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饲养管理的综合措施
![奶牛饲养管理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231321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7.png)
奶牛饲养管理的综合措施
1. 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奶牛的品种、体型和年龄等特点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避
免过度拥挤导致奶牛身体不适。
2. 饲料营养平衡: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配备合适的饲料,确保奶牛
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喂养统一管理: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按时按量地喂养奶牛,避免喂养不足或过
度喂养的问题。
4. 定期体检与防疫:定期请兽医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根据兽医
建议进行防疫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 合理的饮水设施:确保奶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避免水源污染和供水不足导致的
健康问题。
6. 适宜的运动空间:提供适宜大小的运动空间,让奶牛能够进行活动,保持身体的
健康。
7. 干净的牛舍环境:定期清理牛舍,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8. 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牛舍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内,保持奶牛的舒适。
9. 合理的配种管理:根据奶牛的品种特点和生产需求,确定合适的配种方法和时间,提高奶牛的繁殖效果。
10. 注意奶牛的心理健康:给予奶牛足够的关注和照顾,避免过度压力和惊吓,确保
奶牛的心理健康。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8611cd7cd184254a353551.png)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奶牛饲养方法喂奶牛的方法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
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
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
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
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
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
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合预混料。
但由于复合预混料中的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因此购买时应选购在有效期内的产品,并且出厂时间越短越好。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41905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7.png)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对于农民和养殖户来说,掌握奶牛养殖技术要点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几个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1. 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的基础,包括饲料的配制、饲喂时间和方法、饮水管理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增加产奶量。
饲料的配制要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饲喂时间和方法要有规律,确保奶牛每天都能按时进食,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
饮水管理要保证奶牛能够随时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2. 良好的舒适环境奶牛对舒适环境的需求较高,良好的舒适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益。
首先是舒适的住房条件,奶牛舍要保持干净、通风、温度适宜,并且要有良好的隔离设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是合理的光照条件,奶牛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其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此外,还要保持舒适的饮水和饲料供应,确保奶牛能够随时获得足够的水和饲料。
3. 疾病防控疾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给奶牛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其次要保持奶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另外,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
4. 合理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奶牛的配种和繁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后代的质量和产奶能力。
合理的配种是提高奶牛品种和产奶能力的关键,要根据奶牛的遗传背景和优势选择适合的配种公牛。
繁殖管理要做好发情的观察和记录,确保奶牛在最佳的发情期进行配种,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益。
此外,还要做好产后护理工作,给予奶牛良好的饲养和护理,帮助其尽快恢复身体,提高下一胎的产奶能力。
5. 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饲料是奶牛产奶的重要来源,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饲料要选择优质的青贮料和浓缩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nrc奶牛饲养标准
![nrc奶牛饲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7dcc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d.png)
nrc奶牛饲养标准NRC奶牛饲养标准。
奶牛饲养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奶牛的生长发育和产奶质量。
为了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保障奶牛的生产健康,制定科学合理的奶牛饲养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饲料、饮水、住房、健康管理等方面介绍NRC奶牛饲养标准,帮助养殖户科学合理地进行奶牛饲养。
1. 饲料标准。
奶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
粗饲料应以优质青贮料、干草为主,浓缩饲料应根据奶牛的生产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配置。
根据NRC奶牛饲养标准,奶牛的日粗饲料采食量应满足其日产奶量的1.2-1.5倍,日浓缩饲料采食量应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进行合理配比。
2. 饮水标准。
奶牛的饮水量直接关系到其产奶量和健康状况。
NRC奶牛饲养标准规定,奶牛的日饮水量应在30-50升之间,饮水温度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水质应清洁卫生,保证奶牛随时饮用。
3. 住房标准。
奶牛的住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产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NRC奶牛饲养标准要求,奶牛的住房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地面应干燥整洁,床料应定期更换,保持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4. 健康管理。
奶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
NRC奶牛饲养标准要求,奶牛应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障奶牛的健康。
综上所述,NRC奶牛饲养标准是科学合理的,符合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的标准。
养殖户在进行奶牛饲养时,应严格按照NRC奶牛饲养标准进行,保障奶牛的生产健康和产奶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不断学习更新的养殖知识,不断改进养殖技术,提高自身养殖水平,促进奶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0cb5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0.png)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产潜力,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是一些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帮助您了解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1. 饮食管理:犊牛的饮食对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开始时,母乳是犊牛主要的饮食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入全价乳粉和精细配制的犊牛配合饲料。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饮食质量,确保新鲜、干净、适宜温度的饮水供应,以及提供适量的粗纤维和精细饲料。
