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考题
电解质溶液2021高考含答案
![电解质溶液2021高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a18b425c52cc58ad6beb0.png)
电解质溶液2021高考含答案考点8 电解质溶液1.(2021・上海化学・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答案】AD【解析】根据电离常数可酸性HCOOH>H2CO3>HCN>HCO3-,因此,A错误,B正确;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所含溶质,HCN多,则中和时消耗的NaOH的量多,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n(HCOO-)+n(OH-)=n(Na-)+n(H+),n(CN-)+n(OH-)= n(Na-)+n(H+),即离子总数是n(Na-)+n(H+)的2倍,而NaCN的水解程度大,即NaCN溶液中的n(OH-)大,n(H+)小,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酸性强弱,离子浓度比较,中和反应等。
2.(2021・四川理综化学・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 ②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起始浓度/(mol・L1) c(KOH) c(HA)-反应后溶液的pH 9 7 0.1 x 0.1 0.2 KW 1X10--9mol・L―1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答案】B解析:由表中①的HA为弱酸且酸碱物质的量相等,因此得A正确;由①中电荷守恒得[OH-]=[K+]-[A-]+[H+]=Kw/1X10-9 mol/L,故B错误;C中由②得X>0.2mol/L,故C正确;由电荷守恒得D正确3、(2021・天津化学・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解析】该题考查基本实验的误差分析。
物理化学-7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184
![物理化学-7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184](https://img.taocdn.com/s3/m/2fc814c6a98271fe900ef974.png)
自测试卷(一)一、是非题(5 × 4=20 分 )1.影响电解质溶液电导的因素只有电解质和溶剂本性及溶液浓度。
2.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均小于同价型强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3.浓度相同时,高价正离子的迁移数大于低价正离子的迁移数。
4.水中H +和OH -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很大,是因为这两种离子受电场作用时在水中的传递方式不同。
5.强电解质的平均浓度).(-+-+±=νννννm m 二、填空题(5×4=20分)1.无论是电池还是电解池内的溶液中,通电时,阳离子总向————极迁移。
2.电解NaOH 水溶液,通电2F 后,在阴极上析出————mol H 2(g) 。
3.电解1-1型电解质溶液,通过5F 电量后,阴极区电解质减少2mol ,则正离子迁移数t +=_______________。
4.某电解质溶液,电导率为0.15S.m -1,摩尔电导率为15.0×10-3S.m 2.moi -1,则其浓度为_______mol.dm -3。
5.已知--+∞⨯=mol m S Cam ..1064.63)21(242λ,λm ∞)(-∞Cl m λ(1/2Ca 2+)= 63.64×10-4S.m 2mol -1, λm ∞)(-∞Cl m λ(Cl -)=76.34×10-4S.m 2.mol -1,则=Λ∞)(2CaCl m λm ∞)(-∞Cl m λ(CaCl 2) = __________S.m 2.mol -1。
三、单选题(5×4=20分)1.对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电解质溶液),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子导体靠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导电,离子导体靠离子定向运动导电(B )温度升高,电子导体导电能力增强,而离子导体导电能力减弱(C )电解池和原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总存在这两种导体 (D )离子导体导电时总伴随着化学反应发生2.当电解池通过6F 电量后,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为( )(A )6mol (B )3mol (C )2mol (D )难确定 3.下面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F U m ∞+∞+=,λ (B) m mt Λ=++λ(C))()()(-++=ΛAC H HAC m m m λλ(D)4.下列各种水体的电导率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 理想纯水>去离子水>普通蒸馏水>自然水(B )自然水>普通蒸馏水>去离子水>理想纯水 (C )自然水>去离子水>普通蒸馏水>理想纯水 (D )理想纯水>普通蒸馏水>去离子水>自然水5.浓度为0.01mol.Kg -1的K 2SO 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0.715, 则下面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A01.0715.042⨯=SO K a(B) 2)01.0715.0(⨯=±a(C) 32)715.0(.=-+γγ (D) 3)01.0(=±m四.双选题(5×8=40分)1.下面各电解质浓度均为m ,它们的离子强度不正确的是( )(A) Al 2(SO 4)3 , I=14m (B) FeCl 3 , I=8m (C) MgCl 2 , I=3m (D) ZnSO 4 , I=4m (E) KCl , I=m2.使用公式I Z Z -+±-=509.0lg γ有很多条件,下面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 )温度298.15K (B ) 正、负离子价型相同 (C )单一电解质溶液 (D )电解质浓度 (E )溶剂为水3. 下面电解质溶液在浓度相同时,电导率最大的前面两种是( )(A) KCl (B) NaCl (C) HCI (D) KOH (E) MgSO 4 4.下面离子中淌度最大的前面两种是( )(A)Li + (B) OH + (C)H + (D) K + (E) Cu 2+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的活度单位与浓度单位相同(B )电解质的平均浓度不一定等于电解质浓度(C )同一电解质浓度增大上时,阳离子迁移数均增加 (D )同一电解质浓度增大上时,电导率均减小(E ) 阳离子中以H +淌度最大,阴离子中以OH - 淌度最大自测试卷(一)答案一、是非题(5×4=20分)1.No2.No3.No4.Yes5.Yes 二、填空题(5×4=20分)1. 阴2. 13. 0.64. 0.015. 271.68×10-4 三、单选题(5×4=20分)1. (B)2. (D)3.(C)4.(B)5. (C) 四、双选题(5×8=40分)1. (A),(B)2.(A),(E)3.(C),(D)4. (B),(C)5.(B),(E)自测试卷(二)一、是非题(5×4=20分)1.当摩尔电导率Λm 电导率κ 和浓度c 的单位依次为S.m 2.mol -1,S.m -1和mol.dm -3时,c m 310-=Λκ2.电解质平均活度系数±±±=γm a3. Λm ∞(2/3Al 2SO 4)= 2/3Λm ∞(Al 2SO 4)4.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叫电迁移。
电解质溶液部分高考题
![电解质溶液部分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827bc46137ee06eff9188a.png)
减小
D. 加入 加入NaOH固体,溶液 减小 固体, 固体 溶液pH减小
8. (全国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 全国2) 醋酸、 苯酚、 苯酚钠、 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 碳酸、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 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 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 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 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①④②③⑥⑤
2. (09北京)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 北京) 种混合溶液, 北京 种混合溶液 种溶液混合而成: 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 的 种溶液混合而成 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Cl; 与 ; 与 ; ③CH3COONa与NaOH;④CH3COONa与 与 ; 与 NaHCO3。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 . : ③ ④ 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② ④ ③ ① . ( C.溶液中 .溶液中c(H+):①>③>②>④ : ③ ② 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① ④ ③ ② . ( ):
9.(09上海化)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 ( 上海化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 上海化) 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 混合溶液中, 等浓度的 、 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 B.c(ClO-)>c(HCO3-)>c(H+) . C.c(HClO)+c(ClO-)=c(HCO3-)+c(H2CO3) . D.c(Na+)+c(H+)=c(HCO3-)+c(ClO-)+c(OH-) .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高考化学大题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高考化学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e9f28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e.png)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高考必备知识】1.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 (1)电离常数表达式①一元弱酸(HA): HA H ++A - )()()(HA c A c H c Ka -+∙=②二元弱酸(H2A):H 2A H ++HA - )()()(21A H c HA c H c Ka -+∙=HA —H ++A 2-)()()(22—HA c A c H c Ka -+∙=③一元弱碱(BOH):BOHB ++OH - )()()(BOH c OH c B c K b-+∙=(2)电离常数(K 电离)与电离度(α)的关系——以一元弱酸HA 为例25 ℃,c mol·L -1的弱酸HA ,设电离度为αHAH + + A -起始浓度/mol·L -1 c 0 0变化浓度/mol·L -1 c 酸·α c 酸·α c 酸·α平衡浓度/mol·L -1c 酸-c 酸·αc 酸·αc 酸·α电离平衡常数K a =(c 酸·α)2酸·1-α)=c 酸·α21-α,由于α很小,可认为1-α≈1则K a =c 酸·α2,α (越稀越电离),则:c (H +)=c 酸·α=酸c K a ∙(3)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①对于一元弱酸HA ,K a 与K h 的关系:K h =K WK a如:CH 3COONa :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3333333COOH CH K K COOH CH c H c COO CH c K H c COO CH c H c OH c COOH CH c COO CH c OH c COOH CH c K a ww h =∙=∙∙∙=∙=+++—————②对于二元弱酸H 2B ,K al (H 2B)、K a2(H 2B)与K h (HB -)、K h (B 2-)的关系:21a w h K K K =;12a wh K K K =B 2-+H2OHB -+OH -,K h1(B 2-)=c (OH -)·c (HB -)c (B 2-)=c (H +)·c (OH -)·c (HB -)c (H +)·c (B 2-)=K wK a2HB -+H2O H 2B +OH -,K h2(HB -)=c (OH -)·c (H 2B )c (HB -)=c (H +)·c (OH -)·c (H 2B )c (H +)·c (HB -)=K w K al ③强酸弱碱盐:K h =K WK b如:NH 4Cl :NH 4++H 2O NH 3·H 2O +H +)()()()()()()()()()()()(23b 234423423O H NH K K O H NH c OH c NH c K OH c NH c OH c H c O H NH c NH c H c O H NH c K ww h ∙=∙∙=∙∙∙∙=∙∙=+++++———(3)水解常数(K h )与溶度积常数(K sp )的关系——强酸多元弱碱盐:K h =KspKw n如:AlCl 3:Al 3++3H 2OAl(OH)3+3H +KspKw OH c Al c OH c H c Al c H c K h 3333333)()()()()()(=⋅⋅==-+-+++2.计算电离常数的常见类型(1)起点时刻:巧用三段式例1.HR 是一元酸。
电解质溶液试题
![电解质溶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07d7c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f.png)
