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技术设计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2a5b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2.png)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平面控制网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计划设计一个全面、可靠的平面控制网技术方案。
该控制网将服务于城市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工程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确保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实地勘察和数据收集:收集现有的控制点信息和地形数据,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测区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
2.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建模等。
3.控制网设计: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设计出符合测区需求的平面控制网。
4.实施与监测:在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实施后,对其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
目标受众:本项目的目标受众包括城市规划部门、建筑公司、道路工程公司、公共设施管理部门等。
项目步骤:1.组建项目团队,进行培训和分工。
2.收集并分析现有的控制点数据和地形数据。
3.实地勘察,记录和整理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初步的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
5.根据实地勘察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6.与相关部门沟通,获取反馈并调整方案。
7.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开始实施。
8.对实施的控制网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技术方案:我们将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对于数据处理部分,我们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操作。
对于控制网的设计部分,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项目安排:•时间表:项目总计划时间为12个月。
•负责人:XXX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
•关键里程碑:第4个月完成实地勘察并收集数据;第8个月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第12个月完成控制网设计和实施。
•资源需求:需要专业的GPS设备和GIS软件,以及具有相关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95e2224b35eefdc8d3334e.png)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以及任务范围目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学院灾后重建完成要求,需要对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测绘校区平面图。
要求在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上采用假定坐标系。
在布设首级控制网时可参考利用施工控制网成果作为控制网点骨干,或者利用RTK静态观测,经换算获取坐标作为控制网点骨干。
按设计要求在学院环道布设四等导线闭合环,作为首级控制。
再以校区内各适当路线进一步加密导线点。
在校区大范围的面积内以足够精度、密度的加密控制点满足测图要求。
(每个碎部测区至少两个控制点)并用50厘米钢筋(一端刻划有十字丝作为对中标志,称为砼桩)埋入混凝土作为控制点,并以红油漆标注,作为永久性标志。
任务范围:本测区范围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新校区,占地约1200亩。
二:测区地理自然条件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新校区,校区内地势平坦,绿化带尚未构成遮挡,可见度好,对于观测条件较为有利。
但是由于校区内建筑林立,过往师生以及车辆出入,公共设施多的影响,对于外业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以及影响。
气候条件:处于羊马湿地,气候较为宜人,空气较为干爽,对于仪器观测影响不会太大。
折光影响可以不用考虑。
交通状况:测区内四面环道,交通便利。
三:已有测量成果利用工程资料:可以根据学院灾后重建相关领导处获取施工控制网以及其他测量成果。
(在测绘时可以询问指导老师)其精度要求足够满足学院平面图测绘。
四:布网方案作业方法:可以根据GPS或者施工控制网成果提供起算点,作为首级控制点。
并用全站仪配合,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控制点加密,并敷设导线闭合环。
并以统一平差,直至满足技术限差要求。
平面控制网要求: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布网时应“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严格技术限差。
选点:经过对学院的实际踏勘,由小组论证决定:首级控制应布设在学院环道处,尽量布设为直伸状,以减小横向误差。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233cd2b14e852458fb57f2.png)
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测量1102组别:一组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指导老师:郭豫宾2012.3.20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
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任务: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技术依据: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3)图幅坐标以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4)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5)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
四.布网方案一、作业方法1 选点:⑴沿路线依次有效地布设控制点,点尽量分布在路中间。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70651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6.png)
.一、概述控制网设计技术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起带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控制测量施测前必须篇写既合理又经济的技术设计书,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精度估算, 使得该设计方案能保证精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