2. 犊舍管理:犊舍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和充足的通风。
每只犊牛都应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
使用干净的床材(如干草、木屑等)来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定期更换床材以保持清洁度。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疫病防控:犊牛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因此疫病防控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遵循兽医建议和犊牛养殖档案。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包括检查犊牛的体温、粪便、呼吸和全身状态。
确保犊牛的卫生条件佳,经常清洗和消毒犊舍,避免交叉感染。
4. 行为管理:了解奶牛犊牛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
注意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态以及排便和排尿的频率。
注意观察犊牛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如呕吐、拉稀、躺卧时间过长等。
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就医或更换饮食,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饮食管理、犊舍管理、疫病防控和行为管理。
通过遵循这些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同时,定期咨询兽医,参考专业指导和技术建议,也是确保奶牛犊牛饲养成功的关键。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为奶牛犊牛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奶牛场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场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53b3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2.png)
奶牛场饲养管理要点奶牛场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奶牛场饲养管理的一些要点。
第一,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奶牛需要一个舒适、适宜的生活环境来提高产量和健康状况。
奶牛场应提供干净、通风良好的牛舍,牛舍的温度和湿度应该适宜。
此外,牛圈的大小和空间布局也需要合理设计,以确保奶牛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休息。
第二,确保营养均衡。
奶牛的饮食应该是均衡的,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奶牛场应该有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饲养计划,确保每只奶牛都能获得适宜的饲料。
饲料的质量也要注意,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
第三,保持饮水供应。
奶牛需要大量的清洁饮水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奶牛场应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并保持设施的清洁。
饮水设施的水源也需要注意,确保水源的质量和卫生。
第四,良好的疾病防控措施。
奶牛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因此奶牛场应该有完善的疾病防控措施。
包括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以及正确的隔离措施来预防疾病的传播。
第五,合理的繁殖管理。
奶牛的繁殖管理是奶牛场的重要环节。
选择优质的种牛和良好的配种计划可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
奶牛的发情期、怀孕期和哺乳期都需要得到合理的管理和监测。
第六,定期的清洁和消毒措施。
奶牛场应定期对牛舍、饲料槽和水槽进行清洁和消毒。
这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第七,合理的日常管理。
奶牛的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
奶牛场应制定良好的日常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的擦洗、修蹄和毛发护理等。
此外,对奶牛的行为、食欲、粪便等也需要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奶牛健康和产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生活环境、均衡的饮食、健康的疾病防控、科学的繁殖管理、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及良好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奶牛的生产效益,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494b5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1、犊牛哺育、犊牛出生后1 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 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 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 60 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 1 千克摆布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 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 7 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 30 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 (1)干奶期。
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 60 天摆布住手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者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 4 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 ,并药浴后再也不挤奶,若乳房浮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者治疗后再干奶。
(2) 围产期,产前 15 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 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 ,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 ,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 1—20%的精饲料,特别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 101—200 天),日粮精粗饲料比 50:50。
粗纤维不低于 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 201 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粗蛋白质 12%,粗纤维不低于 18%。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赋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 ,或者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 厘米摆布)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奶牛普通在 8—12 月龄、达成牛体重 45%时浮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 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 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的 70%或者 375 千克体成熟时,才干配种。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b8f8f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2.png)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引言: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等方面,以帮助养殖户有效地管理奶牛,提高养殖效益。