电解质溶液试题电解质溶液试题一.选择题1.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a) 0.1mol ·dm -3 NaNO 3 (b) 0.1mol ·dm -3 NaCl (c) H 2O(d) 0.1mol ·dm -3Ca(NO 3)2 (e) 0.1mol ·dm -3 NaBr(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C) (c) < (a) < (b) < (e) < (d) (D) (c) < (b) < (a) < (e) < (d)2.在298 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La 3+ (B) Mg 2+(C) NH 4+ (D) H +3. 0.001 mol ·kg -1 K 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4. 在浓度为 c 1的 HCl 与浓度 c 2的 BaCl 2混合溶液中,H +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A) l m (H +)/[l m (H +) + l m (Ba 2+) + 2l m (Cl -)](B) c 1l m (H +)/[c 1l m (H +)+ 2c 2l m (? Ba 2+)+ (c 1+ 2c 2)l m (Cl -)](C) c 1l m (H +)/[c 1l m (H +) + c 2l m (Ba 2+) + l m (Cl -)](D) c 1l m (H +)/[c 1l m (H +) + 2c 2l m (Ba 2+) + 2c 2l m (Cl -)]5. 在10 cm 3 浓度为1 mol ·dm -3 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 3水,其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其摩尔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6. 已知()12221089.4291,--∞=Λmol m S K O H m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A) 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C) 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7. 电解熔融NaCl 时,用10 A 的电流通电5 min ,能产生多少金属钠?(A) 0.715 g (B) 2.545 g(C) 23 g (D) 2.08 g8. 德拜-休克尔理论用于解释:(A) 非理想气体引力 (B) 强电解质行为(C) 氢键 (D) 液体的行为9. 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A) 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C) 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D) 离子淌度10. 德拜-休克尔理论及其导出的关系式是考虑了诸多因素的,但下列因素中哪点是它不曾包括的?(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解离(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C) 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D) 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主要是由离子间静电引力所致11. 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 AgNO 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 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 ,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则Ag +离子迁移数为:(A) x /y (B) y /x(C) (x -y )/x (D) (y -x )/y12.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淌度∞+U ,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 m ,λ和法拉第常数F 之间的关系是:(A) z +∞+U /∞+,m λ=F (B) z +∞+U ∞+,m λ=F(C) z +∞+,m λ∞+U F = 1 (D) ∞+,m λ/ z +∞+U =F13. CaCl 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 L ¥(CaCl 2) = l m (Ca 2+) + l m (Cl -)(B) L ¥(CaCl 2) = ? l m (Ca 2+) + l m (Cl -)(C) L ¥(CaCl 2) = l m (Ca 2+) + 2l m (Cl -)(D) L ¥(CaCl 2) = 2 [l m (Ca 2+) + l m (Cl -)]14.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m 和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数据如下:m /(mol ·kg -1) m ∞Λm1 m,1 ∞Λ1,m 0.5 m,2 ∞Λ2,m 0.1 m,3 ∞Λ3,m0.05 m,4 ∞Λ4,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m,1<m,2<m,3m,2>m,3>m,4</m,2<m,3(C)(D) ∞Λ1,m <∞Λ2,m <∞Λ3,m <∞Λ4,m15. 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 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16. 298 K 时,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0.005 mol ·kg -1 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g ±,1和g ±,2,则有(A) g ±,1= g ±,2 (B) g ±,1>g ±,2(C) g ±,1<g ±,2 (D) g ±,1≥ g ±,217. 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115.03×10-4 S ·m 2·mol -1,在 298 K 时,测得LiCl 稀溶液中 Li + 的迁移数为 0.3364,则 Cl -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l m (Cl -)为:(A) 76.33×10-4 S ·m 2·mol -1 (B) 113.03×10-4 S ·m 2·mol -1(C) 38.70×10-4 S ·m 2·mol -1 (D) 76.33×102 S ·m 2·mol -118. 对于给定离子B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哪几个,才能使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B 和离子淌度U B 为常数。
电解质溶液试题
![电解质溶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767f0f6edb6f1aff001f64.png)
电解质溶液试题一.选择题1.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a) 0.1mol ·dm -3 NaNO 3 (b) 0.1mol ·dm -3 NaCl (c) H 2O(d) 0.1mol ·dm -3Ca(NO 3)2 (e) 0.1mol ·dm -3 NaBr(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C) (c) < (a) < (b) < (e) < (d) (D) (c) < (b) < (a) < (e) < (d)2.在298 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 La 3+ (B) Mg 2+ (C) NH 4+ (D) H +3. 0.001 mol ·kg -1 K 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4. 在浓度为 c 1的 HCl 与浓度 c 2的 BaCl 2混合溶液中,H +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A) λm (H +)/[λm (H +) + λm (Ba 2+) + 2λm (Cl -)](B) c 1λm (H +)/[c 1λm (H +)+ 2c 2λm (½ Ba 2+)+ (c 1+ 2c 2)λm (Cl -)](C) c 1λm (H +)/[c 1λm (H +) + c 2λm (Ba 2+) + λm (Cl -)](D) c 1λm (H +)/[c 1λm (H +) + 2c 2λm (Ba 2+) + 2c 2λm (Cl -)]5. 在10 cm 3 浓度为 1 mol ·dm -3 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 3水,其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其摩尔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6. 已知()12221089.4291,--∞⋅⋅⨯=Λmol m S K O H m ,此时(291K)纯水中的 m (H +)= m (OH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 κ 为:(A) 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C) 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7. 电解熔融NaCl 时,用10 A 的电流通电5 min ,能产生多少金属钠?(A) 0.715 g (B) 2.545 g(C) 23 g (D) 2.08 g8. 德拜-休克尔理论用于解释:(A) 非理想气体引力 (B) 强电解质行为(C) 氢键 (D) 液体的行为9. 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A) 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C) 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D) 离子淌度10. 德拜-休克尔理论及其导出的关系式是考虑了诸多因素的,但下列因素中哪点是它不 曾包括的?(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解离(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C) 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D) 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主要是由离子间静电引力所致11. 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 AgNO 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 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 ,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则Ag +离子迁移数为:(A) x /y (B) y /x(C) (x -y )/x (D) (y -x )/y12.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淌度∞+U ,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 m ,λ和法拉第常数F 之间的关系是:(A) z +∞+U /∞+,m λ=F(B) z +∞+U ∞+,m λ=F (C) z +∞+,m λ∞+U F = 1 (D) ∞+,m λ/ z +∞+U =F13. CaCl 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 Λ∞(CaCl 2) = λm (Ca 2+) + λm (Cl -)(B) Λ∞(CaCl 2) = ½ λm (Ca 2+) + λm (Cl -)(C) Λ∞(CaCl 2) = λm (Ca 2+) + 2λm (Cl -)(D) Λ∞(CaCl 2) = 2 [λm (Ca 2+) + λm (Cl -)]14.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电导率κ、摩尔电导率Λm 和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数据如下:m /(mol ·kg -1) κ Λm ∞Λm1κ1 Λm,1 Λ1,m 0.5κ2 Λm,2 ∞Λ2,m 0.1κ3 Λm,3 ∞Λ3,m 0.05 κ4 Λm,4 ∞Λ4,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Λm,1<Λm,2<Λm,3<Λm,4 (B) Λm,1>Λm,2>Λm,3>Λm,4 (C) κ1=κ2=κ3=κ4 (D) ∞Λ1,m <∞Λ2,m <∞Λ3,m <∞Λ4,m15. 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 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16. 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A) γ ±,1= γ ±,2 (B) γ ±,1> γ ±,2(C) γ ±,1< γ ±,2 (D) γ ±,1≥ γ ±,217. 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115.03×10-4 S ·m 2·mol -1,在 298 K 时,测得LiCl 稀溶液中 Li + 的迁移数为 0.3364,则 Cl -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λm (Cl -)为:(A) 76.33×10-4 S ·m 2·mol -1 (B) 113.03×10-4 S ·m 2·mol -1(C) 38.70×10-4 S ·m 2·mol -1 (D) 76.33×102 S ·m 2·mol -118. 对于给定离子B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哪几个,才能使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B 和离子淌度U B 为常数。
