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研究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3篇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ee073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b.png)
⾼中⽣物论⽂范⽂3篇⽣物学视域下⾼中⽣物论⽂⼀、⾼中⽣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师对实验课的重视度不⾼⼤多数⽣物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认为⽣物实验教学只是⽣物教学的⼀种辅助⼯具⽽存在,没有理论课来的重要.这就导致许多学校的实验课基本上是讲解、背诵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考试时也仅仅是粗略地考查实验,⽚⾯强调实验操作的熟练化,注重实验的结果,轻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看到的实验现象,实验课沦为⼀种简单的实验技能训练,⽽研究⽅法的探寻不被重视,它的重要科学价值被抹杀.常此以往学⽣不仅失去了独⽴思考的机会,更会变成只会机械背诵,应付考试的机器,创新精神的缺失将更加严重.⽣物学的教学形式迫切需要变⾰,⽣物实验教学急需改进,⼀定要将⽣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另⼀⽅⾯,实验室利⽤率很低,⼤都闲置着.⼤部分学校都有单独的⽣物实验室,但平均利⽤率很低.学校在进⾏课程安排时将⼤部分的时间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上,学⽣的实验课时间被⼤⼤压缩,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2.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学校对⽣物实验的重视程度,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化的发展程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总体⽽⾔,当前⼤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都可以满⾜基本的硬件设施配备需要,只要学校更加重视这⽅⾯的教育,加⼤⼀定的投⼊,基本的实验器材还是可以满⾜的.但⽣物学实验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实验课开设度不⾼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些⽣物学实验需要⽤到较为先进的观察仪器,但这些仪器的价格⾼昂,⼤多数学校很难拿出⾜够的经费引进.另⼀些实验需要⽤到活体,像家兔,⼩⽩⿏,蟾蜍等,这些实验材料的储存需要找专⼈看管,投⼊的⼈⼒物⼒较⼤.其次,在⼀些偏远地区或者⽐较偏远的农村,想达到和⼤城市学校⼀样的实验配备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允许的,许多农村中学缺乏实验课程必备实验器材,开设实验课困难重重.3.缺乏实验研究意识当前学校开设的⼀些⽣物学实验,仅仅是从书本中选取⼀些操作相对简便,耗费的⼈⼒物⼒相对较少,没有危险性的最基本的实验,这已经远远不能满⾜新课程的需要.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定的差距,当前的⽣物学教学中存在⼀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提⾼⾼中⽣物实验教学⽔平的举措1.增强学校和⽼师对于⾼中⽣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物教师和学⽣都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上实验课不是⼀种上课的新形式,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使学⽣更愿意动⼿操作、与他⼈展开合作和积极探索科学.在实验过程中,学⽣为着相同的实验⽬的进⾏相互分⼯合作,在合作中认识到⼈与⼈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亲⾝参与实验的每⼀个步骤,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得到培养;实验的失败与成功存在很⼤的不确定性,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教会学⽣要有⼀个健康良好的⼼理素质,不畏失败,坚持不懈,克服艰难、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这些实验可以教给学⽣知识的同时,助⼒学⽣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师要从根本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协调好实验课与理论课的⽐重,培养学⽣学习⽣物的兴趣,引导学⽣参与到⽣物实验教学中来.2.完善学校的实验设备⾼中⽣物对于学⽣来说也是⽐较重要的⼀门⾼中学科,在理科⾼考中占据⼀定的地位.⽣物课的教学成果差的话,将影响学⽣的整个⾼中⽣活.⾼中⽣物的很多知识都需要⼀些实验来证明,例如细胞分裂等实验.这些实验如果不能让学⽣实地得去操作,那么对于学⽣来说,并不能深⼊地理解这些实验所讲述的原理.所以学校引进优良的⽣物实验设备是⼗分必要的,学校可以向政府申请⼀定款项来重新完善实验室设备或者向社会的慈善的⼈⼠求助,帮助学校修葺⽣物实验室,让学⽣能够在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学习,提升学⽣的⽣物成绩,让学⽣在实验过程中爱上这个这门学科.3.提升学⽣对实验研究的重视⽣物学的发展需要进⾏⼤量的实验,仅仅依靠机械背诵是不能牢固掌握⽣物学知识的内核的,在课堂教学中,学⽣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逐步对⽣物学科产⽣⼀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学⽣获得更多的知识.实验是⼈类认识和研究⽣物科学的⼀种直观的重要的⼿段,也是⽼师进⾏⽣物学教学的⼀种重要⼿段.教师指导学⽣利⽤⼀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内容去进⾏⼀系列⽣物实践活动是实验课的主要形式.通过⽣物学实验,学⽣获得⼀些对⽣物界的感性认识,学⽣学习⽣物的基本技能得到锻炼.由认识,分析,掌握,到综合运⽤⽣物学知识的能⼒增强.学⽣学习⽣物学的兴趣被⽣动有趣的⽣物学实验⼤⼤激发,实验可以培养学⽣秉持⼀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综上所述可见,要完成⾼中⽣物学的教学任务必须提⾼实验课的质量,要提⾼整个学科的综合成绩,也必须重视实验课.对此,提出以下举措:学校要从长远出发,积极开展⼀些⽣物实验型研究性学习,⽣物界缤纷多彩的,可以拿来进⾏研究的课题也层出不穷.引进⼀些具有较强带领学⽣进⾏实验研究的⾻⼲教师,带领学⽣进⾏科学研究,三、对⾼中⽣物的实验教学的展望⾼中⽣物实验教学⽔平的提⾼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多⽅⾯的积极配合与不懈努⼒才能完成.为此,学校领导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倾听⽼师,学⽣的⼼声,积极改进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使得课程安排更加的合理有序,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最⼤限度的满⾜学⽣的学习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师是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者,更要有较强的学习改进意识,在⽇常的教学中,也应该及时和学⽣进⾏交流,倾听学⽣的意见,改正不⾜之处,发扬长处,不断改进⾃⼰的教学⽅法,提⾼教学质量⽔平,教给学⽣更多的知识与能⼒,不断进步.作者:王海波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东⼭⾼级中学多元化⾼中⽣物论⽂⼀、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中⽣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的素质提⾼。
高中的生物教学研究分析(4篇)-生物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高中的生物教学研究分析(4篇)-生物教学论文-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ffb382312b3169a551a402.png)
高中的生物教学研究分析(4篇)-生物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高中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后期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我国高中阶段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生物教学中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生理特征进行了着重讲解与介绍,因此,将生物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在一起对高中阶段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与实践意义。
为此,本文将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出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学生心理特点;生物教学;学习效率;方法与策略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日趋成熟,逐渐拥有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意识,知识与技能趋于完善。
生物教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基本教学内容,涉及学生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相关教学内容,对高中生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全面围绕学生的发展趋向,因材施教,注重教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生物教学技能。
一从生物学科角度,分析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一)明确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通过初中阶段学生对生物教学知识的学习,使步入高中校园的学生均对生物教学知识拥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晓得学习生物课程的作用与价值,对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拥有一定的渴望与需求,正视生物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拥有正确的学习意识,学习动机较为明确。