一、饲料管理1. 饲料种类:奶牛的饲料种类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常见的饲料包括青贮料、浓缩饲料和精料等。
青贮料富含纤维和水分,有助于奶牛的消化和排泄功能;浓缩饲料提供丰富的能量和蛋白质;精料则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饲喂方式:合理的饲喂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
应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和体重进行科学配比,并分多次进行饲喂,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同时,饲喂过程中要确保饮水充足,以维持奶牛的水分平衡。
二、环境管理1. 牛舍设计:牛舍的设计应考虑奶牛的舒适性和健康状况。
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奶牛活动。
此外,牛舍内部的卫生状况也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2. 床铺管理:牛舍的床铺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干燥的床铺有助于预防奶牛的乳房疾病,如乳房炎。
常用的床铺材料包括干草、木屑和沙土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疾病预防1.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奶牛常见疾病的重要措施。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疫苗、乳房炎疫苗和瘤胃酸中毒疫苗等。
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的疫情和兽医建议,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2.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体温、食欲、粪便和乳房状况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健康监测1. 产奶监测:定期对奶牛的产奶量进行监测,以评估饲养管理的效果。
可以通过奶量计、奶桶等工具进行测量,记录奶牛的产奶情况,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2. 营养监测:定期对奶牛的体重和体况进行监测,以评估饲料管理的效果。
可以通过体重计和体况评分等方法进行测量,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奶牛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dcc40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6.png)
奶牛饲养管理奶牛是人类的重要家畜之一,其产出的牛奶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制作成各种乳制品。
因此,奶牛饲养管理对于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奶牛饲养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饲料管理奶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两种。
粗饲料包括青贮料、干草、饲料玉米等,浓饲料包括豆粕、玉米饼、麦麸等。
在饲料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搭配饲料。
不同阶段的奶牛需要不同的饲料,应根据奶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阶段来合理搭配饲料。
2.定时定量喂养。
奶牛需要定时定量的喂养,一般每天喂养2-3次,每次喂养的饲料量应该控制在奶牛体重的2%-3%之间。
3.保证饮水。
奶牛每天需要喝水20-30升,应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二、环境管理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环境管理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在环境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通风透气。
奶牛舒适的温度范围为5℃-25℃,应保持牛舍内的通风透气,避免过度拥挤。
2.保持清洁卫生。
奶牛舍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粪和尿液,避免疾病传播。
3.保持安静。
奶牛对噪音和惊吓非常敏感,应保持牛舍内的安静,避免对奶牛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三、疾病管理奶牛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乳房炎、消化系统疾病等。
因此,疾病管理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在疾病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
应定期对奶牛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2.预防接种。
应按照规定对奶牛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3.合理用药。
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四、生产管理奶牛的生产效益是饲养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生产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种。
应根据奶牛的品种和生产性能,选择合适的公牛进行配种,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2.科学控制泌乳期。
应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身体状况,科学控制泌乳期,避免过度泌乳对奶牛身体造成伤害。
3.定期检测乳质。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c3cb7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2.png)
奶牛的饲养管理奶牛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要点。
1. 饮食管理奶牛的饮食管理对于其健康和牛奶质量至关重要。
奶牛的饮食应该包括足够的草料、饲料和饮水。
它们的食物应该是新鲜的,且保持干燥。
奶牛的食物应该提供足够的营养,以确保它们的身体和产奶量的健康。
2. 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重要因素。
奶牛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特别是它们的舍堂、饮水设施和食具。
奶牛的身体也应该保持清洁,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3. 健康管理奶牛的健康管理是确保它们生产高质量牛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奶牛应该接受定期的体检和检疫,以确保它们没有感染疾病。
如果奶牛生病了,应该及时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和影响产奶量。
4.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的舍堂应该保持舒适和干燥,以防止它们生病。
舍堂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以确保奶牛有足够的空间和新鲜空气。
奶牛的舍堂也应该保持整洁和干净,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5. 养殖管理奶牛的养殖管理包括繁殖、配种和产犊。
奶牛的繁殖周期应该被监测,以确保它们生产的是高质量的牛奶。
配种也应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健康和高品质的后代。
当牛犊出生时,应该给予适当的护理和营养,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生长。
6. 饲养记录饲养记录是监测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依据。
记录应该包括奶牛的产奶量、饮食和疾病历史。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奶牛的饲养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记录还可以用于监测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奶牛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饮食、卫生、健康、环境和繁殖管理都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关键。
同时,饲养记录也是监测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依据。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0952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f.png)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饲养管理1. 饲料供应:奶牛的饲料应保证充足,饲料种类要丰富多样,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
粗饲料可包括青贮料、干草等,浓饲料可包括玉米、豆饼等。
同时,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
2. 饮水管理:奶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应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饮水槽应定期清洗,保持水质清新。