二、控制测量工作流程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 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三、业务来源及围业务来源: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一班指导老师唐保华的委托对学校周围进行测绘。
围:测区 5 公里围北邻石子路口,南邻京珠高速,东邻水渡河,西邻机电学院。
测区以黄土为主,少量的山地农田。
四、作业目的工程测通过控制测量设计能让我们了解到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的技术,它在工程建设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控制网,以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能让我们对整个的控制网有所了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不在盲目,有了一定的方向。
五、已有资料利用经过对测区周边高等级控制资料及图纸的收集,有下列成果可供利用。
1、在测区及周围经过踏勘查实有以下国家基准点为 G0007.0008 位于学校后角,成果为 1954 年坐标系点位可靠。
六、布网依据规及方案论证布设控制网,原则上应该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测绘不同比例尺地形的需要,各种工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对控制网的精度和密度的要求也相差很远。
根据控制的精度要求以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利用地形地物的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三角网或者边角网对点的要求: 1 图形结够好,边长适中角距角大于 20 度。
2 是制高点三尖上或者建造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 视线高出或者旁提障碍物 1.5 米。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c661156c175f0e7cd13755.png)
§2. 3三角锁推算元素的精度估算
• 控制测量工作的第一阶段就是控制网的设 计阶段。论述控制网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需 要是技术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 • 2.3.1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 • 精度估算的目的是推求控制网中边长、方 位角或点位坐标等的中误差,它们都是观 测量平差值的函数,统称为推算元素。估 算的方法有两种。
工测三角网具有如下的特点:
• ①各等级三角网平均边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显著地 缩短; • ②三角网的等级较多; • ③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 • ④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 分别对待。 • 对加密网而言,则要求上一级网最弱边的精度应能作为下 一级网的起算边,这样有利于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而且 也有利于采用测区内已有的国家网或其他单位已建成的控 制网作为起算数据。 • 以上这些特点主要是考虑到工测控制网应满足最大比例尺 1:500测图的要求而提出的。
2.要有足够的精度
• 以工测控制网为例,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 制网(四等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大比 例尺1:500的测图要求。按图上0.1mm的 绘制精度计算,这相当于地面上的点位精 度为0. 1×500=5(cm)。对于国家控制网而 言,尽管观测精度很高,但由于边长比工 测控制网长得多,待定点与起始点相距较 远,因而点位中误差远大于工测控制网。
2.1.2布设方案(续)
4.全国GPS一、二级网 全国GPS一、二级网是军测部门建立的,一级网由 40余点组成,相邻点间距平均为683km。外业观测 自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进行,使用10台 MINIMAC 2816接收机作业。网平差后点位中误差, 绝大多数点在2cm以内。二级网由500多个点组成, 二级网是一级网的加密。 5.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书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10c15c80b307e87100f696a3.png)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书§ 2.1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2.1.1布设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在大部分领域(约9 600 OOOkm?)上布设国家天文大地网,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为完成这一基本工程建设,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专门抽调了一批人力、物力、财力,从1951年即开始野外工作,一直延续到1971 年才基本结束。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显然事先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一些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建网工作。
这些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应有足够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
现进一步论述如下。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度和较大密度的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
为了适时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的需要,根据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2.应有足够的精度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
作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必须对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的精度、网中图形角度的大小等,提出适当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要求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国家规范)中。
3.应有足够的密度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比如,用航测方法成图时,密度要求的经验数值见表2-1,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
规定控制网的边长而体现出来的。
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 s与点的密度(每个点的控制面积)Q之间的近似关系为s 1.07 Q。
