含钙量较高的食物。
1.2.3第三阶段骨折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肢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永久性骨痂形成,局部压叩痛消失。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恢复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主要以抗阻力为主。
应注意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锻炼都可进行。
此期饮食应以滋补为主,以促进骨折完全康复。
2结果
本组通过对骨折病人进行了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后的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等康复治疗,其中11例下肢骨折病人拆除外固定时有轻度关节僵直、水肿,经温泉泡浴结合锻炼理疗后水肿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范围;1例漂浮膝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下床负重锻炼时膝关节僵直,经锻炼理疗2周后好转;其他病人均正常愈合,无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3讨论
本组对116例骨折病人进行的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使患者陪护能够协助患者以适当、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使骨折病人康复治疗的关键因素得以保证。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2]。
饮食调理增加了患者全身营养,满足了骨折愈合的生理需要。
我们认为,骨科医护人员只有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患者年龄及骨折类型等实际情况,为骨折病人量身定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才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减少病残。
参考文献
[1]蔡汝宾,臧奇,王浩然.关于“漂浮膝”确切含义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6):355-356.
[2]朱伯通.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