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脂肪肝中医调治

糖尿病性脂肪肝中医调治

糖尿病性脂肪肝属中医“痰证、协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系积聚与瘀痰所致,以肝脏肿大、肝区隐痛不适、体形肥胖、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症为主。临床见舌质暗有紫点,有瘀斑,有腻苔,约占65%。该病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

临症之时应首先辨别虚实主次。若见形体肥胖、倦怠乏力、纳差腹胀等为虚症;若见肝区疼痛、胀满不适、舌质紫暗、苔白腻为实证。治疗以标本兼顾、辨清虚实主次为要时注意利湿化痰活血祛淤。

脂肪肝在早期偏实为主分:气滞型、血瘀型、痰湿型。后期虚实夹杂分:瘀脾虚型、阴虚血瘀型。后期肝瘀脾虚型、阴虚血瘀型治疗应以逍遥散和一贯煎及膈下逐瘀汤为主。前期3种类型具体治法如下:1.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

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2.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桃仁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

3.痰湿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

中医对脂肪肝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脂肪肝的辨证论治 引言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内脂肪的堆积,常见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中医认为,脂肪肝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脂肪肝的治疗上,中医采取了辨证论治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具 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对 脂肪肝的辨证论治内容。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是一种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舌苔、面色、舌质等病征 进行诊断的方法。对于脂肪肝患者,中医常见的辨证有: •脾胃虚弱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腹胀 等症状。 •湿热内蕴证:主要表现为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尿黄等症状。 •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乳房胀痛、舌质紫暗等症状。 脂肪肝的辨证有助于中医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证的治疗 针对脾胃虚弱证的治疗主要是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中药调理:常用的中药有健脾和胃、益气养阴的药物,如 党参、黄芪、山药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 同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饱,多摄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辛辣、油 腻食物的摄入。 3.轻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消化功能的恢复和脂 肪的代谢。建议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湿热内蕴证的治疗 针对湿热内蕴证的治疗主要是清热利湿,调理体内的湿气平衡。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中药调理:常用的中药有石膏、茵陈、黄芩等,这些药物 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配合利尿药物,促进体内湿气的 排出。 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少吃辛辣、油腻、甜食等容易产生湿 热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蔬果。另外,多饮水也有 助于清洁体内湿气。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的病变,可以由肝脏本身原因或其他疾病影响脂肪代谢引起。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瘀”等病证范围, 与肝郁、痰湿有关。 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或肝病传脾,脾失运化,水湿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互结,内郁肝胆。 根据临床体会,脂肪肝可分为痰湿阻络型。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治疗应理气化痰,祛湿泄浊,可使用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方药包括陈皮、清半夏、茯苓、竹茹、枳实、苍术、厚朴、泽泻、醋柴胡、萆薢、木香、明矾、生山楂、草决明等。此方可用于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的治疗。

1.加减运用 在临床上,本证型最为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如果痰热明显,可以加入胆南星和川贝母;如果大便黏腻不爽,可以加入川军、白头翁和秦皮;如果乏力气短,可以加入生黄芪和党参;如果出现肝热头晕,可以加入苦丁茶、栀子和龙胆草;如果血压升高伴有头痛,可以加入生石膏;如果失眠多梦,可以加入炒枣仁和首乌藤。 2.肝郁气滞型 临床表现为胸胁胀闷,抑郁不舒,或周身窜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呆,便秘,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治疗方法是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方药为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为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生山楂15克。主治肝炎后脂肪肝和酒精性脂 肪肝。加减运用:如果两胁刺痛,可以加入赤芍和丹参;如果气短乏力,可以加入生黄芪和党参;如果腹胀,可以加入川朴;如果痛经,可以加入茜草和益母草;如果纳呆,可以加入炒莱菔子和焦三仙。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功能很多的腺体器官。它参与体内消化、排泄、解毒以及代谢等过程,其中以代谢机能最为重要。据研究,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约有500种以上。这表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肝脏对脂类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转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其保持平衡。当某些异常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含量增加,当其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时即为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由肝脏本身原因所致,是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的病变,还有一些脂肪肝则是因其他疾病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以说脂肪肝纯属于一种病理诊断。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瘀”等病证范围,与肝郁、痰湿有关。关幼波先生治疗脂肪肝有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刘华宝主任又将既往经验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病因病机 经研究表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而成本证;当肝病传脾,脾失运化,水湿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互结,内郁肝胆而成本证。某些胁痛(如肝火)病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过分强调休息,滋生痰浊;又因胁痛日久,肝脾肾功能虚弱,痰浊不能及时排泄,积留体内,痰阻血瘀形成本病。 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脂肪肝虽具有特定的部位,但要注意结合原发病,找出辨证要点,现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体会把其分成如下几个证型。 1.痰湿阻络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名老中医内科名方降脂理肝方治疗脂肪肝

