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
DAS、NAS、SAN存储比较
![DAS、NAS、SAN存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188487af242336c1eb95eac.png)
一、存储1、Direct-Attached-Storage (直连式存储DAS)2、Network-Attached-Storage (网络接入存储NAS)3、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SAN)4、NAS用户通过TCP/IP访问数据,采用业界标准文件共享协议如:NFS、HTTP、CIFS实现共享。
5、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访问数据,采用SCSI、FC-AL接口。
6、NAS和SAN存储系统的区别是NAS有自己的文件管理系统。
7、NAS是将目光集中在应用、用户和文件以及他们共享的数据上。
8、SAN是将目光集中在磁盘,磁带以及链接他们的可靠的基础结构。
9、NAS的缺点:对数据库支持不如盘阵和SAN;共用企业局域网,如果企业局域网带宽有限,性能将下降很多。
二、DAS、NAS、SAN三种存储的比较。
DAS是存储中很古老的技术了,其代表是磁盘阵列(在服务器上加几个硬盘也属此类)。
DAS 的主要优势在于简单易用,只要把盘阵接在服务器后面,几乎不用怎么设置,就可使用。
但是相对于NAS和SAN,DAS的缺点是很突出的:磁盘利用率很低,只有30%左右,而NAS和SAN可达70%;不易扩容,容量受磁盘BAY数影像,扩容只能再加一台盘阵或其他存储;如果用光纤盘阵,连接距离可以很远,但价格不菲(甚至和SAN可比),用SCSI或IDE接口,盘阵则必须在服务器几米范围内;盘阵没有将存储和计算分开,需要前端服务器比较强的处理能力......NAS是和SAN差不多时间出现的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广。
NAS甚至可理解为在磁盘阵列上加上文件系统,通过以太网提供服务。
NAS的主要优势在于:简单易用,通过WEB界面管理,管理者不需专业技术;价格便宜,有的NAS甚至比SAN便宜一个数量级!共享方便,可给不同操作系统服务器/pc 机同时提供存储容量;扩容方便,可动态给不同用户分配/修改存储空间;对前端服务器要求不高,文件的管理、缓存在NAS上实现。
固态的存储原理有哪些种类
![固态的存储原理有哪些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ee8508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2.png)
固态的存储原理有哪些种类
固态存储是一种基于电子存储介质的存储技术。
以下是固态存储的几种主要原理:
1. 闪存存储:闪存存储是最常见的固态存储技术,它使用非挥发性的闪存芯片来保存数据。
闪存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速度相对较快,适合于大容量的存储需求。
2. DRAM存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使用电容器来存储数据位,需要不断刷新以保持数据。
DRAM
存储速度非常快,但是相对于闪存来说功耗较高。
3. PCM存储:PCM(Phase Change Memory)是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存储技术。
它利用相变材料的不同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的位。
PCM存储具有快速访问速度、较低的功耗和高密度等优点。
4. MRAM存储: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基于磁性材料的存储技术。
它利用磁场的方向来存储数据位,具有快速读写速度、非易失性和较低功耗等优点。
5. RRAM存储:RRAM(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基于电阻变化的存储技术。
通过改变电阻来存储数据位,RRAM具有快速的读写速度和高密度等优势。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固态存储原理,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新的固态存储技术。
DAS、NAS、SAN存储技术的比较
![DAS、NAS、SAN存储技术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a550a2bcfc789eb172dc852.png)
什么是NAS网络储存设备(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是一种专门的资料储存技术的名称,它可以直接连接在电脑网络上面,对不同操作系统的使用者提供了集中式资料存取服务。
NAS和传统的档案储存服务或是直接储存设备不同的地方在于NAS设备上面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只提供了资料储存、资料存取、以及相关的管理功能;此外,NAS设备也提供了不止一种档案传输协定。
NAS系统通常有一个以上的硬盘,而且和传统的档案服务器一样,通常会把它们组成RAID来提供服务;有了NAS以后,网络上的其他服务器就可以不必再兼任档案服务器的功能。
NAS的型式很多样化,可以是一个大量生产的嵌入式设备,也可以在一般的电脑上执行NAS的软件。
NAS用的是以档案为单位的通讯协定,例如像是NFS(在UNIX系统上很常见)或是SMB(常用在Windows系统)。
NAS所用的是以档案为单位的通讯协定,相对之下,储域网络(SAN)用的则是以区块为单位的通讯协定、通常是透过SCSI再转为光纤通道或是iSCSI。
NAS设备用的通常是精简版的操作系统,只提供了最单纯的档案服务和其相关的通讯协定;举例来说,有一个叫FreeNAS的开放源码NAS软件用的就是精简版的FreeBSD,它可以在一般的电脑硬件上执行,而商业化的嵌入式设备用的则是封闭源码的操作系统和通讯协定程式。
简单来说NAS就是一台在网络上提供文档共享服务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
NAS的网络结构NAS存储使用以太网接口直接接入现有以太网网络实现数据的共享。
部署灵活,不会对现有网络结构产生变化。
NAS存储的优缺点NAS的优点:NAS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NAS 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Windows NT局域网内。
其次,NAS设备的物理位置同样是灵活的。
它们可放置在工作组内,靠近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或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起来。
各类数据存储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各类数据存储技术的优缺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f7c07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e.png)
各类数据存储技术的优缺点比较现代社会中,数字数据的存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存储需求,有多种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这些技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存储技术,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1. 传统硬盘驱动器传统硬盘驱动器是电脑上最常见的数据存储设备之一。
它使用机械运动锥形轨道上的读写头进行数据的读写。
传统硬盘驱动器的主要优点是其储存容量很大,价格相对便宜。
但是,由于它是一种机械设备,所以相对来说它的读写速度较慢,也相对容易受到机械损坏。
2. 固态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驱动器(SSD)是一种新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使用闪存存储数据。
