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的研究进展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UC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中医药在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及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药口服、灌肠、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何调控肠道菌群从而治疗UC,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将其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关键词:中医药;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肠炎性疾病,是胃肠

病学中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UC的病变主要从直肠粘膜开始,以连续性的方

式向近端延伸发展[1]。近年来,UC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据调查显示[2],

我国UC患病率约为11.6 / 106,UC导致癌前结直肠癌病变的发病率增加,最终

有9%~11%的UC患者死于结肠癌和直肠癌。然而,有关FD的发病机理还未彻底了

解清楚,现阶段有研究[3]表明,肠道菌群是UC发病的起因和推动因素,在UC的

发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理论方法,随着对中医药逐步的深入了解,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UC体现出了

独特的优势。

1.肠道菌群失衡与UC的关系

人体的胃肠道中遍布了大量复杂的微生物群,称为肠道菌群。正常人肠道菌群具有营养和代谢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反应,提供生物屏障,以及为肠道黏膜屏障供给能量。肠道菌群按致病性可分为有益菌、中间菌和致病菌三大类。有研究发现[4],UC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变动是有益菌下降和致病菌增长的原因导致的。王青等[5]分析了86例UC患者(缓解期45例、活动期41例及健康人40例)肠道

微生态的改变,发现活动期UC患者粪便中消化球菌、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健康人,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致病菌的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人。李琳等[6]研究了活动期UC患者78人及健康者80人的新鲜粪便菌群,发现活动期UC患者肠道内的致病菌包括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和梭杆菌相比于正常组显著增加,而有益菌包含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显著低于正常组。因此,治疗UC时应该减少致病菌群而增加有益菌群,以此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或缓解UC患者疾病的发展。

2.中医学对UC肠道菌群失调的认识

根据UC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加之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缠绵的特点,UC可以归属为中医的“泄泻”、“肠澼”、“久痢”等疾病范畴[7]。中医认为,UC是由外感病原体、食物损伤、情绪障碍等因素引起,致使湿热、寒湿、毒素等在肠内蓄积,丧失大肠的传导功能,气滞血瘀,损伤肠道脂膜及血络,腐败化成脓血而成痢。因此,中医学认为UC的治疗应突出强调清热解毒,燥湿止血,补虚温中,收涩固脱的治则。根据中医学“阴阳学说”理论指出,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存在相关依存的关系,其中人体为微生物群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栖息地,而微生物群之间则通过相互作用维系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以使人体呈现出健康的状态。UC肠道菌群的平衡遭到破坏,其中某类微生物菌群偏衰或偏胜,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3.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UC

3.1中药复方

3.1.1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源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补脾和胃,渗湿止泻的功效。临床观察[8]表明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清除肠道炎症,保护肠黏膜以防受损,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平衡肠道微生态。孙娟等[9]通过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对大鼠结肠菌群进行分析,发现阳性对照药组肠道优势菌种的种类显著高于模型组,表明参苓白术散能够有效的调节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或缓解UC的进展。

3.1.2 黄芩汤

黄芩汤始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清热泻火,坚阴止痢的经典方剂。有研究表明[10]黄芩汤可以有效的调节UC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和致病菌的类群及数目,促进肠粘膜修复,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Yang Yang等[11]研究证实磺胺类抗菌药柳氮磺吡啶与黄芩汤合用能增加结肠黏膜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数目,降低大肠杆菌的数目,提升UC的疗效。说明黄芩汤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减轻肠道炎症,从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3.1.3 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源起《伤寒论》,具有凉血止痢,清热解毒之功。研究指出[12]白头翁汤有利于快速恢复肠道免疫功能,阻止细菌感染,稳定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肠道炎症反应。鲍炳州等[13]通过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予白头翁汤灌肠14天后取其粪便,发现模型组原本较低的普氏菌属、乳杆菌属等益生菌的丰度经白头翁汤灌肠治疗后可得到增加。此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恢复肠道吸收功能,最终实现缓解UC的目标。

3.2中药单药及其有效成分

3.2.1 马齿苋

马齿苋治疗热毒血痢的常用中药,味酸主收敛,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收敛止血,凉血止痢。冯澜等[14]观察马齿苋多糖给药治疗7天后的UC小鼠,发现小鼠肠道内的肠杆菌及肠球菌含量大幅降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目大幅升高,并且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下降,抗炎因子IL-10水平上升。冯澜的研究表明,马齿苋多糖可以通过调节紊乱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有效缓解UC症状。同样,周正等[15]发现马齿苋多糖对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外周血内毒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马齿苋多糖能通过使肠道菌群状态恢复平衡来实现治疗UC的效果。

3.2.2 黄芪

黄芪作为补气药的代表药之一,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养血等功效。臧凯宏等[16]通过TNBS诱导大鼠UC模型,发现黄芪多糖使大鼠结肠中MPO、IL-1β和TNF-α因子表达进一步减弱,血清中D-LA及DAO含量降低,表明黄芪多糖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恢复肠黏膜屏障对UC发挥治疗作用。梁金花等[17]研究了黄芪多糖如何调控紊乱的大鼠UC模型的肠道菌群,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菌群数,降低肠球菌和肠杆菌的菌群数,控制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说明黄芪多糖通过逆转菌群失调而达到防治UC的作用。

3.2.3 其它中药有效成分

赵兵等[18]采用DSS诱导UC小鼠模型,经过研究发现黄芪苷可以使Th22分化及IL-2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于丰彦等[19]证实黄芩苷对RORC和IL23R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使IFN-γ、IL-5、IL-6水平减低,使IL-4、IL-10、TGF-β1水平升高,说明黄芩苷对UC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改善。侯洪涛等[20]发现姜黄素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大肠杆菌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形成新的平衡实现对UC的疗效。徐磊等[21]构建DSS诱导的小鼠UC,发现姜黄素使小鼠抗炎因子 IL-10水平上升,促炎因子TNF-α、IL-1β水平下降,表明姜黄素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发挥治疗UC的积极作用。

3.3灌肠疗法

中药灌肠能使药物直接在大面积直肠和结肠粘膜上接触吸收,可充分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于姣等[22]研究86名UC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来观察,一组患者仅口服美沙拉嗪来治疗,另一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研究数据发现合用中药灌肠后菌群正常和I度失调者比例大幅升高。杨丽伟等[23]最新研究显示,与常规灌肠法治疗UC患者相比,气药灌肠法治疗UC患者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水平显著升高,大肠杆菌水平明显降低。因此使用气药灌肠法治疗UC,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

3.4针灸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