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稷的概念
简析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简析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王莹摘要:民生主义是孙中山革命纲领的重要内容,他一生都以关怀民生为目标,其民生理念涉及农业、土地、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集中体现在《致郑藻如书》《农功》《上李鸿章书》之中,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经济建设等主要内容,蕴含着人民主体性思想,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念较为一致。
但也存在缺乏对社会主义劳工阶级的认同、始终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缺乏对阶级矛盾的深刻认识等局限性。
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思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中图分类号:D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9-0070-03一、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中,他自己曾说“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⑴。
据宋庆龄回忆说:“他的家住一间茅屋里,几乎仅仅不致挨饿。
他幼年吃的是最贱的食物,他没有米饭吃,因为米饭太贵了。
”⑵由于从小目睹清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腐败昏庸,反清的革命火种从小就深埋在这位革命家心中。
1887年,孙中山进入香港雅丽医院就读医学,在雅丽医院就读的五年中,孙中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十分广泛: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文化、农业、经济等,尤其是《法国革命史》和《物种起源》,这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他将其归纳、创造出一套政治思想体系用来服务社会实践。
(一)《致郑藻如书》《农功》和《上李鸿章书》孙中山不仅致力于在政治上改造中国,在民生层面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也是他尽心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890年,他给郑藻如写了一篇发展农桑果林种植业、禁绝鸦片、普及教育的文章《致郑藻如书》⑷。
针对香山土地荒废的情况,他指出:“农民只知斩伐,而不知种植,此安得其不胜用耶?”提出应效仿西方国家建立兴农会之类的组织,带动、鼓励农民开发种植业。
对于鸦片的危害,他提议“吾邑立会以劝戒,设局以助戒,当不容缓”。
为什么“社稷”是国家的代名词?
《 史记 ・ 孟子苟卿列传 》云 : “ 中国名 日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 内 自有九州 。”相传上古 时期 ,炎帝统辖 的土地 叫赤县 ,黄帝统 辖 的土地叫神州 ,黄帝打败 炎帝 后 ,将 中国统一起来 ,所 以合称 为赤
中 华
国
;
学
为什么 “ 社稷”是国家的代名词?
“ 社稷 ”二 字 ,从 字面意思看是 国家之本 ,是人 类赖 以生存 的基础 。古
代 的君王为 了祈 求国泰 民安 、五谷丰登 ,每年都要到郊外举行隆重 的祭祀土地 和谷神 的仪式 ,渐 渐地 , “ 社稷 ”一词也 就成了国家 的 象征。如 《 礼记 ・ 檀弓下 》: “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 《 左传 ・ 宣公 二年 》: “《 诗 》日: ‘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夫如是 ,则能补过
我 国的中原地区 。 《 说文 》中对 “ 夏 ”的解释为 “ 中国之人也 ”。 历来对 “ 华 夏”一词的来源也有争论 。 《 左传 ・ 定公十年 》有 “ 裔
初 = 年级 2 o 1 5 年第1 1 期
县神州 。而九州则是指 夏禹治水后将 中国分为九州 ,分别 为徐州 、 冀州 、兖州 、青州 、扬州 、荆州 、豫州 、梁州 、雍州。
“ 华 夏 ”一 词 最早见 于 《尚书 ・ 武成 》 ,即 “ 华 夏蛮 貊 ,罔
不率俾”。 “ 华夏”与 “ 蛮貊” ( 四方落后的部族 ) 相对 , 指的是
关于民生的三个方面(梅本立)
关于民生的三个方面所谓治国之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关注的焦点,物质的高速发展已经给我们的生活来了一次彻底的整容,在公民长期和各种社会环境“斗争”的过程中,我觉得教育、医疗、就业三大问题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
教育,乃立国之本。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作为当代学子求学过程中的台阶,是一个神圣的时代改革,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在社会发育进步的过程中,它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亦不可能为了虚构的“绝对公平”而减缓前进的脚步。
教育对于社会流动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社会流动的自致性因素,也是最有效地将既存社会模式永久化的手段。
一个民族要想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就必须有一个自由流动的社会机制。
向外向上流动的通道,是对现状不满的泄洪渠道,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
教育承载了此重任。
在任何一个社会,阶层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绝大多数人都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就会充分发挥出促进社会流动的积极作用。
教育是一个让人类的自然属性社会化的过程,当普通的人经过教育变得不再普通,简单的生存欲求能够被自我的理智所约束,能够被一种新的观念所替代时,教育的公平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医疗问题同样涉及到我们各个层面的生活,两会以来医疗问题一直是媒介探讨的热点,因为医疗涉及民生,是老百姓所最为关心的切实问题。
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健全和有些畸形的医保制度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所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都在抱怨中国的医疗体系,“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农村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几年来,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群众因无钱看病导致“小病忍、大病拖”等现象有所缓解,但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申论范文欣赏:国以民为本 社稷亦为民而立1500字
申论范文欣赏: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1500字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作为一个国家,应当始终以民为本,以民众的利益和福祉为出发点和归宿。
国与民相互依存,民众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密不可分。
因此,建设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责任所在。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生活质量紧密相连。
国家的财富不应该只停留在政府和少数特权阶层手中,而应该惠及每一个普通百姓。
只有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国家才能真正的繁荣。
因此,国家应当致力于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个国家的繁荣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只有在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护,社会的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国家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类法律法规,确保人民的平等权利,促进公平正义。