通过对我国多所高中进行走访调查,从中得知高中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普遍拥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所不同。
部分学生是对生物学科拥有独特的学习兴趣,想要不断探索生物奥秘;部分学生是想通过学习生物知识用来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实践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是为了升学的需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治、自理能力,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均能够通过自我约束力,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进行约束与管理,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有选择的进行学习。
高一生物教学研究论文
![高一生物教学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e65f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f.png)
高一生物教学研究论文21世纪初,我国全面启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生物作为课程改革体系的基础学科之一,课改理念的更新与实践落实到教师行为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教学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学研究论文篇一一、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思考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研读,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及重构实验的实验原理、过程的分析,并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忽视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总结经典历史实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运用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去分析历史实验;通过对三个经典实验的分析总结出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并得出实验总结论。
二、对学习方法的思考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进去”和自信、正确、个性地“讲出来”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观察指标,探索有效教学方式。
三、对教学过程的思考1.对引入的思考课堂的引入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顺利引出课堂主题。
导入常见的形式有图片导入、问题导入、文字导入(社会热点问题)、视频导入、复习导入等;导入常见的问题有时间过多、偏离主题、材料陈旧、学生兴趣不浓等。
因此本节课可以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相关视频导入,也可以用社会热点问题如亲子鉴定、地震死者身份鉴定等展开讨论,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
因此教师要勤于搜索和收集相关的素材,善于积累和思考。
2.对教学环节的思考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
教学的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课型、学段灵活变通,“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授课可以设计为五个环节,即导学引领→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检测→质疑反思。
1000字高中生物学报告论文三篇
![1000字高中生物学报告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a3b0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1000字高中生物学报告论文三篇文章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1. 细胞的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起到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多种细胞器和溶液。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生物合成、能量转换、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
细胞通过生物合成过程合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
能量转换过程中,细胞将光能或化学能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能。
物质运输是细胞将物质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或反之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细胞复制自身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细胞的重要作用细胞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组成组织、器官和器系,构成整个生物体。
细胞通过生物合成过程合成各种生物分子,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细胞通过能量转换提供生物体所需的能量。
细胞还通过物质运输实现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文章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体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而进化是物种随时间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1. 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信息的过程。
基因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
遗传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物质的分离和重新组合,以及基因突变等。
2.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是物种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适应性选择和遗传漂变。
遗传变异指的是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适应性选择指的是环境选择对适应环境的个体进行生存和繁殖的过程。
遗传漂变指的是随机事件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3. 遗传和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物种可以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种群和亚种。
高中生物教研论文
![高中生物教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d7e1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1.png)
高中生物教研论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高中生物学,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方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研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教研论文范文一: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研究摘要:生物概念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对自然界以至整个生物界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或者生命体的集合。
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的学习需要结合一定的理论基础。
而且,概念教学在生物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的后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并能简化后期相关知识的混乱,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构建;课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在高中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实行文理分科政策。
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课程也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这也说明了一点,对于生物课程的教学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对于高中时期生物课程实体教学中,根据课本教学目标来说,都相对抽象,涉及的生物类型等也十分复杂,但是实体的教学互动实验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也给生物实体教学带来了一些疑惑,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也尤为重要。
一、我国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存在的缺陷(一)教学效率较低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因为高中生物课程本身涉及的内容较初中时期,已经变得更广了,内容上更加丰富,知识也更偏向于微小生物周期等的研究,并且知识点相应也增加了很多。
