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确定”的概念,并能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2.能够使用“可能”、“可能不”、“一定”、“一定不”等词语描述不确定现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这些词语。

3.熟练掌握“不确定”的概念。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不确定”的概念。

2.能够使用“可能”、“可能不”、“一定”、“一定不”等词语描述不确定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不确定现象。

比如,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春天,我们带雨伞是否一定会下雨?2.引入本节课的目标:了解“不确定”的概念,可以使用“可能”、“可能不”、“一定”、“一定不”等词语描述不确定现象。

2. 讲解1.讲解“不确定”的概念。

如:不确定现象是指无法完全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作出一定的推测和判断。

2.介绍使用“可能”、“可能不”、“一定”、“一定不”等词语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方法。

如:可能会下雨、可能不会下雨、一定不会下雨等。

3. 实践1.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使用所学方法来描述不确定的情况。

如:今天晚上我会不会做作业?可能会(确定情况比较多)、可能不会、一定会、一定不会等。

2.让学生自己发挥,设计一些情境,与同桌交流判断不确定情况。

4. 掌握1.教师要求学生对刚刚进行的练习进行讨论,总结规律。

2.检验学生对于“不确定”的理解,提供若干情景让学生判断,“可能”、“可能不”、“一定”、“一定不”等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让学生说明理由。

5. 反思1.教师评价本节课的学生表现,进行点评。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相关考点。

四、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材、作业本。

五、教学评估1.学生课间练习情况,如是否掌握方法。

2.课后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八、不确定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八、不确定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八、不确定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不确定现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

今天的课程主要涉及第77页到第79页的内容,包括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分类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不确定现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和分类,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作为教具,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份学习指南,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图片,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介绍了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和分类,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并区分随机现象和确定现象。

3. 例题讲解:接着我给出了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出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分类和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复习课堂所学内容的题目,另一部分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课堂的讲解和练习都较为充分,但可能在例题的设置上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同时,我也给出了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在引入不确定现象这一概念时,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抛硬币、抽奖等,这样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确定现象的存在,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不确定现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不确定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不确定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不确定现象。

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不确定现象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课件、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让同学们观察和体验不确定现象。

2. 讲解:通过课件和实验,我会详细讲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不确定现象。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一个不确定现象,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这个不确定现象。

答案:例如,抛硬币实验,通过多次抛硬币,观察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

2. 请同学们思考,不确定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答案:例如,购物时的抽奖活动,抽奖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参与者有一定的概率获得奖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验,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确定现象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引导同学们思考不确定现象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四章第一节《不确定现象》。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随机现象的定义、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理解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随机现象的概念,识别生活中常见的不确定现象,并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随机现象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不确定现象。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不确定现象,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骰子、卡片、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确定的事情?”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不确定现象。

(2)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随机现象的定义和相关例子,讲解随机现象的特点。

(3)实验观察: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来更深入地理解不确定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随机现象的定义、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实验观察的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个不确定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答案:由于不确定现象的答案不唯一,同学们的作业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理解了随机现象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不确定现象,并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活动。

这就是我关于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设计。

希望通过这次分享,大家能有所收获。

重点和难点解析作业设计是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会布置观察日记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个不确定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2.能够描述、分类不确定现象,并总结规律;
3.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各类不确定现象的分类;
2.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教学难点
1.各类不确定现象的分类;
2.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白板、彩笔;
3.提前准备好需要的实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出本课重点内容——不确定现象,并进行概念解释。

2.讲解不确定现象的分类,结合实物进行说明。

2. 讲授新课
1.讲解随机事件概念,以及基本概率公式的应用,并进行范例演练
2.播放 PPT,带领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实物,并说出可能发生的随机事件
3. 巩固练习
1.分组进行竞赛,现场测算问题 A、B、C 三种不确定事件概率大小,并将作答结果展示在班级榜单上。

课后作业
1.分小组,收集身边的不确定事件,并用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分类;
2.针对本次课程进行巩固复习,开展同步练习。

总结
本课时主要教授学生掌握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和概率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进行讲解。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控制和运用概率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案一、教材分析: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涵盖了有关不确定现象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认识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并学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如天气、抽奖、掷骰子等。

-掌握描述不确定现象的常用词汇,如可能、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

-学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如频数、频率等。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不确定现象,如天气变化、抽奖结果等。