电解质溶液试题
![电解质溶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9d024aaa00b52acfc7cae5.png)
电解质溶液试题一.选择题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a) ·dm -3 NaNO 3 (b) ·dm -3 NaCl (c) H 2O(d) ·dm -3Ca(NO 3)2 (e) ·dm -3 NaBr(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C) (c) < (a) < (b) < (e) < (d) (D) (c) < (b) < (a) < (e) < (d)2.在298 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La 3+ (B) Mg 2+(C) NH 4+ (D) H +3. 0.001 mol ·kg -1 K 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10-3 mol ·kg -1 (B) ×10-3 mol ·kg -1(C) ×10-3 mol ·kg -1 (D) ×10-3 mol ·kg -14. 在浓度为 c 1的 HCl 与浓度 c 2的 BaCl 2混合溶液中,H +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 (A) m (H +)/[m (H +) + m (Ba 2+) + 2m (Cl -)](B) c 1m (H +)/[c 1m (H +)+ 2c 2m (½ Ba 2+)+ (c 1+ 2c 2)m (Cl -)](C) c 1m (H +)/[c 1m (H +) + c 2m (Ba 2+) + m (Cl -)](D) c 1m (H +)/[c 1m (H +) + 2c 2m (Ba 2+) + 2c 2m (Cl -)]5. 在10 cm 3 浓度为 1 mol ·dm -3 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 3水,其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其摩尔电导率将(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6. 已知()12221089.4291,--∞⋅⋅⨯=Λmol m S K O H m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A) ×10-9 S ·m -1 (B) ×10-6 S ·m -1(C) ×10-9 S ·m -1 (D) ×10-6 S ·m -17. 电解熔融NaCl 时,用10 A 的电流通电5 min ,能产生多少金属钠?(A) 0.715 g (B) 2.545 g(C) 23 g (D) 2.08 g8. 德拜-休克尔理论用于解释:(A) 非理想气体引力 (B) 强电解质行为(C) 氢键 (D) 液体的行为9. 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A) 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C) 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D) 离子淌度10. 德拜-休克尔理论及其导出的关系式是考虑了诸多因素的,但下列因素中哪点是它不 曾包括的?(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解离(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C) 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D) 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主要是由离子间静电引力所致11. 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 AgNO 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 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 ,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则Ag +离子迁移数为:(A) x /y (B) y /x(C) (x -y )/x (D) (y -x )/y12.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淌度∞+U ,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 m ,λ和法拉第常数F 之间的关系是:(A) z +∞+U /∞+,m λ=F (B) z +∞+U ∞+,m λ=F(C) z +∞+,m λ∞+U F = 1 (D) ∞+,m λ/ z +∞+U =F13. CaCl 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 (CaCl 2) = m (Ca 2+) + m (Cl -) (B) (CaCl 2) = ½ m (Ca 2+) + m (Cl -) (C) (CaCl 2) = m (Ca 2+) + 2m (Cl -) (D) (CaCl 2) = 2 [m (Ca 2+) + m (Cl -)]14.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m 和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数据如下: m /(mol ·kg -1) m ∞Λm1 m,1 ∞Λ1,mm,2 ∞Λ2,mm,3 ∞Λ3,mm,4 ∞Λ4,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m,1<m,2<m,3<m,4 (B)m,1>m,2>m,3>m,4(C)(D) ∞Λ1,m <∞Λ2,m <∞Λ3,m <∞Λ4,m15. 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 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16. 298 K 时, mol ·kg -1 的 KCl 和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 度系数分别为 ,1和 ,2,则有(A) ,1= ,2 (B) ,1> ,2(C) ,1< ,2 (D) ,1≥ ,217. 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10-4 S ·m 2·mol -1,在 298 K 时,测得 LiCl 稀溶液中 Li + 的迁移数为 ,则 Cl -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m (Cl -)为:(A) ×10-4 S ·m 2·mol -1 (B) ×10-4 S ·m 2·mol -1(C) ×10-4 S ·m 2·mol -1 (D) ×102 S ·m 2·mol -118. 对于给定离子B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哪几个,才能使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B 和离子淌度U B 为常数。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24bf369e31433238689313.png)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 ﹣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真题集萃.分析:氢氧化钠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水合氨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与一水合氨其中和能力是相同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分电离,因此c(OH ﹣)>0.1mol/L,c(Na+)=0.1mol/L,c(NH3•H2O)<0.1mol/L,故c(OH﹣)>c(Na+)>c(NH3•H2O),故A错误;B、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盐酸,存在电中性原则:c(NH4+)+c(H+)+c(Na+)=c(OH﹣)+c(Cl﹣),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c(Na+)=c(Cl﹣),即c(NH4+)+c(H+)=c(OH﹣),故B正确;C、加入盐酸至pH=7时,溶液呈中性,即c(H+)=c(OH﹣),那么c(NH4+)+c(Na+)=c(Cl﹣),即c(Cl﹣)>c(Na+),故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c(H+)>c(OH﹣),那么c(NH4+)+c(Na+)<c(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2.(2015•广东)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考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由图可知abc为等温线;B、由b点计算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4;C、b点到a点,氢离子浓度变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据此解答即可;D、稀释不会引起水的离子积的改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故升高温度,不能由c 到b,故A错误;B、b点c(H+)=c(OH﹣)=1.0×10﹣7,故K W=1.0×10﹣7×1.0×10﹣7=1.0×10﹣14,故B错误;C、加入FeCl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由b到a),符合图象变化趋势,故C正确;D、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温度不变,K不变,故不能利用稀释使其形成此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以及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掌握水的离子积为温度的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2015•海南)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B.SO2C.SO3D.CO2考点:p H的简单计算.分析: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根据反应产物的酸碱性判断.解答:解: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aNO2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NaHS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弱酸性;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强酸性;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NaHC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综上可知,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S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题目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物质之间反应判断产物以及溶液的酸碱性.4.(2015•四川)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溶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1.0×10﹣7mol/L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c(CO32﹣)D.c(Cl﹣)>c(NH4+)>c(HCO3﹣)>c(CO32﹣)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根据Kw=c(H+)×c(OH﹣)=1.0×10﹣14计算;B.根据物料守恒即c(Na)=c(C)分析;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解答:解:A.Kw=c(H+)×c(OH﹣)=1.0×10﹣14,已知pH<7,即c(H+)>1.0×10﹣7mol/L,则<1.0×10﹣7mol/L,故A正确;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C),所以c(Na+)=c(HCO3﹣)+c(CO32﹣)+c(H2CO3),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NH4+)=c(OH﹣)+c(HCO3﹣)+2c(CO32﹣)+c (Cl﹣),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c(Na+)<c(Cl﹣),所以c(H+)+c(NH4+)>c(OH﹣)+c(HCO3﹣)+2c(CO32﹣),故C错误;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HCO3﹣浓度减小,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CO32﹣)最小,即c(Cl﹣)>c(NH4+)>c(HCO3﹣)>c(CO3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方法.5.