与传统硬盘驱动器相比,SSD的读写速度更快。
此外,SSD给出了更高的数据随机访问速度。
但是,与传统硬盘驱动器相比,SSD的存储容量更加昂贵,而且数据作为不应当被经常变化的事物,SSD 对数据经常更改的敏感度会更高。
3. 内存内存是一种临时存储设备,它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执行的操作系统。
内存的主要优点是读写速度非常快,但内存是易失性存储器。
在关机时,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4. 外部硬盘驱动器外部硬盘驱动器通常是一种移动式的存储设备,人们往往会使用它来备份数据或者将数据从一台电脑移动到另一台电脑。
与传统硬盘驱动器不同的是,外部硬盘驱动器可以通过 USB 2.0 或USB 3.0 接口与电脑连接。
外部硬盘驱动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移动数据,但是从维护和残缺状态来看,外部硬盘驱动器容易受到机械损坏,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不够可靠。
5. 网络存储解决方案网络存储解决方案被广泛使用在很多大型企业或家庭中。
它使用一个专用的网络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集中存储。
这种解决方案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提供大量存储空间和快速的读写速度。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存储空间。
然而,网络存储设备通常非常昂贵,并且需要网络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传统硬盘驱动器和固态硬盘驱动器是最常用的存储设备。
云计算平台中常用的存储技术详解
![云计算平台中常用的存储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2b86f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7.png)
云计算平台中常用的存储技术详解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平台中的存储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本文将从云计算平台的需求出发,介绍常用的存储技术,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为读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需求分析在云计算平台中,数据存储的需求非常大。
云计算平台需要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同时需要满足高可用性、高性能、易维护等需求。
此外,云计算平台还需要考虑成本、可扩展性等问题。
因此常见的存储技术都要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二、存储技术1. 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NA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存储设备,提供了文件共享和分发功能。
它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多台计算机,使它们可以访问、共享同一个存储设备。
NAS关键特点是易于部署和使用,适合中小型企业、分支机构和部门级应用。
NAS的主要优点是易于扩展和维护,同时提供了可靠性和弹性存储。
但是NAS的性能相对较低,并不适合大规模数据存储和高性能计算。
2.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SAN是一种基于高速网络的数据存储技术,它可以连接多个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通过将存储设备抽象成一个独立的存储池,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存储池中的数据。
SAN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适合大规模数据存储和高性能计算。
SAN的主要优点是高性能和可靠性。
但是它的初期投资和管理成本较高,不适合中小企业。
3. 云存储(Cloud Storage)云存储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存储方式,它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管理自己的数据。
云存储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云存储的主要优点是易于部署和管理,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规避地理位置的限制。
但是云存储的性能相对较低,而且涉及到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问题。
4. 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DFS)DFS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将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
Flash、RAM、ROM的区别
![Flash、RAM、ROM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08d68c50242a8956bece4d8.png)
一、ROM(Read Only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用来存储和保存数据。
ROM数据不能随意更新,但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取。
即使是断电,ROM也能够保留数据。
ROM也有很多种:PROM是可编程一次性(无法修改)的ROM;EPROM是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的ROM;EEPROM是电可擦除可编程的ROM,按字节进行删除和重写,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现在多用作非易失的数据存储器。
特点是可以随机访问和修改任何一个字节,可以往每个bit中写入0或者1。
这是最传统的一种EEPROM,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可以保存100年,可以擦写100w次。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电路复杂/成本也高。
因此目前的EEPROM都是几十千字节到几百千字节的,绝少有超过512K的。
二、RAM(Random Access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内存。
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
RAM可以进一步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内存(DRAM)两大类。
静态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数据,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集成度较低,非常昂贵,多用于CPU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L1/L2Cache)。
动态RAM(Dynamic RAM/DRAM),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需要内存刷新电路,每隔一段时间,刷新充电一次,否则数据会消失),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 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这里介绍其中的一种DDR RAM。