如果单纯按照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依次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根据生物课程的特征来说,内容交叉相关的也很多,另外生物课程本身的抽象性,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
(二)重视课程进度,忽视教学本质对于现阶段而言,教育行业在我国的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
对于高中教育阶段更是教育的重要阶段。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对生物教学课程的安排相对来说相对紧凑,往往按照教学重点顺序进行授课,从而忽略了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除了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还应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体课堂中构建适宜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后期生物的学习。
1000字高中生物学报告论文三篇
![1000字高中生物学报告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913f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3.png)
1000字高中生物学报告论文三篇主题一:DNA的结构和功能摘要本篇报告主要介绍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DNA是生物体内负责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在细胞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DNA的化学结构、双螺旋结构以及其功能与遗传的关系。
引言DNA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其分子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DNA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DNA的化学结构入手,介绍DNA的基本组成和形态特点。
DNA的化学结构DNA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状分子。
核苷酸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DNA的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并解释它们在DNA分子中的排列方式。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DNA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而成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形成过程,并解释其对DNA的稳定性和复制的重要性。
DNA的功能与遗传关系DNA作为遗传物质,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DNA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和传递等。
同时,还将探讨DNA与遗传的关系,解释遗传信息是如何通过DNA来传递给后代的。
结论DNA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DNA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提供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增进读者对DNA的了解,并对生物学产生兴趣。
主题二: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摘要本篇报告主要介绍了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和遗传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细胞分裂的两个阶段: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并解释细胞分裂的意义。
引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从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细胞分裂的两个阶段,并解释它们在细胞生命周期中的意义。
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生物论文范文(推荐(5篇)
![生物论文范文(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db9a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e.png)
生物论文范文(推荐(5篇)生物生物论文篇一1.1微生物学教学方法优化《微生物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多且散、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易混淆”等缺点,加之微生物本身肉眼看不见,在实际教学中抽象性概念及描述较多。
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容易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的错误方法,造成学生学过就忘、考完就忘的问题,难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由于《微生物学》实践性较强,而且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
因此,需要在绪论内容讲述方面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意识到微生物虽然个体小,但是其作用却是一点也不小;从日常生活中衣物与食品的发霉现象,到生产中酿酒、制作腐乳等工艺,到微生物致病性和引起人类恐慌的传染性疾病的蔓延等具体事例,引起学生对微生物的重视,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述方法上,注意前后结合,融会贯通,比如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差异、病毒一步式生长曲线与细菌群体生长曲线的对比、微生物分解代谢与微生物的营养之间的关系等。
前后知识点系统联系,对比记忆,归纳总结。
以提纲式教学的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点、重点及难点,一方面既巩固了知识,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一张系统的知识脉络结构网,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习知识。
1.2紧跟科学前沿,放眼学科动态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教师在课堂讲述过程中,除了系统介绍课本知识外,还应穿插当今科学研究前沿,以充满激情的科学态度向学生展示微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及当前的热门话题。
比如:介绍与微生物相关的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杂志上的科学文章;在讲授病毒这一章内容时,结合目前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疾病的感染与治疗讲述病毒的特点等。
以当今的科技成果和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对微生物科研工作的崇拜感。
高中生物研究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研究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1873c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9.png)
高中生物研究论文范文深入教学实践研究高中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研究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研究论文范文篇一高中是学生全面接触知识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健全,他们需要很多的知识去充实他们。
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找到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义使学生变成课程的中心。
在以前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中心,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也不会去思考一些问题。
如果老师上课不提问,学生就盲目地听,也不思考也不提问。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因此,老师要多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中心,提高他们对生物的兴趣。
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去设计并且实施实验,强化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设计之前,学生就会按照以往学过的生物内容进行设计,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就会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升了对生物的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老师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思想。
老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把老师讲的东西学会。
多去鼓励学生在课上提问,在上课的时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中去。
高中生要改变自己的听讲方法。
我国目前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很死板,只是简单抄写老师的板书,然后就去把这些笔记死记硬背,不能独立地去理解,不符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要求。