将表2-1中的数据代入此式得出s 1.07.150 13(km)s 1.07.50 8( km)s 1.07,20 5(km)因此国家规范中规定,国家二、三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分别为13km和8km4.应有统一的规格由于我国三角锁网的规模巨大,必须有大量的测量单位和作业人员分区同时进行作业,为此,必须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大地测量法式和作业规范,作为建立全国统一技术规格的控制网的依据。
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6317226d0b1c59eef8c7b44c.png)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的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与已知点联测
平地(mm)
山地(mm)
二等
2
-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
三等
6
≤50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4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20
6
五等
15
-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30
八、上交资料
1、校园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2、教师审批意见表;
3、外业观测记录表;
4、平差报告(包括平面和高程);5、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6、校园控制网技术总结。
三、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四、已有资料及成果
两个四等控制点为已知数据,做为各项工作的基础。
图书馆X=4387662.836,Y=470305.822,H=
地震遗址X=4387642.375,Y=470534.881,H=
现有校园1:500地形图
五、平面控制网布设
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先布设首级控制网。
3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4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10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mm。
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概要
![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08e530d80242a8956bece4ef.png)
或与其精度相等的方法进行。
(4)新建GNSS网的坐标系应尽量与测区过去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采用的 是地方独立或城市独立坐标系应具备下列技术参数: ①所采用的参考椭球几何参数; ②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值; ③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④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均高程异常值;
⑤起算点的坐标值及起算方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gnss测量精度标准及分类1gnss测量精度分类gnss测量精度分级一级别主要用途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mm地壳形变测量或国家高精度gnss网建立gnss测量精度分级二等级平均距离kmammbm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010145万一级101012万二级152011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2gnss测量的精度标准gnss测量的精度标准通常用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表示其形式为
a 2 (bd ) 2
( 9-1 )
式中:σ --距离中误差(毫米); ɑ——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ppm); d——相邻点之间的距离(km)。 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测区大小、GNSS网的用途,来设计网 的等级和精度标准。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GNSS点的密度标准 制定GNSS网的密度标准,主要考虑任务要求和服务对象。
四、 几个基本概念及GNSS网特征条件
1、GNSS网图形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简称时
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 简称同步环。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独立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 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
[项目1-2]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讲诉
![[项目1-2]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讲诉](https://img.taocdn.com/s3/m/bf2ad4790066f5335b81214d.png)
控制测量
(1)选点 选点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望远镜、小平板、测图器
具、花杆、通讯工具和清除障碍的工具、设计好的网图和 有用的地形图等。
控制测量
(2)造标 2)觇标的建造 ①测量觇标的类型 双锥标 这种觇 标分内、外架。内 架升高仪器,外架 用以支承照准目标 和升高观测站台, 内、外架完全分离, 以免观测人员在观 测站台上走动时影 响仪器的稳定。
控制测量
(2)造标 2)觇标的建造 ①测量觇标的类型 屋顶观测台 在利用高建筑物设置三角点时,宜在稳定的 建筑物顶面上建造1.2m高的固定观测台。
采用微相位差照准圆筒作照准标志时,无论 阳光从哪个方向射来,整个圆筒均呈黑色,若 用实体目标,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阴阳面,使 远处经纬仪瞄准它时产生偏差。当背景明亮时, 十字丝会偏向目标的阴暗部分;背景暗淡,十 字丝会偏向目标的光亮部分。这种目标的阴阳 面引起的测角误差叫相位差。用图所示的照准 圆筒可以基本上消除相位差,所以称为微相位 差照器
编制作业计划
作业生产组织
测量成果验收
控制测量
1、搜集和分析资料 (1)测区地形图 (2)已有成果 (3)气象、地质 (4)标志的完好情况。 (5)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交通便利情况和物资供应
情况。
控制测量
2、 网的图上设计 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
(1)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 (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 (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
控制测量
(4)布网依据的规范,最佳方案的论证;
控制测量
广西百色水利枢纽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一)2024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b9fb2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1.png)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一)引言概述: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是一种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传输与监控的技术方案。