了解电脑存储技术硬盘SSD和云存储的比较
![了解电脑存储技术硬盘SSD和云存储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9acb7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2.png)
了解电脑存储技术硬盘SSD和云存储的比较电脑存储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硬盘(SSD)和云存储是两大主流的存储方式。
在了解电脑存储技术的过程中,对于这两种存储方式的比较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硬盘(SSD)和云存储的区别与优劣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脑存储技术。
一、硬盘(SSD)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是指由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构成的存储设备。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硬盘(HDD),SSD内部没有机械零部件,具有更快的存取速度、更低的耗电量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此外,SSD还具备更小的体积、噪音更低等优点。
然而,硬盘(SSD)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价格相对高昂,与传统HDD相比,SSD的价格依然较为昂贵。
其次,容量有限,常见的SSD容量一般在256GB至2TB之间,相比之下,HDD的容量可以达到10TB甚至更大。
此外,部分SSD的读写寿命相对有限,虽然现在的技术已经在改进,但仍然需要用户合理使用。
二、云存储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指用户通过网络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的一种存储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本地存储方式,云存储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稳定性以及便捷性。
用户可以通过云存储提供商提供的界面,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自己的数据。
云存储的优势在于数据备份和容灾能力强。
用户的数据会在多个服务器上进行备份,即便出现服务器故障,用户的数据依然能够安全保存。
此外,云存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存储容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然而,云存储也存在一些隐患。
首先,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需要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其次,对于大量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依赖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瓶颈。
此外,由于云存储由第三方提供商管理,用户可能需要面临一定的服务费用和数据依赖性。
三、硬盘(SSD) vs. 云存储:比较在硬盘(SSD)和云存储这两种存储方式间进行比较,首先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
ROM、RAM、DRAM、SRAM、FLASH的区别
![ROM、RAM、DRAM、SRAM、FLASH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f83064f6c175f0e7cd13769.png)
ROM、RAM、DRAM、SRAM、FLASH的区别?(2009-06-13 13:45:41)标签: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
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有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 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
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 RAM/DRAM),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 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这里介绍其中的一种DDR RAM。
DDR RAM(Date-Rate RAM)也称作DDR SDRAM,这种改进型的RAM和SDRAM是基本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一个时钟读写两次数据,这样就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加倍了。
这是目前电脑中用得最多的内存,而且它有着成本优势,事实上击败了Intel的另外一种内存标准-Rambus DRAM。
在很多高端的显卡上,也配备了高速DDR RAM来提高带宽,这可以大幅度提高3D加速卡的像素渲染能力。
ROM也有很多种,PROM是可编程的ROM,PROM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灌入后,就无法修改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出原先的程序,是一种通用的存储器。
另外一种EEPROM是通过电子擦出,价格很高,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
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技术比较SANNASHCI等对比分析
![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技术比较SANNASHCI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098f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0.png)
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技术比较SANNASHCI等对比分析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技术比较 - SANNAS、HCI等对比分析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利用资源、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中,存储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SANNAS (Storage Area Network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与HCI(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两种常见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技术,并探索它们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二、SANNAS技术1. 概述SANNAS技术是一种基于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和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相结合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技术。