(2015•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Ba2+、Br﹣、CO32﹣B.Cl﹣、SO32﹣、Fe2+、H+C.K+、Na+、SO42﹣、MnO4﹣D.Na+、H+、NO3﹣、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相互促进水解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2015•四川)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 u2++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则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C错误;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则离子反应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为2015年高考真题,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2015•上海)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 ﹣、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在其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溶液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溶液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阴离子只能为Cl﹣,阳离子可以为:H+、NH4+、Ba2+、Al3+,最多存在5种离子;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阳离子只能为Ba2+,则一定不存在CO32﹣,可存在的离子为:Ba2+、Cl﹣、OH﹣、NO3﹣,则最多只有4种,根据分析可知,最多存5种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反应和种类的判断,综合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目无色以及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特点,特别注意硝酸不能生成氢气.8.(2014•江苏)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象,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考点:水的电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水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C.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D.液体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解答: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故B错误;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故C错误;D.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水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水的电离,明确可燃冰的组成及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2014•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D、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判断.解答:解: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不会获得胶体,故A错误;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故B错误;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并不会获得氢氧化钙,故C 错误;D、氢氧化铜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OH)2⇌Cu2++2OH﹣,Cu(NO3)2溶液中铜离子会抑制沉淀溶解平衡的右移,所以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10.(2014•上海)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A.c(Ca2+)、c(OH﹣)均增大B.c(Ca2+)、c(OH﹣)均保持不变C.c(Ca2+)、c(OH﹣)均减小D.c(OH﹣)增大、c(H+)减小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结合Ca(OH)2(s)⇌Ca2+(aq)+2OH﹣(aq)的影响因素解答.解答:解: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因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反应后一定有Ca(OH)2析出,则溶液浓度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为2014年上海考题,涉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的原理以及溶解平衡的特点,难度不大.11.(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考点:电解原理;真题集萃.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回答判断.解答:解: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极区碱性增强,遇到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正确;B、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逸出气体氢气,故B正确;C、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C正确;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溶液的pH变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12.(2014•四川)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0.1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 (H+)+c(CH3COO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判断;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A.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所以c(HCO3﹣)<c (OH﹣),故A错误;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Cl﹣)>c(CH3COOH)>c(H+),故B正确;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即c(OH﹣)>c(H+),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H4+),且c (OH﹣)>c(H+),所以c(Cl﹣)<c(NH4+),所以c(Cl﹣)+c(H+)<c(NH4+)+c(OH﹣),故C错误;D.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CH3COO﹣)+c(OH﹣)=c(H+)+c(N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所以得c(OH﹣)=c(H+)+c(CH3CO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溶液酸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考高频点,常常与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结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3.(2014•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 (H2C2O4)]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a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守恒分析判断;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分析.解答:解:A、NaHSO4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分析,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NaHSO4 =Na++H++SO42﹣,H2O⇌H++OH﹣,溶液中质子守恒,c(H+)=c(SO42﹣)+c(OH﹣),故A正确;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Ag+)>c(Cl﹣)>c(I﹣),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H2CO3⇌H++HCO3﹣,HCO3﹣⇌H++CO32﹣,c(H+)>c(HCO3﹣)>2c(CO32﹣),故C错误;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4﹣)+C(C2O42﹣)+c(H2C2O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2014•广东)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 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c(Na+)=c(A﹣)+c(HA).A.HA为弱酸;B.该混合液pH>7;C.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Y表示H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A﹣)+c(Y)=c(Na+).解答:解: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 ﹣),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 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Na+)=c(A﹣)+c(HA).A.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二者恰好反应: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为NaA溶液,溶液中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故A错误;B.c(Na+)>c(A﹣),说明NaA水解,A﹣+H2O⇌HA+OH﹣,该混合液pH>7,故B错误;C.HA是弱电解质,则有c(A﹣)>c(OH﹣),c(OH﹣)除了水解产生的还有水电离的,因此c (OH﹣)>c(HA),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故C错误;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A﹣)+c(HA),Y表示HA,得到c(A﹣)+c(Y)=c(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根据酸的强弱结合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分析解答,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值、盐类水解等,判断一元酸HA是弱酸为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2014•山东)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 ﹣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开始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B.根据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该比值与氢氧根离子成反比,电解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C.根据物料守恒,醋酸和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但是溶液体积增大,二者的浓度之和逐渐减小;D.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氨水与醋酸的浓度、体积相等时,溶液显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解答:解:A.酸溶液、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示中性前,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随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 h=,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则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 b=,c(OH﹣)与氢离子浓度成反比,随着氨水的滴入,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电离常数K不变,所以逐渐减小,即始终减小,故B错误;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16.(2014•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的就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Ca2+、SO42﹣生成微溶物硫酸钙,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SO32﹣氧化为Fe3+、SO42﹣,所以不能共存,故B 错误;C.