同时,国家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全民普惠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服务,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权益保障,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
而为了更好地致力于民生,国家还应当积极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需要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国家应当加强教育体制建设,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国家还应当加大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只有保障人们的思想自由和文化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社稷即国家,国家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也是国家的命脉。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国家才能真正建立在人民之上,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应当服务于人民,秉持“人民至上”的思想,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只有国家和人民同心协力,才能共同谱写和谐繁荣的时代篇章。
综上所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演进与实践机制
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演进与实践机制作者:龚向和张颂昀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06期[摘要]中国共产党100年党史就是一部民生权利思想史。
党的百年历史,受中国传统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以及近现代资本主义民生思想影响,历经了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民生权利思想与理论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主要面临体系性、主体性、法治性三大现实问题,其完善需确立体系的基本原则、制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追求以及构建相应法律制度,并配套法治实施机制、财政适调机制及政策与法律互动机制,使得党的民生权利思想得以充分实现。
[关键词]民生权利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史演变;实践机制[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1)06-0013-07民生从历史上看,是国家兴亡、社会发展的根本,而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优良传统。
回顾100年来的党史,中国共产党依据每个历史阶段的特性,出台了符合当下需求的民生政策,并实施了相应的民生改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日益增强,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
党的十六大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民生”这一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强调“以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来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生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面对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基本现实,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体系,是新时代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亟需从理论层面对相关制度建设问题和改革实践问题予以回应。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的理论渊源要正确掌握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的历史演进,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的具体实践,就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民生权利思想的理论渊源。
资本、民生与国家——浅析资本逻辑下的民生问题
㊀㊀2018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pr.,2018总第289期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89㊀No.4㊀经济学研究①㊀所谓 可行能力 ,是阿马蒂亚㊃森提出的一种代替传统资源视角,用以研究现代资本社会中的公平㊁正义㊁自由和发展问题的新视角㊂阿马蒂亚㊃森著‘正义的理念“(2012)㊁‘经济学与伦理学“(2014)㊁‘以自由看待发展“(2013)㊂[收稿日期]2017-06-21[作者简介]张九红(1986-),女,河南新蔡人,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㊁经济哲学研究㊂资本、民生与国家 浅析资本逻辑下的民生问题张九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摘㊀要]资本逻辑下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分配问题,二是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诉求㊂国家作为资本和民生的中间环节,如何平衡量化的物质利益分配和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诉求,成为其紧要课题㊂国家首先要做到保持自身对资本逻辑的绝对免疫性,这是国家解决现代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㊂在此前提下,国家通过调整其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路径指引:国家既为资本活动立法,又为民生争取权利保障,推动民众了解资本逻辑,参与资本市场,促进社会发展在资本权力和民生权利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最终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物质利益分配和权利诉求难题㊂[关键词]资本逻辑;物质利益;民生权利;国家[中图分类号]D669;F0-0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4-0114-06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1]198,高度资本化的现代社会,一切活动都表现为资本的竞争㊁流动㊁集聚和沉淀㊂中国正处于资本高速扩张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受到深刻影响,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发展和积累,民众幸福生活的物质权利保障以及精神文化素养提升的需求不断彰显㊂资本逻辑的发展性和侵略性与民众追求幸福生活权利的平等性和公共性,既对立又统一㊂一是资本逻辑作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总逻辑和总特征,它的发展性为全体民众提供平等参与资本市场的机会,民众以其个人可行能力实现个人财富的跨越式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㊂但是这种看似人人平等的机会有其前提条件,即个人文化水平高低和掌控资本信息能力的强弱㊂由于民众个体文化素养以及实现幸福生活的个人可行能力①不同,因此,资本逻辑下,物质财富分配不均,精神诉求参差不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㊂换句话说,资本逻辑正是造就现代民生物质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㊂二是资本逻辑的性质具有逐利性,资本发展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