名老中医内科名方降脂理肝方治疗脂肪肝 一、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8220;温肝汤&8221;,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关幼波拟方 黄芪30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肝炎恢复期、消化机能未恢复者,可用&8220;健脾舒肝汤&8221;:党参、山药、炒苡米、陈皮、白芍各12克,当归、柴胡、郁金各10克,草蔻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治单纯性胆囊炎、胆囊术后综合征&8220;金茵茶&8221;,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刘茂甫拟方 茵陈、金钱草等份,取适量以沸水冲泡当茶频饮;长期饮用,症状缓解后再服用2周;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可用&8220;金钱开郁汤&8221;浙江省中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魏长春拟方: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三、治慢性胃炎&8220;健运麦谷芽汤&8221;,福建中医学院教授赵棻拟方 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山药各15克,党参10克,甘草5克;以水浸泡1小时后煎沸5分钟即饮用,每日1剂; 慢性委琐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可用&8220;滋胃饮&8221;南京中医学院原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周仲瑛拟方:乌梅肉6克,炒白芍、北沙参、大麦冬、金钗石斛、丹参、生麦芽各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玫瑰花各3克;每日1剂,水煎服;

四、治感冒&8220;特效感冒宁&8221;山东省中医药学校主任医师宋健民拟方 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苍术、黄芪各10克,双花12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2次,2次药液混合分3次温服;一般3剂即愈; 因体弱或慢性鼻炎、气管炎而感冒缠绵不愈者,可用&8220;健身固表汤&8221;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赵清理拟方:黄芪、百合各20克,白术、防风各1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2~3剂即可; 五.清肺八味汤治疗痰热咳嗽浙江省名中医潘智敏主任医师在杨继荪教授总结出的有效方剂 清肺八味汤组成:鱼腥草30g,黄芩30g,野荞麦根30g,桔梗9g,前胡9g, 浙贝母15g,杏仁9g,姜半夏12g; 加减:如外感发热、咽痛者,加薄荷、苏叶、牛蒡子、板兰根以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痰黄、舌红脉数、热象重者,加银花、连翘、七叶一枝花、桑白皮,以加强清涤肺热之力;舌红少津者,加鲜芦根、鲜石斛以清热化津; 苔白腻、头身重、湿困者,加霍香、佩兰以芳香化湿;伴胸脘胀闷者,加栝楼、郁金、枳壳、厚朴、莱菔子以宽中活血,祛痰下气; 对痰哮气喘者,则加麻黄、射干、地龙以平喘解痉;而对久咳气逆、痰色始终呈白色者,加苏子、紫菀、款冬,凉温并下,用以消痰下气,定喘止咳; 伴大便秘结不通者,加生大黄、炒枳壳、川厚朴; 功效:清肺泄热,化痰解毒;