-能够使用常用词汇描述不确定现象的可能性。

-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如记录频数、计算频率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掌握描述不确定现象的常用词汇。

-学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引导学生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对于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统计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

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不确定现象的知识。

首先,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觉得明天的天气会是晴天还是雨天呢?请举手表达你们的观点。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非常好!你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这就是一个不确定现象。

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明天的天气,因为天气是不确定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不确定现象的知识。

第二环节:概念解释教师:不确定现象是指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或确定结果的事物或事件。

除了天气,还有其他许多不确定现象,比如抽奖、掷骰子等。

请你们举出一些你们知道的不确定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记录在黑板上)教师:非常好!我们已经列举了一些不确定现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1.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2.掌握用可能性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方法;3.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组织、分析可能性事件;4.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合作、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不确定现象的定义与特点;2.不同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描述方法;3.用图形化的方式组织与分析可能性事件。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1.自由谈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论自己曾经遇到过的不确定事件,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观察小实验: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事件的发生概率,并记录下自己的推理过程。

3.2 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分为两个部分:3.2.1 概率的定义与概念1.概率的定义: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2.概率的概念:教师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可能性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2.2 可能性事件的图形化描述1.Venn 图的绘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对不同可能性事件进行分类,并使用 Venn 图进行图形化描述。

2.条形图的统计:教师将学生分成多组,每组描述一个不同的可能性事件,并使用条形图进行统计与比较。

3.3 总结活动1.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结果与其他组进行对比,总结出组内与组间出现的不确定性。

2.总结回顾:教师通过问答、班级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作品评价:对学生的 Venn 图、条形图等作品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深度与综合能力。

2.学生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通过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与反馈,并据此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为“不确定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西师大版的教材。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章节是第四单元的8.1节,主要内容是关于不确定现象的。

我们会通过实例来认识不确定现象,并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概率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会使用概率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不确定现象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确定现象的概念,以及学会使用概率知识进行分析。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概率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实物道具、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际情景,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情景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

2. 讲解概念: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不确定现象相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

六、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个你经历过的不确定现象,并解释为什么它是一个不确定现象。

答案:略2. 如果你抛一枚硬币,计算出现正面的概率。

答案: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2。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我为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准备的,课程的是“不确定现象”。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材章节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7页到第78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不确定现象,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用来展示不确定现象,还准备了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事件,让学生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抛硬币、抽奖、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讲解:然后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4. 应用:我给学生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性大小”这几个关键词,并在旁边附上相应的解释和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作业题:小明有3个红球,2个蓝球,1个绿球,他随机拿一个球,问他拿到的可能性最大的是哪种颜色的球?最小的是哪种颜色的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节课结束后,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感受,他们都说这节课很有趣,也很好理解。

我觉得我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得比较清楚,也给了他们足够的练习机会。

对于拓展延伸,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不确定现象,比如天气预报,然后判断一下它们的准确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不确定现象,如抛硬币、抽奖、掷骰子等。

这样的引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不确定现象的直观认识,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一、课题名称: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了解随机事件,能识别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区分随机事件与确定性事件。

重点:识别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

3. 互动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骰子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刮风、下雨、晴天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是否具有确定性?(2)引出课题:不确定现象。

2. 课本讲解(1)原文内容:不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例如,掷骰子时,可能掷出1、2、3、4、5、6中的任意一个数,这就是一个不确定现象。

(2)分析:本节课通过掷骰子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不确定事件。

3. 随堂练习(1)例题讲解:小明从1到6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求抽到奇数的概率。

(2)学生练习:小红从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求抽到红球的概率。

4. 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事件,并分析这些事件是否具有随机性。

(2)提问问答:①问题:掷骰子,掷出偶数的概率是多少?②话术:同学们,掷骰子时,掷出偶数的事件是具有随机性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掷出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不确定现象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学会如何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不确定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不确定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袋子,里面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问学生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从中摸出一个球,你们猜猜会是什么颜色?”学生们积极猜测,有的说是红色,有的说是蓝色。

我接着问:“我们能不能确定摸出的球一定是红色或蓝色呢?”学生们回答:“不能。

”2.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份列表,上面列出了10个学生的名字,其中有5个男生,5个女生。