人只是资本逐利的手段和工具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众通过了解资本逻辑,参与资本市场,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目的与资本逻辑自身的目的相矛盾㊂同时,资本逻辑作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总逻辑,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社会交往的总市场,资本逻辑的侵略性促使其渗透到政治㊁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㊂民众的政治权利㊁文化权利以及社会生活权利都被资本逻辑左右,由此,民生权利维度的实现成为一个难题㊂在现代社会,国家作为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协调者,它是解决民生难题的中枢环节㊂但是,资本国家以资本发展为首要目的,当资本逻辑的逐利本性和民生权利发生矛盾冲突时,国家首要保证的是资本效益和利益㊂这种牺牲民生权益来协调资本逐利本性和民生权益关系的路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民生难题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和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构建国家对资本的绝对免疫性系统,不因国家处于资本逻辑框架下,而有其特定的方向㊂也就是说,国家既依着于资本运行,又独立于资本逻辑㊂国家既参与资本市场,为资本运行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又超越资本逻辑,限制资本原则㊁资本本性的无限扩张,为民生权利争取生存空间㊂㊀㊀一、民生问题的内在规定性在中国,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㊃宣公十二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质㊂民生就是国计民生,即民众的生活和国家的社稷㊂民众勤劳,生活不会匮乏;统治者勤勉,国家不会贫乏㊂正所谓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2],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㊂因此,民生从起源时就内在地包含个体生存生活和国家社稷生活,民生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㊂现代民生是在古代民生内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24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现代民生概念,他认为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 社会的生存㊁国民的生计㊁群众的生命便是 ,[3] 民生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4]812,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4]825注4㊂由此可见,现代民生包括民众感性的物质生活㊁生存等基本权利,还包括民众政治民主㊁经济福利和社会权益保障等权利㊂现代民生和民主具有内在的辩证逻辑性,民生和民主相辅相成,民主是民生的前提,民生是民主的保障㊂因此,民生不仅关涉个体生命存在和生活发展,还关涉整个社会全体,包括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和社会生活等㊂民生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它具有普遍性,表现其总特征和总问题;又具有特殊性,不同领域的民生问题表现不同,解决途径不同㊂无论是何种民生,其最大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财富的分配,为民众幸福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需求;二是民众基本权利的实现,包括物质生活权利㊁参与政治㊁提高文化修养以及参加社会交往等权利㊂现代民生概念内在地包含物质分配问题和民生权利规定㊂具体来说,生存㊁生活层面:民众的最低生活保障,即民众生存生活的衣㊁食㊁住㊁行等基本物质保障㊂发展㊁能力层面:民众最低生活保障以上的个人生命发展的需要,即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等权利㊂价值㊁意义层面:民众基本发展和能力实现的机会,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实现的机会㊂除此,民众政治参与权和经济发展共享权,也是现代民生关注的焦点㊂总之,在现代资本逻辑下,资本市场为民众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广阔的市场,推动民众参与资本增殖逻辑,以促进资本逐利目的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㊂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夹裹在资本大潮中,追求个人物质财富的积累,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享有国家㊁社会提供的基本社会权益保障㊂物质分配和民生权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一方的实现有助于另一方的完成,一方的平等有助于另一方的公平,民生概念内在地规定了这两方面的民生问题㊂首先,民生问题的实质是利益分配问题,即民众如何从资本运动过程中,以及从政府公共服务管理中获得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源㊁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㊂这种平等性和公共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提供公平㊁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政策支持,社会遵照资本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个人凭借个人核心竞争能力,参与资本竞争㊂个人㊁社会和政府都是资本市场的主体,遵照资本规律参与资本运行,具有客观的平等性和公共性㊂另一方面,作为现实的个体,其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㊂这种能动性为每个民众平等地所共有,也是民众获得幸福生活的基本民生权利㊂民众向上的人生观㊁价值观促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个人生命权利和提高幸福生活的能力㊂其次,实践民生权利的主体是 民 ,其实践活动是实现民生权利的根本方式, 官 只是作为实现民生权利的手段,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和条件㊂正如马克思所讲,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㊁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㊂[1]207注1劳动就是现实的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实践是每一个现实主体公平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活动㊂再次,无形的价值民生,即个人价值的实现㊁人生意义的探求和生命尊严的尊重,以及个人政治诉求㊁精神信仰追求和文化素养养成等,这些民生权利只有通过个体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㊂总之,民生内涵是历史的㊁动态的㊁发展的,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每个民众都是平等的主体,实践活动具有平等性和公共性㊂但是,在资本逻辑框架下,这种看似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环境,却助推物质利益分配严重化㊂物质利益分配和民生权利的实现越来越成为民生问题的焦点和难题㊂㊀㊀二、资本逻辑下民生问题的焦点和难题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运行总逻辑,资本市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总市场㊂不了解资本逻辑,不投入资本市场,根本无法自由生存;而陷入资本逻辑,沉湎于资本市场,只能在一种固化的模式下生存㊂所以,资本逻辑下,民生问题的焦点是物质财富的极大发展和积累,以及现代民生需求的丰富化㊁层次化和解决途径多样化;其难点是如何在如此丰富的物质财富中获得自由生存,即物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如何使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积极实现人生价值和体验生命意义㊂首先,资本逻辑下民生问题的焦点集中于物质财富的极大发展以及民生需求的丰富化㊁层次化以及解决途径多样化㊂作为经济范畴,资本逻辑统筹整个经济运行过程,资本不仅是经济生产要素,同时也是经济运行规律㊂作为生产要素,它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环节;作为规律,它支配着整个经济运行过程㊂资本逻辑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它的增殖方式不再是传统的㊁封建的商品贸易,而是以劳动为基础,以资本为手段,以利润为目的的无限循环的增殖方式㊂资本的货币流通, G