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共存,故C正确;D.Fe3+、SCN﹣生成络合物Fe(SCN)3,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明确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硫酸钙是微溶物,少量时能在水溶液中共存,但不能大量存在,为易错点.17.(2014•安徽)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 O.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铁离子能够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B.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该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C.该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硫酸铁、氢氧化钡的化学组成关系;D.根据n=cV计算出硫酸铁及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及m=nM计算出铁的质量.解答:解:A.Fe2(SO4)3溶液中的Fe3+与C6H5OH发生显色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铁离子能够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题目方程式未配平,故B错误;C.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D.1L O.1mol•L﹣1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铁0.1mol,0.1mol硫酸铁中含有0.2mol铁离子,与足量锌反应可以生成0.2mol铁,生成铁的质量为11.2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常见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的情况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8.(2013•重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 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KClO3和三氧化硫的水溶液都能导电,KClO3是电解质,但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CH3COOH不完全电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C.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Al(OH)3;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说明溶解度S(AgCl)>S(AgI),所以K(AgCl)>K (AgI);解答:解:A.电解质是熔融态或水溶液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氯酸钾溶于水自身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SO3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物质是硫酸而不是三氧化硫,所以SO3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若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显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即V醋酸>V NaOH,故B错误;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由于酸性:HCO3﹣>Al(OH)3,根据强酸制备弱酸,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生成Al(OH)3,AlO2﹣+HCO3﹣+H2O=Al(OH)3↓+CO32﹣有沉淀生成,无气体生成,故C错误;D.向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AgCl转变为黄色沉淀AgI,说明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沉淀易转化为更难溶沉淀,越难溶物质其饱和溶液中电离出相应离子浓度越小,故K(AgI)<K(Ag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酸碱中和、氢氧化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等知识,掌握它们的相关本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9.(2013•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物理化学练习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a56748e9951e79b89272e.png)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1和0.1 mol·kg-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和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B )(A) 1 : 5(B) 5 : 1(C) 10 : 5(D) 5 : 102. 298 K时,0.005 mol·kg-1的KCl 和0.005 mol·kg-1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γ±,1和γ±,2,则有( A )(A) γ±,1= γ±,2(B) γ±,1>γ±,2(C) γ±,1<γ±,2(D) γ±,1≥γ±,23. 在HAc解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总是应用惠斯顿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指零仪器,结合本实验,不能选用的是:(D )(A) 耳机(B) 电导率仪(C) 阴极射线示波器(D) 直流桥流计4.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C )(A) (A) 强电解质(B) (B) 弱电解质(C) (C)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D)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二、填空题( 共7题14分)11. 2 分(3892)3892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 分(4069)40690.3 mol·kg-1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_____0.9_____________ mol·kg-1。
13. 2 分(4070)4070浓度为0.1 mol·kg-1的Mg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______0.3_____________ mol·kg-1。
14. 2 分(3822)3822有下列溶液:(A) 0.001 mol·kg-1 KCl(B) 0.001 mol·kg-1 KOH(C) 0.001 mol·kg-1 HCl(D) 1.0 mol·kg-1 KCl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C );最小的是( D )。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复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ead1bfc4ffe473368ab6c.png)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复习题及答案1、 电池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试述两者导电的本质有何不同?答:金属是第一类导体(电子导体),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
电解质溶液是第三类导体(离子导体)。
靠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
2、 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 答:正极:电极电势高的电极称正极。
负极:电极电势低的电极称负极。
阳极:无论原电池或电解池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3、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知道其关系后有何用处?答:在电解质溶液中,在浓度不太大的情况下。
无论是强电解质溶液还是弱电解质其电导率k 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因为导电离子数目增多了,但强电解质溶液来说增加明显,而随着浓度继续增加,由于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而使离子的运动速率降低,电导率反而下降。
对弱电解质来说,电导率k 随浓度增加增高不明显,且随浓度继续增加,其电离度减少,而使电导率略有下降。
4、 怎样分别求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 答:根据科尔努乌施公式:)1(c β-Λ=Λ∞此公式适用与c<0.001md•dm -3的强电解溶液,故强电解∞Λm 可以用外推法(0→c )求得。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 m Λ即使在浓度很小时,m Λ与c 也不成线性关系,而是双曲线关系:m Λ•c =常数,而且c 稍微改变一点,m Λ值可能变动很大。
即实验的少许误差对外推法的∞Λm 影响很大,所以弱电解质溶液不能从实验上直接外推求∞Λm ,而用离子独立移动定律求∞Λm 。
5、离子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和离子迁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知道其关系后有何用处? 答:a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离子迁移率的关系m Λ=U +F+U -F 强电解质溶液m Λ=α(U ++U -)F 弱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时α=1 F U U m )(∞-∞+∞+=Λ对单个离子 .F U m ∞+∞+=λ F U m ∞-∞-=λ对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可近似有:F U ++=λ F U --=λb )离子摩尔电导率与离子迁移数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a1503c77da26924c5b07f.png)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 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 c1/2 = 0 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1)∞ ,1< ∞,2< ∞,3<∞,42)κ1=κ2=κ3=κ(3)∞ ,1=∞ ,2=∞ ,3=∞,4(4)m,1=m,2 =m,3=m,4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2(1) a =γb/b 0;(2) a = a+·a - ;(3)(4) b =b+· b- ;(5) b ±3 = b+·b-2;(6) b12.若a(CaF2)= 0.5 ,则2+ -a(Ca2+) = 0.5 ,a(F-) =1 。
11.对于BaCl2 溶液,以下等式成立:γ±、单选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γ+·γ -± = 4b 3。
2(A) 0.1M KCl 水溶液 ; (C) 0.001M KOH 水溶液 ;(B) 0.001M HCl 水溶液 ; (D) 0.001M KCl 水溶液 。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 ;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 (D) 极限摩尔电导 。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 率 κ 与摩尔电导 Λ m 变化为:(A) κ 增大, Λ m 增大 ;(B)κ 增大, Λ m 减少 ;(C) κ减少, Λm 增大 ;(D) κ减少, Λm 减少 。
专题07 电解质溶液 (解析版)
![专题07 电解质溶液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92ddd579563c1ec4da710d.png)
专题 07 电解质溶液易错点1 混淆强、弱电解质的性质1.25℃时,关于某酸(用H2A 表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pH=a 的Na2A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14B.将pH=a 的H2A 稀释为pH=a+1 的过程中,c(H2A)/c(H+)减小,则H2A 为弱酸C.测NaHA 溶液的pH,若pH>7,则H2A 是弱酸;若pH<7,则H2A 是强酸D.0.2 mol·L−1 H2A 溶液中的c(H+)=a,0.1 mol·L−1 H2A 溶液中的c(H+)=b,若a<2b,则H2A 为弱酸【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弱电解质常用的判断方法,容易出错。