我问道:“我们能不能确定这个列表中一定有男生或女生?”学生们回答:“能。

”我接着问:“那我们能不能确定这个列表中一定有男生且一定有女生呢?”学生们回答:“不能。

”3.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们自己想一个不确定现象,并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

学生们积极思考,有的画图,有的列表,都很好地表达了不确定现象。

4. 板书设计确定现象:摸出的球一定是红色或蓝色不确定现象:摸出的球颜色不确定六、作业设计1. 请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表示一个不确定现象。

答案:略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不确定现象。

但在课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用列表的方式来表示不确定现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练习。

对于不确定现象的拓展延伸,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思考更多的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并尝试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含义。

2.学生能够区分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

3.学生能够用文字描述、图形表示、数值比较等方式展示不确定现象。

4.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分析,理解概率的概念。

5.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概率方法进行估计,并且对结果进行验证。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确定现象概念2.区分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3.用不同方式表示不确定现象4.运用概率原理进行估计5.对估计结果进行验证三、教学难点1.用不同方式表示不确定现象2.运用概率原理进行估计四、教学方法1.案例探究法2.演示引导法3.实验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出示两面硬币,让学生回答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引出概率概念及经典概率。

2. 案例研究以掷骰子为例,引出不同的概率。

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掷出来的点数是偶数,那么掷出的点数是2的概率是多少。

引出条件概率。

让学生进行不同掷骰子问题的讨论。

3. 实验教学让学生实际进行硬币、骰子等问题的游戏,并通过游戏来理解概率概念。

然后引出概率的估计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方式进行估计。

4. 概率计算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表达不确定现象,然后引出概率计算方法。

让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并且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5. 相关练习老师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探究、实验教学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具备了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区分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的能力,运用不同方式表达不确定现象的能力,以及概率计算方法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概念仍存在一定疑惑,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重点强化,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概念。

第8单元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不确定现象含义,掌握不确定现象的例子,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应用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不确定现象含义,掌握不确定现象的例子以及应用不确定现象的相关方法;2.教学难点:不确定现象的引导性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新课老师通过简单的调查,询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现象,引入本节课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

2. 概念讲解1.引例: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向学生简单介绍什么是不确定现象;2.概念解释:老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探究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及其特点;3.概念强化:老师在讲解中通过示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3. 不确定现象的例子老师展示关于不确定现象的例子,并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不确定现象的表现形式。

4. 真实场景讨论通过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或发现不确定现象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情况。

5. 课堂练习老师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练习和运用不确定现象的相关方法。

6. 总结讲评1.知识回顾:回顾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帮助下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2.知识延伸: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对不确定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层次解析;3.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1.对于优生:老师可以通过指导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拓展和应用,提升其思维能力;2.对于薄弱生: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难易度,适当降低难度,在概念的讲解上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3.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改变上课的方式、做出奖励措施等手段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教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一、课题名称教材章节: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现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不确定现象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本质,能够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重点:识别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各种实物(如硬币、骰子等)3. 白板和粉笔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原文内容: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呢?分析:通过提问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原文内容:例如,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我们无法确定。

分析: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

3. 小组讨论原文内容: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你们遇到的不确定现象。

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观察实验原文内容:请同学们拿出骰子,进行投掷实验,记录结果。

分析: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

原文内容:不确定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 提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2. 话术: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和感受。

提问问答步骤:1.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2. 话术: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九、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三个不确定现象,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2. 答案:略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不确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识别还有待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课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提出问题,探究不确定现象,使学生懂得了解和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应对措施【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和探究来了解和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性质和特点2.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3.学生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学会控制和预测不确定现象【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如何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3.如何让学生掌握如何控制和预测不确定现象【教学方法】1.示范法2.诱导法3.讨论法4.分组活动5.实验法【教学过程】一. 教师引入1.教师为学生展示一组让学生无法确定结果的实验或现象,例如:抛硬币,拉绳子,选择哪条路线等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二. 相关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举例的方式,介绍不确定现象的性质和特点2.教师讲解例子时,用生活中常见、易于理解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三. 分组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实践活动等方式,令学生获取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行探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例如:观察、测量、尝试、比较等四. 分享总结1.小组内成员相互分享刚才得出的结果和感受2.整个班级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不确定现象的问题,并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五. 待办事项1.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形成总结性的文字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控制、预测不确定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评价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是否深入,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3.评价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分享总结的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探究不确定现象,使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性质、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多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及时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为今后更好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意见。

