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第八章_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第八章_西北地区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16f6a687cd184254b3535db.png)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课题第一节区域特征主备人序号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围、地形与河流等特点,从而得出西北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
3.分析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及其措施。
能力目标理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西北的自然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析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容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附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新课传授复习就知识:1因物产丰富而享有哪些美誉?2、经济的特点?导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大漠孤烟直”指的是哪里?一、草原和荒漠出示图片:1、自然特征:草原和荒漠广布,景观向西的递变: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地理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3、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问题看70页8-1-1“西北地区地形”及“天山牧场”景观图,讨论西北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读图讨论西北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特点。
找出重要的草原区、地形区、山脉、河流、湖泊等草原:贺兰山以东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格勒草原等大型大型优质草场,以西分布由于高山草场地形从东往西:山脉、高原、盆地:大兴安岭、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塔里木和准格尔盆地4、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学过程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陆,是我国最干燥的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2 从位置、地形、和气候等方面理解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5、河流:多季节性河流,流河分布区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1、牧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1)主要牧区:贺兰山以东优质草场,以西为高山草场2)畜种:主要是山地牧场,盛产细毛羊,以东主要是草原,盛产三河马、三河牛等2、灌溉农业区:1)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以及河水.地下水2)农业区:多分布在绿洲地区、河流沿岸和山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区域特征(共3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区域特征(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4f66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d.png)
内蒙古牧区 位置: 贺兰山以东
代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
新疆牧区
位置:天和山山、坡阿地尔带泰山、祁连山的山麓
草场特色:垂直的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干旱西北
冰雪融水
灌 溉 农 业
河水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
与降水的多少有关
我来归纳:
东为草原
距海较远 高山阻隔
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
中为荒漠草原 西为荒漠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 原夏季牧草茂盛,牛羊 成群
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胡杨及胡杨林景观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 年不朽”。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 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 之称的银杏树相提并论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 气。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夏季全国 最热——吐鲁番盆地)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 较差都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 着火炉吃西瓜”)
总结: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干旱的原因
深居内陆 位 西北 地 山脉和盆地 远离海洋 置 地区 形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4、河流:
4、河流: 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
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多内流河、湖
内流河:塔里木河、
有没有外流河?
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知识点之一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知识点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c9b4aab569eae009591becae.png)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知识点之一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知识点之一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一、干旱大陆性气侯西北地区位居大陆的腹部。
若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到太平洋为3400千米,西到大西洋为6900千米,北到北冰洋为3400千米,南到印度洋为2600千米。
四周距离海洋遥远,加上周围高山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远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
本地区盆地气候效应明显。
冬季,当冷空气进入盆地后,常聚积在盆地低处,而盆地内辐射冷却强烈,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逆温层厚度可达500—2019米,其垂直结构较为稳定,常使自西向东移动的冷锋从逆温层上滑走。
因此,冬季天气较为稳定。
夏季,盆地迅速增温,热量又不易向外流散,产生不稳定结构,每当有冷空气入侵时,易产生阵性风雨天气。
春秋季,盆地边缘辐射冷却的冷空气顺坡下滑,聚集于盆地低处,使盆地边缘比其中心温度偏高。
在降水量的分布上,盆地中央降水少于周围,这种现象以4—10月最为突出。
盆地效应还反映在风的分布上,在盆地边缘地区有明显的山谷风。
西北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是:光照长;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干燥少雨,多风沙天气。
(一)光照丰富本地区云量稀少,日照时数较长,全年实际日照时数达2550—35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54.4—71.2亿焦耳/(平方米·年)。
光照资源丰富,在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
这不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且也为广泛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西北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除上述日照时间长,所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外,还由于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于蒸发方面较少,而用于增加地面和低层空气温度较多。