【试题解析】A.若H2A 为强酸,则Na2A 为中性,pH=7,水电离产生的c(OH−)=10−7,若H2A 为弱酸,则Na2A 为碱性,pH=a 的Na2A 溶液中因A2−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的OH−来源于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14,故A 正确;B.若H2A 为强酸,c(H2A)/c(H+)=0,若H2A 为弱酸将pH=a 的H2A 稀释为pH=a+1 的过程中,c(H2A)/c(H+)减小,故B 正确;C.测NaHA 溶液的pH,若pH>7,说明HA−在溶液中水解,则H2A 是弱酸;若pH<7,H2A 不一定是强酸,可能是HA−的电离大于HA−的水解,故C 错误;D.若H2A为强酸,0.2mol·L−1H2A溶液中的c(H+)=a=0.4mol·L−1,0.1mol·L−1H2A溶液中的c(H+)=b=0.2 mol·L−1,此时a=2b,现a<2b,则H2A 为弱酸,故D 正确;答案为C。
【参考答案】C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导电能力的强弱。
物理化学第七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七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36e9707fd5360cba1adb9c.png)
物理化学第七章模拟试卷A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1. 2 分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j/E =∑B│z B│F r B c B/E,式中z B、c B代表B种离子的电荷数及浓度。
影响k值的下述分析哪个对?()(A) 迁移速率r B愈大,则k愈大(B) 电场强度E愈大,则k愈小(C) 电流密度j愈大,则k愈大(D) r B、E及j的大小对k值无影响2. 2 分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a) 0.1mol·dm-3 NaNO3(b) 0.1mol·dm-3 NaCl (c) H2O(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A) (a) < (b) < (c) < (d) < (e)(B) (b) < (c) < (a) < (d) < (e)(C) (c) < (a) < (b) < (e) < (d)(D) (c) < (b) < (a) < (e) < (d)3. 2 分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B 离子迁移数(t 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A) │z B│愈大,t B愈大(B) │z B│、r B愈大,t B愈大(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D) A、B、C 均未说完全4. 2 分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La3+(B) Mg2+(C) NH4+(D) H+5. 2 分0.001 mol·kg-1 K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6.0×10-3 mol·kg-1(B) 5.0×10-3 mol·kg-1(C) 4.5×10-3 mol·kg-1(D) 3.0×10-3 mol·kg-16. 2 分0.3 mol·kg-1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A) 0.9 mol·kg-1(B) 1.8 mol·kg-1(C) 0.3 mol·kg-1(D)1.2 mol·kg-17. 2 分在浓度为c1的HCl 与浓度c2的BaCl2混合溶液中,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 )(A) λm(H+)/[λm(H+) + λm(Ba2+) + 2λm(Cl-)](B) c 1λm (H +)/[c 1λm (H +)+ 2c 2λm (½ Ba 2+)+ (c 1+ 2c 2)λm (Cl -)](C) c 1λm (H +)/[c 1λm (H +) + c 2λm (Ba 2+) + λm (Cl -)] (D) c 1λm (H +)/[c 1λm (H +) + 2c 2λm (Ba 2+) + 2c 2λm (Cl -)]8. 2 分在10 cm 3 浓度为 1 mol ·dm -3 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 3水,其电导率将: (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其摩尔电导率将 (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9. 2 分0.001 mol ·kg -1 和 0.003 mol ·kg -1 的 Na 2SO 4 溶液在 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 ( ) (A) 0.001 mol ·kg -1 (B) 0.003 mol ·kg -1 (C) 0.002 mol ·kg -1 (D) 0.012 mol ·kg -1*. 2 分已知=∞)O,291K H (2m Λ 4.89×10-2 -12mol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 κ 为:( )(A) 3.81×10-9 S ·m -1(B) (B) 3.81×10-6 S ·m -1 (C) (C) 7.63×10-9 S ·m -1 (D) (D) 7.63×10-6 S ·m -1二、填空题 ( 共 9题 18分 ) 11. 2 分同样浓度的NaCl ,CaCl 2,LaCl 3,CuSO 4四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其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训练题 (2)(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训练题 (2)(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0af8e7453610661ed9f4f7.png)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训练题 (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3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稀豆浆、硅酸、氧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②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③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④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⑤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⑥电解熔融的AlCl3可制得金属铝A. ①②B. ②④C. ③⑤D. ④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 溶度积K sp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C.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D. 已知K sp(ZnS)>K sp(CuS),则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uS 沉淀3.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有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A.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HCl和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B. 室温下,测1mol/L NaX溶液的pH,若pH>7,证明HX是弱酸C. 室温下,测0.1mol/L HX溶液的pH,若pH>1,证明HX是弱酸D. 相同条件下,对0.1mol/L的HCl和0.1mol/L的HX进行导电性实验,若与HX溶液相串联的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4.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方法是()①苯酚溶液加热变澄清②苯酚浊液中加NaOH后,溶液变澄清,生成苯酚钠和水.③苯酚可与FeCl3反应④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⑤苯酚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⑥苯酚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A. ⑤⑥B. ①②⑤C. ③④⑥D. ③④⑤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1−100mm的分散系B. 弱电解质:HClO、NH3⋅H2O、AgCl、NH4NO3C. 混合物:空气、盐酸、王水、氯水、水玻璃D. 有机物:丙醇、丙酸、1,2−二溴戊烷、碳酸钠6.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 向100mL 0.1mol⋅L−1H2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Ba(OH)2溶液至过量B. 向100mL 0.1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C. 向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加水D. 向蒸馏水中通入HCl气体7.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B. 1L0.1mol⋅L−1(NH4)2Fe(SO4)2的溶液中:c(SO 42−)>c(NH 4+)>c(Fe2+)>c(H+)>c(OH−)C. 0.1mol⋅L−1NaHCO3溶液中:c(H+)+c(H2CO3)=c(CO 32−)+c(OH−)D. 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pH均等于2的硫酸溶液与醋酸溶液,两种溶液中c(SO42−)与c(CH3COO−)之比为1:2B. 常温下,向pH=1.0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都将变小C. 常温下,0.1mol⋅L−1 NaHA溶液的pH=4,溶液中:c(HA−)>c(H+)>c(H2A)>c(A2−)D. 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中:c(NH4+)=c(SO42−)>c(Fe2+)>c(H+)9.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H+)减小c(CH3COOH)B. 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c(CH3COO−)增大c(CH3COOH)⋅c(OH−)>1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NH4+)c(Cl−)D. 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c(Cl−)不变c(Br−)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 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中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D. 图Ⅳ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2的转化率b>a>c 11.已知25℃,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酸电离平衡常数醋酸K=1.75×10−5次氯酸K=2.98×10−8K1=4.30×10−7碳酸K2=5.61×10−11K1=1.54×10−2亚硫酸K2=1.02×10−7A. 将0.1mol/L的醋酸加水不断稀释,c(CH3COO−)始终减小B. 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2ClO−=CO32−+2HClOC. 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a2++2ClO−=CaSO3↓+2HClOD. 25℃,等浓度的CH3COONa、NaClO、Na2CO3和Na2SO3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NaClO12.常温下,H3PO4与 NaOH 溶液反应的体系中,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a3(PO4)2难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H=13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PO43−)>c(HPO42−)>c(H+)B. 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C. H3PO4的K a3=10−12.2,HPO42−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7.2D. 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 应控制在4~5.5左右13.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含解析)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6bbc3a58f5f61fb636667b.png)
B.若使 Na2S 溶液中cc((NS2a-+))接近于 2∶1,可加入适量的 KOH 固体 C.25 ℃时,浓度均为 0.1 mol/L NaOH 和 NH3·H2O 混合溶液中 c(OH-)>c(Na+)=
c(NH3·H2O) D.0.2 mol/L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 c(CH3COO-)-c(CH3COOH)
B.曲线Ⅰ与曲线Ⅱ相交点对应 pH=6.85
C . 0.1 mol·L - 1 H2NCH2CH2NH3Cl 溶 液 中 各 离 子 浓 度 大 小 关 系 为 c(Cl - ) >
c(H2NCH2CH2NH+ 3 )>c(H+)>c(OH-)
D
.