W Gᶄ 是 为卖而买 ,确切的说是 为贵卖而买 ㊂在流通的终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而且按它的使命来说,已经是资本 ㊂[1]172注1货币和货币只有量的区别,这种量上的区别就是资本增殖运动㊂资本逻辑通过这种无限循环的增殖方式,创造出极大的生产力和极高的生产效率,创造超出过去几百年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㊂正如马克思所说, 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㊂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㊂ [5]466资本逻辑的经济性为现代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㊂其次,资本逻辑创造出新的商品交换方式和联系紧密的世界市场㊂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旧的㊁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亦是如此㊂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 ㊂[6]276广泛而联系紧密的世界市场不仅缩短地理空间,也降低经济交往过程中的时间成本,甚至改变经济交往主体结构㊂这在一定程度促进现代民生需求丰富化㊁多样化和层次化,为民众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提供了多种途径㊂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世界市场具有实时性和共时性㊂不同国家的民众可以在同一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取远在万里之外的信息和资源以满足自身需要㊂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逻辑的全球性活动拓展了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获取幸福生活的方式㊂最后,资本逻辑不仅更好地促进资本资源优化配置,而且细化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要素㊂资本要素细化为生产资本㊁金融资本等,金融资本又分为货币资本㊁股票资本㊁债券资本和一系列衍生金融资本等㊂多种形式的资本对生产㊁生活领域的涉入程度不断拓宽和加深,增强现代经济运行的高效性和快捷性㊂资本这种优化配置的能力和细化生产要素的行为,一次次突破资本自身的界限和范围,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创造丰富的物质和多样的民生需求㊂以上是资本逻辑下民生问题的焦点㊂资本逻辑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现代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物质基础㊂同时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活动,促使世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丰富现代民生需求㊂但是这种基础具有先天的局限性,资本逻辑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剧物质利益分化的严重性㊂此外,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它渗透到政治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生权利的实现,这是现代民生问题的难点㊂其一, 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㊂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 ㊂[6]344注6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经济运作的最有效方式,但是这仅限于经济领域㊂如果资本逻辑超出经济领域,将其原则和性质强行推广到对政治㊁社会领域,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现代社会无法承受之重㊂其二, 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 ,[7]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㊁社会生活领域,谁占有资本,谁就具有话语权和统治权㊂具体论述如下:1.资本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僭越到政治㊁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强制推行以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原则,以增殖为目的的资本运行规律,影响政治民生和文化民生权利的落实与实现㊂政治民主和资本增殖相关联,谁占有的资本多,谁的社会资源就多,获得的物质利益就大,话语权也就越大㊂政治权力舍弃人的维度,为资本谋增长,寻求资本最大程度的发展㊂文化被资本肢解得支离破碎:文化产品商品化,文化机构商业化,人文精神低俗化㊂它 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崇敬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㊂把医生㊁律师㊁教士㊁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㊂[6]275注6这些职业的神圣性被资本以金钱为诱饵彻底地世俗化,其精神信仰被资本逻辑肢解得破碎不堪㊂医生㊁律师㊁教士㊁诗人和学者夹裹在资本浪潮中,期望通过职业便利获取足够多的金钱和权力㊂另外,艺术美感的创造性被物质化㊁资本化,纯粹的艺术追求成为稀世罕见的行为㊂带有商业目的的艺术创造还是真正的美感创造吗?2.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和维度,但是如果资本过度地开发人力,人的社会关系资本化超出一定的程度,那么,资本就成为束缚现代人发展的一条隐形锁链㊂人在社会关系中追求的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不再是个人能力发展和提升,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诉求㊂资本 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关系了 ㊂[6]275注6资本原则均质化一切社会存在,包括人的价值㊁意义和尊严;资本本性淹没一切神的㊁人的因素和存在,神被消灭,人被异化㊂ 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㊂人们现在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㊁他们的相互关系㊂ [6]275注6人的存在㊁本质和能力被资本逻辑彻底开发和利用,成为资本增殖源源不断的源泉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物质利益,没有其他内涵与价值㊂民生权利的物质福利㊁精神信仰和政治民主诉求都被淹没在资本逻辑逐利的大潮中㊂人与人㊁人与社会㊁人与自身的关系处于资本均质化的逻辑中,民生权利的个人维度㊁社会维度被消解㊂但是,无论资本逻辑遭到多少诟病和批判,它却构成个人当下唯一现实的生存㊂个人可以反抗这种生存,但所有的反抗都将被资本化㊂了解㊁参与资本逻辑,除了获得个人当下的生存,还在于资本逻辑是人类当下的命运,人类所有的贪婪恐惧㊁嗔怒哀乐㊁痴狂疑惑㊁傲慢偏见都凝聚于此㊂一方面,资本逻辑为现代民生问题的解决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也为现代民生问题带来新的难题㊂如何在资本逻辑框架下,平衡量化的物质利益和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成为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课题㊂㊀㊀三、解决现代民生难题的中枢环节现代国家,以维护政治政权㊁协调经济发展㊁进行公共管理为基本职能㊂在资本逻辑下,国家本身依赖于资本,其核心目的是维护政权与协调经济发展㊂因此,它自身无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或者解决进程太慢㊂另外,由于国家公共服务的滞后性㊁救济性,其调控手段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民生问题㊂资本和民生是同一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把它们割裂开来看待,存在多种形式的利益冲突,这样无法从根本上化解资本权力和民生权利的冲突,所以,试图从外部解决矛盾是徒劳的㊂如何协调资本与民生的关系,当下面临两个紧要课题: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构建国家对资本的绝对免疫性系统;其二,国家利用这种绝对免疫性如何协调资本和民生关系㊂1.