所以,学生自己要改变不正确的上课方法,在上课的时候更积极一些,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上课效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注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讨论,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b129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e.png)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论文一: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研究背景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
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显微镜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和分析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并通过实验验证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形式,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等阶段。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离和重新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对于生物体的生长、修复和繁殖都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结论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的机制和调控方式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论文二: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研究背景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分析基因突变在遗传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探讨基因突变的检测和治疗方法。
研究结果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进而影响细胞功能和生物体的正常发育。
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如遗传性糖尿病、囊性纤维化等,都与特定基因的突变相关。
基因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的疾病表型。
研究结论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基因突变的机制和检测方法,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论文三:克隆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研究背景克隆技术是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伦理学分析,探讨克隆技术在动物、植物和人类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
高中生物学1000字论文集三篇
![高中生物学1000字论文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a79f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9.png)
高中生物学1000字论文集三篇论文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800字)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生命存在和活动的基石。
细胞具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交换,使生物体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存。
细胞的结构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原核细胞是最简单的细胞形式,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如细菌。
而真核细胞则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负责储存遗传信息和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的功能主要分为代谢、生长、分裂和分化。
代谢是指细胞通过化学反应将物质转化为能量和新的分子,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生长是指细胞增加体积和数量,使生物体得以发育。
分裂是指细胞将自身复制为两个新的细胞,以便生物体的生长和修复。
分化是指细胞根据特定的功能和结构需求,发展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类型。
细胞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通过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揭示许多生物学现象的原理,如细胞分裂、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等。
同时,细胞学的进展也为医学领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细胞的研究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的进步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二:遗传与进化(800字)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适应性的原理。
遗传是指通过基因传递的性状和特征的继承。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遗传的基本规律由孟德尔在19世纪首次提出,即遗传物质在有性生殖中以随机和可预测的方式组合传递给后代。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产生新的物种和适应性的变化。
进化的基本原理由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即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和繁殖,从而传递其有利的遗传特征给后代。
三篇高中生物学1000字学术论文
![三篇高中生物学1000字学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0bd1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6.png)
三篇高中生物学1000字学术论文论文一:细胞分裂与遗传摘要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它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本文主要探讨了细胞分裂的过程、调控机制以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通过对细胞分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和遗传变异的发生。
引言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对后代的遗传性状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细胞分裂的过程、调控机制以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一般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和细胞质同时分裂的过程,主要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的过程是分开进行的,主要分为增殖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细胞周期调控、有丝分裂检查点、无丝分裂调控等多个层面。
细胞周期调控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和降解来控制细胞分裂的进行。
有丝分裂检查点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到监测和修复DNA损伤的作用。
无丝分裂调控则通过细胞外信号和内部调控因子来控制细胞分裂的进行。
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递。
在有丝分裂中,DNA通过复制和分离的方式传递给子细胞。
而在无丝分裂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相对简单,直接通过细胞质分裂将DNA均匀地分给子细胞。
结论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
通过研究细胞分裂的过程、调控机制以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周期和遗传变异的发生。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和遗传物质传递的细节,以揭示更多关于生物学的奥秘。
论文二: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摘要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人工改造生物基因的技术,它在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转基因作物的育种、抗虫抗病基因的导入等。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1b52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e.png)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课题题目: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
现根据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县教研室对课题立项开题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一)研究背景1.校情、学情的分析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县中招录取中的批次状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应该当之无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
在别的学校不起眼甚至说瞧不上的学生,换作在我们学校可能都要被当成宝了。
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学习成就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意识不强,学习中的求助意识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比如,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