乙
二
胺
在
水
溶
液
中
第
二
步
电
离
的
方
程
式
:
H2NCH2CH2NH
2
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 HNO2 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C.从 c 点到 d 点,溶液中c(HAc)(·Ac-()OH-)保持不变(其中 HA、A-分别代表相应的 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相同 8. (2018·天津理综,6)LiH2PO4 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 溶液的 pH 随 c 初始(H2PO- 4 )的变化如图 1 所示,H3PO4 溶液中 H2PO-4 的分布分数δ随 pH 的变化如图 2 所示
专项七、电解质溶液
高考脚印
1.(2019·课标全国Ⅰ,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 H2A 的 Ka1=1.1×10- 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练习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练习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61e0d6ebda38376baf1faea2.png)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返回上一页1. 用电流强度为5 A的直流电来电解稀H2SO4溶液,在300 K, 压力下如欲获得氧气和氢气各1 dm3,需分别通电多少时间?已知在该温度下水的蒸汽压为3565 Pa.2. 当CuSO4溶液中通过1930 C电量后,在阴极上有0.009 mol的Cu沉积出来,试求在阴极上还析出H2(g)的物质的量.3. 用Pt为电极,通电于CuSO4溶液,阴极部,中部和阳极部溶液的颜色在通电过程中有何变化?若都改用Cu电极,三部溶液颜色变化又将如何?4. 用银电极来电解AgNO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上有0.078 g的Ag(s)析出.经分析知道阳极部含有AgNO3 0.236 g ,水23.14 g.已知原来所用溶液的浓度为每克水中溶有AgNO3 0.00739 g,试求Ag+和NO3-离子的迁移数.5. 在298 K时用Ag+AgCl为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通过前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w(KCl)=1.4941×,通电后在质量为120.99 g的阴极部溶液中w(KCl)=1.9404×.串联在电路中的银库仑计有160.24 mg的Ag沉积出来,求K+和Cl-离子的迁移数.6. 在298K时电解用Pb(s)作电极的Pb(NO3)2溶液,该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g水中含有Pb(NO3)216.64 g,当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 g银沉积后就停止通电.阳极部溶液质量为62.50 g,经分析含有Pb(NO3)21.151 g , 计算Pb2+离子的迁移数.7. 以银为电极通电于氰化银钾(KCN+AgCN)溶液时,银在阴极上析出.每通过 1 mol电子的电量,阴极部失去1.40 mol的Ag+和0.80 mol的CN-,得到0.60 mol 的K+,试求:(1) 氰化银钾络合物的化学式;(2) 正,负离子的迁移数.8. 在298K时,用铜电极电解铜氨溶液,已知溶液中每1000 g水中含CuSO4 15.96 g, NH3 17.0 g, 当有0.01 mol 电子的电量通过以后,在103.66 g阳极溶液中含有2.091 g CuSO4, 1.571 g NH3, 试求:(1) [Cu(NH3)x]2+离子中的x值.(2) 该络合物离子的迁移数.9. 在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的离子迁移率(淌度)时,在历时750 s后界面移动了4.0 cm ,迁移管两极间的距离为9.6 cm,电位差为16.0 V,设电场是均匀的,试求H+离子的迁移率.10. 某电导池内有两个直径为0.04 m并相互平行的圆形银电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0.12 m.若在电导池内盛满浓度为0.1 mol·dm-3的AgNO3溶液,施以20 V电压,则所得电流强度为0.1976 A. 试计算电导池常数,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AgNO3的摩尔电导率.11. 273.15K时,在(1),(2)两个电导池中分别盛以不同液体并测得其电阻.当在(1)中盛Hg(l)时,测得电阻为0.99895 Ω(1Ω是273.15K时,截面积为1 平方毫米,长为1062.936 mm的汞柱的电阻);当(1)和(2)中均盛以浓度为3.0 mol·dm-3的H2SO4溶液时,测得(2)的电阻为(1)的0.107811倍;若在(2)中盛以浓度为1.0 mol·dm-3的KCl溶液时,测得电阻为17565Ω.试求:(甲) 电导池(1)的电导池常数.(乙) 在273.15 K时,该KCl溶液的电导率.12. 291K时,已知KCl和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29.65×和108.60×S·m2/mol,K+和Na+的迁移数分别为0.496和0.397,试求在291 K和无限稀释时(1) KCl溶液中K+和Cl-的离子摩尔电导率.(2) NaCl溶液中Na+和Cl-的离子摩尔电导率.13. 298K时测得SrSO4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1.482×S/m,该温度时水的电导率为1.5×S/m.试计算在该条件下SrSO4在水中的溶解度.14. 291K时,纯水的电导率为3.8×S/m.当水H2O离解成H+和OH-并达到平衡,求该温度下, H2O的摩尔电导率,离解度和H+离子浓度.已知这时水的密度为 998.6 kg·m-3.15. 在298K时,浓度为0.01 mol·dm-3的CH3COOH 溶液在某电导池中测得电阻为2220 Ω,已知该电导池常数为36.7 m-1.试求在该条件下CH3COOH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16. 在291K时设稀溶液中H+,K+和Cl-的离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278×,48×和49×S·m2/mol,试求在该温度下,在1000 V/m的均匀电场中,每种离子的迁移速率分别是多少?17. 分别计算下列各溶液的离子强度(1) 0.025 mol/kg的NaCl溶液.(2) 0.025 mol/kg的CuSO4溶液.(3) 0.025 mol/kg的LaCl3溶液.(4) NaCl和LaCl3的浓度都为0.025 mol/kg的混合溶液.18. 在298K时,某溶液含CaCl2的浓度为0.002 mol/kg,含ZnSO4的浓度亦为0.002 mol/kg。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18c50c58fafab069dc026d.png)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1) ∞,1<∞,2<∞,3<∞,4(2)κ1=κ2=κ3=κ4(3)∞,1=∞,2=∞,3=∞,4(4) m,1=m,2=m,3=m,4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溶液,以下等式成立:11.对于BaCl2(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2;-(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则a(Ca2+) = ,a(F-) = 1。
二、单选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KCl水溶液;(B) HCl水溶液;(C) KOH水溶液;(D)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A) 电导;(B) 电导率;(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 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精品】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精品】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51e2c7227916888586d762.png)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1-1型电解质溶液中通过2F的电量后,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通过1F电量后,阴极上发生反应2.以铜为电极电解CuSO4g。
的铜(原子量63.55)为________3.电解某1-1型电解质溶液,阳极区电解质减少3mol,负离子。
的迁移数为——————S。
4.一电解质溶液测得其电阻为100Ω,则其电导为——————5.两平行电极,距离为1.2cm,浸入溶液的面积各为1cm2,则(单位应与电导率一致)。
电导池常数为————6.若某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0.0259S.m2.mol-1,其体积。
为0.5dm3,则电导率————7.0.01mol.kg-1CaCl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0.724,则其平2。
均活度为__________8. 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9. 若Debye-H ückel 极限公式可用于0.05mol.kg -1的ZnCl 2水溶液,298.15K 时,其离子平均系数为____________。
10. 浓度c(211/2BaSO 4)=2.197×10-2mol.m -3时,电导率为3.15×10-4S.m -1,则Λ∞m (BaSO 4)等于___________S.m 2.mol -1。