通过搭建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实时监控与数据传输。
本文将从网络系统架构、设备选型、数据传输、监控系统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施工控制网技术的设计方案。
正文:1. 网络系统架构- 设计基础网络结构,包括主干线路、LAN、WAN等。
- 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网络设备的布置位置。
- 考虑网络扩展性,确保网络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升级和扩展。
2. 设备选型- 根据施工现场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AP等。
- 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适应性,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
- 选用具备远程管理功能的设备,方便实时监控和维护。
3. 数据传输- 设计合理的数据传输方案,包括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
- 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以满足实时监控和数据交互的需求。
- 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采取加密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4. 监控系统- 设计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布局,包括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远程操作等。
- 选择适当的监控设备和传感器,并与网络系统进行连接。
- 开发监控软件,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
5. 安全措施- 设计网络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措施。
-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补和加强安全措施。
- 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通过搭建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实时监控与数据传输。
通过网络系统架构、设备选型、数据传输、监控系统以及安全措施等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这一方案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工作安全性和数据管理的可靠性。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9d75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2.png)
2)二等三角锁(网)——国家三角网旳全方面基础
——地形测图旳基本控制
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前:在一等锁环内,先沿经纬线纵横交叉 布设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约15~20km,测角中误差不大于
±1.2″),将一等锁环分为大致相等旳四个区域,然后在这
四个区域中处再补充布设二等补充网(平均边长约为13km,
F (l1, l2 ln )
按偶尔误差传播定律,函数旳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mF
1 PF
,
其中 1 PF
[
ff p
],
fi
li
, 为单位权中误差
一般按
规范取
值
• 当有多出观察时(一般都有),此时总是先作平 差计算,再计算网中元素旳值。
• 假如用条件平差时,推算元素旳平差值是观察元 素平差值 li vi 旳函数,即
mF
1 PF
2)、程序估算法
起算数据(坐标) 量取观察数据 或程序估算法
误差方程式A, 单位权中误差,
定权阵P
组法方程式N
列权函数式, 并估算其精度
求协因数Q
2、三角锁推算边长旳精度估算: 1)单三角形中推算边长旳中误差:
S0------起始边 S------推算边 A,B,C----角度观察值
立起我国新一代旳地心参照框架及其与国家坐标系旳转换参数;以10优7于
量级旳相对精度拟定站间基线向量,布设成国家高精度卫星大地网旳骨架, 并奠定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旳基础。
作为我国高精度坐标框架旳补充以及为满足国家建设旳需要,在国家 A级网旳基础上建立了国家 B级网(又称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工作 从1991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完毕外业工作,内业计算已基本完毕,全网 基本均匀布点,覆盖全国,共布测730个点左右,总独立基线数2200多条, 平均边长在我国东部地域为50km,中部地域为 100km,西部地域为 150km,经整体平差后,点位地心坐标精度达±0.1m,GPS基线边长相 对中误差可达 2.0×10e-8,高程分量相对中误差为3.0×10e-8。
基于GNSS工程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基于GNSS工程控制网的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32536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d.png)
基于 GNSS工程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摘要:GNSS的中文全称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是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完整的包括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
本文以含山县增加四等控制点为案例研究GNSS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GPS测量规范和测量任务书确定本次控制网的布设精度。
由于坐标系的差异需进行坐标系的转换,所以要转换成满足本次工作的坐标系。
结合测区地貌,本任务决定采用边点混合式网形。
本文进而记叙了控制网的静态测量,建立控制网的方法和步骤以及GN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平差。
关键词: GNSS; 控制网; GPS的布设城市规划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含山县规划建设的需要,含山县有关单位委托建立含山县县城的测量控制网。
根据测区实际情况,本文采用GNSS技术建立含山县的D等控制网。
本论文主要是以安徽省含山县布设所需的控制点为例。
第一节绪论主要讨论了GNSS的概念、技术优势及发展现状;第二节介绍本次任务测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可获取资料;第三节给定了本次任务控制网的各项要求;第四节研究了本文控制网的布设情况以及外业工作前应做的准备工作;第五节规定了控制网的外业测量要求和工作原则;第六节给出数据的检核、预处理以及平差的处理方法;最后部分完成本次任务的总结。
含山地处皖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全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
含山县中部和西北部有很多山丘,大多数山坡为宽阔平缓的山谷。