国家积极参与资本逻辑,推动资本逻辑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正效应,创造极大的生产力和物资财富,这是现代国家解决民生难题的首要前提㊂实现民生目标的物质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但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普遍提高, 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价值自行增殖,表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了资本而生产 [5]463注5,资本这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狭隘基础 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资本而生产,同生产力发展的广泛性 人的生产力的发展 相矛盾㊂ 这种趋势 同时意味着,资本不过表现为过渡点 ㊂[8]539现代资本为了突破自身限制,进入新一轮逻辑运动,它必然寻求资本发展和人的发展 资本和民生之间谐共生的平衡关系㊂所以,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必然有其应用界限,实现资本增殖目标的方式和途径必然有其节点,这一界限和节点是资本和民生关系平衡的支点㊂国家正是资本逻辑运行的这个界限和节点,不过国家必须保持对资本的绝对免疫性㊂即国家既依着于资本运行,又独立于资本逻辑㊂既参与资本市场,为资本运行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又超越资本逻辑,限制资本原则㊁资本本性的无限扩张,为民生权利争取生存空间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现代资本逻辑框架下,受资本逻辑的束缚与制约,但是它具有构建这种绝对免疫性系统的优势㊂这种优势有利于国家对资本特性和民生需求进行完全的系统分类,然后根据资本特性和民生需求的完全分类样本,依据相应的原则,采取对应的措施,协调二者,促进二者协同发展㊂这种完全分类方法也是中国解决现代民生难题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㊂2.首先,国家通过对个体需求种类,以及个体需求层次进行系统性地完全划分,建立全社会的民生需求样本㊂国家根据不同民生需求和层次建构以个人可行能力为核心的沟通方式,然后根据个人可行能力,对物质财富进行初次分配㊂国家再通过民生需求完全分类样本和民众个体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了解和掌握民生问题的焦点和难点,针对具体问题,提供具体政策,对物质利益进行二次分配,从而实现全体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愿望㊂这种以国家为导向,以民众个人可行能力为核心的解决路径,一方面,有助于发挥资本逻辑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个人主观可行能力,推动个体民生需求层次的拓展和满足㊂具体说来,资本以现有逻辑创造社会财富,国家应明确资本活动的形式和运行的界限,明确资本对物质财富的不同创造能力㊂换句话说,资本不断创造物质财富满足民众需求,民众需求有待提升和发展时,资本又转化成与其相适应的形式,进一步推动民生需求层次的提升和发展㊂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以民生需求的不完全绝对满足为前提,以民生需求的基本满足为基础,以自动调节民众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民生需求为基本导向㊂在国家引导下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类似于健康生命体的细胞运行,机体的自我免疫,一旦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民生问题中的物质利益分配问题和民生权利实现的难题的解决㊂其次,国家对资本特性进行系统的完全分类,使不同层次的民生需求获得对应的物质基础,这是解决资本逻辑下民生难题的根本出路㊂国家依着于资本逻辑,构建民生需求系统,打破阶层利益界限,动态地将完全分类后的各种问题排序,并引导相应的物质基础与之相对应,使民生问题以无位次而位次,不同位次而位次之㊂换句话说,国家以提高资本运行效率,补救民生短板为职责,与资本㊁民生,共生㊁共存,引导民生需求达到自主约束㊁自由工作㊁共享开放的状态㊂当生存生活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个人自我能力的提升及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需要物质财富更加丰富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来满足㊂此时,国家则通过自身对资本原则的绝对免疫性,进一步引导资本逻辑的经济性与民生问题的社会性协调发展㊂即民生被资本丰富,资本被民生驱动㊂资本逻辑与民生的矛盾㊁冲突被弱化,逐渐转化为内在的中和反应,最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资本逻辑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经济性,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中的物质利益分配问题和民生权利落实的难题㊂3.国家根据完全分类样本,针对性研究资本和劳动二者矛盾的焦点和难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和方案,协调资本逻辑和民生权利,在同一经济运行体系中,分别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运行路线,完成各自的目标和任务㊂首先,因为资本和民生 社会权力和公共权利 二者的对立,主要通过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体现出来㊂资本原则使资本主体化,劳动客体化㊂资本创造价值,劳动只是作为资本创造价值的手段或者工具㊂所以,劳资关系的焦点和难点是工资㊁工时和就业环境等㊂其次,民生权利包含人的劳动权利,同时还包含人提升自我劳动价值㊁获得幸福生活㊁实现生命价值,享受政治民主和文化教养等一系列权利㊂因此,民生权利是主体性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自由的一种本质诉求,是人的一项公共权利,具有平等性㊁公正性和共享性㊂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按照其原则㊁目的和逻辑方式推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积累大量物质财富,深化现代社会关系,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展㊂但是,如果资本逻辑推动资本原则超出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㊁文化㊁社会等领域,通过资本和政治权力联姻,霸占和垄断社会财富,侵犯民生权利维度,支配一切社会活动为资本增殖而增殖,为资本逐利而逐利㊂此时,国家客观公正地对资本特性样本和民生需求层次进行完全系统分类,根据分类样本研究资本特性和民生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提出具体的政策方案,平衡资本利益和劳动。
民生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析
确认识现时代的民生问题,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 协调的情况,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继承和发
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 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将民生问题放在了一个
要前提。
显而易见的高度。
2、马克思主义中的民生思想
以人为本的提出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
规律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就是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哲
2.3 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