加以盆地地形的影响,使得夏季灼热的空气不易外流,冬季冷空气流动也受到一定的阻隔,越过山地后又有下沉增温作用。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28c84810661ed9ad51f380.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目标】:1、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明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3、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运用资料分析归纳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初步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西北地区提供了学习思路。
【教学方法】:图导图练,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导入西北地区并通过尼格买提来带领尼展示给大家的图片,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西北地区图,大们大致的了解西北地 致了解西北地区的 特点。
特点:积、自然环境、农业及主的环境问题大致了解万里行 结合图形分析我国我们在小尼的带领下一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同学们走进西北地区。
一、话说西北学通过小习 让同学区的过从面程要存在西北。
学习二、西北下面就让起走进西北地区,开始我们的西北万里行(一)、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1、出示图形---《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结合图形回答问题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的主导因素:A 界线 --- 季风因素B 界线 -- 地形因素 回答问题 1、2通过此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大致特征。
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具体的知识点落实到位。
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形明确据图位置引导学生结合海陆位置及地形位置图,总结本区的位置特点学习过程学习2、出示图形--《- 西北地区地形图》让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问题再图中明确问题的答案,并在图中落实到具体位置。
图形导入本框提内容,通过西北万里行这一活动,认识西北,了解西北。
图导图练,加强训练图导图练,加强训练过程①在图中明确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的位置,并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
《西北地区的人文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的人文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a880d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7.png)
目录
• 西北地区的历史背景 • 西北地区的人口与民族 • 西北地区的语言与文字 • 西北地区的宗教信仰 • 西北地区的艺术与工艺 • 西北地区的社会风俗与习惯
01 西北地区的历史背景
古代历史
古代文明
西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 地之一,如马家窑文化、齐家文 化等,这些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演
居住习俗与建筑风格
传统建筑风格
西北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以土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石板或瓦片 覆盖,墙面则多采用土坯或砖石砌成。
居住习惯
西北地区的人们习惯居住在四合院或窑洞中,这些传统的居住方式 具有保暖和节约能源的优点。
建筑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北地区的建筑也逐渐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 但传统建筑风格仍然在当地得到广泛的保留和传承。
西北地区的人口以汉族为主,同时也 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如维吾尔族、 回族、藏族等。
主要民族及其文化
汉族文化
汉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民族,其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主要包括传统的农 耕文化、儒家思想等。
少数民族文化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如维吾尔族的舞蹈、音乐和回族的节庆、 习俗等,这些文化在西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氛围。
演变过程
汉字在西北地区的传播和使用历史悠久,而藏文和维吾尔文的文字系统则在历史 上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进。
语言文字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交流
语言文字是西北地区社会交流的 重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进
行沟通、交流思想和文化。
教育传承
语言文字在西北地区的教育传承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通过语 言文字传授知识,传承文化。
民间音乐以西北民歌为代表,其旋律悠扬、节奏自由,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彩。舞蹈则以豪放、粗犷的风格著称,如陕北秧歌、甘肃的“花儿”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资料讲解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2bc29fed630b1c58eeb576.png)
《西北地区一区域特征》教学设计碧光中学黄丕云课程分析:本课内容是商务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干旱是其显著的特征。
由于本区跨经度广阔,东西延伸超过3000千米,加之山岭阻挡,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自杀景观、畜牧业发展差异明显。
针对西北地区这一突出特点,教材设置三个内容:“干旱的自然环境”、“草原与牧场”、“土地茺漠化及其治理”。
三者按照区域环境特点一一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一一区域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逻辑关系设计教学思路,并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机渗透。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北地区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积累。
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一些知识储备来学习本节课内容应该较于容易。
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比较容易实现,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
学法设计:以张老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以“诱”来实现学生“思”,最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完成: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思维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区。
3、运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景观图,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整体了解精品文档(—)请认真观察以下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看完图片后请自由举手发言。
(图片欣赏,导入新课)(二)读70页图8—1 —1西北地区地形图,试从经纬度、地形、海拔等方面说一说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