它将存储资源独立出来,通过高速网络进行连接,使得不同的虚拟机可以共享存储资源。
2. 优势(1)可扩展性强:SANNAS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存储节点来扩展存储容量,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2)高性能:SANNAS技术利用专用的存储网络,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从而提高虚拟机应用的性能表现。
(3)高可靠性:SANNAS技术采用冗余机制,即使某个存储节点发生故障,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适用场景SANNAS技术适用于大型企业或数据中心环境,特别是需要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应用场景。
例如,金融行业的大规模数据处理、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三、HCI技术1. 概述HCI技术是一种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关键资源整合在一起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通过将服务器节点构建为一个整体,HCI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简化的虚拟化环境。
2. 优势(1)简化管理:HCI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整合到一个集群中,简化了管理和运维工作,减少了复杂性。
(2)灵活性高:HCI技术支持快速的资源扩展和收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弹性调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10项主流存储技术分析
![10项主流存储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73d67401f69e314332947c.png)
10项主流存储技术分析编者按:存储信息,就是存储未来。
在存储市场爆炸性增长的同时,用户更关心存储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向。
我们选择了目前10项主流技术,向用户介绍存储的基本技术“框架”。
1直接连接存储技术(DAS)由于Internet的普及与高速发展,网络服务器的规模因此变得越来越大。
Internet 对服务器本身及存储系统都提出了苛刻要求。
新的存储体系和方案不断出现,服务器的存储技术也日益分化为两大类: 直接连接存储技术(DAS, Direct-Attached Storage)和存储网络技术。
服务器的直接连接存储技术一直和SCSI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一些厂商也推出了专有技术,如IBM的SSA(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技术等,由于兼容性和升级能力不尽如人意,在市场上的影响都远不及SCSI技术广泛。
Ultra 3 SCSI技术和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技术是当前直接连接存储的主流技术。
由于SCSI技术兼容性好,市场需求旺盛,因此新的SCSI技术几年来层出不穷。
从最原始的5MB/s传输速度的SCSI-1,一直发展到LVD接口的160MB/s传输速度的Ultra 160 SCSI,另外,320MB/s传输速度的Ultra 320 SCSI接口也将在2001年出现。
RAID技术目前也从原来主要支持价格较贵的SCSI、SSA、FC(Fiber Channel)等设备扩展到支持廉价的UDMA(IDE)设备。
RAID逐渐褪去“贵族”的外衣,“RAID Everywhere”也成为一些致力于存储的专业厂商的发展目标。
据IDC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全球服务器的平均增长率为19%,而RAID设备的平均增长率为38%。
2存储网络技术存储网络技术是近年来出现并高速发展的最新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动态扩展能力极强。
但由于应用主要集中在企业级,价格也始终居高不下,因而很少进入中低端服务器用户的视野。
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的解析与比较
![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的解析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3887a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1.png)
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的解析与比较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技术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进行解析和比较。
1. 传统的有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是传统的数据传输技术,主要使用在局域网和广域网。
它的传输速度较快,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同时有线传输也比无线传输更加稳定和安全,不易被攻击。
但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线传输技术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
有线传输因其需要布线,使其应用场景受到限制,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和维护难度。
2. 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在没有网络布线的情况下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它的适用场景范围更广,不受地理位置和设备限制。
移动设备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传输本身具备着较高的灵活性和便携性。
但是无线传输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其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都不如有线传输。
此外,无线传输也存在着被干扰的风险。
3. 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数据存储领域的先锋。
它将数据存储在云端,用户通过网络使用云存储中的数据。
云存储技术的出现使得数据存储变得更加便利,无需用户购买大量的数据存储设备。
同时云存储还具备较高的灵活性,用户可以随时按需扩容或缩容存储空间。
不过,云存储也有一些安全上的问题,比如数据隐私安全、数据泄露等。
4. 闪存存储技术闪存存储技术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够在断电时保持存储的数据。
它拥有存储密度高、读写速度快、功耗低、体积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存储设备、手机和电脑等设备中。
但是,与传统硬盘相比,闪存存储器的容量较小,价格较高。
同时,闪存存储器在不断的写入和删除中会受到限制,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其寿命减少。
5. 蓝光存储技术蓝光存储技术是一种高清晰度的光盘存储技术。