3. 牛舍环境:牛舍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牛舍的地面应舒适,铺设合适的垫料,以减少奶牛蹄部受伤和疲劳。
4. 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体重、乳腺等方面的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奶牛的健康。
二、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奶牛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乳房炎等。
2. 卫生防控:保持牛舍的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牛舍,消毒工具和设备,防止病菌传播。
3. 饲料卫生:饲料的质量对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饲料应保持干燥,避免霉变,防止细菌滋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牛只,防止病菌传播。
5. 饲养条件:奶牛的饲养条件要符合健康需求。
保证奶牛有足够的空间活动,避免过度拥挤和应激。
6. 疫病治疗:一旦发生疫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滥用药物。
总结起来,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防控,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能力和免疫力,保障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要时刻关注奶牛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合法合规。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疾病防控措施,才能实现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c732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b.png)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高产奶牛是农场中非常重要的养殖动物,其饲养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保障牛群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
一、饲养环境的管理1.1 牛舍建筑:牛舍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进入,避免气味和细菌滋生。
牛舍还应有良好的隔离功能,避免不同牛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牛舍还应保持干燥,牛舍内部的地面要平整,干净,保持卫生。
1.2 温度控制: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牛舍内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控制在15-25摄氏度为宜。
在冬季,需要提供温暖的环境,可以使用暖气设备或者饲养奶牛时保持空间的密闭性。
1.3 光照管理:适当的光照有利于高产奶牛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其产奶量的提高。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保证牛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或者人工光照,保持光线的稳定性。
1.4 噪音控制:要尽量避免过大的噪音刺激高产奶牛,噪音对奶牛的影响可能导致厌食、产奶量下降等问题。
牛舍周围环境要尽量安静,减少噪音对奶牛的干扰。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种类:高产奶牛的饲料种类应该丰富多样,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青饲料等。
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来确定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以及不同生长、哺乳期奶牛的饲料需求也是不同的。
2.2 饲料质量: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产奶牛的生长和产奶量,饲料要保持新鲜,干燥,无霉变的情况。
饲料要保证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以及适当的能量供给。
2.3 饲料供应:要保证高产奶牛有足够的饲料供应,同时也要根据奶牛的需求和消耗量合理供给饲料。
饲料的供应要定时、定量,不要让奶牛长时间挨饿或者过饱,可以通过定时喂食和定时饮水的方式来管理。
2.4 饲料添加剂:适量添加饲料添加剂对于高产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氨基酸、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饲料添加剂,但要注意添加剂的质量和用量。
三、水源管理3.1 水源清洁:提供清洁的饮水对于高产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至关重要,水源要保持新鲜、清洁,避免细菌、寄生虫等对水源的污染。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2343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d.png)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以下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1. 合理的饲养环境:为奶牛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
饲养场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湿气、气温过高或过低对奶牛产奶的不利影响。
要保持饲养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废料,防止疫病传播。
2. 良好的饲料供应:高产奶牛需要充足的营养,并合理搭配饲料。
应根据奶牛的生理状态和产奶阶段调整饲料配方和喂养量,保证奶牛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也应保持新鲜,定期更换,防止发霉变质。
3. 规律的喂养和饮水:规律的喂养和饮水是奶牛产奶的基础。
应定时定量地喂养奶牛,并确保奶牛能够充分吸水,保持水分平衡。
喂养和饮水的时间应稳定,避免喂养和饮水间隔过长或过短,影响奶牛的消化吸收。
4. 健康管理:健康的奶牛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乳制品。
应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注重疫病的预防和防控,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处理。
定期检查奶牛的乳房和泌乳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乳腺炎等疾病。
5. 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选择适合高产奶牛的种公牛进行配种,提高下一代奶牛的遗传优势。
合理制定配种计划,保证奶牛的配种间隔,防止频繁配种对奶牛身体的消耗。
注意奶牛的发情情况,及时安排配种,提高受孕率。
6. 注意奶牛的心理状态:奶牛是群居动物,对周围环境和同类的需求比较敏感。
应注意奶牛的心理状态,保证奶牛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可通过提供适宜的休息场所、避免过度拥挤、安排适量的运动等方式来满足奶牛的需求。
7. 常规的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对于高产奶牛的康复和产奶量的恢复至关重要。
产后应及时为奶牛清洗乳房,预防乳房炎症。
给予奶牛适量的营养补给和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促进产奶量的恢复。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从饲养环境、饲料供应、规律的喂养和饮水、健康管理、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注意奶牛的心理状态以及产后护理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奶牛的舒适和健康,提高产奶量和品质。
奶牛的饲养与管理
![奶牛的饲养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6b54a4dd3383c4bb4cd211.png)
配种。妊娠 后由于 胎儿发育的需要及青年母牛本身发育的需 要, 一定要按饲 养标准饲养 , 营养要全面 , 数量要满足需要。每 天 只少 给精料 2—3 g 在管理上要栓系饲 养 , k; 固定槽位 、 充分 运动 、 经常 刷拭 , 日至少二次 , 每 合理 调教 , 到人牛亲和 ; 达 妊 娠后每天二次温水按摩( 但不得试挤奶 )但在产前 1 2个月 , , — 乳房膨胀有乳汁时 , 就应停止按摩 。
犊牛利用 。要认真细心 , 做到“ 三勤” 即勤打 扫 , 垫草 , 勤换 勤观
察 。随时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 、 粪便 状态 以及脐 带变化 , 发现
异常 , 及时治疗 。 1 . 2哺乳期犊牛的饲养
由原来吃奶加部分植 物性饲料 , 为青粗饲料为主 。根据以上 改 情况 , 育成牛的 日粮不要突然改变 , 在一周岁以内要给以优质
料 。满周 岁以后 ,可以 日给精料 1 . g ~1 k ,青贮和块根饲料 5 1k 左右 、 5g 干草 8 k 和适量的食盐和骨粉 。 ~9 g 当母牛长到 1 ~1 6 8月龄 , 体重达到 3 5g以上时就可以 7k
乳改为混合乳或代乳品 , 哺乳量要随 日龄 增加逐渐减少 , 直至 断乳 。2周龄开 始应 让其逐渐采食嫩草 和营养价值高 的精 饲
4妊娠 干 奶 母 牛 的 饲养 管 理 .