要求:请先自主观察,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合作,集中意见,并派代表交流发言,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补充或纠错,但不要重复前边发表过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 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 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86225ca76e58fafab003c5.png)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八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人教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 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4.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课程推进课前播放视频资料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吧?那你知道具体的意思吗?生:一带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
师:政治素养很不错。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途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中的哪一区域,向西通往中亚乃至欧洲?生:西北地区师:这条路线,它不仅记录了千年之前,驼铃阵阵的传奇;它更见证了今日蓬勃发展的辉煌。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家乡所在的地区,神奇美丽的西北地区。
导入2:两千多年前,张骞首次开拓了驼铃阵阵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繁荣、衰落,仿佛诉说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如今,一带一路再次将这里点亮,又会焕发出怎样的生机与活力呢。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西北地区,了解他的传奇与魅力。
推入新课(一)探路西北西北在哪里?它又是什么样的?首先通过活动探路西北,自主学习西北地区的概况。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38页第一题,完成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以及地形特点,时间三分钟。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2a15c1a0b4e767f5acfcefc.png)
西北地区基本情况 面积:约占全国30%
• 位置 • 范围 • 面积 • 人口 • 民族
范围:内蒙古、 人口:约占全国4%
新疆、宁夏、
甘肃省北部
民族:汉族约
占全区人口的
2/3。少数民族
主要有蒙古族
新疆绿洲农业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祁连山冰雪融水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 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 ),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 基地(内蒙古、新疆) ⑤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糖分的积累
三、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西北地区的降水特点?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小结: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气 候干旱
河流少,内 流河为主
人口多沿河或山 麓水源地分布
远离
海洋 干
山岭 旱
阻隔
地貌:风力作用为主 水文:内流河为主 植被:草原、荒漠为主 畜牧业 农业: 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城镇:择水而居--呈点状或带状 铁路:择水而走--兰新线和包兰线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向西由400mm稍多减至50mm以 下,三种景观从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00 200 50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属中温带的干旱区,年降水量在 50~100毫米之间,由于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的不 断补给,曾经是一个地下水源及其丰富的地区。 现在水资源严重不足。
8.1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8.1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6915f9a2e3f5727a4e96278.png)
原因: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 农业及工矿业发达,而且交通比较便利。
合作探究:
牧民的新生活 结合下面的景观图,说说当地畜牧业 和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水平:
游牧到定居
生产技 术提升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4.找出黄河、塔 里木河。
图8-1-1 西北地区地形
73 ºE
50 ºN
123 ºE
36 ºN
西北地区的纬度位置:
73 ºE--123 ºE, 36 ºN--50 ºN
西北地区包含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 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主图中要补邻充)国:蒙 斯古坦、、俄塔罗吉斯克、斯哈坦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土 地 荒漠化 包括水土流失、 荒漠化、盐碱化 、土地污染等多 种形式。西北地 区由于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再 加上过度放牧、 樵采和垦荒等原 因,许多地方发 生了土地退化现 象, 土 地 荒漠化 日趋严重。
①过度樵采。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 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的沙蒿作为烧柴。 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 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西北地区的地形
阿尔泰山
呼伦贝尔草原
准噶尔盆地
吐鲁番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
⑵
⑸
⑿
⒂ ⒁⑾
⒀
⑶
天山
⑽
⑴ 大兴安岭
⑹
内蒙古高原
⑷ ⑼⑺⑻
河套平原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精品教案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aeed3bceb19e8b8f6bac7.png)
第一节区域特征
阅读西北地区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类型及分布,并简单评价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高。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教学引入(3分钟)
播放歌曲《天堂》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丽的西北地区。
二、新授(38分钟)
活动一:确定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图,确定西北地区的地理位
并指导标注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欣赏歌曲,并思考:这首歌唱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西北地区)
1、读图找出大兴安岭、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长城,并说出西北地区的海陆位
、学生跟着老师画
、指导学生读图说出新
、看书活
课件展
教学反思:。
西北地区第一节
![西北地区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d9f4dbe5998fcc22bcd10de0.png)
C、鱼类和猪肉
D、面食和稻米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D ) 是指(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8、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寻找古“丝绸之 路”的足迹,应该去( B ) A、贵州 B、新疆 C、山东 D、广西
小组讨论: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
4 阅读75页的阅读,讨论如何治理西北地区土地 荒漠化?