山脉以西南偏东为主,山顶海拔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苍山主峰,海拔481米。
从北向南的主要峰有:青龙山,大帽鹿尖,马山,房山,黑山,苍山,大理头尖,六当山,太湖山,林头山等县低山高丘面积381.7平方公里。
圩区总面积280平方公里,占含山县总面积27%。
测区范围是含山县行政区域范围,在此范围内依据已有的8个控制点布设四等控制网,用GNSS静态定位技术增加12个控制点(共计20个控制点)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概要
![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08e530d80242a8956bece4ef.png)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二、 GNSS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1、 GNSS测量精度标准及分类 (1)GNSS测量精度分类 GNSS测量精度分级(一)
主要用途 级别 A B 地壳形变测量或国家高精 度GNSS网建立 国家基本控制测量 ≤5 ≤8 ≤0.1 ≤1 固定误差a(mm) 比例误差b(mm)
三、GNSS网的基准设计
连结图形观测外,对它们也要适当地构成长边图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学院
3. 基准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3)联测的高程点需均匀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联测高程点应按高程拟 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A、B级网应按二等水准逐点联测高程。B级网应按三等 水准或与其相当的方法至少每隔2~3点联测一点。C级网应按四等水准或与其相 当的方法至少每隔3~6点联测一点。D、E级网具体联测宜采用不低于四等水准
或与其精度相等的方法进行。
(4)新建GNSS网的坐标系应尽量与测区过去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采用的 是地方独立或城市独立坐标系应具备下列技术参数: ①所采用的参考椭球几何参数; ②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值; ③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④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均高程异常值;
⑤起算点的坐标值及起算方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一 GNSS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
一、 GNSS 网技术设计的依据
1、GNSS测量规范(规程) (1)《全球定位系统(GNSS)测量规范》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 各行业部门的其他GNSS测量规程或细则 2、测量任务书 测量任务书或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或合同甲方下达的技术要求文件。它规定了测量任务 的范围、目的、精度和密度要求,提交成果资料的项 目和时间,完成任务的经济指标等。
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1330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c.png)
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是一份专门用于记录和安排工程控制网设计工作的文档。
它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可以帮助所有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设计和实施控制网时保证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什么是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它的重要性和它包含的内容。
什么是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是一份详细的文档,用于记录和描述整个工程控制网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和步骤。
该文档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描述。
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需要设计和实施的工程控制网的范围和目的。
例如,工程控制网被用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状态,或用于监测和控制工厂或机器的生产过程等。
2. 系统设计。
这部分内容描述了工程控制网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控制器的种类、传感器的种类、驱动器的种类等,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
3. 工程设计。
这部分内容包括如何选择工程控制网系统,并指出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器件的具体参数,以及如何安装和调试这些设备和器件。
4. 质量控制。
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如何逐步控制工程控制网的质量,例如如何进行功能测试、如何验证控制系统、如何进行维护等等。
重要性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档,它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地理解和描述整个工程控制网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还能够帮助他们在设计和实施控制网时保证质量和正确性。
特别是,工程控制网设计是复杂的、需要高度专业化技能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设计流程和成文档的步骤,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可能无法达成一致,也无法共同实现一个完整的目标,最终导致工程控制网出现问题或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工程控制网中设备和器件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因此如果没有一份覆盖所有内容的文件,则难以使工程控制网系统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内容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的具体内容因设计需要而不同,但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部分:1. 项目描述。
此部分需要详细说明工程控制网的主要任务和作用,给设计人员提供更加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名词解释
![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83fa5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8.png)
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名词解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控制网作为一项关键技术不断演进和发展。
控制网旨在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传输来监测、控制和管理各种设备和系统,以实现高效运营和协调。