它拥有着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稳定性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影、音乐等多媒体领域。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 IP SAN DAS NAS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 IP SAN DAS NAS](https://img.taocdn.com/s3/m/a415813ca98271fe910ef971.png)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IP SAN、DAS、NAS)SAN 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方式,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
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1.2.FC-SAN的组成在FC-SAN中,有一些专用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FC卡、FC HUB、FC交换机、存储系统等,软件主要是FC控制卡针对各种操作系统的驱动通道交换机为骨干的网络拓扑结构称为“SAN Fabric”。
而光纤通道协议是FC-SAN的另一个本质特征。
FC-SAN正是利用光纤通道协议上加载SCSI 协议来达到可靠的块级数据传输。
1.4.FC-SAN的应用场合由于FC-SAN是为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传输大块数据而进行优化的,因此对于以下应用来说是理想的选择:1.6.FC-SAN的主要好处:面对迅速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渐渐开始选择FC-SAN 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因为SAN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
事实上,SAN比传统的存储架构具有更多显著的优势。
例如,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通常难于更新或集中管理。
每台服务器必须关闭才能增加和配置新的存储。
相比较而言,FC-SAN不必宕机和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即可增加存储。
FC-SAN还可以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利用光纤通道技术,FC-SAN可以有效地传输数据块。
通过支持在存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海量数据块,SAN提供了数据备份的有效方式。
因此,传统上用于数据备份的网络带宽可以节约下来用于其他应用。
4 IP-SAN简单来讲,IP-SAN(IP存储)的通信通道是使用IP通道,而不是光纤通道,把服务器与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除了标准已获通过的iSCSI,还有FCIP、iFCP等正在制定的标准。
存储器介绍RAMROM和Cache的区别的范文
![存储器介绍RAMROM和Cache的区别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76fb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存储器介绍RAMROM和Cache的区别的范文存储器介绍:RAM、ROM和Cache的区别在计算机领域中,存储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存储和检索数据,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存储器技术中,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以及Cache(高速缓存)是三种常见的存储器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存储器的定义、特点和区别。
一、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全名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可读可写:RAM允许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因此可以随时修改其中存储的数据。
2. 临时存储:RAM中的数据是暂时存储的,当计算机关闭或者断电时,其中的数据会被清空。
3. 随机访问:RAM中的数据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读取,而不需要按照顺序进行访问。
RAM是一种高速存储器,它具有读写速度快的优势。
由于数据临时存储,并且可以被随机访问,因此RAM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存储临时数据和程序。
二、ROM(只读存储器)ROM,全名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只允许读取的存储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只读不可写:ROM的数据只能被读取,不能进行写入和修改操作。
2. 永久存储:ROM中的数据是永久存储的,即使计算机关闭或者断电,其中的数据也会被保留下来。
3. 预置数据:ROM中的数据是在制造过程中被事先存储的,用户无法直接修改其中的内容。
ROM常用于存储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其他固定的程序或数据,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势。
由于无法修改其中的数据,ROM适合存储不需要频繁修改的信息。
三、Cache(高速缓存)Cache是一种高速缓存存储器,位于计算机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速存储:Cache的读写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提供数据给处理器使用。
2. 局部性原理:Cache存储器根据局部性原理,将经常访问的数据缓存到靠近处理器的存储器中,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d6d2300e87101f69e319535.png)
1 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1.1 DAS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 SAN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如SCSI, ESCON 及Fibre- 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 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 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 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
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存储技术的种类
![存储技术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1cc4c79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8.png)
存储技术的种类
1. 硬盘驱动器(HDD):使用一个或多个旋转的磁盘来存储数据,并使用读写头对其进行访问和读写。
这是最常见的存储技术,用于个
人电脑和服务器等许多领域。
2. 固态驱动器(SSD):使用闪存技术来存储数据,因此比传统
的机械硬盘速度更快,更稳定,更耐用。
SSD通常用于移动设备和服务器领域。
3. 闪存驱动器(USB驱动器,存储卡):使用闪存技术存储数据,可拆卸,可插拔,便携式,通常用于移动存储数据。
4. 光盘和DVD:使用光学技术来存储数据,通常用于存储电影,