中医偏方验方治脂肪肝

中医偏方验方治脂肪肝 1.疾病综述 脂肪肝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为常见的弥漫性肝病。脂肪肝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发脂肪性肝炎,并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 在中医学中,脂肪肝属于痰症、淤症、积症等范畴,而中医理论认为其病机多由膏粱厚味、酒食内积、肝郁气滞、胆失流泻、脾不健运、痰湿内蕴、冲任失调、气血不和、淤阻肝络所致。所以,针对脂肪肝的治疗应采取多向调节的手段,并以综合施治为主。 2.民间验方 ⑴泽泻加生首乌治疗脂肪肝 邓先生自从得了肝病以后,妻子对他的照顾就越发的细心,每天都有肉、鱼等营养丰富的菜肴,而且,还经常卧床休息。可3个月后,体重是增加了20斤,但邓先生的病情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经医院的再一次诊断之后,发现他由于营养调理过剩而患有脂肪肝。家人知道后深刻地意识到,他们这次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医生推荐他们使用一个药方:泽泻、黄芪各30克,陈皮9克,生山楂、生首乌、丹参各15克,柴胡14克,当归、炒白芍各12克,干垂盆草、干土茯苓、夏枯草各20克,生甘草6克,炙大黄12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每日早上用开水泡水服6克,每日1剂。邓先生按照医生的叮嘱回家吃了3个月后,病情果然明显减轻了不少,再加上平时在饮食上多加注意,现在他基本上已经痊愈了。 ⑵海藻加淮山药治疗脂肪肝 李经理今年52岁,由于平日里公务繁忙,经常要去应酬酒桌和饭局,使得他1.76米的身高却有220多斤的体重。就在半年前,他因头晕、乏力、胸闷、心烦、耳鸣、血压不稳、四肢麻木等原因到医院体检,却被确诊为重度脂肪肝,并伴有转氨酶严重超标,抽血检验后,还被发现有严重的高脂血症、高血黏。刚开始,他也积极地入院化疗,但症状稍一得到缓解,就出院又回到公司开始忙碌,结果可想而知,

糖尿病药方集锦

糖尿病药方集锦 糖尿病药方集锦 主治脂肪肝,兼治型Ⅱ糖尿病、高血压病验方: 生黄芪75g、丹参50g、鸡内金50g、白花蛇舌草50g 生山楂50g、郁金50g、白芍30g、赤芍15g 、柴胡25g 怀牛膝15g、桃仁15g、车前子15g、黄柏15g、黄连10g、 云苓15 g、柴胡25g 增加补肾阴药:枸杞子25g、山萸肉15g 山药25g 女贞子25g 增加益脾药:白术15 g、茯苓15 g 以上共计675g 混合研细未,每次服10g,一日2次 糖尿病偏方1:轻者一济见效,一个月康复;重者两济见效,永不复发。 1.配方:莲子一两,芡实一两,石榴皮一两,大黑枣5个,猪瘦肉2两(吃素者请试着不加肉,效果如何暂不知道)。本方不加黑枣无效,有人试过。 2.用法:加水用泥锅煎一小时,煎2次(第一次煎好倒出来,再加水煎一次)。 水的分量要满过药为准,一天一剂。这是重病患者(瘫痪)的用量。轻者用量减半。也可以2天一剂。 3.药方来源: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紫竹林精舍,由一出家师来访时留下。 此方在精舍附近治好的人有几十个,无一复发,效果神奇。本居士亲自买药治好了一个瘫痪在床病人,一个月下地走路,两个月康复,真的很神奇。 糖尿病偏方2:元音上师所传治糖尿病秘方——水烧开后凉至约30度,将绿茶放置此温水中泡两小时后当水喝。 糖尿病食疗偏方1: 处方:绿豆、黑豆、黄豆、红小豆、红白花豆、大看豆、弯豆各1

斤,黑芝麻、花生、核桃仁各半斤 用法:黑芝麻、核桃仁、花生用蒜缸捣碎。其他的各种豆类,用锅炒熟后,粉成面。然后,将这些药,放在一起拌匀,盛装在一个容器内。患者,每天吃1-2勺(喝汤的小勺就可以)。每天吃三次,用温水冲服。服上3天以后,就会见效。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如果已产生并发症,服用此方无效。核桃仁,可用核桃粉代替。以上原料,一般的粮店都能买到。 糖尿病食疗偏方2: 处方:水发木耳3片(剁碎)、核桃仁3个(研细)、鸡蛋1个,做法:将木耳泡开,取3片木耳与生核桃仁放在一起切碎,与1个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蒸鸡蛋羹(只放半勺氺,炒菜用的铁勺)不放任何作料。 用法:每天早饭前,吃一顿这样的鸡蛋羹,半小时后吃早饭。 用方的患者,晚上要少吃饭,多运动,绝对不能吃鱼类产品。如果,使用此房血糖值正常了,也可以每天坚持服用此方,无副作用,可长期食用。 用方时,如使用胰岛素的,不要停,但可以降低用量观察,如果降糖效果好,胰岛素可慢慢减量,直至血糖正常,不再使用胰岛素了。 五世祖传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神效方! 治疗糖尿病的五世祖传神效方! 黄芪,丹参,山药各15g 柴胡,五倍子,黄精,茯苓,葛根各10 g 生地,枸杞,山萸肉,蚕茧,苍术各10 g 黄连10 g 肉桂5g 仙鹤草60 g 鸡内金,僵蚕各5 g 共研细未每次服10g,一日2次 【药理分析】: 治疗糖尿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五倍子,僵蚕。《世医得效方》用五倍子治疗消渴引饮,《本草纲目》记载僵蚕“为末饮服,止消渴”,临床应用,确有降糖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僵蚕体内