龄巳能利用植物 性饲料 , —6月龄可喂给较 多的品质好的饲 3 草, 以使消化系统得到更充分 的发 育。
1 . 牛 的管 理 3犊
一
般 采用单栏 培育即移动式 牛栏 , 独舍 、 单栏 、 天半 开 露
养殖奶牛日常管理制度
![养殖奶牛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b24f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d.png)
养殖奶牛日常管理制度一、养殖环境管理1. 牲畜舍的建设与管理(1)选择合适的场地牲畜舍应选在离水源、饲料储藏地和农作物储藏地近的地方,并要有便于通风的地形。
另外,也要考虑到保护牲畜不受恶劣气候影响。
(2)合理设计牲畜舍牲畜舍要配备隔间,根据不同牲畜的性别、年龄和用途分区,确保每个牲畜都有足够的空间。
此外,还需保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牲畜粪便,保持牲畜舍干净卫生。
另外,还需定期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2. 饲料管理(1)合理配饲根据不同牲畜的需求量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配制合适的饲料,确保牲畜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生产效率。
(2)饲料贮存饲料储存要避免潮湿和霉变,避免牲畜进食发霉变质的饲料。
此外,还需定期清理饲料储存地,防止饲料受到污染。
3. 疾病预防与防治(1)定期检查定期对牲畜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2)疫苗接种根据季节和地区的疫情情况,及时为牲畜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
4. 饮水管理(1)保持清洁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避免水质受污染。
另外,还需定期清洗水贮存设施,防止细菌滋生。
(2)定时补水定时为牲畜补充新鲜水源,确保牲畜喝水的时间和量符合需求。
5. 日常管理(1)定时观察定时观察牲畜的状态,包括外表和行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制定日常管理表制定牲畜的日常管理表,记录日常饲养和健康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二、牧场管理1. 牧场规模管理(1)合理规模根据场地条件和养殖技术,确定合理的牧场规模,避免人畜密集导致交叉感染。
(2)分区管理将牧场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根据养殖牲畜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分区管理,确保牲畜获得良好的饲养环境。
2. 经济管理(1)成本控制合理控制养殖成本,包括饲料、药品、劳动力等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销售管理规范销售渠道,确保牲畜的销售价格和质量。
3. 人员管理(1)饲养员培训对饲养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养殖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887e2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6.png)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福利。
以下是奶牛的饲养管理的主要方面:
1. 饲料供应:奶牛的饲料应该充足、均衡,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
粗饲料应该有足够的纤维、水分和矿物质,如青贮、干草、饲草等;浓缩饲料应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和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等,如麦麸、玉米、豆粕等。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应适合奶牛的年龄、品种和生产阶段。
2. 饮水管理:奶牛应该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这对于保持健康和产量都很重要。
饮水设施应该方便奶牛喝水,如水槽、自动饮水器等。
3. 环境卫生:奶牛应该生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
粪便应该及时清理,牛舍、牛栏应该保持通风、换气和温度适宜。
定期消毒牛舍、牛栏也是必要的。
4. 健康管理:奶牛的健康管理牵涉到许多方面,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定期进行体检等。
5. 影响奶牛产奶的因素:奶牛的产奶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营养、健康、繁殖等。
为了提高产奶量,农民应该注重对这些因素的管理。
例如,提供充足和均衡的饲料,对奶牛的体重、体型进行监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奶牛的营养和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繁殖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奶牛的饲养管理牵涉到许多方面,包括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环境卫生、健康管理和影响产奶的因素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福利。
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03cdd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e.png)
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奶牛饲养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杂过程,只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细致的注意事项,才能保障牛群的健康和生产。
下面将从日常饲养管理、营养管理、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等方面,总结一些注意事项。
一、日常饲养管理1. 牛舍管理:牛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且能够隔离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要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牛舍的整洁和卫生。
2. 配种管理:定期为母牛进行配种,保证牛群的繁殖能力。
同时要记录母牛的配种情况,以便及时掌握母牛的生育情况。
3. 定期体检:要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传播。
特别是在孕期和生产期,要进行更为细致的体检和照料。
4. 产后护理:产后的母牛要进行良好的护理,提供充分的饲料和水,保证母牛快速康复,并且保证产后母牛和小牛的健康。
5. 饲料管理:要科学配制饲料,保证牛群的营养需求。
不同生长阶段的牛群需要不同的饲料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二、营养管理1. 饲料质量: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发霉、变质或受到污染。
选择优质的饲料,保证牛群获得充足的营养。