音乐和软件等大型多媒体文件。
5. 云存储: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
优
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共享文件,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
6. 磁带驱动器:使用磁性涂层的磁带来存储数据,通常用于大型
企业的备份和存档等需要长期存储的数据。
7. 内存(RAM):随机存储器通常用于计算机的暂时性存储,即
在计算机运行期间使用。
总之,存储技术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技术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存储成本。
电脑存储技术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的比较
![电脑存储技术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ded26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2.png)
电脑存储技术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的比较电脑存储技术:硬盘、固态硬盘与光盘的比较在现代社会中,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电脑存储技术的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其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三种存储介质是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
本文将比较这三种存储介质的特点、优劣以及应用场景,并简要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硬盘硬盘是一种常见的电脑存储介质,其主要由磁性盘片、磁头、电动机等组成。
硬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容量大:硬盘的容量通常可达数百GB、数TB,甚至更高,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存储需求。
2. 价格相对较低:与其他存储介质相比,硬盘的价格较为经济实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较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3. 长期可靠性:硬盘的数据保存时间一般较长,而且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硬盘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4. 读写速度较慢:硬盘使用机械方式读写数据,速度相对较慢,在处理大量数据读取时会有一定的延迟。
二、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存储技术,其主要由闪存芯片组成,没有机械组件。
固态硬盘的特点如下:1. 读写速度快: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取速度较快,可以极大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适合处理大量随机读写的任务。
2. 耐震性好: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件,不容易受到震动的影响,相对较耐用。
3. 容量相对较小:目前固态硬盘的容量通常在几十GB到几TB之间,虽然也有较大容量的产品,但价格相对较高。
4. 价格较高:固态硬盘的价格相对于同等容量的硬盘来说要高,限制了其在大容量存储需求方面的应用。
三、光盘光盘是存储介质中最成熟且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有CD、DVD和蓝光光盘等。
光盘的特点如下:1. 存储容量有限:光盘的存储容量相对较小,DVD通常为4.7GB,蓝光光盘最高可达50GB左右。
适合存储视频、音频等较小容量的媒体文件。
2. 适用性广泛:光盘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读取,如电脑、DVD播放器等。
3. 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光盘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盘上的数据可能会逐渐损坏,因此需要定期备份。
数据采集与数据存储技术比较
![数据采集与数据存储技术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7ce6c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5.png)
数据采集与数据存储技术比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和存储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采集是指获取和记录数据的过程,而数据存储则涉及将数据保存在硬件或软件中以供后续使用。
在数据驱动的世界中,准确和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技术对于决策和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比较几种常见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技术,包括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和大数据存储技术。
一、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使用表格和关系模型来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技术。
它具有结构化、一致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应用。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管理和查询,具有成熟的事务管理和安全机制。
这种技术适用于小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对于需要保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应用非常实用。
然而,关系型数据库在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存在一些瓶颈,如扩展性、性能和成本等问题。
二、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进行存储和处理的技术。
它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分片,并将分片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以实现数据的横向扩展。
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同步和协调,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它能够应对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适用于高并发、高吞吐量的应用场景。
然而,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故障容错和负载均衡等问题。
三、大数据存储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大数据存储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大数据存储技术主要应对三个方面的挑战: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和数据处理速度快。