中药治疗脂肪肝

中药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早期防治实属必要。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完全可以治愈,现分型如下。 肝气郁滞型 肝喜条达,运用疏肝理气,以条达肝木,健运脾胃以护土防侮,养血化瘀以顺其肝性,肝气郁滞临床表现胁肋满闷胀痛,嗳气,腹胀,善太息,烦躁易怒,口干欲饮,大便干结或正常,舌质偏红,苔厚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佐以化瘀通络,条达肝木为目的。方法:柴胡舒肝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物:柴胡、郁金、木香、香附、枳壳,舒肝理气;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柔肝养血,配伍煨大黄、荆三棱、莪术、赤茯苓活血化瘀去湿。 湿热内蕴型 多见于肝气滞郁病程日久,正气不足,正不胜邪患者。肝脾失于调节,湿热之邪内蕴是本病主要病机,而且伴有不同程度肝络瘀阻,可见口苦咽燥,脘肋胀痛,呕恶。纳谷不香,心烦不寐,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溏垢,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厚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调理肝脾,清热利湿,理气通下,兼化瘀通络。方药:柴平五苓散加减。药物:柴胡、郁金、白术、香附舒肝解郁;茯苓、泽泻、猪苓、白蔻仁、神曲、麦芽、炒山楂、黄芩、栀子,健脾利湿清热;川厚朴、大腹皮、川楝子、木香、青皮、枳壳理气宽中,配赤芍、延胡索、荆三棱、莪术化瘀通络。 气滞血瘀型 病程日久瘀血阻滞肝络。表现:面色灰暗,肋下痞块,胁肋胀痛固定不移,口渴而不欲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溏薄。舌质紫暗有瘀点,苔薄黄而腻,脉弦,病久常伴有神疲乏力。 治法:扶正去邪,兼活血化瘀以通肝络,配和养血柔肝,软化肝质,条达肝木,益气健脾以补气养血。方药: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一贯煎加减。药物: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土虫、鳖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半夏、神曲、麦芽、炒山楂、茯苓化瘀通络;柴胡、川楝子、香附、八肝脉、佛手、青皮疏肝理气;配土虫、生蒲黄化瘀生新;加大黄化瘀利湿,通便之功。全方具有疏肝理气化瘀,去邪不伤正的作用。

中医医案——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肝炎三号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病案:李某,男,62岁,2011年9月9日。 主诉:胁痛,腹胀,动则气短1个月。 病史:病人被诊断2型糖尿病17年,近两年用门冬胰岛素日20IU左右,日两次皮下注射,配阿卡波糖50毫克日三次口服治疗,治疗一直比较规范。发现脂肪肝病史10余年,未加注意,饮酒史30余年。半年前体检被确诊为“重度脂肪肝”,才开始重视,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毫克日一次,日走路累计1万步以上,隔日游泳一次,每次约2小时左右,饮食控制较严格,一个月前因胁痛、腹胀、动则气短、不能耐受运动,化验指标:肝功:谷丙转氨酶(ALT):106IU/L、谷草转氨酶(AST):88IU/L、碱性磷酸酶(ALP):6000IU/L、γ-谷氨酸转肽酶(γ-GGT)225IU/L;肾功正常范围;血脂分析:总胆固醇6.25 mmol/L、甘油三酯3.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5.2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89 mmol/L,因治疗、运动和控制饮食较规范,结果效果不理想,慕名来我科,寻中西医结合治疗。 初诊:胁痛、腹胀,动则气短,口干口苦,形体肥胖,舌淡苔腻,脉沉。