2. 饮水管理:牛群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确保饮水器的清洁和供水不间断,防止牛群因缺水而引发腹泻等问题。
4. 添加剂使用:要谨慎使用饲料添加剂,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并定期对添加剂进行检测,避免因添加剂残留而导致牛群健康问题。
5. 饮食规律:要确保牛群有规律的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者过度饱食,保持牛群的消化系统健康。
三、健康管理1. 预防疾病:注重预防,定期为牛群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消毒等措施,避免寄生虫和细菌的侵害。
2. 疾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的季节,要加强对牛群的健康监测和照料。
3. 饲养环境:保持牛舍环境的卫生和干燥,避免牛群因受潮和粪便污染而患上呼吸道疾病。
4. 饲养密度:要适当控制牛群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的传播。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e06d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b.png)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高产奶牛是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具有产奶量高、繁殖能力强等优点。
为了提高高产奶牛的产奶效益,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将介绍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合理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的基础。
饲料的种类和比例要根据高产奶牛的需求进行调整,保证其营养均衡。
一般来说,高产奶牛的饲料中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饲料的质量要保证,不含有霉变或变质的饲料。
二、科学喂养高产奶牛的喂养要定量、定时、定点,科学控制饲料的摄入量和营养成分。
通常,高产奶牛一天喂饲量应占其体重的2%左右,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需要,适量增减饲料的供给。
饲喂次数要保证,一般为每天3-4次,避免造成奶牛胃肠道负担过重。
三、舒适的饲养环境高产奶牛的饲养环境要干燥、清洁、通风,并保持适宜的温度。
奶牛舍的温度应保持在5-1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70%左右,避免奶牛受到过度寒冷或过度高温的影响。
奶牛舍内的地面应保持干燥,适宜铺设防滑的地板。
四、定期的身体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检查高产奶牛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呼吸、消化等方面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合理的繁殖管理高产奶牛的繁殖管理是提高产奶效益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奶牛的生理状况确定合适的配种时间,并选择优良的种公牛进行配种。
配种后要及时观察奶牛的发情情况,以便掌握受胎情况。
六、科学的发情检测和人工授精高产奶牛的发情情况对繁殖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掌握奶牛的发情特征,包括食欲增加、注视振奋、上腰交接区或蹲地等行为表现。
并根据发情特征进行定期的检测。
根据发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受胎成功率。
七、定期的产奶记录和分析定期记录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并进行分析,以掌握产奶变化的趋势,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合理饲料配方、科学喂养、舒适饲养环境、定期身体检查和疫苗接种、合理繁殖管理、科学的发情检测和人工授精、定期的产奶记录和分析等。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6644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4.png)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是确保牛群高产稳产的关键,下面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
1. 牛棚的设计和改造:牛棚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暖和湿度控制功能,确保牛群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饲养。
牛棚内应设置舒适的卧铺,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2. 饲料管理:高产奶牛需要足够的高质量饲料来维持产奶量和健康状况。
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配比,包括青贮料、精料和浓缩饲料等,以满足牛群的营养需求。
饲料应保持新鲜,不宜过量或不足。
3. 饮水管理:清洁的饮水是保证牛群健康和高产的必要条件。
饮水设施应干净卫生,水源应保持新鲜,供水量应充足,保证牛群可以随时饮水。
4. 疾病防控:高产奶牛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如乳腺炎、胃炎等。
要定期为牛群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定期检查和疾病防治。
如果发现有病牛,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避免传染给其他牛。
5. 定期体检: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检,观察其体态、精神状况和食欲等。
对于怀孕的母牛,要及时进行妊娠检查和分娩监测,以确保母牛和犊牛的健康。
6. 环境卫生管理:牛棚的环境卫生对高产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有着重要影响。
要定期清理牛棚内的粪便和床上杂草,保持牛棚的清洁卫生。
还可以使用一些杀菌消毒剂对牛舍进行定期消毒。
7. 合理的养殖密度:牛棚的养殖密度应合理,不宜过高,以避免牛群之间的争斗和压力增加,导致产奶量下降或疾病的发生。
8. 适宜的光照和饲养管理:充足的光照有助于牛群的健康和产奶量的提高。
在牛棚内要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避免过度照射或光线不足的情况发生。
9. 安全措施:对于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还应注意安全措施,如防止牛群逃脱、防止饲料霉变等。
也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适当的安全设施和培训。
10. 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对于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应进行详细的饲养记录,包括产奶量、饲料消耗、健康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管理措施。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b5ba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1.png)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摘要:奶牛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乳制品的关键。