二.是非题123.1m 345.一种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随电解质“分子”678.在离子同价型(如1—1型,2—2型)的电解质稀溶液中活系数±+-==γγγ910.三.单选题(选择1个最合适的答案)1. 无论是原电池中还是电解池中(A)电势较低的电极均称负极(B)电流总是由正极流向负极(C)正离子总向阴极移动(D)阳极就是正极,阴极就是负极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2.Faraday电解定律与电解质溶液的(A)温度有关(B)浓度有关(C)温度和浓度都无关(D)温度和浓度都有关其中正确的是()3.对极限离子淌度之值无影响的因素是()(A)电解质浓度(B)溶液温度(C)电解质本性(D)溶剂本性4.对电解质摩尔电导率无影响的因素是()(A)电导池常数(B)溶液浓度(C)电位梯度(D)电解质和溶液本性.不能用外推法求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是因为()(A)其极限摩尔电导率很小(B )低浓度范围内摩尔电导率变化大,外推得不到确定的值 (C )弱电解质在浓度小时摩尔电导率不呈直线变化(D )即使浓度极小,弱电解质也不完全电离6.已知H +,Na +,Cl -,A C -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依次为34.98×10-3,5.011×10-3,7.634×10-3,4.09×10-3(单位均为S.m 2.mol -1),则)()()(NaCl NaAC HCl M m m ∞∞∞Λ-Λ+Λ等于()(A) 42.615(B )51.716(C )29.969(D )39.072×10-3在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的实验中,影响结果的关键在于( ) (A)外加电压大小适当 (B)电解质的浓度适当(C)阴.阳离子迁移速度是否接近 (D)移动的界面是否清晰H 2SO 4水溶液,若其“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别取H 2SO 4和1/2H 2SO 4,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424221(21)(SO H C SO H C =(B ))21(2)(4242SO H SO H m m Λ=Λ(C))21(2)(4242SO H t SO H t HH ++=(D)ABCD9.对浓度为m 的CaCl 2水溶液,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CL Ca CaCL a a a .22(B)(C)mm 312=±(D)ABCD10.浓度为m 的Na 2SO 4与浓度为2m 的NaCl 混合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A)5m(B)4.5m(C)3m(D)2.5mA BCD四. 双选题(每小题选两个合适的答案)1.对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浓度增大而不断增大(B) 溶液电阻一定时,其值与电导池常数成正比 (C) 同浓度的强电解质的电导率大于弱电解质电导率 (D) 其值与(E) 浓度相同时,正、负离子的温度无关,价数越大,其值越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考真题专题分类详解 专题7 电解质溶液(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考真题专题分类详解 专题7 电解质溶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f93c1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c.png)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七、电解质溶液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2-4B.CrO2-4、Br-、Cl-C.Br-、Cl-、CrO2-4D.Br-、CrO2-4、Cl-解析:选C。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当Q c>K sp时,有沉淀析出。
溶液中Cl-、Br-、CrO2-4的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溶解度小的先满足Q c>K sp,有沉淀析出。
比较K sp,AgBr、AgCl同类型,溶解度:AgBr<AgCl。
比较AgCl、Ag2CrO4的溶解度:从数量级看,AgCl中c(Ag+)=K sp AgCl= 1.56×10-10,Ag2CrO4中,Ag2CrO4(s)2Ag++CrO2-4,设c(CrO2-4)=x,则K sp(Ag2CrO4)=c2(Ag+)·c(CrO2-4)=(2x)2·x=4x3,则x=3Ksp Ag2CrO44=39.0×10-124。
故Ag2CrO4中c(Ag+)=2x=2 39.0×10-124> 1.56×10-10,故溶解度顺序为AgBr<AgCl<Ag2CrO4,推知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2-4。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室温时,M(OH)2(s)M2+(aq)+2OH-(aq) K 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A.12lg(ba) B.12lg(ab)C.14+12lg(ab) D.14+12lg(ba)解析: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一、填空
1、Pt|Cu2+,Cu+电极上的反应为Cu2++e→Cu+ 当有1F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
的Cu2+的物质的量为()
2、用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3的A溶液和浓度为0.1mol.dm-3的B溶
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m (A)/∧m(B)等于()
3、已知∧+m(Na+)=50.11*10-4s.m2.mol-1,
∧∞m(OH-)=198*10-4s.m2.mol-1.,在无限稀的NaOH溶液中t∞(Na+)等于(),t∞(OH-)=( )?
4、在25℃时,在0.002mol.kg-1CaCl
2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为r
±,在0.002mol.kg-1CuSO
4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r
±
’,则
r
±()r
±
’(填>.<或=).
5、0.001mol.kg-1K
2SO
4
和0.003mol.kg-1的Na
2
SO
4
溶液在
298K时的离子强度为()。
6、在25℃,无限稀释下H+,Li+,Na+,K+离子的迁移率的大小顺序为()
答案:H+>K+>Na+>Li+
7、无限稀释时,HCl,KCl和Na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位梯度下,三种溶液中Cl-的迁移速率(),三种溶液中Cl-的迁移数()。
8、因为电导率k=K
cell /R,所以电导率k与电导池常数K
cell
成正比关系,这种说
法正确与否()
二、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中哪几种溶液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用∧m对C1/2作图外推至C→0,求得?
(A)HAc (B)NaCl (C)NH3.H2O
2、设某浓度时CuSO
4
的摩尔电导率为1.4*10-2Ω.m2.mol-1,若在溶液中加入1m3的
纯水,这时CuSO
4
的摩尔电导率将
(A)降低(B)增高(C)不变(D)无法确定
3、CaCl
2
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m(CaCl
2
)=∧∞m(Ca2+)+∧∞m(Cl-)
(B) ∧∞m(CaCl
2
)=1/2∧∞m(Ca2+)+∧∞m(Cl-)
(C) ∧∞m(CaCl
2
)=∧∞m(Ca2+)+2∧∞m(Cl-)
(D) ∧∞m(CaCl
2
)=2[∧∞m(Ca2+)+∧∞m(Cl-)]
4、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设浓度都为0.01mol.Kg-1)
(A)ZnSO
4 (B) CaCl
2
(C) KCl (D)LaCl
3
5、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K
3PO
4
溶液,平均活度系数为r
±
,则K
3
PO
4
的活度a为:
(A)4r
±
4(m/mθ)4 (B)r±4(m/mθ)
(C) 4r
±(m/m
θ) (D)27r
±
4(m/mθ)4
6、已知Cu的原子量为63.54,用0.5 F电量可以从CuSO
4
溶液中沉淀出多少克Cu?
(A)64克(B)127克(C)32克(D)16克
7、在质量摩尔浓度为b的MgSO
4种,MgSO
4
的活度为:
(A)a=(b/b
θ)2r±2 (B) a=2(b/bθ)2r±2
(C)a= 4(b/b
θ)2r±3 (D)a=8(b/bθ)4r±4
8、德拜-休克尔理论及其导出的关系式考虑了诸多因素,但下列诸因素中哪点是未包括的?
(A)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
(B)每一个离子都被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
(C)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D)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主要是离子间的静电力所致。
9、298K时,KNO
3
水溶液的浓度由1mol.dm-3增大到2mol.dm-3,其摩尔电导率∧m 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10、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适用于
(A)弱电解质溶液(稀)(B)强电解质溶液(稀)
(C)弱电解质浓溶液(D)强电解质浓溶液
11、NaCl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m与 Na+、Cl-的淌度U
+ 、U
-
之间的关系:
(A)∧m=U
++U
-
(B)∧m=U
+
/F+U
-
/F(C)∧m=U
+
F+U
-
F(D)∧m=2(U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