这种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来应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需求。
常见的大数据存储技术包括NoSQL数据库、Hadoop和Spark等。
No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的数据库,适合存储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
Hadoop是一个开源的大数据处理框架,通过分布式存储(HDFS)和分布式计算(MapReduce)来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IP SAN、DAS、NAS)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IP SAN、DAS、NAS)](https://img.taocdn.com/s3/m/30a0bdb7ba0d4a7302763a95.png)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IP SAN、DAS、NAS)SAN 的概念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高速的、专门用于存储操作的网络,通常独立于计算机局域网(LAN)。
SAN将主机和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能够为其上的任意一台主机和任意一台存储设备提供专用的通信通道。
SAN将存储设备从服务器中独立出来,实现了服务器层次上的存储资源共享。
SAN将通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存储环境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吞吐率、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的要求。
1 FC-SAN通常SAN由磁盘阵列(RAID)连接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组成(为了区别于IP SAN,通常SAN也称为FC-SAN)。
SAN和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数据通信通过SCSI命令而非TCP/IP,数据处理是“块级”(block level)。
SAN也可以定义为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方式,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
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1.1. FC-SAN的组成在FC-SAN中,有一些专用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FC卡、FC HUB、FC交换机、存储系统等,软件主要是FC控制卡针对各种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和存储管理软件。
FC卡:主要用于主机与FC设备之间的连接。
FC HUB:内部运行仲裁环拓扑,连接到HUB的节点共享100MB/S带宽(或更高)。
FC交换机:内部运行Fabric拓扑,每端口独占100MB/S带宽(或更高)。
FC存储设备:采用FC连接方式,光纤接口可以有一到多个。
FC存储设备通常采用光纤的硬盘,也有Fibre to SCSI(Fibre to ATA)的解决方案,使用SCSI(或ATA)的硬盘,在整个配置上较便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IP SAN、DAS、NAS)SAN 的概念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高速的、专门用于存储操作的网络,通常独立于计算机局域网(LAN)。
SAN将主机和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能够为其上的任意一台主机和任意一台存储设备提供专用的通信通道。
SAN将存储设备从服务器中独立出来,实现了服务器层次上的存储资源共享。
SAN将通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存储环境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吞吐率、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的要求。
1FC-SAN通常SAN由磁盘阵列(RAID)连接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组成(为了区别于IP SAN,通常SAN也称为FC-SAN)。
SAN和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数据通信通过SCSI命令而非TCP/IP,数据处理是“块级”(block level)。
SAN也可以定义为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方式,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
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1.1.FC-SAN的组成在FC-SAN中,有一些专用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FC卡、FC HUB、FC交换机、存储系统等,软件主要是FC控制卡针对各种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和存储管理软件。
●FC卡:主要用于主机与FC设备之间的连接。
●FC HUB:内部运行仲裁环拓扑,连接到HUB的节点共享100MB/S带宽(或更高)。
●FC交换机:内部运行Fabric拓扑,每端口独占100MB/S带宽(或更高)。
●FC存储设备:采用FC连接方式,光纤接口可以有一到多个。
FC存储设备通常采用光纤的硬盘,也有Fibre to SCSI(Fibre to ATA)的解决方案,使用SCSI(或ATA)的硬盘,在整个配置上较便宜。
●存储网络管理软件:存储管理软件主要的功能是自动发现网络拓扑及映射,当在存储网络中增加或减少时自动发现及组态。
●高性能的光纤通道交换机和光纤通道网络协议是FC-SAN的关键。
把以光纤通道交换机为骨干的网络拓扑结构称为“SAN Fabric”。
而光纤通道协议是FC-SAN的另一个本质特征。
FC-SAN正是利用光纤通道协议上加载SCSI 协议来达到可靠的块级数据传输。
1.2.FC-SAN的应用场合由于FC-SAN是为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传输大块数据而进行优化的,因此对于以下应用来说是理想的选择:●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其中可预计的响应时间、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是基本要素。
●集中的存储备份,其中性能、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企业关键数据的安全。
●高可用性和故障切换环境可以确保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应用水平。
●可扩展的存储虚拟化,可使存储与直接主机连接相分离,并确保动态存储分区。
●改进的灾难容错特性,在主机服务器及其连接设备之间提供光纤通道高性能和扩展的距离。
1.3.FC-SAN的主要好处:面对迅速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渐渐开始选择FC-SAN 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因为SAN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
事实上,SAN比传统的存储架构具有更多显著的优势。
例如,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通常难于更新或集中管理。