本文提出了几个关键要点,以帮助养殖者在奶牛饲养管理中取得成功。
1.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奶牛饲养管理的基础。
养殖者应根据奶牛的年龄、品种和生理状态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中需要包含适量的纤维、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
此外,养殖者应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定期进行饲料检测,保证奶牛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
2. 饮水管理:充足的清洁饮水是奶牛生产高质量乳制品的必需品。
养殖者应保证奶牛能随时获得清洁的饮用水,饮水系统要保持畅通,并定期清洗和消毒。
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还应提供足够的饮水量,以防止奶牛脱水。
3. 饲养环境管理:舒适、干净的饲养环境对奶牛的健康和产量影响巨大。
养殖者应确保奶牛栖息地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和突然变化的温度。
此外,及时清理牛舍和饲料槽的粪便,保持干净和卫生。
4. 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养殖者应制定科学的疾病预防和控制计划,包括定期的兽医检查、疫苗接种和驱虫等措施。
此外,养殖者应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病例,以保证奶牛健康。
5. 人员培训:奶牛饲养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养殖者应确保自己和员工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并与行业专家保持沟通,了解最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实践。
结论:奶牛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乳制品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充足的清洁饮水、舒适的饲养环境、科学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以及人员的培训,养殖者能够取得成功并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得饲养管理知识一、奶牛得饲养技术1、犊牛培育、犊牛出生后1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与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预得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60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1千克左右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7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30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得原则饲喂,注意维生素与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1)干奶期.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60天左右停止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4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并药浴后不再挤奶,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治疗后再干奶。
(2)围产期,产前15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注意钙得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得饲料,分娩后1-2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就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1-20%得精饲料,尤其就是第一、二胎得母牛;二就是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日粮精粗饲料比50:50。
粗纤维不低于17%;三就是泌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粗蛋白质12%,粗纤维不低于18%.二、奶牛管理措施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得牛只分群饲养,给予不同得饲料配方与不同得喂量;喂料先粗后精,或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厘米左右)得粗饲料与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与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得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得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与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得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三、奶牛得繁殖配种奶牛一般在8-12月龄、达成牛体重45%时出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得70%或375千克体成熟时,才能配种。
母牛出现发情表现后18—10小时第一次配种,间隔8—12小时第二次配种。
奶牛得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已发情而未配种或已配种而未配上得母牛,在大约21天左右又开始下一个发发周期,配种后若连续两个情期未再发情得,应视为妊娠,可在三个月时到改良站点进行妊娠检查,妊娠期平均为280天,可按此推算预产期。
四、奶牛引种需要注意得问题要实现牛群得高产、优质与高效率,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得品种.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得奶牛就是荷斯坦奶牛,全世界约有1亿头以上.我国饲养得奶牛主要也就是这个品种。
我国培育得荷斯坦牛虽然遍布于全国各地,但以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新疆、山东等到北方地区数量为多,占我国奶牛数量得90%以上。
开始养奶牛时,大多就是采用购买成年母牛、购买育成牛(或青年牛)或购买犊牛等3种方法。
在购买母牛或育成牛时,可能就是空怀牛或就是怀孕牛.选购牛时,要做到“一查、二瞧、三取证”。
一查:就就是查奶牛系谱,审查选购牛先代得生产性能,如父母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其体重、标尺、体型外貌等。