本文将对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控制网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一种通过感知设备、嵌入式系统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使得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相互连接的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
物联网应用广泛,涵盖工业、农业、健康、交通等领域。
二、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传感器网络是控制网实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小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网络,节点利用传感器来采集环境数据,并将其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自修复和低功耗等特点,能够实现大范围、实时和高精度的数据采集,是实现控制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协议栈(Protocol Stack)协议栈是控制网中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一系列协议层组成,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常见的协议栈包括TCP/IP协议栈、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等。
协议栈的设计必须考虑网络通信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满足各个应用场景的需求。
四、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是控制网的重要支撑技术。
云计算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集中管理,通过互联网提供按需服务。
在控制网中,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同时,由于云计算具有易扩展、灵活性和成本效益高等优势,因此在控制网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五、虚拟化(Virtualization)虚拟化是控制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虚拟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将一个物理资源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GPS控制网的建立与技术设计
![GPS控制网的建立与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a930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d.png)
第三节GPS控制网的建立与技术设计一、GPS控制网的建立通常将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控制网称为GPS网。
与常规方法相比,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相对定位方法,即若干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确定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采用载波相位测量,从而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2.GPS测量不要求各点之间互相通视,使得控制点的点位选定灵活方便。
3.GPS测量可以全天候进行,不论白天黑夜或晴天雨天,均能正常工作,使得测量工作更具有计划性。
4.观测时间短,当测站之间的距离小于30km时,同步观测1~2h便可得到较好的观测成果;当测站之间的距离小于10km时,还可采用快速定位方法,观测时间可以缩短为10—20min,甚至更短。
5.GPS测量的观测数据是自动记录的,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和GPS网的平差计算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目前大致可以将GPS控制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或区域性的高精度的GPS控制网。
(相邻点的距离通常是从数千公里至数百公里),其主要任务是作为高精度三维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以求定国家大地坐标系与世界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为地学和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或者是对GPS网进行重复观测,用以研究地区性的板块运动或地壳形变规律等问题。
另一类是局部性的GPS控制网,包括城市或矿区GPS控制网,或其它工程GPS控制网。
一般来说,这类GPS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其主要任务是直接为城市建设或工程建设服务。
GPS控制网的建立按其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两大部分。
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建立测站标志、野外观测作业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数据处理和技术总结等。
也可以按工作程序大体分为GPS网的技术设计、仪器检验、选点与建造标志、外业观测与成果检核、GPS网的平差计算以及技术总结等若干个阶段。
尽管GPS测量具有一些优越性,但为了得到可靠的观测成果,也必须有科学的技术设计,严谨的作业管理和工作作风,且GPS测量也应遵循统一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山煤矿控制网技术设计说明书一、基本说明1、建控制网的目的为东山煤矿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提供控制点。
2、作业范围东山煤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面,北到牛驼寨、太钢东矿,南到到煤院、南坪头,东到石人梁、东家凹,西到建设南路、建设北路。
东西约7公里,南北约12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
3、测区概况测区属城市近郊,村庄较多,通视条件差,东部为高山区,西部较平坦,交通便利。
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及高程系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
高程系采用1985年黄海高程系。
5、执行《规范》GB/T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二、水准网说明(一)网形说明1、等级及原因东山煤矿为中型煤矿,水准网等级确定为四等。
2、所用已知点及数据测区西部有三个已知水准点,其数据为:点名等级高程高程系太铁公安局二815.8321985黄海高程系火车站二807.834制镜厂二807.471经实地踏勘,标石保存完好,可以利用。
3、网型画上网型第一条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约为20公里,第二条长度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约为35公里,均不超过150KM ,符合要求。
4、点数1)已知点3个,已知点数量能够满足要求,分布合理。
2)未知点16个5、联测平面点个数6个(二)水准点标石说明(三)水准仪、水准尺、尺垫说明1、水准仪、水准尺选择说明水准网为四等水准网,选用DS3光学水准管式水准仪,配合区格式木质水准标尺,以及配套尺垫。