学,也是建设的哲学。”①、“以人为本,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系。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
哲学的人文基础,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人民,建设和发展的 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
目的是为了人民。”②
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⑧ 但马克思并没有简单的把民生问题的解
民生问题是一个一直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 决归结到生产力的发展上,而是认为只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起
题。只要有人类在,民生问题就会存在。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 发展了,才有可能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
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要素的最佳组合,使企业始终保持 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市场份额。
旺盛的生命力。知识经济以知识资源开发自然资源,以高科技产
【参考文献】
业为支柱,在经济运行中知识占支配地位。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 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
3、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这些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而且只有一两
民生,不只是老百姓的问题,而更是执政者的首要问题。我国自古 克思认为,人类自己创造这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整个历史,人是一切
第五讲谈谈对民生幸福的理解。
我对民生的理解承风金平我国重大的会议17大已经胜利闭幕,想想此次会议关注民生,作为一介普通股民,心里很是感动。
下面谈谈我对民生的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天下社稷为重,就是以民生为重。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很关心的五大民生问题如下:1,“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
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2,“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目前的免费义务教育还要待真正落实。
对于高等教育中的贫困学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3,“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
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民生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摘要】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
民生关乎社会稳定、政权更势和国家的进步发展。
解决民生问题就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文试从民生问题的历史沿革、政治实质、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途径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关键词】民生问题历史沿革政治实质政治途径一、民生问题的历史沿革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它包括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等方面。
民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
民生问题则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
①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改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尽天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议论,亦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②然而,我们也发现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积淀得深厚,且异常深厚。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动乱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
①曹文宏、张铭《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理论视野2008.3②郑功成《构建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5.6只有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民生问题才受到普遍关注。
关于民生的金典名言名文
关于民生的金典名言名文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劝学》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5.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书·赵充国传》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7.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8.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10.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11.民以食为天。
——《汉书·郦食其传》12.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史记·货殖列传》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1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5.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
——陈寿《三国志·吴书·骆统传》1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明)于谦《咏煤炭》17.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晏婴18.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瞻,本周则邦宁。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19.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
——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20.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万斯大《周官辨非》21.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现代理念22.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现代理念2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4.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2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2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论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三个理论特质