西医诊断: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审机:久病,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肝失调达;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气虚,气滞日久,郁里化热,生瘀成痰,痰瘀互结。 治法:疏肝健脾,行气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肝炎三号加减 柴胡20克郁金20克青皮15克川芎15克党参20克白芍20克云苓20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枳实15克砂仁10克半夏10克丹参25克荷叶10克山楂10克香附10克竹茹10克枸杞15克。十剂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125ml分温服。 二诊:2011年9月19日。腹胀明显减轻,腻苔好转,去枳实,砂仁,加玉竹,麦冬。再十剂,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125ml分温服。 三诊:胁痛缓解,口干、口苦好转,郁热去,加黄芪30克,西洋参30克,去香附、青皮。十剂,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125ml分温服。 四诊:气短缓解,可以正常运动。 化验:肝功正常范围,血脂:甘油三酯2.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3mmol/L、密度脂蛋白4.93mmol/L,彩超:中度脂肪肝。 给予:荷叶10克、山楂10克、玫瑰花5克、枸杞10克、陈皮5克、麦冬5克代茶饮3个月,体重在原来的基础上,减重8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有研究表明,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达80%,而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病的机会也会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防治脂肪肝?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一科副主任医师孙凤霞。 形影不离的危险“搭档” 孙主任告诉记者,糖尿病与脂肪肝不仅关系密切,而且互为因果。约46%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约20%的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与脂肪肝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发病基础,即代谢综合征,其最典型的症状是腹型肥胖。从这个角度来说,糖尿病与脂肪肝是平行的关系。过度肥胖会导致代谢的紊乱,包括血糖、血脂水平升高等。血糖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可导致脂肪肝。此外,糖尿病和脂肪肝又互为因果。由于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和脂肪酸,脂蛋白合成也会出现障碍,因此糖尿病可继发脂肪肝。并且,脂肪肝也会继发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需要与肝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相结合。患脂肪肝的病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样一来,即使胰岛素分泌正常,由于胰岛素利用下降,仍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因“病”制宜合理用药 据专家介绍,脂肪肝通常可分为两个类型,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者是一类病因非常明确的疾病,病人通过控制饮酒,病情就能得到逆转。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常常是与糖尿病相伴发生的,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基础治疗,包括减轻体重等。在基础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1.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者:如果通过半年左右的基础治疗仍未见效,可考虑服用二甲双胍。至于其他的药物,目前的证据尚不充分。 2.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者:如果经过基础治疗或减肥降糖药物治疗3~6个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危险因素者,可服用调脂药物。调脂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验方秘方』治脂肪肝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验方秘方』治脂肪肝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药物:桑葚子 穴位:两侧太冲穴 方法:取一粒桑葚子(新鲜的或药店买的都可以)捣烂,贴在两脚的太冲穴处,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睡觉时贴上,早晨起床后取下。 脂肪肝,源于肝脏元气不足 脂肪肝是爱吃大鱼大肉的人才会得吗?事实上,有些很瘦的人或长期吃素的人也可能患上脂肪肝。治疗这种病的时候,我采用以上方法,一般2~3个月内患者的病情就会有好转。 依照中医理论,脂肪肝的根本病因其实是肝脏本身的元气不足了,以至于维持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它与人的胖瘦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治脂肪肝就先从补肝入手,一般选择桑葚子外敷两侧太冲穴的外治方法。 太冲穴,大补肝气的绿色通道 桑葚子具有巽木之性,能滋补肝肾、收敛肝之元气。 巽木对应人体的肝脏,而肝经的原穴是太冲穴,说白了,太冲穴就是肝脏中元气集中的地方,就像火车站专门为特殊人士准备的绿色通道一样,通过它,桑葚子的补益功效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肝脏之中。 当然,患脂肪肝的朋友在使用外治法治疗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找一找日常生活中造成您肝脏精气不足的原因。比如,是不是经常熬夜导致肝气受损?是不是爱生气、吃喝无度让肝气消耗过大?等等。要知道,肝的自行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您好好对待它,它永远都会无怨无悔地为您服务。 糖尿病虽然是顽疾,健好脾就可以控制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极泉穴 方法:取一小片质量好的白参,贴在左极泉穴上,用医用纱布和