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走进教室,跟学生介绍学科学习的情况,给学生鼓舞士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我们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调适月,学校组织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做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
我们一贯强调,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坚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一定能上新台阶。
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学习的问题今天处理完。
不让学习问题无限积累和放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设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结果却是很现实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岂是一日之功。
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不断打压着学生的士气。
再加上他们不能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甚至就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把学习落下了。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8d64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d.png)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以下为生成的范文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引言。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探讨细胞的重要性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二、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官。
细胞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所需要的环境。
3. 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4. 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等。
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三、细胞的功能。
1. 新陈代谢。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来获取能量和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新陈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它们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
2. 生长和分裂。
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来完成自身的增殖和再生。
生长是细胞体积和质量的增加,而分裂是细胞的繁殖方式。
3. 遗传信息的传递。
细胞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来完成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四、结论。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细胞的研究和认识有所帮助,促进生物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6144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9.png)
1000字高中生物学研究论文三篇1. 研究论文一: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包括DNA提取、PCR扩增、DNA连接、转化和筛选等。
然后,详细阐述了克隆技术在基因工程、疾病研究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和转基因作物培育等。
最后,讨论了克隆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挑战和潜在风险,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疾病研究、农业、挑战、风险、未来发展2. 研究论文二:遗传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遗传变异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遗传变异的类型和来源,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缺失、基因重排等。
然后,详细阐述了遗传变异与常见遗传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罕见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接着,讨论了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和个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遗传变异研究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遗传变异、人类疾病、单核苷酸多态性、常见遗传疾病、罕见遗传疾病、药物反应、未来前景3. 研究论文三: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与社会问题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与社会问题。
首先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包括CRISPR-Cas9系统和ZFNs技术等。
然后,详细讨论了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胚胎编辑、基因改良和基因驱动等方面引发的伦理和社会争议。
接着,探究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监管和国际合作,并提出了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时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基因编辑技术、伦理问题、社会问题、CRISPR-Cas9、ZFNs、人类胚胎编辑、基因改良、基因驱动、法律监管、国际合作、伦理原则、社会价值。
三篇1000字高中生物科学论文
![三篇1000字高中生物科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99ae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3.png)
三篇1000字高中生物科学论文
论文一:细胞分裂与遗传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细
胞分裂的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我们将讨论这两种分裂
方式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细
胞分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它们对生物体的影响。
论文二: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
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转
基因技术。
我们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潜在的利与弊。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基因工程与伦理道德
之间的关系。
论文三:进化论与自然选择
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解释了生物体的多样性
和适应性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将介绍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理论。
我们将探讨自然选择对物种适应性和进化的作用,
并讨论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进化论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宗教观念的关系。
以上是三篇高中生物科学论文的简要概述,每篇论文需要根据题目进一步扩展内容。
高中生物学1000字论文集三篇
![高中生物学1000字论文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38ed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a.png)
高中生物学1000字论文集三篇论文一:细胞结构与功能介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本论文将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以及细胞的呼吸、分裂和遗传等功能。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本文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磷脂双层结构和蛋白质通道等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本文将探讨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重要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本文将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染色体、核仁和核膜等组成部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细胞产生能量的过程,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的反应释放能量。
本文将讨论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以及产生的能量和废物产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本文将介绍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和重要事件,以及分裂对于生物体生长和修复的重要性。