因为先代得一些性状表现对其后代有很大影响。
对荷期坦奶牛,系谱上成年奶牛得305天产量一般应在5000千克以上,乳脂率3、2%以上,体重在500—700千克,体高(耆甲高)132—140厘米,达到这几项指标,系谱基本符合标准。
二瞧:就就是瞧被选购奶牛本身得性能表现。
如选购成年母牛,要瞧它本身得产奶量、乳脂率就是否满意。
特别应注意得就是,要实地检查母牛得繁殖机能就是否正常、乳头就是否出奶,再根据年龄、胎次情况,瞧其本身得体型结构、乳用特征与各部分结构情况。
选择后备牛时,要结合系谱资料,瞧其本身生长发育情况,体型不要有明显缺陷.购买犊牛所需得费用就是最少得,但到开始产奶所需得时间得较长。
可就是,购买犊牛就是获得优质异性双胎母牛。
三取证:就就是取健康证明。
奶牛得健康很重要,除了解一般健康状况外,还要向售牛人索要由当地主管兽医部门签发得疫病检疫证明书,证明所选购得奶牛无传染病,如肺结核、布氏杆菌病等。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1、不从疫区引进奶牛。
购买奶牛前,应到售牛地区深入调查.了解该地区就是否爆发过布氏杆菌、结核病、口蹄疫等传染病。
如该地区尚在疫情封锁期,就不要从该地区引种.2、避免调包.如果外购大批量得奶牛,最好逐头做好标识,给已购买得每头牛打上耳号,以免被调包。
3、注意运输安全。
在夏委运输牛时,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最好选择经比较凉得夜间运输;在冬季,要注意保温防寒。
对需要长途运输得牛,要准备充足草料,路途休息并保证饮水充足,每次饲喂七八成饱即可。
4、证明材料齐全。
如跨地区运输,应备有运输检疫证明、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利用铁路运输得还应有铁路兽医检疫证明,在县境内购买则应该备有产地检疫证明等.五、产奶牛得饲养管理1、泌乳前期得饲养管理。
泌乳期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预付”饲养。
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得需要。
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
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得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
(2)采用“引导”饲养。
从产前2周开始加料,母牛产特后,继续按每天增加450克精料,直到产奶高峰。
待泌乳高峰过后,奶量不再上升时,按产奶量、体重、体况待情况调整精料喂量。
“引导”饲养容易过肥。
(3)分群饲养,在生产上,按泌乳得不同阶段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可做到按奶牛得生理状态科学配方、合理投料,而且日常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强。
对于奶牛未能达到预期得产奶高峰,应检查日粮得蛋白质水平。
(4)适当增加挤奶次数。
有条件得农户,对高产奶牛,可改变原日挤3次至4次,有利于提高整个泌乳期得奶量。
(5)在日粮中得精、粗料干物质比不超过60:40、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5%得前提下,积极投放精料,并以每天增加0、3千克(必要时可0、35千克)精料喂量逐日递增,直至达到泌乳高峰得日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6)供给优质干草如苜蓿等粗饲料。
(7)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
在泌乳高峰日粮中,可添加占日粮干物质3%—5%(高者可达5%—7%)得脂肪或200-500克脂肪酸钙,以满足日粮中能量得需要。
(8)在高产奶牛日粮精料中每天添加氧化镁50克与碳酸氢钠100克组成得缓冲剂或其她缓冲剂。
(9)日粮营养原则上控制在:干物质进食量(DMI)占体重得2、5—3、5%,精粗料比60:40。
(10)及时配种。
一般奶牛产后30-45天,生殖器官已逐步复原,有得开始有发情表现,这时可进行直肠检查,及早配种。
2、泌乳中期得饲养管理。
泌乳中期奶牛食欲最旺,日粮干物质进食量达到最高(尔后稍有下降),泌乳量由高峰逐渐下降。
为了使奶牛泌乳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不致下降过快,使体重逐步恢复而不致增重太多,在饲养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按“料跟着奶走"得原则,即随着泌乳量得减少而逐步减少精料用量。
(2)喂给多样化、适口性好得全价日粮。
在精料逐步减少得同时,尽可能增加粗饲料用量,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
(3)对瘦弱牛要稍增加精料,以利于恢复体况;对中等偏上体况得牛,要适当减少精料,以免出现过度肥胖。
3、泌乳后期得饲养管理。
泌乳期奶牛对营养物质得利用效率比干奶期高,因此要利用此期调节牛得膘情。
泌乳200天到干奶期间奶牛因早已不孕,这一阶段比泌乳200天之内脂肪沉积效率要高。
如果这一阶段奶牛膘情变化较大,则最好分群饲养以便根据膘情饲喂.应为泌乳后期得奶牛独配制日粮.为这些奶牛单独配制日粮有几方面得作用:一就是帮助奶牛达到恰当得体脂储存;二就是通过减少饲喂一些不必要得价格昂贵得饲料,如过瘤胃蛋白与脂肪饲料,节省饲料开支;三就是增加粗料比例将能确保奶牛瘤胃健康,从而保证奶牛健康。
泌乳后期日泌乳量明显下降到最低水平,摄入营养主要用于维持、泌乳、修补体组织、胎儿生长与妊娠沉积等方面。
所以,该阶段应以粗料为主,防止牛过度肥胖。
六、初情期、性成熟期、初配期与发情周期母牛得首次发情称为初情期。
荷期坦奶牛后备母牛一般在6—12月龄之间出现发情较为普遍,有少数后备牛甚至早至4-6月龄就出现发情.奶牛初情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具有繁殖后代得能力,达到性成熟,其时间一般为8-14月龄。
已达到性成熟得母牛虽有繁殖后代得能力,但身体发育尚未完全。
故一般仍不宜配种。
我国大多数地区奶牛配月龄为15—17月龄,母牛体重应超过350千克(约占成年体重得70%)。
如果后备母牛体每已达到17月龄,而体重仍低于350千克,则应延缓配种,必须给后备母牛增加营养,加强饲养管理,待其达到该体重后再配种。
奶牛到了初情期后,生殖器官及整个机体便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得变化,称为发情周期.发情周期得计算,从这一次发情开始到后一次发情得间隔时间.荷斯坦奶牛得发情周期为21天左右,青年母牛发情周期一般比成年母牛短,为17—19天,而老年体弱得母牛则长达23-26天。
七、母牛发情鉴定准确得发情鉴定就是确定适时输精得重要依据.发情鉴定得方法主要通过外部观察判断奶牛得发情,就是目前普遍采用得方法。
其要点就是“四瞧"。
1、瞧神色。
发情牛母牛敏感,躁动不安,不喜躺卧。
神色异常,有人靠近时,回首眸视。
寻找其她发情母牛,活动量、步行就是通常得几倍。
2、瞧爬跨。
在散放得牛群中,发情牛追爬其她母牛或接受其她牛爬跨。
母牛得发情有时在夜间出现,白天不易被发觉,等到次日早晨发现,该牛已处于安静状态(发情后期)。
可以进行输精.3、瞧外阴。
牛发情开始时,阴门稍肿胀,表皮得细小皱纹消失展平;随着发情得进展,进一步表现肿胀潮红,原有得大皱纹也消失展平。
4、瞧粘液.在发情过程中粘液得变化特点就是:发情开始时最少、稀薄、透明,此后发情牛分粘液量增多,粘性增强.发情末期粘液变为半透明,其中夹有不均匀得乳白色粘液俗称“吊线”,最后粘液变为乳白色,量少可以进行输精。
荷斯坦牛平均妊娠期为280天。
一般为270—285天,预产期得计算就是配种月份减3,配种日加6,以此方法计算它得预产期。
以最后一次输精时间为准。
八、母牛产后护理1、母牛产后立即饲喂热水拌麸皮盐水(麸皮1—1、5千克、食盐100克、热水10—15千克)或喂益母草红糖水8—10千克(红糖300—500克,益母草500克加水煎).2、母牛产后12小时内,要留意阴道流血情况与与努责状态,以防产道出血与子宫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