论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三个理论特质`[摘要]社会主义民生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关于如何认识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等问题上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及方针政策。
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三大理论特质,即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理论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民生;社会主义民生观;理论特质;以人为本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它包括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等等。
民生问题是一个体现人文关怀和执政理念的命题,关系到人心向背、执政根基和社会的稳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如何认识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等问题都作了独到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即社会主义民生观。
社会主义民生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对解决各种新出现的民生问题所作出的科学回答。
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渊源、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分别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渊源民生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管子·霸业》提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尽心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这些都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鲜明对照。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探析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探析摘要: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民生观,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革命时期形成,是动员民众成为革命力量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思想;人民群众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专门论述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相对较少,且多从群众路线入手探究,对民生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足。
重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发现其民生思想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
本文拟从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学术源流及内涵入手,探究民生思想在当下的意义与作用。
1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来源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学术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批判,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吸纳。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加以改造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形成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观点,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毛泽东对民生思想的扬弃是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化的重要表现。
中国古代十分推崇民生思想,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如孔子提出了“仁政”、“爱人”的主张,孟子发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正义呼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等。
毛泽东鉴于百年中国的巨变,积极吸纳传统文化中民众为国家之根本的思想,逐渐萌芽出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
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伟大人物,从小就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毛泽东对民本思想的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深层原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正确评价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社稷与山西初探
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与谷神,是上古时代国家的象征与代称。
相传上古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
自夏以前尊后土为祀。
商汤灭夏后以弃(周之始祖)代柱而祀。
故《白虎通·社稷》称:“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
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社,既是土地神,又称后土。
中国祭后土历史悠久,西周即开始。
到西汉,在武帝之前只祭天不祭地,“是对偶之义”。
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定汾阴脽上(今山西万荣县)祭后土,并建后土祠,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后土庙,迄今2100多年仍香火不断。
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由夏阳(今陕西韩城)东渡黄河第一次来到汾阴祭后土。
他是中国帝王祭后土的第一人。
以后他又四次到汾阴祭后土。
之后,又有汉宣帝、元帝、成帝、东汉光武帝、西秦苻坚、唐玄宗、宋真宗七位帝王来汾阴祭后土,时间延续1100多年。
山西不仅是古代帝王最早祭后土的地方,而且民间奉祀后土的风气极盛,差不多村村都有土地庙,户户每逢过年都要供奉土地神(俗称土地爷)。
这种习惯,至今仍在广大农村中延续着。
稷,是谷神,又称五谷神。
先是炎帝及其子“农”为谷神,夏商之后,周人的始祖后稷(名“弃”)教民稼穑于稷王山(今山西稷山县),后稷便成了中国民间祭祀的谷神的继任者。
不管是后土,还是谷神,山西南部地区(包括现在的运城、临汾、长治、晋城等市)都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和文化遗迹,至今民间的许多习俗都与后土和谷神有关。
后土和谷神与山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根脉在山西。
首先,中国祭祀后土虽然早在西周即开始,但真正作为“国祭”和民间普遍崇祀后土,则始于西汉。
而汉武帝则首先选择在河东汾阴祭后土。
他为什么要选择汾阴祭后土呢?一是这里是汾水和黄河的交汇处,曾出土西周铜鼎,是吉祥之兆;二是这里有符合祭后土的“天圆地方”的地理条件;三是河东地区已普遍形成浓厚的后土文化。
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
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民生”一词,古已有之。
公认的说法是最早出现在《左传》,其中有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匾,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从表面上看,似乎着重强调勤劳的个人美德,这也并不偶然,因为我国历史上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所以近代政治家同时也是理学大师的曾国藩有“民生以稼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的说法。