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远 离海洋,海洋 湿润气流难以 到达; 地形——高原、 盆地、山地为 主,层层山脉 阻挡海洋水汽 的进入; 水文——多为内 流河,水量小; 气候—— 干旱,降 水少,风 大;
塔里木河
黄 河
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塔里木河
贺 兰 山
河套平原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
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 灌溉水源是什么?
D C B
A
灌溉农业区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天山山麓
水源 黄河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山地降水
灌溉农业—— 黄河水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3. 西北地区主要农牧业区、农产品种类分别 有些?
范围: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 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
以北 。
甘
宁
陕
行政范围:涉及 新疆、内蒙古和宁夏 三个自治区及甘肃省、陕 西等省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第二 位于 级阶梯, 地形: 以 高原 和 盆地 为主。
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教案
![西北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b1594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7.png)
有哪些不同?(二)互动授课1.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西北地区行政区划图”。
(1)根据西北地区地形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长城以北,阿尔泰山脉以南。
(2)根据西北地区行政区划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域辽阔,国界绵长,邻国众多,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区的大部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邻。
2.干旱的自然环境展示教材第70页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完成“读图并说出最大的沙漠和最大的内流河名称。
展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主要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干湿地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该区自然环境特征。
(1)总结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学生: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河湖稀少。
干旱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展示教材第71页的图8-1-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2页的“活动”。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及自然景观的差异。
学生:本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学生在地图册上用直尺量算本区不同地点到渤海的实际距离,加深对本区年有哪些不同?(二)互动授课降水量自东向西降低的原因理解。
1.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西北地区行政区划图”。
(1)根据西北地区地形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长城以北,阿尔泰山脉以南。
(2)根据西北地区行政区划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域辽阔,国界绵长,邻国众多,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区的大部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邻。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91625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c.png)
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 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棉花等作物,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
工业
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等领 域,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主要集中在 旅游、商贸等领域。
城市化进程
水资源
虽然西北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但是其 地处内陆,蒸发量较大,因此其地表 水和地下水资源都比较丰富,为农业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非常壮丽,有高山、草原、沙漠、湖泊 等,其中青海的青海湖、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我国著名 的旅游景点之一。
人文景观
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如西安的兵马俑、甘肃的敦煌石窟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文 化遗产之一。
03 人口与社会经济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西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 中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民族构成
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包 括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 克族等,各民族在语言、文化、 风俗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总量
西北地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近年 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国煤炭的重要产区。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西北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 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甘肃的玉 门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
地区。
水能资源
西北地区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 的上游,其中黄河上游的龙羊峡、 拉西瓦等水电站都是我国重要的
水电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西北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主要有金、银、铜、铁、铝等,其中 新疆的哈密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铁矿产 地之一。
高考地理复习系列西北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ppt
![高考地理复习系列西北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fded193968011ca30091fd.png)
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的分布
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 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 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 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 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旱植物。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例题2: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
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 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区。(2分) ________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 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 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________。(2分) (3)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 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1、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吐鲁番 盆地——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 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上最低 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1)内蒙古高原地貌特点: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内 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 1000米以上。高原上开阔坦荡,起伏和缓, 既有碧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荒 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 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是较大的沙漠。
2010中国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19《西北地区 的自然区域 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73 º E-123 º E, 32 º N-50 º N (2)地形上: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邻国: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西北地区(必考)
![西北地区(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0a244b2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c.png)
4. 自然资源:__________有煤、石油和天然气;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的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位,地热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
5. 边境贸易
(1)发展条件:邻国众多,方便开展对外贸易。
(2)交通便捷:新亚欧大陆桥连接中亚。
(3)边境口岸:主要有__________口岸、__________等,是我国拥有边境口岸最多的省区。
西北边陲
(2)邻国(8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线漫长,是我国接壤邻国最多的省区,自东向西与蒙古、俄罗斯、____________(最大的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壤。
哈萨克斯坦
2. 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____________”的地形结构;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________盆地、______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
霍尔果斯
阿拉山口
6. 交通运输:铁路线主要有兰新线、南疆线;一系列输油管道;是我国机场最多、总航线最长的省区。
7. 旅游资源:天山、喀纳斯湖、博斯腾湖、天山天池等自然风光,坎儿井、古丝绸之路等历史文化遗迹。
8. 能源资源开发——西气东输:把塔里木盆地或准噶尔盆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运输到上海、杭州、广州等东部地区。
(2)气候: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______是本区域最显著的气候特点。
三山夹两盆
准噶尔
天山
温带大陆性
干旱
3. 特色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以及有地下水或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土质较好的山前冲积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荒漠化及治理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线是 2、填入山脉名称:① ② 。 . ③ .