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每天至少20下。 现在,糖尿病被很多人看成是无法治愈的顽疾。一旦自己被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心里就慌慌的,认为要一辈子打胰岛素了。其实,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就是脾气亏虚引起的,只要把脾养好,糖尿病就能够控制。 在中医里面,糖尿病属于消渴症的范畴,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总是有一种口渴的感觉。明人李曾在《医学入门·消渴》中明确指出:“养脾则津液自生。”因此,我主张将益气健脾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法则。而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糖尿病的产生机理是脾土不固。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通过益气健脾来控制糖尿病都是可行的。 糖尿病人的外治方法 既然治疗糖尿病要从补脾入手,那么我就采取白参片外贴左侧极泉穴或者直接按压左侧极泉穴的外治方法。 心火为脾土之母。按照“虚则补其母”的中医理论,治疗脾虚当然要先补益心气。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起点,在此穴上外贴大补元气的白参,就能促使心气尽可能多地回归心脏。心气充足了,脾自然就不虚了,这样也就达到了益气健脾的目的。 在本书中,我将多次用到人参这种药材。人参按产地分,有东北参、高丽参以及西洋参几个品种。其中,东北参和高丽参按制作工艺,又能分成白参、红参、糖参等类型。直接以太阳光或热风自然晒干的,称为“白参”;蒸熟后再晾干的称为“红参”;刺成蜂窝状后用糖水浸泡再晾干的称为“糖参”。有关这几种参的功效,请参照本书第九章第一节。 有糖尿病的朋友在治疗时,最好使用白参,红参也可以,只是效果没有白参好。至于西洋参,它的药效重在清火,补气的作用比白参要差得多,所以我不建议大家使用。还有,人参与党参的药效也是相差很大的。所以,本书中需要用到人参的地方,请大家尽可能使用白参,千万不要用西洋参或党参来代替。

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及调护

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及调护 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及调护 文/杨晋翔 [专家简介] 杨晋翔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急症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富贵病”出现在人们身边。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吃吃喝喝的社交应酬,使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营养过剩的现象日益严重。脂肪肝的患病率在节节攀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日前国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15%。脂肪肝是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由于脂肪肝早期不被人们重视,拖延到中重度脂肪肝,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纤维化,甚至演变成肝硬化。脂肪肝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比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冠心病。 从临床发现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大量饮酒,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滥用药物有关等。而发生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等。 中医药防治要辨体质 ◎ 痰湿内停 此类体质的人群比例最高,这类人外表有丰满的体型,不仅不愿意运动,嘴里

总是“黏黏的”,不喜欢喝水,咽部好像有东西堵着,周身困重,胸喘憋闷,头晕恶心,舌苔又白又厚,可以用陈皮、苍术、茯苓、厚朴、泽泻中药等进行防治。◎ 湿热内虚 年轻人中湿热蕴虚体质较多,表现在平常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口干口黏、口苦、肋易胀痛、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苔又黄又腻。可以用薏米仁、通草、滑石、蔻仁、杏仁、青蒿、茵陈等中药进行防治。 ◎肝郁脾虚 这类人相对内向,心情容易抑郁不舒,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食欲较差,舌泛边有齿痕。可以用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等中药进行防治。 ◎ 气滞血瘀 这类体质也较常见,表现为胸部胀闷,好像有东西压着不舒服,面色偏黑,常伴有各种疼痛,女性朋友则出现痛经,舌和唇色紫暗。可以用绿萼梅、八月札、香附、郁金、丹参、桃仁等中药进行防治。 餐桌上防止脂肪肝的食物 ◎ 芹菜炒香菇 芹菜400克,香菇50克、食盐、醋、酱油、味精等调料适量。该方具有清肝热、调气血的作用。 ◎ 蘑菇烧豆腐 嫩豆腐250克,鲜蘑菇100克。砂锅内放入豆腐片、鲜蘑菇片、盐和清水,用中火煮沸后,用小火炖15分钟,加入调味料即可。该方具有补益脾胃,化痰理气作用。