8.1不确定现象(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8.1不确定现象(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8.1 不确定现象(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我今天要教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本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不确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上课,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例子。

板书设计上,我会把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和规律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作业设计上,我准备了几个关于不确定现象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尝试把不确定现象的教学拓展到其他学科,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个概念。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今天的课,真正理解不确定现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必须确保学生不仅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而且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本次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界定是另一项需要我细致考虑的工作。

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本质是一个挑战,因为它涉及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而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教学的重点。

我需要设计一些实用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

板书设计上,我将把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和规律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条理地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是我教学计划中的另一个重点。

我准备了几个关于不确定现象的练习题,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课后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是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会认真思考今天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我还会探索如何将不确定现象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不确定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不确定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不确定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主题——“不确定现象”。

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事件,比如抛硬币、抽签等,我们将通过这些实例来理解不确定现象。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什么是不确定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抛硬币实验来引入课题,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不确定现象。

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包括不确定现象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相关的实践题目,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会是:抛硬币实验。

每人至少抛10次硬币,记录每次抛出的正面和反面数量,然后计算出抛出正面的概率。

作业答案为:抛出正面的概率为1/2。

这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们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去探索更多有关不确定现象的知识,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这就是我对于“不确定现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情景的构建,我选择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抛硬币实验。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体验到不确定现象,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们如何准确地记录数据,并引导他们通过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

这个环节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八 不确定现象(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八 不确定现象(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八不确定现象(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判断某些事件是否为不确定现象。

3.能够简单计算不确定现象的概率。

二、教学重点1.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判断某些事件是否为不确定现象。

3.简单计算不确定现象的概率。

三、教学难点1.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定义:“不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结果可能发生多种可能性的现象。

•特点:–结果不确定。

–可能有多种可能性。

–概率可以计算。

2. 判断某些事件是否为不确定现象•举例说明:抛硬币是不确定现象,掷骰子是不确定现象,摸彩票也是不确定现象;而两加数等于和是确定现象。

•判断方法:根据是否存在多个可能性来判断。

3. 简单计算不确定现象的概率•定义:“概率”是指在某些条件下,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计算方法:P(事件发生的概率) = 该事件发生的次数÷ 总次数。

•例:在一副扑克牌中,红桃A的概率为1/52,因为有4个红桃A,而总的牌数为52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确定现象,如掷骰子、摸彩票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的共性和特点,引出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答案,并分析答案的正确性和错误性。

3. 讲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老师讲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概率,如何计算概率。

4. 练习计算概率•老师出几个计算概率的例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把答案说出来,老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5. 综合联系•老师让学生综合联系,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判断不确定现象和计算概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学会了判断某些事件是否为不确定现象,并且能够简单计算不确定现象的概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在这篇教案中,我将以第一人称,以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为主题,详细阐述这些要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不确定现象这一概念。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不确定现象”,主要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可能性的计算以及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利用树状图分析不确定现象,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利用树状图分析不确定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抽奖游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抽奖结果是否确定?引出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树状图分析:教授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树状图,并加以讲解。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树状图分析实际问题,如:抛硬币、抽签等,并让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随机事件可能性树状图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绘制一个关于不确定现象的树状图,并写一篇短文,阐述你是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的。

答案: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抛硬币的结果。

学生可以绘制一个树状图,分支表示正面和反面,然后写一篇短文,阐述他是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抛硬币结果的。

2. 教材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际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了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学会了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

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能够列举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不确定事件•掌握制作简单的事件表格的方法2.能力目标•发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统计思想,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思想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四、教学设计1.导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吗?”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2.讲解教师通过课件、PPT、实物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3.练习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归纳生活中常见的不确定事件,比如说:明天会不会下雨;走在路上会不会撞到人等。

2.让学生参与制作不确定事件表格,列举可能的结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确定事件。

4.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统计思想分辨真假信息,如:同学们每人抛20次硬币,统计正反面朝上的次数,然后通过计算发现正反面出现的频率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统计思想。

5.总结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提高其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的练习情况,以及学生课后的测试结果,来评价本次教学的效果,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不确定现象(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的则是不确定的,能判断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不确定现象。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
事件的发生。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
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自学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3、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永远起始于主体的积极活动过程,能力是在
主体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也是在主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生分析:对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体验,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能准确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1、学生没有掌握课前预习的正确方法。