,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 ④ . ,位于山脉②和
⑤ ⑥ ⑦ ⑧ 3、位于山脉①和②之间的地形区名称是
③之间的地形区名称是
形类型)为主。
,内蒙古地区以
(地
新疆细毛羊 三 河 马
三河牛
阿 拉 善 骆 驼
小亮
小明
阅读①
利用山地降水、冰雪融水、 地下水等灌溉。
二、草原与牧场 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
牧区分布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 宁夏都有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中 内蒙古牧区 是我国最大牧区。 阿拉善骆驼 以及 优良畜种有新疆 细毛羊 、内蒙古三河马 、 三河牛 、 宁夏 滩羊 。畜牧业是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
“辽阔草原美丽山岗成群牛和羊,白云悠悠 敕勒川, 灿灿挂在蓝天上„„”歌词中描绘的是西北地 阴山下, 区草原景象。这里草场广阔,众逐水草而居,
风吹草低见牛羊 沙海舵队 大漠戈壁 胡杨林 蒙古包 „„
天似穹庐,
畜牧业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和经济支柱。这里还
有浩瀚的沙漠、戈壁、同时也点缀着处处绿洲, 荒漠化现象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西 北 地 区
干旱的自然特征
草原与牧场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西北地区概况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 -阿பைடு நூலகம்金山以北
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 甘肃等省区的大部分,面积约 占全国30%。
天山牧场
1.找出大兴安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山脉、阴 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 塔克拉玛干沙漠。 2.找出黄河、塔里木河。
一、干旱的自然环境
回顾一下:本区的气候类 型和干湿区各是什么?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 大,河湖稀少。干旱是本 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干旱
塔 里 木 河 胡 杨 林
降水量自东往西逐渐减少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森林草原
活动
小明和小亮准备暑假畅游西北地区。小明向往“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景;小亮则渴望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 意境。你能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吗?
三、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再加上过度 放牧、椎樵采和垦荒等原因,许多地方发生了土地 退化现象,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 ⑵草原退化,荒漠化,沙漠面积扩大。 ⑶沙尘暴入侵。 ⑷生态环境恶化。
荒漠化治理措施 ⑴建设了“三北防护林体系”。 ⑵加强对天然林保护。 ⑶实施退耕还林(草) ⑷防沙治沙。
生活水平: 探讨活动: 游牧到定居。 你知道现在牧区畜牧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吗?
生产技术提升。
观察地球图片,你知道中国所处的大致位置吗? 说明了什么?
中国绿色植被覆 盖率很低,很多 地方土地退化严 重,土地退化包 括水土流失、荒
漠化、盐碱化、 土地污染等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中国最严重的土 地 荒漠化在哪个 地区?
宁夏滩羊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关于西北地区,你还知 道些什么?
风吹草低见牛羊。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流最终消失在沙漠里。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的分布。 2、结合地图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特色自然环境特征,并初步探讨其成 因(重点)。 3、了解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及其分布特点。 4、了解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难点)。
阅读②
——宁夏沙坡头的治沙事例
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麦草方格上的绿洲
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采用草方格固沙
地理位置、范围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 干旱的自然特征 农业、畜牧业与畜种
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等。 我国跨经度最大的地区,东西约3000 千米。 ①引黄灌溉等。②内蒙古牧区和新疆 牧区。 ①危害。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