但实际上,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皇权社会,农业的发展状况,本身就是重要的政治内容,所以才将“民生”与“国计”并置。
中国古代政治典章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祭地”,本就源于农业生产,但被用来表示皇权合法性的“以德配天”。
更进一步,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实际上是和“民本”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此时对于民生的理解,除了农业社会成员个人品德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皇权社会统治合法性的一种体现和强调。
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殷周之际,周以边陲小邦的身份,取代了以神权统治代言人的殷商政权,说明统治基础的稳固不仅需要“顺乎天”还需要“应乎人”;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而在《国语·郑语》中,也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说法,此时的政治文化观,已和自命为上帝之子的殷商有了极大区别,需要“敬天”,但更要“保民”,这种“以德配天”的政治思想,是民生话语的萌芽。
民生话语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视民之生计疾苦的不在少数,如《左传》、《论语》、《礼记》中均有孔子及其弟子关于请求当时国君轻徭薄赋,使民休养生息的话语,并将其上升到了君民关系的高度;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学派,主张无为的道家学派,秉持的实际上也是类似的主张。
中国古代民生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儒家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孟子。
按照孟子的观点,民生与王道可谓息息相关,“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民之生计,与土地、政事一样为诸侯统治之要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而生民之道,则在于“制民之产”与“取民有制”,即一方面要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同时也要防止取民无度,财富严重不公。
道德经中关于民生的句子
道德经中关于民生的句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涵盖了众多的道德原则和智慧观念。
在道德经中,人民的生活和民生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民生的句子,按照列表划分,共计1200字左右的内容:第一部分:关于人民生活的指导原则1. 为人之道,在养民安民,为天下保民佑民。
2. 民生之道,不在奢华富裕,而在平等公正。
3. 宜歌宜咏,以美乐民心;宜节宜节,以安顺民生。
4. 以民为本,人民幸福即社稷安宁。
第二部分:关于社会公平与发展的智慧观念1. 天下若公,其美不敢恃;天下若公,因平不敢专。
2. 以公正裁判,以公平对待,才能让人民共享公平与发展的机会。
3. 社会秩序与和谐,源自对民生的关注与满足。
4. 有饥者食,有渴者饮,有缺者补,方能保障百姓安稳生活。
5. 不以富贵为标准,而以人民的安宁与繁荣为衡量。
第三部分:关于善政与民生的治理原则1. 不治民生,何以治国?不治民生,何以安民?2. 处理民生问题,倾听人民心声,体恤人民疾苦,选用贤明的官吏。
3. 君子慎独,自律以行为民,为养民之道。
4. 必先德,才可治国。
德高,则能施德于民,以德化民。
第四部分:关于思想觉悟与内心修养的智慧启示1. 心若井底,不能容人之世界。
心若深潭,也无法感受人民之疾苦。
2. 心无私欲,方能公正公平地对待人民的需求与利益。
3. 政府与人民应当相互信任,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上句子总计1200字左右,涵盖了道德经中关于民生的多个方面的智慧观念。
这些句子强调了政府治理的关键在于关注人民的生活、维护社会公平与发展、以善政治理民生,并提醒人们要加强思想觉悟与内心修养。
这些原则和观念在古代为人们提供了对待民生问题的指导,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治理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社稷的概念
民生社稷是一个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概念,指的是国家的基本权益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幸福福祉之间的关系。
字面意思上,社稷是指国家的根本利益,民生则是指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宁和幸福福祉。
在中国古代,这两个概念被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社稷才能建立在幸福的民生之上,而和谐的民生也会增强国家的社稷。
民生社稷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和治国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人认为,国家的一切政策和措施都应以社稷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确保社稷和民生的统一发展。
换句话说,国家的利益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人民的利益又往往可以最好地体现国家的利益。
在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实现民生社稷的统一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国家需要关注人民的生活福祉,改善民生状况,为民众提供足够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福利,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只有人民群众的福祉得到保障,社稷才能稳定发展。
古代中国的统治者经常将社稷和民生作为标准来评估国家的治理成果,当社稷民生不能共同发展时,就会引起国家的不稳定和社会的动荡。
在实现民生社稷的统一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常常以“仁政”为核心理念。
仁政强调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以人民的福祉为重,关注国家社稷和人民民生的统一。
实施仁政需要依靠高尚的品德和聪明的才智。
统治者需要秉持道德,具备崇高的仁爱心,尊重人权利益,推动社会公正,以实现民生社稷的统一发展。
在民生社稷的关系上,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家也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
例如,孟子强调君主应尽其所能保障人民的福祉,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荀子则认为,国家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繁荣的经济,才能达到社稷和民生的统一。
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和统治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实现民生社稷的统一也需要注重公正与法治。
法律作为一种公正的准则,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一方面,法律的公正与公平保证了人民的福祉,使得社稷得以稳定。
另一方面,民生的发展需要法律作为保障,确保人民的合法权益,并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和条件。
因此,在实现民生社稷的统一上,法律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所述,民生社稷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国家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的生活福祉之间的关系。
实现民生社稷的统一需要关注人民的福祉,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注重仁政和法治的实施。
只有社稷和民生共同发展,国家和人民才能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