五付中药治愈糖尿病

五付中药治愈糖尿病 生黄芪18克、生山药、麦门冬各15克、元参30克、肥知母12克、干地黄10克、北五味、天花粉各9克、生鸡内金6克、生葛根、丹皮各4.5克、陈皮少许、竹叶30片。毎日一剂,水煎2次共一大碗分2次服。这是我2月前的临床病例:宋某,男,56岁,形体稍胖。自述几天来老是口渴得很,容易饿,有时刚喝了水还渴,一天能吃10次8次也吃不饱。有时夜间也得起来吃上一顿。到医院多次化验血糖和尿糖都高得很。诊断为糖尿病2型,遗憾具体化验数值没有留记录。患者害怕终身服药,找我希望用中药试试。我说试试吧:随诊断:证见患者面色发红,舌红,苔少黄。脉象洪大。自述大便干结。处上方3剂。嘱患者3天后复诊。3天后患者一进我门诊室内就面露欣喜之色,告诉我说1剂喝后就减轻了,今3剂喝完了,不渴了,吃饭也正常了。只是尿的次数比较多。我心中甚是高兴,看了舌象和脉象。上方去花粉、丹皮加山萸肉15g。处方:生黄芪18g、肥知母12g、生葛根4.5g、元参30g、麦门冬15g、干地黄10g、生鸡内金6g、北五味9g、生山药15g、山萸肉15g、陈皮少许、竹叶30片,再2剂。患者5天后又登门告知已没症状。要求在开几付,我说化验一下吧,或者观察1周也行。患者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一直没在来诊。直到昨天,我在市场上买菜才见

到他,他拉着我的手说:医生,好了,我好了……很是感激。 附:糖尿病病人必须坚持“十不得”: 1,嘴馋不得:糖尿病病人日常节食,常有想吃、爱吃而不能吃的感觉。因此,要从严治馋,不该吃的一定坚持不吃或者少吃。2、身懒不得:老年糖尿病病人吃饱后容易打盹,是躺下睡觉,还是坚持运动,这与控制血糖,提高身体素质息息相关。还有,糖尿病病人不要太亲近电视、电脑及麻将等,应该多亲近朋友,多亲近运动,多亲近大自然。3、急躁不得:糖尿病病人应培养自己的“平常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4、劳累不得:有些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患病原因与多年工作劳累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治疗期间,工作、学习和生活强度要适中,过分劳累了,血糖会升高。因此,控制血糖要做到“三不”:不闲着、不累着、不气着。5、生气不得:快乐使人健康,忧愁使人生病。糖尿病病人最怕生气,生气后血糖常常上升。因此,生了气一定要及时消气,有副良药:少管闲事、少发牢骚、少生闷气。6,麻痹不得:糖尿病患者初期多思想紧,这主要与缺乏知识、盲目治疗有关。因此,遵从医嘱、科学治疗最为关键。要经常给自己“五提醒”:错过啥,不要错过定时定量吃饭;误了啥,不要误了适度活动;忘了啥,不要忘了遵医嘱服药;漏了啥,不要漏了定期测血糖;挤了啥,不要挤了听课时间。7、马虎不得:病情控制不好的原因往