每台服务器必须关闭才能增加和配置新的存储。
相比较而言,FC-SAN不必宕机和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即可增加存储。
FC-SAN还可以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利用光纤通道技术,FC-SAN可以有效地传输数据块。
通过支持在存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海量数据块,SAN提供了数据备份的有效方式。
因此,传统上用于数据备份的网络带宽可以节约下来用于其他应用。
开放的、业界标准的光纤通道技术还使得FC-SAN非常灵活。
FC-SAN克服了传统上与SCSI相连的线缆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服务器和存储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更多连接的可能性。
改进的扩展性还简化了服务器的部署和升级,保护了原有硬件设备的投资。
此外,FC-SAN可以更好地控制存储网络环境,适合那些基于交易的系统在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需求。
SAN利用高可靠和高性能的光纤通道协议来满足这种需要。
FC-SAN的另一个长处是传送数据块到企业级数据密集型应用的能力。
在数据传送过程中,FC-SAN在通信结点(尤其是服务器)上的处理费用开销更少,因为数据在传送时被分成更小的数据块。
因此,光纤通道FC-SAN在传送大数据块时非常有效,这使得光纤通道协议非常适用于存储密集型环境。
2IP-SAN简单来讲,IP-SAN(IP存储)的通信通道是使用IP通道,而不是光纤通道,把服务器与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除了标准已获通过的iSCSI,还有FCIP、iFCP等正在制定的标准。
而iSCSI发展最快,已经成了IP存储一个有力的代表。
像光纤通道一样,IP存储是可交换的,但是与光纤通道不一样的是,IP网络是成熟的,不存在互操作性问题,而光纤通道SAN最令人头痛的就是这个问题。
IP已经被IT业界广泛认可,有非常多的网络管理软件和服务产品可供使用。
IP存储的标准:IP存储除了标准已获通过的iSCSI,还有iFCP、FCIP等正在制定的标准。
IP存储的优势:利用无所不在的IP网络,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现有投资。
●IP存储超越了地理距离的限制。
IP能延伸到多远,存储就能延伸到多远,这几乎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十分适合于对现存关键数据的远程备份。
●IP网络技术成熟。
IP存储减少了配置、维护、管理的复杂度。
2.1.iSCSI标准1)iSCSI的概念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在internet协议网络上,特别是以太网上进行数据块传输的标准。
简单地说,iSCSI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实现了SCSI 和TCP/IP协议的连接。
iSCSI是基于IP协议的技术标准,该技术允许用户通过TCP/IP网络来构建存储区域网(SAN)。
而在iSCSI技术出现之前,构建存储区域网的唯一技术是利用光纤通道,但是其架构需要高昂的建设成本,远非一般企业所能够承受。
iSCSI技术的出现对于以局域网为网络环境的用户来说,它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交互式传输和管理。
相对于以往的网络接入存储,iSCSI的出现解决了开放性、容量、传输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其优越的性能使其自发布之日始便受到市场的关注与青睐。
2)iSCSI的技术优势:●iSCSI的基础是传统的以太网和internet,同时能大大减少总体拥有成本。
●IP网络的带宽发展相当迅速,1Gbps以太网早已大量占据市场,10Gbps以太网也已整装待发。
●在技术实施方面,iSCSI以稳健、有效的IP及以太网架构为骨干,使忍受性大大增加。
●简单的管理和布署,不需要投入培训,就可以轻松拥有专业的iSCSI人才。
●iSCSI是基于IP协议的技术标准,它实现了SCSI和TCP/IP协议的连接,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交互式传输及管理。
完全解决数据远程复制及灾难恢复的难题。
安全性方面,iSCSI已内建支持IPSEC的机制,并且在芯片层面执行有关指令,确保安全性。
2.2.FCIP标准FCIP是Fiber Channel over IP的标准协议。
在同一个SAN范围内,TCP/IP 数据包再封装FC命令和数据,从而在IP网络上传输FC命令和数据。
FCIP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存储联网技术,它利用IP网络通过数据通道在SAN设备之间实现光纤通道协议的数据传输,把真正的全球数据镜像与光纤通道SAN的灵活性、IP网络的低成本相结合,降低远程操作的成本,从而把成本节省和数据保护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FCIP被提议为通过现有的IP网络连接光纤通道SAN“孤岛”的一种标准方法。
FCIP还可用来克服光纤通道目前存在的距离限制因素,能够跨越大于光纤通道支持的距离连接SAN孤岛。
FCIP具有实现纠错和检测的优点:即如果IP 网络错误率高的话,它就重试。
FCIP解决方案为用户有效管理业务连续系统提供了各种更为灵活的方式,能够进行实时的数据远程复制,可以在光纤通道控制器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具有容灾能力、无单点故障的SAN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在现有的IT基础设施上运用IP联网技术,把区域性SAN作为更广阔的全国甚至全球性基础设施中的一个数据恢复站点。
由于FCIP数据恢复应用能够运行在现有的网络基础架构之上,因此,用户在规划业务连续性时,不需要为光纤通道中的数据量分配专用光缆。
现在,通过利用FCIP解决方案,企业用户可以把SAN的范围扩展到数据中心之外,利用各种低成本、性能优异的远程存储应用,优化其基础架构的投资。
就像iSCSI协议将SCSI指令压缩为IP包一样,FCIP协议将光纤通道指令压缩为IP包,FCIP 协议允许独立的SAN环境通过IP网络互联在一起。
每个SAN采用标准FC寻址,在FCIP的端点之间建立IP隧道(或网关),一旦隧道建立,扩展的FC设备将被视为标准的FC设备,并予以FC寻址。
2.3.iFCP标准iFCP(Internet Fibre Channel Protocol)是基于TCP/IP网络运行光纤信道通信的标准,iFCP具备网关功能,它能将光纤信道RAID阵列、交换机以及服务器连接到IP存储网,而不需要额外的基础架构投资。
iFCP的工作原理是:将FC数据以IP包形式封装,并将IP地址映射到分离FC设备。
由于在IP网中每类FC设备都有其独特标识,因而能够与位于IP网其它节点的设备单独进行存储数据收发。
FC信号在iFCP网关处终止,信号转换后存储通信在IP网中进行,这样iFCP就打破了传统FC网的距离(约为10公里)限制。
2.4.iSCSI、FCIP、iFCP标准的比较iSCSI:用于在基于IP的存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及管理连接,在现有的IP 网络上封装SCSI数据进行传输。
FCIP:用于连接地理上分散的FC SAN。
仅仅适用于需要互连时使用IP的两个或多个FC交换的应用。
iFCP:使用IP基础设施来实现FC设备间或FC SAN间的互连。
该协议致力于所有的FC交换架构而不仅限于解决距离上的问题。
3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
在NAS存储结构中,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服务器或客户机,而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访问。
NAS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其作用类似于一个专用的文件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