2、水准仪检校的项目与限差1)检视①仪器外表、制、微动机构的检视查看仪器有无锈蚀、螺钉是否松动、缺失。
各螺旋转动是否平稳、均匀,松紧是否适当。
②望远镜、水准器的检视查看望远镜视场亮度、成像清晰度、水汽、霉污、划痕等,查看十字丝分划板位置是否正确、线条粗细、均匀情况、调焦透镜滑动是否平稳、目镜调焦是否晃动。
查看水准器是否松动、气泡扩大;水准器格线颜色有否脱落等情况。
③读数系统的检视查看读数显微镜内亮度是否均匀、成像是否清晰;查看光学零件有无水汽、霉污等情况。
④三脚架的检视查看三脚架架头与架腿连接是否牢固、架腿有无损坏,各螺旋是否起作用。
2)水准仪的检校①圆水准器轴的检校②十字丝的检校③i角的检校。
小于等于20秒(四)水准外业观测说明1、单程施测2、观测顺序 后-后-前-前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五)水准测量内业计算与平差说明1、限差 等级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四等±20L2、平差方法内业计算需加水准标尺每米误差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及闭合差改正。
(1)编制外业高差表时应加入相应改正。
(2)观测高差在加上相应改正后,需计算对附合路线的闭合差W 。
(3)上述各项合限后,按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计算。
(4)四等水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采用南方平差易软件进行。
三、平面控制网说明(一)网型说面1、等级及原因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计(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 四等 DS3 100 5100.2东山煤矿为中型煤矿,平面网等级确定为四等。
2、方法平面控制采用GPS测量相对定位方法,即在多个点上设置接收机,同步观测。
本测区采用三台GPS接收机观测,按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 控制网。
3、所用已知点及数据测区西南部有两个平面已知点,其数据为:3º带数据点名等级类型坐标高程m坐标系统x (m) y(m) 高程系统凤台脑二三角点4188852.640 38376440.420 846.507(水准)1980西安坐标系赵壁沟三三角点4191418.800 38378532.780 949.510(水准)1985黄海高程系6º带数据点名等级类型坐标高程m坐标系统x (m) y(m) 高程系统凤台脑二三角点4189125.982 19640581.983 846.507(水准)1980西安坐标系赵壁沟三三角点4191758.183 ********.974 949.510(水准)1985黄海高程系经实地踏勘,标石保存完好,可以利用。
4、网形1)选点选点即观测站位置的选择。
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
但为了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靠地保持测量结果,用户注意使观测站位置具有以下的条件:①确保GPS接收机上方的天空开阔GPS测量主要利用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而且接收机上空越开阔,则观测到的卫星数目越多。
一般应该保证接收机所在平面15°以上的范围内没有建筑物或者大树的遮挡。
15°图5-1 高度截止角②周围没有反射面,如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如玻璃墙,树木等),不致引起多路径效应。
③远离强电磁场的干扰。
GPS接收机接收卫星广播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都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而产生噪声,降低信噪比,影响观测成果。
所以GPS控制点最好离开高压线、微波站或者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
邻近不应有强电磁辐射源,如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线等,以免干扰GPS卫星信号。
通常,在测站周围约 200m 的范围内不能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在 50m 内不能有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递通道。
④观测站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⑤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
5、点数1)已知点两个已知点,已知点数量能够满足要求,分布合理。
2)未知点16个未知点6、边长1)最长边长: 3.5公里2)最短边长:1.5公里3)平均边长:2.5公里(二)平面点标石说明(三)GPS接收机选择说明1、接收机精度要求四等GPS网要求使用的接收机标称精度为10mm+5ppm*D2、接收机选择选用南方GPS9600静态接收机,其标称精度为5mm+1ppm*D。
满足上述要求,可以使用。
(四)GPS外业观测说明1、作业计划外业观测:一组4人,3台GPS观测。
时段天数1 2 3 4第1天赵璧沟,伞二树北,淖马村伞二树北,淖马村,小窑头,伞二树北,小窑头,山庄头,小窑头,山庄头,石柱沟第2天小窑头,石柱沟,大梁山小窑头,大梁山,观家峪观家峪,小窑头,淖马村大梁山,观家峪,石人梁第3天赵璧沟,淖马村,山头山头,黑沙坪,二掌山头,二掌,东家凹山头,东家凹,黑坨山第4天赵璧沟,凤台脑马庄凤台脑,马庄,南坪头马庄,南坪头,老坟老坟,马庄,黑坨山第5天黑坨山,老坟,大龙沟黑坨山,大龙沟,东家凹2.设置1)高度截止角设置为15度2)采集间隔设置为10秒3)采点次数设置为3次3、外业采集1)基座对中、整平2)安装接收机3)量取天线高4)开机5)采用手动模式,输入点名、天线高、时段。
6)采集时间为45分钟。
(五)数据传输与内业计算平差说明1、使用南方GPS9600接收机对应的计算软件2、数据传输与基线处理1)基线处理基线解算,应满足下列要求①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②结算模式可采用但基线解算模式,也可以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
③结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2)闭合差处理在GPS测量中,为了检验GPS野外实测数据的质量,往往需要计算GPS 网中同步环或异步环闭合差。
为了使精度评估更准确,往往需要删除一些重复基线,通常的软件都要求手工输入,若网较复杂,则工作量就非常庞大,而且错误、遗漏也就难以避免。
实际上,在软件中,可以结合图论的有关知识,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搜索整个GPS网中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最小独立异步闭合环、最小独立同步闭合环以及手工选定环路和重复基线。
所谓最小独立闭合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闭合环必须是最小的,即边数是最少的;闭合环必须是独立的。
3、GPS平差说明使用南方GPS9600接收机对应的计算软件1)打开软件2)新建项目3)加入外业全部的观测文件4)基线解算。
5)输入已知点坐标高程6)平差7)打印四、作业组数、人数、天数、成本费用与其它费用说明阶段费用费用类别技术设计实地选点与埋石仪器检校外业观测内业计算与平差技术总结资料整理验收上交资料作业组数一组两组两组一组一组两组人数2人9人4人 4 2人 2 天数4天6天3天5天3天 3 吃饭费400 2700 1500 2500 300 300 住宿费600 4000 1350 2250 450 450 交通费200 480 600 3000 80 200 材料费280 1300 50 50 100 50 工资费960 8100 3000 7500 1200 600 其他费用1480 8480 3500 2400 930 1000 工资9608100 3000 7500 1200 600 总合计2480 16580 6500 9900 2130 1600 最终费用39190。