细胞遗传细胞遗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DNA复制、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
本文将探讨细胞遗传的机制和重要分子,以及遗传变异对生物体进化的作用。
论文二:遗传与进化介绍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基因传递和物种演化等方面。
本论文将介绍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实践,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进化的影响。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物种内个体之间基因组的差异,是进化的基础。
本文将讨论遗传变异的来源和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以及变异如何与自然选择相互作用。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通过适应环境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本文将介绍自然选择的原理和案例,包括达尔文的观点、鸟嘴形状的演化和抗生素抗性的产生等。
物种演化物种演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变化过程,包括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
本文将探讨物种演化的机制和证据,包括地理隔离、适应性辐射和化石记录等,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
高中生物小论文
![高中生物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2343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6.png)
高中生物小论文教育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还要融入更多新观念、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小论文范文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探究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学习的自觉动力。
一旦学生对生物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反之,学生厌烦生物,他们就会对生物置之不理,放弃学习。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下面笔者试谈几种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教师若单纯讲授,肯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自然不好。
对此,我们不妨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如讲遗传规律可以引入“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讲DNA的结构可以先导入沃森和克里克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懂得一定的道理——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脚踏实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开拓进取。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波好动、喜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高中生也不例外。
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这一身心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游戏,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愉快,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
(三)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悬念可以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牵挂,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感和欲望。
因此,教师要重视悬念的设置。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原则,设置一系列悬念,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怀着高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
二、拓宽思路,革新实验教学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生物研究论文范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高中生物学,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方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生物研究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生物研究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成了当前教师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转变新课标强调教育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高中新课程已在我省展开,作为一线教师,学习新课标、体验新课程,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课改实验,势在必行。
通过对高中新课标的学习,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有些许体会,籍此为使用新课标生物教材的教师提供一点帮助。
1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1.1生物课程功能的转变:生物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强调以灌输生物知识为主要方法,以生物学科体系为中心,忽视学生现实生活,偏重知识要求,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
高中生物新课程则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全人”而非“完人”。
生物新课程倡导的是面向全体在校高中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教育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愿望的高中生。
1.2生物课程结构的转变:生物新课程突出的变化是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理化生3学科中生物学科处于次科的不平等地位。
同属于科学领域,高中生物新课程包括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3个模块两部分,每位学生通过每一模块的考核都将获得2学分。
生物课程结构的改变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培养目标,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高中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发展。
通过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便于适时调整生物课程结构,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特别是实验设备等,并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为高中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
1.3生物课程内容的转变:生物新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了基础的夯实和创新,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与原有教学大纲比较,必修内容的主题略有减少,3个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突出了生物的核心基础,又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同时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必修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必修的基础上,选修内容“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从科学、技术、社会层面展开,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有效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生物课程实施的转变:生物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只关注教师的教学,加强了课程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建立相应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为高中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1.5生物课程评价方面的转变:新课程改变了强调结果,忽视过程,以学习终结考试为评价基准的评价体系,代之以由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活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多元目标,多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原则,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2实验教学内容的转变传统的生物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绘图技能等基本能力为目标。