中医辩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脂肪肝的研究治疗

中医辩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脂肪肝的研究治疗 一、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心慌、四肢麻木、面红、烦躁、失眠等,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性疾病。 且动脉血压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病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血管壁改变,高血压是脑卒中(脑更死和脑出血)、冠心病、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肾小球梗死肾衰)的致病因素,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压的最常见并发症。 在中医文献史料中没有高血压,病名的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多种中医病证相关,高血压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耳鸣、不寐等范畴,心、脑、肾病变者属于心悸、胸痹、中风、水肿等范畴。 (二)病因:高血压病因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有关 ①情志失调,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情绪波动较大,过度恼怒及恐惧肝气大疏,日久郁而化火,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或长期忧思劳神过度或期盼太高,所愿不遂,导致心阴暗耗,心神失养气血失调发为本病。 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多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损伤脾胃,以至湿浊内生,湿浊蕴久化热,热灼津液成痰,痰浊阻滞经络,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失常,清窍失养或痰热上扰清窍而发为本病。 ③内伤虚损,如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或房事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肝肾精血亏虚,阴不敛阳,肝阳偏亢。虚风内动而发本病。 (二)病机,病理变化主要为阴阳失调,阴虚阳亢,高血压病变部位在肝、肾、心、脾,其中以肝肾为主。 (三)病理表现为脏腑阴阳失调,心肝阳亢与肝肾阴虚互为因果,病理中心为“阴虚阳亢”初期阳亢居多,久病阴虚为主,后期阴损可及阳。 (四)病理因素为风、火、痰、淤为主,四者相互联系风火源起于肝、肝阳上亢可化火生风,或者肝肾阴虚火旺、阳亢于上,肝风痰火升腾,冲激气血,可见气升血逆,甚至阻塞窍络突发昏厥卒中,若风痰入络,血淤络痹,可致肢体不遂,偏枯,或因心脉

中医治脂肪肝:五种证型,七点注意

中医治脂肪肝:五种证型,七点注意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现象,近年来发生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营养失调、大量饮酒、糖尿病、感染、药物性损害、代谢及内分泌障碍等。 大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往往使肝功能受损,甚至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发生肝硬化、肝癌,造成不良后果。 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通过解除引起脂肪肝发生的不同病因而使其得到好转或恢复,也应用促进肝脏消除过量脂肪或阻止脂肪在肝脏内储存的药物,但疗效取决于脂肪肝的类型。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或大量饮酒,使湿热内生,或湿聚成痰,引起湿热互结,阻滞经络,使气郁不行,血瘀阻络,水湿停留,从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证候。 01 脂肪肝证治与用药 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方面各地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我们对脂肪肝的分型治疗与用药介绍于后。 一、痰湿互结型 主症:多见肥胖之体,胸脘满闷,腹胀,肝区胀痛,周身困重,倦息乏力,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清长。化验可见ALT轻度升高。舌胖苔白厚腻,脉沉弦滑。 治法:化痰祛湿。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9g,白术30g,天麻6g,陈皮9g,茯苓15g,甘草3g,泽泻9g,天竺黄9g,苇根15g,象贝9g,生苡仁30g,生姜3g,大枣5枚 水煎服,日1剂。 加减:

①呕恶者,加竹茹9g,豆卷15g;②如见肝区痛重,加橘络9g,威灵仙12g;③大便粘腻加川连9g,木香9g;④肝肿大者,加海蛤壳15g,鸡内金15g; ⑤ALT升高者,去半夏,加山楂15g,决明子15g;⑥CH及TG 升高者加山楂15g,熟大黄3g。 二、血瘀阻络型 主症:本型多见于肝炎后及酒精性脂肪肝,证见胁痛肋胀、面部及胸部可见蟹爪纹缕,肝掌,纳食减少,体质消瘦,肝脾肿大,舌暗苔薄白,脉沉涩。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泽兰叶15g,马鞭草15g,丹参15g,橘叶9g,丝瓜络12g,威灵仙12g,土元6g,山楂15g,郁金15g,皂刺9g,砂仁9g 水煎服,日1剂。 加减: ①肝区刺痛者,加元胡12g,青皮6g,山甲珠15g;②呕恶腹胀者,加川朴花9g,竹茹12g,炒莱菔子15g;③牙衄鼻衄者,加丹皮9g,三七粉3g;④乏力者,加太子参15g,黄芪15g; ⑤ALT升高,加车前草15g,淡竹叶9g,八月札15g; ⑥HBsAg(+)者,加山豆根15g,蚤休15g。 三、湿热蕴结型 主症:证见呕恶腹胀,胁痛,口渴不欲饮,厌油纳呆,尿黄,大便粘腻不爽,周身困重,烦热,ALT可升高,TBIL常高于正常值,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 方药:茵陈15g,生栀子9g,连翘9g,赤小豆30g,车前子15g,茯苓15g,田基黄15g,虎杖15g,通草6g,泽泻9g,竹叶9g,苍术12g,败酱草15g 水煎服,日1剂。 加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