2、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教学关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花、预习提纲
教学流程:一、师生问好
二、课中探究
1、交流探究
师:同学们啊!课前老师让大家根据预习提纲来预习《不确定现象》,你们按要求去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那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

(当学生说出知道了什么是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时老师板书:不确定现象确定现象)
师: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研究一下他们。

2、点拨引领
师:谁能告诉我不确定现象中的“不确定”这三个字是指什么呢?
生:结果事先不能确定。

(根据学生所汇报的情况灵活组织,启发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师:为什么不确定现象的结果事先不能确定?
生:因为至少会有两种结果。

(根据学生所汇报的情况灵活组织,启发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师板书:至少会有两种结果。

师:为什么至少会有两种结果?在预习的时候,数学书上是举的什么例子?
生:“抽签”和“抛硬币”
师:“抽签”这个活动事先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
生:四种。

师:“抛硬币”呢?
生:两种。

师:既然事先无法确定会出现哪种结果,所以我们在描述不确定现象时就需要上什么词语?
生:“可能”。

师板书:“可能”
师:第二种结果就用什么词语来连接?
生:“也可能”。

师板书:“也可能”
师:还有其他的结果呢?
生:“还可能”
师板书:“还可能”
师:非常好!下面老师想检测一下同学们能不能举一反三。

请用上这些关键词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不确定现象。

生:描述。

(师根据情况灵活组织)
师:不确定现象是这么回事儿!那么确定现象又是怎么样的呢?谁告诉我“确定”
二字是指什么?
生:结果事先就能够确定。

(根据学生所汇报的情况灵活组织,启发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师:为什么结果事先就能够确定?
生:因为只有一种结果。

师板书:只有一种结果
师:为什么只有一种结果?书上举的是什么例子?
生:“摸彩球”
师:谁能根据预习提纲汇报一下摸彩球的情况?
生:汇报。

师:非常好!看来确定现象在事先就能够确定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描述的时候可以果断的用上非常坚定的词语()
生:“一定”
师板书:“一定”
师:一定是什么,反过来说就可以说成()
生:“不可能”是
师板书:“不可能”
师:非常好!下面老师想检测一下同学们能不能触类旁通。

请用上这些关键词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确定现象。

生:描述。

(师根据情况灵活组织)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预习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你们这样的同学。

辛苦了,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游戏大家都玩过,那就是“剪刀、石头、布”,只不过这次由我对阵你们57名同学,只用一只手出拳,输了的同学、和我出一样拳的同学都坐下当裁判,5次出拳之后还站着的同学有一个特殊的奖励,下面就让我们在游
戏中去感受一下不确定现象。

师生:共同玩,灵活组织,最后站着的同学给他们照张相片当做奖励留住这一刻永恒。

师:一项技能的形成往往需要大量的练习,下面我们就在练习中去巩固、提升和扩展。

3、分层训练
(1)连线
(2)“青蛙跳水”
(3)判断
注:这三道题如果学生完全懂就只需汇报。

(4)故事:抓阄定生死
师:讲述故事前半个,介绍“阄”的意思就是写好字的纸团。

师:根据故事情节介绍“生死抓阄”的规则引导学生判断出“生死抓阄”是不确定现象。

生:用关键词描述一下忠臣抓阄的结果。

师:奸臣要把忠臣置于死地是怎么做的?
生:把两个阄都写上“死”字。

师:奸臣把忠臣事先抓阄的结果定了吗?
生:定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无论抓哪张都是“死”字。

师:可以用什么词语描述一下忠臣抓阄的结果?
生:“一定”
师:说一下
生:用“一定”来描述。

师板书:“死”
师:奸臣运用了“确定现象”这个数学知识要置忠臣于死地,忠臣又该如何化险为夷呢?
生:思考并汇报,老师灵活组织。

师:出示课件上故事后半个,揭开谜底,赞扬忠臣也运用了“确定现象”这个数学知识来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继续心存百姓,为民请命,为国效力。

4、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老师灵活组织
三、“击鼓传花”游戏,在音乐声中再次感受不确定现象。

板书设计:不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确定现象生死生、死结果至少会有两个只有一个结果死死死“可能”、“也可能”、“还可能”“一定”、“不可能”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