验证性实验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有其局限性。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的过程主要是指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亲自参加的探究过程,而在实验教学部分又侧重于学生的探究过程;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指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维方式,而思维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
因此探究实验是让学生领悟和掌握科学过程与方法并提高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课标教材在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2.1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变:在大纲教材中,我们可以看见探究实验的影子。
例如“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
在课标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比重明显增加,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共有11个探究实验,占整个实验部分的35%,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增加的实验内容,例如“探究醉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
也有一部分是由大纲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转变而来,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则是由“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转变来的。
探究实验在数量上的变化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探究能力的理念。
2.2探究实验层次的转变:探究活动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特别是实验式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6个环节。
但是,在课标教材的探究活动中,每个探究活动的设计都不尽相同,或对6个环节都作了详细的指导,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或对部分环节仅作简要提示,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通过一段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分层次设计探究活动,能在较好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地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另外大多数探究实验在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上也没有硬性的规定,这种开放式的实验设计,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
2.3探究实验形式的转变:探究一般有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三种基本形式,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实验式探究和推理性探究,不同形式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实验式探究中,比较多的用到了观察、实证、模拟等探究方法和形象思维、模型、系统等思维方式,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为知识体系提供实证即实证的方法,而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中,则用到了模型的思维方式,“抽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利用系统的思维方式。
推理性探究较多的用到了逻辑思维和数学的方法。
例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则属于此类。
多种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融合体现了能力培养多元化的趋势。
总之,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使用好这套新课标生物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终极目标。
作者:万艳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六中参考文献:[1]叶佩珉;《生物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刘大宇;“研究性学习”与教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31期[3]王崇信;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4]赵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的转变;《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8):172-172[5]许国清;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广西教育•B版》2014年第02期[6]马云锋;浅谈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学文摘》2013年1月总第75期[7]王洪钰;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2013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展高中生生物研究论文范文篇二摘要: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教育体制开始实施改革,教育方法也不断得到创新。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与国人的素质直接相关,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就要实施高效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
在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的背景下,在高中教学中逐渐兴起了“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学生们能够显著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减轻沉重的学习负担。
本文将会全面探讨并深刻剖析“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的实例进行全面分析,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用价值和教学意义。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的要求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的科学研究,从而摒弃传统的死板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们出现因为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而对学习失去乐趣、思维模式僵化、学习效率下降等。
“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实施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先学后教”,学生们完美的融入到了课堂知识的探索学习中,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升,为我国教育理念和模式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对于“先学后教”模式的认识“先学后教”(Thefirstpost-teaching)教学模式是总结过去高中课堂的不足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在课前和课上先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和学习,将探索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带到课堂上,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课,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问题予以提出,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一)关于“先学”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们能够事先通过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能够创造出教学生活情境。
比如在《光合作用》一课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然后教师将难点介绍给学生,之后学生们通过学习课本,在生活中会对家庭中的花草引起关注,并对有关疑惑向家人进行提问,提前对有关知识进行了解;通过“先学”,学生们将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在课本上标出,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生物是一门图形结合的学科,学生们能够事先对课本上的图片进行细致的研究,为后续教学扫清障碍;学生们对一些能够自己动手的实验现象进行研究和思考,大大节省了后续上课讲解的时间。
(二)关于“后教”通过“先学”阶段学生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教师在课上进行讲课时就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突出重点和考点,将主要时间放在解决学生疑惑上,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在“后教”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开导学生,将学生们的问题简单化,用实验的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生物课程的作用。
三、“先学后教”模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中“先学后教”的实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掌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